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课时作业11种群数量的改变1.在养分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志向条件下,某细菌每20min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育基上(资源、空间无限),T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A.m·2T B.m·220C.m·2eq\s\up6(\f(T,20)) D.m·23T解析:在养分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志向条件下,种群呈“J”型增长。由于该细菌每20min繁殖一代,则Th后,繁殖3T代,故T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为Nt=N0·2t=m·23T。答案:D2.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率不受种群密度制约解析: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种内斗争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物的捕食者的数量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诞生率降低,死亡率上升,从而使这个物种数量的自然增长率下降,该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而保持相对稳定,可见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答案:B3.(2024年高考·浙江卷)在对某自然爱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肯定相等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肯定大于甲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解析:由于甲、乙两个种群内个体的初始数量均未知,第一年末甲种群的L=1.5,乙种群的L值稍大于1.0,两种群详细增加的个体数量无法得知,故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肯定相等,A正确;由于甲乙两个种群内个体的初始数量均未知,其次年末乙种群数量不肯定大于甲,B正确;第3年末乙种群的L=1.0,且在接下来的第3~4年内L值小于1.0,即种群数量在削减,故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C正确;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均为1.5,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都较前一年多,D错误。答案:D4.下列关于“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改变”试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育用具必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育液则不需灭菌B.培育酵母菌时,必需去除培育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育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育瓶中的培育液D.为了便利酵母菌计数,培育后期的培育液应先稀释后计数解析:在该试验中培育用具必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育液也须要灭菌;培育酵母菌时,须要供应氧气,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繁殖个体;从瓶中吸出培育液进行计数前须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育液中的酵母菌匀称分布,减小试验误差;培育后期酵母菌数量较多且难以数清,须要稀释肯定的倍数,然后计数。答案:D5.下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改变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C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D.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引入暴猎蝽后,由于暴猎蝽侵占桑毛虫的生存空间,导致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A项正确;B点时,暴猎蝽种群数量增长最快,所以其增长速率最大,B项正确;桑毛虫与暴猎蝽之间是捕食关系,C点时,暴猎蝽数量达到最大值,此时桑毛虫数量少,因此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D6.如图所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改变的表述,不精确的是()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B.第2阶段种群数量增长速领先升后降C.第3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K值D.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解析:据图分析,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故A正确;第2阶段增长速领先快后慢,在K/2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B正确;第3阶段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削减,接近K值,故C错误;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处于动态平衡,故D正确。答案:C7.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改变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 B.200只C.300只 D.400只解析:纵坐标表示种群增长速率,第10年增长速率最高,种群数量表示eq\f(K,2),数量为200只,则K值应为400只。答案:D8.下面是调査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改变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A.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B.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增长模型D.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解析:10年到20年之间λ<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20年,A错误;在第20~30年间λ=1,种群数量不变,B错误;“S”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速领先增加后削减为0,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与图中不符,C错误;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不变,达到环境容纳量,D正确。答案:D9.下列关于种群数量改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呈“J”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不变B.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肯定呈“J”型增长C.种群呈“J”型增长,种群数量无最大值D.种群“J”型增长的条件是志向条件或试验室条件解析:种群数量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可能不适应改变的环境而被淘汰,也可能因环境优越、缺少天敌而呈“J”型增长。答案:B10.下列关于种群数量改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①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2值②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肯定呈“J”型增长③1990年紫茎泽兰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④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对农作物合理密植,其目的是获得最大的产量,而不是维持农作物的持续更新,因此农作物的数量应大于K/2,①错误;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若适应新环境,受“新地区的资源和空间的限制”,则可能会呈“S”型增长,若不适应新环境,则可能被淘汰,②错误;1990年紫茎泽兰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说明对紫茎泽兰而言,“侵入地”的空间条件充裕、气候相宜,因此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③正确;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时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④正确。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答案:A11.如表是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1~7年的种群增长速率。