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中医经典之温病学知识竞赛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_第1页
2024年甘肃省中医经典之温病学知识竞赛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_第2页
2024年甘肃省中医经典之温病学知识竞赛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_第3页
2024年甘肃省中医经典之温病学知识竞赛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_第4页
2024年甘肃省中医经典之温病学知识竞赛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甘肃省中医经典之温病学知识竞赛理论考试题库(附

答案)

一、单选题

1.叶天士云“两阳相助”中短短的两阳指()

A、阳明与少阳

B、太阳与阳明

C、太阳与少阳

D、风邪与热邪

E、风邪与暑邪

答案:D

2.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澹语

D、局部红肿热痛

答案:D

3.湿热酿痰,蒙蔽心窍的神志改变特征是()

A、其人如狂

B、时清时昧

C、昏愦不语

D、神昏澹语

答案:B

4.属疫疹发病之特征的是0

A、斑色淡红

B、隐而不显

C、分布稀疏

D、继续发热

E、伴各种出血

答案:E

5.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苔白舌红,右脉

数大,方宜用()

A、银翘散

B、桑菊饮

C、桑杏汤

D、清燥就肺汤

E、翘荷汤

答案:C

6.“湿热证,十余日,大势已退,惟口渴,汗出,骨节痛,余邪留滞”在()

A、骨髓

B、经络

C、阳明

D、卫表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7.温病壮热烦渴,头痛如劈,烦躁不安,肌肤发斑,吐血蚓血,舌绛苔黄,其病变属

于:

A、气分证

B、营分证

C、血分证

D、气血两燔

E、气营血同病

答案:E

8.前人提出新感伏邪说,实际是根据:()

A、初起的不同证候特点

B、发病季节

C、时令主气

D、不同的病因

答案:A

9.在通腑泄热法的运用上,下列哪些提法欠妥?

A、里热未成实结不可盲目投用

B、阴虚腑实者不宜单用

C、下利恶臭稀水者忌用

D、腑实正应虚者,当配合扶正使用

E、肠胃湿热积滞者不宜使用

答案:C

10.温病兼见胸皖痞闷,吞酸暧气腐,恶闻食臭,腹胀肠鸣,苔厚而腻,为温邪兼:

A、痰饮

B、湿浊

C、气郁

D、瘀血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11.下列秋燥的治疗方法中,哪项提法错误()

A、邪袭肺卫,治以辛凉甘润

B、燥干清窍,治宜清轻宣透上焦气分燥热。

C、燥热化火,伤及肺阴,治宜清肺燥养阴

D、燥热化火,治以苦寒清热泻火为主。

E、肺胃阴伤,治宜甘寒滋润,清养肺胃。

答案:D

12.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A、中风

B、伤寒

旧:目

C\/业/皿

D、暑温

E、热病

答案:D

13.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

答案:D

14.气营两清的代表方剂是

A、清营汤

B、化斑汤

C、犀角地黄汤

D、清瘟败毒饮

E、加减玉女煎

答案:E

15.与烂喉疹发病无关的是()

A、冬天应寒反温

B、春天温之太过

C、人体正气不足

D、脏腑气血失调

E、饮食不洁

答案:E

16.湿温病出现下列何项时,为湿温病的变局。()

A、脾胃经

B、心肝经

C、三焦经

D、太阴肺经

答案:B

17.患者,男,14岁,谷雨季节外出游览,当晚发病,身热恶寒,头痛少汗,咳

嗽,口苦而渴,心烦,曾服解表止咳等药,翌日病情加重,壮热口渴,头痛,烦

躁,斑疹隐隐,舌绛苔黄,脉数。诊断(病名,病机)应为()

A、风温(肺热发疹)

B、风温(热在阳明)

C、春温(热在营分)

D、春温(气营两燔)

E、暑温(热入血分)提示:本案初起为“新感引发”之表里同病。治宜清泄里

热为主,由于治不得当,表证虽消失,但里热速炽,气营并病,因而其诊断春温

(气营两燔)

答案:D

18.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A、风温

B、舂温

C、暑温

D、湿温

E、伏暑

答案:B

19.温病兼见胸院满闷,时时叹急,泛恶,不思饮食,脉沉伏或细弦,为温邪兼:

A、痰饮

B、气郁

C、食滞

D'湿浊

E、瘀血

答案:B

20.下列哪项不是对新感温病的描述()

A、感邪后立即发病

B、初起病邪在表,由浅到深传变

C、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

D、暑温初起,无卫分证,故本病不属于新感温病

答案:D

21.温病中邪入脾、胃、肠、胆、胸膈部位时,其病变多属:

A、卫分证

B、气分证

C、营分证

D、血分证

E、气营两燔证

答案:B

22..《温热论》云“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其病机为()

A、热重于湿

B\湿重于热

C、湿热并重

D、湿阻脾胃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3.证见发热,暴吐暴泻,吐物酸臭,泻物黄水样,头身疼痛,腹中绞痛阵作,

小便黄赤灼热,舌苔黄腻,脉象濡数,治宜0

A、霍香正气散

B、羌活胜湿汤

C、霍朴夏苓汤

D、蚕矢汤

E、三仁汤

答案:D

24.气营两燔证见症:()

A、壮热,口渴、头痛、苔黄,脉数

B、烦躁不宁、斑疹隐隐、舌红绛

C、身热灼手,吐血便血,斑疹密布

D、壮热口渴,斑疹隐隐,舌红绛

答案:D

25.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

B、昏狂澹妄

C\吐血蚓血

D\舌质红绛

答案:C

26.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染性

B、病因是感受温邪

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

D、都能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

答案:D

27.肝肾阴虚,邪少虚多的热型是:

A、夜热早凉

B、发热夜甚

C、寒热往来

D、日哺潮热

E、热势低微,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答案:E

28.暑温与湿温的鉴别要点是0

A、发病季节

B、易人气分

C、初起证候

D、是否有白pEi

E、是否留有后遗症

答案:c

29.热陷心包,心窍阻闭可归属于0

A、气分证

B、营分证

C、血分证

D、气营分证

答案:B

30.身热,汗出,烦渴,胸闷痛,舌红苔黄,痰黄,脉滑数,治宜:()

A、小陷胸汤加枳实

B、白虎汤加瓜篓皮

C、麻杏石甘汤

D、桑菊饮加石膏

E、银翘散加桔梗

答案:C

31.下列哪项不是泄卫透表法的作用()

A、开泄媵理

B、疏解表邪

C、透疹外达

D、清热保津

答案:D

3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答案:B

33.湿热温病差后,畲邪未尽,胃气末复者,治宜选:

A、参苓白术散

B、竹叶石膏汤

C、薛氏五叶芦根汤

D、集灵膏

E、薛氏参麦汤

答案:C

34.下列哪项非大头瘟的诊断要点0

A、多发于冬春季节

B、起病较急

C、头面红肿

D、肌肤发斑

E、很少见内陷营血证候。

答案:D

35.女,17岁,初秋久晴无雨,证见咳嗽不爽而多痰,胸腹胀满,便秘,舌红苔

黄,治宜()

A、清肺润燥养阴

B、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C、滋养阴液,攻下腑实

D、肃肺化痰,润肠通便

E、甘寒滋润,清养肺胃。

答案:D

36.春温身热夜甚,少腹硬满,按之疼痛,小便自利,大便色黑,神志如狂,舌

紫绛,脉沉实。治宜()

A、通下泄热,活血逐瘀

B、清营养阴,清心开窍

C、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D、豁痰开窍,化瘀散结

答案:A

37.暑湿困阻中焦的治则是()

A、芳香辟秽,化湿涤浊

B、芳香辟秽,清热涤暑

C、芳香化湿,清暑辟秽

D、辛开苦降,清化湿热

E、清暑化湿

答案:E

38.提出“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

少阳,”并对本病的理法方药作了较为系统论述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章虚谷

C、陈平伯

D、吴坤安

答案:A

39.烂喉疼多发生于0

A、春季

B、夏秋季

C、冬春季

D、秋冬季

答案:C

40.薛雪说“湿热证口渴,苔黄起刺,脉弦缓,囊缩,舌鞭,澹语,昏不知人,

两手抽搐的病机()

