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建设及运维方案TOC\o"1-2"\h\u1892第1章智能电网概述 33571.1智能电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3151231.1.1定义 395761.1.2发展历程 3135691.2智能电网的架构与关键技术 472621.2.1架构 4240591.2.2关键技术 4172701.3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对比 481351.4智能电网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4379第2章智能电网发展规划与政策 4249822.1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4138422.1.1国际智能电网发展概况 433042.1.2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概况 5131772.2智能电网发展规划与战略 517202.2.1总体目标 580832.2.2发展战略 599652.3智能电网政策与法规 5158822.3.1国家政策支持 5185282.3.2法规体系 5299002.4智能电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576652.4.1挑战 595232.4.2机遇 57564第3章智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619353.1智能电网输电线路建设 661573.1.1输电线路规划与设计 6255873.1.2输电线路材料与设备选型 634103.1.3输电线路智能化改造 667683.2智能电网变电设施建设 615553.2.1变电站规划与设计 6159093.2.2变电设备选型与配置 6187333.2.3变电站智能化改造 6250353.3智能电网配电设施建设 6124153.3.1配电网规划与设计 6270473.3.2配电设备选型与配置 7167893.3.3配电网智能化改造 756413.4智能电网通信与控制系统建设 742663.4.1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 7211803.4.2通信设备选型与配置 7268343.4.3控制系统建设 731518第4章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7190094.1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 7326874.2智能传感器与设备技术 761614.3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技术 83424.4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822774第5章智能电网信息集成与数据分析 8224585.1智能电网信息模型与数据标准化 8191285.1.1信息模型构建 8254265.1.2数据标准化 8180375.2智能电网数据采集与传输 8207735.2.1数据采集技术 892075.2.2数据传输技术 9259335.3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与分析 9318985.3.1数据预处理 9191225.3.2数据分析方法 9293435.3.3数据挖掘与优化 965655.4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920175.4.1信息安全策略 951775.4.2隐私保护技术 9100405.4.3信息安全监测与应急处理 920118第6章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 9240946.1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9272806.1.1系统架构 10287506.1.2系统功能 1023766.1.3关键技术 10321106.2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10273096.2.1控制策略分类 10289396.2.2控制策略原理 10128126.2.3控制策略应用 11305736.3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与预测 11163996.3.1故障诊断方法 11179316.3.2预测方法 11219866.3.3实际应用优势 11155296.4智能电网需求响应与能效管理 1146986.4.1需求响应基本原理 12195636.4.2能效管理方法 1285126.4.3应用案例 1215447第7章智能电网运维管理 12302737.1智能电网设备运维管理 12243557.1.1设备维护策略 12307347.1.2设备状态监测 12113337.1.3故障诊断与处理 12260247.2智能电网运行监控与维护 12324067.2.1运行监控体系 13202137.2.2数据采集与分析 1333447.2.3预警与应急处理 137787.3智能电网资产管理与优化 1357367.3.1资产管理体系 13107137.3.2资产优化策略 13160237.3.3资产评估与决策支持 13112897.4智能电网应急预案与处理 13219047.4.1应急预案制定 13255087.4.2处理流程 13145117.4.3应急资源保障 1381017.4.4培训与演练 1419630第8章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 1490308.1新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14153858.2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兼容性 14150398.3新能源并网关键技术 14180788.4新能源消纳策略与市场机制 148698第9章智能电网商业模式与投资分析 1540179.1智能电网商业模式创新 1543829.2智能电网投资估算与风险分析 1539179.3智能电网项目经济性评估 1599309.4智能电网融资渠道与政策支持 167655第十章智能电网建设与运维案例分析 162579410.1国内智能电网项目案例分析 16737110.1.1案例一:某地区智能电网示范项目 162338110.1.2案例二:某城市智能电网建设项目 16165110.2国外智能电网项目案例分析 161659810.2.1案例一:美国智能电网项目 172013010.2.2案例二:欧洲智能电网项目 172401610.3智能电网建设与运维经验总结 173078910.4智能电网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7第1章智能电网概述1.1智能电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1.1定义智能电网,即智能化、自动化的电力系统,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先进电力电子设备,实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环节高效、安全、环保及互动的电力系统。1.1.2发展历程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当时美国首先提出智能电网的概念。随后,各国纷纷展开对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实践。我国自21世纪初开始关注智能电网的发展,并在“十一五”期间启动了智能电网的研究与示范工程。1.2智能电网的架构与关键技术1.2.1架构智能电网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1)感知层:主要负责信息采集,包括各类传感器、终端设备等。(2)网络层:负责信息传输,包括通信网络、调度自动化系统等。(3)应用层:负责信息处理和应用,包括数据分析、决策支持、智能控制等。1.2.2关键技术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包括: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电力电子设备等。1.3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对比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以下优势:(1)安全性: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2)高效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3)互动性:实现用户与电网的实时互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4)环保性: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1.4智能电网建设的意义与目标(1)提高供电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2)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能源结构转型。