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05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图像问题的分析
一、单选题
1.(2022-2023高一下•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校考期中)用纯净的CaCC)3固体与100mL稀盐酸反应
制取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CO?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
A.OE段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大
B.EF段,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min)
C.FG段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
D.OE、EF、FG三段中,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2:4:1
【答案】D
【详解】A.OE、EF、FG三段对应所用时间相同,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分别为224mL、(672-224)mL=448mL、
(784-672)mL=112mL,故EF段表示的平均速率最快,故A不选;
Q672L0224L
B.EF段,n(CO)=----------------=0.02mol,根据关系式CaCCh〜2HCI〜CO2,贝!Jn(HCI)=2n(C02)=0.04moL
222.4L/mol
0.04mol
用盐酸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QJJ^=0.4mol/(L・min),故B不选;
Imin
C.从EF段到FG段,反应继续放热、温度继续升高、反应物浓度下降,反应浓度速率变慢,则FG段温度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小,故C不选;
D.OE、EF、FG三段中,时间相同,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则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
率之比为224mL:448mL:112mL=2:4:l,故D选;
故选:Do
2.(2022-2023高一下•福建三明•校联考期中)反应X=2Z经历两步:①X9Y:②Y〉2Z。反应体系中X、
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A.曲线c为n(Z)随t的变化曲线
B.0〜ti时间段内,反应速率v(X)=v(Y)=v(Z)
C.t2时,丫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
D.t3时,n(Z)=2no-n(Y)
【答案】C
【分析】反应X=2Z经历两步:①XfY:②丫-2Z,则X的物质的量随时间逐渐减小,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
逐渐增大,丫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X、Y、Z分别对应曲线a、c、bo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曲线c为n(Y)随t的变化曲线,A错误;
B.观察图可知,0-ti时间段内,X的消耗量大于丫和Z的生成量,贝I]v(X)>v(Y)=v(Z),B错误;
C.t2时刻,丫的物质的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其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C正确;
XTYYT2Z
初始量/moln0初始量/moln(Y)+丛9
00
n(Y)+吟2
D.根据反应,转化量/moln,由图可知,t
0转化量吗3
2/moln(Z)
n(Y)+一2
t3时的量/mol0
时的量/moln(Y)n(Z)
时n(X)=0,则no=n(Y)+竽,n(Z)=2n0-2n(Y),D错误;
故答案选Co
3.(2022-2023高一下•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校联考期中)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Ch和NO2,在一定
条件下发生反应:SO2(g)+NO2(g)^SO3(g)+NO(g),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下列结论中正
确的个数为
A/iA/2
①反应在C点到达平衡
②S02浓度:a点小于c点
③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4)Ati=At2,ab段N02的消耗量小于be段N02的消耗量
⑤混合物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⑥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⑦逆反应速率图像在此时间段内和上图趋势相同
⑧混合物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A.4个B.5个C.6个D.7个
【答案】A
【详解】①当正反应速率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由图可知,C点正反应速率开始减少,所以c点不是
平衡点,①错误;②反应向正反应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所以S02浓度a点大于
b点,②错误;③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
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
的总能量,③正确;④Ati=At2时,vAt=Ac,根据图像可知,ab段反应物浓度变化Ac小于be段,则ab
段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小于be段,由于反应初始物质的量相等,所以S0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④正确;⑤混合物颜色不再变化,说明二氧化氮浓度不再变化,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⑤正确;⑥在
绝热条件下,温度改变,则该反应压强也发生改变,故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⑥正确;
⑦该时间段内,在达到平衡之前,生成物浓度一直在变大,逆反应速率应该一直变大,即变化图像不相同,
⑦错误;⑧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和质量均保持不变,即混合物气体的平均
摩尔质量一直保存不变,故混合物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⑧错误;综上
分析可知,有③④⑤⑥等4个正确;故答案为:A。
4.(2022-2023高一下•山东省聊城市•统考期中)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
N2(g)+O2(g)^J^=±2NO^),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
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只改变某一个起始反
应条件时(不改变容器体积)N?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T
T
O
曰
(/)
岂
c1
。
C2
°hht/s
A.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B.温度T下,0〜。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j=依二2moi身
