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 课件全集_第1页
社会保障学 课件全集_第2页
社会保障学 课件全集_第3页
社会保障学 课件全集_第4页
社会保障学 课件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保障学

(本科层次)

学科性质?社会保障学?课程是劳动经济学院各专业的学科根底课,本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根底性,突出社会保障的根本理念、理论,构建支持学生未来开展的知识根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明确社会保障的学科体系;掌握社会保障的根本理论,明确我国社会保障根本体制的根本要素;通过相关案例分析与讨论加深对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使用教材张琪主编?社会保障概论?(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第一章社会保障概述第一节社会保障界定了解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不同国家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的定位;掌握本课程对社会保障的定位;重点掌握社会保障的主要特征本节学习目标“法国大罢工〞的背后你如何理解社会保障?请从生活中你所关心的内容入手德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英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一、各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是为竞争中不幸失败或失去竞争能力的人提供根本生活保障的、具有互助性质的平安制度,起到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平安的作用。社会保障是一项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方案,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它应该遵循普遍性原那么,对全体国民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的平安保障。美国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日本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平安网〞,对国民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如年老、失业、疾病等加以防护。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的界定社会保障可理解为一个社会在出现规定的事件或在规定的情况下向其成员提供的保护,其目的是:①尽可能防止使收入丧失或收入锐减的意外出现;②当意外确实发生时,尽可能提供医疗并对引起的经济后果提供财政保护;③尽可能为遭受意外者身体康复和职业恢复提供便利;④尽可能为抚养儿童提供福利待遇。概念界定的多样化制度的多样化制度实践的差异研究视角的差异二、本课程对社会保障的定位定义主要要点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根本生活权利提供平安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责任主体:国家和政府实施依据:社会立法实施手段: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障目标:满足公民的根本生活需要大社会保障概念经济保障效劳保障精神保障

请试着用一句话概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达成政治目标三、社会保障的主要特征:

社会性

福利性保障性公平性互济性强制性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最终责任主体:国家或社会,社会性目的:稳定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开展,依法实施,强制性目标:为社会成员根本生活权利提供平安保障,公平性资金来源:国家财政+企业+个人,经济福利性工程:以特定社会问题存在并需要国家经济援助的方式解决为设立条件,变动性、开展性方式:自成体系的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方式,自身独特的规律,特殊性社会保障的三要素三要素经济福利性社会化行为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为根本目标社会保障是各种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一些常用的概念

社会保障对象社会保障范围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法规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保护的对象是

城镇职工还是全体国民?小案例思考题:1.社会保障保护的对象究竟是谁?是全民?还是仅有城镇?2.如何看待中国现在农村和城市差距悬殊的社会保障状况?3.在中国目前阶段,哪些人的社会保障问题最值得关注?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国内学界,关于社会保障的保护对象,尽管用词上略有不同,如有的用“公民〞、“国民〞、“社会成员〞等,但其实质都是泛指一个国家的全体居民或全体社会成员,而不分城市和乡村,不分工人和农民,也不分干部与群众。只要是合法的居民,都有权利享受到政府规定的社会保障。但是,纵观我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制度和实践,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关注:⑴重城市轻农村。⑵强制性与自愿性的冲突。时至今日,我国真正纳入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人员只占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几十年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由于经济水平偏低这一客观原因,占人口大多数的9亿农民长期以来根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第二节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体系了解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掌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本节学习目标一、不同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异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系统国民健康服务体系个人生活照料系统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工伤津贴疾病津贴儿童津贴等返回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简介

公积金制度其他保障计划雇主责任制公务员社会保障新加坡的社会保障体系返回公共项目转移补偿项目社会保险:老年、艺术、残疾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税收转移支付补偿:社区发展与住房,健康与福利,教育与人力,州与地方援助等公共援助:老年援助,永久性残疾人援助,家庭援助,一般援助等健康转移补偿:老人医疗照顾援助,老人医疗补助等住房转移补偿:公共住房,房租不住,住房贷款,农村住房等食品转移补偿:商品分配项目,食品券计划,儿童哺乳计划等社会服务项目公共援助中的社会服务,儿童福利,邻里服务中心,职业补习,社会卫生服务,雇员服务,地区重建,邻里青年俱乐部,人力发展和训练,工作俱乐部特别团体保障退休军人:退休军人补偿金,生活津贴,生活保险,健康服务,职业补习,未成年儿童教育援助,军人教育和训练议案军人:住房保障,消费保障,保险与抚恤,一般社会服务农民:农场价格支持,信贷,保险,农业雇用劳力印第安人:教育保障,就业保障,健康保障私人项目保险人寿保险,补充失业福利金,年工资担保,职员抚恤计划,健康保险慈善转移支付慈善事业,赡养费和儿童支持私人社会服务咨询服务(包括家庭服务协会、儿童福利团体,各教会分支的社会服务等),娱乐服务(主要是宗教团体组织的青少年服务),训练和重修(如戒毒治疗中心等),健康照顾,代理服务(如红十字会和上门福利服务等),社区协调项目等返回美国社会保障。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简介为什么社会保障在各国有差异?国情不同国民的需求历史变化政府的指导思想等Socialsecurity美式英语:狭义的仅指养老金或者退休金一块英式英语:广义的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参见钟心?比利时经济学家帕斯蒂尔纵论中国社会保障?转引自社保在线网络返回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医疗保健子系统其他保障子系统

三、中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多数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社会保障的四大构成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最高层次核心最低层次社会优抚社会救助外延:灾害救济贫困救济其他针对社会脆弱群体的扶助措施—待遇水平确实定与受保障者的收入水平直接关联,是收入关联制度—交费是受益的前提条件,供款与劳动者的薪资水平直接关联—解决劳动者未来的和不确定的风险社会救助:解决脆弱社会成员的即期生存危机我国社会保障构成与特点小案例第三节社会保障的功能与作用

