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3讲群落及其演替(第二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目录01模拟基础练【题型一】群落的主要类型 【题型二】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02重难创新练03真题实战练题型一群落的主要类型1.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的表皮往往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可以抵抗干旱C.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叶肉细包中叶绿体体积小数量多,适合弱光生存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在夜间吸收CO2,有助于减少白天水分散失2.某地区域内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分布着许多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生物,下列关于生活在上述区域中的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较低,无群落的垂直结构B.某些蕨类植物叶绿体颗粒小、数量多,是与其阴生环境相适应的C.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其适应干旱环境D.湿地生物群落中只有水生植物没有陆生植物3.在多样的生物群落中,生物展现出各式各样的适应性,这些适应性是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生物群落,由于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的不同,促使生物发展出各具特色的生存策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荒漠中的爬行动物所产生的含氮废物往往是以尿素的排泄B.热带雨林的林下层因光照不足,其中的草本植物往往叶片较小C.和温带草原相比,热带森林中因枯枝落叶多,所以土壤腐殖质中有机物较多D.我国华北地区的落叶林中很多植物在春季叶片未展开前就开花,且多为风媒花4.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地球上的生物大多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尤其是在荒漠、苔原等群落中的生物,更是有着明显的适应性特征。下列关于生物特征与适应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植物遇到水会快速发芽、开花和结果,以适应干旱的环境B.荒漠中多数爬行动物以尿素排尿,有效带走体内多余水分C.苔原植物通常是常绿植物,生长缓慢且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D.因苔原群落中难以挖掘土穴,故旅鼠等无冬眠和储藏食物习性5.地球上的生物群落的类型多种多样。下列有关不同类型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田生物种类单一,群落结构相对简单B.陆地生物群落大致可以分为森林、草原、湿地等类型C.草原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等,在草原上,草本植物占优势,乔木非常少见D.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题型二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6.九段沙是长江口一个新生沙洲,成陆历史仅60余年。形成之初,仅有蔗草和海三棱薰草生长。慢慢地,在一些高潮时露出水平面的地方生长出芦苇种群。1997年,岛上开始出现外来物种互花米草。表中列出了1998年、2002年、2004年三个时期九段沙的岛屿面积以及三种植被面积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变化情况1998年2002年2004年面积(hm²)比例(%)面积(hm²)比例(%)面积(hm²)比例(%)芦苇156.509.68910.2223,171516.4222.76互花米草15.760.97427.3710.871458.0821.88薰草/海三棱煎草1445,3089352591.4765.963688.3755.36岛屿面积1617.563929.066662.87A.岛上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次生演替B.蕉草、海三棱蔗草群落正在向以芦苇和互花米草作为优势物种的群落演替C.互花米草和芦苇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D.互花米草的生态习性与芦苇相似,互花米草入侵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7.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捕食和竞争不利于群落内生物种类的稳定B.群落中植物的种类越多,一般动物的种类也越多C.没有人为干扰,弃耕农田总能演替成为森林D.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无垂直结构8.某农田弃耕后,经历了“弃耕的农田→杂草→灌丛→树林”的自然演替过程,其中植物甲、乙分别是杂草阶段、灌丛阶段的优势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弃耕的农田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甚至还有植物的种子,该演替为次生演替B.灌丛阶段植物乙的数量比植物甲的数量多,所以植物乙是该阶段的优势种C.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D.位于半干旱地区的农田弃耕后,群落最可能演替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的灌木阶段9.下图是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的方向总是由简单群落向复杂群落进行B.上图各种群落中对阳光利用率最高的是青冈栎林C.杂草群落结构简单,不具有垂直结构D.发生在采伐迹地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10.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沙漠化,也会促使草原的优势物种由草本植物转变为灌木植物而出现灌丛化,大量灌丛化会使草本植物减少和鸟类增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度放牧会改变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优势物种的更迭B.与草本植物相比,土壤沙化灌木能吸收较多的水分和无机盐适应环境C.灌丛的分层现象为鸟类提供更多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D.过度放牧获得较多的畜产品,使能量流向对最有益的部分一、单选题1.荒漠群落由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的一类生物群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干旱区,往北可延伸到温带干旱区。下列有关荒漠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生物群落中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排泄含氮废物B.导致荒漠动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C.荒漠生物群落生物种类较少,不具有垂直结构,但有水平结构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气孔在夜晚才开放,白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往往会使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断层,断层对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生物群落中,绝大部分开花植物都是风媒花B.在森林的不同区域,优势物种的更迭速度没有差异C.森林的断层处能为一些生物提供较适宜的生存环境D.森林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多具有树栖、攀缘、快速奔跑的特点3.相对多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在某退耕农田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植物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演替的进行,植物甲会消亡,而植物丙的数量不断增加B.若植物乙数量不多且个体较大,则可用逐个计数法统计其数量C.20~40年间群落的结构和外貌发生改变,导致群落的类型改变D.30~50年间,植物乙的种群密度和相对多度均在不断减小4.科研人员对某地被毁灭的自然群落演替到稳定状态的过程进行了45年的追踪研究,调查各种植被类型及其丰富度的变化情况,部分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自然群落的演替速度较裸岩快,原因是受到了人为干扰的作用B.该地各植被在不同高度上的分布体现了种群的垂直结构C.该地演替到第35年左右达到稳定,此后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改变D.根据不同类型的植物丰富度推测,该地区稳定后的群落类型是草原5.澳大利亚森林中桉树占比超过70%,其枯枝落叶含有大量油脂可促使发生火烧。火烧能杀死其他植物和部分动物,而桉树在树皮的保护下内部损害较小,且其果实经火烧后种子才能萌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桉树利用化学物质与其他植物竞争,保持优势种地位B.火烧改变了桉树林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火烧可改变土壤的化学成分,不利于桉树的生长发育繁殖D.火烧后桉树林发生初生演替,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6.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往往以尿素的排泄含氮废物B.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叶绿体颗粒小,呈浅绿色C.全年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中乔木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支发达D.