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师范学院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F/04/wKhkGWda3f2AWuIDAAEBReBjqEA066.jpg)
![通化师范学院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F/04/wKhkGWda3f2AWuIDAAEBReBjqEA0662.jpg)
![通化师范学院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F/04/wKhkGWda3f2AWuIDAAEBReBjqEA0663.jpg)
![通化师范学院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F/04/wKhkGWda3f2AWuIDAAEBReBjqEA0664.jpg)
![通化师范学院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F/04/wKhkGWda3f2AWuIDAAEBReBjqEA06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化师范学院教案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授课时数48学分数3授课对象一年级使用教材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版次2008年8月修订版作者陈秉公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教师高庆华宁静李凤莲董淑范职称讲师副教授系(部)名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1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绪论部分的教学,要使学生们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本课与自己成才密切相关,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难点思想道德与思想道德素质、法律与法律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前言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地位与性质(一)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三)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内容(一)是以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为主体,(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三)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四)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律观,使之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4月30日。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1日。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教学参考资料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思考题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董淑范2009年3月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1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绪论部分的教学,要使学生们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本课与自己成才密切相关,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难点思想道德与思想道德素质、法律与法律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大学—良师(大学者)—大学生—高等学府。大学精神:严谨、求实、科学、创新。大学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探索真理、揭示真理、捍卫真理;运用真理解决人类前进中遇到的难题和开创未来。大学特点: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探索真理的最佳场所,是人才培养摇篮。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一)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主动学习(二)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计划学习(三)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学会学习(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卡1’四.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4日。2.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4月30日。3.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1日。4.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教学参考资料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思考题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绪论部分的教学,要使学生们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本课与自己成才密切相关,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难点思想道德与思想道德素质、法律与法律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4日。2.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4月30日。3.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1日。4.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求是》2006年第9期。教学参考资料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思考题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理解。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大学生确立共同理想和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使大学生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自己成长成才的意义;理解树立共同理想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理解如何确立、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化理想为现实。教学重点树立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教学难点理想、信念、信仰、理想信念,“渺茫论”、“怀疑论”、“无用论”、“无关论”等误区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一)理想信念的作用(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年5月16日。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0年12月21日。教学参考资料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谈话[N].人民日报,2000-06-29(1).思考题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诸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的概念,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教学难点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一)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3.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4.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在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5.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年5月5日。6.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教学参考资料1.《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题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引导大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对诸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教学重点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教学难点弘扬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一)时代精神的内涵(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三.增强国防观念四.义振兴中华为己任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3.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4.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在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5.胡锦涛:《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年5月5日。6.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教学参考资料1.《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题1.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2.怎样理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教学重点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及“人性自私”的分析教学难点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关系,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及“人性自私”的分析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二)端正人生态度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一)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二)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三)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社会和个人》,《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4.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5日。5.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教学参考资料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题1.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而正确地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教学重点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教学难点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一.协调自我身心和谐二.协调个人与他人和谐三.协调个人与社会和谐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社会和个人》,《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4.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5日。5.胡锦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教学参考资料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题1.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价值在于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2.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和谐?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4.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阐明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和历史发展,揭示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以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历史联系;揭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揭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极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在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教学重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4.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教学参考资料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思考题人为什么需要道德?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阐明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和历史发展,揭示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以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历史联系;揭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揭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极重要意义,引导大学生在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教学重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基本原则教学难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基本原则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三)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及其意义(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三)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4.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教学参考资料1.《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思考题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在新时期为什么要倡导和实践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怎样认识和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阐述和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品质的现状及其原因。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阐明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及必要性与重要性。帮助大学生认清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的本质,强化公德意识,遵守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社会公德与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的区别,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教学难点社会公德与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的区别,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培养中的矛盾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二)《游行示威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2学时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7.《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教学参考资料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7.《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思考题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2.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3.结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4.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大学生培养高尚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践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教学重点职业的内涵和本质,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职业中的法律规范教学难点认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一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爱岗敬业(二)诚实守信(三)办事公道(四)服务群众(五)奉献社会三.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一)了解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二)坚持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的基本原则(三)明确职业生活中的法定权利和义务(四)依法处理职业生活中的纠纷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页。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教学参考资料1.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0页。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思考题1.职业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职业对人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3.如何理解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和义务?4.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5.你认为当代大学生成才所面临的障碍有哪些,成才的关键是什么?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大学生认清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家庭美德观,履行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爱情的本质,婚姻法律规范教学难点爱情的本质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一.爱情与人生(一)爱情的本质(二)恋爱中的道德(三)大学生的恋爱二.婚姻与家庭三.家庭美德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一)结婚(二)家庭关系(三)离婚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教学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思考题1.应当怎样认识爱情与人生?2.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大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自觉性,了解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与方法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学法、执法与护法,区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法制观念与法治理念教学难点区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法制观念与法治理念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 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二.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民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教学参考资料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民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2.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是什么?3.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义务的性质与关系?4.法律思维方式有哪些基本特征?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一)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懂得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宪法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历史。了解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国家政治结构,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二.我国的国家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中宣部、司法部编选组:《邓小平论民主法制建设》,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6.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学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思考题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二)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公民自由行使权利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学重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难点公民自由行使权利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四.我国的国家机构(一)全国人民到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二)国家主席(三)国务院)(四)中央军事委员会(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七)人民法院于人民检察院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中宣部、司法部编选组:《邓小平论民主法制建设》,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6.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学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思考题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三)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大学了解我国实体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教学重点民事法律制度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一)行政法的概念和原则(二)国家行政机关与公务员(三)行政行为(四)行政责任(五)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教学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思考题行政法有哪些原则?什么是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违法或不当有哪些情况?什么是行政复议?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四)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大学了解我国实体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教学重点民事法律制度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一)民法的概念和原则1.概念:2.基本原则:(二)民事主体制度1.含义:2.自然人:3.法人:4.其他组织: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教学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思考题1.简述自然人的行为能力的取得。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有哪些?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五)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大学了解我国实体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教学重点民事法律制度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三)民事行为制度1.含义:2.民事法律行为(1)概念:(2)一般有效条件:3.代理:(四)民事权利制度1.物权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教学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思考题简述所有权的权能。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六)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大学了解我国实体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教学重点民事法律制度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四)民事权利制度2.债权3.继承权4.人身权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教学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思考题债权的权能有哪些?继承权的种类。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七)课型理论课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帮助大学了解我国实体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教学重点民事法律制度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手段教具讲授与讨论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主要过程(技术、方法、手段)时间分配(min)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五)民事责任制度1.民事责任的种类2.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六)民事诉讼时效制度(七)合同法律制度(八)知识产权制度要求学生课外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教学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思考题1.简述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2.什么是诉讼时效?课后分析(学生反映、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通化师范学院教案章节名称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孵化器创新创业者的摇篮
- 跨学科视角下的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研究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校园体育活动安全与防护措施
- 产品销售合同补充协议
- 个人抵押借款合同
- 业务合同书:劳动聘用标准版
- 个人设备租赁借款合同
- 个人借车出行合同范本
- 三年期劳动合同版
- 护理人文知识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7.2.3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合同管理工作计划
-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阅读指导 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后感小学生
-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下册教材的解读
-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产业链竞争关联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