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盟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边城》故事并不复杂。但是摊开小说,读着读着,心内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流淌。一种如沈从文写到的淡淡的“美丽的忧愁”溢上心头。正如沈从文自己对《边城》的解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难免产生悲剧。”他告知我们,《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而只是“不凑巧”,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一切充满了善”,生于斯、长于斯的男男女女皆为善的化身。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从不动气”。她是超越了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二佬傩送善良、刚勇、健美,是湘西青年男子的佼佼者。翠翠与二佬的爱,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小说中翠翠跟二佬的接触像是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偶遇。两年前端午节划船、捉鸭竞赛,爷爷因喝酒忘了去接翠翠回家,二佬见天黑就派伙计送她回去,但翠翠却连二佬的模样都没看清。第二次是登门。二佬特地把爷爷的酒葫芦送回家中,翠翠把他当成“陌生人”,认不准是不是心中的“岳云”。第三次是相约。当年端午节,翠翠应二佬邀请到城里看赛事,却因听到“碾坊陪嫁”的事,赌气不理他,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第四次是路过。二佬沿河六百里寻找哥哥尸体而不得,后从川东押货回来路过渡口,“翠翠大吃一惊,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山竹林跑掉了。”当然,还有一种接触,是心灵碰触。二佬与天保赛歌,他晚上到碧溪崖上唱了半夜的歌。小说第十四节写到翠翠第二天醒来,跟爷爷说:“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绵,我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这是心灵对心灵的歌唱,是无迹无痕的心神交融,翠翠梦中听歌,平添了小说诗的意趣。小说的设定,让二位主人公甚至连静静地坐下交换点内心真实念头的机会都没有,它只像一道清澈的溪涧,在生活中细细地从从容容地流来。沈从文为《边城》设下的基调是唯美的,二佬和翠翠的爱就像是一枚沾着晨露,迎着第一缕霞光,在山风中摇曳,欲开未放的花蕾。这也就是“诗化小说”特色所在、美之所在。沈从文摒弃了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而从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于从内心写出翠翠感情的变化、漾动与发展。例如小说里,有一语象我们切不可忽略,即“大鱼会咬你”。第一次见面,二佬见天已黑,便叫翠翠到他家中去等爷爷来,翠翠以为他欺侮人,就轻轻地说了句:“你个悖时砍脑壳的!”二佬笑着说:“要耽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回到渡口,爷爷叫她,她不理爷爷,却轻轻地说:“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大鱼会咬你”深深地烙在了翠翠的心中,因为二佬话中的体贴关爱与善解人意,拨动了从未涉及爱河的少女的心弦。这句话实际上成了他二人的“爱”的隐语,在其后小说进展中多次重复出现。大鱼是“咬”住了翠翠的心,沈从文这个“咬”字用神了!沈从文作品之行文有着诗意之美,但也不是下笔成章、一挥而就的。黄永玉曾问过他,《边城》你改过多少遍?沈从文说,一百多遍吧。其呕心沥血、千锤百炼之甘苦,读者应细加体味。(摘编自俞兆平《沈从文的<边城>及其美学追求》)材料二: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边城》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多数评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而只抓住“优美”“健康”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其实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他的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而是一种现实的自由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当然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诚如劳伦斯所说:“永远不要相信艺术家而要相信他笔下的故事。批评家的作用在于从创作故事的艺术家手中拯救故事。”批评的关键是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从而体现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事实是,《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诚如多数评论者所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作品故事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正是这种痼疾在关键时刻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沈从文是明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的,但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他渴望笔下的小儿女能够获得一份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美的一面。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对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纯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节选自《名作欣赏》)(1)下列对《边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边城》故事并不复杂,没有矛盾冲突,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B.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有超越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翠翠与二佬傩送皆为善的化身。C.《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与讴歌,体现了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D.“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理解这段话有助于把握《边城》内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把主人公的爱情喻为沾着晨露、欲开未开的花蕾,旨在说明这种爱情终将无果。B.材料一的第七段以“大鱼会咬你”为例,分析论证了《边城》善用“语象”的写作特点。C.材料二中,作者特别以《边城》的结尾为例,意在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D.材料二从作者创作和作品本身的故事这两个角度来论证如何准确把握作品内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边城》称得上是一部诗化的小说,唯美的基调和悲剧的暗影,让人读来惆怅不已而又回味无穷。B.《边城》是沈从文呕心沥血之作,他曾把《边城》改过上百遍,读者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理解作品蕴藏的美。C.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湘西边民身上的勤劳、勇敢、纯朴等美德,发掘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D.《边城》的内蕴不是“证明人性皆善”,而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4)文本一结尾提到“沈从文作品之行文有着诗意之美”,请结合材料谈谈《边城》中“诗意之美”的具体体现。