重点掌握社会保障的主要特征,社会保障制度的原那么,社会保障的功能;能运用社会保障的原那么功能等原理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节学习目标一、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原那么

原则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原那么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原那么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那么讨论公平性原那么根本出发点、根本归宿保障范围的公平性保障待遇的公平性保障过程的公平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如何?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含义社会保障功能是社会保障客观具有的内在能动成效。它具体可分为社会性、经济性和政治性功能等方面。功能社会性功能经济性功能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

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

社会保障的政治性功能社会补偿功能社会稳定功能社会公平功能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功能影响国民经济开展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优化劳动力配置促进资本市场开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判断

判断规那么通常不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取决于制度的设计者和执行者食物讨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的功能如何?稳定?调节?促进开展?三、对社会保障学科的认识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保障应当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即是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科学。社会保障学的根本理论框架根底理论应用理论管理理论社会保障的研究方法纵横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多学科综合其他具体方法问卷法个案法社会保障的研究现状已经起步正趋繁荣尚不成熟任重道远社会保障与中国当今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新农村民生问题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思考题:1.何谓和谐社会?2.社会保障能够为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什么作用?发挥哪些功能?3.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保障领域中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小案例第二章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变迁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开展了解社会保障制度开展的历史阶段及各个阶段变迁的背景;掌握社会保障制度开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人物和标志等内容本节学习目标社会保障制度的划分依据以政府介入的程度或制度化为依据-慈善事业时代或前社会保障阶段-济贫制度的形成与开展阶段-现代社会保障阶段〔产生-发展-成熟〕社会保障制度影响社会保障开展进程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道德伦理因素政治因素社会保障开展阶段的划分标志:一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开展水平或社会经济开展水平一定时期内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政府介入的程度社会保障实践的出发点与根本目标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障实践的具体内容社会保障制度的开展阶段萌芽阶段建立时期形成时期改革时期发展时期一、萌芽时期〔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英国在1601年公布?济贫法?保障内容:就业保障和财政补贴,兼有强迫劳动和福利救济保障性质:恩赐性和惩戒性英国在1834年公布新?济贫法?——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原那么:政府有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救济不是消极行动,而是一种积极的福利举措。意义:首次表达了现代社会保障的重要特征——互济性及受益人的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在性质上是权利义务结合型根本目的是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保障水平是根本保障型保障过程是标准化、强制性三、社会保障形成制度时期〔20世纪3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根本标志-性质上表现为全民普遍性福利;-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立法先行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整合;-循序渐进-保障工程走向完备化;-不断完善-实施过程进一步社会化。四、社会保障充分开展时期〔20世纪中叶〕

社会保障主要模式制度差异与模式混合复杂的影响因素和国情的差异纯而又纯的单一模式并不存在,大多是以一种模式为主与多种模式混合在一起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以公民权利为核心,确立了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原那么以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以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全面保障为根本内容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化和消灭贫困等为目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责任关系取代了建立福利国家之前的雇主与雇员、领主与农奴以及社团伙伴之间、家庭亲属之间的责任关系建立政府、社会、雇主和个人之间的责任分担机制,实现风险保障的互济性强调受保障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以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为核心实现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协调建立政府、社会、雇主和个人之间的责任分担机制,实现风险保障的互济性强调受保障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以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为核心实现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协调这些社保模式的效果如何?它们存在的问题有什么不一样?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社保制度改革,包括欧洲和美国等兴旺国家,在这些不同的模式之间,它们的改革目标、困难和动力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革的趋势有什么差异性?五、改革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改革的背景〔1〕经济增长率低〔2〕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加剧〔3〕自然资源的不规那么分配〔4〕家庭结构的裂变存在的问题〔1〕消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国家财政负担严重〔3〕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本钱高改革目的〔1〕更适应社会需求〔2〕更合理的资金收效关系〔3〕进一步扩大个人选择的余地改革方法:开源;节流

改革的背景〔1〕经济增长率低〔2〕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加剧〔3〕自然资源的不规那么分配〔4〕家庭结构的裂变存在的问题〔1〕消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国家财政负担严重〔3〕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本钱高改革目的〔1〕更适应社会需求〔2〕更合理的资金收效关系〔3〕进一步扩大个人选择的余地改革方法:开源;节流改革全世界所有国家几乎都在进行改革,那么,不同模式的改革重点有什么不同?难点有什么差异?改革的措施有什么区别?经验教训-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将带来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影响国家竞争力-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会使有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可以概括的规律与社会经济开展相适应规律-特定社会时期、特定社会结构、特定社会问题、社会保障目标-采用经济援助手段,必须有相应的经济根底刚性开展规律-需求不断增长-制度化的保障机制-保障范围和水平刚性开展-阶梯式持续开展规律协调开展规律-各具体工程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多样化开展规律-工程体系多样化-管理体制多样化-实施方式多样化-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社会保障支出渠道多元化可以概括的规律“智利模式〞是否代表了

新的改革趋势?小案例思考题:1.私有化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常见模式,把它放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是否适宜?2.智利在原有体制上强制性的彻底改革,是如何解决不同年龄段的劳动者问题?3.智利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第二节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开展与变迁了解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形成与开展以及制度框架和特色掌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能了解历史上的相关知识本节学习目标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开展改革开放前:国家—单位保障制改革开放后:国家—社会保障制按照年代划分〔粗分和细分〕按照城乡划分按照社会保障工程划分按照关键事件划分一、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形成与开展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创立〔1949—1956〕国家—单位保障制的调整〔1957—1968〕国家—单位保障制责任中心的转移〔1969—1985〕国家—单位保障制向国家—社会保障制迈进〔1986年以来〕一、国家——单位保障制框架与特色国家保障板块农村集体保障板块城镇单位保障板块框架

