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四(新高考九省)(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四(新高考九省)(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四(新高考九省)(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四(新高考九省)(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四(新高考九省)(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四)

新高考九省联考题型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特聘教授黄建平接受了中

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经验等问题分享了他的观点和思考。

中国教育在线:由您领衔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教师团队,入选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教

师团队创建示范名单”,您认为团队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黄建平:我觉得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坚守和奋斗。在西北化地域劣势为优势,在艰苦的环境

中培养学生。锤炼自己的品格意志,为了科学的发展勇攀高峰,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

所以,我既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在我们的团队中,所有人同心协力,

艰苦奋斗,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团队。

中国教育在线:“到西部去”也是国家一直以来的一个号召,您觉得如何才能增强西部或

者是西部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

黄建平:我是2004年回国以后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的。对于一个基层学院来说,

人才短缺是最大的困难。当时我们面临的就是人才短缺、经费不足的情况,条件也很艰苦。我

认为,想票留住人才,就是要建设一支黄大年式的团队。

在我们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凝聚力是逐渐形成的。随着项目的推进,慢慢地大家对于所从

事的工作、所研究的课题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老师和同学之间相互支持,在团队的成长过程

中,大家也渐渐爱上了这块土地。大家加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了我们热爱的西北边

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团队也成长起来了,人才也都留了下来。

中国教育在线:团队的出色靠人才,那么你觉得,?

黄建平:应对时代变局,响应国家需求,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有奉献精神是非常重

要的。人才的培养需栗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认为,要培养出一个有奉献精神、可堪大用的人才,

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从本科到博士的时间。

首先,在本科阶段就是要重视关于道德品格的教育。比如前一段时间,我请来了《山海情》

的原型、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嬉教授和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讲述他们的故事。

我就是要用这些鲜活的例子告诉他们,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至诚报国。

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加思政建设融入到科学研究之中,融入到教学当中。因为国际形势影

响方方面面,我们栗时刻提醒学生,要爱自己的国家,栗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要让孩子们

心里装着这个国家,而不是只装着自己。要让他们知道,作为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

成为栋梁之材,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到研究生阶段,我们再带着孩子们去进行各种各样的野外观测和科考实践,在艰苦的环境

中锤炼他们的品格和意志。这样,大概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我认为可以培养出来一个真正

拥有家国情怀、可堪大用的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10年,确实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您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真的是

花费了很多的心血。

黄建平:实际上就像我刚才说的,我既是践行者,也是受益者,我自己也在团队的建设过

程中获得了成长。同时,我的第一批学生也成长起来了,他们都是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

再到现在成为青年教师,把这种精神又传承给他的学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使得学

生们都能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摘编自2023年11月4日中国教育在线《黄建平院士: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

生》)

材料二:

科学研究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更多的是心有大我、百折不挠。

2004年以前,兰州大学大气学科,虽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但师资力量薄弱、科研基础弱、

科研经费严重短缺,甚至面临着一级学科博士点被“摘帽”的挑战。

黄建平作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首任院长,并未退缩,他凭借从事大气科学研究多年的

经验,以科学家独到而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这里独特的科研优势。他认为,甘肃毗邻青藏高原,

地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典型位置,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天然试验场。如果在这里开展最为基础

的气候与环境监测,应该能做出一些原创性的成果。

为了改善科研条件、发展壮大学科,黄建平决定从建设观测站的基础工作入手。“想栗获

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就必须从观测入手,拿到第一手的观测数据。不然只能使用国际通用的模

型与一些发达国家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但这些并不一定都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自

然很难有所创新发展。”

经多方考察选址,黄建平决定将观测站建立在榆中校区的萃英山顶上。那时榆中校区刚刚

建成不久,通往萃英山的公路尚未修好,新购置的观测仪器只能由黄建平团队的同学们用人力

车沿小路一步步拖拽上去。大气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闭建荣是2002级学生,他的本硕博都在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完成,他对当时的艰苦记忆犹新,“寒冷的冬天,平房里没有暖气,靠

煤炉取暖。但不管多苦多难,黄老师都和我们同吃同住在山上。”闭建荣回忆道。

正是在这样不懈的努力下,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终

于在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能量和水分循环观测计划,这在当时是全

国高校建设的第一个国际气候观测站。

(摘编自2021年11月27日兰州大学新闻网《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心有大我百折不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建平既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践行者,又是受益者,同时也推动这种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B.黄建平认为培养新时代拥有家国情怀的人才,需要将思想引领与实践锤炼相结合。

C.黄建平敏锐地发现兰州大学大气学科独特的科研优势,坚信定能做出原创性成果。

D.黄建平认为自建观测站取得的数据可能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数据更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教育在线在特定的场合,围绕特定的目的进行提问,用语得体,效果良好。

