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机械运动》_第1页
人教版八上《机械运动》_第2页
人教版八上《机械运动》_第3页
人教版八上《机械运动》_第4页
人教版八上《机械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教学设计章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设计人员:淮北市人民路学校(祝浩姚磊赵立武张静)一.单元信息1二.单元分析1(一)课标要求(二)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及内容内在逻辑分析2.学点分析(三)学情分析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2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31.单元挑战性任务设计2.单元任务分解3.开放性学习环境:4.各课时具体落实流程图(1)过程性评价:(2)单元长作业自评量表(3)单元长作业互评量表(4)个人发展评价表(5)描述性评语14七、课时作业16八.单元质量检测作业水平目标表24九.单元质量检测作业25十.单元质量检测答案281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机械运动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第一节2运动的描述第一章第二节3运动的快慢第一章第三节4测量平均速度第一章第四节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属于“运动和相互作用”心内容,也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和时间单位,认识国际单位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在实际测量中拟定科学的测量方法。体会参照物在运动描述中的重要性,认识物理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通过生活中对运动快慢的比较,理解速度概念的建立,能用公式和图像等方法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熟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能运用其特点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认识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规律,会利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会用数学方法处理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二)教材分析1.知识框架及内容内在逻辑分析2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简单的物质运动形式,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本章主要内容有:时间、长度的测量,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速度的计算和测量等。由于速度的计算与路程和时间有关,所以本章首先介绍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这些工具,使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有限的工具,借助其他学科知识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从而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提高了学生善于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2.学点分析本章主要涉及的学点有:对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的应用;对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概念的理解;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其中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的题目,经常在各类考题中出现,题的难度不大。有关物体的运动的计算,考查点一般集中在平均速度的计算上,多与体育赛事和生活中的交通运输等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三)学情分析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并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单元教学前,学生有如下的实际情况:(1)在知识内容方面,学生初步接触物理学科,在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学习过计算速度和路程的问题,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学生从最简单的运动开始学习,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2)实验技能能力较弱: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也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测量是各种实验的基础,初中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因此了解测量的必要性,掌握测量的基本技能,是学习物理的必要准备。(3)科学、规范地建立物理概念能力不足:初中生几经有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可是要将生活经验、认知结构转化成物理概念,需要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经过科学思维过程,获得共同特征,并加以证实,从而建立物理概念。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并不熟悉、或者并不清楚,因此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和速度概念的比较困难。(4)自主实践活动比较困难:初中阶段,学生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是个难点。由于学生存在模型建构、科学推理、论证等方面的能力欠缺,难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本单元通过实验:测量国旗升起的平均速度,建立简单的机械运动模型,并将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规律,运用到国旗升起中,真正的让物理知识回归到现实的问题当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建立物理模型、实验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通过生活中运动快慢的比较,建立速度的概念,并会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4.会正确使用公式和图像法来表述匀速直线运动,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5.通过探究能正确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平均速度。6.能联系实际运用速度公式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单元挑战性任务设计在单元整体学习中制定挑战性任务,才能促进学习者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才能更加的高效,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单元大观念的统领下,制定单元大任务,并按照《新课程标准》制定课时任务,将单元大任务分解到每一个课时中去,化成一个个小任务。而学生为了解决一个个小任务,就要主动学习课时知识,从而达成课时目标。当小任务被各个击破,单元整体任务的完成也就水到渠成了。