古诗鉴赏阅读之表达技巧应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覆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1页
古诗鉴赏阅读之表达技巧应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覆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2页
古诗鉴赏阅读之表达技巧应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覆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3页
古诗鉴赏阅读之表达技巧应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覆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4页
古诗鉴赏阅读之表达技巧应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闯关全覆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高考一轮复习知识点全段盖(新高考专用)

考点解析+甩路分析+真题解析+变式练习+复习闯关

古诗鉴赏阅读之表达技巧运用

分析表达技巧是指分析作者在塑造形象、表达情感时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是高考古代诗歌

阅读考查中的必考考点,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

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热点。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

式。一种是从小处设题,即题干明确规定从表达技巧的某一个具体方面进行鉴赏;另一种是从

宽处设题,即宽泛设题,不明确要求。

在高考的框架下,”常常分为以下几类:(1)表达方式;(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

一,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修辞手法

1.比喻

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生动形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古人很少直接比喻某物,常用借喻,如:玉轮,玉盘等(例: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

珍馈直万钱)

2.比拟(拟物,拟人)

赋予无生命的食物以人的情感(拟物),或赋予甲以乙的情感(拟人),描写生动,画面

和情意表达更加鲜明别致。(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拟物)

3.双关

双关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使得表达情意更含蓄,更有趣。(例:低头弄莲子,莲子

清如水/"莲子“谐音”怜子“,爱你之意)

4.借代

称人时用籍贯,官职等代称;称物时用其特征或者相关联的另一事物来代替。借代在情意

表达方面作用很多:有得体,有含蓄,有形象,又别致等(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

富贵之家常把大门刷成红色,以显示其身份显赫,故朱门代之富贵之家)

5.夸张

情感表达更加强烈,鲜明,更能渲染读者。(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发因愁而

生,长达三千丈,多么深重得愁思啊)

6.对比

古人常用对比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喜恶或憎怜(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鲜明的对

比,反映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社会现实)

(二)表达方式

1.记叙(叙述)

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用记叙的方式写出了慈母给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裳的情景,朴实自然)

2.描写

a.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对描写对象的直接描绘(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不直接描写对象,而是从周围环境或其他人物的评价等入手

(例: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从具他妃嫔的失宠来侧面写出杨玉环的美)

c.细描:即细节描写,又叫工笔,对人物或事物进行精细雕刻式的描写,生动贴切,描写

详尽细腻

d.白描:用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得特征(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

子,沙暖睡鸳鸯。前两句为白描,用粗笔勾勒辽阔明丽的景象;后两句为细描,表现衔泥飞燕,

静睡鸳鸯的景象)

3.议论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等所发表的意见或看法。(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

其犹未悔)

4.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情感

a.直抒胸臆:作者直接表达对某件事/某人的态度,抒情时情感强烈,朴实真切,震撼人

心。(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接抒发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

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节操)

b.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的,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

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c.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情感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例: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的同时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d.用典抒情:运用典故讽刺时事,抒发自己的情感c(例:《锦瑟》用典抒发忧国忧民的

情怀)

(三)结构技巧

1.开门见山

开端直接了当切入主题(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伏笔照应

在前文的描写,叙述中对后文内容适当提示或暗示,使得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后文一尊还酹江月前后呼应)

3.先景后情

景与情分别描写,层次分明,层层递进。(例:杜甫的《登高》中前半诗写景,后半抒情,

错综之妙,结构严谨)

4.卒章显志

诗歌结尾处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怀,以增强诗歌的深刻性和感染力。(例:李白的《行路

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诗人立志实现理想的信心)

5.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时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诗歌,显得意犹未尽。(例:王

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中结尾描写古老雄伟的长城,景象壮观悲凉,加深了诗人的思想之

情,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四)表现手法

1.渲染,烘托

渲染,国画技法中,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用于艺术创作,则是

从正面着意描写。(例: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四句渲染描写,

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的欢愉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烘托,国画技法中,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得形象更加鲜明。用于艺术创作,

则是从侧面着意描写。(例:《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的反应来侧面烘托秦罗敷的美貌)

2.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同时其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

(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两个美女来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隐含诗人

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3.反衬

为使事物的特点突出,将其与另外一些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常见的反

衬有:以乐景写哀情,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例:《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

酒还独倾。以乐景写哀情)

4.虚实结合

实写或是描述事实,或是描写所见之物等;虚写或是想象的内容等。虚实结合使作品结构

更紧凑,形象更加鲜明。(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游所见为虚写,梦醒后的所见

所想为实写)