(3)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4)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5)推动电力行业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第2章智能电网发展规划与政策2.1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现状2.1.1国际智能电网发展概况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各国纷纷将智能电网建设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启动多项智能电网项目,推进电网现代化。这些项目主要聚焦于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自动化、需求侧管理、储能技术等方面。2.1.2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概况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电网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智能电网建设,实现了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环节的智能化。我国在特高压、新能源接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2.2智能电网发展规划与战略2.2.1总体目标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电网,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2.2.2发展战略(1)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2)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3)发展需求侧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推广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3智能电网政策与法规2.3.1国家政策支持我国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如《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等。2.3.2法规体系为保障智能电网建设与运行,我国已制定相关法规,如《电力法》、《电网运行准则》等,明确了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等方面的法律责任。2.4智能电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2.4.1挑战(1)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供需矛盾;(2)新能源并网技术难题;(3)电力市场竞争加剧;(4)电网安全风险防控。2.4.2机遇(1)能源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2)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3)国际合作与交流;(4)“互联网”为智能电网发展提供新动力。第3章智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3.1智能电网输电线路建设3.1.1输电线路规划与设计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的建设需遵循高可靠性、高效率、低损耗的原则。在规划与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环保要求等因素,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3.1.2输电线路材料与设备选型选用高功能、低损耗的输电线路材料和设备,提高输电效率,降低线损。同时采用无人机、等智能巡检设备,提高线路巡检效率。3.1.3输电线路智能化改造对输电线路进行智能化改造,包括安装在线监测装置、故障诊断系统等,实时掌握线路运行状态,提高故障处理速度。3.2智能电网变电设施建设3.2.1变电站规划与设计根据电网负荷需求,合理规划变电站布局,优化电气主接线,提高变电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3.2.2变电设备选型与配置选用高效、环保、节能的变电设备,如干式变压器、组合电器等,降低变电站运行成本。3.2.3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实施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包括安装智能保护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等,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3.3智能电网配电设施建设3.3.1配电网规划与设计根据用户需求,优化配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采用分布式发电、储能技术等,提高配电网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3.3.2配电设备选型与配置选用节能、环保、智能化的配电设备,如智能开关、配电自动化系统等,提高配电设备的运行效率。3.3.3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对配电网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自愈、需求响应等功能,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水平。3.4智能电网通信与控制系统建设3.4.1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构建高速、可靠、安全的通信网络,为智能电网各环节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传输。3.4.2通信设备选型与配置选用高功能、抗干扰能力强的通信设备,保证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3.4.3控制系统建设建设智能电网控制系统,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分析、预测和优化,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开展网络安全防护,保证电网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第4章智能电网关键技术4.1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产生方式,对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探讨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种类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燃气轮机发电等。介绍储能技术的类型,如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飞轮储能等,并阐述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关键作用,如调峰、频率支撑、电压调节等。4.2智能传感器与设备技术智能传感器与设备技术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智能传感器与设备技术:阐述智能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如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探讨智能设备的技术特点,如自诊断、自适应、远程控制等;分析智能传感器与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集成与应用,为智能电网的建设与运维提供技术支持。4.3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技术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及运维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保障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介绍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如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暂态稳定分析等;阐述电力系统优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如优化调度、故障诊断、设备维护等;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分析与优化中的应用,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等。4.4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在智能电网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智能电网数据传输、信息处理与业务协同的关键。