B.材料一的标题颇具匠心,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在“种子达人”钟扬身上也有体现。

C.材料一黄建平的语言既平实通俗,又饱含深情,开诚布公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D.两则材料均通过写黄建平在兰州大学任院长的经历,突出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3.下列对材料一横线处中国教育在线提问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该如何培养能够支撑我们国家应对当前时代变局的人才

B.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C.您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到底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D.建设一支黄大年式的团队,团队中个人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4.下面相关文体方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是一篇人物访谈,中国教育在线访谈人精心设计访谈问题,通过被访谈人对问题的

思考与回答/人物对话,表现出了被访谈人黄建平的优秀品质。

B.材料二是一篇人物通讯,也可以说是一篇新闻报道或人物报道,作者精心选取新闻人物黄

建平的典型事例、语言以及其学生的细节、回忆,加之作者的议论。

C.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如果是报道群体形

象的,也往往突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

D.实施人物访谈时要创设恰当的谈话情境,不使受访人感到有社会压力,具备细致的洞察力、

耐心和责任感,不对受访人进行暗示和诱导,对相同的事情会从不同的角度提问,能如实

准确地记录访谈资料,不曲解受访人的回答。

5.作为新时代青年,你认为黄建平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赊刀人阳

顾敬堂

黄泥羲子是个贫困村,历年来,上级部门派了好几拨机关下沉人员驻村扶贫,但都收效甚

微,天长日久,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没有信心了。

这天,村里忽然来了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拿着一个陈旧的账本来到村委会打听。村主任

看着账本上的名字很是吃惊:“这是哪年的账目呀?好几个人都不在了……咦,还有我爷爷的

名字呢!”

①得知村主任的爷爷还在世.这个自称赵国栋的人非常高兴.请村主任将名单上还在世的

人召集过来,说说这四十年前的账单。

很快,村部里来了百十号人,有些是账单上欠了债的,更多的是来看热闹的村民。

赵国栋给大家问了好,然后切入正题:“这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我爷爷来过黄泥赢子,赊

给大家一些生活物资……”

村主任的爷爷一听就惊呼道:“啊!你是赊刀人的孙子?我记得你爷爷,那时候我还是黄

泥赢子的村长呢……”

那是四十年前的一个春天,一个货郎风尘仆仆地来到黄泥羲子,他拉着满满一架子车的货

物,大多是镰刀、剪刀、菜刀之类的物件。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村里好多年都没见过走街串巷做生意的人了。村民们觉得新鲜,围

着货郎纷纷询问物件的价格。货郎笑眯眯地说:“我这车货物呀,只赊不卖!正常一把菜刀八

毛钱,我两块钱赊给大家。”

村民们顿时炸锅了:“把我们当傻子呀,两块钱谁赊!”

“大家先听我说完。“货郎不急不忙地摆摆手,”等到家家都买上电视机,没人穿补丁衣

服,顿顿能吃饱饭,桌上有细粮的时候,我再来收钱。”

“哈哈,我先赊把镰刀!”老村长立刻嚷道,“这不等于自给嘛,你说的这些事儿根本没

可能!”

“我赊把犁头,要是你说的事儿实现不了,我可不给钱!”

又有一个人接过话头。其他村民听出了道道,立刻蜂拥而上,一车的货物十几分钟就被赊

购一空。

赊刀人拿出账本,挨个记下赊账人的姓名,让大家按下手印,便推着空车子走了。

看着货郎远去的背影,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觉得遇到了傻子,白捡了便宜。②老

村长却充满向往地说道:“我倒是盼着他早点过来收钱呢!”

回忆到这里,老村长感慨地说道:“谁能想到,改革开放的风吹到黄泥或子之后,只过了

五六年时间,你爷爷说的话就都应验了!到现在都四十年啦,当年欠的账我还十倍!”

两三块钱的欠账,十倍也不过二三十元!村民们纷纷表示都按十倍来还。

赵国栋微笑着点头说道:“来的时候,爷爷让我拿这个账本试试黄泥威子的民风。如果大

家不认账,我转头就走;如果大家认账,我就继续和大家做生意,老规矩,只赊不卖!”

③村民们一听,腰杆子都不由得硬了起来。

不一会儿,村外便开来两台货车,上面堆满了米面粮油和生活必需品。大家都看向赵国栋,

等他说出赊账的条件。

赵国栋指着东面的一片地说道:“等到沙棘果五十块钱一斤时,我再来收钱,并且货物的

价格也是正常价,不多加一分钱。”村民们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④那片沙棘树是前年大家在

扶贫干部的指导下栽的,去年零星结了些果子,谁也没太当回事。

没想到赵国栋居然对沙棘果感兴趣。村民们面面相觑一阵,便上前围着两台车挑选起货物

来。赵国栋拿出一个新账本,将赊货人的名字记了上去。

很快,两车货物被村民们搬空了,赵国栋笑眯眯地摆摆手,坐上车离开了。有个村民看着

自己堆得跟小山似的货物,得意地说道:“沙棘果怎么可能卖到五十块钱一斤?你们太傻了,

有便宜不占傻子啊,为啥不多赊点?”

