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年高考历史复习: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清单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早期政治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早期政治制度是指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夏、商、西周:奴隶制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夏: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意义:打破了原始民主制下的禅让政治传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商:内外服制概况: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3.西周:A.分封制(1)统治者: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2)分封对象: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3)再分封:诸侯在国内又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B.宗法制:核心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C.评价: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D.基本特征: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家国一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4.商周政体的共同特征: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①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②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二)春秋战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1.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2.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补充】先秦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等级森严;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③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定性;④具有延续性和稳;⑤原始民主传统;⑥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二、秦朝的政治制度【名词解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与民主共和相对立的概念,国家的主宰和中央决策由君主掌握,主要矛盾是皇权和相权。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与中央。主要矛盾是中央与地方。1.中央:君主专制(1)皇帝制度①运行机制:政治制度的核心。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②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2)三公九卿制①秦朝在中央建立了以公卿为首的一套官僚机构。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②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③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九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④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原始民主的遗留),最后由皇帝裁断。2.地方:中央集权(1)推行郡县制①原因: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教训②运行机制: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a.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御史掌监察。秦统一后设36郡,后又不断调整。b.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的多少,置县令(长)县丞、县尉。③特点: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中央垂直管理地方。④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2)文书制度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②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③秦朝文书十分繁密。(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朝代强化君主专制强化中央集权西汉①汉初:汉承秦制,中央仍为三公九卿制。②汉武帝:中外朝制度,使得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③西汉晚期:中朝尚书台的权力逐渐增大。①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二级制。②王国问题: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的权力受到削弱。东汉晚期:州、郡、县三级制。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具有行政权,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军阀割据)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隋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新阶段。①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③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唐①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②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③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宋宋朝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但宋太祖唯恐宰相权力过大,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元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明①废丞相: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②设内阁: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内阁”。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清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知识拓展】君主专制1.秦:三公九卿制3.隋唐:三省六部制5.元:一省两院制2.西汉:中外朝制度4.宋:二府三司制6.明朝内阁制度与近代西方内阁制度的主要区别:明朝内阁制度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近代西方内阁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7.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①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②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向虚位(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③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④宰相权力不断分化。中央集权两汉至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①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央集权的不断强化。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最稳定的是县,它始终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其有极强的稳定性。③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④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⑤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评价积极①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②经济上,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③民族关系上,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和提高。消极①经济上:封建社会末期,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②政治上: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皇权专制趿易形成基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③思想文化上: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第二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拓展】雅典民主政治对近现代民主制度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知识拓展】雅典民主政治对近现代民主制度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轮番而治现代选举制的起源人民主权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五百人会议规定的任期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任期制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近代议会制的雏形权力制约三权分立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比例代表制(一)古希腊:城邦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时间: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2.特点:①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②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③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3.代表:(1)雅典:民主政治的代表权力机关/分布产生方式主要职责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议事会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官员大部分由抽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批公民法庭由公民审判员组成主要司法机关,公民审判员组成规模不等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名词解释】寡头政治:指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权利有效地掌握在一小戳特权阶级手上。