“2
C.温度T下,N?(g)和0?(g)的体积分数相等,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
D.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降低温度
【答案】B
【详解】A.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故混合气体密度不变,A错误;
…、Ac(cn-c.)mol/LCn-c.…,
B.由图知,史的起始浓度为c°mol/L,t2时的浓度为ci,由V(N2)=K=————=--mol-L-s,B正
(t?-U)L2
确;
c.由于,N?(g)和。2值)都是反应物气体,而且二者的起始物质的量相等,反应的物质的量也相等,故剩
余的物质的量也相等,因此体积分数也相等,体积分数不是变量,不能用来判断平衡,C错误;
D.由图知,b的反应速率是大于a的,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故b不是降低温度,D错误;
故选Bo
5.(2022.2023高一下■安徽省皖中名校-统考期中)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moiSO2Almol。2和
催化剂,发生反应2so2(g)+。2(g)02so3(g)(放热反应),温度对S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转化率/%
94
SO?平衡转化率
92
90
88-
867维化效率1
250350450550温度片C
A.平衡时,体系中一定存在C(SO2):C(O2):C(SC>3)=2:1:2
B.450℃时,若3min达到平衡,则v(C>2)=。15moLl/•min-i
C.合成SO3的最佳条件是不加催化剂,温度为250℃
D.可以通过延长反应时间,增大SO2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B
【详解】A.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c(SOj:c(O2):c(SC>3)不一定等于2:1:2,故A错误;
B.450℃时,若3min达到平衡,SO2的平衡转化率为90%,SO2的浓度变化量为0.9mob1/,
1-1
v(SO2)=0.3mol-L_•min,速率比等于系数比,故v(Oj=0.15010卜「.min-,B正确;
C.加入催化剂可以大大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故合成SC)3的最佳条件是加催化剂,温
度为450℃,故C错误;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延长反应时间,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
选Bo
6.(2022-2023高一下•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校考期中)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着某一反应,X
气体、丫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timin时,物质丫的转化率为60%
C.tzmin时,反应物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13min时,反应停止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物质的量减小的丫为反应的反应物,物质的量增大的X为生成物,丫和X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10—3)mol:(5.5—2)mol=2:1,t3min,X、丫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为可逆
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YUX,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imin时,物质丫的物质的量为6mol,则丫的转化率为"黑半、100%=40%,故B错误;
lOmol
C.由图可知,t2min时,X、丫的物质的量相等,但反应未达到平衡,是平衡的形成过程,所以反应物的正
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
D.由图可知,tsmin时,X、丫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没有停止,
故D错误;
故选C。
7.(2022-2023高一下•广东省广州市•校联考期中)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SO2(g)+NO2(g)SO3(g)+NO(g)o一定条件下,向容器中通入SOz和NC>2达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
化如图所示。正确的结论是
A.逆反应速率:a点小于c点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反应在c点时SO2的转化率最大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A
【分析】反应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
大,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则反应速率逐渐减小,以此解答。
【详解】反应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
A.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温度较a时高,则逆反应速率:a点小于点c,故A正确;
B.反应向正反应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故B错误;
C.c点反应速率最大,但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继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点时转化率不是最大,故C错
误;
D.正反应放热,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8.(2022-2023高一下•江苏省盐城市•校联考期中)研究反应2X(g)=Y(g)+Z(g)的反应速率影响因素,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4组实验,丫、Z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0,反应物X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
况如图所示。
c(X)/(mol-L-1)
1.20
①800℃
1.00^^^800元
0.80
0.60
0.40
_
020④820。^^.____________________
0102030405060
时间/min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较实验②④得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比较实验①②得出: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若实验②③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则实验③使用了催化剂
D.在0〜10min内,实验②的平均速率v(Y)=0.004mol1.L1min1
【答案】D
【详解】A.实验②④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实验②的温度为800。(2,实验④的温度为820。(2,实验
④的反应速率明显较快,说明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