(5)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背后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对于《边城》中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两则材料的作者各持什么观点。(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7分)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白浪街贾平凹丹江流经竹林关,向东南而去,便进入了商南县境。一百十一里到徐家店,九十里到梳洗楼,五里到月亮湾,再一十八里拐出沿江第四个大湾川到荆紫关,淅川,内乡,均县,老河口。汪汪洋洋九百九十里水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江东荆紫关,关内关外住满河南人,江西村村相连,管道纵横,却是河南、湖北口音,惟有到了山根下一条叫白浪的小河南岸街上,才略略听到一些秦腔呢。这街叫白浪街,小极小极的。这里最崇尚的颜色是黑白:门窗用土漆刷黑,凝重、锃亮,俨然如铁门钢窗,家里的一切家什,大到柜子、箱子,小到罐子、盆子,土漆使其光明如镜,到了正午,你一人在家,①家里四面八方都是你。街里九棵柳树,位置最中的,身腰最弯的,年龄最古老而空了心的是一棵垂柳。树下就侧卧着一块无规无则之怪石。既伤于观赏,又碍于街面,但谁也不能去动它。那简直是这条街的街徽。重大的集会,这石上是主席台,重要的布告,这石上的树身是张贴栏,就是民事纠纷、起咒发誓,也只能站在石前。就是这条白浪街,陕西、河南、湖北三省在这里相交,三省交结,界牌就是这一块仄石。一条街上分为三省,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容貌,三省人是三省人的语言,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商店。三省人在这里混居,他们都是炎黄的子孙,都是共产党的领导,但是,每一省都不愿意丢失自己的省风省俗,顽强地表现各自的特点。湖北人在这里人数最多,也是三省之中最富有的公民。若是有客稍稍在门口向里一张望,就热情出迎,介绍饭菜,帮拿行李,你不得不进去吃喝,似乎你不是来给他“送”钱的,倒是来享他的福的。在一张八仙桌前坐下,先喝茶,再吸烟,问起这白浪街的历史,他一边叮叮咣咣刀随案板响,一边说了三朝,道了五代。又问起这街上人家,他会说了东头李家是几口男几口女,讲了西头刘家有几只鸡几头猪;忍不住又自夸这里男人义气,女人好看。要问起这儿特产,那更是天花乱坠,说这里的火纸,吃水烟一吹就着;说这里的瓷盘从汉口运来,光洁如玻璃片,结实得落地不碎,就是碎了,碎片儿刮汗毛比刀子还利;说这里的老鼠药特有功效,小老鼠吃了顺地倒,大老鼠吃了跳三跳,末了还是顺地倒。说的时候就拿出货来,当场推销。一顿饭毕,客饱肚满载而去,②桌面上就留下七元八元的。河南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人小孩没有不会水性的,每三日五日,结伙成群,背了七八个汽车内胎逆江而上,在五十里,六十里的地方去买柴买油桐籽。柴是一分钱二斤,油桐籽是四角钱一斤。收齐了,就在江边啃了干粮,喝了生水。憋足力气吹圆内胎,便扎柴排顺江漂下。一整天里,柴排上就是他们的家,丈夫坐在排头,妻子坐在排尾,孩子坐在中间。夏天里江水暴溢,大浪滔滔,那柴排可接连三个、四个,一家几口全只穿短裤,一身紫铜色的颜色,在阳光下闪亮,柴排忽上忽下,好一个气派!偶尔排撞在礁石上,将孩子弹落水中,父母并不惊慌,排依然在走,孩子眨眼间冒出水来,又跳上排。到了最平稳之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家人就仰躺排上,③看天上水纹一样的云,看地下云纹一样的水,醒悟云和水是一个东西,只是一个有鸟一个有鱼而区别天和地了。月到江心,柴排靠岸,连夜去荆紫关拍卖了,柴是一斤二分,油桐籽五角一斤;三天辛苦,挣得一大把票子,酒也有了,肉也有了,过一个时期“吃饱了,喝涨了”的富豪日子。精打细算与他们无缘,钱来得快去得快,大起大落的性格使他们的生活大喜大悲。陕西人,固有的风格使他们永远处于一种中不溜的地位。他们是真正的安分农民,长年在土坷垃里劳作。土地包产到户后,地里的活一旦做完,油盐酱醋的零花钱来源就靠打些麻绳了。走进每一家,门道里都安有拧绳车子,婆娘们盘脚而坐,一手摇车把,一手加草,④一抖一抖的,车轮转得是一个虚的圆团,车轴杆的单股草绳就发疯似的肿大。再就是男子们在院子里开始合绳:十股八股单绳拉直,两边一起上劲,长绳就抖得眼花缭乱,白天里,日光在上边跳,夜晚里,月光在上边碎,然后四股合一条,如长蛇一样扔满了一地。一条绳交给国家收购站,钱是赚不了几分,但他们个个心宽体胖,又年高寿长。河南人、湖北人请教养身之道,回答是:不研究行情,夜里睡得香,心便宽;不心重赚钱;茶饭不好,却吃得及时,便自然体胖。一条白浪街,成为三省边街,街上有三份报纸,流传阅读,一家报上登了不正之风的罪恶,秦人骂“瞎怂”,楚人骂“操蛋”,豫人骂“狗球”;一家报上刊了振兴新闻,秦人说“燎”,楚人叫“美”,豫人喊“中”。只是可惜他们很少有戏看,陕西人首先搭起戏班子,湖北人也参加,河南人也参加,演秦腔,演豫剧,演汉调。条件差,一把二胡演过《血泪仇》,广告色涂脸演过《梁秋燕》,以豆腐包披肩演过《智取威虎山》,越闹越大,《于无声处》的现代戏也演,《春草闯堂》的古典戏也演。那戏台就在白浪河边,看的人山人海。那戏台两边的对联,字字斗般大小,先是以红纸贴成,后就以红漆直接在门框上书写,一边是:“丹江有船三日过五县”,一边是“白浪无波一石踏三省”,横批是“天时地利人和”。(节选自贾平凹《白浪街》,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前两段以丹江流向及沿江的地理、人文环境引入,在宏阔的视角中自然地交代了白浪街方位,与结尾呼应,并以秦腔点化了主题。B.文章第三段着墨于白浪街居民崇尚的颜色和街中的怪石,以点带面地介绍了白浪街风貌,描写也颇具隐喻性,表达含蓄隽永,耐人咀嚼。C.文章第四段承上启下,引出后文对三省人不同特点的描写。五到七段是全文主体,是写白浪街,也是写白浪人,更是写作者对生活的体察。D.文章结尾写三省居民虽风俗各异,但对善恶的态度相似;虽娱乐生活单调,条件简陋,但文化相融,其乐无穷:收束很自然,令人回味。(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凸显家里所有家什都像镜子一样亮,形象地写出了白浪街百姓对生活的讲究和热爱。B.句子②以“七元八元”写出了湖北人生意的寒微,而“就”字则对这种效果起到了强调作用。C.句子③用水纹形容云,又用云纹形容水,描绘出水天一色的意境,表现了河南人恬然的状态。D.句子④用“抖”字传神地表现了婆娘们打麻绳的娴熟,而叠词的使用又增强了动作的画面感。(3)文章最后的对联有呼应全文、画龙点睛之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贾平凹曾说:“写散文主要写自己的情绪。”作者的情感、语言的节奏、整体的文气都可以体现这种情绪,请结合文本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古代诗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①,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②,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③,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米盐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升斗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晞④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选自《古文辞类篡》,有删改)【注】①监筠州盐酒税:主管筠州的盐酒税务。②漘chún:江边。③抱关击析: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④晞xī:仰慕。(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B.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C.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D.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为宴休之所”宴,文中指安逸、闲适,与“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两句中的“宴”含义不同。B.“其二人者适皆罢去”适,文中指恰巧,与“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适”含义不同。C.“以玉帛子女自厚”厚,文中指推崇、重视,与“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离骚》)两句中的“厚”含义相同。D.