国家保障板块城镇单位保障板块农村集体保障板块特色国家负责单位包办板块分割封闭运行全面保障二、转型时期的制度变革----国家—社会保障制的根本确立

制度转型的时代背景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动摇了国家—单位保障制的经济根底与社会根底国家—单位保障制自身亦存在着缺陷,并在实践中造成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转型时期的制度变革----国家—社会保障制的根本确立制度转型的简要历程第一阶段〔1986—1993〕,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乡村贫困问题,国家—单位保障制在延续,但国家—社会保障制开始生长。第二阶段〔1993—1997〕,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国家—单位保障制和国家—社会保障制并存,但此消彼长。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根本的社会制度,国家—社会保障制的特色日益明显地得到表达。三、两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共性:国家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安排;

政府直接干预;

国家和政府承担建设和开展的主要责任

区别:1978年制定104号文1993年和1994年设计社会保障改革大思路2000年筹划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四、中国社会保障历史上不该忘却的大事中国社会保障历史上不该忘却的大事企业直接支付劳动保险基金支付负伤待遇1.因公负伤:全部诊疗费,药费,住院费,住院时的膳费与就医路费,全额发给工资2.非因公负伤: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及普通药费,病伤假期工资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连续6个月以上者);救济费残废待遇1.因工负伤致残:抚恤费或补助费2.因病或非因工致残;救济费疾病待遇1.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及普通药费2.病伤假工资1.本人负担贵重药费,住院膳费及就医路费确有困难;酌予补助2.疾病救济费死亡待遇丧葬费(仅限因公死亡)1.抚恤费(因公死亡或因工全残后死亡)2.丧葬补助费和救济费养老待遇照发工资(已符合退休养老条件但仍被企业留用,1958年取消)1.退职养老补助费2.在职养老补助费(1958年取消)生育待遇1.产假工资2.检查费和接生费生育补助费供养直系金属待遇1.免费诊疗,并负担一半手术费和普通药费2.丧葬费1.抚恤费或救济费2.丧葬补助费3.生育补助费1978年104号文新亮点资料:1978年104号文退休和退职退休和退职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退休:职工因年老或病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按规定定期领取生活费用,养老休息的法律行为。凡到达一定的年龄和工龄,或具有较长工龄因身体衰弱丧失劳动能力不能继续工作的,或因公残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都可以退休。退休职工按照规定的标准领取退休费,直到本人去世为止。退职:对已经到达退休年龄,但连续工龄较短,不够退休条件,或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可以办理退职。退职可领取退职生活费,并享有医疗和死亡待遇。返回1993-1994年社会保障改革大思路〔一〕资料:1993-1994年1993-1994年社会保障改革大思路〔二〕资料:1993-1994年养老金计发方法改革局部:1993年10月,劳动部正式发布?关于根本养老金计发方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养老金的计发方法进行了新的改革,即把养老金分成两局部:第一局部是同本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挂钩,计发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职工平均工资的25%;第二局部同职工本人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挂钩,每缴费一年按1%计算。为什么改革养老金计发方法?资料1.标准工资已经成为“档案工资〞。2.仍按标准工资计发退休待遇,导致退休职工实际收入减少过多。3.造成企业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上的不平衡。资料:2000年中国社会保障

资料拖欠养老金的原因第三节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评估掌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变迁评估的标准能运用这些标准对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估本节学习目标思考讨论社会保障制度是什么样的制度?国企改革的配套制度?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根本的社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如何评价?制度的特点意味着什么?社会制度意味着有哪些指标?经济补偿手段意味着有哪些指标?保障程度意味着有哪些指标?一、社会保障评估的主要指标评估的主要指标制度的有效性-制度结构的合理性-制度运行的标准性-社会保障需求的满足程度-社会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社会保障对社会经济开展的客观作用制度的可持续性-制度的稳定性-财政的可靠性-制度的开展性-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因素变化趋势价值取向与建制理念可持续性适应性主张公平取向主张效率取向;主张公平与效率兼顾有效性制度结构的合理性制度运行的标准性社会保障需求的满足程度社会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社会保障对社会经济开展的客观作用制度的稳定性财政的可靠性制度的开展性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因素变化趋势时代适应性国情适应性二、对国家—单位保障制的评估对国家—单位保障制的评估

国家单位保障的有效性分析在制度运行的标准性方面标准性弱在社会保障需求的满足方面:需求满足参差不齐在社会保障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前高后低在对社会经济开展的客观作用方面:经历了从促进到促退的转变对国家—单位保障制的评估国家—单位保障制的可持续性分析制度的稳定性弱财政的可靠性差制度的开展空间局限国家—单位保障制本身不具备可持续开展对国家—单位保障制评估的结论:价值取向与建制理念超越所持时代,过于理想化;能与方案经济相适应,却又欠标准、欠成熟、欠稳定,不具可持续性;成为推进改革事业的障碍三、对国家—社会保障制的评估2。国家—社会保障制的可持续性是责任分担的机制。是水平适度得多层次制度安排是社会化制度安排国家—社会保障制的建立与开展,还可以充分地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1。国家—社会保障模式的合理性分析延续了国家承担社会保障的责任包容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方的直接参与与责任分担3.对价值取向与建制理念的评论价值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制理念:将社会保障作为一项根本的社会制度加以建设4.对社会保障适应性的评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选择了渐进改革方式中国社会保障改革是在新旧模式并行中实现国家—社会保障制替代国家—单位保障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采取的是试点先行的做法对国家—社会保障制的评估四、国家—社会保障制

面临的主要问题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平安网客观上存在着漏洞。立法滞后对新制度的负面影响重大。新制度在实践中造成的不平等亟待改变。在制度安排中存在着忽略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失误责任划分不清,国家财政还未真正到位,直接损害着新制度的健康开展。在机制构造中存在着夸大个人责任的失误新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讨论题:中国医改是否成功评价了哪些阶段?评价的依据有哪些?评价的结论是什么?讨论题:高书生的评价评价了哪些阶段?评价的依据有哪些?评价的结论是什么?第三章社会保障理论思考第一节社会保障水平分析与评价本节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保障水平倒U型曲线开展理论;掌握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及其制约因素;能够运用这些根本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状况一、社会保障水平的概念含义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上下程度。它是衡量、表达社会保障程度的重要指标。社会保障水平有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之分社会保障绝对水平是指每个独立个体所获得的社会保障给付量;社会保障相对水平是指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所谓的“相对〞,就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而言的,其计算公式为: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X100%西方国家一般把社会保障相对水平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主指标。

