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3节随机事件的概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_第1页
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3节随机事件的概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_第2页
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3节随机事件的概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_第3页
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3节随机事件的概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_第4页
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0章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3节随机事件的概率学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随机事件的概率一、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1.样本点和样本空间随机试验E的每个可能的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全体样本点的集合称为试验E的样本空间.一般地,我们用Ω表示样本空间,用ω表示样本点.2.概率与频率一般地,随着试验次数n的增大,频率偏离概率的幅度会缩小,即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会逐渐稳定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我们称频率的这个性质为频率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可以用频率fn(A)来估计概率P(A).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客观存在的确定的常数,但在大量随机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在事件A发生的概率附近.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名称条件结论符号表示包含关系事件A发生,事件B一定发生事件B包含事件A(或事件A包含于事件B)B⊇A(或A⊆B)相等关系B⊇A且A⊇B事件A与事件B相等A=B并事件(或和事件)事件A与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A∪B(或A+B)交事件(或积事件)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事件A与事件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A∩B(或AB)互斥事件事件A与事件B不能同时发生事件A与事件B互斥(或互不相容)A∩B=∅互为对立事件A与事件B有且仅有一个发生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A∩B=∅,A∪B=Ω4.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2)必然事件的概率P(Ω)=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0.(4)①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②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那么P(B)=1-P(A),P(A)=1-P(B).③如果A⊆B,那么P(A)≤P(B).④设A,B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我们有P(A∪B)=P(A)+P(B)-P(A∩B).5.事件的相关概念1.随机事件A,B互斥与对立的区别与联系当随机事件A,B互斥时,不一定对立;当随机事件A,B对立时,一定互斥.2.从集合的角度理解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1)几个事件彼此互斥,是指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交集为空集.(2)事件A的对立事件eq\x\to(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二、基本技能·思想·活动体验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 (×)(2)随机事件和随机试验是一回事. (×)(3)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4)两个事件的和事件发生是指这两个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5)若A,B为互斥事件,则P(A)+P(B)=1.(×)(6)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2.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A.至多有一次中靶B.两次都中靶C.只有一次中靶D.两次都不中靶D解析:“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两次都不中靶”.3.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A.必然事件B.随机事件C.不可能事件D.无法确定B解析:抛掷10次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可能为0~10,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正面向上5次是随机事件.4.把语文、数学、英语三本书随机分给甲、乙、丙三位同学,每人一本,记事件A为“甲分得语文书”,事件B为“乙分得数学书”,事件C为“丙分得英语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是不可能事件B.A+B+C是必然事件C.A与B不是互斥事件D.B与C既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C解析:事件A,事件B,事件C都是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故A,B两项错误;事件A,事件B可能同时发生,故事件A与事件B不是互斥事件,C项正确;事件B与事件C既不互斥,也不对立,D项错误.故选C.5.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的频数如下表:分组[10,20)[20,30)[30,40)[40,50)[50,60)[60,70)频数234542则样本数据落在区间[10,40)的频率为0.45.6.一个口袋内装有2个白球和3个黑球,则在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的条件下,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_.eq\f(2,5)解析: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实质上就是第二次摸到白球的概率.因为袋内装有2个白球和3个黑球,因此所求概率为eq\f(2,5).考点1随机事件的关系——基础性(1)把红、黄、蓝、白4张纸牌随机地分发给甲、乙、丙、丁四人,每个人分得一张,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乙分得红牌”()A.是对立事件 B.是不可能事件C.是互斥但不对立事件 D.不是互斥事件C解析:显然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但两者可能同时不发生,因为红牌可以分给丙、丁两人,综上,这两个事件为互斥但不对立事件.(2)设条件甲: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结论乙:概率满足P(A)+P(B)=1,则甲是乙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A解析:若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再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P(A)+P(B)=1.投掷一枚硬币3次,满足P(A)+P(B)=1,但A,B不一定是对立事件.如事件A:“至少出现一次正面”,事件B:“出现3次正面”,则P(A)=eq\f(7,8),P(B)=eq\f(1,8),满足P(A)+P(B)=1,但A,B不是对立事件.