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第一节大气环境第二节大气污染及主要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的定义
二、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三、大气污染源
四、全球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
第三节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一、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概述
第四节大气污染物的防治技术简介
5大气污染与防治第一节大气环境
一、大气圈及其构造
1、大气圈
在自然地理学上,把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称为大气圈。在通常状态下,可以认为从地表至1000-1400km的气层作为大气圈的厚度。在大气圈中的大气分布不均匀,随着离地表高度的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5大气污染与防治2、大气圈的构造
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以及大气垂直高度上大气的温度变化,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5大气污染与防治对流层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层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在对流层中聚集,大气污染现象也主要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6℃/1km集中了占大气质量80%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量空气具有剧烈的对流运动→云、雾、雨、雪等5大气污染与防治污染物一旦进入平流层,滞留时间可长达数十年,易造成大范围以至全球性的影响平流层高度大约至50-55km处;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15-35km处有一层臭氧层;平流运动占显著优势平流层作用能大量吸收波长小于300nm的紫外线;对地球起保温作用特点:5大气污染与防治
在平流层的中上部,由于受阳光紫外线辐射,使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O3而形成了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阳光中对生物杀伤力极强的短波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其害。所以一定厚度的臭氧层的形成对地球环境至关重要。目前由于人类活动,使一些有机污染物进入平流层,使臭氧层受到破坏,给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危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5大气污染与防治高度大约至85km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稀薄,有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中间层5大气污染与防治暖层(电离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电离层的作用电离层能反射地面发射的电磁波特点5大气污染与防治特点:大气极为稀薄,气温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散逸层(外逸层)5大气污染与防治二、大气的组成干燥清洁的空气水汽悬浮颗粒是大气中的杂质成分,含量、种类和化学组成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由于自然因素而生成的颗粒物,如岩石的风化、火山喷发等。水汽含量随时间、地点、气象条件等不同变化很大固定成分可变成分(一)大气的恒定组分(二)大气的可变组分(三)大气的不定组分5大气污染与防治(一)大气的恒定组分大气的恒定组分是指大气中的O2、N2和稀有气体。在近地层大气中这些气体组分地含量几乎可认为使不变的,它们约占大气总量的99.96%。(二)大气的可变组分主要指CO2和H2O(g),这些气体组分受不同地区气候、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正常状况下,H2O(g)约占0-4%,CO2约占0.033%。由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所组成的大气称为洁净大气。
5大气污染与防治(三)、大气的不定组分大气中的尘埃、硫化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是大气中的不定组分,当它们进入大气后,可能造成大气污染。5大气污染与防治第二节大气污染及主要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的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累积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并驻留一定的时间,使大气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生存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5大气污染与防治大气污染的形成过程排放源大气接受者污染物扩散、转化三个环节:混合、迁移5大气污染与防治大气污染的划分根据污染范围局部性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5大气污染与防治大气污染的划分根据能源性质石油型大气污染混合型大气污染煤炭型大气污染5大气污染与防治大气污染的划分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氧化型大气污染还原型大气污染5大气污染与防治二、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危害依照与污染源的关系分类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5大气污染与防治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典型的一次污染物有:
