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题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位置;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谢公宿处今尚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3)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两句,批评了将生死寿夭等量齐观的观点。2.按要求做答。(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编排成一段话,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重道轻贫富,,,,而以儒家的仁义忠信来定义贫富,,。①即不以金钱②但影响亦颇深远③是用道改变富贵的定义④再进一步⑤这种观点虽较极端A.③④①⑤②B.⑤②①④③C.④③①⑤②D.⑤②④①③(2)班级组织如何读完《红楼梦》交流会,下列最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用电子书阅读器完成《红楼梦》阅读任务。B.观看忠实原著的经典电视剧替代小说阅读。C.以主要人物为重点,其余略读的方式读完。D.采用边阅读边梳理的方式读完了这部小说。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这篇论文,完成第3-7题。(16分)断桥残雪为什么美盛洪①“断桥残雪”包含了“断”和“残”。这两个字都包含了不完整,遭破坏,有缺陷,凋零,枯萎,残破之意。虽然据说“断”是“段”的谐音,意思是说“段家修的桥”,但为何不说“段”而说“断”,也还是反映一种审美取向。这种意象也体现在了其他事物上。如残荷,残红,枯枝败叶,断壁残垣,等等,这些是自古文人画的一类题材,广泛存在于古今艺术家,如苏轼、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和吴冠中等人的创作中。一般认为,表示青春、健康、完整,白齿红颜和花红柳绿的才是审美对象,这些残缺不全的、衰朽破败的东西怎么可以审美?这是一种病态的美感吗?应该说不是。②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秋叶之美;残叶是秋叶之极致。秋叶一般是红色的,或近似红色的。而红色是果实成熟的颜色,大量生物以至人类或全部或部分靠果实生存,他们看到成熟了的果实就有一种本能的喜悦,久而久之,这种对成熟果实的反应就内化于生物的基因,成为他们先天喜爱的东西。而果实,又是种子,是下一代的生命密码。自然,红色会被认为是美的。再往后,秋叶不仅成熟,还要衰老,走向死亡。这有什么美的呢?对于一个个体来说,衰老甚至死亡是件坏事,谁不想青春永驻、长生不老呢?但是从整个物种来看,这却是一件喜事。因为一代个体能够衰老,说明它必有一种传宗接代的机制。这种机制就是以上一代的衰老死亡为前提,才会有下一代的新生。而在这世代更替中,才会有机会产生变异,而经自然选择,更适宜的变异会被选中,该物种就有可能演化得更好。如果没有世代之间的衰老、死亡和新生,就没有这种演化的机会。因而,出现衰老,就意味着新生,意味着演化,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③当然,上述这种愉悦并不直观,是间接的审美。所以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感觉到的。然而就衰老本身,也有一种直接的审美。这就是衰老本身所包含的特质,如饱经风霜、老骥伏枥、德高望重,等等。记得在黄冈看过一幅苏轼所绘“老梅”的碑刻,其中的老梅曲折回转,疙瘩伤痕满身,只有一些零落梅花。这就是对衰老的欣赏,包含了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后对磨难的理解,然而这只是写残画老的部分原因。④歌颂青春和健美是对生命的赞歌。生命就是有序,就是条理。然而生命并不刻板,并非完全有序和具有周期性。怀特海说:“生命的本质要到既定秩序的破坏中去寻求。”正说明生命并不完全循规蹈矩,总有些跳出纹理框架的东西,它才生动,它才有演化和升级的机会。井井有条表面上看来很好,但它也失之于太有序了,审美上也就缺乏点儿趣味。太有序的东西往往出现在简单系统,而生命一定是复杂系统,它的表现不可能是秩序井然的,因为复杂难以绝对有序,它经常表现为部分的有序,部分的无序。反过来,看到这样的图景,我们就可以猜测有生命的存在。因而,如果生命是令我们惊喜和兴奋的东西,有序中之无序会激起我们的喜爱。⑤现在回头再看断桥残雪。经风吹日晒,雪开始消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雪率先融化,在房子屋顶的斜面,雪在风吹日晒时会较早滑落,残留下来的雪的外形就是在有序和无序之间。