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效果验收试卷一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客观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
主观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答题,答在规定的区域内。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谬误”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有“阴谋”“欺骗”等意,现发展为我们今天所普遍理解的意思。它
不是指一般的虚假、错误、荒谬的认识、命题或理论,而是指推理或论证过程中所犯的逻辑错误。“谬误”
一词广泛存在于中外学者的著作中,汉代王充《论衡•答佞》有:“聪明有蔽塞,推行有谬误,今以是者
为贤,非者为佞,殆不得贤之实乎?”“谬误”一词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出现也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
古代逻辑学著作中便有所提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许多论述谬误的著作,他在《谬误篇》中说道:
“谬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赖于语言的谬误,一类是不依赖于语言的谬误。”当代瑞士哲学家波亨
斯基认为亚里士多德《谬误篇》中提到的谬误理论是其第一个关于谬误的学说,其后亚里士多德又相继提
出了其他关于谬误的观点。
“谬误”在中国古代的逻辑学中被称为“悖”,有“惑、违背道理”的意思,那些有意识地用谬误的
推理形式来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被叫做诡辩。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诡辩的记载。“诡辩”一
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汉代刘安《淮南子•齐俗训》中“诋文者处烦扰以为慧,争为诡辩。久积而不决,无
益于治”。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又有“(靳尚)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关于诡辩的例子“白马非马”。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的提出者是公孙龙,
他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食客,此人被称为诡辩之祖。《公孙龙子•白马论》这样记述道:“白马非马,
可乎?日:可。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马非
马。”大意是说:“马”是对物“形”方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色”方面的规定,对“色”方面
的规定与对''形"方面的规定自然是不同的。所以说,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的结果是:白马与马也
是不同的。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是第一个对诡辩论做系统批判的哲学家。他曾经指出:“'诡辩’这个词通常
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
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黑格尔的这段话,清晰地揭露了诡辩论有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特
点。诡辩在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但实际上是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理,
是一种“逻辑谬误”。
(摘编自明道《什么是逻辑谬误》)
材料二: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了一首题为《夜雪》的短诗: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是一首写夜晚下大雪的诗,全诗的每一句都紧紧围绕“夜雪”这一主题。然而,全诗中却没有一句
是表明作者亲眼见到夜里在下着大雪的,而只是作者对一系列相关事物情况的感知。这种基于形象思维的
联想活动对“夜深知雪重”进行的情境描绘,表现了人类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间
接推知的过程主要就是以逻辑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但是思维不严密的人,很容易在逻辑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导致推理和结论站不住脚,逻辑学将这
种漏洞称为逻辑谬误。逻辑谬误违背了逻辑思维的法则,会导致我们对客观世界产生错误的认识。在日常
生活中,大家可能会不自觉地犯逻辑上的错误。比如,不严格按照三段式的正确形式进行演绎推理,讨论
问题时不注意确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如,在逻辑论证过程中,不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在
这些情况下,逻辑谬误就会产生。
有的人可能会提出一些颇为吸引眼球的奇谈怪论。他们说得头头是道,引用了很多案例与名人名言当
证据。但你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理由。其实,你的直觉可能没有错,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
