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项目来源根据《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2年第八十一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2〕199号)由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提出,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阳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阳朔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规程》(项目编号:2022-8106)已获批立项。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特色农业发展作为其中重要目标和内容。近年来,我区加强政策扶持,坚持规划引领,破除发展痛点,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推动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优质水果、蔬菜等种植业提档升级,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生态种养模式,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保障和溯源体系。2022年,《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首先强调要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施水果强区建设工程,打造优势特色水果产业集群。要加快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发展,高质量建设现代特色产业。立足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做强做优蔬菜、水果等10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打造一批精品特色产业。金柑,又名金桔,属芸香科柑橘族亚族,为我国特产果品之一,也是唯一能果皮和果肉同时鲜食的柑果。金柑不仅含有丰富的VC、有机酸、糖类、氨基酸、矿物质等,还含有大量的萜烯类、醛酮类、醇类和酯类等芳香成分以及柠檬苦素类似物、类黄酮化合物、类胡萝卜素等呈色呈味物质。《本草纲目》中记载:“金柑性味甘辛,有化痰止咳、理气健脾、助消化、除雍逆之功效。中医用于治疗理气解郁、脑闷郁结、食滞胃呆、咳嗽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具有软化血管、治疗高血压、调节生理功能紊乱之功效。金桔果皮富含类柠檬苦素,具有抗肿瘤作用,能诱发和激活解毒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抑制化学致癌物质的致癌,是典型的第三代水果。因具有较高的食用、观赏和药用价值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金柑是阳朔县的特色优势水果,已有160多年的栽培历史。19世纪60-70年代,一位名为古阿炳的江西人到阳朔访友,从江西遂川县带金柑种苗到白沙镇石塘村委金龟洞村种植,由此将金柑引入阳朔。二十多年以来,金柑产业已发展成为阳朔农业的支柱产业,2021年阳朔金柑种植面积达到14500hm2,产量超34万t/年,产值超35亿,为全国第一大金柑产区。2020年,国内金柑果园面积约50万亩,仅占柑橘面积的1.25%左右,产量不到100万吨,产值约70亿元,其中广西38.94万亩、56.67万吨、产值36.46亿元。未来,由于价格相对稳定、经济效益较高,脆蜜金柑、早晚熟金柑新品种种植面积将稳步缓慢增长,产量、产值也将逐渐增加。一般柑桔品种(中熟品种)在11~12月成熟,而晚熟柑桔成熟期为次年1~6月,此时正是柑桔鲜果上市空档期,与冷藏保鲜的上年采收的早中熟柑桔相比,晚熟柑桔表现为新鲜、风味好,更环保和更安全,而且由于错季上市,价格要比普通中熟柑桔高1~3倍。因此,种植晚熟柑桔能有效缓解中熟柑桔产能相对过剩、销售日益困难的现状,提高果农经济效益,有利于柑桔产业健康发展。遇龙晚金柑为晚熟金柑品种之一,以果实大、果皮金黄、色泽鲜艳、果肉营养丰富、汁多化渣、酸甜可口、品质优、丰产、稳产、晚熟等特点,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目前,我国种植的柑桔品种绝大部分为中熟品种,上市期太集中,导致销售压力大和销售困难。据统计,我国柑桔在11~12月成熟上市的中熟品种占75%,9~10月上市的早熟种品占20%,而1月以后成熟的晚熟品种仅占5%左右,每年2~8月为我国自产柑桔鲜果上市的空档期,而此时由于气温高、消费需求大,晚熟柑桔果实销路好、售价高,也为国外柑桔大量涌进提供了商机。广西柑桔品种结构跟全国一样,以中熟品种为主,早、晚熟品种较少,柑桔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因而加大力度调整柑桔品种结构,加大种植一些市场前景好、销路好的晚熟柑桔品种迫在眉睫,晚熟金柑可解燃眉之急。