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下列关于宋朝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A.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B.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建立宋朝C.周世宗柴荣建立宋朝D.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宋朝2、宋朝在政治制度上创设了多项制度,下列不属于宋朝创设的制度是:A.宰相制度B.府兵制度C.科举制度D.三司制度3、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属于这一系列措施的是()A.收归中央兵权,设立禁军B.分割地方行政权,实行路、州、县三级制C.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D.设立中书省,分割宰相权力4、下列关于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强了中央集权B.促进了文化的发展C.导致了军事力量的衰弱D.加速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5、赵匡胤在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这一事件被称为“陈桥兵变”,其根本目的是:A.实现国家政治统一B.建立一个新的朝代C.加强中央集权D.抵御外族侵略6、宋朝在政治制度上创设了一系列新的制度,以下哪项不是宋朝创设的新制度?A.官僚制度B.科举制度C.官职制度D.独立司法制度7、北宋初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哪项措施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A.废除节度使制度B.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C.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D.建立枢密院与三司使分掌军政8、下列关于北宋科举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使士人通过考试获得官职B.北宋科举制度分为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C.北宋科举制度强调文学才能D.北宋科举制度要求考生必须精通儒家经典9、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下哪项不是其中之一?A.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B.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实行“崇文抑武”政策C.设立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归中央D.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10、宋太宗时期,为了防止出现权臣当政的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哪项不是这些措施之一?A.限制宰相的权力,增设参知政事B.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C.实行“二府三司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减少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实行“崇文抑武”政策11、宋朝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设立地方节度使B.撤销节度使,设立路、州、县三级制度C.设立三省六部制D.设立枢密院12、下列关于宋朝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B.科举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诗、书、礼、乐C.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才D.科举制度使士人重视经史知识,忽视实用技能13、北宋初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以下哪项措施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A.增设参知政事B.实行保甲法C.设立制置三司使D.实行免役法14、以下关于宋朝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使门第不高的士人也有机会进入仕途B.科举制度使选拔官员的标准更加科学C.宋代科举制度实行“八股文”取士D.科举制度促进了宋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5、下列关于北宋初年实行“官复原职”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工作效率B.保障官员权益C.限制地方势力D.增加国家财政收入16、下列关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事件的理解,正确的是:A.赵匡胤通过饮酒放松士兵情绪,解除他们的武装B.赵匡胤以饮酒为名,解除有功将领的兵权,避免权力过于集中C.赵匡胤用酒宴宴请功臣,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和感激D.赵匡胤以饮酒为名,邀请功臣辞去军职,以削弱军队实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分析宋朝建立及其制度创设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第二题:分析比较北宋初年实行的“二府三司制”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异同。第三题题目宋朝建立之初,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述这些措施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宋朝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第四题:分析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下列关于宋朝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A.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B.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建立宋朝C.周世宗柴荣建立宋朝D.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宋朝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朝的建立。根据历史记载,宋朝的建立者是宋太祖赵匡胤,他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成功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因此,选项A正确。2、宋朝在政治制度上创设了多项制度,下列不属于宋朝创设的制度是:A.宰相制度B.府兵制度C.科举制度D.三司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朝的制度创设。宋朝在政治制度上创设了宰相制度、科举制度、三司制度等,这些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府兵制度是唐朝时期的军事制度,不属于宋朝创设的制度。因此,选项B错误。3、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属于这一系列措施的是()A.收归中央兵权,设立禁军B.分割地方行政权,实行路、州、县三级制C.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D.设立中书省,分割宰相权力答案:D解析: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收归中央兵权,设立禁军;分割地方行政权,实行路、州、县三级制;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等。而设立中书省,分割宰相权力是明朝朱元璋时期采取的措施,与北宋无关,故选D。4、下列关于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强了中央集权B.促进了文化的发展C.导致了军事力量的衰弱D.加速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答案:D解析: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确实增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军事力量的衰弱。选项D中提到的“加速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是不正确的,因为重文轻武政策实际上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故选D。