B.从图象可以看出,实验①②的温度相同,随着反应物X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
B正确;
C.实验②③中X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温度相同,平衡状态也相同,但是实验③反应速率较快,达
到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短,说明实验③使用了催化剂,故c正确;
D.从图象可以直接求得0〜lOmin内实验②的平均速率
v(X)=L0°mN-0.80mol1一=002moiLmin,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关系可知
'7lOmin
v(Y)=0.01mol-L-|.min-1,故D错误。
故选D。
9.(2022-2023高一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校联考期中)在2.0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OmolHCl和
O.3mol02,加入催化剂发生反应4HCl(g)+O2(g)qi2Cl2(g)+2H2O(g),HC1、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
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不变
C.4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比芍时的大
D.4时,容器中c(C12)=c(H2O)=0.4mol-LT
【答案】C
【详解】A.t?时,反应物的量还在减少,反应还在向正方向进行,v(正):>v(逆),A错误;
B.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选率,B错误;
C.反应4HCl(g)+0z(g)^^2c12(g)+2HzO(g)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恒
容容器内压强减小,故品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比t2时的大,C正确;
D.ts时,。2的物质的量为O.lmol,减少了0.2mol,故生成Cl2、H?。的物质的量均为0.4mol,容器中
1
c(C12)==0.2mol-L,D错误;
故选c。
10.(2022-2023高一下•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校考期中)在一定温度下,某容器内的某一反应中,气体
X、丫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八物质的量/mol
A.4时,丫的浓度是X的浓度的2倍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Y=X
C.%时,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
D.与时,X、丫的量不再变化,化学反应停止了,正、逆反应速率为零
【答案】A
【详解】A.从图中可知,匕时刻丫的物质的量为6mol,X的物质的量为3mol,丫的浓度为X浓度的2倍,
A正确;
B.从图中可知,丫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为反应物,X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为生成物,且平衡时消耗丫6mol,
生成X3mol,则丫和X的系数比为2:1,但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丫(g)UX(g),B错误;
C.t2时X、丫的物质的量相同,但是正逆反应速率不同,此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未达到平衡,
C错误;
D.t3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不为零,D错误;
故答案选Ao
11.(2022-2023高一下•安徽阜南•统考期中)下列图像及对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能量/kJt、
--夕-——\ImolC(s,金刚石)+lmolO2(g)
\ImolC(s,石墨)+lmolC)2(g)
|-------------'imolCO2(g)
反应过程
图4
A.图1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反应物浓度实际减小的量
B.图2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X+Y爆2Z
C.图3表示足量锌分别与500mL0.1mol・L-i盐酸、ZOOmLO.lmol。!/1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
D.图4表示等质量的金刚石、石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相等
【答案】C
【详解】A.图1中纵坐标是速率,横坐标是时间,阴影部分代表反应物浓度实际减小的量,A项正确;
B.图2中表示的反应过程中,X、丫均减少,Z增加,从而可得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0-0.41):(1Q0-0.21):
1.58=1:1:2,10s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为X+YJ^2Z,B项正确;
C.足量锌与盐酸、硫酸反应时,盐酸中生成氢气的体积大于硫酸,则a应表示盐酸,但从反应速率看,盐
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硫酸中氢离子浓度,前期反应速率应小于硫酸,完全反应的时间长,则b表示盐酸,
两者矛盾,C项错误;
D.由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差可以计算得到反应放出的能量,可以看出两者不相同,D项正确;
故选Co
12.(2022-2023高一下•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校联考期中)将A气体和B气体充入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发生
反应A(g)+2B(g)UC(g),如图是该反应的速率(v)和时间(t)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t?内,反应依然进行着
B.♦〜t?内,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C.0〜。内,c(A<c(B)不断减小,c(C)不断增大
D.trt2内,c(A)、c(B)、c(C)相等,且不再变化
【答案】D
【详解】A.由题干图像信息可知,匕〜G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保存不变,说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由于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故反应依然进行着,A正确;
B.由题干图像信息可知,£〜t?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保存不变,说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正
确;
C.由题干图像信息可知,1内,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说明反应物浓度即c(A)、c(B)不断减小,逆反
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生成物浓度即c(C)不断增大,C正确;
D.由题干图像信息可知,册〜t?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保存不变,说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t?
