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①中亚位处亚欧大陆的中部,古往今来都是联通东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交通枢纽。早在魏晋之际,中亚粟特人便进入我国中原地区从事商贸活动,几乎垄断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大约在我国唐朝时期达到顶峰。在东来西往中,唐朝文化也被带进了古代中亚,进而影响中亚文化的发展。②唐朝建立之初,即有中亚康、安、石、曹等国来献方物,主动与唐王朝取得联系。太宗贞观十六年,又有史国来朝献。中亚诸国在唐初的朝贡主要是出于商业目的,政治上他们是臣属于西突厥的。高宗显庆二年,唐军灭西突厥。此后,葱岭以东的西域、葱岭以西中亚至波斯的大量政权纷纷归附唐王朝。显庆三年,唐朝设置安西四镇,进一步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③调露元年(679年),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对安西发起军事行动,被裴行俭挫败。事毕裴行俭留安西都护王方翼镇守,使其修筑碎叶城以巩固对西域的防卫。根据《新唐书》记载,新修的城池“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这种“四面十二门”的构造是中国古代城镇建筑的典型特征,即方形围城,基本仿照长安城的建制。当时“西域诸胡竞来观之,因献方物”。宏伟的碎叶城想必给了他们很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随着参观的外族人增多,唐朝的建筑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来访国城镇的修建。④中亚地区受游牧民族文化影响较深,多使用金银器具。大食兴起后,逐步控制中亚地区,伊斯兰教不允许使用金银器,陶瓷制品于是大范围流行。中亚地区尤其是撒马尔罕的匠人开始模仿烧制唐朝的三彩陶器和白瓷。大食人将撒马尔罕仿制品以及中亚人从唐朝转运来的三彩陶器与白瓷均称为“撒马尔罕陶器”。撒马尔罕仿制的唐三彩与白瓷较为粗糙,形制及釉色比较简单,在撤马尔罕的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⑤至于图像文物中的唐朝元素,最典型的是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阿夫拉西卜遗址壁画。1965年,苏联考古队于阿夫拉西卜23号遗址发现多处绘有壁画的古建筑,其中1号建筑的壁画保存较为完整,即著名的“大使厅”。厅内四壁均有斑斓的壁画,其中关于北墙的唐朝帝后,研究者普遍认为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他们执政时期唐朝在中亚颇具影响力。⑥画面上的唐高宗形象高大,正在苑中猎豹;武则天则被众宫女簇拥着乘于龙舟之上。意大利学者康马泰指出,武则天所乘龙舟上“龙”头的刻画参照了中亚鹰嘴狮身的格里芬形象,详加比照确实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不是中原固有的形象,可见绘画者或许没有到过中国,未曾见过唐朝的龙舟。至于画中人物的服饰,唐高宗戴幞头、穿长袍、束腰带;武则天与宫女梳双环高髻,着薄衫和红色条纹裙。粟特画工将唐朝服饰描绘得如此接近实际,可能见过相关的实物或图像,这从侧面说明了唐朝的服饰文化已经传入中亚地区。⑦服饰文化向西传播的轨迹也是有文献可循的,由陆路西行求法的新罗僧人慧超返程途中于开元十五年抵达西域的安西四镇,他在行记《往五天竺国传》中记录到,当地人“依汉法,裹头著裙”。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唐朝的服饰文化等也向西传播到了古代中亚。⑧中亚古国的统治阶层对唐朝的知识文化也有向往与主动学习的意愿。其中突出表现在统治者主动派遣质子。自汉晋以来,依附部落或政权的统治者将予嗣送入中原王朝充质,以维系宗藩关系。外来质子在长安“留宿卫、习华礼”,接受唐朝文化的熏陶。这些人有的留在长安长期生活,有的则在若干年后返回故国,他们对长安与中亚的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熟知的中亚昭武九姓康、安、石、曹、何等国的首领都曾派质子到过长安。⑨天宝十载(751年)唐朝大军在中亚的怛罗斯之战中败于大食军队,接着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又爆发了安史之乱,此后唐朝在中亚的影响力锐减,中亚地区在大食的扩张下开始伊斯兰化。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安史之乱后,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仍有康国长史康忠义来朝。“远恩”和“忠义”都是典型的汉语词汇,从含义来看像是来朝后唐朝赐予的名字,这些拥有汉式名字的统治阶层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他们对汉语名字的接受也说明唐朝文化对中亚统治阶层的影响并非个别现象。⑩简言之,古代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历史交往源远流长,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古中亚与唐朝之间的文明互动。对唐朝文化的吸收借鉴和碰撞交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亚文明的发展,进而对人类文明的成长与进步作出贡献。(摘编自郑红翔、黄孟芳《在中古中亚探寻唐朝文化》)(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早在魏晋之际,中亚与我国中原地区的商贸交流便拉开了序幕;后逐渐扩大到文化领域,并大约到唐朝达到顶峰。B.唐碎叶城采用“四面十二门”的构造,具有中国古建筑典型特征,它对前来参观国的城镇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C.从“大使厅”壁画上唐朝帝后像的特点推测,当时的画工见过相关实物和画像,但不一定真正到过中国。D.早期的质子来到中原,更多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到唐朝,则成为中亚统治者谋求与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第②③段内容可以看出,唐朝在中亚地区军事上取得了胜利并加强了行政管理,为唐朝与中亚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B.“撒马尔罕陶器”是指由撒马尔罕人仿制的唐朝三彩陶器和白瓷,它们形制及釉色简单,这说明撒马尔罕人的制瓷技术还不够发达。C.随着唐朝在军事上的失败和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在中亚影响力锐减,但两地仍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D.从历史可以看出,丝绸之路在中亚与唐朝文明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相信未来还会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A.柴达木的突厥碑文:贵族子弟,陷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B.《全唐文》:其御众使人,则例质妻拏,以为术数。C.《册府元龟》:质其种裔,习我华风。D.《大唐西域记》:异方宝货多聚此国。(4)请依据文本,简要概括唐朝从哪些方面对中古中亚文化产生了影响?(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说明中亚对唐朝文化的吸收借鉴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节选)——我们构筑的阵地,我们自己守着!丘东平黄昏的时候,据村子南面的瞭望哨的报告,有一队日本兵从南面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沿着左边的一条公路开出了。——这个消息立刻使屋子里的人起了很大的骚动,堕失了战斗意志的人们,像鼠子似的,眼睛闪耀着火,在屋子里窃窃地私语着,狼狈地作着流窜……高峰从地铺上爬起来,面孔痛苦而灰暗,鼻梁的中段显得过分的阔板,这过分阔板的鼻梁几乎要把他作为一个人的表情完全毁坏。他沉默着,像一个木偶似的站立在林青史的面前。