①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度【名词解释】寡头政治:指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权利有效地掌握在一小戳特权阶级手上。②特征:直接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意识轮番而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等③雅典民主的本质:奴隶制民主;民主范围狭隘性;直接民主的弊端: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概念辨析】人民主权即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轮番而治就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2)斯巴达:寡头政治的代表权利机关/分布产生方式主要职责公民大会选举产生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王世袭继承垄断军事统帅权长老会议员仅30人,且终身任职实际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不利于充分发挥作用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②特征:实行分权,具有民主色彩。(二)古罗马: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演变1.罗马共和国(1)权力构成权力机构/分布产生方式主要职责制度特点执政官有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君主制元老院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供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贵族制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最高权力机关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批,是名义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发挥作用。民主制(2)特点:①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②实权掌握在元老院和高级官员手中,公民大会的权力比较小。③混合政体(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2.罗马帝国——元首制:(1)形成: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2)特征:①皇帝(元首)掌握罗马帝国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②军队听命于皇帝,是皇帝实行独裁的重要工具。(3)特点:实行独裁统治(三)古希腊罗马政治的局限性:无论希腊还是罗马共和国,公民仅是少数,妇女、外侨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受到剥削和多种压迫。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5—15世纪)1.中古西欧国家的形成(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大小小不同的王国。(2)发展:法兰克王国的查理一世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查理一世死后,形成了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个主要国家的雏形。2.中古西欧的特征:①以封君封臣制、庄园农奴制为基本特征②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3.中古西欧政治制度的代表:(1)法国:等级君主制(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①背景: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国王与教会发生多次冲突②形成: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③结果: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④评价: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皇权。(2)英国:议会君主制(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权力受到宪法、议会的限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①签署《大宪章》:a.背景: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反对。b.内容:《大宪章》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封建主的特权,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c.影响: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历史传统。②议会的召开:a.开始:1265年,英国召开国会,由大贵族、骑士、市民参加b.权力加强: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有所加强。c.发展完善:14世纪,议会逐渐分为上下两院,议会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市民组成。各自议事,并取得批准征税、进行立法等重要权力。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方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知识拓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产生发展的原因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受到旧政治制度的严重阻碍;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思想: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影响。社会:社会矛盾尖锐激化。(阶级矛盾)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代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的共和制1.君主立宪制:英国(1)奠定基础: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2)建立:①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②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英国议会定期召开③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3)发展: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的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4)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名词解释】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半专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主要代表国家是英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下,君主集大权于一身,议会虽有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主持内阁工作的首相或宰相由君主任命,对君主负责,主要代表国家为近代的德国。【知识总结】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一条主线:代议制的确立、完善与发展。两大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四个阶段:政治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法律基础——1689年《权利法案》;最终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发展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2.民主共和制【名词解释】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采取的较为普遍的政权组织形式。通常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实行任期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理想形式。根据在最高国家政权机构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英国的殖民地多采取了【名词解释】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采取的较为普遍的政权组织形式。通常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实行任期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理想形式。根据在最高国家政权机构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英国的殖民地多采取了议会制的组织形式,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国家多数采取了总统制组织形式。从总统、议会和政府三者关系上来看,共和制又分为总统制、议会制和半总统制。①联邦制原则:(权力纵向分割)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利,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②三权分立原则:(权力横向分割)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③人民主权原则:(权力来源)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2)法国:议会制共和制——1875年宪法标志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特点:反复性、长期性(二)评价1.作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2.局限:仍具有历史局限。如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黑人奴隶的合法地位。【知识梳理】英美法代议制的运行模式:项目英国美国法国政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确立方式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相关文件1689年《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元首称谓国王总统总统产生方式世袭民选议会选举任期终身4年,连任不超过两届7年,可无限连任权力统而不治行政权、军队统帅权行政权、军队统帅权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总理产生方式议会选举总统任命总统任命与议会关系对议会负责相对独立、分权制衡对议会负责议会组成上、下两院参、众两院参、众两院产生方式上议院由贵族组成下议院由选举产生参院各州议会选出;众院各州按人口比例选举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权力中心议会总统议会国家制度具有差异性和延续性中国近代至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名词解释】共和:根本原则是天下为公。共和政治的基本含义就是,国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公正而自由的选举,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实行共和政治的基本准则。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中华民国的建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2)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时期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制)(3)措施:①采用五色旗为国旗;②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中华民国:1912—1949年,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中国的国家名称和年号。