而断桥,就是人工建筑的残破。桥是人为设计和建造的,是非常有序的,当桥断了以后,就有些无序了,但这时正是在有序无序之间,也有可审美的趣味。断桥配残雪,自然与人工的有序无序之间搭配在一起,就有了双重的美感。⑥当然西湖之断桥并非真断,而是“断”的意境。真断之桥也并非罕见。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到人工建筑的残破之美。断壁残垣,是人为的设计和自然力的拆解之间的均衡。如我们欣赏长城遗迹,它的特点是迂回曲折的断壁残垣和长在城墙上的灌木野草,与那些被修葺整齐的古长城相比要更有味道。当然构成长城之美的因素还有很多,它有历史,人们到这里凭吊;它代表着变化,人们感受着它的沧桑之美。⑦老子说,“大成若缺”。意思是,真正圆满的东西看起来是有欠缺的。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种“不全”的感慨不正是千古绝唱吗?这可以用来说明“残”“断”审美的意义。正是因为在它们表象背后的完满蕴意,才会让人欣赏残缺之物。3.下列对“断桥残雪为什么美”内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春、健康、完整,白齿红颜和花红柳绿体现生命之美。B.个体的衰老死亡,才会有下一代的新生,促进生命演化。C.有序中又有无序能体现生命的复杂性,更富有审美趣味。D.断桥残雪体现出自然与人工的有序无序之间均衡的美感。4.下列用以论证断桥残雪之美的论据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墙垣零落、一片荒芜。B故宫博物馆布局整齐划一,外观金碧辉煌。C.宋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5.下列推断本文隐含前提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物之美并不取决于客观实际,而取决于主观情感。B.美的事物既赏心悦目,又能够唤起人们的内在情感。C.具有历史,又代表发展变化,这样的事物才是美的。D.体现生命本质、具有丰富意蕴的事物具有审美价值。6.第③、⑥段都是对上一段内容的补充论证,请评析这两段论证的合理性。(4分)7.下面是《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请运用上文观点,分析地坛及四周破败残缺之美。(3分)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两个世界姜昕①小女孩儿独自趴在窗口。她的一只胳膊撑着窗台,手托着腮,微微仰着头,小小轮廓初现的脸上一双大大的黑白分明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窗外……她就那样久久地趴在窗台上,一脸的沉醉,整个人沐浴在月光中……②夜已经很深了,可是,她还没有入睡。那是因为从窗帘的缝隙里“跑”进来的一束月光,那束淘气的光线不偏不倚恰好留在她脸上,那让她小小的灵魂莫名其妙就无法安静了。③那是她从未见过的夜晚,那么“明亮”——是的,那个生命里最初感受到的有关夜晚的美丽留给她的印象就是这两个字。她从不知道月亮也会有那么大的力量,竟然可以把夜晚的世界照耀得那么美丽:近处的田野、稍远的果园、更远处的山峦全都清晰可见,却又和白天不同——它们像是笼罩在薄纱般朦胧的气体中,又像是沉浸在干净而柔和的水中,而那层将她眼前的世界变得仿佛梦境般迷人的气体,正是月光。④她轻轻打开窗,探出头去,空气是那么新鲜,觉得心间有些莫名的东西要释放,可是她只能对着窗外月光中的世界发呆——她还没有能力捕捉那个神奇的夜晚带给她稚嫩心灵的冲击。可是,那正是美对她最初的显现——那个夜晚的月亮仿佛就是专门为开启她小小的灵魂而照耀的!⑤那个小女孩儿就是我。⑥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在我还是个小孩儿时,那一到夜晚就兴奋不已的现象已经预示了我未来的轨迹——不知是因为我那时恰好拥有的那间相对独立而又“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还是因为我天生就是一只一到晚上就会两眼发亮的猫……那些夜晚一直是我小时候的秘密,有关它们,我从没跟小朋友们提起,我的爸妈更是从无察觉,否则,我大概就不能继续享有那份作为一个小孩子实在无力保卫的“自由”了。⑦那是小学三年级以前的事儿了。那时候,我们家住在西山脚下,而且,我们家所属的那栋楼是家属院儿最后的一栋,我小屋窗外的景象就是这样的:院墙外是麦田,很大的一片;接着是果园,苹果、桃、梨、杏儿、核桃、枣树……一直绵延到西山的支脉;窗户右面是一片松柏林——在那时我的眼里,那可是“森林”,是和那些童话书有关的地方。我总幻想着,如果能在那儿碰到王子、七个小矮人或者即便是巫婆(我当然只会把自己想象成白雪公主或小红帽),那以后的故事将会怎样;左边过了马路就是山,春天的时候山上开满了桃花、杏花、梨花,秋天的时候漫山遍野的红叶混合着金黄,那些色彩,就像记忆里的童年一样如梦似幻。