单元任务设计依据熟悉的真实情景为载体,该任务能涵盖单元的核心内容,实现情景化、结构化,它的实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我们选择了学生们非常熟悉又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作为本单元的大情景,制定单元任务。单元任务设计:“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表现了国家的民族精神,代表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歌颂与鼓励中华民族的信心与凝聚力。每周一庄严圣神的升旗仪式开始了,伴随着嘹亮的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旗,这象征着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少年强则国强,八年级的学生正值年少、奋发的年龄,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同学们,对物理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现请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并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并制定合理的方案,测量国旗升起的平均速度,小组展示讨论并评价你的设计方案。42.单元任务分解小节课时子任务核心知识点《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设计可行性方案测量的旗杆的长度。会使用刻度尺、米尺等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第2课时设计可行性方案和国旗上升的时会使用停表、秒表等测量工具测量时《1.2运动的描述》1课时会选择参照物描述国旗的运动。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3运动的快慢》第1课时会用物理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计算和特点,能区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第2课时能使用v-t图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图形结合,利用图像直观展示运动模型。《1.4测量平均速度》1课时设计测量国旗上升速度的实施方案,形成可行性报告。建立简单机械运动模型。53.开放性学习环境:刻度尺、米尺、卷尺、机械停表、秒表、电脑、手机、相机、学生可自制升旗模型、天安门升旗视频、校园升旗视频4.各课时具体落实流程图教学流程图符号及含义符号意义说明开始、结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重要教学内容一般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流程线6课件错觉图片展示(长度比较)统一标准课件单位换算课件国际单位教课件错觉图片展示(长度比较)统一标准课件单位换算课件国际单位教师演示、讲评小资料科普特殊测量方法课件第1课时开始开始交流讨论交流讨论(视觉不可靠提提出问题(如何准确比较长度)基基本单位常用单位长度测量长度测量(认识、观察、选择刻度尺)实验:练习使用刻实验:练习使用刻度尺总总结刻度尺使用方法想一想、议一议、练想一想、议一议、练一练,生活中粗略的测量测量方法结束结束7第2课时课件古代计时仪器课件实验练习使用秒表课件第2课时课件古代计时仪器课件实验练习使用秒表课件误差课件课件开始开始视视频:百米计时列列举、认识现代计时仪器时间单时间单位教师指引、教师指引、指导学学生总结:秒表使用方法分分组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分别测量长度和时间讨讨论:如何减小误差反思总结反思总结结束结束8课件物体位置的变化课件物体位置的变化第3课时开始开始视频:动物及各种车视频:动物及各种车子运动小视频找找出他们运动的共同点机机械运动的概念课件课件课件课件课件课件视视频:播放影视片段演员从高速飞驰的一辆车跳入另一辆车学学生活动:笔放在书本上,推动书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课课堂练习反思总结反思总结结束结束参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9第4课时交流讨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课件统一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课件单位换算基第4课时交流讨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课件统一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课件单位换算基本单位常用单位课件课件开始开始播播放两位同学在操场短跑比赛视频提提出问题(如果路程时间都不相同该如何比较)速度定义及表达式课课本例题教教师讲评规范解题步骤课课堂练习课课堂总结结束结束课件课件课堂练习课件龟兔赛跑的事例课件课件课件课件课堂练习课件龟兔赛跑的事例课件课件第5课时开始开始视视频:气垫导轨匀匀速直线运动路程时间图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教教师讲解图像含义播放变速直线播放变速直线运动的视频利用平均速度利用平均速度比较物体运动快慢课后实践:测量课后实践:测量800米跑的平均速度课课堂总结结束结束新课引入两小车运动视频运动特点可用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来进行比较设计、操作新课引入两小车运动视频运动特点可用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来进行比较设计、操作想设计实验巩固提升第6课时开始开始交交流讨论两小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设设计实验方案目的、原理目的、原理进进行实验获取数据分分析并获得结论课课堂练习课课堂总结结束结束五.评价建议:在单元教学中教师积极落实持续性评价,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活动持续地提供清晰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过程,包括建立标准并提供反馈。持续性评价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深度学习目标的一种方式,它能帮助学生改进学习过程,包括建立标准并提供反馈。(1)过程性评价:评价贯穿单元学习始终,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持续性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由于这部分评价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在这就不再赘述了,在每节课时教学设计中都有体现。课堂表现评价量表如下课堂表现评价量表姓名解答(教师或学生的提D错误提问或质疑AB.有一定可参考性C.可参考性不强语言表达、展示汇报A.表述准确B.表述较准确C表述一般其他总评(2)单元长作业自评量表(评价分五个等级,1----5等级逐渐递增)环节表述性描述12345理论分析设计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设计原理无科学性错误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容易找到实验器材并可实际进行操作设计方案完整,结构图、设计过程及测量数据等方案图中的结构图清晰、规范美观,标出必要的字母与尺寸小组成员明确了解各自任务,且任务量分配合理(3)单元长作业互评量表(评价分为五个等级,1----5等级逐渐递增)环节表现性描述12345理论分析设计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设计原理无科学性错误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容易找到实验器材并可实际进行操作设计方案完整,结构图、设计过程及测量数据等可制作与方案相匹配的模型展示交流展示汇报人语言洪亮、连贯,思路清晰,体态大方有互动交流环节对其他组同学提出质疑的解答情况(4)个人发展评价表评价项目评价等级教师评优秀(5分)(5分)一般(1分)1.能否根据已知或问题提出猜想或假设方案科学、严谨、可行性高,能进行科学推理,归纳总结、概括得出结论方案较合理,但不够严谨,可操作性不强。推理、归纳、概括得出的结论不够准确与问题无关或难以实现。不能进行科学推理、无法得出结论2.