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名词解释】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4月,孙中山在南京成立的一个临时管制机构。(1)目的:为了防止袁世凯独裁。(2)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3)内容:①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②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③总理颁布命令须由国务院附属才能生效。(3)评价:①积极: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②局限:存在“因人设法”,有违背立法公正性,总统府和国务院职权不明,无法真正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双行政中枢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知识拓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体制运行”示意图(二)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名词解释】1.政党政治: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政党政治的核心:政党争取成为执政党,然后通过领导和掌握国家政权来贯彻实现党的政纲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阶级或阶层、集团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实际上是指北京政权在不同时期由北洋军阀中的不同派系的实力较强的军阀或军阀集团所控制,北京政府对各地的军阀势力的实际控制比较薄弱,形成了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1928年国民政府领导的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北洋政府彻底覆灭。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军阀割据混战:1916-1928年背景: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2.转折:“宋教仁案”①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国民党:19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领袖,负责组织内阁。②宋教仁组织内阁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③“二次革命”的导火索:宋教仁被杀案。④失败原因: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国民党内部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⑤袁世凯威胁国会议员将其选举为正式大总统后,先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名词解释】“二次革命”: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7月,李烈钧正式宣布江西独立,电告讨袁,南方革命党人纷纷响应,与北洋军展开作战;9月,南京失守,“二次革命”宣告失败,孙中山、黄兴逃亡日本。二次革命是一场保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战斗,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继承了武装斗争的光荣传统,不畏强权,英勇奋战。【名词解释】“二次革命”: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7月,李烈钧正式宣布江西独立,电告讨袁,南方革命党人纷纷响应,与北洋军展开作战;9月,南京失守,“二次革命”宣告失败,孙中山、黄兴逃亡日本。二次革命是一场保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战斗,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继承了武装斗争的光荣传统,不畏强权,英勇奋战。它的失败也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软弱性。(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具备实行政党政治的经济基础。(2)思想: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和文化教育水平的落后,加之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限,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缺乏实施政党政治的政治文化和心理基础。(3)阶级:民国初年的中国缺乏实施政党政治的坚实民众基础和阶级基础。(4)政权: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缺乏政权的有力支撑。(5)外部:帝国主义列强扶植在华代理人,阻碍中国革命。3.结果:袁世凯复辟背景: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走上帝制之路。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以及筹安会,都积极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1915年袁世凯接受“劝进”复辟帝制。不久,在革命人和各界人士的反对下,被迫取消帝制。4.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的特点: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政治格局混乱不堪。(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名词解释】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1948年5月20日。是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与最高行政机关。由海陆军大元帅大本营改组,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依《中华民国宪法》就任行宪后首任中华民国总统,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政府主席改中华民国总统,进入宪政时期,国民政府至此走进历史。1.“训政”时期(1)背景:1928年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后,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名词解释】“革命程序”论“革命程序”论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之一,即主张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经过军政(以党建国)、训政(以党治国)、宪政(还政于民)三个时期。【名词解释】“革命程序”论“革命程序”论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之一,即主张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要经过军政(以党建国)、训政(以党治国)、宪政(还政于民)三个时期。孙中山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的步骤,才能最后做到“主权在民”。②内容:a.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代行政b.大会闭幕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c.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d.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③实质:国民党所谓的“训政”,违背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初衷,就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2.“宪政”时期(1)背景:“训政”开始之时,国民党规定“训政”的期限为六年,后来以种种借口一再拖延结束“训政”的时间。(2)概况: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政”的招牌,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3)结果: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一)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1.背景: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起来。2.建立: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工兵代表大会制度。(1)成立: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2)内容:①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大众。②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3.评价:这是创建人民政权的尝试,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二)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背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扩大。初期的根据地由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根据地。2.措施:①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会由委员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③根据“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3.评价: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名词解释】“三三制”原则: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政权建设的基本原则。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边区的民意机关和政府中,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三三制”原则是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根据地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根据地民主建设的一种形式,起到调节各抗日阶级的利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建设1.实践:设置行政区(1)原因:战局的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2)目的:为了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3)概况:共产党先后在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建立行政区,行政权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4)意义: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2.理论:1949《论人民民主专政》(1)内容:①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②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2)意义: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基础。