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离骚(节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课《离骚(节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第1课《离骚(节选)》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AGEPAGE1离骚(节选)[教学目标]1.学习吟诵古诗,反复诵读,力争背诵全诗;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体会它的节奏感、韵律美。2.积累重点词语,疏通诗句,理解作品内容,培养初步鉴赏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能力。3.初步感受并理解屈原所表达的爱国忧民的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全诗,感受“骚体诗”的语言特点;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中独特的比喻艺术。[教学设想]这首诗语言古奥,思想深邃,要想全面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实属不易。要在读通读懂诗歌的层面上,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便使理解能逐步深入。建议分三步教学:第一步是大声诵读,感受《离骚》音韵之美。要求通过朗诵,能透过抑扬顿挫的语调节奏,感受诗歌参差错落富有变化的音韵之美,力求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第二步,文白对译,清楚地弄懂每一句诗的意思。第三步,合作探究,领略《离骚》内涵之美。可以从探究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作品的艺术手法等方面入手。教师关注整个学习流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点拨。[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与教学内容]一、导入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有这么几句话“惜秦王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这里的风指的是十五《国风》,骚指的是《离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二、“楚辞”与《离骚》简介(略)三、诵读诗歌(配乐朗读)[活动设计1]师生朗诵诗歌。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整体感受。要求: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2.结合注解,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自由诵读。3.单个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教师点拨: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譬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四、鉴赏诗歌(一)整体感受[活动设计2]通过诵读,增强对《离骚》的感受,请几位同学来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吧。点拨: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歌,抒写了屈原自己的身世、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追溯诗人的身世,可以为我们找到解读这首诗的钥匙。(二)了解身世,加深理解[活动设计3]屈原是伟大的,也是一位众所周知的人物。请同学结合诗人的自述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屈原。(可以有所拓展)(三)重点词句的理解[活动设计4]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句,边理解边归纳,把不懂的标记出来。教师巡视作必要的点拨。[活动设计5]质疑释疑。学生4-6人一组,相互解答疑难问题。收集难理解的词句写到纸上,推举一名代表提出,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如果问题较难,则由教师分析。(四)理清思路,归纳结构[活动设计6]有人说,《离骚》非常不好懂,思路好像很乱。请你来理一理,节选部分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呢?点拨:理解思路,要善于抓关键语句,尤其是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譬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很显然,前面写“内美”,后面写“修能”。(五)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活动设计7]根据诗歌的叙述,在你的想象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明确]屈原是在《离骚》这首自传式的抒情长诗中,以空前绝后的浪漫主义的才华和激情,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自尊自强、忧国忧民,为追求崇高理想而生死不渝的伟大爱国者的形象:第一,说明自己与楚王同宗,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出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赐以美好的名字,更是以此强调自己禀赋卓越不凡。第二,他身披香草鲜花,装扮得光彩照人。“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他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可见,他一直在努力进取,自强不息地奋斗。这个形象,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激励他们敢于以天下为己任,努力去为民族的崛起、为民族的兴旺发达而倾尽毕生的力量。(六)作品主旨[活动设计8]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小结: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但又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逐步展示诗人自我、“灵修”(即楚王)和一群“党人”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对君王的忠诚,对把持朝政的奸邪势力的痛恨,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七)艺术特色[活动设计9]《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