能否根据已知、问题或猜想设计实验方案3.能否准确进行实验操作4.能否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推理5.能否依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结论6.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策略、方法得当,逻辑性强,表达清晰、科学严谨有一定的思想和方法,语言表达较清晰、明确方法性差,思维逻辑性不强,表达不清7.回答表述清晰、思维有条理交8.与别人积极积极参加与认真参与讨讨论参与度合作,相互交流讨论,态度友好,结合他人发言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并能引发组员共同深入探讨论,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对结论的得出有一定的贡献不高,交流、表达少、不能很好的听取组员的意见9.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10.小组讨论积极参与活动讨论,热情高,发言积极踊跃,敢于提出、能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认真参与活动讨论,持续性良好,发言积极性较高热情一般,课堂参与度不高,发言积极性差11.举手发言12.大胆质疑并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5)描述性评语(每学期一次)20---20学年第学期发展性评价学期测评单年级班级姓名学号课堂参与教师选(10%)语言表达教师选(10%)学习任务教师选(10%)()小组自选 (15%)()小组自选 (15%)发展性评价综合成绩(40%)小组评语:教师评语:终结性评价学期成绩单平时成绩(10%)实验操作(10%)笔试(40%)终结性评价综合成绩(40%)六.反思性教学改进第1课时:本章作为物理教材的起始章,学生初学物理的入门章,主要内容有: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平均速度等。物理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测量是各种实验的基础,因此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必要准备。而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而测量的本质就是一种比较。八年级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因此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必要性使这章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学中需从生活粗略测量转化为规范、科学的测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由生活中的感性测量到科学的定量测量,需要一个转变过程,因此,教学中尽量从学生的已有的基础出发,学习有关测量的知识,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掌握测量的基本技能,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第2课时:长度和时间作为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第一课时长度的测量中,学生已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技能,学生可利用知识的迁移,练习掌握时间的测量。在教学中分组设计,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实物,小组讨论,分析测量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的差别,思考、交流、讨论、总结数据不同原因,进而得出测量有误差,比较测量误差的不同,并科学选择测量方法减少实验误差。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测量是实验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应多重视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好问心、好学心,激发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3课时:教学反思:教材中对机械运动的描述很简单,但对学生来说很抽象。因此在本课程开始时,我通过一些教学视频直观生动的让学生对运动的理解变得容易。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没有对相对论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一些学生对相对论的知识理解不够。没有给学生一段安静的时间来重新理解这个问题和知识。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若新课引入巧妙,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很有必要探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引入。第4课时: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生活中我们经常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但还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通过课前录制两位同学短跑比赛的视频,同学们想到了老师和同学在比较运动快慢时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而提出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同,应该怎么办。引入速度的概念。通过速度的有关计算题进一步理解速度的含义。第5课时:通过气垫导轨实验视频引入匀速直线运动。并通过图像描述匀速只想运动,学生初步接触图像问题,难度较大。容易与运动轨迹混淆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实际模拟图像中所表示的运动规律。物理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测量是各种实验的基础。学生缺乏规范、科学的测量练习。通过测量800米跑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下一节的学习作好铺垫。第6课时:本节是本章教学的难点,通过本节的教学要让学生建构起平均速度的概念,延伸平均速度的应用,通过比较不同部位的平均速度,进而推导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运动情况,考验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思路设计与实现。优点:1.实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都是学生逐步层层推进而实现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猜想小车的运动情况,设计出利用比较平均速度的方法来验证小车运动的特点,并通过实验得到明确的证明。2.从物理走向生活,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有助于学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时,有三个地方推动学生知识的前进。引入部分,设问两部小车的运动情况,提醒学生因为平均速度的不一样,小车出现两种运动状况,暗示学生小车的运动特点可以观察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并引入平均速度的概念。在实验过程中,小车的运动特点很难直接观察到,学生可能也无法想象,借助于小时候玩滑滑梯的经历推动课程进一步深入猜想。最后,让学生测量100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国旗上升时的速度。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将物理融入到生活中。待改善的地方:整体感觉,学生思考的还不够多,节奏偏快,习题还可以与生活联系的更紧密。七.