内,c(A)、c(B)、c(C)不再变化,但不一定相等,D错误;
故答案为:Do
13.(2022-2023高一下■广东省广州市•校联考期中)一定条件下,将3molX和ImolY混合于2L恒容的密
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X(g)+Y(g)耦琥Z(g)+2W(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W的物质的量随时间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0~2min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O.Zmol-L^-min-1
C.从lmin到2min过程中,气体的压强没有变化
D.反应过程中X和丫的转化率之比为1:1
【答案】D
【详解】A.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密度是恒量,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
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0〜2min反应生成0.8molW,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同时生成0.4mo1乙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4mol=0.1mol.L'mirT1,故B错误;
2Lx2min
C.正反应气体系数和减小,从lmin到2min过程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容器体积不变,气体的压强减
小,故C错误;
D.X、丫的投料比等于系数比,所以反应过程中X和丫的转化率之比为L1,故D正确;
选D。
14.(2022-2023高一下•山东省济宁市•校联考期中)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
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反应进行到1s时,v(A)=v(C)
B.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O.lmol.L--s-
C.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停止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U6A+2D
【答案】D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起始投入的反应物为B、C(各为Imol),A、D为生成物(各为Omol)。反应在6min
时达平衡,平衡时A为L2mol、B为0.4mol、C为0.2mol、D为0.4mol。
【详解】A.反应进行到1s时,A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6mol,C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4mol,则v(A)wv(C),
A不合理;
0.6mol
B.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4L=0.025mol•L-・,B不合理;
6s
C.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但都大于0,所以反应并未停止,C不合理;
D.该反应达平衡时,A、B、C、D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分别为1.2mol、0.6mol>0.8moL0.4mol,则化学方
程式为3B+4CU6A+2D,D合理;
故选D。
15.(2022-2023高一下•北京市第十五中学•校考期中)500℃时,A、B、C三种气体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
生反应,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min时,反应达到了该条件下的最大限度
B.2min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C.前2min内A的分解速率为0.05moLLT仙也一
D.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2A(g)=2B(g)+C(g)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A的浓度在减小、为反应物,A的浓度变化为0.4mol/L-0.2moi/L=0.2mol/L,B、C的浓度在增大、为生成
物,B的浓度变化为0.3mol/L-0.1mol/L=0.2mol/L,C的浓度变化为O.lmol/L,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
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U2B(g)+C(g),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含量均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
也不发生变化,此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图可知,lmin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没有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限度,A错误;
B.由图可知,2min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正确;
C.前2min内A的分解速率。(A)=A£="mol示0.2molL=o.imol/(L・min),C错误;
A/2min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U2B(g)+C(g),D错误;
故答案为:B.
16.(2022-2023高一下•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校联考期中)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
中仅充入一定量A(g),发生反应mA(g)UB(g)+nC(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B)=0.2mol,A、C
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2,n=3
B.N点时,n(B)=0.28mol
C.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
【答案】D
【详解】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的浓度减小0.4mol/L、C的浓度增加]0.6mol/L,c(B)=0.2mol,变化
量比等于系数比,反应方程式为2A(g)UB(g)+3C(g),所以m=2、n=3,故A正确;
B.0〜4s内A的浓度减小2x,根据2A(g)UB(g)+3C(g),C的浓度增加3x,N点0.7-2x=3x,x=0.14,则B
的浓度增大0.14mo1/L,n(B)=0.28mol,故B正确;
C.B、C都是生成物,系数比为1:3,所以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C正确;
D.容器体积不变、反应体系中气体总质量不变,密度是恒量,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反应
不一定达到平衡,故D错误;
选D。
17.(2022-2023高一下•安徽省滁州市•校联考期中)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
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外两种气体,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n/molA
1.2
1.0
0.8
0.6
0.4
0.2
0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g)+4D(g)U6A(g)+2C但)
B.反应进行到Is时,v(A)=v(D)
C.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s)
D.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答案】C
【详解】A.根据图知,B、C是反应物而A、D是生成物,6s内An(A)=(1.2-0)mol=L2mol、
An(B)=(1.0-0.4)mol=0.6mol>An(C)=(1.0-0.2)mol=0.8mol>An(D)=(0.4-0)mol=0.4mol,相同时间内A、B、C、D
的计量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1.2mol:0.6mol:0.8mol:0.4mol=6:3:4:2,该反应方程式为
3B(g)+4C(g)U6A(g)+2D(g),A错误;
B.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由A项分析可知,A、D的系数不相等,反
应进行到1s时,所以u(A)Wu(D),B错误;
-、Ac(B)1.0mol-0.4mol-〕—小
C.反应进仃到6s时,u(B)二——■=-----------=0.05mol^L-^s-1,C正确;
At2L*6s
D.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各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根据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可知,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不相等,D错误:
故答案为:Co
18.(2022-2023高一下•广东省深圳市•校联考期中)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ol
Z/min
A.a点时,v(A)=v(B)
B.5min时,反应停止