——我们是不是要避免这个战斗?——我们逃吧!……——我们还能够作战么?许多人都急急惶惶地暗暗地在这样考虑着自己,追问着自己,仿佛各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和主张,但是都没有响出半声,①提心吊胆的骚乱的情绪完全为一种可怕的沉默所掩盖,而所有的眼睛都集中在林青史一人的身上。林青史站在他们八十七人的队伍的中间,一这八十七人虽然也是残败的一群,却还能够保持他们的严紧的阵容,至少他们还存有坚定的信心,到了日暮途穷的绝境还能够不辞一战……林青史坚定地,非常简短地这样说了,——同志们,跟着来吧!能够走得动的都跟着来吧!不能够走得动的我们也并不抛弃你们,……因为现在战斗的地点就在这村子的圈子里,一个钟头之内一切都清楚了,如果我们能够战胜敌人,我们总有一个新的转机,不然我们失败了,我们也只好同归于尽!②于是这里发生了神奇的事迹,少数的伤兵静静地躺在屋子里,大多数的战斗员,不分来历的不同,不管所属的部队的各异,他们默默地排列起来,默默地跟随在林青史的背后,虽然有些人的心里还是疑惑不定,不能很快地立下战斗的决心……从南面来的敌人是一个颇为强大的队伍,黄色的,默默地闪动着的影子溶化在黄昏的黯灰色的气体里面。黄色的行列在公路上行进,雪亮的刺刀在暮景中发射出暗白色的光焰。——掩藏在小河边的十五个挺着枪尖,面对着近处的公路桥梁的人,——这是预定了的,他们一定是从公路上过桥的日本兵最初发现的第一批敌手,骄纵的日本兵在这里最初发现的第一批敌手便是他们。十五个战斗兵依托着小河边的潮湿而发松的泥土,沉毅地发出了猛烈的排枪,枪声震撼了四周的原野,仿佛有一阵暴烈的狂风在这里吹过,空间里久久不歇地起着剧烈的骚动,——这里相隔约有千分之一秒钟的静默,这是一个痛苦的令人颤抖的时间,在这千分之一秒的时间中,十五个,这最初把身躯投入战斗的勇士们,必须写完这个惨淡的课题:他们必须把自己从胆怯与柔弱中救出,一再地使自己的惶惑的灵魂得到坚定,从而站牢着脚跟,在胸腔里燃烧起炎热的战斗的烈火,用狮子一样的狞恶可怖的面目去注视眼前的敌人……③水门汀的灰白色的桥梁像一只发怒的野兽似的抖动那庞大的身躯,仿佛在那上面发出了一重浓雾,那抖动的桥梁在倏忽之间完全模糊了自己的影子。排列在公路上的日本兵的整齐的队伍像一列奢侈的玩偶,他们在那神秘的千分之一秒的时间中,丝毫不能使自己的队形有所变动,只听见一声声的狂叫的粗犷的声音从那怪异的队伍中发出,而埋伏的中国军也正在这里把握到非常充分的战斗的余裕。有二十七个中国军用猛烈的火力作着前导,从一个稀疏的树林里闪出了他们蓝灰色的姿影,猛烈的枪声震荡着耳鼓,震荡着四周静默的原野,沉重地紧压着低空。地面上突然升起了一阵阵的厚厚的尘土,这尘土几乎要把低空里的一切全都掩蔽。有三个年少的中国军从村子的背面走上了村子与公路之间的高高的土墩,他们急激地放射了排枪,这暴烈的战斗场面叫他们发出了怒吼,他们用全身的力量去凝视当前的劲敌,却似乎还不能够把射击的目标把握得更准些。在狂噪的枪声中可以清楚地听见,高峰,那恢复了战斗力的勇敢的战士,用非常洪亮的声音这样叫:——上!—上!——还要高些,要爬上屋顶的脊梁!望得见么?敌人在哪里望得见么?放!猛烈地放!……敌人的猛烈的火力集注在这屋顶的上面,机关枪的子弹依据着纵横交错的线在屋顶上往来驰骤,破碎的飞舞的瓦片发出巨兽一样的凶恶的鸣叫。于是有三个战斗兵在同一个时刻从屋顶上滚下了,残破的屋顶在敌火的攻击之下颠簸地仿佛要从地面上升起,敌人的机关枪的子弹有时候集中倾注在屋角上,屋角崩陷了,石灰的浓烈的气味和血腥混合,形成了一种沉重难闻的气体。当战斗结束的时候,林青史像一匹疲累的马似的垂下头来,高耸着肩膀,脚胫变得有点跋,上身在空间里剧烈地作着抖动,他默默地走出了村子的东边,和他的部下相见时,④把高举着的手轻轻地稍微摆动了一摆动,仿佛有意地要对他的部下实行躲闪,至少他这时候不高兴和他的部下交谈,一和他的部下碰头的时候总是匆匆地从这边跑到那边去。(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端描写屋里的人得知日本兵即将到来的消息时的不同反应,暗示了他们之前遭遇了惨败。B.林青史坚定而简短的话既能表现抗日军人具有视死如归的勇气,也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同袍情谊。C.三个年少的中国军对暴烈的战斗场面发出了怒吼,且无法更准确地把握射击目标,体现了敌我力量的悬殊。D.本文不但描写出残酷的战斗场面,更发掘出战争对人性和心灵的考验,从而在更高层面上呈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庄严。(2)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句①中人们心里虽然七上八下充满焦虑,但都不敢出声,是因为他们将决定寄托于精神领袖林青史。B.语句②中“神奇的事迹”指原本丧失战斗意志的人们在林青史言语的激励下,逐渐树立起战斗的决心。C.语句③将十五个战斗兵突袭过桥的日本兵时引发的动静比作野兽抖动身躯,突出了战斗场面的激烈。D.语句④描写了林青史在战斗结束后与自己部下相见时的反应,体现了他对战斗的极度厌倦之情。(3)这篇小说对战斗场面的描写很有特色,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作者是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4)本文与《荷花淀》都写了与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本文表现革命现实主义,《荷花淀》体现了浪漫主义。请结合两则文本内容,从情节、环境、语言三个角度分析二者的不同。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日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若田亩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地无霜雪故也。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刘初禾,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早干无忧,此一异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选自《天工开物•乃粒》)材料二汉文帝时,贾谊说上曰:“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人,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选自《农桑辑要•典训•先贤务农》)(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积A贮者B天下之大C命也D苟粟多而财E有余F何G为而不成?(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俟,文中是等待的意思,与《静女》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的“俟”意思相同。B.凡,文中为通常的意思,与《苏武传》中“武留匈奴凡十九岁”的“凡”意思不同。C.旬日,指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古人常把一个月分为三部分,称上、中、下三旬。D.恤,文中是救济的意思,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不恤国事”的“恤”意思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插秧时,遇到干旱或者水涝,是不能插秧的。秧苗过了育秧期就会变得老而拔节,即使再插到田里,结的谷粒也很少。B.稻有早熟和晚熟之分,稻谷成熟所需的时间从七十天到两百多天不等。夏种冬收的晚熟稻原因是稻种的生长期比较长。C.再生秧和早稻秧同时在清明播种,但两种秧的习性却大有不同,早稻秧一天缺水就会死,而再生秧却不怕曝晒和干旱。D.贾谊认为,汉朝建国虽已近四十年,但储粮问题,仍然使人感到痛心。即使是像禹、汤这样的明君执政也不能免除天灾。(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②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5)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材料二中,贾谊是怎样劝说汉文帝积蓄粮食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注】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两首《登岳阳楼》。