分布于我国华北等地的落叶阔叶林夏季枝叶茂密,呈绿色,冬季则树叶枯落;树冠发达,林冠往往整齐;芽具有鳞片,树皮厚7.据科学家对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考察研究发现,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生长在珠峰南坡的一种珍贵草本药材的种群数量B.受气候影响珠峰地区环境发生巨变,动植物明显增加的现象称为初生演替C.南坡的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二者均具有水平结构D.随海拔升高,影响珠峰南坡植被类群发生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土壤湿度等8.按演替的方向,生物群落的演替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进展演替是指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而逆行演替的进程则与进展演替相反,它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条件发生改变时,森林群落可能演变为稀疏的植被,出现逆行演替B.封山育林往往导致进展演替,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森林常导致逆行演替C.进展演替状态下的物种多样性一定高于逆行演替状态下的物种多样性D.逆行演替时,群落不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产力逐渐下降,对外界环境的改造减弱9.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群落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裸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B.演替120d后该裸石上的群落出现垂直结构C.图中演替的前120d,生长在裸石上的物种总数持续减少D.120d后,生产者固定的有机物量固定在一定状态10.退耕还林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某地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的群落演替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B.灌木阶段对阳光的利用比草本阶段更加充分C.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直增加D.灌木阶段群落中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11.紫茎泽兰繁殖、竞争和生态适应能力强,在入侵地可迅速侵占农田、林地、天然草地等,形成单优种群,造成严重的损害。运用生态位占据、种间互作等原理,筛选出具有竞争优势的物种实施植被替代,进行群落构建,可有效控制紫茎泽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紫茎泽兰入侵林地之后,群落发生初生演替使物种丰富度降低B.研究替代种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植株高度等C.种植替代种并结合机械、化学防治可实现对紫茎泽兰有效防控D.在紫茎泽兰入侵区进行封山育林和禁牧,有利于群落快速恢复12.下列关于群落类型和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相对复杂B.荒漠里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排泄含氮废物有利于保存水分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群落演替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后,就不会再有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的改变二、多选题13.为了研究休牧对高山草甸群落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不同休牧时间和传统放牧的对照实验。如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牧草生长旺季主要植物类群重要值(用来反映某一物种在群落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即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CK表示对照A.休牧改变了莎草科植物与阔叶型可食草的种间关系B.休牧使群落的优势物种由阔叶型可食草替换成了莎草科植物,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C.随着休牧时间的延长,毒害草的重要值下降,可能与其生长较缓慢有关D.休牧期间,高寒草甸群落的水平结构会发生改变,垂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14.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某地区的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近百年来,由于过度开垦,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动改变了该地区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空间结构层次逐渐发生变化C.物种组成可作为判断群落演替阶段的依据之一D.在上述演替过程中,食物网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15.相对多度是群落野外调查的一种估测指标,是指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植物乙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丙个体大、数量少,故可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相对数量B.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快,经历的阶段多C.植物物种甲、乙和丙中最可能为乔木的是丙D.图二中的cd段对应图一第30年至第50年,因为乙增长速率在下降16.某农田弃耕后,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亚灌木→灌木等阶段的演替,科研人员调查并统计了这四个演替阶段的表层土有机质含量、草本植物种类和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表层土有机质含量/%草本植物种类/种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种一年生草本阶段7.2818多年生草本阶段13.52126亚灌木阶段18.12733灌木阶段23.82543A.该区域表层土有机质含量增多能为群落进入下一阶段的演替创造有利条件B.亚灌木的草本植物种类比灌木多,说明亚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比灌木群落复杂C.调查和统计该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需要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和记名计算法D.群落演替过程中,少数物种可能消亡,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到相对稳定状态17.某湿地保护区南湖沿岸分布着芦苇,湖边一定范围内分布着莲藕,湖心分布着浮水植物等。科研人员对该湿地保护区内不同功能区的植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湿地不同功能区的群落均由植物和动物种群组成B.沿岸的芦苇、湖边的莲藕和湖心的浮水植物构成了该群落的水平结构C.保育区的植物丰富度最高,说明该区植物数量最多,且存在优势种D.恢复重建区建立后,物种的丰富度不断变化,该区域发生了次生演替18.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凡频度在1%~20%的植物种归为A级,21%~40%者为B级,41%~60%者为C级,61%~80%者为D级,81%~100%者为E级。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如柱形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与优势种密切相关B.频度为E级内的所有植物都是该群落中的优势物种C.调查不同时期物种的频度可帮助了解群落演替的方向D.若C频度的植物有15种,则该植物类群的丰富度约为1670种三、非选择题19.研究人员调查了三星堆城墙遗址上的5种不同维护方式下的植物物种组成及相应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见下表。样地类型植物的物种数优势种欧式距离对照38小蓬草、狗尾草、艾草14.19种植15丝茅17.49弃耕29普通小麦、尼泊尔老颧草16.48覆土,定期去灌木42白花鬼针草、艾草12.13定期修剪47结缕草、马蹄金14.96注:①各样地类型的处理如下:对照:无人为干扰;种植:种植丝茅后,再无人为干扰;弃耕:曾作为耕地,部分弃耕,仍有少量种植农作物;覆土,定期去灌木:曾覆土20cm,每年去除超过20cm高的灌木;定期修剪:曾种植结缕草、马蹄金,每年对较高的植物进行修剪。②欧式距离:群落稳定性的指标,欧式距离越小,可认为群落越稳定。回答下列问题:(1)发生在三星堆城墙遗址上的演替类型为演替。研究人员为调查各样地中的植物的物种数,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统计数据时应记录各样方中植物的(填“物种数”或“物种名称”)。(2)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也可间接反映各样地中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这是因为多种多样的植物能为动物提供多种多样的。(3)丝茅为多年生草本,高度可达90厘米,在土壤中形成致密的根系以吸收水分。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种植”样地多年后优势种仍是丝茅,且该样地的植物物种数最少,请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4)从各样地的维护方式分析,“覆土,定期去灌木”样地在5种样地中稳定性最高的原因有。(5)现有一个新发掘的考古遗址,在雨水冲刷下出现明显的土壤流失。请结合上述信息,为该考古遗址的植被恢复提供一些建议:。20.