拆解而已。这些奇谈怪论无论在形式上如何严密,都可能犯了某种逻辑谬误。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知识,
才可能见招拆招,揭露“奇谈怪论”中的不合逻辑之处。
谬误的蒙蔽性和复杂性是由它看似合理的表象带来的。所以,亚里士多德在对逻辑谬误进行分析时将
其称作“表象论证”或“假冒论证”。任何具体的正确的谬误分析,都必须将揭开这种伪装或面具作为研
究的主要目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守株待兔的那个人,就犯了“假性因果”的逻辑谬误。一天,他碰巧
看到一只兔子撞树而死,以为守在树边便能拣到撞死的兔子。如果将两件事联系起来,那么必须找出两者
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而不能主观臆断,这种揭示谬误的能力在逻辑推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许多辩论家认为,某种逻辑理论的质量,可以根据它在谬误分析中所能提供的可能性进行区分,而这
种分析谬误的能力,正是对正确逻辑规范最直接的检验。因此,检验人们自身逻辑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
看人们分析逻辑谬误和消除逻辑谬误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正如英国哲学家西季维克表述的一样:“事
实上,逻辑就是人们与谬误不停斗争的工具。”
(摘编自金鸿儒《北大逻辑课》)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谬误原有“阴谋”“欺骗”等意,最早出现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之后广泛出现于中外学者的著作当
中。
B.亚里士多德将谬误主要分为依赖于语言的谬误和不依赖于语言的谬误,波亨斯基认为这是第一个关于谬
误的学说。
C.公孙龙被称为诡辩之祖,他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
D.看似头头是道、引经据典的奇谈怪论,只要能在逻辑论证过程中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就不会产
生逻辑谬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通过援引中国古代典籍中“白马非马”的例子,具体清楚地阐释了这一“诡辩”的逻辑谬
误所在。
B.诡辩看似运用了正确推理手段,实则违反逻辑规律,材料一引用黑格尔的话明确了诡辩有意颠倒是非、
混淆黑白的特点。
C.材料二指出,日常生活中逻辑谬误或许不可避免,但如果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相关知识,就有可能找到
合适的办法予以拆解。
D.逻辑是人们与谬误不停斗争的工具,运用它分析并消除逻辑谬误,是检验正确逻辑规范和人们自身逻辑
能力的有效方法。
3.根据材料关于“谬误”的论述,不存在逻辑谬误的一项是()
A.鲁四老爷得知祥林嫂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一一可见是个谬种!”(《祝福》)
B.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
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
D.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
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4.白居易《夜雪》一诗主要表现出一种间接推知的逻辑形式,请简要分析其推理过程。
5.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如何避免日常生活中的逻辑谬误。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
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
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拉:托伐,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我实在不明白,这些事情我摸不清。我只知道我的想法跟你的想
法完全不一样。我也听说,国家的法律跟我心里想的不一样,可是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父亲病得快
死了,法律不许女儿给他省烦恼,丈夫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老婆想法子救他的性命!我不信世界上有这
种不讲理的法律。
海尔茂:你说这些话像个小孩子。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
娜拉:我真不了解。现在我要去学习。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
海尔茂:娜拉,你病了,你在发烧说胡话。我看你像精神错乱了。
娜拉:我的脑子从来没像今天晚上这么清醒、这么有把握。
海尔茂:你这么清醒、这么有把握,居然要丢掉丈夫和儿女?
娜拉:一点儿不错。
海尔茂:这么说,只有一句话讲得通。
娜拉:什么话?
海尔茂:那就是你不爱我了。
娜拉:不错,我不爱你了。
海尔茂:娜拉!你忍心说这话!
娜拉:托伐,我说这话心里也难受,因为你一向待我很不错。可是我不能不说这句话。现在我不爱你
了。
海尔茂:《勉强管住自己》这也是你清醒的有把握的话?
娜拉:一点儿不错,所以我不能再在这儿待下去。
海尔茂:你能不能说明白,我究竟做了什么事使你不爱我?
娜拉:能。就因为今天晚上奇迹没出现,我才知道你不是我理想中的那种人。
海尔茂:这话我不懂,你再说清楚点儿。
娜拉:我耐着性子整整等了八年,我当然知道奇迹不会天天有。后来大祸临头的时候,我曾经满怀信
心地跟自己说:“奇迹来了!”柯洛克斯泰把信扔在信箱里以后,我绝没想到你会接受他的条件。我满心
以为你一定会对他说“尽管宣布吧”,而且你说了这句话之后,还一定会——
海尔茂:一定会怎么样?叫我自己的老婆出丑丢脸,让人家笑骂?