“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区区,文中指一心一意,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两句中的“区区”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初落笔,苏辙就点明处境与身份:“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征收盐酒税——一个位卑事烦、权轻责重的职位。B.作者叙述盐酒税官舍被冲毁,由辟轩不易、有轩难安的现实,理解了颜渊拒仕的苦心,庆幸自己虽经变故而终能分享颜氏之乐。C.苏辙鄙弃俗士,仰慕德者,“欲磨洗浊污,晞圣贤之万一”,这既是对十年儒道的礼赞讴颂,更是对自己的悬鞭自策。D.文章以建造东轩开头,以怀思东轩收尾,中间由自身不得安于东轩引出对颜回安于陋巷的议论,文脉贯通,思路严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②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升斗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5)苏辙觉得自己未能实现颜氏之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白头吟①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②。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③!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注]①《白头吟》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玉台新咏》,《西京杂记》认为此诗是卓文君因为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而作。②躞蹀:指小步行走的样子;徘徊。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即东流。③竹竿:指钓竿。嫋嫋:同“袅袅”,动摇貌。簁簁: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前两句以高山上洁白的雪和云间清亮的月喻指姣好明丽的容貌和纯洁美好的人,也喻指纯洁无瑕的爱情,意蕴丰厚。B.“凄凄”四句写女主人公因遭到遗弃而凄惨悲伤,希望能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表现出女主人公对被弃的无奈以及对忠贞爱情的渴望。C.结尾四句运用比兴手法,以鱼竿的柔长轻盈摆动和鱼尾的滋润鲜活,隐喻男女情欢意洽,指出真正的爱情应以情义为基础。D.全诗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四句一节,通过今与昔、现实与理想不同角度的变换描写,层层推进,刻画出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历程。(2)《白头吟》是汉乐府古辞,与《氓》类似,讲述的都是爱情悲剧,试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比较《白头吟》与《氓》女主人公性格方面的异同。(三)古代诗文阅读III(本题共1小题,8分)5.(8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2)杜甫《蜀相》中“,”两句,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武侯祠庄严肃穆的气氛,抒发凭吊情怀。(3)在《望海潮》中,词人柳永从各个方面描写了杭州的形胜与繁华,其中“”写出了街巷河桥的漂亮。(4)在姜夔的《扬州慢》中,“”使人联想到古代诗人反复咏叹的“彼黍离离”的诗句,并从“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增加青山故国之情。(5)《项脊轩志》中,归有光描写项脊轩里充满书香之味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6分)6.(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权威的是习俗。习俗有两种,一为传说,一为时尚。儒家的礼教,五芝斋的馄饨,是传说;新文化运动,四马路的新装,是时尚。传说尊旧,时尚趋新,新旧虽不同,而盲从附和,不假思索,则根本无二致。习俗对于维持社会安宁,自有相当价值,我们不能否认。可是如果以维持安宁为社会唯一目的,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习俗是守旧的,而社会则须时时翻新,才能增长滋大,所以我们必须打破习俗。人人只好①_______,不乐改革创造。所以维持固有的风化,用不着你费力。可是要打破一种习俗,却不是一件易事。打破习俗,你须以一二人之力,抵抗千万人之惰力,所以非有②_______的力量不可。因此,(),从历史看社会进化,都是靠着几个站在十字街头而能向十字街头宣战的人。一种社会所最可怕的不是民众肤浅恶劣,因为民众道常都是肤浅顽劣的。它所最可怕的是在肤浅卑劣的环境中而能不肤浅不卑劣的人。比方英国民众就是很沉滞顽劣的,然而在这种沉滞顽劣的社会中,偶尔跳出一二个性坚强的人,如雪莱、卡莱尔、罗素等,其③_______的胆识,却非其他民族所可多得。这是英国人力量所在的地方。社会能否生长滋大就看十字街头的矮人群中有没有几个大汉。(1)下列填入上文的括号中的句子,语意最为连贯的一项是A.习俗对于维持社会安宁,的确非常重要B.习俗具有两面性:既可维持稳定,又导致因循守旧C.只有打破旧习,才能使社会进步D.习俗的背叛者比习俗的顺从者更为难能可贵(2)给文中三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1分)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在《茶馆》中,很多人物的语言表面看似滑稽可笑,但是在笑声逝去之后,留给读者的是更多的沉思与愤恨。例如,常四爷见二德子在茶馆“抖威风”,鄙弃他恃强凌弱,只可窝里斗狠,他却不要脸面地说:“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这是何等的“威风”啊,在面对自己毫无寸铁的同胞时,把土匪流氓“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如,常四爷看到刘麻子在炫耀自己又细又纯的“白面”、地道英国造的鼻烟壶时,悲叹大清国的真金白银涌流国外,而他却无比自豪,“咱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花不完!”再如,唐铁嘴所言,“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相相面呢?”诙谐的语言透露出百姓的颠沛流离与命在旦夕,而他却利用百姓祸难大发横财。凭借《茶馆》忧患与沉郁的悲喜剧美学,抒发出老舍独特的艺术个性。(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处“威风”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天已有两千多年了。B.在莎莉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凯勒学会了用手指“说话”。C.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D.扬州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和“世界美食之都”的美称。(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修改。(3)如图是某校“‘茶馆’话剧节”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四、写作8.(6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人说:人生的一大遗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我也曾想过”。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盟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边城》故事并不复杂。但是摊开小说,读着读着,心内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流淌。一种如沈从文写到的淡淡的“美丽的忧愁”溢上心头。正如沈从文自己对《边城》的解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难免产生悲剧。”他告知我们,《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而只是“不凑巧”,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一切充满了善”,生于斯、长于斯的男男女女皆为善的化身。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从不动气”。她是超越了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二佬傩送善良、刚勇、健美,是湘西青年男子的佼佼者。