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1页
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2页
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3页
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4页
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认识区域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024新湘教版1.能够依据问题搜集资料,说明区域联系对不同区域间进行协调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通过阅读材料及观看视频,能够在分析不同区域的发展优、劣势条件的基础上,设计简单的区域发展方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思维)3.联系实际,通过解决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区域发展观。(人地协调观)课程标准地理核心素养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自主探究学习1.区域地理环境的分析角度有哪些?2.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有何区别与联系?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4.区域经济合作可以采取哪些方式?阅读教材P27-35,思考以下问题:一.区域联系1.区域地理环境的联系

地球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必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等形式的联系。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居民生产生活、制度组织、意识形态相互关系它们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并构成有机的自然综合体它们共同形成了区域发展特征联系方式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在区域之间的运动或交换,如大气环流、水循环、地质循环。人口流动与迁移,商品、劳务和技术专利贸易,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信息、通信、文化与学术交流。哎呀小小草素材PPT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联系2024湘教版水循环大气大气陆地海洋水汽输送径流输送降水蒸发降水蒸发生物循环植物微生物环境动物岩石圈循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河流水文、生物(植被)、土壤。表现:自然区域与区域之间必然有物质循环、能量传递与转换等方面联系加强。一.区域联系哎呀小小草素材PPT②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的联系2024湘教版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人口、城市、农业、工业、服务业、交通通信、科技。区域人文地理环境要素的联系形式:人口流动与迁移,商品、劳务和技术专利贸易,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信息、通信、文化与学术交流。一.区域联系一.区域联系(区域联系的突出表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2.区域经济一体化①目的: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增强各成员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②区域联系:在区域内部对生产资料、信息、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进行新的配

置与重组。③作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质量,挖掘各成员国区位优势,实现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

优势。(国家/地区间的经济联系)(28页阅读)一.区域联系(28页阅读)(全球范围的经济联系)3.经济全球化二.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单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示意1.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背景:2.意义: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我国: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推动陆海内外联动,加强东西双向互济,提升区域的互联互通和整体开放水平)二.区域协调发展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修二)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推动中部崛起;在东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加大开放、交通建设、特色产业东北振兴:国企改革转型升级中部崛起:特色产业城市群创新高地、新兴产业、全方位开放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问题:比较我国四大板块经济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2024湘教版经济区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东部经济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矿产资源、能源缺乏中部承东启西,人力资源丰富城镇化率偏低,产业层次较低西部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如矿产、油气、水能、土地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东北重化工业发达,城镇化水平高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枯竭二.区域协调发展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修二)国家三大战略经济产业生态①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建设重点: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调处理好上中下游的发展关系,加快沿江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沿江城镇、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格局:一轴两翼三极多点二.区域协调发展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修二)国家三大战略②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资源、劳动力、产品产业、技术产业、技术

产业、技术

工业制成品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农副产品

建设重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二.区域协调发展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修二)国家三大战略③“一带一路”倡议

建设重点:明确不同区域对接“一带一路”的重点方向,统筹布局安排,促进重点区域内外开放并良性互动,共建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二.区域协调发展(32页)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修二)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西柏坡革命老区大凉山彝族新疆边疆地区措施: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培育特色经济,加强环境建设。目的:促进共同富裕二.区域协调发展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修二)推进新型城镇化①目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②措施: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二.区域协调发展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修二)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意义:①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环境)②利于增加资源保有量。(资源)③利于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技术)④利于巩固国家安全。(国防)⑤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观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二.区域协调发展阅读教材32页和闽宁合作成就,归纳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的方式。相对发达地区相对落后地区对口帮扶;产业转移;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基础建设、教育…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

4.我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意义及成果

成果

内容帮扶成效西部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收入明显增长。合作项目政策支持、投资力度,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快,合作项目增数多。科技信息东部地区人才支援内地,支持建设发展。相互发展东部地区输出资金、技术、管理,西部地区提供自然资源,互利共赢。

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推动陆海内外联动,加强东西双向互济,提升区域的互联互通和整体开放水平。活动探究1粤港澳大湾区(1)说说粤港澳各自发展的优势条件分别有哪些?广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产业升级空间大,经济增长速度快。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对葡语系国家的商贸服务中心。香港:世界级金融中心和港口、优质的高端服务业、科技研发中心。(2)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①利于粤港澳地区的深度融合,成为世界级大湾区;②对内地城市群的建设能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③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种空间资源,实现协调发展。活动探究2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1)结合材料,归纳伊基托斯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位置:伊基托斯市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地形:平原地形,地势起伏小。水文:河网密布,河流流量大且稳定。生物:植被盖度高,热带雨林。资源:盛产橡胶。

(思路:位置、气地水生土、资源)活动探究2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2)橡胶产业是伊基托斯市崛起的基础,该市依托橡胶产业发展是否明智?说出你的理由。不明智。利润:橡胶产业属于初级加工业,利润低;门槛:橡胶产业技术门槛较低,行业竞争压力大;交通:伊基托斯市交通不便,不利于橡胶制品的运输,运费较高。活动探究2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3)该市为何不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以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彰显特色是否合理?人们称伊基托斯为“与世隔绝的天使之城”,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内涵?合理。①西部地形复杂,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②东部距海遥远,且沼泽河流密布,需要建设大量桥梁,道路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天使之城”:热带雨林风光绮丽,欧式建筑风格与民俗风情交相呼应。“与世隔绝”:伊基托斯市的交通不便,与外部的联系较少;活动探究3江苏省内均衡发展(1)分析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苏南:①属于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②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苏中和苏北:①农业基础好。②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大。③土地资源丰富,可以承接苏南的产业转移。活动探究3江苏省内均衡发展(2)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扬镇高铁的修建,对促进江苏省内区域均衡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①完善江苏铁路网,提高物资与人员的流通效率。②加强区域(苏北、苏中、苏南地区)之间的联系,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课堂小结2024湘教版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

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

D.市场、交通2.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热资源丰富

D.人均耕地面积大3.下列地区中,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CCA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区域包括徐州、连云港两个市区和邳州、新

沂、东海等县(市),宿迁市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的重要影响区域。本区位于江苏省最北端,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环渤海地区的中间地带,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京沪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经济发展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呈现出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下图示意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在我国铁路交通干线中的位置。据此回答4~5题。4.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有利于()

①扩大地区发展差异

②实现地区间的合理分工

③降低开发的资源环境代价④促进生产要素单向流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下列关于协调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

举措,可行的是()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经济增长为终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

B.大力开发各类自然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C.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D.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CC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地区都市圈图,回答6~7题。6.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

①资金②土地资源③环境承载力④科技、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C.加快科技发展,赶超京、津地区

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DB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江门等9市组成的城市群,这是继美国纽约湾区、美国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略图。材料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材料三图示区域河网纵横,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珠江口是我国赤潮频发的海域之一,赤潮实质是水体富营养化。(1)说明图示区域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6分)(2)简析珠江口水域赤潮频发的人为原因。(4分)(3)从集聚角度,分析粤东、粤北和粤西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给企业带来的影响。(6分)(4)为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从加强区域联系和发展的角度,说出需要采取的措施。(6分)

解析:(1)本题可从气候条件、地形、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