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一)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前身: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2.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建立。①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②核心: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③意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得到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3.挫折:1957年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尤其是“文化大革命”。4.完善: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意义: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②地位:a.1982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b.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c.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二)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2)发展: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根据我国阶级状况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共中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②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③1982年,写入宪法,走上了制度化轨道。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3.基层民众自治制度: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提出: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坚持三个有机结合: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中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3.总体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第四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一)秦国的商鞅变法(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代表)1.背景:①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剧烈变动之中。【名词解释】什伍连坐:一人犯罪,邻里连同受罚。“什伍”是古代户籍与军队的编制。户籍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军队以五人为伍,二伍为什。商鞅变法始创什伍连坐。什伍之中,一家有罪,其余各家均应告发,否则将连同惩罚。什伍连坐不仅针对一般的平民百姓,而且在军队中也得到了实行。②政治:【名词解释】什伍连坐:一人犯罪,邻里连同受罚。“什伍”是古代户籍与军队的编制。户籍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军队以五人为伍,二伍为什。商鞅变法始创什伍连坐。什伍之中,一家有罪,其余各家均应告发,否则将连同惩罚。什伍连坐不仅针对一般的平民百姓,而且在军队中也得到了实行。2.目的: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3.内容:①经济: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②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③户籍:实现什伍连坐。④政治:建立县制。【知识补充】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民族融合不断;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宗法制、分封制趋于崩溃,大国兼并小国,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封建社会逐渐确立,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4.意义:①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知识补充】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民族融合不断;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宗法制、分封制趋于崩溃,大国兼并小国,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封建社会逐渐确立,中国历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②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①两晋南北朝时期,由西部和北部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势力强大的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但淝水之战后又迅速瓦解。②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于439年统一北方。③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2.措施时期内容意义前期(冯太后支持下)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期(北魏孝文帝)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阳、易服饰、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①民族关系: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②经济: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名词解释】俸禄制: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严惩贪污。均田制:土地国有制。北魏至唐朝前期实现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三长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享有一定的优待,得免除一人到三人的官役。三长制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三)王安石变法1.背景:①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致分裂割据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②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③改革呼声越来越强烈④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主张改革腐败的官僚机构,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失败。⑤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2.目的:富国强兵3.内容: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4.评价:①作用:变法初期达到了显著成效。②局限:涉及面过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四)张居正改革明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1.背景:①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纷反抗。②1572年,明神宗即位,张居正任内阁首辅,进行改革。2.内容:大力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考成法),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一条鞭法)。3.评价:①作用: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②局限:他死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全部废止。【名词解释】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肯定了货币在赋税征收中是主导地位)按亩折算缴纳,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二、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时代背景: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一)戊戌变法1.背景: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些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③提倡西学,议论时政,主张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时间:1898年6月3.内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知识拓展】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主观原因: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4.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知识拓展】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主观原因: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5.评价:①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②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二)清末新政1.背景:统治危机日益严重。2.时间:1901年开始3.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4.评价:①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局限: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无法阻止革命的爆发。(三)民国时期的改革1.内容:陆续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2.局限: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图解历史】三、民族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1.内容: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2.作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1.标志: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2.失误: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的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曲折。3.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1.改革历程①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②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③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④2017年,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⑤2019年中国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2.