翠翠与二佬的爱,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小说中翠翠跟二佬的接触像是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偶遇。两年前端午节划船、捉鸭竞赛,爷爷因喝酒忘了去接翠翠回家,二佬见天黑就派伙计送她回去,但翠翠却连二佬的模样都没看清。第二次是登门。二佬特地把爷爷的酒葫芦送回家中,翠翠把他当成“陌生人”,认不准是不是心中的“岳云”。第三次是相约。当年端午节,翠翠应二佬邀请到城里看赛事,却因听到“碾坊陪嫁”的事,赌气不理他,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第四次是路过。二佬沿河六百里寻找哥哥尸体而不得,后从川东押货回来路过渡口,“翠翠大吃一惊,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山竹林跑掉了。”当然,还有一种接触,是心灵碰触。二佬与天保赛歌,他晚上到碧溪崖上唱了半夜的歌。小说第十四节写到翠翠第二天醒来,跟爷爷说:“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绵,我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这是心灵对心灵的歌唱,是无迹无痕的心神交融,翠翠梦中听歌,平添了小说诗的意趣。小说的设定,让二位主人公甚至连静静地坐下交换点内心真实念头的机会都没有,它只像一道清澈的溪涧,在生活中细细地从从容容地流来。沈从文为《边城》设下的基调是唯美的,二佬和翠翠的爱就像是一枚沾着晨露,迎着第一缕霞光,在山风中摇曳,欲开未放的花蕾。这也就是“诗化小说”特色所在、美之所在。沈从文摒弃了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而从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于从内心写出翠翠感情的变化、漾动与发展。例如小说里,有一语象我们切不可忽略,即“大鱼会咬你”。第一次见面,二佬见天已黑,便叫翠翠到他家中去等爷爷来,翠翠以为他欺侮人,就轻轻地说了句:“你个悖时砍脑壳的!”二佬笑着说:“要耽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回到渡口,爷爷叫她,她不理爷爷,却轻轻地说:“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大鱼会咬你”深深地烙在了翠翠的心中,因为二佬话中的体贴关爱与善解人意,拨动了从未涉及爱河的少女的心弦。这句话实际上成了他二人的“爱”的隐语,在其后小说进展中多次重复出现。大鱼是“咬”住了翠翠的心,沈从文这个“咬”字用神了!沈从文作品之行文有着诗意之美,但也不是下笔成章、一挥而就的。黄永玉曾问过他,《边城》你改过多少遍?沈从文说,一百多遍吧。其呕心沥血、千锤百炼之甘苦,读者应细加体味。(摘编自俞兆平《沈从文的<边城>及其美学追求》)材料二: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边城》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多数评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而只抓住“优美”“健康”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其实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他的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而是一种现实的自由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当然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诚如劳伦斯所说:“永远不要相信艺术家而要相信他笔下的故事。批评家的作用在于从创作故事的艺术家手中拯救故事。”批评的关键是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从而体现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事实是,《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诚如多数评论者所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作品故事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正是这种痼疾在关键时刻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沈从文是明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的,但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他渴望笔下的小儿女能够获得一份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美的一面。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对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纯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节选自《名作欣赏》)(1)下列对《边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边城》故事并不复杂,没有矛盾冲突,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B.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有超越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翠翠与二佬傩送皆为善的化身。C.《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与讴歌,体现了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D.“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理解这段话有助于把握《边城》内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材料一把主人公的爱情喻为沾着晨露、欲开未开的花蕾,旨在说明这种爱情终将无果。B.材料一的第七段以“大鱼会咬你”为例,分析论证了《边城》善用“语象”的写作特点。C.材料二中,作者特别以《边城》的结尾为例,意在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D.材料二从作者创作和作品本身的故事这两个角度来论证如何准确把握作品内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边城》称得上是一部诗化的小说,唯美的基调和悲剧的暗影,让人读来惆怅不已而又回味无穷。B.《边城》是沈从文呕心沥血之作,他曾把《边城》改过上百遍,读者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理解作品蕴藏的美。C.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湘西边民身上的勤劳、勇敢、纯朴等美德,发掘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D.《边城》的内蕴不是“证明人性皆善”,而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4)文本一结尾提到“沈从文作品之行文有着诗意之美”,请结合材料谈谈《边城》中“诗意之美”的具体体现。(5)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背后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对于《边城》中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两则材料的作者各持什么观点。【解答】(1)A.“没有矛盾冲突”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选项表述绝对。故选:A。(2)A.“说明这种爱情终将无果”错误,目的是表明《边城》“唯美”“诗化”的特点,相关内容在第六段。B.“分析论证了《边城》善用‘语象’的写作特点”错误,结合该段开头的观点句可知应是分析论证“从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C.“意在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错误。