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6全球航路的开拓一、选择题1.迪亚士曾说:“(海上探险)是为了像全部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表明新航路开拓的一个重要目的是(D)A.掠夺黄金 B.掠夺原料C.开拓海外市场 D.传播天主教解析:题中材料“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是指把天主教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为上帝服务,故选D项;“掠夺黄金”“掠夺原料”“开拓海外市场”与材料主旨无干脆联系,解除A、B、C三项。2.新航路开拓前,欧洲人迫切找寻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觉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这从根本上反映了(D)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拓的唯一动力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深刻影响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宝加速积累的需求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益剧烈,这是新航路开拓的重要缘由。因此材料信息从根本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宝加速积累的需求,故答案为D项。3.“基督教的志向是扩张的凝聚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拓中(A)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远洋探险的组织作用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根本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侵略机构解析:由“基督教的志向是扩张的凝聚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得知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拓中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故A项正确;西班牙、葡萄牙王室起了组织作用,故B项错误;获得贵金属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D项内容与材料主旨无干脆联系,解除。4.“不论是谁,假如你们希望了解人类各种族的不同,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差异,请读一读或听人念这本书吧!在这本书中,正如马可·波罗所叙述的那样,我们条理分明地登记了东方各大地区……的全部宏大而又奇妙的事物。”这一宣扬(C)A.使东方很快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B.使“西学东渐”渐渐成为潮流C.成为西、葡开拓新航路的强大动力D.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部的剧烈憧憬,对以后新航路的开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C项正确;“使东方很快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解除A项;“西学东渐”渐渐成为潮流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解除B项;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马可·波罗行纪》的传播无干脆联系,解除D项。5.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说明是(D)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供应了必需的物质支持C.突出了企业家们的作用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缘由解析:从材料中“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可知海外扩张的缘由是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否定航海家们的贡献,解除A项;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王室为航海活动供应了必需的物质支持,解除B项;“突出了企业家们的作用”只是材料的表面现象,没有反映出实质,解除C项。6.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体。在此过程中起确定性作用的因素是(D)A.地理学问的积累B.航海技术的进步C.勇于探险的航海家的贡献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解析:世界渐渐成为一个整体起先于地理大发觉,促使探险家出海探险的因素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须要大量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故选D项。A、B、C三项不是确定性的因素,解除。7.到了15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伊斯兰世界,开拓干脆到达东部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他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拓主要是由于(C)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C.欧洲人对财宝的狂热追求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他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欧洲人对财宝的狂热追求引发了新航路开拓,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揭示的是宗教冲突,题干信息没有提及,解除;B项本身正确,但题干信息没有提及,解除;D项本身正确,但题干信息没有提及,解除。8.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492年10月12日发觉新大陆的消息传遍整个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著名全国的英雄。当他返回西班牙时,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中设宴款待。”文中的“英雄”是指(C)A.迪亚士 B.达·伽马C.哥伦布 D.麦哲伦解析:从材料中“1492年”“发觉新大陆”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哥伦布发觉美洲后的情形,故选C项。迪亚士到达非洲东海岸,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环球航行,解除A、B、D三项。9.郑和下西洋早于新航路的开拓,但其后果与影响却迥然不同,其确定性因素是(C)A.船队的规模B.航程的远近C.航行的目的D.航海的技术解析: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友好交往,而西方新航路的开拓主要是掠夺珍贵金属,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导致后来对国家的发展影响迥然不同,故C项正确;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但没有导致社会的转型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说明船队的规模不是确定性因素,故A项错误;当时郑和船队曾到达红海、非洲等地区,但没有导致社会的转型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说明航程的远近不是确定性因素,故B项错误;当时航海都运用指南针,航海技术不是确定性因素,故D项错误。10.“孩子们围观着这些外国人,他们正在土地上插进一根大理石柱,柱身上刻着文字,那是用葡文写的:‘在耶稣基督诞生后1498年,葡萄牙君主国王曼努埃尔,派王室侍臣发觉这块土地,并直立这个标记。’”