社会保障水平特点

粘性或者刚性特点动态性特点适度性特点

二、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

社会保障水平的供求平衡条件社会保障水平的供给条件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条件影响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外在因素经济规模与经济开展水平政治、社会结构制度年龄与人口结构历史、人文等特殊因素几个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在GDP中的比例2002年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资料来源:1、OECDinFigures,1970~19982、ALTER,1950~1980表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水平增长速度〔1960~1995〕 %类型国家水平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国家福利型英国水平13.914.415.919.523.524.526.529.85年增长0.51.53.64.01.02.03.3瑞典水平12.817.521.226.735.533.533.635.85年增长4.73.65.68.8-2.01.11.2自保公助型德国水平20.519.025.627.230.731.532.033.95年增长-0.56.61.63.50.80.51.9法国水平13.415.815.324.123.928.826.532.95年增长2.4-0.58.8-0.24.9-2.36.4美国水平10.310.214.718.626.028.030.033.25年增长0.93.53.97.42.02.03.2日本水平8.011.014.017.723.025.025.525.85年增长3.03.03.75.32.00.50.3资料来源:1、OECDinFigures,1970~19982、ALTER,1950~1980如何确定与评价

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最能反映主要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的上下情况。1983年主要西方国家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从高到低依次是法国2411美元、德国2369美元、加拿大1912美元、美国1856美元、英国1387美元、日本1068美元。从以上各项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德国和法国属于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水平,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属于中层次的水平,日本属于低层次的水平。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均较低。主要表现为: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覆盖面分别高于西部遥远地区和小城市;城市居民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是农民的20倍以上,大约占总人口1/8的城市居民享有90%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等等。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如何?

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到现在,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兴旺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即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呈线性上升趋势。但是,持续上升的社会保障水平给本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并且随着中产阶层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应当无限制的上升,社会保障水平在开展到一定限度后就会稳定开展,到一定时期后还会逐渐下降。三、社会保障水平倒U型开展理论社会保障水平倒U形曲线开展轨迹前社保时期社保水平形成社保水平顶峰社保水平回落和上升时期根本生活水平线人均GDP增长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价

我国社会保障的绝对水平:我国社会保障的相对水平: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判断1980--2002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年份社会保障支出(亿元)GDP(亿元)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年份社会保障支出(亿元)GDP(亿元)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1980153.94517.83.4l19921372.526638.15.151981174.14862.43.5819931739.934634.45.021982200.15294.73.7819942044.946759.44.371983234.35934.53.9519952464.558478.14.211984281.871713.9319962846.567884.64.191985357.48964.43.9919973176.374462.64.271986448.110202.24.3919983522.578345.24.51987537.911962.54.519994866.982067.55.931988695.614928.34.6620005330.689442.25.961989815.416909.24.8220016508.695933.36.781990990.118547.95.3420027318.2102397.97.151991115821617.85.36

注:〔1〕表中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以及财政决算有关数字整理。

1998--2002年全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项目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合计7757.18137610.43163210.77251313.88286113.41公费医疗经费1771.641911.452151.422401.332521.18抚恤社会福利救济费1701.571801.372131.4l2671.473681.72行政事业离退休经费2832.623932.984793.166253.457743.63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461.356114.635263.477864.3410144.75补充全国社保基金

2001.3l5953.294532.12

注:表中“比重〞为各项支出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我国与欧盟成员国保障水平比照数据欧盟2001年,欧盟15成员国约3.8亿人口,平均社会保障支出6405欧元〔约64000人民币〕。1993年——2001年,欧盟成员国老年人平均福利支出由1764欧元涨到2574欧元,健康福利支出已经从1229欧元变为1736欧元,伤残福利平均支出那么从363欧元变为505欧元。2002年,欧盟成员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例的平均水平为27.5%.中国2001年,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1.9%.2005年,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支出为13247亿元,占GDP的7.3%,人均1030元。

差距一目了然第二节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分析本节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公平和效率的根本关系;能分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经济学界定的社会公平,是社会经济各种资源要素在多种不同使用方向间的最优配置,资源要素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实现社会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它涉及到制度公平、市场公平与补偿公平三个层次

从经济学角度讲,效率的具体形式有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效率和X效率三种。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公平优先论效率优先论公平与效率是相互补充的效率是根底,只有效率的不断提高,才有公平的质的增进,损害效率终将损害公平。反过来,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有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三、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

〔一〕公平是主要核心目标1.保障范围的公平性2.保障待遇的公平性3.保障过程的公平性〔二〕效率为次要目标〔三〕需要明确的相关问题

关于社会保障公平性的几种观点

目前,中国的具体情形是社会开展滞后于经济开展,社会公正已经成为各个阶层高度关注的问题,也由此引发一些对社会公平性方面的讨论和看法。目前一提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有以下观点:“重视公正便会阻碍效率〞;“原始积累是不可防止的〞;“国家财力缺乏〞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双赢〞?你有什么建议名家说: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保障要讲效率似乎永远是正确的,因为任何制度都必须讲效率,没有效率的制度是不可持续的制度,但从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出发,它的效率只能来自公平,应当是公平里面出效率,并且在社会保障制度中讲效率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加公平。因此,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社会保障领域讲效率是有条件而不是无条件的,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是千万不能倒置的。摘自:“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郑功成教授第三节社会保障主体中的政府与市场职责界定本节学习目标掌握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定位;掌握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表现能够分析我国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一、市场失灵与社会保障

市场失灵的表现经济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信息不完全

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作用政府可以运用社会保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府承担社会风险能力高于市场

