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高考:高中政治必考知识_第1页
冲刺高考:高中政治必考知识_第2页
冲刺高考:高中政治必考知识_第3页
冲刺高考:高中政治必考知识_第4页
冲刺高考:高中政治必考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高考冲刺:高中政治必考知识点汇总1.货币的内涵(1)商品的含义和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和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两个基本属性。(2)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所以,货币是商品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特殊的商品。(3)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只需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纸币: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会引起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则出现通货紧缩。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2.信用工具和外汇(1)结算方式和工具: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结算中经常用的信用工具。①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使消费更加简单、方便、高效、安全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在我国主要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2)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①外币、银行存款等外币支付手段;②股票、债券等外币有价证券;③其他外汇资产。(3)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通常用100单位外币能兑换多少本币表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内为物价稳定,对外为汇率稳定),能让人民生活安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价值规律(1)价格的含义:价值的大小叫价值量,价值量用货币表示叫价格。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量减小-→价格下降。(2)影响因素:①供求关系(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现象,处于买方市场;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现象,处于卖方市场。②价值(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③间接因素:气候、时间、政策、宗教、习俗等,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价格的。④其它因素:货币的发行量(过多,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过少,价格下降,导致通货紧缩)、国家经济政策(利率、税收、价格政策等)。(3)价值规律:①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4.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普通商品(耐用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生活水平降低;②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涨或下降一般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大幅变动,但会影响生活水平;③相关商品:替代品:某商品的价格上涨,则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二者呈正方向变化;互补品:某商品的价格上涨,则该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下降,二者呈反方向变化。(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5.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及解决措施(1)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生产决定消费,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2)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包括:①居民当前的收入水平(要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不断增加居民的收入;②居民未来的预期收入水平(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搞好就业);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要维护社会公平,落实分配政策,完善分配制度);(3)物价总体水平(重要因素)。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4)居民消费观念(主观因素)。消费观念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和习惯,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5)社会保障体系(其它因素)。社会保障影响消费行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们有钱敢花。6.消费的类型及恩格尔系数(1)消费的类型:①常见类型:钱货两清消费(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改变)、贷款消费(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要根据自身收入水平进行选择)、租赁消费(不变更商品所有权,只获得使用权);②消费对象不同分为有形商品和劳务消费;③消费目的不同分为生存、发展、享受资料消费。(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增加,表明食品支出比重大,影响其它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质量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7.消费心理及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消费心理:①从众心理。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②求异心理。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过分的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③攀比心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要自学抵制;④求实心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2)怎样正确消费: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8.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生产的商品只有消费才能继续生产;②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9.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力量;②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的内在要求;③是解决现阶段我国主要矛盾的需要。(2)意义:①有利于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②有利于摆脱我国的落后状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③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3)途径:①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必须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④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0.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主体地位、所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1)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①国有经济。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有企业为代表;②集体经济。部分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以集体企业为代表;非公有制经济表现形式:①个体经济。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规模小、投资少、经营灵活;②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③外资经济。中国大陆以外的资本在大陆设立的独资或合资、合作中的外资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创新、扩大劳动者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11.公司的类型、企业兼并、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1)类型:①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②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2)企业兼并:①含义: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经济现象。②意义:①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②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3)企业经营的直接目是利润,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主要因素有: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②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成败;④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⑤企业要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素质;⑥企业要加强领导队伍的建设,提高决策者的决策能力;⑦企业要实行“强强联合”和进行企业兼并,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优势互补。12.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及解决途径(1)就业形势:劳动力总量大、素质与经济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就业机制不完善。(2)党和政府角度: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就业岗位;②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劳动者的角度:③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和素质。13.商业银行及其业务(1)商业银行: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主。(2)主要业务: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③结算业务。14.投资理财的方式及其特点(1)存款——便捷的投资。①原因:为了上学、购房、买车、养老、资金安全等;②收益:利息=本金╳利率╳期限(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2)股票——高风险、高收益。①收益:股息或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①公司的经营状况;②同期银行的利率水平;③股票的供求关系;④大众的购买心理。发展股票市场的意义:①有利于企业筹集资金;②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③有利于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增加居民收入;④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3)债券——稳健的投资。债券的类型:政府债券(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4)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种类: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投资理财的要求: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②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③要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④要正确处理与国家的关系,遵守宪法和法律。投资方式收益比较:股票>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债>储蓄存款投资方式风险比较:国债<储蓄存款<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15.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原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与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6.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的表现及其意义(1)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2)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有利于解决就业,增加自身和国家财政收入,拉动经济发展。(3)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知识、劳动、技能、管理、资本等要素,有利于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17.