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提供了丰富的林木资源,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森林植物具有碳汇(吸收并储存CO2的能力)和碳源(产生CO2的来源)双重属性。研究人员研究了四川洛须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一定年限碳储量和碳密度等数据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森林群落区别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是。森林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之间虽然对土壤、空间、阳光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可以因的不同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和谐共存。(2)森林中有的植物茎细长、叶薄、细包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这类植物主要生活在(填“上层”“中层”或“下层”)。若森林发生局部轻微火灾,反而有利于林下植彼的生长,原因是(答两点);森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3)洛须自然保护区分布着典型的高原山地森林,是川西北地区重要的固碳场所。洛须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级森林碳储量(碳元素存留量,以碳元素的质量表示)和碳密度(单位面积的碳储量)的调查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洛须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米左右的区域。请结合活动分析,平坡区、缓坡区及陡坡区碳储量和碳密度存在差异的原因:。(4)微生物是森林土壤碳库转化的主要动力。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酚类、醌类物质可与植物残体中纤维素、木质素等聚合成腐殖质。但酚类氧化酶在厌氧环境下活性极低,若将秋季落叶采用挖沟填埋方式处理,将(填“有利于”或“不利于”)腐殖质形成。一、单选题1.(2024·甘肃·高考真题)沙漠化防治一直是困扰的难题。为了固定流沙、保障包兰铁路的运行,我国人民探索出将麦草插入沙丘防止沙流动的“草方格”固沙技术。流沙固定后,“草方格”内原有沙生植物种子萌发、生长,群落逐渐形成,沙漠化得到治理。在“草方格”内种植沙生植物,可加速治沙进程。甘肃古浪八步沙林场等地利用该技术,成功阻挡了沙漠的侵袭,生态效益显著,成为沙漠化治理的典范。关于“草方格”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草方格”技术进行流沙固定、植被恢复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B.在“草方格”内种植沙拐枣、梭梭等沙生植物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C.在未经人工种植的“草方格”内,植物定植、群落形成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实施“草方格”生态工程促进了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功能的实现2.(2023·重庆·高考真题)研究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对合理利用草原和防止荒漠化具有重要意义。下表为某高寒草原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植物群落调查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放牧强度物种数生产力(t·hm-2)土壤有机碳含量(g·m-3)无150.858472轻度231.109693中度150.709388重度60.457815A.中度放牧和无放牧下生产力不同,可能是物种组成不同所致B.重度放牧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是分解者的分解过程加快所致C.放牧可能导致群落优势种改变且重度放牧下的优势种更加耐旱D.适度放牧是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效措施3.(2023·北京·高考真题)近期开始对京西地区多个停采煤矿的采矿废渣山进行生态修复。为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从演替的角度分析,以下对废渣山治理建议中最合理的是()A.放养多种禽畜 B.引入热带速生植物C.取周边地表土覆盖 D.修筑混凝土护坡4.(2023·浙江·高考真题)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A.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B.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C.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D.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5.(2022·河北·高考真题)关于生态学中的稳定与平衡,叙述错误的是()A.稳定的种群具有稳定型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为1∶1,个体数就达到K值B.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具有相对不变的物种组成和结构
(1)该群落演替与在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相比,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区别还在于该群落演替类型(答出2点区别即可)(2)在研究该群落植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统计丙的相对数量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根据记名计算法适用对象的特点分析,丙的特点是。(3)据图分析,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密度的变化是(填“增大”“减小”或“不能确定”),原因是。(4)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说明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10.(2023·湖南·高考真题)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以下称红豆杉)是喜阳喜湿高大乔木,郁闭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对某区域无人为干扰生境和人为干扰生境的红豆杉野生种群开展了调查研究。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但尚余主要上层乔木,保持原有生境特点。无人为干扰生境下红豆杉野生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豆杉野生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最合适的是400m2,理由是。由图可知,无人为干扰生境中红豆杉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2)调查发现人为干扰生境中,树龄≤5年幼苗的比例低于无人为干扰生境,可能的原因是。分析表明,人为干扰生境中6~25年树龄红豆杉的比例比无人为干扰生境高11%可能的原因是。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填“高”或“低”)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野生种群的自然更新。(3)关于红豆杉种群动态变化及保护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会改变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速度②在无人为干扰生境中播撒红豆杉种子将提高6~25年树龄植株的比例③气温、干旱和火灾是影响红豆杉种群密度的非密度制约因素④气候变湿润后可改变红豆杉的种群结构并增加种群数量⑤保护红豆杉野生种群最有效的措施是人工繁育11.(2023·浙江·高考真题)地球上存在着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不同的生态系统在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各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消杀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害虫时,喷施了易在生物体内残留的杀虫剂Q,一段时间后,在该草原不同的生物种类中均监测到Q的存在,其含量如图所示(图中数据是土壤及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Q的平均值)。由图可知,随着营养级的递增,Q含量的变化规律是;在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物种之间,Q含量也存在差异,如一年生植物与多年生植物相比,Q含量较高的是。因某些环境因素变化,该草原生态系统演替为荒漠,影响演替过程的关键环境因素是。该演替过程中,草原中的优势种所占据生态位的变化趋势为。(2)农田是在人为干预和维护下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对其进行适时、适当地干预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例如在水稻田里采用灯光诱杀害虫、除草剂清除杂草、放养甲鱼等三项干预措施,其共同点都是干预了系统的和能量流动;在稻田里施无机肥,是干预了系统过程。(3)热带雨林是陆地上非常高大、茂密的生态系统,物种之丰富、结构之复杂在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中极为罕见。如果仅从群落垂直结构的角度审视,“结构复杂”具体表现在。雨林中动物种类丰富,但每种动物的个体数不多,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事实存在的原因是。第33讲群落及其演替(第二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目录01模拟基础练【题型一】群落的主要类型 【题型二】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02重难创新练03真题实战练题型一群落的主要类型1.