颗粒物、SO2、H2S、CO、碳氢化合物、NOx等。5大气污染与防治二次污染物从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光化学烟雾和硫酸烟雾。5大气污染与防治按其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分类颗粒污染物(气溶胶)气态污染物5大气污染与防治大气主要污染物(一)颗粒污染物(二)气态污染物
1含硫化合物
2碳氧化物
3氮氧化物
4光化学氧化剂
(三)
其他5大气污染与防治(一)颗粒污染物(气溶胶)指所有包含在大气中的分散的固态、液态物质,其直径约为0.002
m---100
m。总悬浮颗粒物(TSP):
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
m的颗粒物的总称。可吸入颗粒物(PM10):
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
m的颗粒。
大气质量评价中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5大气污染与防治颗粒污染物(气溶胶)一般是指粒径大于75
m的颗粒物由于粒径较大,易于沉降到地面尘粒固体物料的研磨、粉碎、装卸、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75
m的颗粒物。粉尘燃料燃烧、高温熔融、化学反应等过程中形成的粒径小于10
m、漂浮于大气中的颗粒物。
又称,飘尘烟尘粒径小于100
m的小液体粒子的总称,包括水雾、酸雾、碱雾、油雾等。雾尘5大气污染与防治大气飘尘的危害
据分析,在总悬浮颗粒物中
硫酸盐:约10%(主要为硫酸铵)硝酸盐:约5%金属:约5%(三十多种,以铁为最多)有机物:约5%(脂肪烃多于芳香烃)
(1)影响大气的物理性质(2)使建筑物、金属制品等受到腐蚀;(3)对人、动植物产生危害;(4)与其它大气污染物协同作用形成大气污染。
5大气污染与防治颗粒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造成血液中毒;造成细胞破坏,侵入肺组织或淋巴结可引起尘肺5大气污染与防治时间飘尘浓度SO2浓度死亡人数
(mg/m3)(mg/m3)1952.124.463.84000多19563.251.61000多19572.401.84001962.122.84.17505大气污染与防治(二)气态污染物以气体形态(即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主要气体状态的大气污染物污染物含硫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一次污染物SO2、H2SCO、CO2NO、NH3CmHnHF、HCl二次污染物SO3、H2SO4、MSO4无NO2、HNO3、MNO3、O3醛、酮、过氧乙酰硝酸酯无5大气污染与防治1、含硫化合物主要指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硫化氢(H2S)和硫酸盐等。SO2主要来源:含硫煤和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含硫氧化物是形成酸雨或酸沉降的主要前体物之一5大气污染与防治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SO2与飘尘的协同作用将使其毒性大大增强,使得大气污染加剧。大气中的SO2可以通过均相或非均相氧化生成SO3
。SO3一经形成,便迅速与大气中的水蒸气作用生成硫酸,因此大气中SO3的含量十分低微,生成的硫酸是严重危害健康的物质,其毒性远大于SO2。5大气污染与防治SO2浓度(ppm)对人体健康及生物的影响0.03慢性植物损伤,叶落过多0.04支气管炎及肺癌死亡率增高0.046学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增多0.11-0.19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增多0.21慢性肺癌加重0.25死亡增加,发病率急增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5大气污染与防治2、碳的氧化物大气中碳的氧化物主要是CO和CO2,CO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CO的形成原因:燃料燃烧不完全CO主要来源:日益增加的交通量、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树叶等的燃烧等5大气污染与防治
CO的主要危害是妨碍体内氧气的传输。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二百多倍,而生成的羰基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比氧合血红蛋白小三千六百多倍,因此一旦生成羰基血红蛋白就很难解离,导致输氧能力降低,造成机体缺氧,危害人体健康。体内缺氧时对所有的器官都有影响,而最敏感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肌。5大气污染与防治美国曼哈顿地区交通量与CO含量的关系5大气污染与防治
CO2CO2是无色、无毒的气体,目前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CO2的量不断增加,而吸收CO2的森林反遭到严重破坏,使得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增加。据测定,一个世纪前,大气中CO2的含量约为284ppm,目前已达到379ppm。CO2浓度的增加,可能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因而是目前环境科学上颇为注意的问题之一。
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3、含氮氧化物造成大气污染的含氮氧化物主要有NO和NO2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来源:石化燃料的燃烧(汽车排气)、硝酸的生产或使用、氮肥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的生产过程等。燃料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含氮氧化物也是形成酸雨或酸沉降的主要前体物之一5大气污染与防治氮氧化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不活泼的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CO大几百倍,使血液运送氧的功能下降,产生缺氧症状和中枢神经受损。NO:NO2:
是腐蚀剂,毒性比NO大5倍,损害肺功能,引起肺气肿和肺癌的病因。
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之一,由此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的危害更大。与SO2、颗粒物共存时,表现出污染物的协同作用5大气污染与防治4光化学氧化剂