那座山里结满了我小时候的故事,就像酸树上的果实,有酸有甜,只不过不同的是,当它们坠入了记忆的泥土,就在我心里都变成了甜的。⑧我小时候胆子特别大,我喜欢四处乱跑,而且总爱带着我的猫。每一个放学回家的黄昏晚饭前,做完了功课,我都会抱着猫到田野或“森林”间玩,在林间和田埂上的时候,我是只喜欢奔跑的“小梅花鹿”。那时显然也是我的猫一天里最开心的时候,它会像只小狗儿那样在我周围欢蹦乱跳,时不时还会尾随一只蜻蜓、蝴蝶、小鸟什么的,不见了踪影。只要我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从草丛某个深处探出灵巧的身影,然后一溜烟儿地又回到我身边来……太阳快要落下山的时候,天空里耀眼的云霞常常会让我呆住了,她似乎在一天比一天强烈地对我诉说着某种憧憬——快快长大,展开翅膀,追随着太阳的脚步,去看看那灿烂云霞深处,她居住的山谷究竟是怎样奇妙的地方……⑨我说的这些只是我小时候的一种快乐,一个人的时候的快乐。⑩对我来说,好像从很早开始,我的世界就有两个:白天的世界和夜晚的世界——那种区分就像是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世界和我一个人的世界;现实的世界和我心里的世界——直到今天,我也从未打算去区分,它们之间我究竟更该在乎哪个。因为,它们就像白天和夜晚的交替,带给我不一样的快乐,自然而然地,也构成我生命的整体。(节选自自传体小说《长发飞扬的日子》的序曲部分)8.全文主要以第一人称叙述,而①④段采用第三人称,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9.第⑦段画线句运用比喻修辞,请加以赏析。(4分)10.第⑧段描写猫的动作情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4分)11.第⑥段说“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联系全文,赏析其构思之妙。(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3题。(7分)霁夜(宋)孔平仲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注释】①寂历:寂静,冷清。帘栊:窗帘和窗牖。②准拟:料想。12.下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窗帘和窗牖在深夜依然历历在目,暗示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B.梦中响起戍墙铃声,反衬诗人现实生活中功业无成、壮志难酬。C.雨前“狂风送雨”和雨后“淡月笼云”对比,突出雨后的清幽。D秋声堕叶与秋夜流萤,渲染残败冷清之景,抒发凄冷孤独之情。从虚实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尾联。(4分)阅读下文,完成14-19题。(20分)一①周文襄①为侍郎巡抚十九年,为尚书巡抚又二年,百姓不知凶荒,朝廷不知缺乏。或问之,曰:“当时济农仓米常数十万,一遇水旱,即据实奏闻,求免岁粮,上无不准,所免之数,即以济农仓米补完。所以民不知凶荒,朝廷不知缺乏也。”问:“当时何处得此米?”曰:“此有二项。其一,奏改南京公侯禄米于各府关支,省下运耗十五万;其一,奉例劝分得米又六万,每岁兑军起运毕,令催粮里甲,运此十二万米入济农仓。赈济补灾之外,岁有宽余皆积之,此米所以多也。”②粮运过江遭风损失者,公皆先知,人以为异。久之乃知公于金焦二山各委一僧使日具风水报各与数健卒给其使令。人感其诚,无不尽力。其思虑详而计算密,虽处家者亦恐不能然也。③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其心勤民事如此。然自视歉然,有感怀一首云:“日宴忘餐夜半兴,簿书烦恼为无能。秉心初拟逢衡鉴,任戇宁知越准绳。法在恤民民反病,事因除弊弊愈增。前非未悟羞籧瑗,敢叹微躯践薄冰。”(节选自焦竑《玉堂丛语》卷二)二七年,江南大稔,诏令诸府县以官钞平籴备振贷,苏州遂得米二十九万石。故时公侯禄米、军官月俸皆支于南户部。苏、松民转输南京者,石加费六斗。忱奏令就各府支给,与船价米一斗,所余五斗,通计米四十万石有奇,并官钞所籴,共得米七十万余石,遂置仓贮之,名曰“济农”。振贷之外,岁有余羡。(节选自《明史·周忱传》)【注释】①周文襄:周忱,时任江南巡抚,总督税粮。②关支:领取。③劝分:劝导有积储的人接济别人。④兑:交付、支付。起运;开始运送。⑤以官钞平籴备振贷:用官府发行的钱票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以备荒年救济出售。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法在恤民民反病()(2)江南大稔()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然自视歉然()A.