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与所处环境相适应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的表皮往往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B.草原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可以抵抗干旱C.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的叶肉细包中叶绿体体积小数量多,适合弱光生存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在夜间吸收CO2,有助于减少白天水分散失【答案】B【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的生物有不同的特征。荒漠中的生物有耐旱的特征。植物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动物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它们以独特的生存方式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在夜晚才开放。骆驼刺植株才几厘米高,但根可长达15m。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草原耐寒旱生的多年草本植物占优势,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抵抗干旱;动物大多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森林中树栖和攀援的动物种类多,阳生植物多居上层,阴生植物生活在林下,有茎细长、叶薄、细包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的特点,以适应林下的弱光环境。【详解】A、荒漠中的爬行动物如蜥蜴表皮有角质鳞片,这样的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荒漠生活,A正确;B、草原中的植物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使叶片狭窄,而且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可以减少水分散失,抵抗干旱,B正确;C、森林中的阴生植物有茎细长、叶薄、细包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但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的特点,以适应林下的弱光环境,C错误;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是白天高温环境下气孔关闭,到了夜间气孔才打开进行气体交换,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了水分的蒸发,D错误。故选B。2.某地区域内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分布着许多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生物,下列关于生活在上述区域中的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较低,无群落的垂直结构B.某些蕨类植物叶绿体颗粒小、数量多,是与其阴生环境相适应的C.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其适应干旱环境D.湿地生物群落中只有水生植物没有陆生植物【答案】B【分析】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生活在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植物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动物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和蝗虫等。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草原上的动物大都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森林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因此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等。【详解】A、农田生态系统中也有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B、蕨类植物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某些蕨类植物叶绿体颗粒大是与其阴生环境相适应的,B错误;C、生活在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环境,C正确;D、湿地生物群落中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D错误。故选B。3.在多样的生物群落中,生物展现出各式各样的适应性,这些适应性是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生物群落,由于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光照强度等环境因素的不同,促使生物发展出各具特色的生存策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荒漠中的爬行动物所产生的含氮废物往往是以尿素的排泄B.热带雨林的林下层因光照不足,其中的草本植物往往叶片较小C.和温带草原相比,热带森林中因枯枝落叶多,所以土壤腐殖质中有机物较多D.我国华北地区的落叶林中很多植物在春季叶片未展开前就开花,且多为风媒花【答案】A【分析】1、群落类型,每一类又都可以分为更具体的群落类型。例如,我国典型的森林类型可以分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等。2、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换句话说,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因此有人说,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详解】A、荒漠中的爬行动物为了保持水分,所产生的含氮废物往往是以尿酸的排泄,而不是尿素,A正确;B、植物叶片很大,可增大受光面积,以充分利用林下有限的阳光,B错误;C、热带森林中虽然枯枝落叶多,但分解速度也快,所以土壤腐殖质中有机物不一定就比温带草原多,C错误;D、我国华北地区的落叶林中很多植物在春季叶片未展开前就开花,且多为风媒花,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D错误。故选A。4.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地球上的生物大多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尤其是在荒漠、苔原等群落中的生物,更是有着明显的适应性特征。下列关于生物特征与适应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植物遇到水会快速发芽、开花和结果,以适应干旱的环境B.荒漠中多数爬行动物以尿素排尿,有效带走体内多余水分C.苔原植物通常是常绿植物,生长缓慢且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D.因苔原群落中难以挖掘土穴,故旅鼠等无冬眠和储藏食物习性【答案】B【分析】荒漠生物群落:(1)环境特点:①分布在极度干旱地区;②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2)群落特点: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3)生物与环境的适应: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详解】A、荒漠植物遇到水会快速发芽、开花和结果,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以适应干旱的环境,A正确;B、荒漠中多数爬行动物以尿素排尿,有效保留体内水分,B错误;C、由于苔原分布在环北冰洋地带,那里气候严寒,植物生长季短且没有树林生长,没有足够能量或传粉动物支持有性生殖,所以苔原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C正确;D、因苔原群落中难以挖掘土穴,缺少食物,故旅鼠等无冬眠和储藏食物习性,D错误。故选B。5.地球上的生物群落的类型多种多样。下列有关不同类型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田生物种类单一,群落结构相对简单B.陆地生物群落大致可以分为森林、草原、湿地等类型C.草原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等,在草原上,草本植物占优势,乔木非常少见D.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答案】B【分析】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不同类型生物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有明显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类型也不同。草原生物群落中物种较少,结构相对简单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动物善于挖洞或快速奔跑。苔原群落中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详解】A、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群落结构相对简单,A正确;B、陆地生物群落大致可以分为森林、草原、荒漠、苔原等类型,湿地属于水域生态系统,B错误;C、草原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等,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草本植物凭借其对水分和养分利用的适应性特点,成为优势物种,乔木非常少见,C正确;D、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结构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是由于它们所处的环境和生物组成的差异导致的,D错误。故选B。