C.5min时,A的转化率为25%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U2B(g)+C(g)
【答案】D
【详解】A.a点时,A、B两物质反应的时间相同,但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不同,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
B.5min时,反应达平衡,是动态平衡,不是反应停止,故B错误;
C.反应开始到5min,An(A)=0.8-0.2=0.6mol,A的转化率为一=百义100%=75%,故c错误;
nn0.8
D.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由0.8mol减少为0.2mol,变化量为0.6mol,A为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由
0增加到0.4mol,变化量为0.4mol,C的物质的量由0增加到0.2mol,变化量为0.2mol,B>C为生成物,化学
反应计量系数之比等于反应体系中物质变化量之比,△□/):An(B):An(C)=0.6mol:0.4mol:0.2mol=3:2:
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2B(g)+C(g),故D正确;
故选:Do
19.(2022・2023高一下■云南文山•校联考期中)一定温度下,向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
两个气体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测得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能说法正确的是
A.0〜t。时用C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mol-LT.mirT’
B.提高反应时的温度,可以实现B完全转化成C
C.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3V正(B)=2v逆(C),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C
【分析】结合图像,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A、B、C的系
数之比为(1.0-0.8):(1.0-0.4):0.4=020.6:0.4=1:3:2,则方程式为A(g)+3B(g)02c(g),据此解答。
04
【详解】A.0〜%时用C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mol-L-LminT,故A错误;
B.该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B错误;
C.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反应达到平衡,则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
确;
D.反应的方程式为A(g)+3C(g)U2c(g),根据化学计量数关系,2V正(B)=3v逆(C),该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20.(2022-2023高一下•山东省济南市•统考期中)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
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外两种气体,反应中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n/molA
1.2
1.0
0.8
0.6
0.4
0.2
0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g)+C(g)j^^6A(g)+2D(g)
B.反应进行到6s时,v(B)=v(D)
C.物质A在0〜6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O.lmoleL-^s-1
D.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反应停止
【答案】C
【详解】A.从图中可知,BC为反应物,AD为生成物,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g)+4C(g)U6A(g)+2D(g),A错误;
B.反应进行到6s时达到平衡状态,但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v(B)=3v(D),B错误;
1
C.物质A在0-6s内物质的量变化量为L2mol,则v(A)='二°=0.1mol・LLsT,C正确;
2L・6s
D.反应进行到6s,此时反应达到平衡,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并未停止,D错误;
故答案选C„
二、填空题
21.(2022-2023高一下•山东省济南市•统考期中)为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降低大气中CCh的含
量,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moICCb
和3moiHz,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经测得CH30H和82的物质的量随时
间变化如图所示。
Aw/mol
1.00
0.75X---CH3OH
⑴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2)达到平衡时,出的浓度为mol-L^o
⑶改变条件后,化学反应速率会减小的是(填字母)
A.降低温度B.加入催化剂C.增大容器容积D.恒容下充入He
⑷平衡时,C02的体积分数为%
⑸工业上也可以用CO和出为原料制备CH3OH,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UCH30H(g),在一体积固定的密
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0和也进行上述反应。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0
(填字母)
A.反应中C0与CH30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ImolCO,同时生成ImolCH30H
D.CH3OH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答案】(1)0.0375molUn-i
(2)0.375
(3)AC
(4)10
(5)BD
1.00mol-0.25mol
【详解】(l)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02的平均反应速率v(CC)2)=2L=00375mol-E1min1;
lOmin-'
故答案为:0.0375mohlAmiir1。
(2)达到平衡时,生成0.75molCH30H,列三段式得
+3H2(g)uCHOH(g
82(g)3)+H2O1)
起始量(mol)1300一、,」,0.75mol.1
H2的浓度为-------=0.375mobL-'
转化量(mol)0.752.250.750.752L
平衡量(mol)0.250.750.750.75
故答案为:0.375o
(3)A.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A符合;
B.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
C.增大容器容积,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C符合;
D.恒容下充入He,体积不变,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D不符合;
故答案为:ACo
(4)达到平衡时,生成0.75molCH30H,列三段式得
82(g)+3H2(g)UCH3OH(g)+凡。g)
起始量(mol)130°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为
转化量(mol)0.752.250.750.75
平衡量(mol)0.250.750.750.75
0.25mol+0.75mol+0.75mol+0.75mol
故答案为:10o
(5)A.反应中CO与CH30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物的浓度是否发生变化未知,不能确定反应是
否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
B.反应方程式计量数前后之和不相等,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变量,则压强为变量,随着反应的进行,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此时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ImolCO,同时生成:LmolCHsOH,但无法确定CO的浓度是否发生变化,无法确定反应
是放否平衡,C错误;
D.CH30H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正确;
故答案为:BDo
22.(2022-2023高一下•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校考期中)研究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对工农业生产和
人们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I,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铁和稀盐酸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表是实验过程
中的数据及相关信息:
V(HCl)/mL
序号反应温度/℃V(H2O)/mLlOgFe的形状t/min
①2025V1块状1
②202100块状1
③202100粉末1
④402100块状1
(注: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得)