老村长白了他一眼道:“大城市的物价可贵着呢!人家栗是没把握挣钱,会跟你扯这个?

他爷爷当年的预言可都成真了!”村主任接过爷爷的话:“他们这个行当是从‘赊刀人'转化

过来的,古时候叫‘卜卖',据说是鬼谷子的传人,估计是根据市场规律做出判断,预测的准

确性非常高呢!”

大家又闲聊了一会儿,这才带着赊来的货物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村主任八十多岁的爷爷就出现在他家的沙棘林里,给地锄草、松土、浇水。

有人看到后,也跟着到自家沙棘地里忙活起来。很快,全村人达成了一个共识:沙棘果的行情

肯定会非常好,否则新一代的“赊刀人”怎么会平白把东西赊给咱们呢!

到了冬天,红灿灿的沙棘果挂满了枝头,村主任通知大家,今天有人来收购沙棘果,五十

块钱一斤!村民们吃惊又高兴,吃惊的是,赊刀人的预言竟然成真了;高兴的是,之前都不看

好的沙棘果居然真的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卖完沙棘果,赵国栋果然来了,村民们心甘情愿地给他结算了赊欠的货款。这还不够,大

家都期待地问他:“啥时候你再来赊东西?”

赵国栋笑呵呵地说:“从明天起,我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正式驻村,和大家一起振兴黄泥微

子!”

村民们惊讶不已:“啊?你不是赊刀人?”

赵国栋摆摆手道:“我爷爷是研究市场经济的专家,我现在搞的也是这个专业。当年所谓

的赊刀,不过是他老人家到农村考察时,变相扶贫而已。”

“太好了,你来这儿带着我们干.肯定能领着我们脱贫致富!”村民们纷纷鼓起掌来。赵

国栋笑了,脑海中又想起他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正式驻村临行时爷爷说的话:“。”

(有删改)

【注】

民间传说中一种神秘的会预言的人群。赊刀人赊的不是武器,而是菜刀、镰刀等生活必需

品。他们身上的刀只赊不卖,并且他们在临走的时候,会留下一句高深奠测的谶语。等到他们

的预言实现之后,他们就会来收钱。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赊刀人”为题,不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将小说前后四十年间的故事情节

巧妙地绡结起来。

B.小说开头交代黄泥威子当下还是个贫困村,扶贫干部和群众缺乏脱贫的信心,设置了背景,

为后文张本。

C.小说中村主任向村民们介绍“卜卖”行当的缘起和特色,意在坚定村民们种好沙棘果的信

心,也为小说增添了传奇色彩。

D.小说中村民们得知赵国栋不是赊刀人后先是惊讶不已,继而鼓掌欢呼,主要是出于对爷孙

两人经济专家身份的崇拜。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处:赵国栋非常高兴是因为他那时已知道村主任的爷爷当时任村长,既是当年赊购的

当事人,也是见证人。

B.第②处:“充满向往”“盼着”极具表现力,说明赵国栋爷爷的赊购条件激起了老村长尽

早摆脱贫穷的渴望。

C.第③处:通过村民们腰杆子都不由得“硬”了起来的细节描写,说明赵国栋的话语触动了

村民们的内心。

D.第④处:介绍了沙棘树的由来,突出沙棘树生长的情状,暗示了黄泥威子村扶贫工作成效

不显著。

8.小说中从“没想到赵国栋居然对沙棘果感兴趣……”到“……大家都期待地问他:'啥时

候你再来赊东西?‘'',赵国栋有条件地将米面粮油和生活必需品赊账给村民后,村民

们(不含老村长和村主任)的身心感受经历了多重变化,请结合文本有关内容简要梳理概

括。(5分)

9.请你发挥想象模拟赵国栋爷爷的口吻,将结尾续写完整(不超过40个字),并说明续写

的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上(汉武帝)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汲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

予,然后奉诏。黯为上泣日:“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

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闲,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日:

“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御史大夫汤,智足

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

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

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及汤败,上

抵息罪。

使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十岁而卒。诏徙奸猾吏民于边。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十二》)

材料二:

公讳仲淹,字希文。祥符八年举进士。天圣中,晏丞相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

阁校理。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陈州。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

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

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言事者希

旨,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未见过失,宜掩其

小故以全大德。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公叹日:“上之用我者至

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言

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后因以疾请邓州。守邓三岁,公益病,遂不起,

享年六十有四。

(节选自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有司已具A公上疏言天子B无北面C且开后世弱人主D以强E母后之渐F其事G遂