1)光化学反应和光化学烟雾
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大气中的某些污染物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污染物,这种反应叫光化学反应。由此产生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2)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1)充足的阳光,无风;(2)出现逆温;(3)大气含有一定浓度的NO2和碳氢化合物。5大气污染与防治
3、光化学反应机理(1)污染空气中NO2的光解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起始反应
NO2+hv(λ<430nm)——NO2*,NO2*——NO+OO+O2+M——O3+MO3+NO——O2+NO2(2)碳氢化合物与O、O3、
OH、NO等自由基作用生成醛、酮、酸以及RO2
、HO2
、RCO
等自由基。(3)、过氧自由基引起NO向NO2转化,并导致O3和过氧乙酰硝酸脂(PAN)等生成。5大气污染与防治光化学烟雾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光化学烟雾最明显的危害是对人眼的刺激作用。出现眼流泪、发红(俗称红眼病)。除眼外,对鼻、咽、气管和肺均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老人、儿童和病弱者尤为严重。污染严重时,会引起哮喘发作,导致上呼吸道疾病恶化,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受害严重者,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发烧、呕吐、以致血压下降、昏迷不醒。长期慢性伤害,可引起肺机能衰退、支气管炎、甚至发展成肺癌等。5大气污染与防治
据资料统计,美国加里福尼亚洲由于光化学烟雾的作用,曾使该州3/4的人发生了红眼病。日本东京11970年发生的光化学污染时期有20000人患了红眼病。1952年洛杉矾事件发生时,两天内就使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余人。5大气污染与防治(2)对植物的伤害
光化学烟雾能使植物叶片受害变黄以致枯死。据资料统计,仅加利福尼亚州1959年由于光化学污染引起的农作物减产损失已达800万美元。使大片树木枯死,葡萄减产60%以上,柑橘也严重减产。对光化学烟雾敏感的植物还有棉花、烟草、甜菜、番茄、菠菜、某些花卉和多种树木。5大气污染与防治其它污染物一般是指可挥发的所有碳氢化合物(Cl~C8)碳氢化合物:制冷剂、灭火剂、发泡剂等,如CFCl3(氟利昂11)、CF2Cl2(氟利昂12)等。氟氯烃化合物主要指氟化氢(HF)、氯化氢(HCl)和氯气(C12)等污染物。卤化物5大气污染与防治三、大气污染源按发生类型分:(一)、工业污染源(二)、农业污染源(三)、交通运输污染源(四)、生活污染源5大气污染与防治按排放空间分:1、高架源:在距地面一定高度排放污染物,如电厂烟囱等2、低架源:在地面上或离地面高度很低的排放源5大气污染与防治按排放形式分1、线源沿着一条线排放污染物,如汽车、火车等2、面源在一个大范围内排放污染物,如煤田自燃的煤堆、密集而低矮的居民住宅烟囱群等3、点源集中在一点或在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内排放污染物,如烟囱等5大气污染与防治1、工业企业污染源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三废”中的“废气”主要包括:
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生产中的排气排放的各类矿物和金属粉尘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5大气污染与防治2、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主要来自农药和化肥的使用。5大气污染与防治3、交通运输污染源汽车、飞机、火车、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汽车排气占主导地位。5大气污染与防治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铅(Pb)光化学烟雾铅进入人体,可大部分蓄积于人的骨骼中,损害骨骼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引起临床症状为贫血、末梢神经炎,出现运动和感觉异常。5大气污染与防治车内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汽车零部件和车内装饰材料中所含有害物质的释放车外污染物进入车内汽车使用的塑料和橡胶部件、织物、油漆涂料、保温材料、粘合剂等材料中含有的有机溶剂、助剂、添加剂等挥发性成分,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释放到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甲醛、碳氢化合物、卤代烃等,车内材料释放的物质还是车内难闻异味的主要来源。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包括汽车自身排放的污染物)苯、甲苯、甲醛、碳氢化合物、卤代烃、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5大气污染与防治4、生活污染源由于居住密集、燃煤质量差、数量多且燃烧不完全、排放高度低等,其危害性不容忽视。CO、SO2等5大气污染与防治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
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石材、地砖、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
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
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学物质,(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冻剂)
渗出有毒气体氨天然放射性气体氡燃烧产物-做饭与吸烟
3800多种污染物质,SO2、Pb等
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
会增加室内温度,促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繁殖
5大气污染与防治四、全球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