文章第二自然段开头就提出“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和“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的观点,紧接着就以《边城》结尾为例,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可见作者以《边城》的结尾为例,并不是为了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而是为了论证挖掘文章内蕴,要透过人生视景和人物的性格心理等这个观点。故选:D。(3)D.“不是‘证明人性皆善’,而是……”错,原文为“《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4)由“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一切充满了善’,生于斯、长于斯的男男女女皆为善的化身。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从不动气’。她是超越了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二佬傩送善良、刚勇、健美,是湘西青年男子的佼佼者”得出①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翠翠与二佬是善的化身,身上闪耀着人性之美。由“翠翠与二佬的爱,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小说中翠翠跟二佬的接触像是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偶遇……第二次是登门……第三次是相约。……第四次是路过。……”“沈从文摒弃了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得出②情节特点:小说没有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摒弃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由“而从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于从内心写出翠翠感情的变化、漾动与发展。例如小说里,有一语象我们切不可忽略,即‘大鱼会咬你’……”“大鱼会咬你”深深地烙在了翠翠的心中,因为二佬话中的体贴关爱与善解人意,拨动了从未涉及爱河的少女的心弦。这句话实际上成了他二人的“爱”的隐语,在其后小说进展中多次重复出现。大鱼是“咬”住了翠翠的心,沈从文这个“咬”字用神了!”得出③叙述特色:注重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写人物内心的感情变化。(5)①由材料一第二段“正如沈从文自己对《边城》的解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难免产生悲剧。’他告知我们,《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而只是‘不凑巧’,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得出答案。②由材料二结尾段“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得出答案。答案:(1)A(2)D(3)D(4)①人物形象:翠翠与二佬是善的化身,身上闪耀着人性之美。②情节特点:小说没有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摒弃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③叙述特色:注重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写人物内心的感情变化。(5)①材料一认为是“不凑巧”,使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②材料二认为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7分)2.(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白浪街贾平凹丹江流经竹林关,向东南而去,便进入了商南县境。一百十一里到徐家店,九十里到梳洗楼,五里到月亮湾,再一十八里拐出沿江第四个大湾川到荆紫关,淅川,内乡,均县,老河口。汪汪洋洋九百九十里水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江东荆紫关,关内关外住满河南人,江西村村相连,管道纵横,却是河南、湖北口音,惟有到了山根下一条叫白浪的小河南岸街上,才略略听到一些秦腔呢。这街叫白浪街,小极小极的。这里最崇尚的颜色是黑白:门窗用土漆刷黑,凝重、锃亮,俨然如铁门钢窗,家里的一切家什,大到柜子、箱子,小到罐子、盆子,土漆使其光明如镜,到了正午,你一人在家,①家里四面八方都是你。街里九棵柳树,位置最中的,身腰最弯的,年龄最古老而空了心的是一棵垂柳。树下就侧卧着一块无规无则之怪石。既伤于观赏,又碍于街面,但谁也不能去动它。那简直是这条街的街徽。重大的集会,这石上是主席台,重要的布告,这石上的树身是张贴栏,就是民事纠纷、起咒发誓,也只能站在石前。就是这条白浪街,陕西、河南、湖北三省在这里相交,三省交结,界牌就是这一块仄石。一条街上分为三省,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容貌,三省人是三省人的语言,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商店。三省人在这里混居,他们都是炎黄的子孙,都是共产党的领导,但是,每一省都不愿意丢失自己的省风省俗,顽强地表现各自的特点。湖北人在这里人数最多,也是三省之中最富有的公民。若是有客稍稍在门口向里一张望,就热情出迎,介绍饭菜,帮拿行李,你不得不进去吃喝,似乎你不是来给他“送”钱的,倒是来享他的福的。在一张八仙桌前坐下,先喝茶,再吸烟,问起这白浪街的历史,他一边叮叮咣咣刀随案板响,一边说了三朝,道了五代。又问起这街上人家,他会说了东头李家是几口男几口女,讲了西头刘家有几只鸡几头猪;忍不住又自夸这里男人义气,女人好看。要问起这儿特产,那更是天花乱坠,说这里的火纸,吃水烟一吹就着;说这里的瓷盘从汉口运来,光洁如玻璃片,结实得落地不碎,就是碎了,碎片儿刮汗毛比刀子还利;说这里的老鼠药特有功效,小老鼠吃了顺地倒,大老鼠吃了跳三跳,末了还是顺地倒。说的时候就拿出货来,当场推销。一顿饭毕,客饱肚满载而去,②桌面上就留下七元八元的。河南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人小孩没有不会水性的,每三日五日,结伙成群,背了七八个汽车内胎逆江而上,在五十里,六十里的地方去买柴买油桐籽。柴是一分钱二斤,油桐籽是四角钱一斤。收齐了,就在江边啃了干粮,喝了生水。憋足力气吹圆内胎,便扎柴排顺江漂下。一整天里,柴排上就是他们的家,丈夫坐在排头,妻子坐在排尾,孩子坐在中间。夏天里江水暴溢,大浪滔滔,那柴排可接连三个、四个,一家几口全只穿短裤,一身紫铜色的颜色,在阳光下闪亮,柴排忽上忽下,好一个气派!偶尔排撞在礁石上,将孩子弹落水中,父母并不惊慌,排依然在走,孩子眨眼间冒出水来,又跳上排。到了最平稳之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家人就仰躺排上,③看天上水纹一样的云,看地下云纹一样的水,醒悟云和水是一个东西,只是一个有鸟一个有鱼而区别天和地了。月到江心,柴排靠岸,连夜去荆紫关拍卖了,柴是一斤二分,油桐籽五角一斤;三天辛苦,挣得一大把票子,酒也有了,肉也有了,过一个时期“吃饱了,喝涨了”的富豪日子。精打细算与他们无缘,钱来得快去得快,大起大落的性格使他们的生活大喜大悲。陕西人,固有的风格使他们永远处于一种中不溜的地位。他们是真正的安分农民,长年在土坷垃里劳作。土地包产到户后,地里的活一旦做完,油盐酱醋的零花钱来源就靠打些麻绳了。走进每一家,门道里都安有拧绳车子,婆娘们盘脚而坐,一手摇车把,一手加草,④一抖一抖的,车轮转得是一个虚的圆团,车轴杆的单股草绳就发疯似的肿大。再就是男子们在院子里开始合绳:十股八股单绳拉直,两边一起上劲,长绳就抖得眼花缭乱,白天里,日光在上边跳,夜晚里,月光在上边碎,然后四股合一条,如长蛇一样扔满了一地。一条绳交给国家收购站,钱是赚不了几分,但他们个个心宽体胖,又年高寿长。河南人、湖北人请教养身之道,回答是:不研究行情,夜里睡得香,心便宽;不心重赚钱;茶饭不好,却吃得及时,便自然体胖。一条白浪街,成为三省边街,街上有三份报纸,流传阅读,一家报上登了不正之风的罪恶,秦人骂“瞎怂”,楚人骂“操蛋”,豫人骂“狗球”;一家报上刊了振兴新闻,秦人说“燎”,楚人叫“美”,豫人喊“中”。只是可惜他们很少有戏看,陕西人首先搭起戏班子,湖北人也参加,河南人也参加,演秦腔,演豫剧,演汉调。条件差,一把二胡演过《血泪仇》,广告色涂脸演过《梁秋燕》,以豆腐包披肩演过《智取威虎山》,越闹越大,《于无声处》的现代戏也演,《春草闯堂》的古典戏也演。那戏台就在白浪河边,看的人山人海。那戏台两边的对联,字字斗般大小,先是以红纸贴成,后就以红漆直接在门框上书写,一边是:“丹江有船三日过五县”,一边是“白浪无波一石踏三省”,横批是“天时地利人和”。(节选自贾平凹《白浪街》,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文章前两段以丹江流向及沿江的地理、人文环境引入,在宏阔的视角中自然地交代了白浪街方位,与结尾呼应,并以秦腔点化了主题。B.