如何促进社会公平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提供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18.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及处理措施(1)二者关系: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2)处理措施:①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④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19.财政及其作用和影响因素(1)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2)财政收入:①税收(最重要的来源);②利润(国有企业上缴);③债务(国债收入、回收利息);④其它收入(罚没、行政收费等)。(3)财政支出:①购买性支出(经济建设、科教文卫体、行政管理、国防等支出,形成直接购买力)②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抚恤金、社会福利、债务等支出,形成间接购买力)(4)作用: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5)影响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②分配政策。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0.税收及其特征、种类和依法纳税(1)含义:税收是国家为现实基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3)种类:①增值税。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有利于防止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促进专业化生产和公平竞争、增加财政收入;②个人所得税。以个人所得为征税对象。有利于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4)依法纳税:公民的基本义务,生活仍存在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现象。21.市场经济及其特征、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3)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是市场不能调节的(国防、治安、消防、枪支等)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4)规范市场秩序:①建立和倡导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准入、交易、竞争);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治本之策);③进行法制教育,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征(1)含义: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2)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②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办大事的优势)。23.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主要目标和手段(1)原因:①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②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调控手段:①经济手段(财政、货币、价格、税收等经济政策;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等经济计划);②法律手段(事前立法、事后司法);③行政手段(行政指示、规定、命令)2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①第一要义:发展;②核心: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④根本方法:统筹兼顾25.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3)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5)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26.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影响(1)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趋势(2)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跨国公司是其强有力的载体(3)影响:①积极影响: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消极影响:①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个极分化更加严重;②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27.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重要原则: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28.(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2)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3)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4)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总结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1)国家性质(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政体(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内涵(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内涵:①民主:在统治阶级内部,按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②专政:依靠暴力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统治。(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两者是辩证(对立)统一的: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和对立,民主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对于敌对分子和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1)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4.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2)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②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③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要新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④遵守宪法和法律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专家咨询制度。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3)社会公示制度。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4)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7.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意义以及行使监督权的要求(1)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2)意义:①有利于改进被监督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3)要求:①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8.政府的宗旨、职能、原则及决策方式(1)宗旨:为人民服务。(2)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发展科教文卫体等事业);④加强社会建设(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就业、医疗、教育、计生、养老等制度);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3)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表现: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4)决策方式:①科学决策。政府决策时要遵循各种规律,征询相关人士的建议;②民主决策。政府决策时要听取人民的意见,反映民意、集中民智;③依法决策。政府决策时要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9.政府依法行政(1)原因:①权力由法律授予,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②是贯彻依法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③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对人民负责(2)途径: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规范执法行为;②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体制,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执法质量和效率。10.如何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督(1)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①内部监督体系: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上级政府;②外部监督体系:共产党、权力机关(人大)、政协、司法机关(检察院、法院)、的监督)。(3)建立阳光政府。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与公民的监督。12.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其组织和活动原则(1)我国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一府两院)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具有①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宪法和法律的权力;省级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②决定权: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或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③任免权: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及成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④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13.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责任)(1)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2)义务(职责):①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②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③积极参加会议,依法行使权力,协助本级政府工作。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2)优越性: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表现:①人大与人民的关系--→民主;②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集中;③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民主与集中)1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及其执政方式(1)地位: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关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执政方式:①科学执政(遵循各种规律);②民主执政(为民、靠民执政);③依法执政(基本执政方式,要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5)本质(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6.我国的政党制度及内涵(1)含义(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党制度,也是基本政治制度。(2)多党合作的基本内容:①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领导);②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③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④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各党派组织独立、法律地位平等)17.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1)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2)职能:①政治协商:协商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等;②民主监督:监督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质是“扩大的民主”,是“非权力性监督”。③参政议政: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向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18.