已。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薄,轻视、看不起的意思,与《促织》“薄产累尽”中的“薄”意思相同。

B.九卿,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职。周朝以少师、少傅、少保等为九卿。

C.“趣”通“促”,意为“催促”,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中的“趣”意思

不同。

D.益,更加的意思,与《苏武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中的“益”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武帝任命汲黯为淮阳太守,汲黯伏地辞谢,不肯接受印信,汉武帝多次下诏,汲

黯才接受此职。汲黯还流着泪向汉武帝诉说辞不就职的理由。

B.汲黯临行前叮嘱李息揭露御史大夫张汤爱制造事端、玩弄法律条文、依靠不法官吏

来建立自己威望的行径,否则忠臣们恐怕都会受到惩处。

C.天圣年间,范仲淹担任秘阁校理职务时因上书言事违背章献太后意旨,被贬为河中

府通判、陈州通判。后来皇帝征召他担任右司谏一职。

D.章献太后临朝听政大会众臣,皇帝要率领百官为太后祝寿祈福。范仲淹呈上奏章反

对,此事才止息。他又上奏请求太后把理政大权还给天子。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4分)

(2)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4

分)

1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范仲淹的形象特点。(3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杨本胜①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李商隐

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

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

寄人龙种②瘦,失母凤雏痴。

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

注释:①杨本胜:名筹,字本胜,杨汉公之子。阿衮:商隐之子衮师,生于会昌六

年,作此诗时(大中七年)已八岁。商隐大中五年赴梓州幕,衮师即寄养于长安。②龙

种:指衮师。李商隐与唐皇室同宗,故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因在梓州幕府任职,离开儿女已有一段时日,故而杨本胜来时,殷勤打听消息。

B.颔联的“应”和“恐”,意为“应该”“恐怕”,作者因见不到儿女,故而有此推

测。

C.颈联是作者的心碎之语,作者回忆离别之际,儿子瘦弱,女儿痴顽,不禁悲从中来。

D.李商隐的诗歌向来以委婉晦涩难以理解著称,本诗却没有其一贯的特点,晓畅如话。

16.清人纪的引《四家评》说,“结有情致,诗须如此住,意方不尽于言中",请你结合

本评语,赏析尾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

指出推行新法的依据,用“”点明实行新法的根本目的。

(2)马可•波罗曾赞叹临安(今杭州)为“世界上最华贵的天城”。柳永《望海潮》中

写出了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出了临安楼阁的雅致。

(3)小刚去看画展,一幅险峻的群山图让他惊叹,他想引用古人的诗句来形容眼前的山势,

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虽然大自然仍然居然不动,星换斗移,每年一度,在冬天之后一定来一个春天,燕园仍然

是一年一度百花争妍,_A_。然而对我们住在燕园里的人来说,却是“尽日寻春不见春”,

究如处在一片荒漠之中。不但没有什么永恒的春天,连刹那间春天的感觉也消逝得_B_了。

当时我唯一的慰藉就是英国浪漫诗人雪菜的两句诗:“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

终会来临的,我_C_。

雪莱的话终于应验了,春天终于来临了。美丽的燕园又焕发出青春的光辉。我在这里终于

又听到了琅琅的书声。而且在这琅琅的书声中我还听到了十多年前没有听到的东西,听到了一

些崭新的东西。在这平凡的书声中我听到的难道不就是千军万马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脚步声

吗?我听到的难道不就是向科学技术高峰艰苦而又乐观的攀登声吗?我听到的难道不就是那

关好的理想的社会向前行进的开路声吗?我听到的难道不就是我们的青年一代内心深处的声

音吗?不就是春天的声音吗?

①眼前,就物候来说,不但已经不是春天,而且也已经不是夏天;②眼前是西风劲吹、落

叶辞树的深秋天气。③眼前是古代诗人高呼“悲哉”的时候。④然而在这春之声大合唱中,在

我们燕园里大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在黄叶丛中,在红树枝下,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娓紫嫣

红。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ABC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5分)

20.“悲哉,秋之为气也。”这两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促进健康十分重要。但是,—①近几年,褪黑素相关产品被年

轻人士尤其白领推崇为“助眠神药”。

褪黑素也被称为“暗信号”,这是因为褪黑素的分泌主要在黑暗状态下进行,—②白

天分泌受到抑制。一旦环境变暗、变黑,褪黑素就会开始工作,身体就逐渐进入睡眠状态。褪

黑素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内源性同步节律的作用,能够影响睡眠一觉醒周期,稳定和加强昼夜节

律。

目前,对于褪黑素的研究结果支持其适用于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时差综合征以及儿童睡

眠障碍等情况,有这些问题的人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褪黑素进行治疗。短期口服适量褪黑