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

政府介入社会保障可以分为三种“理想模型〞:包办、主导和不干预。包办是指政府实施全面干预,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不干预是指政府没有直接出面建立起系统化、正规化的制度体系,政府不愿或无力担负起社会保障中的责任。主导型简单来说就是介于包办和不干预之间的一种方式,政府在社会保障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那么。三种“理想模式〞中,哪一种更适合中国国情?为什么?关于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二、政府失灵和社会保障

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弊端无法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权利义务不对等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的低效率三、政府与市场在社会保障领域中职能的重新定位

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道德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与管理本节学习目标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根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根底。专项性

互济性强制性广泛性增值性储存性老百姓的“养命钱〞啊!收支平衡,确保制度正常运行量力而为,合理负担,维持适度待遇水平综合平衡,有效配置,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开展现收现付制——近期横向收付平衡优点:以支定收,只需考虑短期资金平衡,不必承担长期风险。缺点:当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或者经济发生动乱时,会增加现有人口和劳动力的负担。局部积累式筹资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不同的社会保障工程的支出特点。筹资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筹资模式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开展的客观要求。小案例本节学习目标1.用人单位缴费;2.受保人个人缴费;3.国家〔地方〕财政拨款或补贴等社保基金筹资形式统筹缴费社会保障税预算基金账户征税方式〔缴税制〕征费方式〔缴费制〕-征费方式是指政府职能部门依据有关法律强制征收并用于特定社会保障工程的筹资方式。-征费方式的特点,是在强制征收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可以采取类别费率,也可以采取综合费率;既可以混合筹集,也可以分项筹集。征收方式税乎?费乎?社会保障“费改税〞?三、社会保障费〔税〕的提取社会保障费率确定方式:统一费率制单项费率制分类费率制提取原那么:收支平衡原那么略有结余原那么适度调整原那么相关性原那么风险覆盖原那么公正性原那么支付条件:指的是一系列要素的组合,满足要素的组合的社会成员有资格获得相关社会保障工程待遇的给付。支付标准:工资比例制均一制本节学习目标平安性原那么;收益原那么;可流动性原那么银行存款实施机构-官营或公营机构-民营机构-半官方机构小案例监控机制必要性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权益需要维护社会保障运行中的非正常状态需要纠察社会保障运行中的潜伏危机需要预警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的自我完善需要监督机构行政监督系统专门监督系统司法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监督机构预警系统危机的防控第四节社会保障管理本节学习目标掌握社会保障管理的原那么、内容掌握社会保障管理方式及社会保障管理的开展趋势一、社会保障管理的含义与内容社会保障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保障目标,由国家和政府成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组织社会保障的专业人员,对各项社会保障事务进行方案、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过程。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体系

管理内容行政管理基金管理对象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的根本原那么依法管理公开、公正与效率集中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属地管理与保障关系协调一致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类型

集权制管理分权制管理统分结合的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模式

集散结合管理模式将社会保障共性较强的工程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而将特殊性较强的工程单列,由统一的社会部门分散管理。特征根据社会保障工程的不同,把集中统一管理和分散自主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既能表达社会保障社会化、一体化的要求,又能兼顾个别工程的特殊要求;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本钱,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开展。社会保障管理的实例宣武区社会保障大厅与医疗保障大厅的图片四、社会保障管理的开展趋势实行社会化的组织管理建立和完善法制化的保证措施构建系统化的管理体制民主化趋势小案例通过这个案例,你认为该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

第五章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本节学习目标第一节养老保障的概述

一、养老保障制度确实立养老问题养老保障制度对政府立法确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口,提供养老补偿,以保障老年人根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养老保障养老金问题养老效劳问题养老机构问题我们后面的重点是养老金问题.先讨论一下养老观念和效劳问题请看天价征子记引发的思考权利与资格条件相对应的原那么保障根本生活水平的原那么分享社会经济开展成果的原那么制度类别主要内容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文件国家及主管部门颁布的退休办法、待遇给付标准、保险基金社会统筹规定以及各项具体措施待遇给付的资格条件退休年龄、连续工龄、缴费年限、所在部门与工种等基金筹集模式与费率规定模式选择、缴费基数与费率的确定、统筹区域与对象、基金来源、运营与监督等养老待遇给付给付项目、待遇水平、计算标准、调整办法、计发途径等管理机构设置及权限划分养老保险行政机关、业务及监督机构设置、各级权限划分、岗位与人员配置“退休年龄〞的争议我国目前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这个规定是在当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的情况下制定的,这些年来,退休年龄的规定起到了保障职工权益,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开展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开展,在退休年龄方面也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争议。很多人认为目前实施的退休年龄偏低,与我国人口寿命的延长有极大的矛盾,并且不符合国际通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惯例,要延长退休年龄。也有人认为,在现阶段延迟退休,那么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时机将不能释放给社会。如果劳动力人口不能充分就业,不但不能创造社会财富,而且需要消耗社会财富,与老年人口“争夺〞社会保障资源你认为我国的退休年龄是否需要提高?退休之后是否就应该领取养老金?本节学习目标模式分类国家责任覆盖范围保障水平缴费管理投保资助模式

国家同企业个人分别负担养老保险责任

覆盖范围广,基础养老金覆盖全体国民

多层次保障,满足投保人不同需求

保险费(税)由企业和个人缴纳

管理体系相对复杂,管理成本高强制储蓄模式

国家财政不支付保险费,政府只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覆盖范围广,几乎覆盖所有居民