文章第三段着墨于白浪街居民崇尚的颜色和街中的怪石,以点带面地介绍了白浪街风貌,描写也颇具隐喻性,表达含蓄隽永,耐人咀嚼。C.文章第四段承上启下,引出后文对三省人不同特点的描写。五到七段是全文主体,是写白浪街,也是写白浪人,更是写作者对生活的体察。D.文章结尾写三省居民虽风俗各异,但对善恶的态度相似;虽娱乐生活单调,条件简陋,但文化相融,其乐无穷:收束很自然,令人回味。(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句子①凸显家里所有家什都像镜子一样亮,形象地写出了白浪街百姓对生活的讲究和热爱。B.句子②以“七元八元”写出了湖北人生意的寒微,而“就”字则对这种效果起到了强调作用。C.句子③用水纹形容云,又用云纹形容水,描绘出水天一色的意境,表现了河南人恬然的状态。D.句子④用“抖”字传神地表现了婆娘们打麻绳的娴熟,而叠词的使用又增强了动作的画面感。(3)文章最后的对联有呼应全文、画龙点睛之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贾平凹曾说:“写散文主要写自己的情绪。”作者的情感、语言的节奏、整体的文气都可以体现这种情绪,请结合文本分析。【解答】(1)A.“以秦腔点化了主题”错。文章前两段与结尾呼应,暗示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的主题。故选A。(2)B.“湖北人生意的寒微”错。“七元八元”指其生意所得,但无寒微之意;“就”字表现的是其赚钱容易。故选B。(3)文章开头第一段写“丹江流经竹林关,向东南而去,便进入了商南县境。一百十一里到徐家店,九十里到梳洗楼,五里到月亮湾,再一十八里拐出沿江第四个大湾川到荆紫关,淅川,内乡,均县,老河口。汪汪洋洋九百九十里水路”,写丹江横跨五县。第二三段“江东荆紫关,关内关外住满河南人,江西村村相连,管道纵横,却是河南、湖北口音,惟有到了山根下一条叫白浪的小河南岸街上,才略略听到一些秦腔呢。这街叫白浪街”,概括了白浪街周边的地理环境。上联“丹江有船三日过五县”,就内容看,写了丹江横跨五县,及白浪街周边的地理环境;结构上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文章的主体是第四至七段。第四段总说,介绍这条白浪街是陕西、河南、湖北三省的交结点,且“一条街上分为三省,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容貌,三省人是三省人的语言,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商店。三省人在这里混居,……每一省都不愿意丢失自己的省风省俗,顽强地表现各自的特点”,第五段介绍湖北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人情,第六段介绍河南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人情,第七段介绍陕西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人情。下联“白浪无波一石踏三省”,显然与主体部分照应,概写此街连接三省,又以“无波”暗示了此地美好的风俗人情。横批“天时地利人和”,与尾段“一条白浪街,成为三省边街,街上有三份报纸,流传阅读……陕西人首先搭起戏班子,湖北人也参加,河南人也参加,演秦腔,演豫剧,演汉调……那戏台就在白浪河边,看的人山人海”相照应,以“人和”升华了此地虽风俗各异但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的主题。(4)情感上,白浪街是三省交界处,作者通过对白浪街的描写,展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如湖北人“若是有客稍稍在门口向里一张望,就热情出迎,介绍饭菜,帮拿行李”“自夸这里男人义气,女人好看。要问起这儿特产,那更是天花乱坠……说的时候就拿出货来,当场推销”,河南人逆江而上,去买柴买油桐籽,然后再拍卖,挣了钱,过一个时期“吃饱了,喝涨了”的富豪日子,“精打细算与他们无缘,钱来得快去得快,大起大落的性格使他们的生活大喜大悲”,陕西人“是真正的安分农民,长年在土坷垃里劳作”,地里活忙完就靠打麻绳挣零花钱,作者将对白浪街风土人情的赞赏蕴含在细致、生动的描写之中,体现了这种情绪。语言的节奏上,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容貌,三省人是三省人的语言,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商店”“三天辛苦,挣得一大把票子,酒也有了,肉也有了,过一个时期‘吃饱了,喝涨了’的富豪日子。精打细算与他们无缘,钱来得快去得快,大起大落的性格使他们的生活大喜大悲”“秦人骂‘怂’,楚人骂‘操蛋’,豫人骂‘狗球’;一家报上刊了振兴新闻,秦人说‘燎’,楚人叫‘美’,豫人喊‘中’。只是可惜他们很少有戏看,陕西人首先搭起戏班子,湖北人也参加,河南人也参加,演秦腔,演豫剧,演汉调”分析,文中语句长短错落,整散结合,口语、书面语交错,其语言的节奏感体现了这种情绪。文气上,由“每一省都不愿意丢失自己的省风省俗,顽强地表现各自的特点”“湖北人在这里人数最多,也是三省之中最富有的公民”“河南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陕西人,固有的风格使他们永远处于一种中不溜的地位。他们是真正的安分农民,长年在土坷垃里劳作”“一条白浪街,成为三省边街……”分析,文章语句间、段落间衔接自然,文脉清晰,形散神聚,其通畅的文气体现了这种情绪。答案:(1)A(2)B(3)①上联,与文章开头巧妙呼应,写丹江横跨五县,概括了白浪街周边的地理环境。②下联,与主体部分照应,概写此街连接三省,又以“无波”暗示了此地美好的风俗人情。③横批,照应尾段,以“人和”升华了此地虽风俗各异但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的主题。(4)①作者将对白浪街风土人情的赞赏蕴含在细致、生动的描写之中,体现了这种情绪。②文中语句长短错落,整散结合,口语、书面语交错,其语言的节奏感体现了这种情绪。③文章语句间、段落间衔接自然,文脉清晰,形散神聚,其通畅的文气体现了这种情绪。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古代诗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①,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②,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③,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米盐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升斗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晞④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选自《古文辞类篡》,有删改)【注】①监筠州盐酒税:主管筠州的盐酒税务。②漘chún:江边。③抱关击析:守关击梆,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④晞xī:仰慕。(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B.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C.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D.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以为宴休之所”宴,文中指安逸、闲适,与“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两句中的“宴”含义不同。B.“其二人者适皆罢去”适,文中指恰巧,与“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适”含义不同。C.“以玉帛子女自厚”厚,文中指推崇、重视,与“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离骚》)两句中的“厚”含义相同。D.“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区区,文中指一心一意,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两句中的“区区”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初落笔,苏辙就点明处境与身份:“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征收盐酒税——一个位卑事烦、权轻责重的职位。B.作者叙述盐酒税官舍被冲毁,由辟轩不易、有轩难安的现实,理解了颜渊拒仕的苦心,庆幸自己虽经变故而终能分享颜氏之乐。C.苏辙鄙弃俗士,仰慕德者,“欲磨洗浊污,晞圣贤之万一”,这既是对十年儒道的礼赞讴颂,更是对自己的悬鞭自策。D.