素通常是安全的,但褪黑素不适合长期服用,人们应该像看待其他任何安眠药一样看待褪黑素,

并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比起其他安眠药,虽然褪黑素通常带来的副作用更少,—③比如

白天嗜睡、头痛头晕、胃部不适、头脑昏沉等。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①②③

22.下列句子中的“可以”与文中加点的“可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写得真不错,很可以读一读。

B.最近这天气实在热得可以,要是能下一场雨就好了。

C.他家的新房我去看了,地理位置、整体装修都还可以。

D.“九成熟十成收”,小麦达到九成熟时就可以收割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飞速传播,无形中促使着风潮的形成。“绘鱼须”、卷发棒,成为

一些中学女生的标配;“科目三”“社会摇”成为不少中学男生的热捧舞蹈;拍照就是美颜加

P图,务必肤白貌美、身材修长;休闲不离二次元,句句古风鬼畜,萌系御宅……其实,垂柳

白杨,自身各有其美;芙蓉牡丹,人亦各有所爱。卷发棒或能增添青春之美,“科目三”着实

释放了自我活力,但形象之美本无统一的标准,兴趣所在更不能刻意地局限。遵从自然或本心,

避免一味追逐“风潮”或盲目“求同”,也许才能活出真实丰盈的自己。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学校

及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00字

800字

2024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四)

新高考九省联考题型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特聘教授黄建平接受了中

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经验等问题分享了他的观点和思考。

中国教育在线:由您领衔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教师团队,入选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教

师团队创建示范名单”,您认为团队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黄建平:我觉得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坚守和奋斗。在西北化地域劣势为优势,在艰苦的环境

中培养学生。锤炼自己的品格意志,为了科学的发展勇攀高峰,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

所以,我既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在我们的团队中,所有人同心协力,

艰苦奋斗,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团队。

中国教育在线:“到西部去”也是国家一直以来的一个号召,您觉得如何才能增强西部或

者是西部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

黄建平:我是2004年回国以后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的。对于一个基层学院来说,

人才短缺是最大的困难。当时我们面临的就是人才短缺、经费不足的情况,条件也很艰苦。我

认为,想票留住人才,就是要建设一支黄大年式的团队。

在我们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凝聚力是逐渐形成的。随着项目的推进,慢慢地大家对于所从

事的工作、所研究的课题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老师和同学之间相互支持,在团队的成长过程

中,大家也渐渐爱上了这块土地。大家加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了我们热爱的西北边

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团队也成长起来了,人才也都留了下来。

中国教育在线:团队的出色靠人才,那么你觉得,?

黄建平:应对时代变局,响应国家需求,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有奉献精神是非常重

要的。人才的培养需栗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认为,要培养出一个有奉献精神、可堪大用的人才,

大概需要10年的时间,差不多也就是从本科到博士的时间。

首先,在本科阶段就是要重视关于道德品格的教育。比如前一段时间,我请来了《山海情》

的原型、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嬉教授和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院士讲述他们的故事。

我就是要用这些鲜活的例子告诉他们,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至诚报国。

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加思政建设融入到科学研究之中,融入到教学当中。因为国际形势影

响方方面面,我们栗时刻提醒学生,要爱自己的国家,栗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要让孩子们

心里装着这个国家,而不是只装着自己。要让他们知道,作为学生,只有努力学习,将来才能

成为栋梁之材,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到研究生阶段,我们再带着孩子们去进行各种各样的野外观测和科考实践,在艰苦的环境

中锤炼他们的品格和意志。这样,大概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我认为可以培养出来一个真正

拥有家国情怀、可堪大用的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10年,确实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您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真的是

花费了很多的心血。

黄建平:实际上就像我刚才说的,我既是践行者,也是受益者,我自己也在团队的建设过

程中获得了成长。同时,我的第一批学生也成长起来了,他们都是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

再到现在成为青年教师,把这种精神又传承给他的学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使得学

生们都能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摘编自2023年11月4日中国教育在线《黄建平院士: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

生》)

材料二:

科学研究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更多的是心有大我、百折不挠。

2004年以前,兰州大学大气学科,虽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但师资力量薄弱、科研基础弱、

科研经费严重短缺,甚至面临着一级学科博士点被“摘帽”的挑战。

黄建平作为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首任院长,并未退缩,他凭借从事大气科学研究多年的

经验,以科学家独到而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这里独特的科研优势。他认为,甘肃毗邻青藏高原,

地处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典型位置,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天然试验场。如果在这里开展最为基础

的气候与环境监测,应该能做出一些原创性的成果。

为了改善科研条件、发展壮大学科,黄建平决定从建设观测站的基础工作入手。“想栗获

得一流的研究成果,就必须从观测入手,拿到第一手的观测数据。不然只能使用国际通用的模

型与一些发达国家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但这些并不一定都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自