A、津枯邪滞

B、营液大亏,厥阳风火上升

C、热邪闭结胃腑

D、湿热化风,窜扰经脉

E、热邪充斥表里三焦

答案:A

41.叶天士说: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

皖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其药物是()

A、

B、

C\

D、

答案:D

42.气营同病而出血症状不重者,应选用()

A、化斑汤

B、加减玉女煎

C、清瘟败毒饮

D、黄连解毒汤

答案:B

43.根据发病季节命名的疾病是0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伏暑

答案:B

44.热灼营阴的发热类型是:

A、日哺潮热

B、身热不扬

C、发热夜甚

D、夜热早凉

E、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

答案:C

45.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其病变在()

A\气分

B、营分

G血分

D、气营

答案:A

46.(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

A、余霖

B、扬栗山

G戴天章

D、吴有性

E、俞根初

答案:C

47.论治湿温,下列哪项提法不妥0

A、初起气分同病,宜解表清气

B、表解以后,宜宣化气分湿邪,佐以清热

C、湿热俱盛,宜苦辛通降,化湿清热

D、热重于湿时,当以清热为主,兼以化湿

E、一旦湿热完全化燥化火,治疗则与一般温病相同。,

答案:A

48.温病邪在气分的脏腑部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胃

B、大肠

C、脾

D、肝

答案:D

49.下列哪一项症状热盛动风的证候中不常见?

A、心中,詹|詹大动

B、手足抽搐

C、角弓反张

D、灼热肢厥

E、颈项强直

答案:A

50.证见神识昏蒙,时清时昧,时有澹语,苔腻脉濡,宜选

A、安宫牛黄丸

B、至宝丹

C、紫雪丹

D、清宫汤

E、菖蒲郁金汤

答案:E

51.温病,热瘀互结,蓄于下焦者,治宜()

A、通腑泄热

B、导滞通便

C、增液通下

D、通瘀破结

答案:D

52.春温初发气分,热灼胸膈,治宜下列哪一方剂?()

A、凉膈散

B、桅子豉汤

C、宣白承气汤

D、翘荷汤

E、小陷胸汤加枳实

答案:A

53.下列哪一项不属“热炽阳明证”的范围?()

A、壮热

B、汗出

C、渴饮

D、舌红少苔

E、脉洪大

答案:D

54.“增水行舟”的代表方是0

A、增液承气汤

B、新加黄龙汤

C、增液汤

D、玉女煎

答案:C

55.湿温病身热不扬,皖痞腹胀,时欲恶心,口不渴饮,大便清泄,小便混浊,

苔白腻,脉濡缓。首选方剂是0

A、雷氏宣透膜原法

B、雷氏芳香化浊法

C、茯苓皮汤

D、宣清导浊汤

答案:B

56.大头瘟的病名首见于()

A、《皇帝内经》

B、《景岳全书》

C、《诸病源候论》

D、《脾胃论》

E、《医门法律》

答案:B

57..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0

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自属其中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答案:D

58.温病治法中“宣气化湿”法属于

A、袪湿清热法

B、和解表里法

C、泄卫透表法

D、清解气热法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59.叶天士所云心胃火燔劫烁救阴的舌像是()

A、舌绛而中心干

B、舌紫绛而干

C、舌尖独绛干

D、舌绛干枯而痿

E、舌绛望之若干,扪之有津

答案:A

60.下列不属于大头瘟分型的是0

A、风热时毒轻重

B、壅结经络范围

C、传变迅速

D、证候顺传

答案:C

61.湿温,便血过多,气随血脱,其治法应是()

A、养血止血

B、凉血止血

C、回阳救逆

D、收敛止血

E、益气固脱

答案:E

62.暑湿弥漫三焦证,其首选的方剂为()

A、三仁汤

B、温胆汤

C、三石汤

D、白虎加苍术汤

E、蒿苓清胆汤

答案:C

63.对于温热病邪的概念,下列哪一种认不妥?

A、舂季导致某一种温病的病邪

B、温邪中的一种

C、温邪的同义概念

D、春温病的病因

E、是根据“伏寒化温”的理论衍生出的一种新的病因概念

答案:C

64.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

A、舂温

B、风温

C、秋燥

D、大头瘟

E、烂喉痣

答案:A

65.暑模证见骤然口鼻喷血。面色惨淡,气息欲绝,脉绝身凉,拟用何方()

A、清热解毒

B、凉血止血

C、清心开窍

D、回阳益气固脱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66.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不硬痛,呕恶较甚,苔黄腻,治宜:

0

A、葛根苓连汤加杏仁,贝母

B、葛根苓连汤加霍香,姜竹茹

C、葛根苓连汤加山桅,连翘

D、葛根苓连汤加秦皮,白头翁

E、葛根苓连汤加白芍,木香

答案:B

67.广义伤寒的定义是0

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

答案:c

68.伏气温病包括有:()

A、暑温、风温、春温

B、春温、湿温、烂喉疹

C、伏暑、春温

D、风温'伏暑、秋燥

答案:C

69.“轻法频下”多用于湿热积滞阻结肠道之证,方宜选()

A、大承气汤

B、枳实导滞汤

C、增汤承气汤

D、新加黄龙汤

答案:B

70.哪一篇专论问世,为后世将温病明确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奠定了理论基础()

A、《医经原旨》

B、《三时伏气外感篇》

C、《湿热病篇》

D、《外感温病篇》

E、《温热论》

答案:A

71.《温热论》说“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0

A、银花,豆豉之类

B、荆芥,防风之属

C、薄荷,牛旁子之属

D、桑叶,菊花之属

E、薄荷,荆芥之属

答案:C

72.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温热类温病?

A、湿温

B、暑温

C、伏暑

D、霍乱

E、大头瘟

答案:E

73.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

A、朱肱

B、王安道

C、吴又可

D、刘河间

答案:D

74.温病热瘀互结下焦,治宜()

A、清热化瘀

B、通瘀破结

C、活血化瘀

D、导滞通便

答案:B

75.风温的病名首见于()

A、《内经》

B、《伤寒论》

C、《温病条辨》

D、《外感温病篇》

答案:B

76.身热,微恶风寒,头痛胀重,身重肢节酸楚,无汗或微汗,皖痞,口不渴,

舌尖红,苔白腻,脉濡数,治宜0

A、新加香帮饮

B、卫分宣湿饮

C、银翘散

D、雷氏清凉涤暑法

E、香帮饮

答案:B

77.春温,表寒里热证,选用下列哪一方剂治疗?()

A、大柴胡汤

B、白虎汤加荆芥,防风

C、新加香帮饮

D、增损双解散

E、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

答案:D

78.首先提出疫疹病名的医家()

A、张仲景

B、巢远方

C、余师愚

D、吴又可

E、王孟英

答案:C

79.证见发热夜甚,神昏澹语,漱水不欲咽,舌绛无苔,望之若干,扪之尚润,

或紫晦而润,其治疗处方宜()

A、犀角地黄汤

B、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

C、桃仁犀气汤

D、神犀丹

E、犀地清络饮

答案:E

80.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类温病?

A、风温

B、舂温

C、秋燥

D、暑温

E、伏暑

答案:E

81.温病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胸闷胁痛,咽干鼻燥,心烦口渴,舌边尖

红,苔薄白而干,病机为0

A、风热邪袭肺卫

B、燥热邪在肺卫

C、燥热化火,伤及肺阴

D、燥热灼伤肺胃津液

E、风温邪热壅肺

答案:C

82.温病的病因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温邪

E\疟邪

答案:D

83.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

A、朱肱

B、刘河间

C、汪石山

D、吴又可

E、王安道

答案:B

84.方书记载秋燥初,中、末三期的治疗大法是()

A、上燥增液中燥治气,下燥治血

B、上燥治气中燥治血,下燥治气

C、上燥增液,中燥治血,下燥治气

D、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E、上燥治血,中燥治气,下燥增液

答案:D

85.以下哪一项不是温病使用开窍法的注意点?