(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面朝洞庭湖背靠长江,在一片惨淡的夕阳余晖之下,楼上的帷幔一动不动。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颈联写诗人三年来行程万里,多灾多难,今日登上这快要倒塌的岳阳楼眺望远处。D.尾联写满头白发的诗人在风霜里登楼凭吊古人,看着远处的古树和湖水,无限伤悲。(2)历代评论家都认为,此诗是陈与义学习杜甫诗歌的成功之作。请结合杜甫的《登高》一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从意境和用词两个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学习杜甫表达自己的感伤之情的。(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唐人写时事,常托之于汉代。杜甫《兵车行》中有“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的句子,高适《燕歌行》中也有“,”的诗句。(2)中国古人善于在小与大的思辨中获得启示。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用“”寓意言小旨大,韩愈《师说》中用“”批评了舍大择小的现象。(3)江月是中国古诗文中的典型审美形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景观,它常常被使用,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9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春节期间,以“新中式”为代表的国风元素服装穿搭A,不少网友将这种现象戏称为“中国血脉觉醒”。提及传统中式服装,人们头脑中往往会出现“()”的画面,因为中式服装注重表面装饰。绣花精美华丽,又多裹衣博带,饰带层叠,风格和谐雍容,而新中式服装设计则在吸取传统服装的神韵的基础上B,呈现出简约大方、舒适自然的审美风格,更加符合现代人日常生活的穿着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将传统文化作为表达自我态度的新方式,这背后其实是他们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出生并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腾飞时代的他们,一般对新生事物有着很高的接受度,也有着平视世界的底气,能以更平和的心态理解不同文化的美,正因如此,他们更能看到传统文化那极致的魅力,有内涵却不厚重,有美感但不张扬,“新中式”与他们对于个性美的追求C。关于“新中式”产品还能有多美,关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如何继续创新,人们还有着更多的期待。(1)请在文中横线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B.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C.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D.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3)下列句子中的“一般”与文中加点的“一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她以为要救中国,一定先要有学问,还要有一般志同道合的朋友。B.平时他说出啥意见一般都得到汤阿英的尊重,这点小事更不在话下了。C.宝玉见了这般景况,心中忽浇了一盆冷水一般,只瞅着竹子,发了一回呆。D.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一般,但他一直非常努力。(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7.(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鲜花献英烈,哀思祭忠魂。今天的盛世中国,是无数英雄烈士用血肉筑成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①清明节,我们祭奠烈士,②就是要在抚今追昔中铭记革命先烈事迹,③弘扬革命英烈精神,继承革命先烈遗志,④更加坚定地向未来进发。⑤在今天,我们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⑥是给他们的最好缅怀。⑦革命英烈已离我们远去,⑧但他们身上彰显出来了不畏强敌、不惧牺牲、舍身取义的伟大精神永远不朽。我们要在学习弘扬烈士精神中接受洗礼,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成为激励在新长征路上奋力拼搏的强心剂和助推器。未来之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如期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他们信仰的理想正在实现,他们开创的事业正在继续,他们书写的历史必将由我们继续书写下去。”这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情告慰,也是对我们莫大的激励和鞭策。(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指出比喻的构成和表现力。(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三处表达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四、作文(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在200多平方公里的白鹿原上分布了5家以“白鹿原”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而且又都是清一色的以陕西风味小吃和传统技艺为主的业态。(《中国文化传媒网》)材料二:2024年4月28日,“2024茶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在安溪成功举办。安溪县选送的《坚持“三茶”统筹绘就茶界“双世遗”文旅融合新画卷》案例以其独特的创新理念和显著的实践成果成功入选。安溪通过“三茶”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大力发展茶庄园旅游业态,推出茶文旅节庆和茶事活动,全面提升游客体验,走出了一条具有安溪特色的茶文旅融合路径。(安溪融媒体)材料三:持续加大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让文化有活力、旅游有魅力,县域文旅发展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人民日报评论)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给县文旅集团,就“乡村振兴”提合适的建议。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①中亚位处亚欧大陆的中部,古往今来都是联通东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交通枢纽。早在魏晋之际,中亚粟特人便进入我国中原地区从事商贸活动,几乎垄断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大约在我国唐朝时期达到顶峰。在东来西往中,唐朝文化也被带进了古代中亚,进而影响中亚文化的发展。②唐朝建立之初,即有中亚康、安、石、曹等国来献方物,主动与唐王朝取得联系。太宗贞观十六年,又有史国来朝献。中亚诸国在唐初的朝贡主要是出于商业目的,政治上他们是臣属于西突厥的。高宗显庆二年,唐军灭西突厥。此后,葱岭以东的西域、葱岭以西中亚至波斯的大量政权纷纷归附唐王朝。显庆三年,唐朝设置安西四镇,进一步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理。③调露元年(679年),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对安西发起军事行动,被裴行俭挫败。事毕裴行俭留安西都护王方翼镇守,使其修筑碎叶城以巩固对西域的防卫。