娜拉:我满心以为你说了那句话之后,还一定会挺身出来,把全部责任担在自己肩膀上,对大家说:
“事情都是我干的。”
海尔茂:娜拉----
娜拉:你以为我会让你替我担当罪名吗?不,当然不会。可是我的话怎么比得上你的话那么容易叫人
家相信?这正是我盼望它发生又怕它发生的奇迹。为了不让奇迹发生,我已经准备自杀。
海尔茂:娜拉,我愿意为你日夜工作,我愿意为你受穷受苦。可是男人不能为他所爱的女人牺牲自己
的名誉。
娜拉:千千万万的女人都为男人牺牲过名誉。
海尔茂:喔,你心里想的嘴里说的都像个傻孩子。
娜拉:也许是吧。可是你想的和说的也不像我可以跟他过日子的男人。后来危险过去了——你不是怕
我有危险,是怕你自己有危险——不用害怕了,你又装作没事人儿了。你又叫我跟从前一样乖乖地做你的
小鸟儿,做你的泥娃娃,说什么以后要格外小心保护我,因为我那么脆弱不中用。(站起来)托伐,就在那
当口,我好像忽然从梦里醒过来,我简直跟一个陌生人同居了八年,给他生了三个孩子。喔,想起来真难
受!我恨透了自己没出息!
海尔茂:(伤心)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在咱们中间出现了一道深沟。可是,娜拉,难道咱们不能把它
填平吗?
娜拉: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
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拉:(穿外套)我不能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难道咱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么过日子?
娜拉:(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我知道现在照管
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
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拘束,我
也不受你的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
娜拉:要还。
海尔茂:拿去。
娜拉: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家里的事,佣人都知道——她们比我更熟悉。明天我动身之后,克里斯
蒂纳会来给我收拾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我会叫她把东西寄给我。
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
娜拉:哦,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拉: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拉: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儿忙。
娜拉: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陌生人?
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拉: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
To(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6.下列对剧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泥娃娃”指的是娜拉,因为娜拉在丈夫眼中美丽动人,小巧可爱。
B.“陌生人”指的是海尔茂,娜拉认识到丈夫虚伪冷酷的一面,这让她觉得对方不再是她熟悉的海尔茂。
C.海尔茂在这次冲突中已处于劣势,他只能用“你居然要丢掉丈夫和儿女”“你还是我的老婆”来要挟娜
拉,但是他宣扬的“可是男人不能为他所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依然暴露他的卑劣和自私。
D.娜拉说“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这里所说的“真正像夫妻”指的是相互尊重,平等
相待,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
7.下列对剧本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善于通过家庭日常生活,集中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作者由此展开讨论,但并不
给出结论。《玩偶之家》结尾以楼下娜拉的一声关门声和海尔茂的大声叹道“这个家空了!”作为结束,没
有交代娜拉出门后的遭遇,也没有提示这个家以后的情况,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B.《玩偶之家》不仅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对话、独白)直接表现人物心理,还巧妙利用人物动作描写折
射人物心理。如娜拉在剧末的一系列动作“(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
等,暗示娜拉当时内心的慌乱犹豫。
C.如拉家庭矛盾的爆发,完全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撰弃当时舞台上流行的乔装、误会、谋杀、决斗等制造
戏剧冲突的方法,从生活的本身出发,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一切都真实自然、合情合理。
D.选文中人物的台词多用口语,通俗易懂,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诗化台词风格迥异,带给读者不同
的审美体验。
8.本剧结尾的戏剧场景是一声门响,其中蕴含怎样的深意?谈谈你的理解。
9.娜拉和繁漪是剧作家歌颂和同情的人物,她们都反抗家庭中丈夫的专制,但是这两个人物在面对的困境,
反抗的方式上各有不同,请就这两个方面予以探究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
今也仓縻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生q使农、土、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
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
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材料二:
贾谊说上日:
“管子日:'仓康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本与学甲。古之人日:'一夫不耕,
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
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
公行,莫之或止;木畲,三,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
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
由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根,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
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注]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
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
天下,而直为此腹腹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注]疑:同"拟”,指与皇帝相比拟,较量。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今驱民而归A之B农C皆著于本D使天下各食E其力F末技G游食之民H转而缘南亩
A.BDFB.CDFC.BDGD.DFH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指古代圣王,与《过秦论》“废先王之道”之“先王”意同。
B.“未之尝闻”与《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句式相同。
C.“大命将泛”形容国家将要灭亡,大命指国家命运,泛指倾覆、覆灭。