1、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排放量大,污染范围广,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呼吸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癌症等。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污染物的种类、性质、暴露时间及个体敏感性有关。一)大气污染的影响
5大气污染与防治2、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1)大气污染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大气污染使得城市气温高于农村,城市的能见度较农村低,云、雾、降雨比农村多。(2)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目前对地表气温上升的真正原因还未证实,提得较多的是“温室效应”。的确,人类的活动已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所升高,因此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3、大气污染对臭氧层的破坏5大气污染与防治1、大气污染对臭氧层的破坏1)平流层中臭氧的形成
O2+hv——2O(3P)O2+O+M——O3+M
同时臭氧也会因光解而破坏。
O3+hv——O2+O
此外臭氧也能与O作用:O3+O——2O2
通常情况下,臭氧的形成和分解达到平衡,臭氧保持一定浓度,约为10ppm,结果在平流层中上部形成臭氧层。二)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5大气污染与防治2)平流层中臭氧层对地球生命的重要性
以紫外线对人体效应为依据,按照波长的顺序将紫外线分为紫外线A(320~400nm)、紫外线B(290~320nm)、紫外线C(190~290nm)。尽管紫外线C的危害最大,但它几乎全部被臭氧层吸收,即使是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大降低,紫外线C也几乎不能到达地球。5大气污染与防治紫外线B能强烈影响人类的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而导致皮肤衰老,产生晒斑,形成皮肤癌。对地球上的生命及有机物均有破坏作用。由于臭氧层能吸收λ≤330nm的紫外线,因而对地球上的生物起了保护作用。随着臭氧层中臭氧浓度大大降低,到达地面的紫外线的量大大增加,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极大威胁,同时,危害农作物和水生生物,所以臭氧层的破坏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5大气污染与防治(1).NOx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平流层中破坏臭氧层的主要NOx是NONO+O3——NO2+O2NO2+O——NO+O2总反应为:O+O3——2O2
平流层中NO的来源有N2O及超音速飞机排放的NOx.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2)HO自由基对臭氧的破坏作用
HO+O3——HO2+O2HO2+O3——HO+2O2
或HO2+O——HO+O2总反应:2O3——3O2或O3+O——2O2
平流层中HO主要来源于H2O(g)、CH4、H2与O的作用
H2O+O——2HOCH4+O——CH3+HOH2+O——HO+H5大气污染与防治(3)氟氯烃类对臭氧的破坏
O3+Cl——ClO+O2ClO+O——Cl+O2总反应:O3+O——2O2
一个氯原子可使10万个O3分子被破坏,因此其危害相当大。
5大气污染与防治
Cl来源于氟氯烃,在对流层中氟氯烃具有无毒、不燃烧且有较高的稳定性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作制冷剂(25万吨/年)、喷雾剂(30万吨/年)、溶剂(18万吨/年)及制作泡沫塑料(26万吨/年)等。全世界估计年产量在100多万吨,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禁止使用氟氯烃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就算目前全世界都禁止使用氟氯烃,已经散发到环境中的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仍将持续下去。5大气污染与防治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
国际行动
1985年,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我国于1989年加入《维也纳公约》。
1987年,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8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简称受控物质)提出了削减使用的时间要求。这项议定书得到了163个国家的批准。
5大气污染与防治1990年、1992年和1995年,对议定书又分别作了3次修改,扩大了受控物质的范围,并提前了停止使用的时间。根据修改后的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到1994年1月停止使用哈伦,1996年1月停止使用氟利昂、四氯化碳、甲基氯仿;发展中国家到2010年全部停止使用氟利昂、哈伦、四氯化碳、甲基氯仿。中国于1992年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5大气污染与防治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禁止使用氟氯烃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但是,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实行控制之前(1996年以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ODS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ODS相当稳定,可以存在50-100年,所以被排放的大部分ODS目前仍留在大气层中。就算目前全世界都禁止使用氟氯烃,已经散发到环境中的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仍将持续下去。5大气污染与防治2、酸沉降——酸雨