然很难有所创新发展。”

经多方考察选址,黄建平决定将观测站建立在榆中校区的萃英山顶上。那时榆中校区刚刚

建成不久,通往萃英山的公路尚未修好,新购置的观测仪器只能由黄建平团队的同学们用人力

车沿小路一步步拖拽上去。大气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闭建荣是2002级学生,他的本硕博都在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完成,他对当时的艰苦记忆犹新,“寒冷的冬天,平房里没有暖气,靠

煤炉取暖。但不管多苦多难,黄老师都和我们同吃同住在山上。”闭建荣回忆道。

正是在这样不懈的努力下,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终

于在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能量和水分循环观测计划,这在当时是全

国高校建设的第一个国际气候观测站。

(摘编自2021年11月27日兰州大学新闻网《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心有大我百折不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建平既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践行者,又是受益者,同时也推动这种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B.黄建平认为培养新时代拥有家国情怀的人才,需要将思想引领与实践锤炼相结合。

C.黄建平敏锐地发现兰州大学大气学科独特的科研优势,坚信定能做出原创性成果。

D.黄建平认为自建观测站取得的数据可能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数据更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教育在线在特定的场合,围绕特定的目的进行提问,用语得体,效果良好。

B.材料一的标题颇具匠心,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在“种子达人”钟扬身上也有体现。

C.材料一黄建平的语言既平实通俗,又饱含深情,开诚布公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D.两则材料均通过写黄建平在兰州大学任院长的经历,突出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3.下列对材料一横线处中国教育在线提问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该如何培养能够支撑我们国家应对当前时代变局的人才

B.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C.您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到底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D.建设一支黄大年式的团队,团队中个人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4.下面相关文体方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是一篇人物访谈,中国教育在线访谈人精心设计访谈问题,通过被访谈人对问题的

思考与回答/人物对话,表现出了被访谈人黄建平的优秀品质。

B.材料二是一篇人物通讯,也可以说是一篇新闻报道或人物报道,作者精心选取新闻人物黄

建平的典型事例、语言以及其学生的细节、回忆,加之作者的议论。

C.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如果是报道群体形

象的,也往往突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

D.实施人物访谈时要创设恰当的谈话情境,不使受访人感到有社会压力,具备细致的洞察力、

耐心和责任感,不对受访人进行暗示和诱导,对相同的事情会从不同的角度提问,能如实

准确地记录访谈资料,不曲解受访人的回答。

5.作为新时代青年,你认为黄建平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参考答案

l.C(C项“坚信定能做出原创性成果”说法绝对,材料二第三段说“应该能做出一些原

创性的成果”。)

2.D(D项”均通过……突出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表述有误,材料二侧重突出其不惧困

难、创新突破的精神。)

3.A(B项提问方向有误,根据下文黄建平的回答可知,其着重强调的是“如何培养人才”

而非“培养什么人才”;C项问题笼统,指向不明确,且“到底”二字较为强势,语气不够委

婉、态度不够尊重;D项问题未体现层层深入,与前一处问题重复。)

4.C(C项“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事迹为主的通讯”不准确,应是“人物通讯是以写人

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

5.①团队合作,同心克难;②艰苦奋斗,不屈不挠;③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家国情怀;④

潜心育人/重视人才,启智润心;⑤眼光敏锐,求是创新/实事求是,注重实践;⑥无私奉献,

呕心沥血/爱岗敬业。

(-)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赊刀人阳

顾敬堂

黄泥赢子是个贫困村,历年来,上级部门派了好几拨机关下沉人员驻村扶贫,但都收效甚

微,天长日久,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没有信心了。

这天,村里忽然来了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拿着一个陈旧的账本来到村委会打听。村主任

看着账本上的名字很是吃惊:“这是哪年的账目呀?好几个人都不在了……咦,还有我爷爷的

名字呢!”

①得知村主任的爷爷还在世.这个自称赵国栋的人非常高兴,请村主任将名单上还在世的

人召集过来,说说这四十年前的账单。

很快,村部里来了百十号人,有些是账单上欠了债的,更多的是来看热闹的村民。

赵国栋给大家问了好,然后切入正题:“这是很久之前的事了,我爷爷来过黄泥赢子,赊

给大家一些生活物资……”

村主任的爷爷一听就惊呼道:“啊!你是赊刀人的孙子?我记得你爷爷,那时候我还是黄

泥羲子的村长呢……”

那是四十年前的一个春天,一个货郎风尘仆仆地来到黄泥羲子,他拉着满满一架子车的货

物,大多是镰刀、剪刀、菜刀之类的物件。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村里好多年都没见过走街串巷做生意的人了。村民们觉得新鲜,围

着货郎纷纷询问物件的价格。货郎笑眯眯地说:“我这车货物呀,只赊不卖!正常一把菜刀八

毛钱,我两块钱赊给大家。”

村民们顿时炸锅了:“把我们当傻子呀,两块钱谁赊!”