保障水平高保险费由企业和个人缴纳

公积金局统一管理小资料:新加坡和智利个人账户管理模式新加坡和智利个人账户管理模式返回养老金替代率分析目标替代率平均替代率总额替代率总和替代率小知识你认为我国适宜的根本养老金替代率应该是多少?退休金替代率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中国企业单位70.63%74.47%70.93%69.18%65.54%58.63%59.28%中国事业单位95.10%101.78%96.82%100.92%103.3%101.65%97.49%中国机关单位93.51%101.70%97.22%101.61%100.85%106.44%104.56%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的覆盖人群还不到领取养老金人数的5%,而世界各国普遍认为三支柱中40%、30%、10%的替代率构成才是合理的。此外,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已经得到了控制和降低,但是在不同的行业之间,替代率水平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见下表〕如何理解替代率在我国机关,事业和企业不同性质单位的差异返回养老金给付的计算方法国际劳工组织(ILO)与国际社保协会(ISSA)世界银行(WORLDBANK)社会性制度目标经济性制度目标基金社会统筹、现收现付、部分积累基金个人账户与完全积累基金以支定收基金以收定支待遇水平确定待遇水平不确定公共管理体制民营管理体制政治渗透性强对政治有免疫性非结构性调整结构性调整多样化趋势效率优先趋势给付年龄提高养老金运作商业化趋势

本节学习目标我国人口老龄化预测年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2000年10.1%6.9%2005年10.8%7.5%2010年12.3%8.1%2020年16.7%11.5%2050年29.9%22.7%案例:个人账户空账的产生个人账户“空账〞的产生个人账户“空账〞的产生然而,也有人说,目前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个人账户只是一种支付方式,“空账〞“实账〞都无所谓。目前来说,这种混账管理的方式是解决转制过程中所出现困难的最好方法。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说,“个人账户属于一个政府方案,还是非政府方案。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搞清楚。谁来管理和运做这个账户?什么样的机制是平安有效的,即能让它保本,又能让它增值?关于这些问题,中国目前还没有做出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应当下功夫。〞我国个人账户产生“空账〞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是否应该做实

养老金制度事业单位

同企业“并轨〞需慎重

小资料本节学习目标第四节其他养老保障了解美国私人养老金401K方案掌握我国企业年金的主要特点重点掌握企业年金中的“待遇确定方案〞和“给付确定方案〞了解以房养老问题一、企业年金方案的含义和种类企业年金的种类“缴费确定方案〞〔DC方案〕缴费确定方案是由企业发起设立,也被称为“个人账户方案〞,雇主、雇员按照一个工资比例或者约定的方式向方案定期缴款,到退休时,雇员可以一次性提取个人账户积累的资金,也可以按月领取。“待遇确定方案〞〔DB方案〕待遇确定方案,也可以称为养老金确定方案,是指缴费并不确定,无论缴费多少,雇员退休时的待遇是确定的。在养老金确定方案中,不实行个人账户制度。一般雇员不缴费,养老费用全部由雇主负担。二、美国私人养老金方案美国的401k方案401K方案取名于美国?国内税收法案?第401条K款,美国政府称其为现金或延期安排退休方案,通常人们俗称其为401K方案,是一种以收定支方案。参加条件参加401k方案的雇员必须年满21周岁,参加工作满一年,或累计工作时间满1000小时。个人缴费它的个人缴费分为税前缴费和税后缴费两种。除此之外,公司向雇员个人账户的缴费称为额外缴费或配套缴费,公司缴费是自愿性的领取条件401K方案规定了可从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的五种情况,即〔1〕年龄59周岁半以后;〔2〕死亡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3〕医疗费用超过年收入的7.5%;〔4〕55岁以后离职、下岗、被解雇或提前退休;〔5〕根据预期寿命,为本人或配偶领取年金。三、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我国企业年金的特点

我国建立企业年金的根本条件我国建立企业年金的根本原那么企业年金的资金渠道企业年金的管理方式和记账方法思考:我国企业年金是否应该强制执行?我国企业年金是否应该强制执行你认为我国的企业年金是否应该强制执行四、以房养老问题以房养老介绍第六章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本节学习目标“天价住院费〞的是是非非观看视频资料“天价住院费〞讨论观看“天价住院费〞的感受引出医疗卫生效劳引出医疗保障制度疾病风险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小案例福利性经济性公益性普遍性复杂性被保险人医疗保险机构医疗服务提供者

政府

医疗保障需求者医疗效劳需求者医疗保障供给者医疗效劳供给者本节学习目标医疗保险基金的费用分担方式起付线方式共同付费方式最高保险限额方式混合式以服务次数为单位计算起付线以一段时间期内累计额计算起付线以个人或家庭的医疗保险储蓄作为起付线分级共同付费方式不同年龄段自付比例不同费用支付方式的分类按支付的参与者划分按支付的对象划分按支付的方法划分被保险方支付服务费用保险机构支付服务费用其他服务的支付方式对住院服务的支付方式对门诊的支付方式保险机构支付服务费用对医生的支付方式后付制预付制一体化制案例:中国的医疗费用为何高居不下?返回

中国医疗费用为何居高不下?你觉得造成当前医疗费用高涨的原因有哪些?返回本节学习目标评价1.实行了医疗费用与个人挂钩的探索2.加强了对医疗效劳提供者的约束3.实行了医疗费用统筹试点

——有一定奉献,但未从根本上消除原有医疗制度的根本缺陷:缺乏合理、稳定的费用来源;社会化程度低。三、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试点1.三段直通〔两江试点〕个人账户—5%个人年工资额—社会统筹2.板块式〔海南〕个人账户||统筹账户〔分道平行运作〕3.三金市〔青岛〕个人账户单位调剂金社会统筹评价问题:医疗费用上涨迅速

1978年到1997年,全国职工医疗费用增长28倍,每年递增19%。

20世纪90年代初,平均每人次的诊疗费用是10元多,每人次住院费用是400多元,到1997年,这两项分别提高到60多元和2300多元。1978年1988年1993年1997年27.3亿151.2亿元459.8亿元774亿元四、1998年我国城镇职工根本

医疗制度改革方案16字方针根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几个数字:62314461998年我国城镇职工根本医疗制度改革方案大额和住院医疗费用〔主要支付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费用〕收缴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本人工资收入2%小额和门诊医疗费用〔起伏标准以下的费用及一定比例起付标准以上,最高限额以下的费用〕个人账户用人单位个人单位缴费70%支付单位缴费30%五、城镇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

中国全民医保的理论与实践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底下发了?医药行业“十一五〞开展指导意见?。?意见?表示,新的卫生体制改革目标是:2021年实现我国对WHO“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承诺,所有居民全部享有根本医疗保障,这也意味着政府对国民做出了“全民医保〞的承诺。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效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应该说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不可以漠视民间苦痛的,我们不能够把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完全托付给残酷的市场。因此,“全民医保承诺〞等于是政府给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全面医保的理论之争返回医患关系争论的焦点争论一:有没有必要让患者进行大量的检查?争论二:医院的药价为何高得离谱?争论三:公立医院为什么要盈利?争论四:看病为什么越来越难、越来越贵?