这里的“侍臣”应是(B)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解析:迪亚士航海是从1487年到1488年,时间不符,解除A项;达·伽马于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率船从里斯本动身,找寻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船队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符合题意,故选B项;哥伦布和麦哲伦是由西班牙资助的航海家,解除C、D项。11.达·伽马的航海笔记写道:“4月7日,我们到达蒙巴萨城(非洲东部城市)……我们突然想到要和这里的基督徒见见面,并希望能在翌日和他们同去做弥撒。”这说明(C)A.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传教B.西班牙国王支持其航海C.基督教此前已传入非洲D.船队的目的地是地中海解析:题干材料“我们突然想到要和这里的基督徒见见面”说明基督教在达·伽马到达非洲之前已传入非洲,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传教,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西班牙国王支持其航海,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船队的目的地是地中海,故D项不符合题意。12.阿梅斯托在《1492:那一年》中总结:“1492年那一年,不只基督教国度改头换面,整个世界也洗心革面。把过去分立的文明结合在一起,使名副其实的全球历史——真正的‘世界体系’成为可能。”下列对“那一年”论述正确的是(C)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B.葡萄牙在新航路开拓中抢占了先机C.将大西洋由屏障转变成了通道D.西班牙人找寻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解析:依据材料“1492年”,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拓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新航路开拓使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记者:“是什么缘由促成你有西行的设想?”回答:“19岁那年,葡国航海家达·伽马完成首航印度壮举,他带回很多珠宝香料和布匹,一本万利,成了巨富。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我下定决心要超越达·伽马,好望角风浪太大,我要另辟到达东部的平安航道。”材料二1498年,达·伽马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时,一位当地人问葡萄牙人究竟想要得到什么,达·伽马回答说:“基督教和香料。”赫尔南多·科特斯在打算折服墨西哥时宣称:“我为获得金子而来,而不是来当农夫种地的。”——约翰·马凯等《世界诸国史》(1)依据材料一,推断文中的“我”是指哪位航海家。他与其他航海家“背道而行”的依据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学问说出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和条件。答案:(1)麦哲伦。“地圆说”。(2)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珍贵金属和香料的渴求。③干脆缘由:商业危机出现,西欧人被迫另辟抵达东部的新航路。④宗教根源:基督教会为了传教,不惜运用武力进行“圣战”,成为海外扩张的重要推动力。⑤政治基础: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主动扩张。⑥思想动力: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⑦科技条件: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天文地理学问的进步。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信息“我下定决心要超越达·伽马,好望角风浪太大,我要另辟到达东部的平安航道”并结合所学学问,可推断出文中的“我”是指麦哲伦。“依据”,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是“地圆说”。第(2)问,“缘由和条件”,依据材料二信息“基督教和香料”“我为获得金子而来,而不是来当农夫种地的”并结合所学学问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干脆缘由、宗教根源、政治基础、思想动力以及科技条件等角度分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始终处于改变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元代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后,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输河,停止海运。由于运输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摘编于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材料二新航路开拓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起先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找寻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觉了一块“新发觉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究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拓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究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改变,并分析改变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欧洲人找寻新的海运航线的背景及影响。(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比较15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答案:(1)改变一:运粮方向由自东向西渐渐转变为自南向北。缘由:秦汉时政治中心多在西北(长安)且经济重心尚在北方,魏晋以后经济重心渐渐南移,至元明清时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南北分别。改变二:从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到后来停止海运,只用河运。缘由:元代航海技术提高;明朝推行海禁政策;政府疏浚河道提高运力;海运风险较大而河运风险小。改变三:河运从依托自然河道为主,渐渐转变为依托人工运输河为主。缘由:秦汉运粮方向是自东向西,符合我国自然河流的基本走向;唐以后运粮方向渐渐转变为自南向北,难以利用自然河道,只能开凿运输河。改变四:从明清倚重漕运到清末废止漕运。缘由:运输河淤塞;近代铁路、轮船等新型运输方式的出现。(2)背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主动开展海外贸易;受早期新航路开拓活动的刺激;西班牙、葡萄牙已把控了东西贸易新航线,他国只能向高纬度地区探究;新航路开拓后,欧洲经济重心转移,大西洋沿岸国家(荷兰、英国、法国等)的航海活动兴起;欧洲殖民扩张运动兴起。影响:推动欧洲逐步建立世界殖民体系;促进了欧洲经济重心的进一步转移(促进大西洋沿岸国家崛起);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渐渐连成一个整体(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增进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3)差异: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西方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方实行重商主义;中国厉行海禁政策,西方激励对外贸易(主动殖民扩张);中国经济总体上是闭关自守的内向型,西方经济总体上是对外扩张的外向型。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漕运的改变、欧洲人找寻新的海运航线的背景和影响,以及15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比较实力和联系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1)中国古代漕运的改变,可以依据材料中的“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