根据《新唐书》记载,新修的城池“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这种“四面十二门”的构造是中国古代城镇建筑的典型特征,即方形围城,基本仿照长安城的建制。当时“西域诸胡竞来观之,因献方物”。宏伟的碎叶城想必给了他们很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随着参观的外族人增多,唐朝的建筑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来访国城镇的修建。④中亚地区受游牧民族文化影响较深,多使用金银器具。大食兴起后,逐步控制中亚地区,伊斯兰教不允许使用金银器,陶瓷制品于是大范围流行。中亚地区尤其是撒马尔罕的匠人开始模仿烧制唐朝的三彩陶器和白瓷。大食人将撒马尔罕仿制品以及中亚人从唐朝转运来的三彩陶器与白瓷均称为“撒马尔罕陶器”。撒马尔罕仿制的唐三彩与白瓷较为粗糙,形制及釉色比较简单,在撤马尔罕的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⑤至于图像文物中的唐朝元素,最典型的是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阿夫拉西卜遗址壁画。1965年,苏联考古队于阿夫拉西卜23号遗址发现多处绘有壁画的古建筑,其中1号建筑的壁画保存较为完整,即著名的“大使厅”。厅内四壁均有斑斓的壁画,其中关于北墙的唐朝帝后,研究者普遍认为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他们执政时期唐朝在中亚颇具影响力。⑥画面上的唐高宗形象高大,正在苑中猎豹;武则天则被众宫女簇拥着乘于龙舟之上。意大利学者康马泰指出,武则天所乘龙舟上“龙”头的刻画参照了中亚鹰嘴狮身的格里芬形象,详加比照确实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不是中原固有的形象,可见绘画者或许没有到过中国,未曾见过唐朝的龙舟。至于画中人物的服饰,唐高宗戴幞头、穿长袍、束腰带;武则天与宫女梳双环高髻,着薄衫和红色条纹裙。粟特画工将唐朝服饰描绘得如此接近实际,可能见过相关的实物或图像,这从侧面说明了唐朝的服饰文化已经传入中亚地区。⑦服饰文化向西传播的轨迹也是有文献可循的,由陆路西行求法的新罗僧人慧超返程途中于开元十五年抵达西域的安西四镇,他在行记《往五天竺国传》中记录到,当地人“依汉法,裹头著裙”。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唐朝的服饰文化等也向西传播到了古代中亚。⑧中亚古国的统治阶层对唐朝的知识文化也有向往与主动学习的意愿。其中突出表现在统治者主动派遣质子。自汉晋以来,依附部落或政权的统治者将予嗣送入中原王朝充质,以维系宗藩关系。外来质子在长安“留宿卫、习华礼”,接受唐朝文化的熏陶。这些人有的留在长安长期生活,有的则在若干年后返回故国,他们对长安与中亚的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熟知的中亚昭武九姓康、安、石、曹、何等国的首领都曾派质子到过长安。⑨天宝十载(751年)唐朝大军在中亚的怛罗斯之战中败于大食军队,接着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又爆发了安史之乱,此后唐朝在中亚的影响力锐减,中亚地区在大食的扩张下开始伊斯兰化。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安史之乱后,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仍有康国长史康忠义来朝。“远恩”和“忠义”都是典型的汉语词汇,从含义来看像是来朝后唐朝赐予的名字,这些拥有汉式名字的统治阶层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他们对汉语名字的接受也说明唐朝文化对中亚统治阶层的影响并非个别现象。⑩简言之,古代中国与中亚之间的历史交往源远流长,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古中亚与唐朝之间的文明互动。对唐朝文化的吸收借鉴和碰撞交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亚文明的发展,进而对人类文明的成长与进步作出贡献。(摘编自郑红翔、黄孟芳《在中古中亚探寻唐朝文化》)(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早在魏晋之际,中亚与我国中原地区的商贸交流便拉开了序幕;后逐渐扩大到文化领域,并大约到唐朝达到顶峰。B.唐碎叶城采用“四面十二门”的构造,具有中国古建筑典型特征,它对前来参观国的城镇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C.从“大使厅”壁画上唐朝帝后像的特点推测,当时的画工见过相关实物和画像,但不一定真正到过中国。D.早期的质子来到中原,更多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到唐朝,则成为中亚统治者谋求与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从第②③段内容可以看出,唐朝在中亚地区军事上取得了胜利并加强了行政管理,为唐朝与中亚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B.“撒马尔罕陶器”是指由撒马尔罕人仿制的唐朝三彩陶器和白瓷,它们形制及釉色简单,这说明撒马尔罕人的制瓷技术还不够发达。C.随着唐朝在军事上的失败和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在中亚影响力锐减,但两地仍存在一定的文化交流。D.从历史可以看出,丝绸之路在中亚与唐朝文明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相信未来还会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BA.柴达木的突厥碑文:贵族子弟,陷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B.《全唐文》:其御众使人,则例质妻拏,以为术数。C.《册府元龟》:质其种裔,习我华风。D.《大唐西域记》:异方宝货多聚此国。(4)请依据文本,简要概括唐朝从哪些方面对中古中亚文化产生了影响?(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说明中亚对唐朝文化的吸收借鉴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解答】(1)A.“后逐渐扩大到文化领域,并大约到唐朝达到顶峰”错误,张冠李戴,依据原文“大约到唐朝达到顶峰”应该是丝绸之路的发展,而不是文化。B.“重大影响”错,原文是说“随着参观的外族人增多,唐朝的建筑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来访国城镇的修建”。C.“当时的画工见过相关实物和画像”错,原文是说“粟特画工将唐朝服饰描绘得如此接近实际,可能见过相关的实物或图像”。D.正确。故选D。(2)C.“这也致使两地文化交流逐渐走向衰落”错误,于文无据。原文第九段论证的是“对汉语名字的接受也说明唐朝文化对中亚统治阶层的影响并非个别现象”,没有谈到是否“走向衰落”及“逐渐”衰老的过程,会更不能由“唐朝在中亚的影响力锐减”得出“致使”的结论。故选C。(3)第⑧段观点是“中亚古国的统治阶层对唐朝的知识文化也有向往与主动学习的意愿”。A.记载当时对于质子利用达到了泛滥的地步;B.“习我华风”指学习中华风尚,可以用来论证“向往与主动学习的意愿”;C.记载的是经济往来;D.记载的是唐灭突厥的历史。故选B。(4)由原文第三段最后两句“宏伟的碎叶城想必给了他们很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随着参观的外族人增多,唐朝的建筑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来访国城镇的修建”,可以得出答案第一个要点。由原文第四段“中亚地区尤其是撒马尔罕的匠人开始模仿烧制唐朝的三彩陶器和白瓷……在撒马尔罕的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可知,唐瓷器流行的原因和程度,得出答案第二点。由原文六、七段“从侧面说明了唐朝的服饰文化已经传入中亚地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唐朝的服饰文化等也向西传播到了古代中亚”可知唐朝服饰文化“向西传播的轨迹”并已经影响中亚地区。由原文第八、九段“中亚古国的统治阶层对唐朝的知识文化也有向往与主动学习的意愿。