5、赵匡胤在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这一事件被称为“陈桥兵变”,其根本目的是:A.实现国家政治统一B.建立一个新的朝代C.加强中央集权D.抵御外族侵略答案:C解析: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权力。他通过这次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杯酒释兵权”等,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因此,选项C正确。6、宋朝在政治制度上创设了一系列新的制度,以下哪项不是宋朝创设的新制度?A.官僚制度B.科举制度C.官职制度D.独立司法制度答案:B解析:宋朝在政治制度上确实创设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如官僚制度、官职制度、独立司法制度等。但科举制度并非宋朝创设,而是始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宋朝时期进一步完善。因此,选项B不是宋朝创设的新制度,是正确答案。7、北宋初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哪项措施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A.废除节度使制度B.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C.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D.建立枢密院与三司使分掌军政答案:A解析:北宋初年,废除节度使制度是为了削弱地方割据势力,而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其他选项中,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建立枢密院与三司使分掌军政,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因此,正确答案是A。8、下列关于北宋科举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使士人通过考试获得官职B.北宋科举制度分为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C.北宋科举制度强调文学才能D.北宋科举制度要求考生必须精通儒家经典答案:C解析:北宋科举制度确实使士人通过考试获得官职(A正确),也分为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B正确),并且要求考生必须精通儒家经典(D正确)。然而,北宋科举制度并非只强调文学才能,还包括了对考生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考察。因此,选项C描述不正确。9、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下哪项不是其中之一?A.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B.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实行“崇文抑武”政策C.设立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归中央D.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答案:D解析:科举制在隋朝就已经开始实行,并不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他选项A、B、C都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A项通过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B项通过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和“崇文抑武”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C项通过设立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归中央,这些都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正确答案是D。10、宋太宗时期,为了防止出现权臣当政的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哪项不是这些措施之一?A.限制宰相的权力,增设参知政事B.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C.实行“二府三司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减少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实行“崇文抑武”政策答案:C解析:C项提到的“二府三司制”是宋太祖时期就已经确立的制度,而不是宋太宗时期为了防止权臣当政而采取的措施。宋太宗时期的措施主要是为了限制宰相权力,防止权臣专权,如A项限制宰相权力并增设参知政事,B项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以及D项减少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并实行“崇文抑武”政策。因此,正确答案是C。11、宋朝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设立地方节度使B.撤销节度使,设立路、州、县三级制度C.设立三省六部制D.设立枢密院答案:B解析:宋朝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了撤销节度使,设立路、州、县三级制度的措施,以此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选项A是唐朝时期的制度,选项C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选项D是宋朝后期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题意不符。因此,正确答案是B。12、下列关于宋朝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B.科举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诗、书、礼、乐C.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才D.科举制度使士人重视经史知识,忽视实用技能答案:B解析:宋朝科举考试确实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选项A正确。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诗、书、礼、乐等,但选项B中的“乐”实际上在宋朝科举考试中并不重要,因此选项B不正确。科举制度的确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才,选项C正确。而科举制度使士人重视经史知识,忽视实用技能的说法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选项D正确。因此,不正确的说法是B。13、北宋初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以下哪项措施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A.增设参知政事B.实行保甲法C.设立制置三司使D.实行免役法答案:C解析:增设参知政事、实行保甲法和实行免役法都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设立制置三司使是宋代为了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立的机构,不属于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因此,正确答案为C。14、以下关于宋朝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使门第不高的士人也有机会进入仕途B.科举制度使选拔官员的标准更加科学C.宋代科举制度实行“八股文”取士D.科举制度促进了宋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宋代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员时主要考察诗、赋、策论等文学才能,并未实行“八股文”取士。八股文是在明清时期形成的。其他选项中,科举制度确实使得门第不高的士人有机会进入仕途,选拔官员的标准也更加科学,并促进了宋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C。15、下列关于北宋初年实行“官复原职”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工作效率B.保障官员权益C.限制地方势力D.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答案:C解析:北宋初年,实行“官复原职”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限制地方势力,强化中央集权。