课时作业课时作业:第1课时题目编号1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具体题目秦统一六国之后,“始皇三十七年,复行钱”,名曰“秦半两”,因其形制为圆形方孔又称“圆形方孔半两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此后两千多年,我国货币基本沿袭了这种圆形方孔形制,直至清末民初才被取代。现出土一批“秦半两”,考古工作者为研究其历史价值,需测量钱币的直径和厚度,请你先用一元硬币代替钱币测量,然后为考古工作者提供合理、准确的测量方法。答案直径测量两个直角尺之间的距离为钱币的直径厚度的测量先找出10枚一元硬币,把它们叠放在一起;再用刻度尺测出总厚度D;最后让总厚度D/10得出的数值即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即L=D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相互评价优秀良好合格作业评价分析处理信息,得出合理测量方法优秀良好合格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作业评价方式学习小组互评学生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设计意图历史知识渗入,加强历史教育,让学生在实际测量和讨论中学会测量的方法,并通过自评和互评,讨论不同的测量方法,并准确组织描述语言,为考古工作者提出准确合理的测量方法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课时作业:第2课时题目编号2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5分钟具体题目快乐的童年,相信是同学们心中美好的回忆,荡秋千的乐趣同学们仍然可以历历在目。八年级的小明同学在游乐场看护弟弟玩荡秋千时,听着弟弟欢乐的笑声,便想测量秋千摆动一周所用的时间,由于当时并未带计时工具,于是他便想个了模型,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来代替秋千,测量小球摆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回到家中便开始实施,请你为他设计一个合理可行的测量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检验方法的可行性。用秒表记录小球摆动10周所用的时间为t,则小球摆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为T=作业评价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相互评价优秀良好合格分析处理信息,得出合理测量方法优秀良好合格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作业评价方式学习小组互评学生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设计意图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许多学生都有了弟弟妹妹,两个孩子在一起可以相互分享成长过程的快乐和发恼,青少年的学生不在孤单,会让孩子学会合作与谦让,关爱与分享,包容与妥协,相互帮助与责任。先取一个小的生活场景,转化成物理模型,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物理模型,并学以致用,在做中学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课时作业:第3课时题目编号1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具体题目2022年2月18日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总决赛第三跳时,谷爱凌选择了一个似乎无法达到的难度,1620。谷爱凌的这一跳超越了自我,超越了他人,还超越了历史;她这一跳打破了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的历史;这一跳,她放弃银铜牌,冒险为中国争得金牌。她淡定地站在起点,呼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下肩膀。重心前倾就滑下了高台。风"嗤嗤”刮过耳边,雪沫从滑雪板后面扬起。谷爱凌吸了一大口气,飞到了空中,帅气地转了四圈半,就是人们口中的“1620”,倒着身子,降落在斜坡上。以各学习小组为单位,请你找出谷爱凌1620这一跳的整个过程中所包含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关知识。答案扬起的雪沫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空中转体时,以谷爱凌为参照物雪板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雪板是运动的(答案合理即可)作业评价积极参与交流讨论,互相评价优秀良好合格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作业评价方式学习小组互评学生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设计意图以2022冬运会切入,渗入爱国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相对于不同的标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从而明确要捕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首先选定一个标准一参照物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20课时作业:第4课时题目编号1作业性质练习作业完成时长钟具体题目右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正确的是(),并简述你的理由。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答案B作业评价乐于思考,具有探索自然的好奇和求知欲。优秀良好□合格能独立思考,对相关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优秀□良好□合格通过对路程时间图像的分析,归纳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规律。优秀良好□合格作业评价方式学习小组互评学生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对运动图像的分析,研究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课时作业:第5课时题目编号2作业性质练习作业完成时间具体内容题目1.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内加速跑完了36m,接着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6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2.一辆长10m的大货车,以36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s,则隧道长为______m.答案能将所学物理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作业评价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优秀□良好□合格初步理解速度的概念。优秀□良好□合格作业评价方式学习小组互评学生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设计意图通过两道基础题,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课时作业:第6课时题目编号1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具体题目1.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 (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________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________m/s;(3)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________。