其中突出表现在统治者主动派遣质子”“他们对汉语名字的接受也说明唐朝文化对中亚统治阶层的影响并非个别现象”可知唐朝在知识文化方面对中亚的影响。(5)首先是引用法。引用了一些史书中的记载,如第三段“根据《新唐书》记载”,内容详实,表现了“宏伟的碎叶城想必给了他们很强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第七段“他在行记《往五天竺国传》中记录到”,可以证实“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唐朝的服饰文化等也向西传播到了古代中亚”。其次是考古推测法。如第五段“1965年,苏联考古队于阿夫拉西卜23号遗址发现多处绘有壁画的古建筑,其中1号建筑的壁画保存较为完整”,研究结果是“其中关于北墙的唐朝帝后,研究者普遍认为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他们执政时期唐朝在中亚颇具影响力”,第六段进一步指出“粟特画工将唐朝服饰描绘得如此接近实际,可能见过相关的实物或图像,这从侧面说明了唐朝的服饰文化已经传入中亚地区”。最后是语言研究法,在留存的语言中发现历史,如第九段“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仍有康国长史康忠义来朝。‘远恩’和‘忠义’都是典型的汉语词汇,从含义来看像是来朝后唐朝赐予的名字,这些拥有汉式名字的统治阶层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他们对汉语名字的接受也说明唐朝文化对中亚统治阶层的影响并非个别现象”,“并非个别现象”可知影响普遍。答案:(1)D(2)C(3)B(4)①建筑方面,唐为巩固边境防卫修建城池,影响了参观国城镇的修建;②器物方面,唐瓷器被撒马尔罕人仿制和转运,瓷器在当地大为流行;③服饰文化方面,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唐朝服饰文化传入中亚地区;④知识文化方面,中亚统治者主动派遣质子到唐接受文化熏陶,接受汉语名字。(5)①引用史料文献和史实。如引用《新唐书》记载的碎叶城的修建过程和外族人来参观的场面,证明唐朝对中亚建筑的影响;引用《往五天竺国传》内容,说明服饰文化向西传播的轨迹。②通过考古发现推测。考古发现“大使厅”里壁画上的唐朝帝后像,推测粟特画工可能见过相关的实物或图像,侧面说明唐服饰文化已传入中亚。③从典型汉语词汇推断。“远恩”和“忠义”等典型汉语词汇说明唐文化对中亚统治阶层的影响具有普遍性。(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节选)——我们构筑的阵地,我们自己守着!丘东平黄昏的时候,据村子南面的瞭望哨的报告,有一队日本兵从南面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沿着左边的一条公路开出了。——这个消息立刻使屋子里的人起了很大的骚动,堕失了战斗意志的人们,像鼠子似的,眼睛闪耀着火,在屋子里窃窃地私语着,狼狈地作着流窜……高峰从地铺上爬起来,面孔痛苦而灰暗,鼻梁的中段显得过分的阔板,这过分阔板的鼻梁几乎要把他作为一个人的表情完全毁坏。他沉默着,像一个木偶似的站立在林青史的面前。——我们是不是要避免这个战斗?——我们逃吧!……——我们还能够作战么?许多人都急急惶惶地暗暗地在这样考虑着自己,追问着自己,仿佛各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和主张,但是都没有响出半声,①提心吊胆的骚乱的情绪完全为一种可怕的沉默所掩盖,而所有的眼睛都集中在林青史一人的身上。林青史站在他们八十七人的队伍的中间,一这八十七人虽然也是残败的一群,却还能够保持他们的严紧的阵容,至少他们还存有坚定的信心,到了日暮途穷的绝境还能够不辞一战……林青史坚定地,非常简短地这样说了,——同志们,跟着来吧!能够走得动的都跟着来吧!不能够走得动的我们也并不抛弃你们,……因为现在战斗的地点就在这村子的圈子里,一个钟头之内一切都清楚了,如果我们能够战胜敌人,我们总有一个新的转机,不然我们失败了,我们也只好同归于尽!②于是这里发生了神奇的事迹,少数的伤兵静静地躺在屋子里,大多数的战斗员,不分来历的不同,不管所属的部队的各异,他们默默地排列起来,默默地跟随在林青史的背后,虽然有些人的心里还是疑惑不定,不能很快地立下战斗的决心……从南面来的敌人是一个颇为强大的队伍,黄色的,默默地闪动着的影子溶化在黄昏的黯灰色的气体里面。黄色的行列在公路上行进,雪亮的刺刀在暮景中发射出暗白色的光焰。——掩藏在小河边的十五个挺着枪尖,面对着近处的公路桥梁的人,——这是预定了的,他们一定是从公路上过桥的日本兵最初发现的第一批敌手,骄纵的日本兵在这里最初发现的第一批敌手便是他们。十五个战斗兵依托着小河边的潮湿而发松的泥土,沉毅地发出了猛烈的排枪,枪声震撼了四周的原野,仿佛有一阵暴烈的狂风在这里吹过,空间里久久不歇地起着剧烈的骚动,——这里相隔约有千分之一秒钟的静默,这是一个痛苦的令人颤抖的时间,在这千分之一秒的时间中,十五个,这最初把身躯投入战斗的勇士们,必须写完这个惨淡的课题:他们必须把自己从胆怯与柔弱中救出,一再地使自己的惶惑的灵魂得到坚定,从而站牢着脚跟,在胸腔里燃烧起炎热的战斗的烈火,用狮子一样的狞恶可怖的面目去注视眼前的敌人……③水门汀的灰白色的桥梁像一只发怒的野兽似的抖动那庞大的身躯,仿佛在那上面发出了一重浓雾,那抖动的桥梁在倏忽之间完全模糊了自己的影子。排列在公路上的日本兵的整齐的队伍像一列奢侈的玩偶,他们在那神秘的千分之一秒的时间中,丝毫不能使自己的队形有所变动,只听见一声声的狂叫的粗犷的声音从那怪异的队伍中发出,而埋伏的中国军也正在这里把握到非常充分的战斗的余裕。有二十七个中国军用猛烈的火力作着前导,从一个稀疏的树林里闪出了他们蓝灰色的姿影,猛烈的枪声震荡着耳鼓,震荡着四周静默的原野,沉重地紧压着低空。地面上突然升起了一阵阵的厚厚的尘土,这尘土几乎要把低空里的一切全都掩蔽。有三个年少的中国军从村子的背面走上了村子与公路之间的高高的土墩,他们急激地放射了排枪,这暴烈的战斗场面叫他们发出了怒吼,他们用全身的力量去凝视当前的劲敌,却似乎还不能够把射击的目标把握得更准些。在狂噪的枪声中可以清楚地听见,高峰,那恢复了战斗力的勇敢的战士,用非常洪亮的声音这样叫:——上!—上!——还要高些,要爬上屋顶的脊梁!望得见么?敌人在哪里望得见么?放!猛烈地放!……敌人的猛烈的火力集注在这屋顶的上面,机关枪的子弹依据着纵横交错的线在屋顶上往来驰骤,破碎的飞舞的瓦片发出巨兽一样的凶恶的鸣叫。于是有三个战斗兵在同一个时刻从屋顶上滚下了,残破的屋顶在敌火的攻击之下颠簸地仿佛要从地面上升起,敌人的机关枪的子弹有时候集中倾注在屋角上,屋角崩陷了,石灰的浓烈的气味和血腥混合,形成了一种沉重难闻的气体。当战斗结束的时候,林青史像一匹疲累的马似的垂下头来,高耸着肩膀,脚胫变得有点跋,上身在空间里剧烈地作着抖动,他默默地走出了村子的东边,和他的部下相见时,④把高举着的手轻轻地稍微摆动了一摆动,仿佛有意地要对他的部下实行躲闪,至少他这时候不高兴和他的部下交谈,一和他的部下碰头的时候总是匆匆地从这边跑到那边去。(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小说开端描写屋里的人得知日本兵即将到来的消息时的不同反应,暗示了他们之前遭遇了惨败。B.林青史坚定而简短的话既能表现抗日军人具有视死如归的勇气,也能让人感受到他的同袍情谊。C.三个年少的中国军对暴烈的战斗场面发出了怒吼,且无法更准确地把握射击目标,体现了敌我力量的悬殊。D.本文不但描写出残酷的战斗场面,更发掘出战争对人性和心灵的考验,从而在更高层面上呈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庄严。(2)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语句①中人们心里虽然七上八下充满焦虑,但都不敢出声,是因为他们将决定寄托于精神领袖林青史。B.语句②中“神奇的事迹”指原本丧失战斗意志的人们在林青史言语的激励下,逐渐树立起战斗的决心。C.语句③将十五个战斗兵突袭过桥的日本兵时引发的动静比作野兽抖动身躯,突出了战斗场面的激烈。D.语句④描写了林青史在战斗结束后与自己部下相见时的反应,体现了他对战斗的极度厌倦之情。(3)这篇小说对战斗场面的描写很有特色,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作者是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4)本文与《荷花淀》都写了与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本文表现革命现实主义,《荷花淀》体现了浪漫主义。请结合两则文本内容,从情节、环境、语言三个角度分析二者的不同。【解答】(1)C.