改革成果: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尝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3.改革内容:①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1978)、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4)、取消农业税(2006)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2013)、打赢脱贫攻坚战(202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②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共建“一带一路”(2013)、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8)。③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1956)、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2002)。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1956)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⑤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4.改革开放的意义: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第二单元第五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1)选官标准:血缘,官位世袭。(2)结果:①贵族世代垄断高官;②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瓦解而遭到破坏2.春秋战国时期:举荐与军功爵制(1)背景: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2)选官标准:才能或军功。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3)评价: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阶级流动。3.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1)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实质是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2)评价: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4.汉代:察举制(1)含义:先考察而后推举(地方),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2)选官标准:品行(主要)、才学(3)形式:察举分为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4)评价:①作用:察举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②局限:东汉后期,察举制出现严重弊端,选官权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5)制度补充: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知识拓展】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征辟以及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2)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3)途径: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中正定品,吏部授官)(4)选官标准:家世、道德和才能→家世,随着门阀势力的加强,中正选官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5)评价:①作用: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局限:随着门阀势力的发展,中正选官只看家世,不注重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科举制的实行与完善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知识拓展】评价科举制:作用:①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②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知识拓展】评价科举制:作用:①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②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③促进社会阶层流动;④推动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益于社会重学风习气的形成;⑤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⑥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局限:①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阻碍了科技进步②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对品德的考察;④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深远;3.形式:分为制举和常举。①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最受社会重视。②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方可正式任官。4.发展历程:(1)开始实行: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2)发展完善:两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3)评价: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三)元明清时期:科举制的鼎盛与僵化1.中落: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世袭、军功)。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1313年,元朝恢复了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不高。【知识拓展】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分卷制度:明朝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分卷,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需要,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2.鼎盛与僵化:明清科举考试分为【知识拓展】明朝科举考试中的南北分卷制度:明朝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分卷,适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需要,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二、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考核与监察【名词解释】考核:对官吏在一定任期内施政效果进行考察,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重德尚能,依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监察:以政府官员为监察对象,对官员的监督、检举,检察官位卑权重,直接隶属于皇帝。(一)官员的考核1.秦汉时期:上计制(1)考核内容:户口垦田(土地人口)、钱谷入出(财政收入)、盗贼多少(治安情况)等(2)流程:①各县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薄,上报中央,称为“上计”。②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3)考核官员:御史参与审核计薄,防止造假。2.魏晋南北朝时期: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曹魏、西晋、北朝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3.隋唐时期:(1)负责机构:尚书省吏部(2)考核方式:①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进行考察。②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知识拓展】“磨勘”:“磨勘”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应用于科举考试的试卷复核,还在唐宋时期的【知识拓展】“磨勘”:“磨勘”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应用于科举考试的试卷复核,还在唐宋时期的官员考绩升迁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唐代文武官吏的考绩通过州府和百司官长的考核,经过吏部和各道观察使等复验,称为“磨勘”。宋代设立审官院和考课院分别主持京官和地方官的考绩工作,这一制度对官员的升迁和黜降有着重要影响。“磨勘”涵盖了古代官员考绩升迁的重要制度,体现了古代对选拔和考核人才的高度重视。5.明清两朝官员考核制度严密明朝:考满、考察(1)考满: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官员任现职满三年称“初考”,满六年称“再考”,满九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2)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6.清朝:考课制度,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二)官员的监察1.秦汉时期:(1)中央监察体系: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2)地方监察体系:①秦朝:监御史②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位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2.隋唐时期:(1)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2)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3.宋朝:(1)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宋朝监察制度的重大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2)地方: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4.元朝:(1)中央:设有御史台(2)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5.明朝: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行使监察权。(1)中央:①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②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③特点:御史和六科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2)地方: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6.清朝:(1)中央:将六科并入都察院,都察院具有监察百官的职能。(2)地方: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始终围绕着君主专制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专制的一种手段。西方的文官制度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一)西欧选官制度的变化(传统官制的弊端)1.