A、开窍法针对温病过程中出现神昏而设,未见神昏者不宜使用

B、神昏因心阳外脱而致者不可投用

C、神昏应注意袪除原因,据证配合它法,综合施治

D、,湿热类温病不可用开窍之剂

E、清心开窍与豁普开窍适应证不同,临床运用不可混淆

答案:D

86.既可化火,又可遏伤阳气的温邪是()

A、风热

B、暑热

C、湿热

D、温毒

答案:C

87.温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少痰,咽喉疼痛,苔薄白,舌边尖红,治宜:

A、疏风泄热

B、滋阴解表

C、疏表润燥

D\清肺润燥

E、清热利咽

答案:C

88.湿热致病可:()

A、困遏清阳

B、初起即耗伤津气

G首犯肺卫

D、直中心包'肝经

答案:A

89.大便;唐而不爽,色黄如酱,肛门灼热,其病机为:

A、湿热困阻中焦

B、肠热下利

C、湿热积滞交阻肠道

D、食滞内停

E、热结旁流

答案:C

90..以下哪部著作对风温的病因,病机,和治法作了系统论述()

A、叶天士温病论

B、王孟英温热经纬

C、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D、吴鞠通温病条辨

E、薛生白湿热病篇

答案:C

91.下列哪项不是三甲复脉汤中的组成0

A、生牡励,生鳖甲

B、炙鳖甲,炙龟板

C、麦冬,生地

D、生龟板,阿胶

答案:B

92.身热口燥咽干,大便秘结,倦怠少气,撮空摸床,肢体阵颤,目不了了,苔

焦黄,脉沉细,治宜()

A、增液汤

B、调胃承气汤

C、新加黄龙汤

D、增液承气汤

E\导赤承气汤

答案:C

93.疫疹发病基本特征是()

A、头面烟赤肿痛

B、肌肤丹莎

C、肌肤斑疹

D、咽喉红肿

E、各种出血

答案:C

94.证见发热夜甚,神昏澹语,漱水不欲咽,舌绛无苔,望之若干,扪之尚润,

或紫晦而润,其治疗处方宜()

A、犀角地黄汤

B、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

C、桃仁承气汤

D、神犀丹

E、犀地清络饮

答案:E

95.伏暑病多发于()

A、夏季

B、秋冬季

C、春季

D、长夏季

答案:B

96.暑温病的基本治则是0

A、清热涤暑

B、清暑生津

C、清泄暑热

D、清热解毒

答案:c

97.下列哪项不是虚风内动()

A、角弓反张

B、口角颤动

C、手足蠕动

D、心中惜澹大动

答案:A

98.以下哪项不属于清营凉血法的作用?

A、清营泄热

B、凉血解毒

C、滋养阴液

D、通络散血

E、疏风泄热

答案:E

99.叶天士云:“两阳相劫”中的“两阳”是指()

A、阳明与少阳

B、太阳与阳明

C、太阳与少阳

D、风邪与热邪

答案:D

100.下列哪组方剂中无石膏()

A、白虎加人参汤

B、清瘟败毒饮

C、普济消毒饮

D、加减玉女煎

E、宣白承气汤

答案:C

101.张风逵说:“暑病首用辛凉”其代表方应为()

A、辛凉轻剂桑菊饮

B、辛凉平剂银翘散

C、辛凉重剂白虎汤

D、辛凉清润之剂桑杏汤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02.阳明腑实,阴液大伤,其舌象为()

A、苔薄黄干燥

B、苔老黄燥裂

C、灰燥苔

D、黑苔焦燥起刺

答案:C

103.斑疹色黑而隐隐,四旁色赤表示:

A、热毒轻浅,气血充盈

B、血热炽盛,气血受劫

C、热毒深重,气血尚充

D、火郁内伏,气血尚活

E、元气哀败,热毒锢结

答案:D

104.《温热论》中“浊邪害清”中的清是()

A、清阳

B、津液

C、清窍

D、胃气

E、正气

答案:C

105.下列哪一项不是秋燥的诊断要点(

A、有特定的季节性

B、初起见有津液干燥征象。

C、'病变重心在肺

D、一般传变较少

E、病程较长

答案:E

106.神识如蒙,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苔垢腻,病机为()

A、热陷心包兼阳明腑实

B、湿阻肠道,传导失司

C、热与血结,蓄于下焦

D、湿浊上蒙,泌别失职

答案:B

107.湿痰蒙蔽心窍出现神志异常的特征是0

A、其人如狂

B、昏愦不语

C、呕逆神迷

D、时明时昧

E、神昏澹语

答案:D

108.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0

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自属其中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答案:D

109.春温,阳明热结已去,呈现肠燥便秘,当选用下列哪一项方剂治疗()

A、五仁橘皮汤

B、新加黄龙汤

C、增液承气汤

D、调胃承气汤加鲜首乌、鲜生地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110..说明温病的诸特点中,哪种提法欠妥()

A、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

B、病因是感受外邪所致

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

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答案:B

111.风温余邪未净,肺胃阴伤,合适的方剂是:()

A、益胃汤

B、增液汤

C、竹叶石膏汤

D、沙参麦冬汤

E、青蒿鳖甲汤A叶天士B陈平伯C吴又可D薛生白E吴鞠通

答案:D

112.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胸闷,咳甚痰多,舌红苔黄,脉数,治宜()

A、麻杏石甘汤加半夏,苏子,橘红

B、麻杏石甘汤加芦根

C、麻杏石甘汤加连翘,川贝

D、麻杏石甘汤加浙贝,瓜萎,郁金

E、麻杏石甘汤加桔梗,甘草,贝母

答案:D

113.下焦蓄血,瘀热扰心神志异常的表现是()

A、心烦不寐,神昏澹语

B、昏澹躁扰,妄为如狂

C\神昏澹语,舌蹇肢厥

D、时清时昧,时有澹语

答案:B

114.下列哪项不是暑温所具有的特点()

A、发病急骤,初起即见气分热盛证候

B、传变迅速

C、最易伤津耗气

D、易逆传心包,多闭窍动风

答案:D

115.”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是谁所言?

A、叶天士

B、吴鞠通

C、王孟英

D、薛生白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16.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

A、朱肱

B、王安道

C、吴又可

D、刘河间

答案:D

117.壮热口渴引饮,烦躁不宁,斑色红赤,见于腹背,四肢,舌红苔干燥,脉洪

大,治宜选用()

A、清瘟败毒饮

B、犀角地黄汤

C、桃核承气汤

D、清宫汤

E、化斑汤

答案:E

118.一患者寒热似疟,午后身热较重,天明得汗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口渴心

烦,皖痞,苔黄白而腻,脉弦数。治疗选方是()

A、达原饮

B、小柴胡汤

C、蒿苓清胆汤

D、雷氏宣透膜原法方

答案:C

119..提出“暑必兼湿”见解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G王纶

D、李东垣

答案:A

120.薛雪云“痢疾久伤阴,虚坐努责者,宜用()”

A、熟地炭,炒当归,炒白芍,炙甘草,广皮之属

B、炒当归,川苛,炒白芍,炙甘草之属

C、炒当归,广陈皮,炒淮山,炒白芍之属

D、熟地炭,炒淮山,炒白芍,炙甘草之属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21.薛雪说“湿弊清阳则”()

A、头痛

B、胸痞

C、目糊

D、神昏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22.下列哪项不属肺热发疹证?()

A、身热咳嗽

B、肌肤发疹

C、胸闷疹点红润

D、心烦澹语

E、舌红脉数

答案:D

123.下列何证属温病正邪剧争的极期阶段()

A、胃热炽盛

B、热陷心包

G邪袭肺卫

D、热灼营阴

答案:A

124.湿温专论《湿热病篇》的作者是()

A、吴鞠通

B、陈平伯

C、薛雪

D、王孟英

E、朱肱

答案:C

125.湿温病热炽阳明,湿困太阴,治宜(

A、白虎加人参汤

B、白虎加苍术汤

C、苍术白虎汤

D、白虎汤加苍术、黄连,黄苓

E、三石汤

答案:B

126.斑黑光亮表示0

A、热胜毒盛,气血尚充

B、火郁内伏,气血尚活

C、热毒锢结,气血衰亡

D、热毒深重,肝肾之色外泛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27.”班从肌肉出发,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经”.语出:

A、章虚谷

B、叶天士

C、陈光淞

D、吴坤安

E、余师愚

答案:A

128.暑热病邪初起病变中心是0

A、在阳明胃

B、在肺卫

C、在阳明大肠

D、在脾胃

答案:A

129.“燥证路经无多……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

间有当用苦寒则,燥证则惟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也”语出0

A、喻嘉言

B、吴鞠通

C、王孟英

D、刘河间

E\汪瑟庵

答案:E

130.下列哪项不是动风的舌态0

A、舌体强硬

B、舌体短缩

C、舌颤

D、舌体胀大

答案:D

13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

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

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

答案:C

132.《疫疹草》的作者是()

A、金保山

B、陈耕道

C\夏春农

D、何廉臣

E、柳宝饴

答案:B

133.热闭心包与内闭外脱的区别关键在于0

A、昏愦不语

B、肢厥

C、气短

D、汗多,气短促,脉细无力

E、舌蹇语涩

答案:D

134.区别血分证和营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

B、昏狂澹妄

C、斑疹隐隐

D、吐血蚓血

答案:D

135.温病其人昏躁扰,妄为如狂,少腹硬满疼痛,大便色黑,舌质紫暗,其昏狂的机

理是:

A、营热扰心,心神失常

B、热陷气络,扰乱神明

C、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扰及心神

D、热结肠腑,胃热扰心

E、下焦蓄血,瘀热扰心

答案:E

136..正式确立伏暑病名的医家是()

A\吴鞠通

B、王肯堂

C、吴坤安

D、周扬俊

答案:B

137.疟疾传播主要途径是0

A、呼吸

B、血液

C、接触

D、虫媒

E、外伤

答案:D

138.以下哪些属和解表里法?

A、宣表化湿法

B、分消走泄法

C、开达膜原法

D、清泄少阳法

E、和解截疟法

答案:A

139.叶天士《温热论》中说:“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

宜——“0

A、益胃

B、补气

C、益肾

D、补中

答案:A

140.温邪在卫,治以辛凉,通常是指:

A、轻清宣气法

B、疏风泄热法

C、疏表润燥法

D、宣表化湿法

E、辛寒清气法

答案:B

141.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敛酸泄,不必用下”是那位医家所说()

A、张锡纯

B、张山雷

C、张风逵

D、陈平伯

E、王孟英

答案:C

142.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0

A、化斑汤

B、甘露消毒丹

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

D、清瘟败毒饮

答案:B

143.身热,心烦不得卧,口干咽燥,舌红苔黄或薄黑而干,脉细数。选方是0

A、连梅汤

B、黄连阿胶汤

C、加减复脉汤

D、青蒿鳖甲汤

答案:B

144.暑入心营的治则是0

A、凉营泄热,清心开窍

B、清营泄热,凉肝息风

C、清营泄热,透转气分

D、清营泄热,芳香辟秽

答案:A

145.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多饮,皖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滤色黄,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象滑数,治宜()

A、雷氏芳香化浊法

B、连朴饮

C、三石汤

D、甘露消毒丹

E、白虎加苍术汤

答案:B

146.身热面赤,口燥咽干,渴欲饮水,皖痞便秘,苔黄燥,脉沉实,治疗选方是

0

A、小承气汤

B、小承气汤等分方

C、甘露消毒丹

D、王氏连朴饮

答案:B

147.余邪留伏阴分的热型是()

A、身热不扬

B、夜热早凉

C、低热

D、发热夜甚

答案:B

148.湿温变证,便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无华,脉象微细,宜先用

0

A、独参汤

B、黄土汤

C、真武汤

D、生脉散

E、四逆散

答案:A

149.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又可

E、薛生白

答案:B

150.证见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安,肌肤发斑,甚或吐血、蚓血,舌绛苔黄,

脉数。辨证所属范围:()

A、气血两燔病证

B、阴伤病证

C、营分病证

D、卫分病证

答案:A

151.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A、卫气

B、肺卫

C、脾胃

D、阳明

E、心包

答案:B

152.下述症状中除哪项外,皆属营分见证0

A、心烦不寐

B、身热夜甚

C、斑疹隐隐

D、舌质紫绛

答案:D

153.叶天士《温热论》中“益胃”一法是指0

A、和胃降逆

B、补益气胃

C、清气生津,宣展气机

D、辛寒清气

E、补中益气

答案:C

154.下列哪项不符合辨别新感与伏邪的实际意义()

A、阐明温病初起不同发病类型

B、区别病变的浅深轻重

C、归纳病证的不同性质

D、指示病机的传变趋向

答案:C

155.将暑分为阴暑和阳暑两类的医家是0

A、张景岳

B、张仲景

C、张凤逵

D、吴鞠通

答案:A

156.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

或沉细,其病机是0

A、阳明腑实

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

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

答案:C

157.湿温,身热不扬,皖痞腹胀,时欲恶心,口不渴,大便;唐泄,小便浑浊,苔

白腻,脉濡缓。治疗选方是()

A、雷氏宣透膜原法

B、雷氏芳香化浊法

C、达原饮

D、霍朴夏苓汤

答案:B

158.湿阻肠道,传导失司证,其治法是()

A、导滞通便

B、通腑泄热

C\宣清导浊

D、通淤破结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59.温病病因学说的主要意义在于:()

A、明确病邪特性和致病规律

B、阐明温病发生的原因

C、指导临床治疗

D、指示病变部位

答案:C

160.清营凉血法中、具有轻清透泄作用的法是

A、清营泄热法

B、气营两清法

C、凉血散血法

D、滋阴凉营法

E、凉血解毒法

答案:A

161.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0

A、身痛有汗

B、寒甚热微

C、呕逆胀满

D、苔黄白而腻

答案:D

162.霍乱见手足厥冷,腹痛自汗口渴,口唇指甲青紫,小便黄赤,六脉俱伏,其

病机为()

A、亡阴

B、亡阳

C、阴阳格拒

D、真热假寒

E、真寒假热

答案:D

16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A、流行的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伤阴的程度

D、传染的强弱

答案:C

164.首先提出干霍乱病名的是()

A、《伤寒论》

B、《诸病源候论》

C、《丹溪心法》

D、《证治准绳》

E、《霍乱论》

答案:B

165.下面哪项是泄卫透表法范围?

A、轻清宣气

B、宣表化湿

C、分消走泄

D、辛寒清气

E、宣气化湿

答案:B

166.湿温病名首见于()

A、《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方》

E、《脉经》

答案:B

167.下列哪项不是宣白承气汤的辨证要点()

A、痰

B、喘

C、便秘

D、舌苔黄滑

答案:D

168.薛氏五叶芦根汤中不含()

A、蕾香叶,薄荷叶

B、鲜荷叶,佩兰叶

C、芦根,冬瓜仁

D、竹叶,桑叶

答案:D

169.脾瘴病的治疗根据《温热论》应选择0

A、苍术

B、佩兰

G蕾香

D、白术

E、茯苓

答案:B

170.妇人病温,凡胎前病,治疗原则是“虚步步保护胎元,恐损正气陷也”其意

思是0

A、用四物汤季节治疗

B、治疗温病亦须用保胎的补法

C、清热法与温补法同用

D、以袪邪为原则,使邪去而不伤胎

E、以血腻之药以护胎

答案:D

171.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皇帝内经》

B、《伤寒论》

C、《伤暑全书》

D、《景岳全书》

E、《温病条辨》

答案:E

172.春温病名首见于()

A、《内经》

B、《难经》

C、《千金方》

D、《诸病源候论》

E、《仲景伤寒补亡论》

答案:E

173.风温病的病因是()

A、风热病邪

B、温热病邪

C、温毒病邪

D、风温病邪

答案:A

174.证见壮热烦渴,口渴引饮,咽喉红肿糜烂,肌肤丹疹显露,舌赤苔黄燥,脉

洪数,其首选方剂0

A、余氏清心凉膈散

B、凉营清气汤

C、清营败毒饮

D、加减玉女煎

E、黄连解毒汤

答案:A

175.《温热论》中的“浊邪害清”之“浊邪”指()