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ICT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优势与应用场景;探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智能电网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中的作用;介绍网络安全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重要性,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等,以保障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第5章智能电网信息集成与数据分析5.1智能电网信息模型与数据标准化5.1.1信息模型构建智能电网信息模型是描述电网各环节之间信息交互与集成的抽象框架。本节主要介绍智能电网信息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对电网设备、系统、业务等多维度信息的梳理与整合,以实现信息的高效流通与共享。5.1.2数据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是智能电网信息集成的基础,本节将从数据格式、命名规范、编码规则等方面展开,探讨智能电网数据标准化的实施策略,以促进不同系统、设备间的数据互通与融合。5.2智能电网数据采集与传输5.2.1数据采集技术本节将介绍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等,以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5.2.2数据传输技术针对智能电网数据传输的需求,本节将从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两个方面,探讨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案,并分析其优缺点。5.3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与分析5.3.1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提高智能电网数据分析质量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介绍数据清洗、数据融合、数据规范化等预处理方法。5.3.2数据分析方法本节将从电网运行监测、故障诊断、负荷预测等方面,探讨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与应用。5.3.3数据挖掘与优化通过对智能电网数据的挖掘与优化,为电网运行提供决策支持。本节将介绍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等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5.4智能电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5.4.1信息安全策略本节将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阐述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策略,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5.4.2隐私保护技术针对智能电网中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问题,本节将介绍加密技术、匿名化处理等隐私保护方法,以保障用户信息安全。5.4.3信息安全监测与应急处理本节将探讨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监测技术,以及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降低电网运行风险。第6章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6.1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智能电网运行的核心,主要负责电网运行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及调度指令的与执行。本章首先介绍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架构、功能及其关键技术。6.1.1系统架构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调度决策与指令、指令执行等模块。各模块相互协作,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控制。6.1.2系统功能(1)数据采集与传输:实时采集电网运行数据,并通过通信网络传输至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为调度决策提供依据。(3)调度决策与指令:根据电网运行状态和需求,相应的调度指令。(4)指令执行:将的调度指令发送至相应的设备,实现对电网运行的控制。6.1.3关键技术(1)数据采集技术:包括远程终端单元(RTU)、传感器、通信技术等。(2)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包括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3)调度决策技术:包括优化算法、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等。(4)指令与执行技术:包括控制策略、通信协议、执行器等。6.2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本章介绍智能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的分类、原理及其应用。6.2.1控制策略分类(1)预防性控制策略:通过预测电网运行状态,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发生。(2)防御性控制策略:在电网发生异常时,立即采取措施,限制扩大。(3)恢复性控制策略:在发生后,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电网正常运行。6.2.2控制策略原理(1)预防性控制策略:基于电网运行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预测电网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2)防御性控制策略:通过监测电网运行参数,发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扩大。(3)恢复性控制策略:根据类型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恢复方案,快速恢复电网正常运行。6.2.3控制策略应用(1)在线监测与预警: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并及时预警。(2)自动化装置:实现控制策略的自动执行,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3)处理与恢复:在发生后,根据控制策略快速处理,尽快恢复电网正常运行。6.3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与预测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与预测是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本章主要介绍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与预测的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6.3.1故障诊断方法(1)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通过构建专家知识库,对电网故障进行诊断。(2)基于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运用神经网络技术,实现电网故障的自适应诊断。(3)基于数据挖掘的故障诊断:通过分析历史故障数据,挖掘故障特征,实现故障诊断。6.3.2预测方法(1)时间序列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电网未来运行状态。(2)机器学习: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电网故障预测模型,提高预测准确性。(3)深度学习:通过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实现对电网故障的精确预测。6.3.3实际应用优势(1)提高故障诊断速度:智能电网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可快速定位故障,缩短故障处理时间。(2)降低故障处理成本:通过对故障的提前预测,减少设备损坏,降低维修成本。(3)提高电网可靠性:及时诊断并预测故障,减少故障对电网运行的影响,提高电网可靠性。6.4智能电网需求响应与能效管理智能电网需求响应与能效管理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用户用电成本的重要措施。本章主要介绍智能电网需求响应与能效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6.4.1需求响应基本原理需求响应是指通过激励措施,引导用户在电网高峰时段减少用电需求,从而实现电网负荷的削峰填谷。其基本原理包括:(1)实时电价:根据电网运行状态,调整电价,引导用户在高峰时段减少用电。