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应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A.苏联的“中立自保”B.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C.英法的绥靖政策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解析:根据材料中“主要责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日法西斯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应承担主要责任,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2.日本关东军高级军官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A.九一八事变B.1919年“国家法西斯党”成立C.七七事变D.《慕尼黑协定》签订解析:材料中“日本”和“满蒙”是两个关键信息,九一八事变使日军占领了中国东北,故选A项。B项“国家法西斯党”是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政党,与日本无关;C项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且是对中国华北地区的侵略,不涉及满蒙地区;D项是英法与德意签订的,与日本无关。答案:A3.最先被法西斯德国吞并的国家是()A.捷克斯洛伐克 B.波兰C.奥地利 D.法国解析: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是在1938年下半年;德国吞并波兰是1939年9月份;德国吞并奥地利是1938年3月份;德国战胜法国是在1940年,所以选C项。答案:C4.“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上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文告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C.卢沟桥事变爆发 D.联合国的成立解析:依据材料中“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及所学知识,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故文告发表的时间是1941年,由此可知,该文告发表的历史背景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故选B项。答案:B5.(2022·肇庆高一期末)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际格局的真正转折点,以欧洲为中心并支配世界的时代终于成为历史的陈迹,取而代之的是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时代。奠定这一新格局的基石是 ()A.华盛顿会议B.《联合国家宣言》C.雅尔塔体系 D.联合国的成立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的基础是雅尔塔体系,故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与材料无关。答案:C课堂建构【基础巩固】1.有人说:“把纳粹的暴政加在自己身上的是德国人自己。”此话依据的事实是()A.纳粹党通过议会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B.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得到德国人普遍支持C.迫害犹太人迎合了大多数德国人的心理D.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带来了实际利益解析:题干材料的含义是德国人自己选择了纳粹的暴政,这是因为纳粹党通过合法政党的议会选举这一民主程序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从而确立了统治地位,故选A项。答案:A2.以下是1933年主要国家的经济状况表,此表最能说明当时 ()项目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贸缩减70%69.1%50%48%50%2/3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A.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B.世界各国经济普遍衰落C.经济大危机持续时间长D.经济大危机破坏力巨大解析:材料中德国的数据在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和失业人数三个方面都不是最大的,因此不能说明德国遭到的破坏最严重,故A项错误;材料仅呈现了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不能由此说明世界各国经济普遍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1933年的情况,不能说明经济大危机持续时间长,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和失业人数的数据可知经济大危机的破坏力巨大,故D项正确。答案:D3.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解析:从材料中可得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因此“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九一八事变,故A项正确。一·二八事变是日本1932年侵犯上海的事件,故B项错误。七七事变是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故C项错误。八一三事变为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犯上海,故D项错误。答案:A4.(2022·揭西高一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它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德黑兰、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召开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美国对日本投掷了原子弹D.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的侵略解析: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同盟国家协同作战,在以后三年半时间里,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故B项正确。德黑兰、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召开,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排除A项;美国对日本投掷了原子弹,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排除C项;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的侵略,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但不是根本保证,排除D项。答案:B5.有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很容易诱发国际危机,威胁世界和平。其依据最有可能是雅尔塔体系()A.对法西斯国家的处理过于严厉B.是由美苏等大国建立的C.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D.没有顾及世界人民的要求解析:雅尔塔体系是大国之间尤其是美苏之间互相让步妥协并牺牲他国利益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使其具有引发危机的潜在威胁。答案:C【拓展提高】6.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B.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D.当时拍摄的德军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解析: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当时拍摄的德军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是第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故D项正确。回忆录具有主观性,不是最可信的史料,排除A项;电影、小说存在艺术加工成分,不是最可信的史料,排除B、C两项。答案:D7.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对外宣战需与国会商议B.这一演说表明美国放弃中立政策C.日本发动的进攻是指偷袭珍珠港D.美国对日宣战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解析:根据材料“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及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故选C项;美国宪法规定,宣战权在国会,武装力量的总司令为总统,排除A项;1941年3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放弃了中立政策,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排除D项。答案:C8.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相似之处的说法正确的是()A.战前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B.战后开始出现社会主义国家C.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D.战争性质都是帝国主义战争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故C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只形成了法西斯集团,但并未形成反法西斯集团,A项不是共性,排除;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出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用“开始出现”这个程度词并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而不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争,排除D项。答案:C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英等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了若干协议,由此形成了雅尔塔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是()A.维护战胜国利益,保证世界和平B.以实力为依据,美苏划分势力范围C.维护反法西斯同盟,共同主导世界D.两大阵营对立,形成争霸局面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苏、英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这样,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答案:B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材料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本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国与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其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的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解析:(1)由材料“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得出太平洋战争爆发;由材料“1942年1月1日,由中国与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得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由材料“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得出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2)由材料“1942年1月1日,由中国与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得出加强了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由材料“签字国保证运用其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的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环保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针刺无纺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房屋式凉亭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拔丝铜棒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粉煤灰精细化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节能评估报告编制要求
- 2025年中国增视明目仪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福建省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课前小测第5课时青春时光
- 2025年班脱胺盐酸盐生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养生枕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案例及控制要点
- 婚内财产债务协议书(通用)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4课 买东西的学问(第2课时) 教学课件
- 慢性活动性EB病毒课件
- 葡萄胎全面版课件
-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
- 业务招待费明细单
-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三聚氰胺)原始记录1
- 典雅中国风诗词大会古风PPT模板
- Part 7 Formal and Informal Styles课件
- 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试题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