A、痰饮

B、湿热

C'湿浊

D、淤血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76.卫分证的病理为:

A、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

B、邪郁卫表,肺气失宣;正气抗邪,邪正相争

C、邪热内陷,机窍阻闭

D、邪热久羁,耗损真阴

E、热窜血络,扰乱神明

答案:B

177.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

A、《温热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纬》

D、《温病条辨》

答案:A

178.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部疼痛较甚,苔黄脉数治宜:()

A、王氏连朴饮加技仁,竹叶

B、雷氏芳香化浊法

C\调胃承气汤

D\枳实导滞汤

E、葛根苓连汤加白头翁

答案:E

179.春温初起,热郁胆腑,柳宝饴认为,可一面泄热,一面透邪的方剂是()

A、黄苓汤

B、黄苓汤加豆豉玄参方

C、蒿苓清胆汤

D、苓连温胆汤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80.温毒的治疗重在0。

A、清泄热毒

B、辛凉宣泄

C、清营凉血

D、活瘀止痛

答案:A

181.心火独亢,肾水不济,消渴不已者,治宜选用()

A、黄连阿胶汤

B、沙参麦冬汤

C、增液汤

D、连梅汤

E、五汁饮

答案:D

182.“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0

A、薛雪

B、叶桂

C、吴鞠通

D、王孟英

答案:A

183.风温,症见身热,咳嗽,口渴,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腹不硬痛,苔黄,

脉数,宜选用下列何方为宜?()

A、麻黄,杏仁,石膏,黄连,白芍,甘草

B、葛根,黄苓,黄连,甘草

C、黄连,瓜篓,枳实,半夏,木香

D、杏仁,连翘,薄荷,桑叶,菊花,苇茎,技仁,茯苓

E、黄连,瓜萎,枳实,半夏,猪苓,白术,泽泻

答案:B

184.”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是哪一位医家所说?

A、吴又可

B、章虚谷

C、陆孑贤

D、余师愚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85.火邪劫营,营阴受损的舌像是:

A、舌纯绛鲜泽

B、舌绛而干燥

C、舌绛苔黄

D、舌绛光亮如镜

E、舌绛不鲜,干枯而萎

答案:B

186.营分证的辨证要点是:

A、身热夜甚,心烦澹语,舌红绛

B、身灼热,口干不欲饮,舌绛干燥

C、发热胸闷,肌肤红疹,苔薄舌红绛

D、夜热早凉,无汗口干,舌绛干脉细

E、壮热烦渴,吐血蚓血,肌肤紫斑

答案:A

187.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澹语

D、局部红肿热痛

E、脉象洪数

答案:D

188.温病证见壮热烦渴、头痛如劈、烦躁不安、肌肤发斑、吐血蚓血、舌绛苔黄、

脉数。其病变阶段为:()

A、气分

B、气营分

G血分

D、气营血分

答案:D

189..温病病因学的实际意义是0

A、指示病变部位

B、推测正气强弱

C、说明病变的传变趋向

D、指导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答案:D

190.灼热躁扰,澹妄,斑疹,吐血,蚓血,角弓反张,舌深绛而干,其病机是()

A、肝经热盛,肝风内动

B、气分热盛,肝风内动

C、心营热盛,肝风内动

D、血分热盛,肝风内动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191..根据临床特点命名的疾病是()

A、大头瘟

B、春温

vP、今攵z:n曰n

D、风温

答案:A

192.“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语出()

A、吴又可

B、陆子贤

C、余师愚

D、章虚谷

答案:B

193.便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无华,脉微细,多见于()

A、暑温

B、风温

C、伏暑

D、湿温

E、春温

答案:D

194.察斑疹色泽可测知病势轻重,提出“红轻、紫重、黑危”的医家是()

A、余霖

B、雷丰

C、叶桂

D、吴搪

答案:B

195.身热不已,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象弦

数,其基本病机为()

A、热郁胸膈

B、邪留三焦

C、热灼胸膈

D、热郁胆腑

E、热炽津伤

答案:D

196.分消走泄法适应于

A、邪热与痰湿阻遏于三焦气化失司者

B、邪郁少阳,胃失和降者

C、湿热秽浊'郁伏膜原者

D、外有表寒,内郁暑湿者

E、湿热郁阻、小便不通者

答案:A

197.温病中邪入脾、胃、肠、胆、胸、膈等部位时,一般多属:()

A、卫分证

B、气分证

C、营分证

D、血分证

答案:B

198.温病证见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体倦怠,咽肿溺赤,苔黄而腻,最适合的

方剂是0

A、三石汤

B、甘露消毒丹

C、王氏连朴饮

D、三仁汤

E、银翘散加马勃,元参

答案:B

199.叶天士认为,风温的发生是因0

A、外感风温时毒

B、温风过暖,感其气者

C、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D、感受春季温热病邪

答案:C

200.春温气分郁热证见身热不甚心烦懊憔,坐卧不安,欲呕不得呕,舌苔微黄不

躁,脉数。治宜()

A、凉膈散

B、桅子豉汤

C、增损双解散

D、黄苓汤加豆豉玄参方

E、蒿苓清胆汤

答案:B

20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肝风内动的舌象?

A、舌体强硬

B、舌体短缩

C、舌体歪斜

D、舌体颤动

E、舌体萎软

答案:E

202.用其轻开肺气,使气化则湿化的处方是()

A、雷氏芳香化浊法

B、三仁汤

C、王氏连朴饮

D、菖蒲郁金汤

E、薛氏五叶芦根汤

答案:B

203.“气营两燔"指下列哪项为宜0

A、气分证未解又出现营分证

B、营分证透出气分

C、气分证转变营分证

D、营分证欲从气分而解

答案:A

204.症见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数,最合适的

处方是0

A、蒿苓清胆汤

B、黄苓汤加豆豉玄参方

C、黄苓汤加柴胡、山桅

D、黄苓汤加龙胆草、黄连、竹茹、代赭石

E、桅子豉汤加竹茹、枇杷叶

答案:B

205.心火上炎的舌像是:

A、舌尖红赤起刺

B、舌中生有红点

C、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

D、舌绛而干燥

E、舌焦紫起刺

答案:A

206.斑的发生,多先起于()

A、胸腹

B、四肢

C、头面

D、背部

答案:A

207.以下哪项不属固脱法作用范围?

A、益气生津

B、敛汗固脱

C、峻补阳气

D、救治厥脱

E、固脱开窍

答案:E

208.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

A、《温热论》

B、《外感温病篇》

C、《湿热病篇》

D\《疫病篇》

答案:C

209.按三焦辨证,病在足少阴的病理是()

A、热盛动血,心神扰乱

B、热邪久留,肾阴耗损

C、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D、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答案:B

210.暑温初起,病邪多侵犯0

A、卫分

B、气分

C、卫气同病

D、气营同病

E、血分

答案:B

211.壮热,烦渴,舌红绛,苔黄燥,斑疹密布是:()

A、气血两燔证

B、营分证

C、气分证

D、血分证

答案:A

212.下列除哪项外,都与温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0

A、人体正气与邪气的对比

B、气候因素

C、社会状况

D、失治误治

答案:D

213..暑湿邪干胃肠,治疗首选方剂为()

A、三石汤

B、苍术白虎汤加减方

C、桂苓甘露饮

D、清络饮

答案:C

2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A、流行的性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病情的轻重

D、传染的强弱

E、伤阴的程度

答案:E

215.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皖痞,苔

白腻,脉缓濡,治宜()

A、霍香正气散

B、霍朴夏苓汤

C、新加香帮饮

D、雷氏清凉涤暑法

E、雷氏宣透膜原法

答案:B

216..湿温病名首见于()

A、《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方》

答案:B

217.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胸痛,咯腥臭脓痰,舌红苔黄,脉数,最合适的选

方是麻杏石甘汤:()

