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知识梳理)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知识梳理)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知识梳理)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知识梳理)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类整理

内容索引

第一部分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生平及学说著作)

第二部分重点文言词语与句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第三部分技巧方法点拨与应用(文言特殊句式)

第四部分主题素材积累与应用(教材素材延伸与运用示例)

知识清单

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

《论语》

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成书于战国前期。涵盖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以语

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全书共20篇492章,是中国第一书,后人评价为半部《论语》治天

下。

语录体

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

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

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老子》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

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

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

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

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

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

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庄子》和《逍遥游》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

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

子》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

想核心,而外、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参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

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墨子》

《墨子》这本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

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

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

的思想。

四书五经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经”

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记》《易经》(即《周

易》)《乐经》《春秋》。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智者,仁者——孔子

生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瞰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南辛

镇)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

《易传》《春秋》六经。

成就: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

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代表作品: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

典《论语》。孔子还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亚圣——孟子

生平: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成就: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

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

孟”。

代表作品: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中国哲学之父”—老子

生平:老子(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成就: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

“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

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代表作品: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南华真人”——庄子

生平:庄子,名周,字子休。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成就: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

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代表作品: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生平: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

成就: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墨

家学说的创立者和墨家主要代表人物。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提出

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

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

整套科学理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代表作品:《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

点文言词语与句式

《论语》十二章

一、字音字形

八倍(yi)文质彬彬(bin)迩(4r)之事父譬(pi)如子罕(hd

n)未成一簧(kui)

二、通假字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知”同“智”,智慧

三、古今异义

1.文质彬彬古: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今:文雅貌

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古:一个字;今:一句话

3.可以群,可以怨古:讽刺时政,讽谏上级;今:埋怨

4.文胜质则史古:虚饰,浮夸;今:历史

5.一日克己复礼古:一旦;今:一天

四、一词多义

1.文:文质彬彬名词,华美,文采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名词,文章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名词,非军事的,与“武”相对

文过饰非动词,修饰,掩盖

繁文缗节名词,规定、仪式

2.复:克己复礼为仁动词,归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动词,恢复

不敢出一言以复动词,回答,答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形容词,重复的

复行数十步副词,再,又

五、词类活用

L名词作动词:君子食无求饱名词作动词,吃饭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名词作动词,符合礼制

2.形容词作动词:譬如平地形容词作动词,填平

3.名词作状语:(1)朝闻道,夕死可矣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2)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名词作状语,把“仁”

4.使动用法: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正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形容词作名词,有德行的人。齐:形容词作动词,看齐。内:名词作状语,

在心里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止,吾止也/进,吾往也

2.宾语前置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状语后置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敏于事而慎于言

大学之道

一、字音字形

本末(mb)壹(yi)

二、古今异义

1.大学之道古: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今:

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

2.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古:一概、一律;今:“一”的大写

3.定而后能静古:心不妄动;今:安静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古:至U;今: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

三、一词多义

1.明:在明明德动词,彰明

在明明德形容词,美好的

2.道:则近道矣名词,规律、道理

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

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

3.修:先修其身动词,修养

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造,修建

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四、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在明明德形容词作动词,彰明

2.使动用法:(1)先齐其家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2)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端正,使……真诚

五、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

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一、字音字形

孺(rii)子怵惕(chfiti)恻(c©)隐内(nd)交要(ydo)誉羞

恶(wfi)

二、通假字

L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同“纳”,结交

2.若火之始然“然”同“燃”,燃烧

三、古今异义

1.自贼者多古:伤害;今:偷东西的人

2.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古:同情、怜悯;今:心里不能忍受

四、一词多义

1.是:人之有是四端也指示代词,此

斯是陋室判断词,同今义

2.所以: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上半句,由

果探因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介词,用来……的、凭它(他)来……的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

3.事:不足以事父母动词,侍奉

今日之事何如名词,事情

五、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1)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名词作动词,伤害

(2)不足以事父母名词作动词,侍奉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

人也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

端也

2.状语后置句: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老子》四章

一、字音字形

毂(gti)蜒埴(shdnzhi)户牖(ydu)矜(jin)赘(zhui)行

强(qiing)行者易泮(pdn)累(13i)土几(JI)成而败之

二、通假字

1.日余食赘行“行”同“形”,形体

2.其脆易泮“泮”同“判”,分离

3.起于累土“累”同“第”,土筐

三、古今异义

1.当户牖以为室古:以(之)为:把……作为;今义:认为

2.跨者不行古:行走不稳;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3.强行者有志古:勤勉而行;今:用强制的方式进行

4.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古: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今:学习或者不学习

四、一词多义

1.以为:蜒埴以为器动词,把……制成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动词,认为

2.有:当其无,有车之用动词,具有,成就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副词,同“又”

五、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1)自见者不明形容词作动词,明察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形容词作动词,慎重对待、谨慎地做到