以标准为手段,通过规范遇龙晚金柑栽培的各方面要求,将有利于加强遇龙晚金柑的生产管理,提高遇龙晚金柑的产值产量,提升遇龙晚金柑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对打响广西遇龙晚金柑品种,打造桂果系列品牌,对推动广西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团体标准《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牵头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阳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阳朔县农业农村局等起草单位组成标准编制组,分配如下:编制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实施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有关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阅前人对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的研究情况和目前科学界对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标准实施组负责团体标准《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后,组织金柑相关企业、果农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会,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让果农等相关人员了解标准,并根据标准对遇龙晚金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选择与定植密度、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以及建立生产档案等进行规范化操作,保证遇龙晚金柑的生产,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地方标准提出修正意见。(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有:《DB45/T278-2022金柑栽培技术规程》(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2022年10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选择与定植密度、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以及建立生产档案。(四)调研、形成征求意见稿2022年9月-10月,标准编制组进行了广泛实地调研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国内文献资料,对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的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项目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2022年11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在整合已有参考资料中关于遇龙晚金柑栽培的技术要求,并结合广西遇龙晚金柑栽培实际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团体标准《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规程》(草案)。2022年12月-2023年4月,标准编制组再次深入区内涉及遇龙晚金柑生产销售的有代表性的合作社、农户、企业针对遇龙晚金柑栽培情况进行分组实地调研学习。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各地方关于遇龙晚金柑栽培的具体技术要求。并实际征求意见,通过收集反馈了大量意见,标准编制工作组多次召开研讨会,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和研究讨论。最终形成了团体标准《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四、标准制定原则1.实用性原则本标准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遇龙晚金柑栽培当前现状,调研各行业遇龙晚金柑市场情况,在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相关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多年的遇龙晚金柑栽培经验、试验总结起草的。符合当前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发展的方向与市场需求,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遇龙晚金柑产品质量和商品经济价值,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对推动我区遇龙晚金柑种植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广西遇龙晚金柑品牌,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2.协调性原则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3.规范性原则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4.前瞻性原则本标准在兼顾当前区内各地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现实情况的同时,还考虑到了遇龙晚金柑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在标准中体现了个别特色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发展的指导。五、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团体标准《遇龙晚金柑栽培技术规程》章节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选择与定植密度、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以及建立生产档案。