D.“饥穰”指饥荒与丰收,本文中偏义为荒年。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贾谊都认为实施王道的基础是“粟多”,公私积贮充实才知礼节而不生奸巧,若民穷至于卖儿卖
女,则国家危险。
B.贾谊指出,如果国家存粮不足又遭遇天灾兵事,那么百姓将会聚集起来横行抢劫,甚至举兵推翻官府以
求生计。
C.贾谊认为,粮食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而财力充裕,则可以应对荒年和兵灾,无论攻、守、战,
都可以很好应对。
D.贾谊认为,汉朝立国已经四十年,天下富足安定,形成淫侈之俗,背本趋末不事劳作的人也越来越多,
天下财产日渐枯竭。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也仓縻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
(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14.管仲和贾谊强调“粟多则国富”的道理,但实现的途径却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得古梅两枝
戴复古
老干百年久,从教花事迟。
似枯元不死,因病反成奇。
玉破稀疏蕊,苔封古怪枝。
谁能知我意,相对岁寒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描绘了古梅的形象:历经百年,看似枯萎却不死,反而因病展现出奇异之美。
B.颈联特写古梅稀疏的花朵和怪枝上的苔解,凸显了梅树在岁月沉淀下的自然变化。
C.尾联传递了诗人的孤独和感慨:在岁寒时节,只有凌寒开放的古梅了解自己。
D.全诗以议论为主,辅以叙事和抒情,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味,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
16.诗歌蕴含哲理,能给人以启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成语“顾影自怜”是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的意思,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陈情表》
李密用“,”也形象地写出了其孤独的情境。
(2)《燕歌行》中,“,”两句分别运用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实一虚,写出了
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和家中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3)山川风物,四时好景激发了文人墨客无限才情。古代许多诗词文赋都描绘了“水天相接”的美景,
这些句子意境或开阔,或唯美,或空明,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4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尽管最近医学人士和社会名人等都呼吁大家放松心情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然而,依然有人因为太
过焦虑而抢药囤药,甚至叠加吃各种药物来预防疾病,没想到适得其反。
某中医院急诊科接诊了多例叠吃了三种感冒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专家介绍,一般感冒药都
是非处方药,只要患者按照说明书使用都是安全的。但同种类型的药物复合或叠加使用的时候,容易造成
“对乙酰氨基酚”超量的情况,引起药物性肝损伤。我们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
热息痛、醋氨酚。对乙酰氨基酚为口服制剂,起效迅速,每天用量不能超过2克,退热疗程不宜超过3天,
镇痛疗程不超过5天。在合理的用法用量下,该药物是非常安全的;超剂量使用则可能会引起严重肝损伤,
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复方感冒药、中成药(如999感冒灵、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冲剂等)
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随意混用会增加药物过量的风险。所以在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否则可
能过量摄入对乙酰氨基酚。
请结合材料,给“对乙酰氨基酚”下定义。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1小题,3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大脑来说,记忆的能力固然重要,遗忘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功能。忘却一些记忆,不仅可以保证
大脑对新记忆的处理,还能维持正常的记忆存储。
记忆力再好的人,一般也不会记得自己婴儿时期的事。一个人小时候可能会有婴儿时期的记忆,但是
在向成人大脑发育的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被切断,就失去了当时的记忆。切断此前所形成的神经回
路、去除多余的神经元及突触等对建立新的回路至关重要,而记忆的回路一旦被切断,当时的记忆就无法
保存了。当幼儿的大脑发育至接近成人的脑结构后,便能够保存自己的记忆,因此长大后还能够回忆起幼
儿时期的事。
来自外界的信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输送到大脑新皮质的各个部位,并作为原始数据被大脑保存。大脑
中主管记忆的海马体则会整合这些信息,将其储存为短期记忆并形成情景记忆。经过一定时间后,这些信
息会被转移到大脑新皮质中,之后由大脑新皮质来负责处理这些信息。
海马体的记忆能力是通过神经元再生来保持的。为了将新产生的神经元编入海马体的神经回路,必须
切断现有回路中神经元的连接。储存在海马体内的记忆,如果在转移至大脑新皮质之前,相应的神经回路
就被切断,那么这些记忆就会被遗忘。因此,大脑其实具有主动遗忘的机制。
根据以上材料,将下面关于人类大脑记忆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三)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少安踏着一片银白,淌过淙淙流水的东拉河,从枣林里穿过一条小土路,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
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像先前那样卷起一根旱烟棒,一边抽着,一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
村。
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
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
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可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①
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总之.就他而言,整整一个历
史时期已经结束,他将踏上新的生活历程。只有一点不能改变:他还应该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跳上新
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②月亮是这样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不用说,这非凡之举博得一片赞扬之声。许
多村民出罢修庙宇的钱,也要为建校多少出一点钱。就是呀,神鬼要敬,可孩子却是天使!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出画面感的?请简要分析。
21.在文学作品中,省略号具有表情达意的效果。请从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分析其省略号的表达效果。
22.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却”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
(1)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
(2)就是呀,神鬼要敬,可孩子却是天使!