5.借古讽今

诗人在历史人物或事件中寻求载体,以便委婉地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赏析时注意结合诗

人的写作背景和心境。(例: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人借古讽今,警示宋朝

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可惜一片丹心并未被重视,可悲可叹)

6.动静,远近,高低结合(视角)

描写时由近及远,由动到静,由高到低,生动活泼,形象细腻,给读者展现一副生动的画

面。(例: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动

景,后两句为静景,一静一动,生动形象)

7.点面,抑扬结合

点面结合:广景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勒为面,细笔描绘为点。(例:千山

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为远景描写,即面;后两句近景描写,

即点)

先抑后扬,先扬后抑,都是为了突出后者,强调后者。(例:王昌龄的《闺怨》中先写少

妇不知愁,后才写其悔,通过少妇情感的变化,表现其伤感和哀怨的情绪)

8.比兴

比即打比方,兴即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物。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自觉地受

到感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的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

容貌靓丽)

9.以小见大

通过写一件小事物,写出大主题。(例:杜牧的《赤壁》中托物咏史,以小见大,点明赤

壁之战关系国家存亡,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

10.意象

诗人将一些意象有机地组合在诗句中,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例:诗中的月常表达思想

思亲之意,柳常含有不舍的离别之情等等)

11.想象,联想

想象比较虚幻,具体;联想比较实在,想到即可。(例: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

人。诗人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想象家人思念自己,从而将思乡之情表现地更加深切感人)

能slag

在高中语文的古诗鉴赏中,表达技巧是理解诗歌深层含义和艺术特色的关键。以下是进行

表达技巧思路分析的一些方面:

一、修辞手法的运用

分析诗人如何通过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这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每

种手法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二、情感表达的方式

探讨诗歌如何通过语言来传达情感。情感可以是直接表达的,也可以是通过景物、色彩、

声音等间接表达的,分析这些技巧如何帮助诗歌传递更深层的情感体验。

三、意象构建的技巧

意象是古诗传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分析诗人如何通过选词和排列组合,构建出生动

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主题或情绪。

四、结构布局的巧妙安排

考察诗歌的结构安排,如起承转合的布局,以及如何通过这种结构来加强主题或情感的展

现,包括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如何设计以增强表达力。

五、语言的精炼与凝练

古诗语言通常精炼而富有内涵。分析诗歌如何通过简练的语言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以及

这种语言的精炼如何帮助读者快速捕捉诗意。

六、节奏和韵律的掌握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是其音乐美的体现。分析诗歌如何通过不同的韵脚、节奏变化来营造特

定的读诵效果,以及这些技巧如何与诗歌的情感和氛围相匹配。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古诗的艺术表达,提高文学

素养,同时也为应对高考中的古诗鉴赏题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2•山东・统考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觇首春⑵。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觇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觇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2.①峨眉山位于蜀地,觇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②以两山相距之远代指自己与朋

友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

【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意象及分析抒情方式的能力。首先要分析意象的特点以及在诗歌中有无象征寓意;

其次要结合诗歌表达技巧来分析其对于抒情的作用,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运用了什么抒情技巧的,有

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觇苜”是褰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

上句“峨眉晚〃,写出离别之际因天色薄暮,而诗人不得不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下句想象友人到

达襄阳,正是春光明媚之时,表达对友人一帆风顺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用“地阔〃“天高”刻画出峨眉与觇首两座山相距遥远,借景抒情,抒发离别之后两人分居两地,相隔遥远的孤

独寂寞之情

(2022全国高考统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躁蹬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弃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②且直!

【注】①踝践:小步走路或裹足不前的样子。②孤,指“孤门细族",也就是“寒门庶族”。

4.对比本诗与《拟行路难(其四)》情感、手法上的不同。

【答案】4.①情感:

拟行路难(其六)表达的是人生苦短,有志难展;在无奈中回归家庭平静生活;控诉时世不公,表达

出了作者满腔的愁怨与愤懑。

拟行路难(其四)表达的情感是哀叹贵贱穷达不同;宽慰自己人生有命、不必哀叹:表达了深切的悲

愤。

②手法:

拟行路难(其六)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不平。

拟行路难(其四)运用比兴手法,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情感和手法的能力。

①情感:(其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探蹬垂羽翼?“作者先于拔

剑击柱中直抒哀叹人生苦短,有志难展;“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

戏,看妇机中织”又于悲情中强作欢乐,在无奈中回归家庭平静生活;“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最后表面自嘲,实则将个人失意升华到控诉时世不公的高度,土发出满腔愁怨与愤懑。