文章以建造东轩开头,以怀思东轩收尾,中间由自身不得安于东轩引出对颜回安于陋巷的议论,文脉贯通,思路严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②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升斗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5)苏辙觉得自己未能实现颜氏之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解答】(1)句意:等到他按着正理而寻求人生最高理想时,就能摆脱虚华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时就会从容自得,忘却了天地广大和死生变化,更何况其他事情呢!“道”作“求”的宾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落其华”“收其实”句式一致,句意相关,二者以“而”连接,“实”后断开,排除D。故选A。(2)A.正确。“宴”:安逸,闲适。句意:把它作为安闲休息的场所。/“宴”:快乐。句意: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可见,两句中的“宴”含义不同。B.正确。“适”:恰巧。句意:其中的两个人正好都卸职离去。/“适”:女子出嫁。句意:贫贱之家的女子,刚出嫁就被遣回家。可见,两句中的“适”含义不同。C.正确。“厚”:推崇,重视。句意:把财帛子女看得很重。/“厚”:推崇,重视。句意:保持清白,守正直之道而死,这本来是前圣先贤所推崇的。可见,两句中的“厚”含义相同。D.“含义相同”错误。“区区”:一心一意。句意:我正一心一意地想磨掉、洗涤污秽。/“区区”:自己的私情。句意:因此我这拳拳私情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可见,两句中的“区区”含义不相同。故选D(3)B.“终能分享颜氏之乐”错误。本文写了自己对“颜氏之乐”的不同认知过程。从最初的“怪”,到后面的理解。“终能分享颜氏之乐”于文无据,原文说“宜其不可得哉”,是说应该达不到那样的境界。故选B。(4)①“既”,已经,之后;“敝”,损毁,毁坏;“假”,借。译文:(我)到了以后,房屋损毁不能居住,就向郡府报告,借户部巡察使的府第来居住。②“所以”,……的原因;“良”,实在;“以”,因为;“害”,妨害。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颜回心甘情愿于贫穷卑贱,不肯谋求一斗一升的俸禄来养活自己的原因,实在是因为那样对学习有妨害的缘故啊。(5)原文“及来筠州,勤劳米盐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的意思是:等到我来到筠州,在盐米这些琐事上操劳,没有一天休息。虽然很想离开人声喧嚣、尘土飞扬的市场,摆脱束缚,把自己放到能修身养性、培养品德的场所,但每每被繁杂的事务拖累而身不由己。由此可知,苏辙被繁忙的公务束缚,不能脱身离开官场。原文“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福,宜其不可得哉”的意思是:我正四方奔走想要磨洗掉污浊,仰慕圣贤希望能达到至圣先贤们的万分之一,自视不足,而希望达到颜回那样忧道不忧贫的境界,当然做不到了!由此可知,苏辙觉得自身德行不够,未能达到安贫乐道(或甘心贫贱)的境界。答案:(1)A(2)D(3)B(4)①(我)到了以后,房屋损毁不能居住,就向郡府报告,借户部巡察使的府第来居住。②这样以后才知道颜回心甘情愿于贫穷卑贱,不肯谋求一斗一升的俸禄来养活自己的原因,实在是因为那样对学习有妨害的缘故啊。(5)①被繁忙的公务束缚;②不能脱身离开;③自身德行不够。参考译文:我因为获罪被贬谪主管筠州的盐酒税,还没到那里,天下大雨,筠州的大水向四处溢出,淹没了南市,漫上北岸,冲毁了刺史府门。盐酒税所的房屋下临江边,水灾特别严重。我到了住所后,看到房屋损毁得不能居住,就向郡府报告,请求借户部巡察使的府第来居住。这年的十二月,才能支立那倾斜的房子,修补那倒塌缺损的墙壁,开辟听事堂的东面,盖了小屋,种杉树两株,竹子一百棵,把它作为安闲休息的场所。然而盐酒税的事务过去用三个官吏一起去做,我到这里,其中的两个人正好都卸职离去,事情都交给了我一个人。我白天就坐在市场上处理卖盐、卖酒、交易豚鱼的税收事务,与市场上的买卖人争些微小利,来尽自己的职责;晚上回来,筋疲力尽,就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道夜晚过去白天已经到来。早晨就又出来料理工作,最终不能够在所谓的东轩安闲地生活。每天早晚从它的旁边出入,看到它,没有不自己哑然失笑的。我从前年纪小的时候读书,私自曾经奇怪颜回用竹器盛饭,用瓢饮水,在简陋的街巷居住,别人不能忍受那种苦难,颜回不改变自己的乐趣。我私下认为即使不想做官,然而做个看门打更的小差事还是可以养活自己,而且对学习也没有妨害,何至于困窘受辱贫穷自己吃苦到这种地步呢。等我来到筠州,每天为盐米这些琐事辛勤操劳,没有一天的休息,虽然想抛弃尘俗的琐事,摆脱繁杂事务的束缚,回到那能修养道德品质的场所去,却每每被事务缠绕而不得不这样,这样以后才知道颜回心甘情愿于贫穷卑贱,不肯谋求一斗一升的俸禄来养活自己的原因,实在是因为那样对学习有妨害的缘故啊。唉!读书人当他没听到深刻的道理,沉迷于权势利益之中,就会把财帛子女看得很重,并以此为乐趣。等到他按照义理去追求道义(最高理想)时,就能摆脱虚华而追求真正的人生,就会做事从容,得心应手,连天地的大小、人的生死都置之不顾,更何况其他事情呢?所以他的快乐,足够因此变得贫穷饥饿却不怨恨,即使南面称王也不会接受,大概品德不高尚的人是不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我正一心一意地想磨掉、洗涤污秽,仰慕圣人贤者的各种品德,希望达到他们的万分之一,我自知我有缺陷,而想差不多达到颜回忧道不忧贫的快乐,应该达不到那样的境界吧!我已经因为贬谪来到这里,虽然知道受职事的束缚按情势不能离开,只希望时间长了,世人或许哀怜我,让我能够回归田园,修缮前辈的破旧的房屋,修建小小的房屋居住在那里,这以后追求颜回安贫乐道的志趣,实现所向往的东轩之乐,优哉游哉以至不知老之将至。然而这不是我现在所敢奢望的。(二)古代诗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白头吟①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②。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簁簁③!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注]①《白头吟》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玉台新咏》,《西京杂记》认为此诗是卓文君因为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而作。②躞蹀:指小步行走的样子;徘徊。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即东流。③竹竿:指钓竿。嫋嫋:同“袅袅”,动摇貌。簁簁:形容鱼尾像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开篇前两句以高山上洁白的雪和云间清亮的月喻指姣好明丽的容貌和纯洁美好的人,也喻指纯洁无瑕的爱情,意蕴丰厚。B.“凄凄”四句写女主人公因遭到遗弃而凄惨悲伤,希望能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表现出女主人公对被弃的无奈以及对忠贞爱情的渴望。C.结尾四句运用比兴手法,以鱼竿的柔长轻盈摆动和鱼尾的滋润鲜活,隐喻男女情欢意洽,指出真正的爱情应以情义为基础。D.全诗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四句一节,通过今与昔、现实与理想不同角度的变换描写,层层推进,刻画出女主人公感情的变化历程。(2)《白头吟》是汉乐府古辞,与《氓》类似,讲述的都是爱情悲剧,试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比较《白头吟》与《氓》女主人公性格方面的异同。【解答】(1)B.“女主人公因遭到遗弃而凄惨悲伤”“对被弃的无奈”错。“凄凄”四句言一般女子出嫁不必啼哭,只要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就算很幸福了。并非指女主人公自己。故选B。(2)相同点:“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写到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皎洁。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写出了女主人公用情专一、冷静果断的性格特点。“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写到登上那倒塌的墙壁,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没有见到盼望的人,眼泪簌簌掉下来。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写出了女主人公用情专一,沉溺爱情中。“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写到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也体现出女主人公冷静果断的特点。