四、写作(60分)
23.欣赏下面三幅漫画,按要求作文。
所有的终良人全然卡大的瞬间
都会是新的赵,不是突得最侪心的时制学活不舔难过
R是那时的你不横而呈2隹没笑出来的那个晚上整过就多市金强的活
南乐着哭垃懊悔
这三幅漫画和漫画中的文字,表达了成长中对哭的感悟和思考成长中有很多的事情和境遇都会引发
你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对成长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效果验收试卷一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客观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
主观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答题,答在规定的区域内。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谬误”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有“阴谋”“欺骗”等意,现发展为我们今天所普遍理解的意思。它
不是指一般的虚假、错误、荒谬的认识、命题或理论,而是指推理或论证过程中所犯的逻辑错误。“谬误”
一词广泛存在于中外学者的著作中,汉代王充《论衡•答佞》有:“聪明有蔽塞,推行有谬误,今以是者
为贤,非者为佞,殆不得贤之实乎?”“谬误”一词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出现也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
古代逻辑学著作中便有所提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许多论述谬误的著作,他在《谬误篇》中说道:
“谬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赖于语言的谬误,一类是不依赖于语言的谬误。”当代瑞士哲学家波亨
斯基认为亚里士多德《谬误篇》中提到的谬误理论是其第一个关于谬误的学说,其后亚里士多德又相继提
出了其他关于谬误的观点。
“谬误”在中国古代的逻辑学中被称为“悖”,有“惑、违背道理”的意思,那些有意识地用谬误的
推理形式来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被叫做诡辩。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诡辩的记载。“诡辩”一
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汉代刘安《淮南子•齐俗训》中“诋文者处烦扰以为慧,争为诡辩。久积而不决,无
益于治”。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又有“(靳尚)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关于诡辩的例子“白马非马”。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的提出者是公孙龙,
他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食客,此人被称为诡辩之祖。《公孙龙子•白马论》这样记述道:“白马非马,
可乎?日:可。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马非
马。”大意是说:“马”是对物“形”方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色”方面的规定,对“色”方面
的规定与对''形"方面的规定自然是不同的。所以说,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的结果是:白马与马也
是不同的。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是第一个对诡辩论做系统批判的哲学家。他曾经指出:“'诡辩’这个词通常
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
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黑格尔的这段话,清晰地揭露了诡辩论有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特
点。诡辩在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但实际上是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理,
是一种“逻辑谬误”。
(摘编自明道《什么是逻辑谬误》)
材料二: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了一首题为《夜雪》的短诗: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是一首写夜晚下大雪的诗,全诗的每一句都紧紧围绕“夜雪”这一主题。然而,全诗中却没有一句
是表明作者亲眼见到夜里在下着大雪的,而只是作者对一系列相关事物情况的感知。这种基于形象思维的
联想活动对“夜深知雪重”进行的情境描绘,表现了人类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间
接推知的过程主要就是以逻辑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但是思维不严密的人,很容易在逻辑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导致推理和结论站不住脚,逻辑学将这
种漏洞称为逻辑谬误。逻辑谬误违背了逻辑思维的法则,会导致我们对客观世界产生错误的认识。在日常
生活中,大家可能会不自觉地犯逻辑上的错误。比如,不严格按照三段式的正确形式进行演绎推理,讨论