(其四)先以水流各向喻贵贱穷达不同,寄哀叹于其中;又言人生有命、不必哀叹,似自宽之语;最

后以反向来强化自己心非木石,从而来表达“吞声不敢言”的"有感〃,在无声处更见深切的悲愤。

②手法: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踝蹬垂羽翼?”集

中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愤心情,从“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中,

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不平。“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目.直"呼喊出了不得重用的原因是出身寒

门,地位低微。

拟行路难(其四)中,作者运用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

了社会生活中不同处境卜.高低贵贱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形象地揭

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浦•春水

张炎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

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薪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发林觞咏

如今情。前度刘郎⑶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注]前度刘郎:指去而复返的人。唐代刘禹锡《再游玄都观》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的诗句。

6.如何理解“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这样写有什么巧妙之处?

【答案】6.第一问:这两句的意思是湖水流动带走落红,反而嘲笑东风不能吹净残花。第二问:这

两句运用拟人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落花之色、春光阑珊之态与湖水浩渺之形。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以及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

“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中"流红"指的是把红花流走,“翻J反而,“东风〃,指春风,意思是湖水流动

带走落红,反而嘲笑东风不能吹净残花。

本句话中,”红〃代指的是落花的颜色,“东风〃,代指春风,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笑""扫"运用了拟人的

手法,赋予湖水以人的动作,所以这两句运用拟人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落花之色、春光阑珊

之态与湖水浩渺之形。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送匏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万,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

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往。把山水景物写

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扣住“新丽〃分析。

本词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

起的眉毛。这两句暗含送别,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把山水写的有情有义。

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意思是:刚送走

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词人想象送走的

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往。美好而真挚的祝愿,将作者那深沉的惜春之情、惜别之情尽在不言之中给读

者一种含蓄的感觉。

整体匕词人以“新颖明丽〃的语言,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安顺道中

陈荣昌①

征车连日入山行,颇觉山中不世情。

深树有禽学人语,穷檐将马代牛耕。

石升屋上都为瓦,培②立峰尖便近城。

最好郊原新雨后,沿途不断是蛙声。

【注】①陈荣昌,字筱画,号虚斋,云南昆明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编修,督学贵州,迁山东提

学使。②培(dang):小土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颇觉"一词有厌倦世俗之意,体现诗人对山间景物的喜爱之情。

B.颔联“禽学人语〃"马代牛耕”描绘山林景象,尽显作者归隐之志。

C.颈联“以石为瓦〃“挡立峰尖”是作者一路之所见,体现了地方特色。

D.尾联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出同样的喜悦之情。

2.本诗写景抒情有独到之处,请分析本诗是如何写景抒情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

温庭筠

稻田凫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

门带果林招邑吏,井分蔬圃属邻家。

皋原寂历①垂禾穗,桑竹参差映豆花。

自笑谩②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③。

【注】①寂历:寂静②漫:通"漫〃,胡乱,不切实际。③许烟霞:指归隐山林。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选取“稻田〃“凫雁〃“斜径〃等意象,点明环境,照应题目中的“郊居〃二字。

B.颔联写作者垂钓归来,看到那花果树林和蔬菜园圃等田园风景,恬淡和美,不禁神往。

C.尾联交代诗人对自己空有治国治民之术的自我嘲笑,传达了自己归隐田园的理想追求。

D.全诗运用了描写、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清新明快,情感真挚,意蕴悠长。

4.试比较本诗颈联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有何相同之处?请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

总有它的陪伴。

B.颔联写自己阅读时一眼扫过三千字,胸中顿觉爽快,全无一点杂念,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

C.颈联上句写坚持经常读书,思想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永远清澈,这一感受与朱熹的《观书有

感》如出一辙。

D.《观书》写出了诗人自我的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婉约,说理形象,颇有

感染力。

6.作者在二三两联中抒发了哪些读书之乐?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龙阳县歌①

刘禹锡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大怒。

鸽鸽惊鸣绕篱落②,橘柚垂芳③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巡察龙阳县后所作。②篱落:篱笆。(3)《襄阳记》:李衡于武

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占橘千株。临死敕儿日:“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

矣」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县衙门前的祥和场景,地面洁净,百姓正在整理渔网。可见龙阳县政宽事简,人民各安