“体现了敌我力量的悬殊”错误,结合原文“地面上突然升起了一阵阵的厚厚的尘土,这尘土几乎要把低空里的一切全都掩蔽”“有三个年少的中国军从村子的背面走上了村子与公路之间的高高的土墩,他们急激地放射了排枪,这暴烈的战斗场面叫他们发出了怒吼,他们用全身的力量去凝视当前的劲敌,却似乎还不能够把射击的目标把握得更准些”可知,发出怒吼是受战斗环境的影响,无法更准确地把握射击目标是源于厚厚的尘土,与敌我力量无关。故选C。(2)D.“体现了他对战斗的极度厌倦之情”错误,结合上文“当战斗结束的时候,林青史像一匹疲累的马似的垂下头来,高耸着肩膀,脚胫变得有点跋,上身在空间里剧烈地作着抖动”可知,画线句体现此时他生理与心理上的极度疲惫。故选D。(3)结合原文“有二十七个中国军用猛烈的火力作着前导,从一个稀疏的树林里闪出了他们蓝灰色的姿影,猛烈的枪声震荡着耳鼓,震荡着四周静默的原野,沉重地紧压着低空。地面上突然升起了一阵阵的厚厚的尘土,这尘土几乎要把低空里的一切全都掩蔽”“十五个战斗兵依托着小河边的潮湿而发松的泥土,沉毅地发出了猛烈的排枪,枪声震撼了四周的原野,仿佛有一阵暴烈的狂风在这里吹过,空间里久久不歇地起着剧烈的骚动”可知,详细地介绍了战斗的人数,细致地描绘了十五个战斗兵作战时的发枪等,运用细节描写,通过描述战斗的具体情况,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结合原文“地面上突然升起了一阵阵的厚厚的尘土,这尘土几乎要把低空里的一切全都掩蔽”“猛烈的枪声震荡着耳鼓,震荡着四周静默的原野”“敌人的机关枪的子弹有时候集中倾注在屋角上,屋角崩陷了,石灰的浓烈的气味和血腥混合,构成了一种沉重难闻的气体”可知,写战场上烟尘四起、枪声震荡着耳鼓、空气里石灰的浓烈气味和血腥混合等,多感官描写,突显了战争的激烈,给人现场感。(4)结合原文“林青史站在他们八十七人的队伍的中间,——这八十七人虽然也是残败的一群,却还能够保持他们的严紧的阵容,至少他们还存有坚定的信心,到了日暮途穷的绝境还能够不辞一战……”“十五个战斗兵依托着小河边的潮湿而发松的泥土……用狮子一样的狞恶可怖的面目去注视当前的敌人……”“有二十七个中国军用猛烈的火力作着前导……这尘土几乎要把低空里的一切全都掩蔽”“有三个年少的中国军从村子的背面走上了村子与公路之间的高高的土墩……却似乎还不能够把射击的目标把握得更准些”可知,本文详细描写了八十七个中国军人伏击敌人的战斗过程,场面激烈,而《荷花淀》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重点描写了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淡化战斗过程,没有描写残酷的战斗场景。结合原文“黄昏的时候,据村子南面的瞭望哨的报告,有一队日本兵从南面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沿着左边的一条公路开出了”“黄色的行列在公路上行进,雪亮的刺刀在暮景中发射出暗白色的光焰”“十五个战斗兵依托着小河边的潮湿而发松的泥土,沉毅地发出了猛烈的排枪”“有二十七个中国军用猛烈的火力作着前导,从一个稀疏的树林里闪出了他们蓝灰色的姿影”可知,本文战斗场地发生在公路上、泥土潮湿而发松的小河边、稀疏的森林里,环境恶劣;结合“月亮升起来……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可知,《荷花淀》战斗发生在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明月清风、碧波荷花,一派清新美好的乡村风光,环境优美。结合原文“——同志们,跟着来吧!能够走得动的都跟着来吧!不能够走得动的我们也并不抛弃你们,……因为现在战斗的地点就在这村子的圈子里,一个钟头之内一切都清楚了,如果我们能够战胜敌人,我们总有一个新的转机,不然我们失败了,我们也只好同归于尽!”“——上!——上!——还要高些,要爬上屋顶的脊梁!望得见么?敌人在哪里望得见么?放!猛烈地放!……”可知,本文语言悲壮粗犷,令人感到豪迈;《荷花淀》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洗练。如文本中女人听丈夫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之后手指“震动了一下”,对编席子如此娴熟的水生嫂,被苇眉子划破了手,一个动词的精准使用写出了她“受到了惊吓,内心充满了不安,出乎意料”的情绪,紧接着的“一吮”又写出了她几乎难以自持时,又快速以另一个动作来掩盖内心的不安而归于平静。两个动词的使用,把水生嫂对丈夫的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文本中水生嫂和水生相遇时,队长问:“都是你们村的”,水生责骂“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表面看是在责骂水生嫂一群女人,实则是对她们的“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思想进步”的肯定。紧接着把捞到的战利品“纸盒子”“丢”在女人们的船上,一个动词的使用,写出了水生不善对妻子甜言蜜语,看似不动声色,却恰到好处地完成了心灵的碰撞和交流,那一“丢”足以激起爱的涟漪。答案:(1)C(2)D(3)①运用细节描写,通过描述战斗的具体情况,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如详细地介绍了战斗的人数,细致地描绘了十五个战斗兵作战时的发枪等。②多感官描写。如写战场上烟尘四起、枪声震荡着耳鼓、空气里石灰的浓烈气味和血腥混合等,突显了战争的激烈,给人现场感。(4)①情节:本文详细描写了八十七个中国军人伏击敌人的战斗过程,场面激烈,而《荷花淀》淡化战斗过程,没有描写残酷的战斗场景。②环境:本文战斗场地发生在公路上、泥土潮湿而发松的小河边、稀疏的森林里,环境恶劣,而《荷花淀》战斗发生在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环境优美。③语言:本文语言悲壮粗犷,令人感到豪迈,而《荷花淀》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洗练。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日秧。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若田亩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地无霜雪故也。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六月刘初禾,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早干无忧,此一异也。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选自《天工开物•乃粒》)材料二汉文帝时,贾谊说上曰:“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人,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选自《农桑辑要•典训•先贤务农》)(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积A贮者B天下之大C命也D苟粟多而财E有余F何G为而不成?(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俟,文中是等待的意思,与《静女》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的“俟”意思相同。B.凡,文中为通常的意思,与《苏武传》中“武留匈奴凡十九岁”的“凡”意思不同。C.旬日,指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古人常把一个月分为三部分,称上、中、下三旬。D.恤,文中是救济的意思,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不恤国事”的“恤”意思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插秧时,遇到干旱或者水涝,是不能插秧的。秧苗过了育秧期就会变得老而拔节,即使再插到田里,结的谷粒也很少。B.稻有早熟和晚熟之分,稻谷成熟所需的时间从七十天到两百多天不等。夏种冬收的晚熟稻原因是稻种的生长期比较长。C.再生秧和早稻秧同时在清明播种,但两种秧的习性却大有不同,早稻秧一天缺水就会死,而再生秧却不怕曝晒和干旱。D.贾谊认为,汉朝建国虽已近四十年,但储粮问题,仍然使人感到痛心。即使是像禹、汤这样的明君执政也不能免除天灾。