判断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两种方法(1)定义法:判断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一般用定义判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两个事件,若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则这两个事件为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2)集合法:①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彼此的交集为空集,则事件互斥.②事件A的对立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1.(2020·菏泽一中高三月考)同时投掷两枚硬币一次,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A.“至少有1枚正面朝上”与“2枚都是反面朝上”B.“至少有1枚正面朝上”与“至少有1枚反面朝上”C.“恰有1枚正面朝上”与“2枚都是正面朝上”D.“至少有1枚反面朝上”与“2枚都是反面朝上”C解析:在A中,“至少有1枚正面朝上”与“2枚都是反面朝上”不能同时发生,且“至少有1枚正面朝上”不发生时,“2枚都是反面朝上”一定发生,故A中的两个事件是对立事件;在B中,当两枚硬币恰好1枚正面朝上,1枚反面朝上时,“至少有1枚正面朝上”与“至少有1枚反面朝上”能同时发生,故B中的两个事件不是互斥事件;在C中,“恰有1枚正面朝上”与“2枚都是正面朝上”不能同时发生,且其中一个不发生时,另一个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故C中的两个事件是互斥而不对立事件;在D中,当2枚硬币同时反面朝上时,“至少有1枚反面朝上”与“2枚都是反面朝上”能同时发生,故D中的两个事件不是互斥事件.故选C.2.口袋里装有6个形状相同的小球,其中红球1个,白球2个,黄球3个.从中取出两个球,事件A=“取出的两个球同色”,B=“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黄球”,C=“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白球”,D=“取出的两个球不同色”,E=“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多有一个白球”.下列判断中正确的序号为________.①A与D为对立事件;②B与C是互斥事件;③C与E是对立事件;④P(C∪E)=1;⑤P(B)=P(C).①④解析:显然A与D是对立事件,①正确;当取出的两个球为一黄一白时,B与C都发生,②不正确;当取出的两个球中恰有一个白球时,事件C与E都发生,③不正确;C∪E为必然事件,P(C∪E)=1,④正确;P(B)=eq\f(4,5),P(C)=eq\f(3,5),⑤不正确.考点2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基础性如图,A地到火车站共有两条路径L1和L2,现随机抽取100位从A地到达火车站的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所用时间(分)10~2020~3030~4040~5050~60选择L1的人数612181212选择L2的人数0416164(1)试估计40分钟内不能赶到火车站的概率;(2)分别求通过路径L1和L2所用时间落在上表中各时间段内的频率;(3)现甲、乙两人分别有40分钟和50分钟时间用于赶往火车站,为了尽最大可能在允许的时间内赶到火车站,试通过计算说明,他们应如何选择各自的路径.解:(1)由已知共调查了100人,其中40分钟内不能赶到火车站的有12+12+16+4=44(人),所以用频率估计相应的概率p=eq\f(44,100)=0.44.(2)选择L1的有60人,选择L2的有40人,故由调查结果得频率为所用时间(分)10~2020~3030~4040~5050~60选择L1的频率0.10.20.30.20.2选择L2的频率00.10.40.40.1(3)设A1,A2分别表示甲选择L1和L2时,在40分钟内赶到火车站;B1,B2分别表示乙选择L1和L2时,在50分钟内赶到火车站.由(2)知P(A1)=0.1+0.2+0.3=0.6,P(A2)=0.1+0.4=0.5.因为P(A1)>P(A2),所以甲应选择L1.同理,P(B1)=0.1+0.2+0.3+0.2=0.8,P(B2)=0.1+0.4+0.4=0.9.因为P(B1)<P(B2),所以乙应选择L2.1.概率与频率的关系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用概率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时也用频率来作为随机事件概率的估计值.2.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事件的概率,即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提醒:概率的定义是求一个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1.在投掷一枚硬币的试验中,共投掷了100次,正面朝上的频数为51次,则正面朝上的频率为()A.49B.0.5C.0.51D.0.49C解析:由题意,根据事件发生的频率的定义可知,“正面朝上”的频率为eq\f(51,100)=0.51.2.(2020·潍坊高三模拟)某学校共有教职工120人,对他们进行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的调查,其结果如下表:本科研究生合计35岁以下40307035~50岁27134050岁以上8210现从该校教职工中任取1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校教职工具有本科学历的概率低于60%B.该校教职工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概率超过50%C.该校教职工的年龄在50岁以上的概率超过10%D.该校教职工的年龄在35岁及以上且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概率超过10%D解析:对于选项A,该校教职工具有本科学历的概率p=eq\f(75,120)=eq\f(5,8)=62.5%>60%,故A错误;对于选项B,该校教职工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概率p=eq\f(45,120)=eq\f(3,8)=37.5%<50%,故B错误;对于选项C,该校教职工的年龄在50岁以上的概率p=eq\f(10,120)=eq\f(1,12)≈8.3%<10%,故C错误;对于选项D,该校教职工的年龄在35岁及以上且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概率p=eq\f(15,120)=eq\f(1,8)=12.5%>10%,故D正确.故选D.考点3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综合性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排队的人数相应的概率如下:排队人数012345人及5人以上概率0.10.160.30.30.10.04求:(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解:记“无人排队等候”为事件A,“1人排队等候”为事件B,“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C,“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D,“4人排队等候”为事件E,“5人及5人以上排队等候”为事件F,则事件A,B,C,D,E,F彼此互斥.(1)记“至多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G,则G=A+B+C,所以P(G)=P(A+B+C)=P(A)+P(B)+P(C)=0.1+0.16+0.3=0.56.(2)(方法一)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H=D+E+F,所以P(H)=P(D+E+F)=P(D)+P(E)+P(F)=0.3+0.1+0.04=0.44.(方法二)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其对立事件为事件G,所以P(H)=1-P(G)=0.44.求复杂互斥事件概率的两种方法(1)直接法:将所求事件分解为一些彼此互斥事件的和,运用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计算.(2)间接法:先求此事件的对立事件,再用公式P(A)=1-P(eq\x\to(A))求得,即运用逆向思维(正难则反),特别是“至多”“至少”型题目,用间接法就会较简便.提醒:应用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一定要注意首先确定各个事件是否彼此互斥,然后出各事件发生的概率,再求和(或差).间接法体现了“正难则反”的思想方法.1.抛掷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事件A表示“小于5的偶数点出现”,事件B表示“小于5的点数出现”,则一次试验中,事件A+eq\x\to(B)发生的概率为()A.eq\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