题型二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6.九段沙是长江口一个新生沙洲,成陆历史仅60余年。形成之初,仅有蔗草和海三棱薰草生长。慢慢地,在一些高潮时露出水平面的地方生长出芦苇种群。1997年,岛上开始出现外来物种互花米草。表中列出了1998年、2002年、2004年三个时期九段沙的岛屿面积以及三种植被面积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变化情况1998年2002年2004年面积(hm²)比例(%)面积(hm²)比例(%)面积(hm²)比例(%)芦苇156.509.68910.2223,171516.4222.76互花米草15.760.97427.3710.871458.0821.88薰草/海三棱煎草1445,3089352591.4765.963688.3755.36岛屿面积1617.563929.066662.87A.岛上群落演替的类型属于次生演替B.蕉草、海三棱蔗草群落正在向以芦苇和互花米草作为优势物种的群落演替C.互花米草和芦苇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D.互花米草的生态习性与芦苇相似,互花米草入侵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答案】A【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岛上群落的发生地保留有土壤条件和植物的繁殖体,因此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由表中数据可知,互花米草和芦苇的面积和比例逐年上升,蕉草、海三棱煎草面积和比例逐年降低,因此可知群落正在向以芦苇和互花米草作为优势物种的群落演替,B正确;C、由表中的数据,互花米草的比例越来越多。互花米草和芦苇利用共同有限的资源和空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C正确;D、由表中的数据分析,群落朝着以芦苇和互花米草为优势物种的方向发展,D错误。故选A。7.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捕食和竞争不利于群落内生物种类的稳定B.群落中植物的种类越多,一般动物的种类也越多C.没有人为干扰,弃耕农田总能演替成为森林D.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无垂直结构【答案】B【分析】种内与种间关系是生物在自然界长期发育与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因素主要是食物和栖息空间,而食物和栖息空间是由植物提供的,因此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演替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一般呈镶嵌分布现象。【详解】A、捕食和竞争使得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进而使得生物群落内部生物种类也更加稳定,A正确;B、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往往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所以植物种群越多,动物种群一般也越多,B正确;C、弃耕农田能否演变成森林,还要看当地的气候等条件,C错误;D、土壤中的小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的现象,D错误。故选B。8.某农田弃耕后,经历了“弃耕的农田→杂草→灌丛→树林”的自然演替过程,其中植物甲、乙分别是杂草阶段、灌丛阶段的优势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弃耕的农田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甚至还有植物的种子,该演替为次生演替B.灌丛阶段植物乙的数量比植物甲的数量多,所以植物乙是该阶段的优势种C.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D.位于半干旱地区的农田弃耕后,群落最可能演替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的灌木阶段【答案】B【分析】自然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结构会变得更加复杂,对光能的利用率也会提高。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可能不同。【详解】A、弃耕的农田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甚至还有植物的种子,符合次生演替的特点,A正确;B、植物乙成为灌丛阶段的优势种,不是仅仅因为数量多,还可能因为其在竞争阳光、水分、养分等方面更具优势,B错误;C、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植物分层更明显,能更充分地利用光能,C正确;D、半干旱地区水分条件相对较差,群落最可能演替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的灌木阶段,D错误。故选B。9.下图是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演替的方向总是由简单群落向复杂群落进行B.上图各种群落中对阳光利用率最高的是青冈栎林C.杂草群落结构简单,不具有垂直结构D.发生在采伐迹地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答案】B【分析】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详解】A、演替的方向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群落进行,也有可能环境恶化,导致群落向简单方向进行,A正确;B、上图中,青冈栎林群落结构最复杂,垂直结构更显著,对阳光的利用率最高,B正确;C、杂草群落结构简单,但依然存在垂直结构,C错误;D、发生在采伐迹地的演替保留了土壤条件和其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B。10.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沙漠化,也会促使草原的优势物种由草本植物转变为灌木植物而出现灌丛化,大量灌丛化会使草本植物减少和鸟类增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度放牧会改变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优势物种的更迭B.与草本植物相比,土壤沙化灌木能吸收较多的水分和无机盐适应环境C.灌丛的分层现象为鸟类提供更多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D.过度放牧获得较多的畜产品,使能量流向对最有益的部分【答案】A【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详解】A、“过度放牧会促使草原的优势物种由草本植物转变为灌木植物而出现灌丛化,大量灌丛化会使草本植物减少和鸟类增多”,可判断过度放牧会改变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优势物种的更迭,A正确;B、草原沙漠化促使草原的优势物种由草本植物转变为灌木植物而出现灌丛化,原因是灌木能吸收较多的水分和无机盐适应环境,B正确;C、灌丛化为鸟类提供更多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使鸟类增多,C正确;D、过度放牧获得的畜产品减少,D错误。故选A。一、单选题1.荒漠群落由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的一类生物群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干旱区,往北可延伸到温带干旱区。下列有关荒漠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生物群落中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排泄含氮废物B.导致荒漠动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C.荒漠生物群落生物种类较少,不具有垂直结构,但有水平结构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气孔在夜晚才开放,白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A【分析】荒漠群落含水量低故植被以抗旱的灌木为主,荒漠中仙人掌为减少水分散失,白天关闭气孔仅进行光反应,夜间打开气孔完成剩余反应。【详解】A、爬行动物为变温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排泄含氮废物,A正确;B、荒漠群落丰富度低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含水量,B错误;C、荒漠群落由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组成,故存在垂直结构,C错误;D、荒漠植物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气孔夜间开放白天关闭,植物夜间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苹果酸等物质,白天光照时分解为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适应干旱的环境,D错误。故选A。2.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往往会使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断层,断层对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生物群落中,绝大部分开花植物都是风媒花B.在森林的不同区域,优势物种的更迭速度没有差异C.森林的断层处能为一些生物提供较适宜的生存环境D.森林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多具有树栖、攀缘、快速奔跑的特点【答案】B【分析】1、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2、群落类型的分类可以是自然的或人为的,生态学研究中一般采用自然分类。根据分类原则,地球上的生物群落类型主要可分为三大类:①陆地生物群落:包括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旱生林、热带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冻原、荒漠和极地一高山荒漠等群落;②水生生物群落:包括静止淡水(湖泊、池塘)、流动淡水、河口湾、沿岸海和深海等处的生物群落;③水一陆过渡性生物群落:包括内陆沼泽(酸沼和普通沼泽)、沿海沼泽(盐沼、热带和亚热带的红树林)等处的生物群落。