(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②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5)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材料二中,贾谊是怎样劝说汉文帝积蓄粮食的?【解答】(1)句意: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是判断句,“者”“也”BD处分别断开;“苟粟多而财有余”与“何为而不成”构成假设分句,中间F处断开。故选BDF。(2)A.正确。句意:等待它发芽。/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B.正确。通常;一共。句意:通常一亩秧田所培育的秧苗。/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C.正确。D.错误。救济;忧虑。句意:国家用什么救济百姓?/不忧虑国事。故选D。(3)B.“夏种冬收的晚熟稻原因是稻种的生长期比较长”错误,原因归纳不全面,原文“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意思是“必须种在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类稻种生长期较长,土温也低,所以禾苗长势较慢”。故选B。(4)①“收者”,收获的水稻;“仲夏”,夏季五月;“则”,是。译文:那些冬季播种,夏季五月就能收获的水稻,是广东南部的水稻,因为那里终年没有霜雪。②“饥穰”,偏义复词,灾荒;“天”,自然界;“被”,遭受。译文: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5)根据“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可知,如若发生旱灾、战乱,国无储粮,将无法支援百姓、军队,强调缺粮的危害性,作者先从反面进行论述,有震撼力,能引起君王的重视;原文“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写到只要国家粮多和财力充足,还有什么办不成功的事情?用以攻城必取,用以守土必固,用以兴兵作战必胜。怀柔敌人,哪怕是遥远的番邦也一定会归顺朝廷,那时还会有什么人,不听从朝廷命令?强调积蓄粮食的好处,极言粮食充足可以内守国土,外御强敌,从正面进行论证,充分有力;原文“今驱民而归之农,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人,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指出具体做法,让各行各业的人都从事农业生产,人们就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此法切实可用,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答案:(1)BDF(2)D(3)B(4)①那些冬季播种,夏季五月就能收获的水稻,是广东南部的水稻,因为那里终年没有霜雪。②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5)①从反面指出缺粮的危害:如若发生旱灾、战乱,国无储粮,将无法支援百姓、军队;②从正面指出积粮的益处:只要国家粮多和财力充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成功;③最后指出具体做法:让天下的人都从事农业,积蓄粮食,安居乐业。参考译文:材料一:浸种期,最早的是在春分以前,叫做社种,遇到天寒有被冻死而不得生长的,最晚的则在清明以后。凡是播种,先用稻草或麦秆包好种子,放在水里浸泡几天,等待它发芽,再撒播到秧田里,苗长到一寸多,就叫做秧。秧龄满三十天,即可拔起分插。如果稻田遇到干旱或者水涝,都不能插秧。秧苗过了育秧期就会变老而拔节,这时即使再插到田里,结谷也很少。通常一亩秧田所培育的秧苗,可供移插二十五亩田。插秧后,早熟的品种大约七十天就能收割。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各地的品种叫法多样,难以尽述。最晚熟的品种,要历经夏天到冬天共二百多天才能收割。那些冬季播种,夏季五月就能收获的水稻,是广东南部的水稻,因为那里终年没有霜雪。如果水稻缺水十天,就怕干旱了。夏天种冬天收的水稻,必须种在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类稻种生长期较长,土温也低,所以禾苗长势较慢。靠近湖边的田地,要等到夏季洪水过后,大约六月份才能插秧的,其秧苗应在立夏时节播种,还要播在地势较高的秧田里,等汛期过后才插秧。南方平原的稻田,大多都是一年两栽两熟的。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不是粳稻。六月割完早稻,田地经过犁耙后,插再生秧。这种秧是在清明就和早稻秧同时播种的,早稻秧一天缺水就会死,而这种秧经过四月和五月两个月,任凭曝晒和干旱都不怕,这是一种不同的类型。通常晚稻遇到秋季多晴天时,就要经常不断地灌水。农家这样辛勤的劳动,是为了酿造春酒的需要。水稻缺水十天就会要死掉。但后来却从中变化出一种旱稻,是不黏的粳稻,即使在高山上也可种植,这又是一种变异的类型。还有一种香稻,由于它有香气,通常专供富贵人家享用,然产量很低,也没有什么滋补的益处,不值得提倡。材料二:汉文帝时,贾谊劝说皇上说:“管子说:‘粮仓满盈,方可教民知晓礼节。’人民粮食不足,却能将国家治理好的例子,从古到今,未曾听说过。汉朝建国至今,历时已近四十年,公家和百姓的储粮,仍使人感到非常痛心。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假如不幸发生宽广二三千里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救济百姓?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赈济百姓?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注】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消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两首《登岳阳楼》。(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联写诗人面朝洞庭湖背靠长江,在一片惨淡的夕阳余晖之下,楼上的帷幔一动不动。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C.颈联写诗人三年来行程万里,多灾多难,今日登上这快要倒塌的岳阳楼眺望远处。D.尾联写满头白发的诗人在风霜里登楼凭吊古人,看着远处的古树和湖水,无限伤悲。(2)历代评论家都认为,此诗是陈与义学习杜甫诗歌的成功之作。请结合杜甫的《登高》一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从意境和用词两个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学习杜甫表达自己的感伤之情的。【解答】(1)C.“这快要倒塌的岳阳楼”错,“危”是“高”的意思,不是“倒塌”的意思。故选C。(2)①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帘旌不动,湖面风平浪静,夕阳缓缓西沉。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杜诗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也是写景,写诗人登高所见之景,取景开阔,意境苍凉悲壮。由此可知本诗首句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是学习杜甫《登高》的名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宽阔宏伟的意境,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蓄势。②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人处境窘迫,心系国家安危,感情深沉。颈联效法杜甫《登高》诗“万里”“百年”的用词,诗从用“万里”“三年”对举,既写出了逃难的路途之远,又指出了逃难的时间之长,抒发亡国后辗转流离的忧愤之情。③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悲伤的落寞情怀。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尾联“白头吊古”“老木苍波”则兼有杜甫《登高》“艰难若恨繁霜鬓”的用词和“无边落林萧萧下”的悲凉意境,气韵苍凉。