其业。

B.颔联表现主人的热情好客,主人把客人引到大堤上观赏美景。孩子围观、黄犬怒吠与主人的热情好

客形成反衬。

C.尾联与开头遥相呼应,上句说更不扰民,下句说民无讼事。全诗无一句赞颂,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D.全诗叙写作者巡察的所见所闻,写景叙事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8.颈联“鹏鹃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两句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壁上书偃画马歌,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骗,数②见骐骚土东壁。

一匹龊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①韦偃:唐代画家,善于画马。②款(chua):形容短促、迅速的声音。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写画马背景和缘由,颔联写作画经过,颈联描写画面内容,尾联抒写感想,脉络清晰。

B.韦偃知道杜甫喜欢自己所作的画,在离开杜甫之前为他画了一幅画,杜甫为此写下了这首题画诗。

C.“坐看千里当霜蹄〃一句写韦偃所画的骏马非常逼真,转眼之间,就即将奔驰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D.尾联作者由画中马想到自己的现实处境,真想得到这样•匹同生同死的骏马以保护自己和家人安全。

10.诗歌是如何表现韦偃画技之高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伤春①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②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③,疲兵敢犯犬羊锋。

(注)①1129年冬,金兵渡江,攻破临安,宋高宗从海上奔逃。1130年春,金兵又攻破明州,宋高宗奔逃

到温州,当时诗人流落在湖南,该诗作于此时。②甘泉,宫名,秦始皇筑的行官,汉武帝时有所增筑。③

向延阁,名子谩,当时做K沙太守。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的第二句,写边塞的烽火照亮了甘泉宫,以汉朝之事比况金兵逼近京都,用典贴切,形象化,

与第一句形成因果关系。

B.三、四句中“初怪"与"岂知”互相呼应,句法灵活,"穷海看飞龙〃是指皇帝逃到偏远的海上。

C.颈联化用诗句,对仗贴切、工整,紧扣题目“伤春〃,写诗人白发如霜,对处处烟花燃放的景象都无

心欣赏。

D.尾联落笔有力,写出了向子谨以疲惫力弱的部队,敢于在挡金兵的入侵,“犬羊"一词是对金人的蔑

称。

12.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第三联"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以及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

的深情0

B.在本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整首诗的句子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C.本诗的结尾用〃南望”的景物来作结,诗人把目光投向远处,呼应、深化了开头的忘归之情,表达了

诗人对胜景的留恋向往。

D.尾联〃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一句在描写上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远处楼台的钟鸣之音表现

出山中月下的幽静。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一题。

赠黄山胡公求白鹤

李白

请以双白壁,买君双白鹏。

白鹏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工潭里,刷毛洪树①问。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闪。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T。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注]①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赠诗胡公直接表达求取白鹏之意,“双白璧”极言白鹤价值之高,也表明诗人心意之殷切。

B.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开头四句均有"白”字,却不显啰嗦,且富有独特的美感。

C.“玩之坐碧山”为虚写,诗人想象自己在青山中与白鹏融洽无间地玩耍,意在以此打动胡公。

D.最后两句与开头呼应,诗人再次恳求胡公割爱相赠,最好把白鹏装在笼子里,让仆人带回来。

14.对下面这首宋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署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道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A.“屠”字用得新奇,此处由"杀"引申为驱除的意思,突出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第三、四句写实,从人间忧惧江海枯竭到天上怜惜河汉将干,表现了当前暑旱之严重。

C.“昆仑〃"蓬莱”两句写清凉世界虽遥不可及,但对饱尝酷热的作者却有无穷的吸引力。

D.诗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与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十俱欢颜”的写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15.桃天(先秦)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恭恭。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下面关于《桃天》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鲜艳的桃花,比喻美丽的少女。

B.桃实肥大的样子。实:果实,这里以结果比喻生子。

C.各章的运用了赋的手法,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叶、实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

D.诗中运用重章迭句,反复赞咏,既体现了歌谣的风格,又体现了农村的物侯特征。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宿扬州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喷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注】迷楼:隋炀帝命人在扬州建造的一座官楼,在此蓄养数千官女,过着奢靡生活工

本诗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相比,两诗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霁①夜

孔平仲②

寂历③帘拢④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孔平仲:宋代诗人,诗歌以“流丽清整,通畅明快〃见长。③寂历:寂静

冷清。④帘:窗帘和窗牖。

有学者认为这首诗的核心在于•个“清”字,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清”的?