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叫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5大气污染与防治1)酸雨的化学组成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及其盐。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从污染源排放出来的SO2和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起始物。除此以外,不少地方的降水中发现有机酸(甲酸、乙酸)。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酸雨的化学组成5大气污染与防治酸雨的化学组成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2)酸雨的危害使湖泊酸化。酸雨使流域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金属(例如铝)可被溶解进入水中毒害鱼类。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酸雨伤害植物的新生芽叶,干扰光合作用,影响其发育生长。腐蚀建筑材料,金属结构、油漆及名胜古迹等5大气污染与防治3)世界酸雨发展状况和
我国酸雨现状5大气污染与防治酸雨早在19世纪中叶就在英国发生过,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煤炭的大规模的利用和燃烧,造成大气质量恶化和酸雨的产生。从1870年起到1963年近百年中发生了几十起烟雾事件。20世纪50一60年代,北欧的瑞典和挪威地区开始受到来自欧洲中部工业区(英、法、德等国)S02的长距离输送(高烟囱)的影响,湖泊中鱼类开始减少,古建筑和石雕受侵蚀。到60年代末北欧湖水酸化十分明显,许多湖泊成为没有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死湖”,酸雨的危害逐步发展为“区域性”事件。5大气污染与防治
最早欧洲的酸雨多发生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后来扩展到东欧和中欧,直至几乎覆盖整个欧洲。在酸雨最严重的时期,挪威南部约5000个湖泊中有1750个由于pH过低而使鱼虾绝迹;瑞典的9万个湖泊中有1/5已受到酸雨的侵害。同时,在北美(主要是美国的东部和北部五太湖美、加交界区)也形成了大面积的酸雨区。成为美国和加拿大棘手的环境问题。加拿大抽样调查的8500个湖泊已全部酸化.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瑞典政府提交给大会的研究报告《跨越国境的空气污染:大气和降水中的硫对环境的影响》标志着酸雨真正被作为一种国际性环境问题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198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国际环境酸化会议”,这标志着酸雨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5大气污染与防治中国酸雨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酸雨污染呈加速发展趋势。在80年代,中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高硫煤使用地区及部分长江以南地区。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5大气污染与防治
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在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均降水PH低于4.0,酸雨频率高于90%,已到了几乎“逢雨必酸”的程度。北起青岛、南至厦门.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地区,年均降水pH低于5.6的区域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30%左右。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
监测表明,我国的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地区之一。
我国酸雨的化学特征是pH低、离子浓度高,硫酸根、铵和钙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欧美,而硝酸根浓度则低于欧美,属硫酸型酸雨。5大气污染与防治何谓温室效应?3、温室效应——全球变暖5大气污染与防治
5大气污染与防治目前地球温度趋势5大气污染与防治温室气体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有: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一氧化二氮(N2O)
氯氟碳化合物(CFCs)
臭氧(O3)
大气层中的水气(H2O)
5大气污染与防治
二氧化碳(CO2):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5大气污染与防治但是近几十年来,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原因:
1、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
2、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
3、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破坏,就使大气中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5大气污染与防治
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5大气污染与防治CH4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为15%.大气中CH4浓度的增长的速度比CO2快,预计到2030年大气中CH4浓度将达到2340ppbv,有可能成为今后温室效应的主因.模式计算表明,如果对温度讲CH4浓度增长1倍,那么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将增加0.2-0.3℃,局部增温1-2℃.5大气污染与防治一氧化二氮(N2O):它在大气层中的存在寿命是150年左右,尽管在对流层中是化学惰性的,但是可以利用太阳辐射的光解作用在同温层中将其中的90%分解,剩下的10%可以和活跃的原子氧O(1D)反应而消耗掉。
N2O+hv-->N2+O
N2O+O-->N2+O2
N2O+O-->2NO
即使如此大气层中的N2O的速度增加,主要来自于车辆废气、火力发电站和其他工业的燃料燃烧及硝酸、氮肥、炸药的工业生产过程。单个分子的N2O温室效应为CO2的200倍.