谦虚B.不足C.道歉D.理亏(2)通计米四十万石有奇()A.奇异B.出入C.单数D.余数16.第②段画线部分有四处需加句读,请用“/”标识出来。(4分)久之乃知公于金焦二山各委一僧使日具风水报各与数健给其使令。17.将第③段画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文。(5分)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18.两个语段都写到了周忱设立济农仓的事,但是笔记体与史传的写法有别,请比较两者在选材上的不同。(3分)19.如果让你考核官吏,结合上述材料,评价周忱的治理能力。(4分)(五)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20—23题。(11分)陆德明经典释文三十卷①我友叶林宗,笃好奇书古帖,搜访不遗余力。每见友朋案头一帙,必假归躬自缮写,篝灯命笔,夜分不休。吾两人获得秘册,即互相传录,虽昏夜叩门,两家童子闻声知之,好事极矣。②林宗殁,予哭之恸,为文以祭之曰:“昔我与君,定交杵臼。奇文同赏,疑义相剖。春日班荆,夜雨剪韭。君书我书,我酒君酒。垫巾步屧,频烦往来,尺蹏问字,一日几回。安榴之馆,酸枣之台,握手谈讌,私心徘徊。应氏樵苏,庞家鸡黍。互作主宾,莫辨爾汝。剪烛连床,共期古处。陶陶尹班,永夕絮语……我初闻讣,如毒蓼辛。噭然一哭,痛绝斯人。退笔栖床,钞书盈笥。摒当⑦残帙,狼藉古字。问君囊箧,如是而已……”③君亡来三十余年,遍访海内收藏家,罕有如君之真知真好者,每叹读书种子几乎绝灭乎。④此书原本,从绛云楼北宋椠本影摹,逾年卒业。不惜费,不计日,毫发亲为是正,非笃信好学者,孰能之。君殁后,予从君之介弟石君借来。石君卓识洽闻,著史论甚佳,交予如林宗,亦不可谓之两人也。予述此书所自,而题语专属林宗,或冀后日君托此书以传,不至名氏翳如,是予之愿耳。然予言不闻,何足为君重。且其传不传有数焉,聊以写予哀而已。[补]吴骞云:叶石君《金石文随录•跋唐李都尉文墓志》云:“右碑系正书,字类褚河南。予于弱冠之年见此碑于友人家,旋有族兄羽遐购此碑贻林宗,林宗爱之如重宝,靳以示人。今思当日爱护之风如昨日事。林宗所藏,变易于成殓之后。嗟乎!翰墨一艺文雅事,止可自娱,不可贻厥,何造物之吝惜乃尔。”观此跋,则林宗身后之寥落可想。遵王之慨,良有以也。故附载之。(节选自钱曾《读书敏求记》卷一上)【注释】①陆德明经典释文三十卷:这是钱曾藏书的书名条目。钱曾,字遵王,清初藏书家。比喻不计较贫富地位的朋友。③班荆:指朋友共坐谈心。④樵苏:砍柴刈草。⑤嗷(jido):同“叫”。②杵白:⑥退笔:用旧的笔。。⑦摒当:除去,摒弃。。⑧贻厥:留传,遗留。20.第②段中粗体字“爾”是一个繁体字,找出其简体字正确的一项。()(1分)A.雨B.甭C.两D.尔21.结尾所说“遵王之慨”具体是指()。(3分)A认为林宗死后读书种子几乎绝灭。B林宗是否传名后世只能交付命运。C.林宗的收藏难以留存给他的后人。D林宗生前努力换来身后贫困撩到。22.第②段祭文中多化用前人诗句来表达作者与叶林宗的深厚情谊,请举例分析。(3分)23.文末补充校证者吴骞的一段文字,分析这段话对原文的作用。(4分)三写作70分24.身处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轻而易举获取大量信息。那么,获取更多的信息是否使人变得更聪明?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宝山区高三一模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10分1.(5分)(1)渌水荡漾清猿啼。(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贾谊(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1)C(3分)(2)B(2分)二、阅读(一)断桥残雪为什么美(16分)3.A(3分)4.B(3分)5.D(3分)6.(4分)示例1:第③段的论证更合理。在上一段论述衰老“间接的审美”基础上,这一段论述衰老“直接的审美”;上一段说:对于一个个体来说,衰老甚至死亡是件坏事,但是从整个物种来看,这却是一件喜事。这一段补充论证:个体衰老本身所包含的美感特质;使论证更全面。第⑥段在第⑤段论述了桥断以后有序无序的美感之后,提出观点:西湖之断桥并非真断,而是“断”的意境,接下来理应论述断桥中“断”的意境,而文章却转而论述“人工建筑的残破之美”,转移了论题。示例2:这两段的论证都合理。在第②段论述衰老意味着新老更替、物种演化的基础上,第③段补充论证:个体衰老本身所包含的美感特质;使论证更全面。同样,在第⑤段论述了断桥残雪有序无序的美感之后,第⑥段意在由断桥拓展到所有的残破建筑,更充分说明“人工建筑的残破之美”的道理。(两段分析中论证要点与论证效果各1分。如果学生认为第⑤段就是论述“断”的意境,而第⑥段论述真断之桥,可酌情给分。)7.