医疗保障制度医患关系分析患病人本身患者家属患者单位医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医疗卫生事业的行政管理体制

国家财政投入药品生产与流通体制

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和谐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医疗事故深层问题:医疗卫生体制,保障费用制度医疗消费供求关系的特殊性医疗消费者一般不具备医学知识医生掌握医疗消费的主动权医疗消费价格事先不能得知病人不能讨价还价医疗消费的不确定性医疗需求弹性对价格的反映比较迟钝第四节医疗保障模式分析本节学习目标一、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全民健康效劳制模式—英国卫生部:医改不简单照搬他国模式

2006年10月份各媒体网站上都流传这这样的消息,说即将出炉的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模式将是英国模式、德国模式以及美国模式的混合体,即:新的医疗卫生体制这个躯体脑袋将是英国的,身体是德国的,而胳膊是美国的。

小新闻“丈夫拒签孕妇致死〞事件讨论事件是怎样发生的?夫妻二人的背景信息如何?孕妇究竟为什么会致死?这一事件透视出医保中的哪些问题?二、中国全民医保的理论与实践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底下发了?医药行业“十一五〞开展指导意见?。?意见?表示,新的卫生体制改革目标是:2021年实现我国对WHO“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承诺,所有居民全部享有根本医疗保障,这也意味着政府对国民做出了“全民医保〞的承诺。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效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应该说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不可以漠视民间苦痛的,我们不能够把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完全托付给残酷的市场。因此,“全民医保承诺〞等于是政府给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全面医保的理论之争全民医保的实践探索

--------河南的舞钢市和郑州市覆盖范围基金筹集基金结构待遇标准管理机构失地农民,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幼儿、学生等;参保人员每人每年缴纳10元医疗保障金,市政府每人每年40元基金分为住院(大额)医疗基金、门诊(小额)医疗基金和风险储备金:分别占72%、24%和4%.按照规定的比例报销,每人每年可获门诊医疗保险12元,住院医疗费补偿设立起付线和封顶线,住院医疗补助最高限额每人每年累计1万元。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同一机构,实现管理成本零增长。人群个人缴纳市财政补助区财政补助合计筹资数额18周岁以下城镇居民50元30元10元90元18周岁及以上城镇居民250元60元20元330元全日制在校大中专学生50元40元90元享受本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270元60元330元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费用支付情况在中国实行全民医保的可行性三、中国补充医疗保障建立的必要性与定位建立补充医疗保障的必要性根本医疗有限责任的要求减少疾病风险损害的要求我国的补充医疗保障体系

公务员医疗补助社会医疗救助〔面向城镇特困人员〕补充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图城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社会医疗救助〔城市低保人员根本医疗〕住院医疗门诊医疗超额局部超额局部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的9%缴纳在职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2%缴纳〔工资超过300%局部不做为基数〕第一次上年职工平均工资10%〔其他次5%〕上年职工平均工资4倍个人账户35岁以下2%+0.8%35-45岁2%+1%45岁以上-退休2%+2%退休-不满70岁

4.3%满70岁以上4.8%门诊、急诊、药店的费用统筹起付标准以下医疗费用统筹基金自付比例段资金来源统账比例住院费用支付范围起付标准最高限额30%划入个人账户按上年本人月缴费工资按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第七章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本节学习目标失业现象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实质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别离,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从而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时机。保险项目主要内容覆盖范围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全部劳动年龄人口、从业人员范围、部分雇员资格条件符合劳动年龄条件、非自愿失业、必须满足一定的合格期、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筹集原则收支平衡、现收现付筹资渠道政府、企业和被保险人、企业和被保险人、政府和企业、企业负担全部、政府负担全部、被保险人负担全部给付原则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不高于原有的工资水平、权利和义务基本对等给付期限给付等待期、给付期限给付标准按近期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给付、均一制给付、混合制给付待遇给付条件:原因条件――是否是非自愿失业身份条件---是否有缴费记录年龄条件---是否符合法定劳动年龄主观条件----是否有就业愿望失业预防约束企业解雇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失业率〞统计与上下告诉我们什么?

按照国际惯例,失业率在5%以下,属于充分就业状态;在5%-10%时,进入失业预警线;超过10%时,那么要酿成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我国目前的失业统计存在多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劳动部门于1978年建立的失业登记制度;二是以国家统计局为主,每十年进行的一次人口普查中的失业调查。第一种,城镇登记失业率。这是我国至今为止监测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使用非常广泛。我国劳动保障部公布的2004年的4.2%的失业率即为城镇登记失业率,但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计算方法不同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失业率。第二种,人口普查中的失业调查。人口普查是全面系统了解就业和失业问题的另一个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一般来讲,人口普查中的失业调查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小案例“失业率〞统计与上下告诉我们什么?首先,它代表性强,准确度高。“五普〞的失业调查按照10%的抽样比例进行,涉及全国3451万户和11807万人,调查范围广,人数多,严格遵循随机抽样原那么;其次,它采取了与国际标准较为一致的做法,如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只要在参照期内工作时间到达或超过了一个小时就应被视为“有工作〞〔即“一小时标准〞〕。“五普〞执行的也是只要每周工作一小时及其以上就算有工作的标准;再次,采取按常住人口调查的原那么,无论农业户口还是非农业户口,也不管户口在哪里,还不管下岗与否,一旦抽中都予以调查;最后,从普查结果来看,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镇失业率为8.2%,这个数字与人们的常识和失业的真实情况比较吻合,具有较高的质量。但美中缺乏的是,虽“五普〞调查在原那么上遵循了ILO推荐的就业和失业定义,可在很多方面却无法严格遵循国际上调查失业率的口径,所以这一失业率数字也很难是中国城镇真实失业程度的度量。本节学习目标小案例本节学习目标建国初期:失业救助救济制度1950年6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劳动部发布?救济失业工人暂行方法?