5大气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一、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1.改革能源结构,逐步用二次能源代替一次能源,开发无污染能源,对燃料进行脱硫处理。
2.改革燃烧装置和燃烧方式,提高热效率。
3.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生产工艺。
4.利用余热、余气,提高能源利用率。
5大气污染与防治二、主要污染物治理
5大气污染与防治(一)颗粒物的治理
大气中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矿石燃料的燃烧。因此减少颗粒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改变能源结构或对燃煤进行加工利用;另一种是在废气排放前先将颗粒物处理掉,处理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5大气污染与防治1、重力除尘装置其原理是使含尘气体中的尘埃借助重力作用使之沉降而达到除尘的目的。这种方法简便,投资少,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对粒径较大的尘埃具有较好的作用,而对较小的尘粒的去除率低,除尘效率约为50~60%,因此只能作为初级除尘手段。
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2、惯性力除尘装置该方法是利用粉尘与气体在运动时的惯性力不同,通过使含尘气体冲击挡板或使气流急剧改变流向,然后借助尘粒的惯性力将尘粒从气流中分离而达到分离除尘的目的。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但其除尘效果也较低,约为50~70%,对粒径较小的尘粒(<10um)效果较差。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重力与惯性力除尘装置5大气污染与防治3、离心力除尘装置该法是通过使含尘气体在装置中进行高速旋转而使气体中的尘粒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从而与气体分离。这种方法设备简单,费用较低,维护方便,除尘效果也较前两种高(80~90%)。但对细小的尘粒(<5um)去除效果较低。5大气污染与防治G5大气污染与防治旋风除尘器5大气污染与防治4、洗涤塔除尘这种方法使利用液体所形成的液滴、液膜、雾膜等洗涤含尘气体而达到除尘的目的。这种方法设备简单,造价低,除尘效果好而且能除去气流中一些有害气体;缺点是用水量塔,易产生腐蚀性液体以及需及时对废水、废浆进行处理。
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5、过滤式除尘装置这种方法是使含尘气体通过多孔滤料,把气体中的尘粒截留下来而达到除尘的目的。这种方法的除尘率高(99%以上),且对细粉有很强的逋集作用,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废气除尘中。但它不适用于处理含水、含油及粘结性粉尘,另外不适合处理高温气体。
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6、静电除尘装置这种方法利用特高压直流电源(40000V)产生的不均匀电场,通过电晕放电,使尘粒带电而向电极迁移,在电极上电荷被中和,尘埃聚集在电极上而达到除尘的效果。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广,除尘效率高,且能耗低,但设备投资大,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大。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5大气污染与防治(二)二氧化硫的治理
从排烟中除去SO2的技术称为“排烟脱硫”,这类技术已相当多,但总起来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大类。前者是利用SO2为酸性氧化物这一特点,后者是利用SO2的还原性。5大气污染与防治1、湿法排烟脱硫(1)钠法—氢氧化钠或亚硫酸钠吸收法这种方法是以NaOH、Na2CO3、或Na2SO3作为吸收剂吸收SO2,因为这种方法吸收速度快,管道和设备不易堵塞,所以应用较广泛。5大气污染与防治主要反应为:
2NaOH+SO2=Na2SO3+H2ONa2CO3+SO2=Na2SO3+CO2Na2SO3+SO2+H2O=2NaHSO35大气污染与防治吸收剂处理后可获得副产品,主要回收方法有a.中和法:
NaHSO3+NaOH=Na2SO3+H2O2Na2SO3+O2=2Na2SO4b.直接利用将含有的吸收液直接供造纸厂代替烧碱蒸煮纸浆。5大气污染与防治C.回收Na2SO3
吸收液经浓缩、结晶、脱水后回收Na2SO3晶体。d.回收石膏法在含NaHSO3的吸收液中加入石灰,使其生成CaSO3,再经氧化后生成石膏。5大气污染与防治2NaHSO3+Ca(OH)2=CaSO31/2H2O+Na2SO3+3/2H2OCaSO31/2H2O+1/2O2+3/2H2O=CaSO42H2Oe.回收硫法将吸收液中的加热生成高浓度的,再用于生产硫酸或硫
2NaHSO3=Na2SO3+SO2+H2OSO2+2H2S=3S+2H2O5大气污染与防治高效湿法脱硫设备
5大气污染与防治(2)氨法——以氨水作吸收剂