【详解】A、森林生物群落中,大部分开花植物是依赖动物进行传粉或传播种子,A正确;B、在森林的断层区和非断层处,优势物种的更迭速度不同,B错误;C、在森林的断层处,适合一些阳生草本植物生存,C正确;D、森林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大多具有树栖、攀缘的特点,D错误;故选B。3.相对多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在某退耕农田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植物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演替的进行,植物甲会消亡,而植物丙的数量不断增加B.若植物乙数量不多且个体较大,则可用逐个计数法统计其数量C.20~40年间群落的结构和外貌发生改变,导致群落的类型改变D.30~50年间,植物乙的种群密度和相对多度均在不断减小【答案】B【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现象叫做群落的演替。演替的方向一般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的方向进行的。【详解】A、据图分析,随着演替的进行,植物甲不一定消亡,而植物丙的数量通常也不会一直增加,A正确;B、若植物乙数量不多且个体较大,则可用逐个计数法统计其数量,B正确;C、20~40年间群落的结构和外貌发生改变,但群落的类型可能未发生改变,C错误;D、30~50年间,植物乙的相对多度减小,但不能确定其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D错误。故选B。4.科研人员对某地被毁灭的自然群落演替到稳定状态的过程进行了45年的追踪研究,调查各种植被类型及其丰富度的变化情况,部分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自然群落的演替速度较裸岩快,原因是受到了人为干扰的作用B.该地各植被在不同高度上的分布体现了种群的垂直结构C.该地演替到第35年左右达到稳定,此后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改变D.根据不同类型的植物丰富度推测,该地区稳定后的群落类型是草原【答案】B【分析】根据柱形图分析,在45年之间,草本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灌木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乔木层物种数一直在增加。【详解】A、该自然群落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演替速度较初生演替快的原因是次生演替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A正确;B、该地各植被在不同高度上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C、该地演替到第35年左右达到稳定,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顶极群落)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还会发生改变,比如鸟会迁徙,C正确;D、在45年之间,草本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灌木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乔木层物种数增加,之后稳定处于动态平衡,因此,该地区稳定后的群落类型是森林,D错误。故选B。5.澳大利亚森林中桉树占比超过70%,其枯枝落叶含有大量油脂可促使发生火烧。火烧能杀死其他植物和部分动物,而桉树在树皮的保护下内部损害较小,且其果实经火烧后种子才能萌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桉树利用化学物质与其他植物竞争,保持优势种地位B.火烧改变了桉树林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火烧可改变土壤的化学成分,不利于桉树的生长发育繁殖D.火烧后桉树林发生初生演替,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答案】A【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演替的两种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这两种演替类型是根据起始条件划分的。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详解】A、桉树枯枝落叶中含有油脂,促使发生火烧,所以桉树是利用化学物质油脂与其他植物竞争,一直保持优势种。A正确;B、火烧桉树林,使群落演替的速度改变了,但是没有改变方向,B错误;C、火烧使土壤中矿质元素增多,同时减少了桉树的竞争者,促进了桉树的生长发育,C错误;D、火烧后仍然保留了土壤条件,所以发生了次生演替,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D错误。故选A。6.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往往以尿素的排泄含氮废物B.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叶绿体颗粒小,呈浅绿色C.全年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中乔木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支发达D.分布于我国华北等地的落叶阔叶林夏季枝叶茂密,呈绿色,冬季则树叶枯落;树冠发达,林冠往往整齐;芽具有鳞片,树皮厚【答案】A【分析】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详解】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往往以固态尿酸盐的排泄含氮废物,以减少水分的散失,A正确;B、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可以充分利用光能,B错误;C、全年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中乔木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支不发达,C错误;D、分布于我国华北等地的落叶阔叶林夏季枝叶茂密,呈绿色,冬季则树叶枯落;树冠发达,林冠往往整齐;芽具有鳞片,树皮厚,D错误。故选A。7.据科学家对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考察研究发现,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生长在珠峰南坡的一种珍贵草本药材的种群数量B.受气候影响珠峰地区环境发生巨变,动植物明显增加的现象称为初生演替C.南坡的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二者均具有水平结构D.随海拔升高,影响珠峰南坡植被类群发生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土壤湿度等【答案】B【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详解】A、调查植物的种群数量,常采用样方法。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应该随机取样、适当增加样方面积、增加样方数量,A正确;B、受气候影响珠峰地区环境发生巨变,但原有的土壤条件保留,且有动植物的保留,故动植物明显增加的现象称为次生演替,B错误;C、南坡的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的物种组成不同,属于两个不同的群落,群落都均有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C正确;D、生物的分布受外界环境影响,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随着海拔上升逐渐发生变化,影响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D错误。故选B。8.按演替的方向,生物群落的演替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进展演替是指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而逆行演替的进程则与进展演替相反,它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条件发生改变时,森林群落可能演变为稀疏的植被,出现逆行演替B.封山育林往往导致进展演替,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森林常导致逆行演替C.进展演替状态下的物种多样性一定高于逆行演替状态下的物种多样性D.逆行演替时,群落不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产力逐渐下降,对外界环境的改造减弱【答案】B【分析】进展演替是指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通常伴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逆行演替则是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的过程,通常伴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详解】A、当条件发生改变时,如遇到不利条件,森林群落可能演变为稀疏的植被,出现逆行演替,A正确;B、封山育林有利于群落的发展,往往导致进展演替,而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森林常导致逆行演替,B正确;C、进展演替状态下的物种多样性不一定总是高于逆行演替状态下的物种多样性,因为物种多样性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C错误;D、逆行演替时,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群落不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生产力逐渐下降,对外界环境的改造减弱,D错误。故选B。9.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群落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裸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B.演替120d后该裸石上的群落出现垂直结构C.