不同点:“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又运用起兴的手法,言男女爱情应该是纯洁无瑕的,犹如高山的白雪那样一尘不染该是光明永恒的,好似云间的月亮皎皎长在。这句诗表明了女子的爱情观,也体现出女子的重情重义。“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写到男子应当重情重义,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从而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金钱的鄙夷。所以,《白头吟》女主人公鄙夷金钱、重视情义,女子的爱情观念在诗歌中表现得更加突出。“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写到送郎君渡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请郎君不要生气,秋天到了来迎娶。女主人公在没有媒妁之言的情况下仍然答应了婚事,写出了女主人公的温柔善良。“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写到登上那倒塌的墙壁,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没有见到盼望的人,眼泪簌簌掉下来。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率真痴情。“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写到女主人公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劳动没有不干的。起早睡迟,朝朝如此,不能计算了。写出了女主人公勤劳淳朴的特点。所以,《氓》女主人公性格兼具温柔善良、率真痴情、勤劳淳朴等特点,形象更加丰富饱满。答案:(1)B(2)同:两首诗的女主人公都有用情专一、冷静果断的性格特点。异:《白头吟》女主人公鄙夷金钱、重视情义,女子的爱情观念在诗歌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氓》女主人公性格兼具温柔善良、率真痴情、勤劳淳朴等特点,形象更加丰富饱满。译文: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皎洁。听说你怀有二心,所以来与你决裂。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日一早便在沟头分手。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向东流去。当初我毅然离家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泼可爱。男子应当重情重义,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赏析:晋人葛洪《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但《宋书•乐志》言《白头吟》等“并汉世街陌谣讴”,即民歌。《玉台新咏》载此诗,题作《皑如山上雪》,则连题目亦与卓氏无关了。《西京杂记》乃小说家言,且相如、文君关系亦未尝至此,故云文君作,显系附会。此诗当属民歌,以女子口吻写其因见弃于用情不专的丈夫而表示出的决绝之辞。首二句是一篇起兴,言男女爱情应该是纯洁无瑕的,犹如高山的白雪那样一尘不染;应该是光明永恒的,好似云间的月亮皎皎长在。这不仅是一般人情物理的美好象征,也当是女主人公与其丈夫当初信誓旦旦的见证吧。诚如清人王尧衢云:“如雪之洁,如月之明,喻昔日信誓之明也。”但也有解为“以‘山上雪’,‘云间月’之易消易蔽,比起有两意人。”意亦可通。细玩诗意,解为反面起兴,欲抑先扬,似更觉有味。故“闻君”二句突转:既然你对我的爱情已掺上杂质,既然你已心怀二心而不专一持恒,所以我特来同你告别分手,永远断绝我们的关系。“有两意”,既与首二句“雪”“月”相乖,构成转折,又与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对比,前后照应自然,而谴责之意亦彰,揭示出全诗的决绝之旨。“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意谓这是咱们最后一次相聚饮酒,散席后大家就各自分手,如流水东西永不汇合。“今日”“明旦”是为了追求诗歌表述生动才选用的措辞,如果把“明旦”句理解为“明天就可在沟边分手”,不免过于拘泥字句的意思,反而失去了诗人的真意。此句承上正面写决绝之辞:今天喝杯诀别酒,是我们最后一次聚会,明晨就将在御沟分手,就像御沟中的流水一样分道扬镳了。“东西流”以渠水分岔而流喻各奔东西;或解作偏义复词,形容爱情如沟水东流,一去不复返了,义亦可通。“凄凄”四句忽一笔宕开,言一般女子出嫁,总是悲伤而又悲伤地啼哭,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就算很幸福了。言外之意,自己今日遭到遗弃才最堪凄惨悲伤,这是初嫁女子无法体会到的滋味。作者泛言他人而暗含自己,辞意婉约而又见顿挫;已临决绝而犹望男方转变,感情沉痛而不失温厚。诚如清人张玉谷所评:“凄凄四句,脱节暗转,盖终冀其变两意为一心而白头相守也。妙在从人家嫁娶时凄凄啼哭,凭空指点一妇人同有之愿,不着已身说,而己身在里许。用笔能于占身分中,留得勾留之意,最为灵警。”堪称深得诗旨。结尾四句,复用两喻,说明爱情应以双方意气相投为基础,若靠金钱关系,则终难持久,点破前文忽有“两意”的缘故。“竹竿”,指钓鱼竿;“嫋嫋”,形容柔长而轻轻摆动的样子;“簁簁”即“漇漇”的假借字,形容鱼尾像沾湿的羽毛。“钱刀”,即古代刀形钱币,此处泛指金钱。以鱼竿的柔长轻盈摆动和鱼尾的滋润鲜活,比喻男女求偶,两情欢洽。《诗经》这类比兴较多,如《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毛传》:“钓以得鱼,如妇人待礼以成为室家。”但此处联下文之意,似又隐含爱情若不以意气相知,仅以香饵诱鱼上钩,恰似只靠金钱引诱,那爱情是靠不住的。故清人朱熹微评曰:“何以得鱼?须芳其饵。若一心人意气自合,何须芳饵为!”结句点破男子“有两意”是因为金钱关系。但究竟是他利用金钱为诱饵去另图新欢呢?还是那位“新欢”家资颇富,致使这位男子贪图富贵而厌弃糟糠呢?这只有留给读者去猜想了。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弃妇形象,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婚姻悲剧,而且着力歌颂了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高尚态度和她的美好情操。她重视情义,鄙夷金钱;要求专一,反对“两意”。当她了解到丈夫感情不专之后,既没有丝毫的委曲求全,也没有疯狂的诅咒和软弱的悲哀,表现出了妇女自身的人格尊严。她是把痛苦埋在心底,冷静而温和地和负心丈夫置酒告别,气度何等闲静,胸襟何等开阔!虽然她对旧情不无留念和幻想,但更多的却是深沉的人生反思。因此,她较之古诗中一般的弃妇形象又迥然不同,显示出“这一个”的个性。全诗多用比兴和对偶,雪、月、沟水、竹竿、鱼尾等喻象鲜明生动而又耐人寻味。一、二、五、六、十三、十四等句皆工对而又自然。此外四句一解,每解换韵,而诗意亦随之顿挫,声情与辞情达到完美的统一。(三)古代诗文阅读III(本题共1小题,8分)5.(8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2)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武侯祠庄严肃穆的气氛,抒发凭吊情怀。(3)在《望海潮》中,词人柳永从各个方面描写了杭州的形胜与繁华,其中“烟柳画桥”写出了街巷河桥的漂亮。(4)在姜夔的《扬州慢》中,“荠麦青青”使人联想到古代诗人反复咏叹的“彼黍离离”的诗句,并从“青青”所特有的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招标合同三篇
- 许昌学院《造型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激励员工的服务意识与敬业精神计划
- 铁矿石采购合同三篇
-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四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施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 食品采购合同模板三篇
- 雇佣劳动合同协议书示范三篇
- 丰富班级课程内容的构思计划
- 管理-制度疾控中心后勤管理制度
- 海地软件公路设计步骤
- 小区道路白改黑施工组织设计
- 电梯平衡系数测试记录表(参考)
- 汽车4S店客服月报工作总结计划ppt课件
- 自动电位滴定仪使用说明
- 小学六年级奥数简便运算(含答案)
- 小学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主题班会学习教案
- 大豆杂交育种技术ppt课件
- 二维机械滑台设计NJGCXY
- LemonTree中英文歌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