主要内容的依据来源说明如下:(一)术语和定义遇龙晚金柑为晚熟金柑的品种之一,其成熟日期、生产产地区别于一般金柑。根据标准编制组多年实践经验,基于该品种的特点,明确“遇龙晚金柑”的定义为:从阳朔金柑中选育,可在广西桂林、柳州以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于2~3月自然成熟的金柑品种。“遇龙晚金柑”果实外观与剖面图(二)园地选择与规划根据主要产地的气候特点,经标准编制组讨论,对该品种的平均温和年积温进行了确定,明确了年平均温度19℃~22℃,≥10℃的年积温≥5900℃,1月平均气温≥7.5℃,绝对最低温度≥-5℃的要求,遇龙晚金柑在以上条件下,生长情况较好,产量较高,具有较好的收益。此外,《DB45/T278金柑栽培技术规程》对金柑关于园地选择与规划的要求已较为完善,因此明确其他条件按DB45/T278的规定执行。(三)苗木选择与定植密度、定植1.苗木选择根据标准编制组相关试验研究,明确了选用无检疫性病虫害,枳壳、金柑或香橙砧,品种纯正、根系发达、叶色浓绿的苗木,并符合GB/T9659的规定。柑橘绝大多数采用嫁接繁育,因砧木与接穗间的生理功能不同而相互影响植株营养生长、开花结果、产量品质以及栽培适应性等,因而标准编制组进行了香橙等砧木对金柑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旨在为柑橘新砧木在金柑上的应用提供依据。经过6年田间观察,标准编制组发现:不同砧穗组合亲和力和嫁接口特征存在差异(见图1),产量与单果质量以及果实品质差异显著(分别见表1、表2)。图1不同砧木金柑植株嫁接口的状况如图1所示,不同砧穗组合亲和力和嫁接口特征存在差异:枳橙砧定植后第2年嫁接口出现穗部肿大,植株从末级枝条开始直至嫁接口以上主干逐级枯死,砧部保持正常并萌芽,表现不亲和;柠檬砧穗部略大于砧部,嫁接口处表皮和木质部界线明显并有凸环,砧穗表皮色泽一致,木质部乳白色,色泽一致,砧部无棱沟;枳砧穗部小砧部大极为明显,呈大脚状,嫁接口处表皮界线不明显,色泽一致,嫁接口处木质部界线明显,穗部乳白色砧部黄绿色,差异明显,砧部棱沟极明显;红橘砧穗部大砧部小呈小脚状,嫁接口处表皮界线不明显,嫁接口处木质部界线明显且略显凸环,砧部有浅棱沟;酸橘砧穗部略大砧部略小,嫁接口处表皮界线不明显,色泽一致,嫁接口处木质部界线明显且有浅凹环,色泽一致,砧部棱沟不明显;香橙砧穗部略小砧部略大,嫁接口处表皮和木质部界线不明显、色泽一致,砧部有浅棱沟;本砧砧穗部大小、色泽均一致,嫁接口处表皮和木质部无界线,砧部无棱沟;除枳橙砧外其他6个砧穗组合均表现亲和良好,实生树不存在亲和与特征差异。表1不同砧木金柑3~6年生株产量与单果质量砧木不同树龄的平均株产量/kg正适结果期4~6y树平均3y4y5y6y株产量/kg单果质量/g柠檬0.92±0.92Dd3.45±2.25Dd7.63±4.72De7.21±10.42Cd7.53±6.68Cc10.91枳1.93±5.31Cc7.54±0.47Cc14.68±3.50Cd18.07±0.92Ab13.43±2.44Bb11.42红橘4.12±4.20Aa7.62±5.21Cc16.54±4.13Bc16.11±2.88Bc13.42±5.74Bb10.78酸橘1.95±7.55Cc9.55±4.65Bb19.69±6.34Aa19.12±3.61Aa16.12±1.21Aa11.23香橙3.40±7.20Bb10.87±5.00Aa18.83±3.33Ab18.71±3.43Aab16.13±3.73Aa11.49实生树0.05±16.33Ee0.69±11.43Ee2.52±21.95Fg2.75±9.06Ef1.99±11.28Ee11.19本砧0.00±0.00Ee1.11±7.36Ee5.66±1.51Ef4.55±8.56De3.77±1.84Dd13.16表1数据显示,试挂果期的3年生树,红橘砧产量较高,其次是香橙砧,酸橘、枳和柠檬砧中等,实生树极少量结果,本砧没有结果,不同砧木植株株产量大小依次为:红橘>香橙>酸橘、枳>柠檬>实生树、本砧,它们之间差异极显著;进入正适挂果期的4~6年生树,3年平均株产量香橙和酸橘砧较高达16.10kg,枳和红橘砧中等为13.40kg,柠檬砧较低为7.53kg,本砧低为3.87kg和实生树极低为1.99kg,它们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年平均株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香橙>酸橘>枳>红橘>柠檬>本砧>实生树。平均单果质量除本砧较大外,其他砧木的差异不大。从大到小依次为:本砧>香橙>枳>酸橘>实生树>柠檬>红橘。表22018~2020年不同砧木金柑果实主要理化指标砧木TSS/%还原糖/%全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mg/100ml柠檬16.67.3613.070.5935.23枳18.98.5515.270.7030.83红橘17.47.7514.640.5635.26酸橘17.68.0213.900.6035.90香橙17.17.6913.370.7134.04实生树18.18.3114.400.5932.66本砧18.48.3814.810.6834.68表2数据显示,不同砧穗组合的果实品质存在一定差异:TSS含量,枳砧最高达18.9%,其次是本砧18.4%和实生树18.1%,香橙、红橘和酸橘砧分别为17.1%、17.4%和17.6%,柠檬砧最低为16.6%;全糖含量最高的是枳砧的8.55%、依次是本砧8.38%、实生树8.31%、酸橘砧8.02%、红橘砧7.75%、香橙砧7.69%和柠檬砧7.36%;枳、香橙和本砧酸含量略高约为0.7%,其他略低为0.56~0.60%;枳砧和实生树维生素C含量略低,分别为30.83和32.7mg/100mL果汁,其他砧木含量略高为34.0~36.0mg/100mL果汁;各砧穗组合果实成熟时间均为12月中下旬,果实色泽均为橙黄色,果皮光滑。从综合品质表现来看,枳砧较好,柠檬砧较差,其他中等。因此,综合考虑砧穗组合表现、产量与单果质量以及果实品质,明确苗木选用枳壳、金柑或香橙砧效果最佳。2.