问题时不注意确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如,在逻辑论证过程中,不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在
这些情况下,逻辑谬误就会产生。
有的人可能会提出一些颇为吸引眼球的奇谈怪论。他们说得头头是道,引用了很多案例与名人名言当
证据。但你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理由。其实,你的直觉可能没有错,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
拆解而已。这些奇谈怪论无论在形式上如何严密,都可能犯了某种逻辑谬误。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知识,
才可能见招拆招,揭露“奇谈怪论”中的不合逻辑之处。
谬误的蒙蔽性和复杂性是由它看似合理的表象带来的。所以,亚里士多德在对逻辑谬误进行分析时将
其称作“表象论证”或“假冒论证”。任何具体的正确的谬误分析,都必须将揭开这种伪装或面具作为研
究的主要目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守株待兔的那个人,就犯了“假性因果”的逻辑谬误。一天,他碰巧
看到一只兔子撞树而死,以为守在树边便能拣到撞死的兔子。如果将两件事联系起来,那么必须找出两者
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而不能主观臆断,这种揭示谬误的能力在逻辑推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许多辩论家认为,某种逻辑理论的质量,可以根据它在谬误分析中所能提供的可能性进行区分,而这
种分析谬误的能力,正是对正确逻辑规范最直接的检验。因此,检验人们自身逻辑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
看人们分析逻辑谬误和消除逻辑谬误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正如英国哲学家西季维克表述的一样:“事
实上,逻辑就是人们与谬误不停斗争的工具。”
(摘编自金鸿儒《北大逻辑课》)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谬误原有“阴谋”“欺骗”等意,最早出现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之后广泛出现于中外学者的著作当
中。
B.亚里士多德将谬误主要分为依赖于语言的谬误和不依赖于语言的谬误,波亨斯基认为这是第一个关于谬
误的学说。
C.公孙龙被称为诡辩之祖,他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
D.看似头头是道、引经据典的奇谈怪论,只要能在逻辑论证过程中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就不会产
生逻辑谬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通过援引中国古代典籍中“白马非马”的例子,具体清楚地阐释了这一“诡辩”的逻辑谬
误所在。
B.诡辩看似运用了正确推理手段,实则违反逻辑规律,材料一引用黑格尔的话明确了诡辩有意颠倒是非、
混淆黑白的特点。
C.材料二指出,日常生活中逻辑谬误或许不可避免,但如果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相关知识,就有可能找到
合适的办法予以拆解。
D.逻辑是人们与谬误不停斗争的工具,运用它分析并消除逻辑谬误,是检验正确逻辑规范和人们自身逻辑
能力的有效方法。
3.根据材料关于“谬误”的论述,不存在逻辑谬误的一项是()
A.鲁四老爷得知祥林嫂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一一可见是个谬种!”(《祝福》)
B.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
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
D.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
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4.白居易《夜雪》一诗主要表现出一种间接推知的逻辑形式,请简要分析其推理过程。
5.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如何避免日常生活中的逻辑谬误。
【答案】1.C2,D3.D
4.①通过忽然感觉到“衾枕”的寒冷又看到窗户格外明亮而推知已经下雪;②通过听到竹子不断折断的响
声而推知积雪过重。
5.①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相关知识;②按照三段式的正确形式进行演绎推理,讨论问题时注意确定相关概
念的内涵与外延;③在逻辑论证过程中,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最早出现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之后广泛出现于……”有误,由“‘谬误’一词在西方逻辑学的著
作中出现也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逻辑学著作中便有所提及”可知,没有“最早”之说。
B.”波亨斯基认为这是第一个关于谬误的学说”有误,由“当代瑞士哲学家波亨斯基认为亚里士多德《谬
误篇》中提到的谬误理论是其第一个关于谬误的学说,其后亚里士多德又相继提出了其他关于谬误的观点”
可知,原文有“《谬误篇》中提到的谬误理论”的限制。
D.“只要能在逻辑论证过程中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就不会产生逻辑谬误”表述绝对。原文是说“在
