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二练案三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二练案三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二练案三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二练案三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二练案三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练案三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16分)灯如红豆 侯志明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多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③是的,不止一次。因为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④我们家姐妹五人,在那个困难年头诞生的人,都品尝过生活的艰难。别的不说,就是一家人间或做件新衣和平常的缝缝补补,对母亲来讲就是一项繁重的劳作。春节前的母亲是最劳碌的。一进腊月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⑤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觉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用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突然望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⑥年年如此。⑦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光明。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每天计工分,每天整理账,每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光明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⑧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起先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觉父亲仍旧在翻本子准备盘。“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⑨1982年,我上了中学。虽然那时学校有了电灯,但晚上是要定时关灯的。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很多同学都备了一盏小油灯。我也不例外。上了三年中学,假如说有几件东西是不能离开的,那么,这盏小油灯就是其中之一。多少次,当冬天的寒冷冻得我手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暖和。当笔中的墨水冻得不能写字时,是这盏灯帮我溶化。假如不曾有小油灯的陪伴照射,我想在我们那个连老师都配不齐的学校,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考上高校的。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头,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且常常被嘲讽的,而且她也应当是意识到了的。从那天起,我好像懂得了更多的东西。⑩四十年来,陪伴我长大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们却清清晰楚地记录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变迁,照射我前行的路,给我以启迪。其实,“灯如红豆最相思”的上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纪昀,突然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或许这是我思念灯的又一缘由或写完这篇短文后的意外收获吧。(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9日,有删改)1.下列对散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⑤段母亲没有抬头看“我”,反映出母亲为我们赶做新衣的劳碌和深厚的爱。B.母亲纳鞋底时针扎了手,她只是紧紧地握住那个被扎的手指,可见母亲的坚韧品行。C.第⑧段父亲执意要将多出的两毛钱对清,是为了给“我”上一堂具有教化意义的课。D.本文依次叙写了与母亲、与父亲、与女同学有关的“小油灯”,女同学的灯让“我”明白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2.下列对散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引用“灯如红豆最相思”这一句,既照应文章题目,又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B.第②段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憧憬。C.“搂住”突出“我”望见母亲自被扎伤时的伤心,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关切。D.文章叙写回忆,语言朴实自然;精选生活片段表达感情,真挚动人。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依据文意进行阐释。(4分)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16分)庄重 朱以撒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间的力气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它的含意太缥缈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法师挺着病体,已知将来。他就要进入那个志向状态的世界了。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黏稠了,不是非常滋润。造型照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安静之光——全部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他把笔轻轻搁下来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宁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重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人生的一些场景假如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起先了没有人管束的高校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早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绚丽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宛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漂移。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接连地到来,花圈渐渐地铺排绽开,就有些人起先坐着喝茶抽烟、闲聊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隐私。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诞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慎重其事地实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诞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多数的祭祀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慎重其事。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出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赐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和善、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赞扬。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缓缓用箸。她感谢上天赐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专心品尝。其实,20世纪六七十年头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粝。粮店凭票证供应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却仍旧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宁静,有益于专心地品尝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在离开家乡之前,我始终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爱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镇定自若。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细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从一朵鲜花里寻找天堂……”这“看”里确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绽开,“不要放纵,不要戏慢,整齐肃穆,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溢了联系。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当的安排。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终归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越消遣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快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放下书本,夜幕驾临 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耀着明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消遣中漂移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很多慷慨激扬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间。惋惜——没有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市牢记的人,在消遣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确定浮华起来。时间假如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微环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庄重,它所持有的庄重、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的消遣色调,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挡我们顺当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主子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来省会初期,作者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一场不庄重的葬礼引发了作者的感慨。B.作者认为人生须要各种仪式,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C.食物难以下咽,二姨却以庄重的神情专心品尝,甘之如饴,因为她对造物主心怀感恩。D.繁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消遣,失去庄重之心,作者渴望见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微环节。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两次提到深秋,具体描写了弘一法师去世前书写“悲欣交集”四个字的情景,营造了庄重肃穆的氛围。B.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既是对上文“庄重”表现的总结深化,也引出下文——即对当代人缺乏敬畏之心、世界越来越消遣化的反思与批判。C.在文章的前八段,作者总体上运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论述,便于以自己的想象、经验和感受来阐释“庄重”在不同场景下的内涵。D.文章倒数其次段运用了其次人称“你”,作者与读者便融成一体,更加令人警醒、引人反思;最终一段则运用了第一人称“我们”,加强了与读者的干脆对话。7.(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庄重”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8.(赏析散文的语言特色)请对文末画线的句子加以赏析。(6分)练案三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1.CC项,“是为了给‘我’上一堂具有教化意义的课”错,应为“反映了父亲的仔细”。2.BB项,“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憧憬”有误,应为“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3.参考答案①“对灯相思”,是指“我”思念灯下赶制新衣的母亲、灯下对账的父亲、借灯给“我”的女同学等;②“对灯相思”是因为这些“灯”见证着人性中的爱、正直、和善、宽容等,记录着社会的变迁,暖和着“我”的心灵,陪伴“我”长大。解析解答时可以抓关键词语进行说明,本题可以抓住“对灯相思”。“对灯相思”表层含义是思念文中所写的关于灯的几个人、几件事:灯下辛勤劳作的母亲、对账的父亲和借给“我”灯的女同学。“对灯相思”的深层含义是这些人、事背后所蕴含的感情:爱、正直、和善、宽容,以及他们对“我”的影响。4.参考答案①“灯”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②“灯如红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灯相思的情感;③运用比方手法,形象生动,吸引读者。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结构上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以及题目本身的手法和效果几个方面来答。“灯”在结构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效果是使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以《灯如红豆》为题在主题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灯相思的情感;“灯如红豆”运用比方手法,效果是形象生动,吸引读者。5.BB项,作者认为“仪式”很重要,应当慎重其事地实行,但仅仅有仪式是不够的。6.DD项,应为“文章倒数其次段运用了其次人称‘你’,加强了与读者的干脆对话,更加令人警醒、引人反思;最终一段则运用了第一人称“我们”,作者与读者便融成一体。7.参考答案“庄重”指对人生的一些场景(或“际遇”)怀揣庄重和慎重之心。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慎重之情;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照旧保持感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