图中演替的前120d,生长在裸石上的物种总数持续减少D.120d后,生产者固定的有机物量固定在一定状态【答案】A【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裸石没有存在过植被,也没有土壤条件,因此,裸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初生演替,A正确;B、随着演替的进行,该裸石上的群落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不是到120d后才出现垂直结构,B错误;C、由图可知,演替的前120d,随着演替的进行,新增物种数目减少,但物种数还是在增加的,到120d时新增物种数为0,即不再增加,因此演替的前120d,生长在裸石上的物种总数一直在增加,C错误;D、120d后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生产者固定的有机物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故选A。10.退耕还林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某地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的群落演替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B.灌木阶段对阳光的利用比草本阶段更加充分C.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直增加D.灌木阶段群落中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答案】B【分析】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弃耕的农田上保留着土壤的基本条件,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灌木阶段对阳光的利用比草本阶段更加充分。灌木植物通常比草本植物高大,能够更好地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并不是一直增加的,可能会在某些阶段出现波动或减少,C错误;D、灌木阶段群落中存在种间竞争关系。任何群落中都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灌木阶段也不例外。植物之间会竞争阳光、水分、养分等资源,D错误。故选B。11.紫茎泽兰繁殖、竞争和生态适应能力强,在入侵地可迅速侵占农田、林地、天然草地等,形成单优种群,造成严重的损害。运用生态位占据、种间互作等原理,筛选出具有竞争优势的物种实施植被替代,进行群落构建,可有效控制紫茎泽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紫茎泽兰入侵林地之后,群落发生初生演替使物种丰富度降低B.研究替代种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植株高度等C.种植替代种并结合机械、化学防治可实现对紫茎泽兰有效防控D.在紫茎泽兰入侵区进行封山育林和禁牧,有利于群落快速恢复【答案】B【分析】在演替过程中是优势物种的取代,所以当废弃的农田演替至草本和灌木混生阶段时,接下来的优势物种应是灌木,而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于灌木争夺阳光和空间等竞争中被淘汰,所以数量大幅度减少。【详解】A、紫茎泽兰入侵林地之后,群落发生次生演替使物种丰富度降低,A正确;B、研究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研究植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它的植株高度、种群密度等,B错误;C、种植替代种属于生物防治,除此之外再结合机械和化学防治可实现对紫茎泽兰有效防控,C正确;D、紫茎泽兰繁殖、竞争和生态适应能力强,在入侵地可迅速侵占农田、林地、天然草地等,形成单优种群,在紫茎泽兰入侵区进行封山育林和禁牧,有利于紫茎泽兰快速繁殖,不利于群落快速恢复,D错误。故选B。12.下列关于群落类型和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相对复杂B.荒漠里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排泄含氮废物有利于保存水分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群落演替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后,就不会再有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的改变【答案】B【分析】在荒漠中,一眼望去,只见沙砾裸露,植被极度稀疏。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详解】A、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相对简单,A正确;B、荒漠中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这样有利于保存水分,B正确;C、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有一定的土壤条件,不需要经历苔藓阶段,C错误;D、群落演替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后,某些非优势种依然可以改变,D错误。故选B。二、多选题13.为了研究休牧对高山草甸群落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不同休牧时间和传统放牧的对照实验。如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牧草生长旺季主要植物类群重要值(用来反映某一物种在群落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即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CK表示对照A.休牧改变了莎草科植物与阔叶型可食草的种间关系B.休牧使群落的优势物种由阔叶型可食草替换成了莎草科植物,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C.随着休牧时间的延长,毒害草的重要值下降,可能与其生长较缓慢有关D.休牧期间,高寒草甸群落的水平结构会发生改变,垂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答案】BCD【分析】柱形图分析:随着返青期不同休牧时间的延长,莎草科和禾本科的重要值增大,阔叶型可食草的重要值减小,而毒害草的重要值则先增大后减小。【详解】A、休牧条件下,莎草科与阔叶型可食草的重要值都有所浮动,说明休牧并未改变二者的种间关系,只是改变了二者竞争的程度,A正确;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莎草科植物的重要值上升可以认为是优势物种发生了更迭,这种休牧后的演替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C、休牧之后,植物的拥食者明显减少,植物重要值的下降应该主要是其自身的生长建率较低造成的,C正确;D、休牧期间,这四种主要植物类群的重要值都发生了改变,不同的植物类群高度是不同的,水平分布也有所变化,因此在这期间高寒草甸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都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BCD。14.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某地区的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近百年来,由于过度开垦,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动改变了该地区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空间结构层次逐渐发生变化C.物种组成可作为判断群落演替阶段的依据之一D.在上述演替过程中,食物网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答案】BCD【分析】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演替类型:(1)初生演替: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初生演替,如光裸岩石上进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在次生裸地(原群落被破坏、有植物繁殖体)上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发生的演替。【详解】A、分析题意,“调查发现,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说明演替的趋势是荒漠化,的活动没有改变荒漠化的方向,只是加快了荒漠化的速度,A正确;B、不同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同,森林被灌丛取代后,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发生了变化,B正确;C、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标志,物种组成可作为判断群落演替阶段的依据之一,C正确;D、由于过度开垦,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生物种类减少,食物网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BCD。15.相对多度是群落野外调查的一种估测指标,是指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一所示。植物乙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丙个体大、数量少,故可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相对数量B.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快,经历的阶段多C.植物物种甲、乙和丙中最可能为乔木的是丙D.图二中的cd段对应图一第30年至第50年,因为乙增长速率在下降【答案】ABC【分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详解】A、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丙个体大、数量少,故可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相对数量,A正确;B、退耕农田中有农作物,因此该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速度快,B正确;C、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丙是最晚出现的,最有可能是乔木,C正确;D、图一中纵坐标为相对多度,是该种植物个体数所占百分比,而不是具体的数目,其变化无法直接反映种群密度的变化,30-50年,虽然乙植物占比(相对多度)在减小,但无法确定其具体的种群密度在减小,D错误。