定植密度与一般金柑定植不同,不同坡地定植密度会影响遇龙晚金柑生长情况及产量,为保证产量,对遇龙晚金柑不同坡地的定植密度进行了确定,明确了平地或缓坡地,株距2m~2.5m,行距3m,每666.7m2种植88~111株;陡坡地,株距2.5m~3m,行距3.5m~4m,每666.7m2种植55~76株;以此保证通风透光、树势健壮并可获得最优产量。不同坡地种植规格对遇龙晚金柑生长情况及产量的影响情况统计如下:表3平地或缓坡地种植规格对遇龙晚金柑生长情况及产量的影响序号种植规格生长情况产量范围(㎏)1每667m2种植42~60株通风透光,树势健壮,前期单产低1800~20002每667m2种植65~75株通风透光,树势健壮,单产偏低2200~24003每667m2种植88~111株通风透光,树势健壮,单产较高2500~27004每667m2种植120~135株过密、中后期通风透光差,内膛枯枝多,单产不高2100~23005每667m2种植140~157株过密、第三年后通风透光差,干枯枝多,果小、中后期单产低1800~1900表4陡坡地种植规格对遇龙晚金柑生长情况及产量的影响序号种植规格生长情况产量范围(㎏)1每667m2种植13~30株通风透光,树势健壮,前期单产低1400~16002每667m2种植34~50株通风透光,树势健壮,单产低1800~20003每667m2种植55~76株通风透光,树势健壮,单产较高2200~24004每667m2种植70~100株通风透光,树势健壮,后期偏密、通风透光稍差,单产偏低1900~22003.定植根据种植实际,遇龙晚金柑的定植时期、定植前准备、定植方法等其他定植要求与一般金柑无异且《DB45/T278金柑栽培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已较为明确,因而明确遇龙晚金柑的定植时期、定植前准备和定植方法直接按DB45/T278的规定执行。(四)土肥水管理1.土壤管理根据区内生产实际并参考《DB45/T278金柑栽培技术规程》,对土壤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确定。其中,根据遇龙晚金柑的生长时间,明确了每年6~7月或采果后3月的具体改土方法。考虑到杂草能增加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以及提高土壤酶活性等积极意义,明确了幼龄果园应适当留矮生、非恶性杂草的要求。为防热保湿,提高果树成活率,改善土壤物理性能进而促进土壤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分解和转化,复壮树势,提高产量和质量,根据标准编制组多年试验经验积累,明确了干旱季节具体覆膜的相关要求。2.施肥管理遇龙晚金柑头产从第三年开始,因而明确1~2年生树,施肥宜勤施薄施,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与遇龙早金柑、一般金柑相比,遇龙晚金柑结果更多,用肥量更大。其中,1年生树可每次株施复合肥(17:17:17)30g~50g,2年生树可每次株施复合肥(17:17:17)50g~100g。此外,通过统计不同施肥量对遇龙晚金柑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影响情况对遇龙晚金柑各生长阶段施肥量进行了确定。其中,明确4月下旬~5月上旬可淋施1~2次20%~30%腐熟麸肥液15kg~20kg作为壮花壮梢肥,以此达到树势健壮,叶色浓,花壮,果大高产效果,产量可达2500kg~2700kg。明确在在6月中下旬施1次,每株可沟施腐熟农家肥20kg~25kg+复合肥(17:17:17)0.75kg~1.0kg,以此树势健壮,新梢转绿快,叶色浓,大果比例高,单产高,产量可达2600kg~2800kg。具体统计情况如下:表5壮花壮梢肥不同施肥量对遇龙晚金柑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影响序号施肥量及施用方法生长情况产量范围(㎏)1淋施1~2次10%~15%腐熟麸肥液5kg~10kg树势偏弱,叶色较淡,新梢转色慢1800~21002淋施1~2次20%~30%腐熟麸肥液15kg~20kg树势健壮,叶色浓,花壮,果大高产2500~27003淋施1~2次35%~40%腐熟麸肥液25kg~30kg树势偏旺,春梢容易徒长,少量须根枯死,2200~2400表6壮果肥不同施肥量对遇龙晚金柑生长情况和产量的影响序号施肥量及施用方法生长情况产量范围(㎏)1每株沟施腐熟农家肥10kg~15kg+复合肥(17:17:17)0.1kg~0.50kg树势稍弱,秋梢较弱、大果比例低,单产低1900~21002每株沟施腐熟农家肥20kg~25kg+复合肥(17:17:17)0.75kg~1.0kg树势健壮,新梢转绿快,叶色浓,大果比例高,单产高2600~28003每株沟施腐熟农家肥30kg~35kg+复合肥(17:17:17)1.5kg~2kg树势偏旺,落果较重,单产偏低2300~25004每株沟施腐熟农家肥40kg~45kg+复合肥(17:17:17)2.25kg~2.5kg树势过旺,落果重,单产低2100~2300青壮年旺长树树势健壮、树梢容易错乱,为保证开花正常,一定程度上需要抑制生长,因而还明确了青壮年旺长树春梢叶片转绿期叶面喷施1次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五)整形修剪通过参考《DB45/T278金柑栽培技术规程》并结合实际修枝经验和遇龙晚金柑的生长特点,经标准编制组讨论确定了遇龙晚金柑树形要求以及不同时期的具体修剪要求。因为幼树和结果树修剪的侧重点不同,所以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结果树根据初结果期、盛果期以及衰老期明确不同修剪方式。其中,明确衰老期要求为全年放春梢1次。3~4月,先重短剪树冠外围营养枝、侧枝延长枝、落花落果枝、弱枝、徒长枝和直立枝,后疏剪衰弱枝、无叶枝、严重病虫枝、干枯枝和交叉枝等要求。(六)花果管理根据标准编制组多年试验经验以及实际花果管理要求,对保果、疏果、避雨保果要求进行了确定。与遇龙早金柑相比,遇龙晚金柑的保果性能更好,因而再次保果喷药的时间间隔可相对延长且第一、二批花结果量足够时,第三、四批花无需进行保果。为了节约养分、提高座果率和商品果比例,需要对遇龙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