(3)不贵难得之货形容词作动词,重视,看得重

2.名词作动词:自伐者无功名词作动词,建立功勋

3.自是者不彰是: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对;彰:形容词作动词,彰显

六、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五石之瓠

一、字音字形

五石(shi)之瓠(hfi)瓠(hub)落吗(xiao)然括(pou)拙

(zhuo)龟手(jtln)鬻(yu)济僻(pingpikuang)

二、通假字

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同“皱”,皮肤冻裂

2.世世以济潞为事“”同“纺”,丝绵絮

3.客得之,以说吴王“说”同“悦”,取悦

三、古今异义

1.五石之瓠古: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今:石头

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古:用绳结缀;今义:思考

3.裂地而封之古:划分土地;今:干裂的土地

四、一词多义

1.举:其坚不能自举也动词,拿起来

举世无双副词,全部

2.过:不过数金动词,超过

过故人庄动词,拜访

寡人之过也名词,过错

3.或:或以封不定代词,这里指有的人

而或长烟一空副词,有时

云霞明灭或可睹副词,或许

4.固: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副词,实在,确实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动词,巩固

固不如也副词,本来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形容词,牢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形容词,固执、顽固

5.为:剖之以为瓢动词,做成

吾为其无用而搭之连词,因为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动词,制作

6.将:吴王使之将动词,领兵

则命一上将名词,将领

公将战副词,将要

出郭相扶将动词,搀扶

宫使驱将惜不得助词,无实义

五、词类活用

L名词作动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名词作动词,种植;结实

(2)吴王使之将名词作动词,领兵

2.形容词作名词: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

(2)其坚不能自举也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程度

3.数词作动词:能不龟手一也数词作动词,一样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则所用之异也

2.省略句:以(之)盛水浆

以(之)说吴王与越人水战

3.定语后置句: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4.状语后置句:请买其方(以)百金

兼爱

一、字音字形

譬(pi)弗(fii)恶(wfi)施不孝亡(wu)有当(chdng)察乱何自起

二、通假字

1.当察乱何自起“当”同“尝”,尝试

2.故不孝不慈亡“亡”同“无”,没有

3.故盗贼有亡“有”同“又”

三、古今异义

1.起不相爱古:互相亲爱、友好;今:互相爱慕

2.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古:治疗;今:攻击、攻打

3.大夫各爱其家古:卿大夫的封地;今:家庭

4.盗爱其室,不爱异室古:家;今:房子、房间

四、一词多义

1.恶:(1)读音“wd”

不禁恶而劝爱动词,互相憎恨

所恶有甚于死者动词,憎恨,厌恶

(2)读音“wU”

恶施不孝副词,怎么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3)读音“铲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名词,坏事,罪恶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名词,坏人,恶人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形容词,坏,不好

2.贼:故贼人以利其身动词,劫夺财物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名词,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是天下之大贼也名词,祸患,祸害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名词,作乱叛国的人

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名词,刺客

五、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故贼人以利其身名词作动词,劫夺财物

2.形容词作动词: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形容词作动词,慈

3.使动用法:故亏父而自利/故亏臣而自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亏损;

使……受益

(2)故乱异家以利其家/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混舌L;

使……受益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所谓乱也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2.宾语前置句:父自爱也/兄自爱也/君自爱也

当察乱何自起

伎巧方法点拨与应用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有四类: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有两大类:

(一)名词作谓语的句子。

(二)因果倒装句用“……者,……也”格式连接。

•(一)名词作谓语的句子

L”……者,……也”格式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用“也”表判断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5.用“非”“乃”“则”等帮助构成判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6.无标志判断句

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二)因果倒装句用”……(者),……也”格式连接。

①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二、被动句

•(一)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二)用“见””见……于……””见于”来表示被动关系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暴见于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

•(三)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四)用“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无标志被动句

(无标志被动句需要从上下文关系来判断)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全祖望《梅花岭记》)

三、省略句

•(-)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

1.承前省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

2.蒙后省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

门宴》)

3.自述省

(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4.对话省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二)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三)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

饰语的省略](《邹忌讽齐王纳谏》)

2.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荀子》)

•(四)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

的兼语。

1.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骰之战》)

2.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左传•骰之战》)

3.屠惧,投(之)以骨。(蒲松龄《狼》)

4.此人——为(之)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5.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五)介词的省略

1.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千金市马)

2.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

•(六)分句的省略

1.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鸳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四、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被提前(否定句往往以否定词为标志)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②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被提前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借助一个结构助词把宾语提前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

•(二)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赋》

3.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夥然黑者为星星。(欧阳修《秋声赋》)

•(三)定语后置

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马说》)

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4.“中心词+数词”,

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四)介词结构后置(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荆轲刺秦王》

主题素材积累与应用

素材一:孔子:虽言“杀身成仁”,却不做无谓牺牲

公元前479年一个春寒未尽的四月天,孔子留下“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的哀叹,以