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1)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①民族平等原则(首要原则):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到方面的权利;②民族团结(重要原则):民族团结与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③各民族共同繁荣: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语言的繁荣,是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要求。19.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1)原因: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2)条件: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②“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关系。(3)自治机关:①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自治权力:立法、经济、文化管理、变通执行等权力。(5)意义: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20.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涵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抵御境外渗透;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为国家发展作贡献,这是宗教爱国的体现。2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1)基本权利:①独立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的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②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③自卫权。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④管辖权。对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的管辖,包括在国外的侨民和驻外的使馆等。(2)基本义务:①不侵犯别国;②不干涉他国内政;③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22.中国与联合国(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和宗旨,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是负责任的大国。(2)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合作与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有自身局限。23.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和影响因素(1)基本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2)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3)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际关系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4)重要因素:国家力量。国家利益靠国家力量来维护,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5)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为人才的竞争。24.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内容、影响因素(1)和平问题: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不安宁因素: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民族、宗教矛盾;③边界、领土争端;④贫困、毒品问题。(2)发展问题: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发展存在的问题: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②南北发展不平衡(最突出问题)25.我国的外交政策及决定因素、基本内容(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安全、政治、经济利益)决定的(3)基本内容: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②基本立场:独立自主;③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总结1.文化的的内涵(1)含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特征: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逐步培养而来;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2.文化的影响(1)对国家的影响:①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对社会的影响: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通过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来使自己价值观念向外推销而实现的)(3)对个人的影响:①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影响的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实践和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③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的特点(无形的、主动的)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三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很难改变);④文化塑造人生(对人的作用):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等素质)。3.民族文化(1)含义:每个民族、国家自己的文化。(2)地位: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3)表现:①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地位);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作用)。4.文化多样性的内涵(1)地位及作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①民族性: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不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所以,文化是民族的;②世界性: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各民族间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存在普遍的规律,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文化是世界的;5.尊重文化多样性(1)原因: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途径:①认同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繁荣进步;③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6.文化传播(1)内涵: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2)内容:知识、信息、观念、情感、信仰等。(3)途径:重要途径:①商业贸易(商人、商品);②人口迁徙(带来习俗、礼仪);③教育(进行文化传递和交流);其他途径:④革命战争(推广文化);⑤亲朋聚会(交流文化);⑥外出旅游(扩散文化)。7.传统文化(1)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表现:①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凝固的艺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在今天仍然有深刻的影响)(3)特点:①相对稳定性:世代相传中基本特征不变,具体内涵因时而变;②鲜明的民族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风格和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态度: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8.文化继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和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1)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①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决定因素:①生产力与和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重要因素:②科学技术进步(变革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③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④教育(选择、传递、创造文化)9.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社会实践,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需要文化不断的创新。(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为了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②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10.文化创新的要求和途径(1)文化创新的要求: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③人民群众是文化享受的主体,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2)文化创新的途径:根本途径: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本途径: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要吸收、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但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其他途径:⑤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⑥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进行创新,增强文化作品的吸引力;⑦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11.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出现的原因(1)源远流长。见证:①汉字:是书写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2)博大精深。表现:①风格独具:瓷器(精美绝伦);园林设计(匠心独运);文学艺术(鲜明独特);科学技术(古代科技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②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文化区域特征显著);③各民族的文化魅力(凝固艺术、文字、文学)。(3)重要原因:包容性:①求同存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②歉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12.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①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②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③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3.中华民族精神(1)发展: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救亡图存的奋勇抗争之中,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2)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3)基本内涵:核心:①爱国主义(具体性和时代性);②团结统一(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③爱好和平(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④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⑤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1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重要性(作用):“三精一魂”):①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是中华民族之魂。(2)必要性(原因):①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途径: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吸收优秀、抵制腐朽、警惕图谋);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爱国主义、改革创新)15.人们的文化需求(1)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2)对策(要求):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3)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16.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落后文化:①含义(内容):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②表现: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如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③予以改选或剔除。