逻辑论证过程中,不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在这些情况下,逻辑谬误就会产生”。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分析并消除逻辑谬误,是检验正确逻辑规范和人们自身逻辑能力的有效方法”有误,由“许多辩论家
认为,某种逻辑理论的质量,可以根据它在谬误分析中所能提供的可能性进行区分,而这种分析谬误的能
力,正是对正确逻辑规范最直接的检验。因此,检验人们自身逻辑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看人们分析逻辑
谬误和消除逻辑谬误的能力”可知,没有“检验正确逻辑规范”。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鲁四老爷得知祥林嫂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可见是个谬种’”强加因果。
B.惠子问原因,庄子答地点,答非所问。
C.“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前提错误。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
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足见
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
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见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
衾而卧,从而说明是“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转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
可知雪势有增无减。通过听到竹子不断折断的响声而推知积雪过重。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知识,才可能见招拆招,揭露‘奇谈怪论’中的不合逻辑之处”可知,了解关于
逻辑谬误的相关知识;
由“不严格按照三段式的正确形式进行演绎推理,讨论问题时不注意确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可知,
按照三段式的正确形式进行演绎推理,讨论问题时注意确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由“在逻辑论证过程中,不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在这些情况下,逻辑谬误就会产生”可知,在逻
辑论证过程中,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
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
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拉:托伐,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我实在不明白,这些事情我摸不清。我只知道我的想法跟你的想
法完全不一样。我也听说,国家的法律跟我心里想的不一样,可是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父亲病得快
死了,法律不许女儿给他省烦恼,丈夫病得快死了,法律不许老婆想法子救他的性命!我不信世界上有这
种不讲理的法律。
海尔茂:你说这些话像个小孩子。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
娜拉:我真不了解。现在我要去学习。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
海尔茂:娜拉,你病了,你在发烧说胡话。我看你像精神错乱了。
娜拉:我的脑子从来没像今天晚上这么清醒、这么有把握。
海尔茂:你这么清醒、这么有把握,居然要丢掉丈夫和儿女?
娜拉:一点儿不错。
海尔茂:这么说,只有一句话讲得通。
娜拉:什么话?
海尔茂:那就是你不爱我了。
娜拉:不错,我不爱你了。
海尔茂:娜拉!你忍心说这话!
娜拉:托伐,我说这话心里也难受,因为你一向待我很不错。可是我不能不说这句话。现在我不爱你
了。
海尔茂:《勉强管住自己》这也是你清醒的有把握的话?
娜拉:一点儿不错,所以我不能再在这儿待下去。
海尔茂:你能不能说明白,我究竟做了什么事使你不爱我?
娜拉:能。就因为今天晚上奇迹没出现,我才知道你不是我理想中的那种人。
海尔茂:这话我不懂,你再说清楚点儿。
娜拉:我耐着性子整整等了八年,我当然知道奇迹不会天天有。后来大祸临头的时候,我曾经满怀信
心地跟自己说:“奇迹来了!”柯洛克斯泰把信扔在信箱里以后,我绝没想到你会接受他的条件。我满心
以为你一定会对他说“尽管宣布吧”,而且你说了这句话之后,还一定会——
海尔茂:一定会怎么样?叫我自己的老婆出丑丢脸,让人家笑骂?
娜拉:我满心以为你说了那句话之后,还一定会挺身出来,把全部责任担在自己肩膀上,对大家说:
“事情都是我干的。”
海尔茂:娜拉----
娜拉:你以为我会让你替我担当罪名吗?不,当然不会。可是我的话怎么比得上你的话那么容易叫人
家相信?这正是我盼望它发生又怕它发生的奇迹。为了不让奇迹发生,我已经准备自杀。
海尔茂:娜拉,我愿意为你日夜工作,我愿意为你受穷受苦。可是男人不能为他所爱的女人牺牲自己
的名誉。
娜拉:千千万万的女人都为男人牺牲过名誉。
海尔茂:喔,你心里想的嘴里说的都像个傻孩子。
娜拉:也许是吧。可是你想的和说的也不像我可以跟他过日子的男人。后来危险过去了——你不是怕
我有危险,是怕你自己有危险——不用害怕了,你又装作没事人儿了。你又叫我跟从前一样乖乖地做你的
小鸟儿,做你的泥娃娃,说什么以后要格外小心保护我,因为我那么脆弱不中用。(站起来)托伐,就在那
当口,我好像忽然从梦里醒过来,我简直跟一个陌生人同居了八年,给他生了三个孩子。喔,想起来真难
受!我恨透了自己没出息!