故选ABC。16.某农田弃耕后,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亚灌木→灌木等阶段的演替,科研人员调查并统计了这四个演替阶段的表层土有机质含量、草本植物种类和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表层土有机质含量/%草本植物种类/种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种一年生草本阶段7.2818多年生草本阶段13.52126亚灌木阶段18.12733灌木阶段23.82543A.该区域表层土有机质含量增多能为群落进入下一阶段的演替创造有利条件B.亚灌木的草本植物种类比灌木多,说明亚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比灌木群落复杂C.调查和统计该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需要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和记名计算法D.群落演替过程中,少数物种可能消亡,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到相对稳定状态【答案】AD【分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这种代替是“优势种”的替代。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后一个群落中的优势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详解】A、表中信息显示:从一年生草本阶段到灌木阶段,该区域表层土有机质含量增多,表层土有机质含量增多能为群落进入下一阶段的演替创造有利条件,A正确;B、亚灌木的草本植物种类比灌木多,但亚灌木的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比灌木低,因此亚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比灌木群落简单,B错误;C、调查和统计该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需要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对丰富度进行统计,C错误;D、群落演替到灌木阶段,草本植物种类比亚灌木的少,可能是少数草本植物种类在与灌木争夺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过程中消亡,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能会随着群落演替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到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故选AD。17.某湿地保护区南湖沿岸分布着芦苇,湖边一定范围内分布着莲藕,湖心分布着浮水植物等。科研人员对该湿地保护区内不同功能区的植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湿地不同功能区的群落均由植物和动物种群组成B.沿岸的芦苇、湖边的莲藕和湖心的浮水植物构成了该群落的水平结构C.保育区的植物丰富度最高,说明该区植物数量最多,且存在优势种D.恢复重建区建立后,物种的丰富度不断变化,该区域发生了次生演替【答案】BD【分析】生物群落: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区域或环境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有机体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分布,常呈镶嵌分布。【详解】A、群落是指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湿地保护区内不同功能区的群落都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A错误;B、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沿岸的芦苇、湖边的莲藕、湖心的浮水植物体现了该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C、丰富度是指物种种类数目的多少,保育区的植物丰富度最高,并不能说明该区植物数量最多,C错误;D、恢复重建区建立后,物种的丰富度不断变化,且由于演替过程中具备土壤和一定的植被条件,故该区域发生了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BD。18.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凡频度在1%~20%的植物种归为A级,21%~40%者为B级,41%~60%者为C级,61%~80%者为D级,81%~100%者为E级。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如柱形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与优势种密切相关B.频度为E级内的所有植物都是该群落中的优势物种C.调查不同时期物种的频度可帮助了解群落演替的方向D.若C频度的植物有15种,则该植物类群的丰富度约为1670种【答案】BD【分析】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它们通常是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生活能力强的物种。【详解】A、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与优势种密切相关,A正确;B、优势种指的是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枝叶覆盖地面的程度也大,生活能力强,并且对其他植物和群落环境产生很大影响的生物种类,频度等级高只能说明其出现频率较高,并不代表其对其他植物和群落环境产生很大影响,也不一定是群落的优势种,B错误;C、调查不同时期物种的频度来了解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进一步了解群落演替方向,C正确;D、若属于C频度的植物有15种,按照柱状图分析,该群落的丰富度为15/0.09≈167,D错误。故选BD。三、非选择题19.研究人员调查了三星堆城墙遗址上的5种不同维护方式下的植物物种组成及相应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见下表。样地类型植物的物种数优势种欧式距离对照38小蓬草、狗尾草、艾草14.19种植15丝茅17.49弃耕29普通小麦、尼泊尔老颧草16.48覆土,定期去灌木42白花鬼针草、艾草12.13定期修剪47结缕草、马蹄金14.96注:①各样地类型的处理如下:对照:无人为干扰;种植:种植丝茅后,再无人为干扰;弃耕:曾作为耕地,部分弃耕,仍有少量种植农作物;覆土,定期去灌木:曾覆土20cm,每年去除超过20cm高的灌木;定期修剪:曾种植结缕草、马蹄金,每年对较高的植物进行修剪。②欧式距离:群落稳定性的指标,欧式距离越小,可认为群落越稳定。回答下列问题:(1)发生在三星堆城墙遗址上的演替类型为演替。研究人员为调查各样地中的植物的物种数,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统计数据时应记录各样方中植物的(填“物种数”或“物种名称”)。(2)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也可间接反映各样地中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这是因为多种多样的植物能为动物提供多种多样的。(3)丝茅为多年生草本,高度可达90厘米,在土壤中形成致密的根系以吸收水分。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种植”样地多年后优势种仍是丝茅,且该样地的植物物种数最少,请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4)从各样地的维护方式分析,“覆土,定期去灌木”样地在5种样地中稳定性最高的原因有。(5)现有一个新发掘的考古遗址,在雨水冲刷下出现明显的土壤流失。请结合上述信息,为该考古遗址的植被恢复提供一些建议:。【答案】(1)次生物种名称(2)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3)丝茅高度高,土壤中形成的根系致密,能获得足够的光照和水分,为其持续作为该地优势种创造了条件;其他植物能利用的光能和水分相应减少,较难在该样地定殖(4)覆土使土壤中养分含量增加,具有了满足更多植物生长的潜能;去除灌木可提高草本植物接受光照的量,使竞争不佳的物种得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物理C》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呼吸系统课件
- 金地物业控制手册
- 第03单元第7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原卷版)
- 监理员测试版题库388题(含答案)
-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 大学物理振动波动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竹木编织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电子天幕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铜装饰品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YC/T 559-2018烟草特征性成分生物碱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GB/T 4288-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
- GB/T 2061-2013散热器散热片专用铜及铜合金箔材
- GB 6245-2006消防泵
- 2023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合伙制实施方案
- 《大学英语》复习题专升本
- 新机场考试通行证模拟试题知识讲解
- 2022年新疆克拉玛依金龙国民村镇银行招聘16名人员模拟试题3套(含答案解析)
- 讲课比赛精品PPT-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