2NH3H2O+SO2=(NH4)2SO3+H2O(NH4)2SO3+SO2+H2O=2NH4HSO35大气污染与防治
吸收液经处理后可进行回收a.回收(NH4)2SO4法吸收液中加入氨水,使NH4HSO3转化为(NH4)2SO3,再经空气氧化后生成硫酸铵,浓缩结晶。
(NH4)2SO3+1/2O2=(NH4)2SO45大气污染与防治b.回收石膏法若将上法回收的硫酸铵溶液中加入石灰,就可回收石膏,而生成的氨用水吸收后又可作为吸收剂
(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3)钙法利用石灰石、生石灰等的乳浊液作吸收剂5大气污染与防治2、干性排烟脱硫法(1)活性炭法利用活性炭的活性及较大的比表面积,使烟气中的SO2在活性炭表面上与氧及水蒸气作用生成硫酸。(2)接触氧化法对于高浓度的SO2烟气的治理,可采用工业接触制硫酸类似的方法进行。5大气污染与防治排烟脱硫的方法很多,在选择时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净化效率高,经济效果好;(2)装置能长期稳定运行;(3)易于操作、维修和检查;(4)不应造成二次污染。5大气污染与防治环流化床干式脱硫装置
5大气污染与防治jxs-d干式静电脱硫脱硝装置5大气污染与防治沼气干式脱硫器
5大气污染与防治(三)氮氧化物的治理
氮氧化物的工业来源主要是硝酸制造厂、使用硝酸的工厂以及工厂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等。从燃烧装置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NO比较稳定,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目前对它的处理主要有催化还原、吸收等5大气污染与防治1.催化还原法在催化剂存在下,用甲烷、氢气、氨等还原性气体将NO还原成N2的方法,它又分为选择性催化还原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5大气污染与防治(1)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在催化剂存在下,通入的还原性气体不仅与NO作用,而且可与O2作用的方法称为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还原气体可用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催化剂用Pt等,反应温度在400~500C。这种方法适合于废气中O2含量较少的废气5大气污染与防治(2)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在催化剂存在下,还原性气体仅与氮氧化物作用的方法称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A.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此法以氨作还原剂,铂作催化剂,在150~2500C发生反应。
4NH3+6NO=5N2+6H2O8NH3+6NO2=7N2+12H2O
当有微量O2时,NO的去除率更高些
4NO+4NH3+O2=4N2+6H2O
5大气污染与防治
但必须严格控制温度,温度过高时发生下列反应,生成NO4NH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届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期末调研数学试题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 数值计算方法(山东联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珍惜时间高效学习主题班会
- 2024年融媒体中心事业单位考试工作人员另选录用55人内部选题库及参考答案(研优卷)
- 《乙醇断键研究》课件
- 社区帮扶独居老人活动方案
- 新建天堂生态陵园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应用文写作》课件
- 电控比赛复习试题有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童装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4年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 《精神障碍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2022年
- 《海滨小城》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幼儿卫生与保健 课程标准
- 2024年铁总服务中心招聘6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MOOC 身边的管理学-河南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工程项目交付策划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71张PPT)
- 2024年贵州空港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