下岗职工的界定翻开近现代世界经济史,恐怕很难找到“下岗〞这个词。职工一旦失去了劳动或工作岗位,也就步入了失业者的行列。换句话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失业这样较为标准的概念,不存在“下岗〞的概念什么是“下岗职工〞?原劳动部喝国家统计局在【1997】261号统计报表的填表说明中进行了规法,即“下岗职工是指由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和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存劳动关系的人员〞。根据这一说明,其有两个根本特征:一是职工本人已经不在本单位的任何工作岗位上;二是职工仍同本单位保存着劳动关系。小资料1986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3年《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实施范围国有企业四种失业人员:宣布破产的企业的职工;濒临破产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人;企业辞退的职工国有企业的七类九种人员:依法宣告破产企业的职工;濒临破产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被撤消、解散企业的职工;停产整顿企业被精简的职工;企业终止劳动合同的职工;企业辞退的职工;依法规定享受失业保险的其他职工城镇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城镇其他企业、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基金筹集企业按全部职工标准工资总额的1%缴纳保险费;地方财政补贴;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企业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0.6%-1%缴纳保险费;地方财政补贴;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单位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缴费率,由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1%提高的2%;职工个人按工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给付标准待业救济金的发放标准:按本人标准工资的50%-75%;待业救济金的发放标准:按当地社会救济金的120%-150%;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与最低工资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挂钩,低于当地最低工资、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基金开支项目待业救济金、待业期间的医疗费用、丧葬抚恤费用、转业训练费、生产自救金、待业保险管理费与1986年相同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抚恤金、职业培训津贴、职业介绍补贴及其他相关费用给付期限最长24个月,工龄不足5年的最长为12个月与1986年相同累计缴费1-5年的,最长为12个月;5-10年,最长为18个月;10年以上的,最长为24个月基金管理劳动部门所属的管理机构与1986年相同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理失业保险工作;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监督机制无县级以上政府成立有政府各个部门和工会参加的待业保险基金委员会参政部门和审计部门依法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1986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93年《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二、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的失业保障制度的开展启动“再就业工程〞建立再就业效劳中心就业援助小资料:“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险〞“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

返回年份198719901994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基金收入5.38.025.468.4125.2160.4187.3215.6249291基金支出0.8——11.551.991.6123.4156.6186.6200211发放失业保险金数————5.121.133.358.788.3116.7————滚存节余4.519.552.0133.4159.9295.9226.2253.8304386小案例本节学习目标“一个矿工的遗书〞矿工遗书说明了什么?矿工的平安问题?矿工的生存权危机?矿工遇难后的抚恤和保障金有什么?工伤——“工伤〞是职业性伤害的简称,内容包括工作意外事故和职业病所致的伤残及死亡。工伤的概念中包括伤、残、亡三种情况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范围——国际劳工大会在?关于工伤赔偿〔包括农业工人〕公约?〔第121号〕中指出:“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为工伤事故〞。受保人的范围工伤认定的概念工伤认定与属地相关并与统筹区域层次相一致。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行政行为2〕全市统筹的直辖市。3〕社区的市级统筹。工伤认定探讨认定为工伤视同为工伤不得认定为工伤工作时间及扩展工作内容及扩展因工作原因工伤认定探讨小案例案例一:某企业工程师郭某因公到某市出差期间,一日晚在旅馆突发脑溢血,迅速送当地医院抢救后无效死亡。郭某能否按工伤处理?

案例二:某工厂铆工皮某,正在车间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时,同车间吊车工谢某为赶进度,违章使用三角皮带超载起吊钢材,皮带断裂,钢材下落,致使皮某左大腿粉碎性骨折。皮某能否被认定为工伤?案例三:职工孙某下班时骑自行车与另一骑车人相撞,造成手臂骨折,是否是工伤?煤矿行业工伤事件频出

意味着什么

近几年,频发的矿难,开始困扰着我们这个社会。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从2001年到2004年10月底,我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188起,平均4到7天一起。2004年1月至11月间,我国共有5286名煤矿工人死于事故。2005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就到达2672人,同比上升了3.3%,其中特大事故死亡704人,上升114.6%。2005年光上百人遇难的矿难就有:2005年2月14日,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瓦斯爆炸,死亡214人;8月,广东兴宁矿难,123名矿工遇难;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煤尘爆,截至12月6日,有171名矿工遇难。小案例请记住有一个职业叫“生还〞请记住他们第八章第一节社会救助本节学习目标了解社会救助制度的形成与开展、了解中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开展以及主要模式特点;掌握社会救助制度的含义、社会救助的经济实质一、社会救助社会救助的含义社会救助的对象社会救助的原因分类社会救助社会救助的含义社会救助制度也称社会救济制度,它是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环境、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根本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由政府主导或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通过再分配的形式给予救助,以保障社会成员最根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社会救助的制度目标是克服现实的贫困社会救助制度对救助对象具有“选择性〞在社会救助制度中,国家与救助对象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社会救助实现的根本手段是政府主导的“收入再分配〞社会救助制度仅能提供最低水平的生活保障标准社会救助社会救助的对象

按救助对象划分,可分为以贫困个人或家庭为对象的救助和以贫困地区为对象的扶助;按救助对象的身份划分,可分为儿童救助工程、老人救助工程、青少年救助工程、妇女救助工程、残疾人救助工程等;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原那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