(2)腐朽文化:①内容:政治上: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资本主义的殖民文化;道德上:邪教;生活中:“黄、赌、毒”;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③对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3)今天依然存在的原因:①历史原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寻出历史舞台;②外部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③内部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4)解决对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1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必要性: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2)地位:在各种文化中发挥中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在人民大众的文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3)要求: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4)途径(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④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1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必要性(原因):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途径:①培育“四有”公民;②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③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④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9.思想道德建设(1)必要性(原因):①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②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2)要求(内容):①核心:为人民服务;②原则:坚持集体主义;③重点:诚信建设。(3)途径:①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③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重要性: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③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2)内容:①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②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③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有善。21.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内容与关系(1)科学文化修养: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科学文化修养(2)思想道德修养: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判断水平,养成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三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3)二者的关系: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22.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思想方面: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2)行动方面: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整理1.哲学的来源和作用(1)来源:①产生于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作用:①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4)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与具体科学(1)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4.哲学的内涵和基本问题(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各种哲学由此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肯定与否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1)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包括古代朴素、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2)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包括:①主观唯心主义:个人的主观精神,如个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②客观唯心主义:众人的共同(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7.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①哲学是社会和时代的政治和经济在精神的反映;②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①哲学批判旧制度和旧思想,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8.马克思主人哲学(1)产生的条件: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来源。(2)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3)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9.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1)物质:①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③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或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表现形式(映像结果)是主观的。(3)意识的作用:也称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①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特点;②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物质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的发展。10.运动和静止(1)运动:宇宙间一切事务、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3)静止:事物在某一阶段和时期,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或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11.规律的内涵(1)规律: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特征:①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身的规律。(3)启示(方法论):①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认识论12.实践的内涵(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成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特点:①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的;②(主观)能动性。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13.认识的内涵(1)认识的含义:在人的意识中反映或观念地再现现实的过程及其结果,有对错之分。(2)认识的特征:反复性,无限性,差异性,上升性,前进性等--→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3)真理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主观符合客观),是正确的认识。(4)真理的特征: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②条件性: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过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③具体性: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有自己的历史条件。(5)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与谬误相对立而存在,相伴随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4.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是检验认识真理性(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唯物辩证法(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实质与核心:矛盾观;本质与要求:辩证否定观)15.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1)辩证法:思辩和实证,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2)形而上学: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单凭直觉来判断事物的哲学学说。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6.联系观的内涵(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特点:①普遍性: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整个世界都是联系的。要求(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包括自在事物(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建筑,一经建成便独立于意识之外)的联系。要求(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③多样性:有直接与间接、内部与外部、本质与非本质(表面)、必然和偶然、长远与眼前的联系。要求(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3)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①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部分,整体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关健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重视局部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要求(方法论):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各个部分,优化组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7.发展观的内涵(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理事物的过程)。(2)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要求(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发展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具有旧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必然战胜旧事物;②新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人们才会对它认可,旧事物的抵抗和扼杀,使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个曲折的过程。要求(启发):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发展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接受挫折与考验。(4)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要求(启发):①从点滴小事做起,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当量变达到条件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18.矛盾观的内涵(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①同一性(统一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②斗争性(对立属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要求(方法论):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的特点)①普遍性:即共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要求(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特殊性:即个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二者的关系: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两点:分析事物时,要看到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分析某一矛盾时,要看到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分析不同矛盾时要把握重点(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