中古时期:(1)中古前期(5-13世纪):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①背景: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②方式:国王和权贵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事务,并授予他们官职。(“恩赐官爵制”)官员只为权贵服务,类似于仆从。2.17—18世纪:(1)背景: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官员的选拔仍存在很多问题。(2)方式:①个人赡徇制: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问题: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等政治乱象频发。②政党分肥制: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执政党一般会把官员分给党内同僚,平民也可以进入政府任职。问题:一旦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换,就要更换大批政府官员,由于任期有限,新上台的官员急于为自己谋取利益,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3.工业革命后经济因素: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政府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和税收等传统事务之外,还要管理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政治因素: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思想教育: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知识拓展】文官制度首先出现在英国的原因:①政治: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较早建立起民主制度。②思想:【知识拓展】文官制度首先出现在英国的原因:①政治: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较早建立起民主制度。②思想: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③历史传统:书面考试在英国最早出现。④经济:工业革命在英国最早进行和完成。⑤催化剂:克什米尔战争暴露政府诸多问题(直接原因),国人不满。【知识补充】中古时期官员任用特点:①封闭性:统治阶级内部;②等级性:贵族;③时代性:政教合一;④随意性:缺乏制度化、随意恩赐官职;⑤私人化:官员只是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仆从。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文官的概念:西方的文官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2.文官制度的历程:英国最早建立(1)18世纪初:①原因: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权利法案》中国王权力受到一定限制,但仍然保留了行政权)②措施:英国规定除了大臣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2)19世纪初:①原因: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②措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这样,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a.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b.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3)1855年:书面考试制度①背景:185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职员任用方面采用了书面考试录用的方法,不久,英国政府也采用书面考试的办法录用文官。1854年英俄克里米亚战争中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②措施:1855年,英国政府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4)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3.文官制度的扩展: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学习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着手建立文官制度。(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文官法案,建立了文官制度。(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1946)、德国(1949-1950)和日本(1947)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①公开考试,择优录取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②政治中立,工作隐名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在西方国家政府中,政府部长等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对政策的正确与否负政治责任,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③职务常任,论功晋升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2.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文官制度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②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官在研究经济开发、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调整产业结构,指导完善经济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④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权运动的兴起,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⑤为世界其他国家文官制度建立提供了借鉴。(2)消极影响: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③文官的层次越来越多,工作项目层层报批,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3.文官制度的改革趋势①扩大招考范围,增加量化考核的比例;②调整文官结构,提高文官综合素质;③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改善功绩制;④精简文官层次,加强文官间的交流;⑤改革文官管理方式。【知识拓展】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的异同相同中国科举制西方文官制性质官员选拔考试制度、政治组织制度的范畴方式公开选拔、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趋势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影响追求公平效益;促使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①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录取②国家重视,由严格法律保障③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不同经济根源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制度背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思想来源儒家思想影响启蒙思想(自由平等公平)影响主要内容①人才选拔考试制度,既包括对文官选拔,又包括对武官的选拔,②考试内容趋于单一①人事组织制度,不仅包括对文官的选拔任命,还包括对文官的考核、奖惩等内容,②考试内容综合多样权力来源受国家最高统治者直接干预不受国王、内阁控制价值取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自由、平等、公平、效益认识有历史渊源,有所借鉴;制度建设是时代的产物,根植于具体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存在;服务于巩固统治和社会治理;良好的选官制度能避免阶级固化、促进社会流动、激活社会活力、体现和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改革的目的:根本目的:为大工业时代的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上的保证;提高官员的素质和减少官场中的腐败现象;减少党争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一)原因①晚清时期,在新的时代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侵略反封建)下,科举制受到很大冲击。②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近代新式学堂出现(二)表现:除旧布新1.除旧:科举制的废除(1)1898年戊戌变法:①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经世致用人才)②在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考试内容≠废科举),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2)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八股取士)。【蒙养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教育机构分为蒙学堂、寻常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三级。蒙学堂“以六七岁为入学之年”,修业年限4年,以“培养儿童使有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为宗旨,其课程为修身、字课、习字、读经、史学、舆地、算学、体操等,每12日为1周期。(3)1901年清末新政:【蒙养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教育机构分为蒙学堂、寻常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三级。蒙学堂“以六七岁为入学之年”,修业年限4年,以“培养儿童使有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为宗旨,其课程为修身、字课、习字、读经、史学、舆地、算学、体操等,每12日为1周期。①改学堂:清政府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②过程;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严饬府、厅、州、县,抓紧于城乡各处遍设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②废科举: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2.布新:选官制度改革(1)官制改革①背景:新政开始后,改革传统选官制度成为共识。②措施:清政府进行官制改革,栽减冗署冗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③影响: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六部建制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六部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的行政事务,每个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职能。)(2)学堂选官制度①初步设立: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土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重新拟定《奏定学堂章程》,次年在全国施行。此章程通常称为“癸卯学制”。