(3分)示例:本文认为,破败残缺的表象下的完满蕴意,使事物具有审美意义;《我与地坛》中“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充分体现地坛的破败零落,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四周的“老”柏树以及到处野草荒藤,更显苍老荒芜;地坛与四周草木原本的有序之中又有了无序,这样,自然与人工的有序无序搭配在一起,就有了双重的美感。(本文观点1分;地坛与四周草木的特点各1分;产生的美感各1分;满分为止。只要是本文观点,能自圆其说即可。)(二)两个世界(16分)8.(4分)用第三人称能够打破第一人称的视角局限,多角度描写小女孩的形象之美与环境之美;如描写小女孩清澈明亮的眼睛,人与月光融合的情景,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能够客观叙述小女孩当初“还没有能力”捕捉心灵冲击的心智特点;人称变化也带来情感节奏的变化,从舒缓深情场景描写转换到自然活泼的童年生活回忆之中。(打破局限1分,举例分析1分;客观性1分;人称变化效果与分析各1分;满分为止。如果学生答:开头作者以成人的视角凝望童年的自己,以“她”来体现时间带来的距离感,随着回忆展开,作者逐渐融入童年情境,所以改为第一人称“我”。这类回答也正确。)9.(4分)以山里结满“酸树上的果实”比喻小时候在山里发生的许多故事;又以果实落到泥土中比喻故事成为记忆;从果实“有酸有甜”到现在“都变成了甜的”,说明当初经历的故事有苦有乐,但是如今都成了甜蜜的回忆;将童年经历的感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味觉,经过内心沉淀后化作美好的回忆;形象地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恋之情。(两个比喻句讲清本体喻体各1分;整个句子内涵1分,效果1分,情感1分,满分为止。)10.(4分)猫是我的玩伴,欢蹦乱跳、灵巧可爱的猫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很大乐趣;同时描写猫的欢快活泼,侧面烘托了“我”在田野林间玩耍时的自由快乐之情。(两个答题角度各2分,分别写出猫的特点及效果。如果回答富有儿童心理特征也可以。)11.(4分)总结上文,说明那天晚上对“我”未来生活的影响;而这种独自享受自由的生活场景还有很多值得回忆,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回忆;从空间上说,很自然地从自己的卧室转移到户外场景;“很多年以后”提示着时间上的不同,从童年到“很多年以后”,又回到童年,前后时间自由切换;感性与理性交织,行文错落有致,叙事富于变化。(答到“对未来生活的影响”“时间自由切换”这两点即满分。其余一点1分,满分为止。)(三)霁夜(7分)12.C(3分)13.(4分)这首诗描写了风雨过后的秋夜清静之景;尾联拓展想象,设想明天早晨自己凭轩远眺,而窗外的庐山在一场秋雨的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软件开发项目经理劳动合同3篇
- 2025年度城市广场草坪修剪与夜间经济合同3篇
- 2024甲乙双方关于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合同
- 2024年财产分割协议:无共同债权双方自愿离婚协商书3篇
- 2024年环保新材料研发与应用合作协议
- 2024年车间租赁合同:工业用途
- 2025宾馆股权转让与旅游产品开发协议3篇
- 2024年砌墙工程质量检测合同
- 2024年食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委托运营管理协议3篇
- 2024长租公寓协议标准格式版A版
- 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变更委托书
- 2024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人教版历史2024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 预算法及实施条例测试题(含答案)
- 2024届新高考数学大题训练:数列(30题)(解析版)
- DL∕T 1802-2018 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及自动电压控制技术规范
- 5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卡(1000道打印版)每日100道
- 黑龙江省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
- GB/T 4008-2024锰硅合金
- 合伙人入股合作协议书
- 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