(1)实验①和②探究盐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Vi为mL;实验②和③表明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
(2)实验室在制氢气时,可在锌和盐酸反应的容器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原因是o(用文字表达)
⑶分析其中一组实验,发现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都是开始速率慢慢增大,后来慢慢减小。前
期速率慢慢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后期速率慢慢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II.工业制硫酸的反应之一为:2SO2(g)+O2(g)^==i2SO3(g),在1L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投入2moiSO2和适
当过量的。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如图是S02和S03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⑷lOmin内,S02的反应速率为;平衡时S02的转化率为。
⑸下列叙述不熊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
b.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c.。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d.SO3的质量不再改变
e.2V正(S02)=V逆(5)
【答案】(1)5反应物接触面积或固体接触面积
(2)锌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与锌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增大
⑶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少,反应速率降低
(4)0.1mol/(L-min)70%
⑸be
【详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①②探究盐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溶液最体积应相等,即Vi=5mL,
实验②③铁的形状不同,研究的是反应物接触面积或固体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5;反应
物接触面积或固体接触面积;
(2)锌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单质,锌、铜、盐酸构成原电池,能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锌与硫酸铜反
应,置换出铜,与锌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增大;
(3)金属与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前期温度为主要因素;随着
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逐渐降低,后期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为主要因素,盐酸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故答案为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少,反应速率降低;
(4)二氧化硫为反应物,三氧化硫为生成物,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数学表达式,
(2.0-1.0)mol
v(SO2)"IL=0.1mol/(L-min);达到平衡时,消耗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2Q-0.6)mol=1.4mol,则二氧化
lOmin
硫的转化率为四处x100%=70%;故答案为0.1mol/(L-min);70%;
2mol
(5)a.相同条件下,气体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即当容
器中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
b.组分都是气体,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为恒容,混合气体总体积不变,根据密度的定义,混合气体
密度始终相等,因此混合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符合题意;
c.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氧气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三氧化硫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
e.v正(SO2)=2v逆(O2)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e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是be;
答案为be。
23.(2022-2023高一下•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实验学校•校考期中)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程度是研究
化学反应的重要方向。请完成下列填空。
I.在某一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完成下
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前2min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II.CO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反应CO(g)+N。2(g)UC。2(g)+NO(g)的速率方程为
v=kca(C0)cb(N02)(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与浓度无关)。某温度下,该反应在不同浓度
下反应速率如下表所示:
-1
c(CO)/mol.L-c(NO2)/mol-L反应速率
0.100.10V
②0.200.102V
③0.200.204V
⑶根据表中测定结果,推断出a=、b=o
⑷改变下列反应条件,反应速率增大的是(填字母)。
A.降温B.缩小体积C.加入催化剂D.减压
⑸可以判断反应CO(g)+NO?(g)WCO?(g)+NO(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O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B.体系中气体颜色不变
C.等温等容,体系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等温等压,体系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E.ImolNO2消耗的同时ImolCO2生成
F.若反应在绝热体系中进行,体系温度不再变化
D
【答案】(1)2A+BB2c
(2)0.25mol/(L-min)
⑶11
(4)BC
⑸ABF
【详解】(1)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与起始物质的量相等,则D为反应的催化剂,A、
B的物质的量减小,C的物质的量增大,则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由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与
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可得:(5mol—3moi):(2mol—Imol):(4moi—2mol)=2: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D
2A+BQ2C,故答案为:2A+BQ2C;
(2)由图可知,2min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5mol—3mol)=2moL则前2minA的反应速
2mol
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义务教育法》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技师)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年产1000吨纳米复合氧化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年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新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月亮故事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标线承包合同范本
- 精准医疗项目研发合作合同
- 麻雀的听评课记录
- 承揽货物运输合同范本
- 房地产调控政策解读
- 产前诊断室护理工作总结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寒假作业(综合复习能力提升篇)(含答案)
- 《AP内容介绍》课件
- 医生定期考核简易程序述职报告范文(10篇)
- 安全创新创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更新要点解读
- 初级创伤救治课件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迷人的乡村风景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物理 含解析
- 五年级行程问题应用题1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