A、加银花,连翘

B、加黄苓,瓜萎

C、加瓜萎,浙贝

D、加芦根,技仁,冬瓜仁,桃仁

E、加桔梗,牛子,贝母

答案:D

218.头痛无汗,全身酸痛,恶寒发热,心中烦热,口渴甚,皖痞溺赤,舌红苔微

腻,脉濡数,治宜()

A、银翘散加霍香郁金

B、银翘散加知母黄苓,桅子

C、黄连香帮饮

D、三仁汤

E、桑菊饮加石膏、知母、花粉

答案:C

219.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A、病因学说的确立

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

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

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

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的确立

答案:E

220.下列哪位不是温疫学派的人物()

A、吴又可

B、杨栗山

C、戴北山

D、薛生白

答案:D

221.(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答案:A

222.霍乱病机是()

A、邪泛中焦,脾胃失调

B、疫邪侵犯,气机阻滞

C、清浊相干,升降逆乱

D、正不胜邪,阴阳格拒

E、脾胃失常,运化失调

答案:C

223.达原饮的药物组成不包括()

A、厚朴、撰榔、草果

B、黄苓、知母

C、柴胡、甘草

D、芍药、甘草

答案:C

224..斑色紫赤,类鸡冠花色者为()

A、热毒轻浅

B、热毒极盛,最为险要

C、热毒深重

D、火热炽盛

答案:C

225.暑热病邪致病初起多经犯:

A、上焦肺卫

B、中焦脾胃

C、足阳明胃

D、手阳明大肠

E、手太阴肺

答案:C

226.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

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A、吴又可

B、叶天士

C、周扬俊

D、陆九芝

答案:A

227..湿热郁发白培,治疗选方是0

A、桅子豉汤

B、意技竹叶散

C、杏仁滑石汤

D、薛氏五叶芦根汤

答案:B

228.以下哪项不属于目前临床开窍处方用药()

A、生脉注射液

B、醒脑静注射液

C、清开灵注射液

D、菖蒲郁金注射液

E、牛黄清心丸

答案:A

229.下列哪项属暑热病邪致病特点0

A、易侵犯上焦肺卫

B、易化燥伤阴

C、先入阳明气分

D、按卫气营血渐次深入

答案:C

230.温病胃阴哀亡,其舌象为:

A、舌紫晦而干

B、舌焦紫起刺

C、舌苔干燥

D、舌淡红而干,其色不荣

E、以上均不是

答案:E

231.张凤逵说:“暑病首用辛凉”,其代表方应为()

A、辛凉轻剂桑菊饮

B、辛凉重剂白虎汤

C、辛凉平剂银翘散

D、辛凉轻润之剂桑杏汤

答案:B

232.风温病肺热发疹,其病变在:()

A、气分

B、卫分

C、气营

D、营分

E、血分

答案:C

233.温病治法中”分消走泄”法属于

A、袪湿法

B、通下法

C、和解法

D、清气法

E、以上均不是

答案:C

234,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

A、卫生宝鉴

B、医经溯涸集

C、类证活人书

D、伤寒补亡论

E、外合秘耍

答案:D

235.伏邪温病的传变形式多是0

A、由表入里

B、由里达表

C、不分表里

D、卫气营血证候传变

答案:B

236.夏季骤发神昏,肢厥的病候称()

A、冒暑

B、暑秽

C、暑厥

D、暑痫

E、暑襟

答案:c

237.提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的医家是()

A、章虚谷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答案:D

238.《温热论》中指出:湿温病大便硬。其处理方法应()

A、通腑泄热

B、滋阴攻下

G增液润下

D、忌用攻下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239.热入营分,其咽燥口干而不甚渴饮的机理是0

A、邪热入营,营阴耗伤

B、邪热入营,蒸腾营阴

C、邪热入营,气阴耗伤

D、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答案:B

240.《温热病篇》中“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其口渴原因是(

A、湿邪化热,灼伤胃津

B、湿邪阻遏,津液不升

C、素体阴虚,津液不足

D、湿热内伏,津液暗耗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41.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燥,脉象沉细,治宜0

A、调胃承气汤

B、增液汤

C、凉膈散

D、增液承气汤

E、新加黄龙汤

答案:D

242.《湿热病篇》认为,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

治宜0

A、白虎加桂枝汤

B、白虎加苍术汤

C、白虎汤合三仁汤

D、白虎汤加厚朴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43..《湿热病篇》中:“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其口渴的原因是()

A、湿邪化热,灼伤胃津

B、湿邪阻遏,津液不升

C、素体阴虚,津液不足

D、湿热内伏,津液暗耗

答案:B

244.余邪留伏阴分,其发热的类型是()

A、夜热早凉

B\身热夜甚

C、日晡潮热

D、身热不扬

答案:A

245.温毒病名,最早见于()

A、《伤寒论》

B、《伤寒例》

C、《温病条辨》

D、《温证指归》

答案:B

246.发热恶寒,汗出,口渴,心烦,头痛如劈,舌红苔黄,脉滑数,属于:()

A、卫分证

B、卫气同病

C、气分证

D、卫营同病

答案:B

247.发热,咳嗽,汗出,烦渴,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其辨证为0

A、邪热壅肺

B、痰热结胸

C、暑伤肺络

D、燥热伤肺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48.暑湿余邪未净,证见低热未除,口渴不甚,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舌淡红,

苔薄白,治宜0

A、薛氏五叶芦根汤

B、清络饮

C、雷氏清凉涤暑法

D、薛氏黄连苏叶汤

E、宣清导浊汤

答案:B

249.春温后期,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苔少,拟用何方宜()

A、阿胶黄连汤

B、黄连阿胶汤

C、青蒿鳖甲汤

D、加减复脉汤

E、连梅汤

答案:C

250.在中医学中最先论述营卫气血概念的书是:()

A、《伤寒杂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论》

D、以上均不是

答案:D

251.气营两伤,斑疹显露色深红,宜白虎汤加0

A、大青叶、淡竹叶、蝉衣

B、犀角、玄参

C、丹皮'赤芍

D、银花,桅子

E、大青叶'丹皮

答案:B

252.下列非斑疹之顺证的为()

A、斑片稀疏

B、色泽红洁

C、刚出即隐

D、分布均匀

E、疹透热退神清

答案:C

253.头痛无汗或少汗,恶寒发热,全身酸痛,胸闷皖痞,心烦口渴,小便短赤,

舌尖边红,苔白腻,脉濡数。治宜()

A、三仁汤

B、霍朴夏苓汤

C、银翘散去牛旁子加杏仁、滑石方

D、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54.下列温病中不属于新感温病的是:

A、舂温

B、大头瘟

C、疟疾

D、疫疹

E、暑温

答案:A

255.下列哪项不是导滞通便法的适应症0

A、发热腹满

B、恶心呕逆

C、舌苔黄浊

D、大便燥结

答案:D

256.风温症见发热少汗,头微痛,咳嗽,咽肿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

最合适的处方是银翘散()

A、不加减

B、加知母,黄苓

C、加杏仁,山豆根

D、去荆芥加玄参,马勃

E、加花粉,石斛

答案:D

257.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答案:B

258.症见身热,汗出,烦渴,咳嗽微喘,胸闷痛,痰粘不爽,舌红苔黄,脉数,

宜选用何法治疗?()

A、宣肺化痰止咳

B、清热化痰

C、清热止咳

D、清热宣肺

E、降逆平喘

答案:D

259.证见发热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舌红苔白,右脉数

大,方宜()

A、银翘散

B\桑菊饮

C\桑杏汤

D\清燥就肺汤

E、翘荷汤

答案:C

260.不属于温邪范围的病邪是:

A、湿热病邪

B、疡气病邪

C、温毒病邪

D、风寒病邪

E、疟邪

答案:D

261.治疗疟疾时服药时间一般要求在症状发作前()

A、半小时

B、一小时

C、二小时

D、三小时

E、四小时

答案:C

262.下列哪个证候类型不属于邪在上焦?