“大家先听我说完。"货郎不急不忙地摆摆手,”等到家家都买上电视机,没人穿补丁衣

服,顿顿能吃饱饭,桌上有细粮的时候,我再来收钱。”

“哈哈,我先赊把镰刀!”老村长立刻嚷道,“这不等于自给嘛,你说的这些事儿根本没

可能!”

“我赊把犁头,要是你说的事儿实现不了,我可不给钱!”

又有一个人接过话头。其他村民听出了道道,立刻蜂拥而上,一车的货物十几分钟就被赊

购一空。

赊刀人拿出账本,挨个记下赊账人的姓名,让大家按下手印,便推着空车子走了。

看着货郎远去的背影,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都觉得遇到了傻子,白捡了便宜。②老

村长却充满向往地说道:“我倒是盼着他早点过来收钱呢!”

回忆到这里,老村长感慨地说道:“谁能想到,改革开放的风吹到黄泥赢子之后,只过了

五六年时间,你爷爷说的话就都应验了!到现在都四十年啦,当年欠的账我还十倍!”

两三块钱的欠账,十倍也不过二三十元!村民们纷纷表示都按十倍来还。

赵国栋微笑着点头说道:“来的时候,爷爷让我拿这个账本试试黄泥微子的民风。如果大

家不认账,我转头就走;如果大家认账,我就继续和大家做生意,老规矩,只赊不卖!”

③村民们一听,腰杆子都不由得硬了起来。

不一会儿,村外便开来两台货车,上面堆满了米面粮油和生活必需品。大家都看向赵国栋,

等他说出赊账的条件。

赵国栋指着东面的一片地说道:”等到沙棘果五十块钱一斤时,我再来收钱,并且货物的

价格也是正常价,不多加一分钱。”村民们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④那片沙棘树是前年大家在

扶贫干部的指导下栽的,去年零星结了些果子,谁也没太当回事。

没想到赵国栋居然对沙棘果感兴趣。村民们面面相觑一阵,便上前围着两台车挑选起货物

来。赵国栋拿出一个新账本,将赊货人的名字记了上去。

很快,两车货物被村民们搬空了,赵国栋笑眯眯地摆摆手,坐上车离开了。有个村民看着

自己堆得跟小山似的货物,得意地说道:“沙棘果怎么可能卖到五十块钱一斤?你们太傻了,

有便宜不占傻子啊,为啥不多赊点?”

老村长白了他一眼道:“大城市的物价可贵着呢!人家要是没把握挣钱,会跟你扯这个?

他爷爷当年的预言可都成真了!”村主任接过爷爷的话:“他们这个行当是从‘赊刀人'转化

过来的,古时候叫‘卜卖',据说是鬼谷子的传人,估计是根据市场规律做出判断,预测的准

确性非常高呢!”

大家又闲聊了一会儿,这才带着赊来的货物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村主任八十多岁的爷爷就出现在他家的沙棘林里,给地锄草、松土、浇水。

有人看到后,也跟着到自家沙棘地里忙活起来。很快,全村人达成了一个共识:沙棘果的行情

肯定会非常好,否则新一代的“赊刀人”怎么会平白把东西赊给咱们呢!

到了冬天,红灿灿的沙棘果挂满了枝头,村主任通知大家,今天有人来收购沙棘果,五十

块钱一斤!村民们吃惊又高兴,吃惊的是,赊刀人的预言竟然成真了;高兴的是,之前都不看

好的沙棘果居然真的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卖完沙棘果,赵国栋果然来了,村民们心甘情愿地给他结算了赊欠的货款。这还不够,大

家都期待地问他:“啥时候你再来赊东西?”

赵国栋笑呵呵地说:“从明天起,我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正式驻村,和大家一起振兴黄泥赢

子!”

村民们惊讶不已:“啊?你不是赊刀人?”

赵国栋摆摆手道:“我爷爷是研究市场经济的专家,我现在搞的也是这个专业。当年所谓

的赊刀,不过是他老人家到农村考察时,变相扶贫而已。”

“太好了,你来这儿带着我们干.肯定能领着我们脱贫致富!”村民们纷纷鼓起掌来。赵

国栋笑了,脑海中又想起他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正式驻村临行时爷爷说的话:“。”

(有删改)

【注】

民间传说中一种神秘的会预言的人群。赊刀人赊的不是武器,而是菜刀、镰刀等生活必需

品。他们身上的刀只赊不卖,并且他们在临走的时候,会留下一句高深奠测的谶语。等到他们

的预言实现之后,他们就会来收钱。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赊刀人”为题,不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将小说前后四十年间的故事情节