海尔茂:(伤心)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在咱们中间出现了一道深沟。可是,娜拉,难道咱们不能把它
填平吗?
娜拉: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走进右边屋子)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
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拉:(穿外套)我不能在陌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难道咱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么过日子?
娜拉:(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我知道现在照管
他们的人比我强得多。照我现在这样子,我对他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她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
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拘束,我
也不受你的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
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
娜拉:要还。
海尔茂:拿去。
娜拉: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家里的事,佣人都知道——她们比我更熟悉。明天我动身之后,克里斯
蒂纳会来给我收拾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我会叫她把东西寄给我。
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
娜拉:哦,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拉: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拉: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儿忙。
娜拉:不必,我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陌生人?
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拉: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
To(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6.下列对剧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泥娃娃”指的是娜拉,因为娜拉在丈夫眼中美丽动人,小巧可爱。
B.“陌生人”指的是海尔茂,娜拉认识到丈夫虚伪冷酷的一面,这让她觉得对方不再是她熟悉的海尔茂。
C.海尔茂在这次冲突中已处于劣势,他只能用“你居然要丢掉丈夫和儿女”“你还是我的老婆”来要挟娜
拉,但是他宣扬的“可是男人不能为他所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依然暴露他的卑劣和自私。
D.娜拉说“改变到咱们在一块儿过日子真正像夫妻”,这里所说的“真正像夫妻”指的是相互尊重,平等
相待,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
7.下列对剧本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善于通过家庭日常生活,集中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作者由此展开讨论,但并不
给出结论。《玩偶之家》结尾以楼下娜拉的一声关门声和海尔茂的大声叹道“这个家空了!”作为结束,没
有交代娜拉出门后的遭遇,也没有提示这个家以后的情况,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B.《玩偶之家》不仅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对话、独白)直接表现人物心理,还巧妙利用人物动作描写折
射人物心理。如娜拉在剧末的一系列动作“(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
等,暗示娜拉当时内心的慌乱犹豫。
C.如拉家庭矛盾的爆发,完全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撰弃当时舞台上流行的乔装、误会、谋杀、决斗等制造
戏剧冲突的方法,从生活的本身出发,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一切都真实自然、合情合理。
D.选文中人物的台词多用口语,通俗易懂,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诗化台词风格迥异,带给读者不同
的审美体验。
8.本剧结尾的戏剧场景是一声门响,其中蕴含怎样的深意?谈谈你的理解。
9.娜拉和繁漪是剧作家歌颂和同情的人物,她们都反抗家庭中丈夫的专制,但是这两个人物在面对的困境,
反抗的方式上各有不同,请就这两个方面予以探究分析。
【答案】6.A7.B
8.(1)宣告一段婚姻的决裂。娜拉认清了海尔茂,与海尔茂的感情决裂,婚姻结束。
(2)这一声门响标志娜拉的觉醒(或者表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食堂租赁及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酒店一次性用品采购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4年社保工伤赔偿合同3篇
- 2024年防盗门定制安装合同3篇
- 2024年高压设备安装工程标准协议模板
- 2024年简化版战略协作框架协议版B版
- 2024年电力企业战略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社区垃圾清理工坊
- 2024年金融理财产品销售代理合同模板3篇
- 2024苏州二手房买卖与家居绿化养护服务合同3篇
- DB11T 945.1-20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 第1部分:通则
- 无犯罪证明申请表
- 2021年校长休业式讲话稿
- GB/T 1621-2023工业氯化铁
- 河道工程护砌(连锁砌块)施工方案
- 2023年一级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前冲刺题库资料(含答案)
- 家装工地形象及成品保护验收标准
- 2018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 GB/T 14296-2008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 2023年新泽西驾照笔试题中英对照139题我中文02
-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