通过恢复官员原职,使地方官员不敢轻易叛乱,从而稳定政权,加强中央集权。16、下列关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事件的理解,正确的是:A.赵匡胤通过饮酒放松士兵情绪,解除他们的武装B.赵匡胤以饮酒为名,解除有功将领的兵权,避免权力过于集中C.赵匡胤用酒宴宴请功臣,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和感激D.赵匡胤以饮酒为名,邀请功臣辞去军职,以削弱军队实力答案:B解析:宋太祖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事件中,以饮酒为名,解除有功将领的兵权,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一举措有利于防止军阀割据,加强中央集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分析宋朝建立及其制度创设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答案:建立影响: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后来的元、明、清三代提供了制度基础。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制度创设影响:官僚制度:宋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员更加注重才能,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经济制度:实行“两税法”,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设立官办手工业作坊,推动了手工业的繁荣。军事制度:实行“募兵制”,提高军队战斗力;设立“枢密院”,加强中央对军事的掌控。文化教育:重视文化教育,设立国子监,提高士人地位,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解析:这道题目要求考生分析宋朝建立及其制度创设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考生需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宋朝的建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还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的繁荣。这些影响为后来的朝代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考生在回答时,应结合所学知识,条理清晰地阐述各个方面的具体影响。第二题:分析比较北宋初年实行的“二府三司制”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异同。答案:相同点:两种制度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都是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减少官员之间的权力冲突。不同点:领导机构不同: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分别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而北宋“二府三司制”中,“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指的是度支、户部、盐铁司。权力分配不同: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宰相之间权力相对平衡。而北宋“二府三司制”中,中书门下负责行政,枢密院负责军事,三司负责财政,三者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制约关系不同: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门下省和中书省相互制约。而北宋“二府三司制”中,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形成了一种较为复杂的权力制衡体系。解析:这道题目要求考生分析比较北宋初年实行的“二府三司制”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异同。考生在回答时,首先需要明确两种制度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然后,从领导机构、权力分配和制约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相同点部分,考生需要指出两种制度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以及都是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减少官员之间的权力冲突。不同点部分,考生需要分别从领导机构、权力分配和制约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在领导机构上,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与北宋“二府三司制”的差异;在权力分配上,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中宰相权力相对平衡,而北宋“二府三司制”中三者相互制约;在制约关系上,说明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相互制约,而北宋“二府三司制”中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复杂的权力制衡体系。通过这样的分析,考生可以全面地展示对两种制度的理解,并体现出对历史制度变迁的思考。第三题题目宋朝建立之初,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述这些措施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宋朝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答案宋太祖赵匡胤在960年建立了宋朝后,实施了一系列强化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势力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杯酒释兵权:赵匡胤通过和平手段解除了武将的兵权,避免了唐朝末年以来军阀割据的局面重现,从而确保了皇权的稳定。设立文官制度:重用文人担任重要职务,减少了军事将领对政权的威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官员素质的提升。实行科举改革:扩大了科举考试的规模,增加了录取人数,使得更多有才学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任职,提高了行政效率。推行“以文治国”方针:提倡儒学,尊崇儒家经典,加强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忠诚于朝廷的知识分子。加强监察机制:设置御史台等机构,监督各级官员的行为,防止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调整财政与税收政策:改善国家财政状况,减轻农民负担,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篇
- 甘肃省天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九校联考语文试题
- 自考《劳动法(00167)》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江苏职教高考《职业适应性测试》考前冲刺模拟试题库(附答案)
- 《个人信息保护法》考试参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新疆职业大学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专题07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带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钾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课题申报参考:社会网络视角下村改居社区公共空间优化与“土客关系”重构研究
- 乡镇卫生院2025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含答案
- 机械工程类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本
- 微生物组与胆汁性肝硬化
-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课件
-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承诺函-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承诺
- 1325木工雕刻机操作系统说明书
- 初中衡水体英语(28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