答案:(1)C(2)①首句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是学习杜甫《登高》的名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宽阔宏伟的意境,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蓄势。②颈联效法杜甫《登高》诗“万里”“百年”的用词,诗从用“万里“三年”对举,既写出了逃难的路途之远,又指出了逃难的时间之长,抒发亡国后辗转流离的忧愤之情。③尾联“白头吊古”“老木苍波”则兼有杜甫《登高》“艰难若恨繁霜鬓”的用词和“无边落林萧萧下”的悲凉意境,气韵苍凉。译文: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赏析:本诗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这一联似乎是诗人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唐人写时事,常托之于汉代。杜甫《兵车行》中有“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的句子,高适《燕歌行》中也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的诗句。(2)中国古人善于在小与大的思辨中获得启示。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用“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寓意言小旨大,韩愈《师说》中用“小学而大遗”批评了舍大择小的现象。(3)江月是中国古诗文中的典型审美形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景观,它常常被使用,如:“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解答】故答案为:(1)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重点字:贼)(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小学而大遗(重点字:遗)(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重点字:初)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9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春节期间,以“新中式”为代表的国风元素服装穿搭A,不少网友将这种现象戏称为“中国血脉觉醒”。提及传统中式服装,人们头脑中往往会出现“()”的画面,因为中式服装注重表面装饰。绣花精美华丽,又多裹衣博带,饰带层叠,风格和谐雍容,而新中式服装设计则在吸取传统服装的神韵的基础上B,呈现出简约大方、舒适自然的审美风格,更加符合现代人日常生活的穿着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将传统文化作为表达自我态度的新方式,这背后其实是他们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出生并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腾飞时代的他们,一般对新生事物有着很高的接受度,也有着平视世界的底气,能以更平和的心态理解不同文化的美,正因如此,他们更能看到传统文化那极致的魅力,有内涵却不厚重,有美感但不张扬,“新中式”与他们对于个性美的追求C。关于“新中式”产品还能有多美,关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如何继续创新,人们还有着更多的期待。(1)请在文中横线ABC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A.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B.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C.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D.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3)下列句子中的“一般”与文中加点的“一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她以为要救中国,一定先要有学问,还要有一般志同道合的朋友。B.平时他说出啥意见一般都得到汤阿英的尊重,这点小事更不在话下了。C.宝玉见了这般景况,心中忽浇了一盆冷水一般,只瞅着竹子,发了一回呆。D.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一般,但他一直非常努力。【解答】(1)A处由上文的“春节期间”和下文的“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血脉觉醒”,可推知新中式服装在春节这一段时间非常盛行,可知填“风靡一时”。风靡一时:形容在一段时期里很盛行。B处,上文强调了传统中式服装的重工、繁琐、华贵,下文则首先强调新中式服装“简洁大方”的特点,可知其改良方式为“化繁为简”。化繁为简:越是复杂的事情越是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去化解,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C处由上文“他们更能看到传统文化那极致的魅力,有内涵却不厚重,有美感但不张扬”,并结合语段整体内容可知,新中式的审美风格与年轻人对于个性美的追求是一致的,因语境中新中式服装的风格背后隐藏着设计者的理念,故可填“一拍即合”或“不谋而合”。一拍即合:打起拍子,就合上乐曲的节奏。指双方思想、观点、情趣等融洽一致。不谋而合:事前没有商量而彼此的意见或做法完全相同。(2)A.“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出自《离骚》(屈原),意为“我要用芳馨的芰荷制成上衫,用漂亮的芙蓉缀成下裳”,诗句写出诗人要离开当时的政治斗争,在归隐中服洁自芳,独善其身。这里芰荷、芙蓉既为香花,同时也象征了作者美好的人格。与文意无关。B.“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出自《琵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木工程的实习报告4篇
- 2025年云数融合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新型电子时间继电器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4-2025学年武汉市乔口区三上数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银行的职员辞职报告(集合15篇)
- 出纳毕业生的实习报告
- 2025年压缩式垃圾车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平凡的世界读书有感2022
- 急诊2022年护理工作计划
- 律师事务所的实习报告模板集锦7篇
- 涂料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新设备、工装、量具和试验设备清单
- 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2023学年度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附详解)
- 小学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少代会
- 拍卖行业务管理制度拍卖行管理制度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章节测试答案
- GB/T 23794-2023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 第7章 TBM设备介绍及维修保养汇总
- 第六章 证券法
- 饮品创业项目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