巧妙地第结起来。

B.小说开头交代黄泥威子当下还是个贫困村,扶贫干部和群众缺乏脱贫的信心,设置了背景,

为后文张本。

C.小说中村主任向村民们介绍“卜卖”行当的缘起和特色,意在坚定村民们种好沙棘果的信

心,也为小说增添了传奇色彩。

D.小说中村民们得知赵国栋不是赊刀人后先是惊讶不已,继而鼓掌欢呼,主要是出于对爷孙

两人经济专家身份的崇拜。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处:赵国栋非常高兴是因为他那时已知道村主任的爷爷当时任村长,既是当年赊购的

当事人,也是见证人。

B.第②处:“充满向往”“盼着”极具表现力,说明赵国栋爷爷的赊购条件激起了老村长尽

早摆脱贫穷的渴望。

c.第③处:通过村民们腰杆子都不由得“硬”了起来的细节描写,说明赵国栋的话语触动了

村民们的内心。

D.第④处:介绍了沙棘树的由来,突出沙棘树生长的情状,暗示了黄泥威子村扶贫工作成效

不显著。

8.小说中从“没想到赵国栋居然对沙棘果感兴趣……”到“……大家都期待地问他:'啥时

候你再来赊东西?‘'',赵国栋有条件地将米面粮油和生活必需品赊账给村民后,村民

们(不含老村长和村主任)的身心感受经历了多重变化,请结合文本有关内容简要梳理概

括。(5分)

9.请你发挥想象模拟赵国栋爷爷的口吻,将结尾续写完整(不超过40个字),并说明续写

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6.【答案】D(3分)

【解析】

D项“主要是出于对爷孙两人经济专家身份的崇拜”错误,从原文“从明天起,我以第一

书记的身份正式驻村,和大家一起振兴黄泥威子!”可以看出,村民们惊讶的原凶是赵国栋“居

然”不是赊刀人;从“你来这儿带着我们干,肯定能领着我们脱贫致富”可以看出,村民们鼓

掌欢呼的原凶主要是他们坚信赵国栋能够带领他们走上富裕之路。

7.【答案】A(3分)

【解析】A项中“赵国栋非常高兴是凶为他那时已知道村主任的爷爷当时任村长”错误,

第①处画横线的句子只是表明赵国栋得知村主任爷爷在世而高兴,他是后来才知道村主任的爷

爷当时还是黄泥威子的村长,他那时并不知道。

8.【答案】①一开始,村民们“面面相觑”,将信将疑,个别村民认为白占了便宜而沾沾

白喜。②在老村长的带动下,村民打理起自家的沙棘地并形成共识:沙棘果行情会非常好。③

到了冬天,沙棘果喜获丰收,给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村民们既吃惊又高兴。④卖完沙棘

果,村民们心甘情愿地同赵国栋结算了赊欠的货款,希望他再来赊东西。

【解析】作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指向的文本区间,做到不越“界”。其次,村民们的身心

感受,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经历了多重变化,答题时,要按照变化过程加以梳理概括,做到

不凌乱。最后,梳理概括村民的身心感受,做到不遗漏。

9.【答案】续写示例:孩子,你要知道,要想振兴乡村,首先得把广大农民的心先“扶”

起来。续写理由:①形象刻画方面,形象上与爷爷之前表现的形象相契合,借赵国栋的联想,

从侧面表现了他的爷爷深入群众、讲究实效的工作作风。②主旨提示方面,卒章显志,借赵国

栋爷爷的话来结尾,凸显了农民脱贫及乡村振兴的主题。③情节设置方面,结尾续写的内容呼

应了小说的开头。(续写2分,要求契合人物身份,切合小说情境,符合字数要求。紧扣续写

陈述理由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想要续写好结尾,需要认真研读小说,通盘考虑所续结尾对于故事情节设置、人

物形象塑造、主旨及其揭示的方式等方面应该起到与所能起到的作用。续写的答案及陈述的续

写理由仅为示例,凡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均应酌情赋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上(汉武帝)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汲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

予,然后奉诏。黯为上泣日:“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复见陛下,不意陛下复收用之。臣

常有狗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闲,补过拾遗,臣之愿也。”上日:

“君薄淮阳邪?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

黯既辞行,过大行李息.曰:“黯弃逐居郡,不得与朝廷议矣。御史大夫汤,智足

以拒谏,诈足以饰非,务巧佞之语,辩数之辞,非肯正为天下言,专阿主意。主意所不

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

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与之俱受其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及汤败,上

抵息罪。

使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十岁而卒。诏徙奸猾吏民于边。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十二》)

材料二:

公讳仲淹,字希文。祥符八年举进士。天圣中,晏丞相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

阁校理。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陈州。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

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

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言事者希

旨,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未见过失,宜掩其

小故以全大德。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

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