18.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立。

恬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晚至湖上

厉鹑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水。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排爬。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在表达技巧上,"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有共同之处,请简要说明。(限45

个字以内)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谒金n

李好义①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楼歌舞?谁在玉关②辛苦?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释】①李好义(约1169—1207年),华州下邦(今陕西省蒲城西南)人。南宋将领,忠义传家。②

玉关:即玉门关,此泛指边塞。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对景抒怀,前两句虽是在描写春雨过后百花鲜艳之景,然则一个“又〃字却隐含了时光流逝

之意。

B.词的上阕后两句托物言志,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燕子因难觅旧家而愁苦,实则表达河山半壁、故园

难归的愤恨。

C.词的下半阕以“玉关〃"玉楼”对比表达情感,与唐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异曲同工之

妙。

D.“玉楼歌舞”两句语意不平,连用两个问句,作者不做答而读者自知,构思巧妙,加强了作者所要表

达的情感。

2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养麦花如雪。

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的景物,也有奇丽壮观的景象,(手法)中构成了乡村夜景,表

达出诗人由到的感情变化。

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杳,消浴著。鸟雀呼暗,侵晓斑檐语。叶上初阳二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的词作“精巧含蓄”,请结合“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作简要分析。

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佐当的一项是()

送人过卫州

杨巨源

忆昔征南府内游,君家东阁最淹留。

纵横联句长俊晓,次第看花直到秋。

论旧举杯先下泪,伤禹临水更登楼。

相思前路几回首,满眼青山迂卫州。

A.首联追溯过往,当年与友人在征南幕府共事,也曾在友人家常逗留,足见两人相知之深。

B.颔联转写别后重逢的场景,纵意联诗通宵达旦,尽情赏花直到秋来,极言今日相聚之欢。

C.别筵上情难自抑,未饮下泪;行舟已远,犹复登楼远眺:颈联描摹送别之景,如在目前。

D.无论叙事还是描写,语言朴实无华,不刻意雕琢,而诗意醇厚,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2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作者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漳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

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珠帘却又晚风寒。

24.“虞美人"是本词的,由诗中的“〃可知本词题材是轲旅诗。

25.结合全词分析诗人是如何写“愁”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目。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O

26.诗的题目叫“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

27.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抒写的情感是否相同,试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平蔡州三首(其二)0

刘禹锡

汝南晨鸣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泪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水平时。

【注】①蔡州,天宝时为汝南郡.元和十二年(817),李懑率军雪夜奇袭蔡州,几乎兵不血刃,一举平定

了达三十多年之久的蔡州藩帅叛乱。

2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晨鸡报晓、鼓角和平的景象,暗示了雪夜奇袭时的艰险,有助于侧面表现李恕的智勇。

B.第三句言“路旁〃而不言“路中”,暗指"路中”正有大队官军在行进,百姓正于道路两旁欢迎。

C.颔联写老人"忆旧事""皆涕零〃,揭示了蔡州沦为叛军巢穴时百姓的痛苦和今日幸逢平叛的喜悦。

D.诗歌灵活运用描写、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口善用“忽惊”等细节展现人物心理,富有感染力。

29.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评刘禹锡此诗“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史诗之地位〃,道出了该诗的艺术

价值。请结合诗歌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众人

王安石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①岂贤,四国流京旦②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丙为千钧。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知美志由吾身。

【注】①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并作",王莽后篡汉建

立新朝,民不聊生。②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

3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人〃指普通人,兼指变法反对者,面对他们的纷纭议论,作者态度很镇定。

B.诗的第三、四句用典,巧妙暗示自己的处境,点明圣贤标准,同时与尾句相呼应。

C.五、六两句说只有品行完备的圣人才能正确评价衡量人,不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D.七、八两句面对圣人的批判,作者具有明确的立场和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其不凡的个性。

31.面对非议,王安石的态度与屈原在《离骚》“不吾知其亦己兮,苟余情其信芳”(意思是:没有人了解我

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中表达的态度有何相近之处?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崎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云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诗人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F离任途中。

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舟行之险。江上恶风卷浪,黄流湍急,风势壮猛,浪涛骇人,处于如此之境,诗人感到惊心

动魄。

B.颔联虚实结合,"万骑千里”是实写,写眼前所见;“气压二江五湖”是虚写,写心灵激着而生的内心

感慨。

C.颈联写诗人在舟中凝神远瞩,江岸上空旷荒凉,只见星星磷火,送来点点的光亮,只好坐起,静待

更残。

D.陈师道的这首诗从写江上风涛入手,前四句重点在于绘景,后四句着重抒吐情怀,情在境中,深沉

悲壮。

3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①

李煜

樱桃②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展,惘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凤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注)①本词作于金陵被围之时,写于初夏,当年十月金陵被失兵攻破。②樱桃:初夏结果,古有帝王以