(2)需求侧管理:通过合同、补贴等手段,鼓励用户参与需求响应。6.4.2能效管理方法(1)能效评估: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进行评估,找出节能潜力。(2)能效优化:通过优化运行策略,降低电网能耗。(3)能效监测:实时监测电网能耗,为能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6.4.3应用案例(1)需求响应项目:某地区实施实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在高峰时段减少用电,实现电网负荷削峰填谷。(2)能效管理项目:某电网企业通过能效评估和优化,降低电网运行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第7章智能电网运维管理7.1智能电网设备运维管理7.1.1设备维护策略智能电网设备的运维管理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维护策略,包括定期检测、故障预测及状态维修等。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关键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7.1.2设备状态监测采用传感器、监测装置等设备对智能电网关键设备进行实时状态监测,保证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同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7.1.3故障诊断与处理建立故障诊断系统,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快速定位、诊断和处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7.2智能电网运行监控与维护7.2.1运行监控体系构建全面、实时的智能电网运行监控系统,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7.2.2数据采集与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智能电网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为运行维护提供数据支撑。7.2.3预警与应急处理根据运行监控数据,建立预警机制,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预警,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7.3智能电网资产管理与优化7.3.1资产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智能电网资产管理体系,对电网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7.3.2资产优化策略通过数据分析,评估电网资产的运行状态和功能,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降低电网运行成本。7.3.3资产评估与决策支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电网资产进行评估,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提高智能电网的运行效益。7.4智能电网应急预案与处理7.4.1应急预案制定根据智能电网运行特点,制定全面、可行的应急预案,保证在突发情况下快速响应,降低损失。7.4.2处理流程明确智能电网处理流程,包括报告、应急响应、调查和处理等环节,保证得到有效处理。7.4.3应急资源保障加强应急资源保障,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提高智能电网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7.4.4培训与演练定期开展智能电网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第8章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接入8.1新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新能源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国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新能源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分布不均、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等问题。未来新能源发展将聚焦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和实现高比例并网。8.2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兼容性智能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点,为新能源接入提供了良好条件。智能电网能够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实时监控、预测和调度,提高新能源并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需求响应、储能系统等关键技术,智能电网可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促进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调发展。8.3新能源并网关键技术新能源并网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能源发电预测技术:通过气象数据、历史发电数据等,对新能源发电量进行预测,为电网调度提供依据。(2)新能源并网逆变器技术:并网逆变器是实现新能源电力与电网间能量转换的关键设备,具有控制策略灵活、响应速度快等特点。(3)储能系统技术:通过储能系统实现新能源发电的调峰、调频,提高新能源并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电网调度与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新能源发电与电网的实时互动,提高电网运行效率。8.4新能源消纳策略与市场机制为实现新能源的高比例消纳,需采取以下策略与市场机制:(1)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转型。(2)跨区域输电: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实现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3)需求侧响应:引导用户参与新能源消纳,提高电网灵活性。(4)新能源发电市场化:建立完善的电力市场机制,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5)政策扶持: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第9章智能电网商业模式与投资分析9.1智能电网商业模式创新智能电网作为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其商业模式创新。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智能电网的商业模式创新:(1)需求侧响应: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需求预测,引导用户合理用电,提高电网运行效率。(2)分布式能源: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实现能源就地消纳,降低能源传输损耗。(3)储能技术应用:通过储能技术的创新,实现电网调峰填谷,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4)电动汽车:构建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新型商业模式,实现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设备的功能。(5)能源互联网:推动能源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能源互联网平台,实现能源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机统一。9.2智能电网投资估算与风险分析智能电网建设及运维涉及巨额投资,本节对智能电网投资进行估算,并分析潜在风险。(1)投资估算:根据智能电网建设规划,结合历史数据及行业经验,估算智能电网总投资规模,并分析投资结构。(2)风险分析:从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融资风险等方面,对智能电网投资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9.3智能电网项目经济性评估智能电网项目的经济性评估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本节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估:(1)投资回报期:预测项目投资回报期,评估项目经济效益。(2)内部收益率:计算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