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修辞题常见错误例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B/39/wKhkGWdVP-WAGJ4aAAL7a9sJc-c895.jpg)
![高考诗歌鉴赏修辞题常见错误例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B/39/wKhkGWdVP-WAGJ4aAAL7a9sJc-c8952.jpg)
![高考诗歌鉴赏修辞题常见错误例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B/39/wKhkGWdVP-WAGJ4aAAL7a9sJc-c8953.jpg)
![高考诗歌鉴赏修辞题常见错误例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B/39/wKhkGWdVP-WAGJ4aAAL7a9sJc-c8954.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高考诗歌鉴赏修辞题常见错误例析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拟是古诗词鉴赏中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说起来很简单,但学生却常常在运用中发生误判:没有使用比拟的地方判断为使用了比拟,使用了比拟的地方却又看不出来或者与比喻手法相混淆。手法判断错误,对古诗词的正确鉴赏也就谈不上了。在鉴赏比拟手法时常见的错误情况。首先,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地方,因为对诗句的理解不到位,弄错主体而误判为使用了比拟手法。示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放船[唐]杜甫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后人评价“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两句写得“入神”,请作简要赏析。学生答案错例: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青峰”和“黄”当作人来写,可惜峰峦一闪而过,知道桔柚要来了,化静为动,写出了两岸美丽的风光。解析:从字面上看,这两句似乎各有一个主语“黄”和“青”,但其实从诗歌全文来看,所有诗句都有一个潜藏的主语“我”,整首诗写“我”送客后的情境,我见“青”“惜”,见“黄”“知”,所以“惜”和“知”的主语是“我”,两句写的是我看到眼前一闪而过的两岸的青峰和黄色的橘柚后的感受体会,没有使用拟人的手法。参考答案:(1)这两句诗从视觉的角度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舟行的迅疾。船上之人远远看到一片青色,还没来得及看仔细,两岸的峰峦便一闪而过;刚看到一片黄色,岸边成熟的橘柚就好像扑面而来。这样的视觉效果均于舟行之快。(2)句中,“青”“黄”互衬,“过”“来”交织,凸显了两岸风景的独特优美,使本来静止的山峦和橘柚立即鲜活灵动起来。其次,使用了比拟手法的地方,却忽视对字句的斟酌而误判为没有使用此手法。示例(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颔联哪两字以浅为深,以俗为雅,用得很特别?请简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学生答案错例:“收”“出”两字化动为静,写出鸟儿飞到碧云中,翠稻里行人走出来的情景,让宁静的景物有了动感,更加富有生机。解析:“收”与“出”的主语分别是“碧云”与“翠稻”,显然真实生活中的“碧云”“翠稻”是不会有人应有的动作“收”“出”的,所以此处应该使用了拟人手法。参考答案:“收、出”。两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鸟儿隐没于碧云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第三,诗词中明确出现“似”“若”等比喻词的地方,是明显的比喻句,但因为涉及到以人喻物,所以学生常常会误判为拟人。示例(三)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元]丘处机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注】姑射真人:《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词中说“洞天方看清绝”,请简析作者采用怎样的手法表现梨花之“清绝”的?学生答案错例:上阕用了比喻手法,把梨花比作白锦,雪,写出了梨花的洁白,暗示其高洁的品质;下阕用了拟人手法,把梨花拟作姑射真人,写出了梨花的天姿灵秀和高洁。还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梨花的清高脱俗。解析:虽然词中出现了“姑射真人”,但此处有比喻词“浑似”,是把梨花比作“姑射真人”,而非把梨花当作人来写;没有动词或形容词来描述梨花具有人的动作或情感的,所以应判断为比喻的手法。参考答案:①以月光皎洁、花似雪明之景相映衬,给人一种高洁、脱俗的感受。②比喻,把梨花比作姑射真人,(或者用典,用“天姿灵秀”的姑射真人的典故来写梨花),表现了梨花的冰清玉洁与静若处子的仙姿。③用“不与群芳同列”“下土难别”等对比,写出了梨花的孤傲脱俗。要避免在答题中出现以上误判,首先要弄清比拟的概念。作为一种修辞格,比拟即甲当作乙来写。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种情况:①把物当作人写,物有了人的动作或情感;②把人当作物来写,人具有了物的特点;③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甲物有了乙物的情态。前一种情况是拟人,后两种情况是拟物。无论是拟物还是拟人,比拟手法的使用,都让诗歌的描写更栩栩如生,别具情趣。古诗词中比拟手法的运用第一种情况是把形容人或其他动物的形容词用来描述某种无生命的物。(示例四)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词后问题。鹧鸪天[金]王寂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解析:“瘦”和“肥”本不是描述“山”和“水”情态的形容词,这里直接把用于描述人或其他动物的形容词用来描述“山”和“水”的情态(兼有拟人拟物特点),让云雾散去后山的清秀和雨后水面宽阔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更有情趣。参考答案: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瘦”字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肥”字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狭窄。第二种情况是描述人或动物的动作的动词直接用到其他不具备这种动作的植物或动物身上。比如上面的示例(二),又如:(示例五)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词后问题。山园小梅[北宋]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颈联是怎样写梅花之美的?参考答案: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偷眼”“断魂”是人特有的动作,用到“霜禽”“粉蝶”身上,让它们具有了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体现出它们对梅的喜爱,也更能表达出诗人对梅的喜爱。在拟物手法中,还有一类特殊情况。拟物,是通过想象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很多时候是指把有意识有感情的人,虚拟为无意识无感情的某些事物。比如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把唐玄宗与杨贵妃拟作“比翼鸟”“连理枝”,以表现两人的真挚爱情。但在以物拟物时,有的时候直接把甲物当成具有某种特点的乙物来写,这是一种不容易判断的拟物手法。(示例六)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词后问题。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宋]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春愁”本无形,主人公却卷起帘子放它出去,显然是直接把它当成了具体有形的物来写,所以用了拟物的手法。参考答案:本句运用了拟物的手法,“春愁”本无形,主人公却卷起帘子放它出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在辨析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时,比喻是最容易和比拟混淆的一种手法。要准确区别两种手法,就需要把握两种修辞手法的本质特点:古诗词中的比喻手法,除了少数是带有比喻词的明喻(如上面的示例三)外,通常都是借喻,即直接在该出现本体的地方用喻体代替,本体与喻体有相似处;而比拟则直接把甲当作乙来写,把描述甲的动词或形容词直接用来描述乙,甲与乙不存在相似性。(示例七)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词后问题。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注】沈:同沉。绿蚁:一种美酒这首词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解析:“玉人浴出新妆洗”看似在写人,实际上是把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
- 护理学导论情景剧表演剧本
- 新生儿腭裂喂养护理
- 2024年秋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2LetsplaysportsReading作业设计新版牛津版
-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经济政策(economcpoces)》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绵阳师范学院《电子电路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井冈山大学《医学信息系统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络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第一单元 写作 写出人物特点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 《梅大高速茶阳路段“5·1”塌方灾害调查评估报告》专题警示学习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917)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健康解读》课件
- 2025年度交通运输规划外聘专家咨询协议3篇
- 2024年04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429)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专项债券培训课件
- 《会务的组织和管理》课件
- 2024年公司领导在新年动员会上的讲话样本(3篇)
- 《倒虹吸管安全评价导则》
- 2025年中国湿度传感器行业深度分析、投资前景、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 《儒林外史》(第13-30回)-初中整本书阅读系列之《儒林外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