樱桃献宗庙的传统。

3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蝶翻轻粉双飞”一句描绘了一幅粉蝶无知、同翔取乐的面面,以乐景写哀情。

B."了•规啼月小楼西〃一句使用了“子规啼月”的典故,表明作者预感到即将面临国破家亡的境地。

C.下片“寂寥〃承上片而来,一腔心事已跃然纸上,而望残烟草低迷〃则赋予了“寂寥〃更具体的内容。

D.全词意境由“恨〃生,由“恨〃止,语言直白浅显,但作者抒发的情感却深切感人。

E.上片自日到暮写外景,视线由外转内;下片自暮入夜写内景,视线由内向外:视线变化拓宽了诗歌

的意境。

35.这首词缢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中吕”日春曲・知几。

(元)白朴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

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张良辞汉全身计,范蠡归湖远害机。乐山乐水总相宜。

君细推,今古几人知。

【注】①几:人生吉凶的征兆。

36.从曲中可知,“四时风月〃"〃和"〃构成了作者生活的主要元素。

37.诗歌或抒情,或明志,有人说这首元曲在明志上很有特色,请简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大阅①

陆游

千步球场爽气新,西山遥见碧嶙峋。

令传雪岭蓬婆②外,声震秦川清水滨。

旗脚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

属案③缚裤毋多恨,久矣儒冠误此身④。

[注]①大阅:对军队的大检阅,即大阅兵。②雪岭蓬婆:泛指岷山主峰一带的山峰。③属集(gao):

佩戴箭囊。④儒冠误此身:语出杜甫《奉赠书左丞丈》“儒冠多误身","儒冠多误身”指满腹经纶的儒生穷

困潦倒。

3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阅兵场宽阔而又空气清爽的环境,烘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二句写阅兵场外远处的山脉,“碧嶙峋'’写出了山势的峻峭和山色的青碧。

C.阅兵场上风势很大,军旗猎猎,旗影闪动,马蹄轻捷,衬托出阅兵将士们的飒爽英姿。

D.诗的尾句化用杜甫《奉赠书左丞丈》“儒冠多误身”句,感叹自己的无所作为。

39.诗的中间两联分别是怎样描写大阅兵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诗长缪咒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工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②

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④请长缨:

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绥缚番王来朝。

4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心惊〃二字,表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燕台一去"实际上是“一去燕台〃的倒装,〃汉将营"用了

以汉代唐的写法。

B.中间两联以蓟门为立脚点,写的是硼门远望之景。入目的万里寒光、三边曙色、沙场烽火、海畔云

山,景色异常壮阔雄浑。

C.尾联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效仿班超从军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客心惊"的铺垫下自然

脱出,有水到渠成之妙。

D.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寄寓着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

豪情和为国立功的壮志。

41.《唐诗分类绳尺》言此诗“善状物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问题。

将至海州明山有作

张耒

望望孤城沧海边,好云深处走人烟。

鸟飞上静晴秋日,水阔人闲熟稻天。

旗影远摇沽酒市,棹歌后去隔村船。

功名富贵非吾事,誓蜥明山数亩田。

注:绍圣初年,张耒因元祐党籍案被贬谪到润州做官,途经海州。

42.颈联"旗影”和"棹歌〃分别从和的角度来表现当地生活的闲适°

43.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澧阳韦明府①

张九龄②

君有百炼刃,堪断七重犀。谁开太阿匣,持割式城鸣③。

竟与尚书佩,遥应天子捉。何时遇操宰④,当使工如泥。

【注】①明府:唐时对县令的尊称。②张九龄:唐朝开元名相,为后世人崇敬、仰慕。张九龄去世后,唐

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问“风度得如九龄否?〃③武城鸡:出自《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间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④操宰:宰割。比喻施展才能。

4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百炼〃修饰"刃",强调了刃的材质之高,“百炼刃”比喻韦明府的杰出才能。

B."堪断七重犀〃是说利刃能斩开七层犀牛皮,它照应首句,突出了百炼力的锋利无比。

C.颔联运用典故,言韦明府在澧阳做县令,实在是大材小用,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

D.颈联意思是利刃终将给尚书佩戴,能让天子提在手,是祝愿韦明府将会得到国家重用。

45.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

徐铉①

寒灯耿耿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

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力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