这个学制将整个教育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段,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系统学制。②正式设立: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重新拟定《奏定学堂章程》,次年在全国施行。此章程通常称为“癸卯学制”。这个学制将整个教育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段,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系统学制。a.内容: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b.奖励出身:大致可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依据各级不同情形,分别由官府予以选录。【名词解释】癸卯学制:1904年公布《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性的学制,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教育行政体系,并为结束科举制创造了条件。(3)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3.结果: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知识拓展】1.清末选官制度变革对传统教育和读书人命运产生的冲击:(1)废科举:原本依靠考中举人或者进士才能进入官僚体系的读书人失去了进入官场的通道。(2)改学堂:提供了一种新的培养人才的途径。新式学堂注重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培养,为读书人提供了更多种类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尽管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使得传统读书人失去了进入官场的特权路径,但同时也打开了新的教育和职业发展机会。为读书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促使他们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变革。【知识拓展】清末选官制度“三创新”和“五沿旧”(1)创新【知识拓展】清末选官制度“三创新”和“五沿旧”(1)创新①学堂教育选官。②留学毕业生选录制。③议员选举制。(2)沿旧①继续沿用截取官员。②继续沿用荫典和封赠。③继续考录举贡、拔贡和优生。④继续实行官员保举。⑤捐纳名废实存。(1)特点:学制系统完整;学制设置近代化(或制度化);教育分类较为全面;重视对实业教育的发展;对在职官员有专门的培训;学制的指导思想仍是洋务教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延续。(2)意义:《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统一了全国的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创办和近代科学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新式人才(新政人才)的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群体。3.晚清选官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①学习西方,顺应时代潮流;②培养经世致用人才;③改革艰难曲折,改革不彻底,保留封建残余。2.影响:进步性:选官制度开始向近代转型;有助于培养近代人才。局限性:改革不彻底,没有触及清政府专制本质。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一)奠基: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4月)1.背景:①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十分重视官员选拔制度,特别是文官选拔制度的建设。②临时政府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制定出台了官员选拔方面的一系列法规草案。2.依据:孙中山的文官思想3.内容:①官员选拔:应以考试制度为主,也就是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五权宪法: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4.影响:①作用: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②局限:由于南京临时政府仅存在数月,文官选拔制度基本停留在纸面上,在当时并未真正实施。(二)建立:北洋政府(1912—1928年)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1.考试制度(1)建立标志: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2)报考条件: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即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3)负责机构: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4)考试类型:文官高等考试(2届)、文官普通考试(2届),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2.甄别制度:(1)对象: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2)方式: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3)评价:甄别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三)发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8):公务员制度1.背景:(1)称谓变化:“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2)制度设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颁布了政府的人事制度。2.建立: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3.依据: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4.内容:(1)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2)考核法规: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3)甄别审查:对一般在职人员,国民政府也效仿北洋政府,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5.评价:(1)进步性: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不同于北洋政府的相关法规,《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2)局限性:尽管有制度规定,但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知识拓展】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的特征①建立了比较严密的组织管理机构。《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拥有考试权和铨叙权,负责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和管理。②制定和颁布了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为了健全公务员考试和管理机构,有效地实现对公务员的考试和管理,使之成为制度,国民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上百个有关公务员制度的法律和法规。③对公务员的资格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对公务员的概念及其范围的规定则比较模糊。④具有较强的党派性和政治性。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在公务员的任用资格、考试、管理上,具有显著的党派性和政治性,所有公务员均要忠诚国民党,公务员成了国民党把持政权的工具。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一)干部制度的确立和演变1.含义: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督、交流、培训等内容。2.发展历程:(1)新中国成立后①继承: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②建制:我国又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2)改革开放后①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②在坚持贯彻党管干部的根本原则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特别是在干部管理制度上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3)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特别是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取得很大成绩。(二)公务员制度的确立1.背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2.发展历程:(1)开始推行: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2)正式形成: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②意义:公务员录取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3)发展完善:2006年以来成就: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以来,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取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3.意义: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知识拓展】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重庆一中高高考考前提分英语仿真卷含解析
- 河北省衡水名校2025届高考英语押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外国语学校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大竹县观音中学高考仿真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安徽高中教科研联盟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 延安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专业写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汇编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集锦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000题汇编
- 中建主墩筑岛围堰专项施工方案
- 教研组长培训会议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国开-参考资料
- 居家护理压力性损伤防控制度
- 上门延伸医疗护理服务
- 14 《人人爱护公物》(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老年营养示范化病房创建方案
-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料的燃烧(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
- 2024年物业管理师(中级四级)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简答题)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一桥飞架连天堑》课件 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 (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