据表分析该种群()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增长速率0.661.542.813.672.941.650.03A.这7年中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B.第5年时鸟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该种鸟在该地区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4年时鸟数量的两倍D.表中的数据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该鸟的种群数量并计算得出解析:从表中数据知,增长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符合“S”型曲线的特征,A错误;第5年时虽然增长速率减小但种群密度还是增加的,鸟的年龄组成仍旧为增长型,B错误;由图中数据可知,第4年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应为K/2,第4年时该种鸟数量为该种鸟环境容纳量的一半,C正确;鸟类的活动范围广,应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D错误。答案:C12.(2024年高考·江苏卷)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育试验,下图是摇瓶培育中酵母种群改变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培育初期,酵母因种内斗争强而生长缓慢B.转速150r/min时,预料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C.该试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纳稀释涂布平板法D.培育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解析:培育初期,酵母菌数量少,种内斗争弱,由于起始数量少,则生长缓慢,A错误;由于培育液中养分物质有限,转速150r/min时,可预料种群数量增大到肯定程度后保持相对稳定,呈“S”型增长,B正确;培育液中酵母菌的计数应实行血细胞计数法,C错误;酵母菌的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答案:B13.在探究“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改变”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视察计数,统计发觉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2mm×2mm)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3个,假设盖玻片下的培育液厚度为0.1mm,那么10mL培育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A.5.2×104 B.3.25×105C.5.2×103 D.3.25×104解析:首先留意单位的换算,即1mL=1000mm3,已知2mm×2mm×0.1mm=0.4mm3体积内酵母菌数量为13个,则10mL即1×104mm3中酵母菌个数为eq\f(1×104×13,0.4)=3.25×105个。答案:B14.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假如在志向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0.2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A.1.2n0 B.1.44n0C.2.2n0 D.3.6n0解析:由于是在志向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于λ=1+0.2=1.2,t=2,所以第三年的种群数量为1.44n0。答案:B15.请依据如图所示“种群生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欣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峻威逼,图中曲线______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扩散趋势。(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表现为图中的曲线__________。(3)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当表现为图中曲线__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若出现cd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4)太湖蓝藻事务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此图表示太湖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__点后,增长速率为0。(5)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____点后进行,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6)若图中曲线Ⅱ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改变,假如灭鼠时只采纳杀死的方法,实行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复原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限制鼠害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外来物种由于条件相宜往往呈“J”型曲线疯狂增长。自然状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曲线增长,人口增长也不例外,其主要缘由是生存条件有限。在K/2值时,种群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所以假如全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为110亿,则最适人口数量为55亿。当种群数量达到f点后,诞生率=死亡率,即增长速率为0,而种群数量达e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于狩猎和海洋捕捞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灭鼠时若只是杀死一部分老鼠,鼠种群数量下降到f点以下,但很快又复原到c点。若降低环境容纳量(即K值),如清除垃圾、贮存好食物,可有效地限制鼠害。答案:(1)Ⅰ(2)Ⅱ(3)Ⅱ55亿(4)f(5)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6)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16.某生物爱好小组开展探究试验,课题是:“培育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改变关系”。试验材料:酵母菌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育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依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所学学问,该课题的试验假设是:起先在资源和空间充裕的环境中,酵母菌数量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数量呈“S”型增长。(2)本试验没有另外设置比照试验,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试验________(填“须要”或“不须要”)重复试验,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实行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在该试验的基础上,依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想,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试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在有限的空间培育酵母菌肯定时间后,由于养分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不相宜等条件的制约,酵母菌从快速“J”型增长转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合同标准文本gf
- 2025届湖北省两校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个人汽车借用合同标准文本
- 供水竞标合同样本
- 个税申报合同样本
- 仪器药品销售合同标准文本
- 保险公司车辆合同标准文本
- 修理轮胎合同样本
- 人民网全国合同标准文本
- 买房送两万装修合同样本
- PLM解决方案与NX培训教材课件
- 施工机具进场检查验收记录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教程》高职配套教学课件
- 【课件】第3课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英语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Unit6优质课课件1
- 误吸的护理应急预案
- 小件物品寄存和随车托运登记表
- 2022年七步洗手法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手压式手电筒设计(棘轮机构及电路设计)
- 基础降水井封井方案
- 产品被预警、召回、索赔、退货及顾客投诉管理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