当时并不多见的73岁高寿,在卧榻上逝去。孔子死后80年,公元前399年的一个傍晚,雅典

以“妖言惑众”罪判苏格拉底死刑,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苏格拉底放弃逃生的机会;公元

30年左右,三十多岁的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完成了他的使命。

【解读与活用】

1.常规角度一一在强权面前,保持生命的韧度。

在帝王滥权的时代,中国文人的生命韧度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数时候,他们在灾难中忍辱

苟活,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心灰意冷者或者归隐田园,或者悟道求佛。实在无退路了,只有被

杀——中国历史上读书人罕有主动自杀之人,只有触龙鳞犯圣怒而被杀之人。西方人的自杀殉

道精神,中国人是陌生的。

【活用示范】

中国圣人面临苦难,没有西方的那种悲情和伤痛,而是在不改志趣的自然当中,对抗一点

点毁灭理想、追求和信念的现实悲剧,让它们获得了厚重的价值基础。“子曰:民之于仁也,

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面临死境,孔子不乏蹈仁殉身的勇

气,却是在一种不为所动的安然大气中赴难。而孔子在人生最危险时刻的表现,成为此后多灾

多难的中国文人面临现实中的苦难、困厄不苟不惧的伟大精神源泉,所以,这已不是他一个人

的遇难考验,而是关乎中国文化和精神的关键事件。

2.核心角度一一不惧艰难,坦然应对生命之困。

东方圣人不惧任何灾难,坦然应对生命之困,却不坐以待毙,做无谓的牺牲。多次遭难而

脱险,这是孔子个人的天命,更是中国文化的天命。在苦难灾厄前,孔子东方式的超越、坦然,

将“人”字写得悲壮,却并不脱人间气息。

【活用示范】

读孔子的传记与文字,发现夫子其实是一个快乐的人,正如鲍鹏山在《孔子传》中说,在

《论语》中寻不到一个“苦”字,他的“忧”是忧国忧民的忧,不是忧愁的“忧”。在《论语》

中,到处是“乐以忘忧”的乐、悦等字。教人成人而不是成功的孔子一生都把追求道德作为目

标,别说在当时即便在现在,这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他几乎从来没有放弃,总是充满乐观与

向上的进取精神。孔子小时候的经历相当坎坷,这样的人满面愁容、满心仇恨也是符合现代心

理学的,但夫子心里偏偏充满了爱与宽容,“仲尼多爱”,孔子是有大爱的人。

3.创新角度一一完善自己,找到诗意栖居大地的方式。

孔子的一生几乎是标本式的一生。每一个知识分子,或者说,每一个心怀理想、对精神世

界有所追求的人,都和孔子一样,一生在现实的大地上寻求理想实现的可能性。追求、碰壁,

然后或者坚持立场,或者修正理念,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逐步完善自己,最终找到在人间诗

意栖居的方式。

【活用示范】

孔子生前梦见过周公,他推崇过周的文化,但他后来明白,文化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反

过来,人必须为某种文化殉节。因此,他不赞同梁济先生、王国维先生那样的烈士。在他周游

列国时,也曾栖栖遑遑,也曾四顾苍茫无所凭借,也曾东张西望。对东面的大海,他说过决绝

的话,“道不行,乘椁浮于海”;对西面的国家,据说他从秦国的孩子身上都感受到了一种理

性,他感慨地说“秦童尚且如此,秦人何须我来教化”!世人以为东方需要西方,而西方不需

要东方的教化。但千年后的西方人说过,人类需要汲取孔子的智慧。

素材二:墨子:“黑帮教父”宛若天使

科学家墨子和他的门徒确实是黑社会。他们的入门要求就很变态,入会须知上注明了,想

成为会员必须要能吃苦耐劳,还得不怕死。他们信奉江湖义气,口号是“兼相爱,交相利”一

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他们有三大帮规:博爱、节俭和反战。墨子的核心理念就是兼爱。

【多维解读】

1.常规角度一一在强权面前,保持生命的韧度。

在帝王滥权的时代,中国文人的生命韧度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数时候,他们在灾难中忍辱

苟活,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心灰意冷者或者归隐田园,或者悟道求佛。实在无退路了,只有被

杀一一中国历史上读书人罕有主动自杀之人,只有触龙鳞犯圣怒而被杀之人。西方人的自杀殉

道精神,中国人是陌生的。

【活用示范】

中国圣人面临苦难,没有西方的那种悲情和伤痛,而是在不改志趣的自然当中,对抗一点

点毁灭理想、追求和信念的现实悲剧,让它们获得了厚重的价值基础。“子曰:民之于仁也,

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面临死境,孔子不乏蹈仁殉身的勇

气,却是在一种不为所动的安然大气中赴难。而孔子在人生最危险时刻的表现,成为此后多灾

多难的中国文人面临现实中的苦难、困厄不苟不惧的伟大精神源泉,所以,这已不是他一个人

的遇难考验,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