A、温邪犯肺

B\湿邪阻肺

C、阳明热炽

D、邪陷心包

E、湿蒙心包

答案:C

263.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A、《温热论》

B、《温热经纬》

C、《温疫论》

D、《肘后备急方》

答案:C

26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

A、根据病证性质

B、根据发病迟早

C、根据发病季节

D、根据表里不同

E、根据发病部位

答案:C

265.“燥证路经无多……始用辛凉,继用甘寒,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

间有当用苦寒者,燥证则惟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也”语出()

A、喻嘉言

B、吴鞠通

C、王孟英

D、刘河间

E\汪瑟庵

答案:E

266.在中医学中最先论述营卫气血概念的书是()

A、《伤寒杂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论》

D、以上均不是

答案:D

267.温病的预防应采取下列有效措施:一是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二是重视饮食

卫生,三是注意()

A、防害除害

B、避风寒

C、节情志

D、适劳逸

答案:A

268.邪在气分的辨证要点:()

A、身热口苦而渴,舌红苔黄

B、壮热心烦,口渴汗多

C、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D、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舌红苔黄

答案:c

269.牙齿燥如枯骨,见于0

A、肾阴枯竭

B、肾火上炎

C、胃阴枯竭

D、肺胃阴伤

答案:A

270..下列哪项不是实风发痉的特征()

A、抽搐强烈

B、发作突然

C、幅度较大

D、按之即止

答案:D

271.症见手指蠕动'甚或痣疾,肢厥神倦,舌干绛,脉虚细者治宜

A、滋阴清热

B、滋阴透热

C、滋阴息风

D、滋阴清热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72.叶天士《温热论》“斑疹黑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治宜()

A、苦寒清泄热毒

B、咸寒滋阴泻火

C、大剂清凉透发

D、甘寒生津益胃

E、清热活血化淤

答案:C

273.《温热论》说“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湿则加入()

A、滑石甘草之类

B、政仁滑石之类

C、放仁泽泻之类

D、芦根滑石之类

E、茯苓皮猪苓

答案:D

274.白霉苔的病机是:

A、胃热灼津

B、阳明腑实

C、胃阴衰亡

D、胃气衰败

E、肾阴耗竭

答案:D

275.”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语出()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伤寒论》

答案:A

276.温病有别于内伤杂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

A、发病急

B、性质属热

C、感受外界致病之邪

D、病位有别

答案:C

277.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斑疹的诊断意义?

A、了解感邪的轻重

B、辨别病邪的性质

C、了解病变的浅深

D、了解气血的盛衰

E、判定预后的顺逆

答案:B

278.春温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安肌肤发斑,甚或吐蚓,舌绛苔黄,脉数,

治宜选用()

A、白虎汤

B、竹叶石膏汤

C、黄连解毒汤

D、加减玉女煎

E、犀角地黄汤

答案:D

279.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答案:B

280.春温,阴虚风动证,其治宜滋阴熄风,常用的滋阴药是()

A、生地、玄参、麦冬

B、沙参、玉竹、石斛

C、梨汁、苇茎汁、麦冬汁、藕汁

D、麻仁'阿胶、鸡子黄'五味子

E、熟地、山茱萸、女贞之、旱莲草

答案:D

281.湿热困阻中焦可见()

A、小便浑浊

B、小便短赤

C、小便不通

D、小便涓滴不畅

E、小便淡黄

答案:B

282..引起风温的是0

A、风温病邪

B、风热病邪

C、温热病邪

D、温毒病邪

答案:B

283.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答案:B

284.湿温病湿邪渐化热而卫表湿郁较轻者,宜选用()

A、霍朴夏苓汤

B、三仁汤

C、王氏连朴饮

D、一加减正气散

答案:B

285.疫疹发病基本特征为()

A、头面掀赤肿痛

B、肌肤丹莎

C、肌肤斑疹

D、咽喉红肿

E、各种出血

答案:C

286.温病热蒸头胀,恶心呕逆,神迷不清,小便不通,舌苔白腻,治宜()

A、先予安宫牛黄丸,继服茯苓皮汤

B、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

C、先予苏合香丸,继服茯苓皮汤

D、菖蒲郁金汤送服至宝丹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87.长夏湿令,暑必兼湿“其语出0

A、张景岳

B、张风逵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288.证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明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院

痞,苔白腻,脉缓,宜选用0

A、化湿清热

B、芳香宣化

C、疏邪透达

D、清气化湿

E、燥湿化浊

答案:B

289.邪在气分、正邪俱盛之时,不可单用的治法是

A、清解气热法

B、和解表里法

C、袪湿清热法

D、通下逐邪法

E、滋阴生津法

答案:E

290.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肘后方》

D、《诸病源候论》

答案:A

291.风温,邪袭肺卫而兼热盛津伤,小便短少,下列治法中,哪一项最适合?()

A、银翘散加桅子、瞿麦、扁蓄

B、银翘散加木通、淡竹叶、甘草梢

C、银翘散加杏仁、滑石、通草

D、银翘散加豆蔻、菽仁、茯苓皮

E、银翘散加麦冬,生地,知母,黄苓,桅子

答案:E

292.对温病的治疗首先提出初起不可纯投辛温,应以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0

A、刘河间

B、王安道

C、罗天益

D、朱肱

答案:A

293.夏季,病人证见灼热,烦躁,夜寐不安,神昏谑语,舌蹇,肢厥,舌绛,治

宜()

A、清宫汤合至宝丹

B、清营汤合至宝丹

C、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

D、清宫汤合紫雪丹

E、神犀丹

答案:C

294.温邪的内涵:()

A、不包括物理性致病因素

B、包括了某些生物性致病因素

C、具有温热性质

D、包括了六淫

答案:B

295.营分证可见:()

A、身壮热大汗

B、发热恶寒汗出

C、斑疹隐隐

D、斑疹密布

答案:C

296.身热下利,肛门灼热,苔黄脉数,治宜选用()

A、黄苓汤

B、葛根苓连汤

C、枳实导滞汤

D、调胃承气汤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97.区别血分证和营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A、身热躁扰

B、昏狂澹语

C、斑疹隐隐

D、吐血蚓血

E、舌质红降

答案:D

298.下列哪一项不是暑温的诊断要点()

A、一般发生在夏至至立秋节气

B、多发生于长夏或夏秋季节

C、起病急,初起较少卫分过程,发病以暑入气分的里热见证典型表现

D、变化较快,可有化火,生痰,生风等较多的病理变化。

E、易见津气欲脱,内闭,动风,动血等严重证候

答案:B

299.新感与伏邪鉴别的依据是:()

A、发病初起是否见有里证

B、发病初起是否见有表证

C、发病初起表证的性质属寒属热

D、发病初起症状表现与时令主气致病特点是否一致

答案:D

300.叶天士所论脾瘴病的临床见症是0

A、目黄身黄

B、小便色黄

C、恶心呕吐

D、口干不欲饮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301..温病症见:神昏澹语,躁扰不安,身热骤降,手足厥冷,冷汗淋漓,气短

息促,舌色淡暗,欲伸无力,脉细疾或沉弱.治宜()

A、即服安宫牛黄丸

B、即服至宝丹

C、即服苏合香丸

D、生脉散或参附汤送服至宝丹

答案:D

302.但热不寒,头痛且重,面目红赤,疹粒显现,肢体酸楚,胸皖痞闷,呃逆,

秽气喷人,腹满肿痛,便秘,小便短赤,舌红绛苔白厚腻,脉濡数,宜选用何方

加减()

A、王氏连朴饮

B、达原饮

C、霍朴夏苓汤

D、三仁汤

E、个;

F、甘露消毒丹

答案:B

303.病在上焦可见:()

A、神昏澹语

B、便秘

C、抽搐

D、舌干绛而痿

答案:A

304.伏暑,证见胸腹灼热,呕恶,便清不爽,色黄赤如酱,苔黄垢腻,脉濡数,

选择下列哪一项治法最宜()

A、苦寒下夺

B、咸寒软坚

C、导滞通下,清热化湿

D、宣通气机,清化湿浊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305.暑温初起的治法多是()

A、解表法

B、清气法

C、开窍法

D、化湿法

E、凉血法

答案:B

306.叶天士说“急急透斑为要”透斑是指()