答案(1)v=(2)4.00dm0.2m/s(3)大作业评价积极参与交流讨论,互相评价优秀良好合格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2122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作业评价方式学习小组互评学生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设计意图巩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使用速度公式计算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误差分析。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题目编号2作业性质活动作业完成时长具体题目2.学习速度时,小明在课上测量了纸锥下落的速度。(1)为了完成这个实验要用到两种测量工具,它们是_______和_______;(2)实验时小明所在小组将纸锥从课桌高度落到地上,发现它落地所需时间很短,很难测量准确。请你帮他们想个解决的办法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3)小明与其它小组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速度不同。①请你猜想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_______。(4)小明所在小组继续研究小球在水中的下落运动情况,他们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背景墙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②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③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④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1)刻度尺、停表(2)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2)纸锥的大小换用不同大小的纸锥从同一高度自由释放,比较下落的快慢23(3)D作业评价积极参与交流讨论,互相评价优秀良好合格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优秀良好合格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优秀良好合格作业评价方式学习小组互评学生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设计意图巩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了解频闪照相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并利用频闪照相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作业分析难度较易中等较难来源引用改编原创24八.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目标水平序号类型对应章节作业目标 对应学习水平难度来源完成时间理解应用1填空题1√较易 改编60分钟2填空题1√较易选编3填空题1√较易 改编4填空题2√√改编5填空题3√√较难改编6填空题3√较易 选编7选择题1√改编8选择题1√较易改编9选择题1√较易 选编选择题1√选编选择题2√改编选择题2√较难改编选择题2√较易选编选择题2√较易选编选择题3√改编选择题3√改编选择题3√较难改编选择题3√较难改编实验探究题1√√选编0实验探究题4√√改编1计算题3√√较难改编2计算题3√较难改编25九.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填空题(共6小题)1.在测量长度的过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是。2.如图甲所示铅笔的长度为cm,图乙秒表的读数为s。3.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共测了5次,5次测量记录分别为75.1cm、77.1cm、75.1cm、75.2cm、75.3cm,那么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若测量时用力拉塑料尺,那么,会使测量结果(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4.2021年春晚相声《年三十的歌》用歌声带领观众重回哪些年难忘的春晚记忆,岳云鹏演唱了《牧羊曲》的一句:“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日出嵩山坳”是以 (选填“太阳”或“山坳”)为参照物描述太阳的运动;受惊的鸟在树林上空飞翔,若以飞鸟为参照物,树木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5.小明安静地坐在一列从合肥开往大连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的;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min内通过了6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km/h;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6.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前2秒小华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明的平均速度,前8s小华的路程为m,小明全程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华全程平均速度。二.选择题(共12小题)7.泉州安平桥申遗成功,安平桥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初二学生小华慕名前来游玩,徒步走完安平桥大约走了4千步。安平桥全长约()A.2.3mB.23mC.230mD.2.3km8.下列叙述与实际相符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mmB.人的心跳频率是一秒约60次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长度约为45sD.人眨一次眼约为1s9.小明利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2.54cm、2.34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25cmC.2.35cmD.2.39cm10.有关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可以同消除错误一样消除误差B.测量时,误差一定不可避免C.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使误差增大2611.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猎豹正在飞奔B.蜗牛正在缓慢爬行C.人从小到大身高变化D.地壳运动使珠峰高度变化12.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A.只有甲车B.只有乙车C.只有丙车D.甲、丙车13.当小明乘坐父亲驾驶的汽车突然向前开动时,看到路旁的树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乘坐的车B.迎面驶来车C.路灯D.树木14.学校运动会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B.都站在原地不动C.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D.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15.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的,速度越大D.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的,速度越大16.如图中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①17.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min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是()A.35k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