A、提透升散

B、宣肺达邪

C、清泄化湿

D、清热化湿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307.被称为治疗温病“三宝”,长于芳香辟秽之功的方剂是()

A、至宝丹

B、紫雪丹

C、安宫牛黄丸

D\苏合香丸

答案:A

308..壮热口渴,头晕胀痛、手足躁扰,颈项强直,四肢抽搐,或角弓反张,狂

乱,时或神昏澹语,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

A、羚角钩藤汤

B、调胃承合汤合羚角钩藤汤化裁

C、白虎汤合羚角钩藤汤化裁

D、清营汤加羚角、钩藤,冲服紫雪丹

答案:C

309..竹叶石膏汤方中的组成不包括()

A、半夏

B、人参

C、麦冬

D、沙参

答案:D

310..湿邪寒化伤阳,治疗选方是()

A、真武汤、薛氏五叶芦根汤

B、真武汤、薛氏扶阳逐湿汤

C、黄土汤、真武汤

D、黄土汤、薛氏扶阳逐湿汤

答案:B

311.伏暑卫营同病治宜解表清营,方用银翘散加何药()

A、生地、丹皮、玄参、大青叶

B、生地、丹皮、桅子、莲子心

C、杏仁、滑石、技仁、通草

D、香辅、厚朴,扁豆、黄连

E、生地、丹皮、麦冬、赤芍

答案:E

312.薛雪谓“湿热病属太阴阳明者居多”但有所偏重,他认为()

A、阳气旺则病在阳明,阳气虚则病在太阴

B、阳气旺则病在阳明,阴气虚则病在太阴

C、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D、邪气盛则病在阳明,邪气虚则病在太阴

E、热邪重则病在阳明,湿邪盛则病在太阴

答案:C

多选题

1.斑疹的顺证可见:

A、色红活荣润

B、分布稀疏均匀

C、松浮如洒洒于皮面

D、斑出热不退,或甫出即隐,神志昏愦

E、斑疹透发,热降身凉,神情清爽

答案:ABCE

2..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A'温疫论

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多选题:

答案:BD

3.斑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素有瘀血

B、阳明热炽

C、风热犯肺

D\胃阴不足

E、热迫营血

答案:BE

4.温病的特点是()

A、温邪是其特异的致病因素

B、多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C、病理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D、临床表现有特殊性

E、易内陷生变,致动风、出血、闭窍等。

答案:ABCD

5.葛根黄苓黄连汤证具有()

A、身热,不恶寒,反恶热

B\腹满胀痛,口渴不多饮

C、大便泄泻,色黄热臭

D、苔黄焦燥,脉沉弱

E、肛门灼热

答案:ABCE

6.温病邪在气分的热型有:

A、身热不扬

B、壮热不寒

C、寒热往来

D\身热夜甚

E、日哺潮热

答案:ABCE

7..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常见因素是:

A、人体体质

B、自然因素

C、社会因素

D、传染性强弱

E、治疗得当与否

答案:ABCD

8.下列哪些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

A、风温

B、春温

C\秋燥

D、湿温

E、伏暑

答案:ABE

9.属于新感温病的疾病有()

A、春温

B、暑温

C、伏暑

D、风温

E、大头瘟

答案:BDE

10..温病的命名可根据:

A、季节与主气结合

B、特殊的临床证候

C、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

D、发病的迟早表里不同

E、病情轻重

答案:AB

11..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A、吴又可

B、叶天士

C、陈平伯

D、薛生白

E\王孟英

答案:BDE

12.哪些是外发斑的逆证?

A、,斑疹稠密成片

B、斑疹分布稀疏均匀

C、斑色黑晦暗

D、斑疹红活荣润

E、斑疹紧束根

答案:ACE

13.疹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热邪郁肺

B、阳明热盛

C、热窜营分

D、热迫血分

E、肺阴不足

答案:AC

14.暑温暑伤津气证的临床表现有()

A、心烦口渴

B、发热自汗

C、气短神疲

D、苔黄干燥

E、喘喝欲脱

答案:ABC

15.身热肢厥,神昏澹语,可见于()

A、热人心包

B、内闭外脱

C、气血两燔

D、气分热盛

E、阳气暴脱

答案:ABC

16..温疫概念是指:

A、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

B、外感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

C、并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D、温病中具有传染性

E、也不引起流行的发热疾病

答案:AC

17.温病神昏澹语的原因有()

A、营热扰心

B、血热扰心

C、热陷心包

D、胃肠有热扰心

E、痰浊蒙蔽心包

答案:ABCD

18.蒿苓清胆汤包括的药物有()

A、柴胡、玉枢丹

B、青蒿、黄苓

C、法半夏、淡竹茹、枳壳、陈皮

D、茯苓

E、碧玉散

答案:BCDE

19.鉴别新感与伏邪温病的主要依据有()

A、传变趋势

B、初起证型

C、伤阴程度

D、发病季节

E、病势轻重

答案:ABCE

20.滋阴生津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A、益气敛阴

B、滋阴肺胃

C、填补真阴

D、增液润肠

E、疏表润燥

答案:BCD

21.三焦辨证之上焦证型与卫气营血辨证中有关的是()

A、卫分病变

B、气分病变

C、营分病变

D、血分病变

E、阴伤病变

答案:ABC

22.苔白腻而舌质红绛见于:

A、脾湿未化,胃津己伤

B、热毒入营而湿邪未化

C、湿热秽浊,郁闭膜原

D、湿遏热伏

E、湿遏卫气

答案:BD

23.温病治疗中常用的清营凉血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A、气营两清法

B、清热解毒法

C、清泄营热法

D、气血两清法

E、凉血散血法

答案:ACDE

24.连梅汤的组成药物是()

A、黄连

B\乌梅

C、麦冬

D、生地

E、阿胶

答案:ABODE

25.斑疹的诊察要点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有:

A、观察色泽

B、辨别形态

C、注意疏密

D、结合脉证

E、重视动态变化

答案:ABCDE

26.温疫的特点是()

A、发病急骤

B、有强烈的传染性

C、可以引起大流行

D\病情多较险恶

E、属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

答案:ABCD

27.息风法常配合使用的治法有:

A、清气法

B、凉血法

C、袪湿法

D、攻下法

E、清营法

答案:ABDE

28.气分的病理是()

A、正邪抗争

B、肺气不宣

C、热炽津伤

D、里热亢盛

E、热闭心包

答案:ACD

29.使用清营凉血法应注意的事项有()

A、热在气分而未入营血者,不可早用

B、清营凉血法只适用于热入营血分证

C、挟湿者,慎用

D、若气分邪热仍盛者,需配合清气法

E、热势不甚者不宜用

答案:ABCD

30.暑伤心肾的表现是()

A、消渴不已

B、肢体麻痹

C\心烦不得卧

D、舌红绛苔黄燥

E、脉细数

答案:ABDE

31.卫气营血辨证在温病辨证中的意义有()

A、明确病变深浅层次

B、确定证候类型

C、确定病变性质

D、确立正确的治法

E、观察病邪感受的途径

答案:ABCD

32.气营(血)两清法的代表方剂有()

A、吴鞠通加减玉女煎

B、清瘟败毒饮

C、白虎加人参汤

D、化斑汤

E、普济消毒饮

答案:ABD

33.湿温病湿热蕴毒的临床表现有()

A、发热口渴

B、身目发黄

C、咽肿

D、胸痞腹胀

E\苔黄而腻

答案:ABCDE

34.气营两清法的代表方剂有:

A、普济消毒饮

B、白虎加参汤

C、化斑汤

D、清瘟败毒饮

E、加减玉女煎

答案:CDE

35.轻清宣气法适用于:

A、邪热初传气分者

B、热势不甚气失宣畅者

C、热渐退余热留扰胸膈者

D、热在气分,热势浮盛者

E、邪热内蕴,郁而化火者

答案:ABC

36.湿温病,湿阻肠道,传导失司的临床表现是()

A、神识如蒙

B、胸腹灼热

C、少腹硬满

D、大便不通

E、大便;唐薄

答案:ACD

37.白吾的治疗大法是:

A、清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