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燕山初一(下)期末生物(教师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3/04/wKhkGWdTvvqALD4_AAGrum_kWlg777.jpg)
![2022北京燕山初一(下)期末生物(教师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3/04/wKhkGWdTvvqALD4_AAGrum_kWlg7772.jpg)
![2022北京燕山初一(下)期末生物(教师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3/04/wKhkGWdTvvqALD4_AAGrum_kWlg7773.jpg)
![2022北京燕山初一(下)期末生物(教师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3/04/wKhkGWdTvvqALD4_AAGrum_kWlg7774.jpg)
![2022北京燕山初一(下)期末生物(教师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33/04/wKhkGWdTvvqALD4_AAGrum_kWlg77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北京燕山初一(下)期末
生物
一、选择题(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李时珍重修《本草纲目》——观察法
B.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实验法
C.各地方进行的地区环境污染状况调查——调查法
D.我国每5年进行一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文献法
2.下列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是()
A.大肠杆菌、青霉菌B.灵芝、酵母菌
C.新冠病毒、猴头菇D.木耳、乳酸菌
3.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组织时看到的物像,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图1是具有保护功能的表皮组织
B.图2组织的结构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
C.人体中有三种图3组织
D.图4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4.大熊猫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维生素
5.在①②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土壤浸出液和蒸储水,将两株健壮程度相近的玉米幼苗放入其中,两周后现象如
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②①②
A.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而蒸镭水中不含无机盐
B.选取健壮程度相近的玉米幼苗,是为了避免偶然性
C.培养过程中应保持温度、阳光等其他条件一致
D.实验结果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6.下列消化液不能消化蛋白质的是()
A.胃液B.肠液C.胰液D.胆汁
7.下列关于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韧皮部内有导管,木质部内有筛管
B.导管运输有机养料,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C.导管和筛管把营养物质运输到各部位的细胞
D.导管和筛管只存在于植物体的茎中
8.生物小组取一定量新鲜的猪血注入加有抗凝剂的试管中,并轻轻摇动几次,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情况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3
A.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B.1为淡黄色,主要成分是水
C.2为白色薄层,全部是白细胞D.3为深红色,是红细胞
9.血液从全身各部分流回心脏所经过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大血管
10.在肺循环中,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A.含养料少的血液变为含养料多的血
B.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C.含二氧化碳少的血转变为含二氧化碳多的血
D.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11.下列有关植物呼吸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体只在白天进行呼吸B,植物体的任何器官都进行呼吸
C.呼吸作用的强弱受温度的影响D.呼吸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2.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于()
A.肺泡B.组织细胞C.血液D.血浆
13.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的是()
A.血浆、红细胞B.红细胞、血浆
C.血浆、血浆D.红细胞、红细胞
14.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
B.人的呼吸就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C.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D.与吸入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15.下列特点与保证呼吸时气流通畅无关的是()
A.胸骨和肋骨对胸廓的支撑B.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气管有软骨的支撑D.鼻腔有骨和软骨的支撑
16.不同的生物类群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的呼吸方式也各种各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的伸缩泡是专门的呼吸结构
B.②的幼体依靠肺进行呼吸
C.③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鲤
D.④具有双重呼吸,是因为气体交换的场所有两个
17.如图表示人体的部分器官或结构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的血液来自肺动脉,血液中含氧较①低
B.③中的血液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C.⑥内的血液经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
D.⑦将脑产生的二氧化碳不经心脏直接输送至肺
18.尿毒症患者需要定期去医院做肾透析,主要目的是为了排出()
A.尿素B.水C.无机盐D.二氧化碳
19.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B.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C.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排出D.汗液通过皮肤排出
20.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叶片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时不遮光部位变为蓝色
B.图乙所示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C.丙装置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氧气
D.图丁装置能够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时释放热量
21.如图是肾脏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肾小体主要分布在①,肾小管主要分布在②
B.③是一个空腔,其内液体为尿液
C.④中尿素高于⑤
D.⑥为集合管
22.取某健康人肾脏不同部位的液体,进行分析测量,得到如表数据(单位:克/100毫升)。根据图表可以推测乙
是()
成分甲乙丙
水909896
蛋白质80.030
葡萄糖0.10.10
无机盐0.720.721.1
尿素0.030.031.8
A.血浆B.原尿C.尿液D.血液
23.皮肤中与排泄相关的主要结构是()
A.汗腺B.毛发C.皮脂腺D.表皮
24.关于排泄的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有害的尿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B.维持体内细胞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C.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D.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的平衡
D.④
A.小脑B.脑干C.大脑D.脊髓
27.如图是缩手反射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1.
A.手突然被扎,先缩手、后感到疼痛
B.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
C.③是神经中枢,位于大脑
D.若④受损,不能发生缩手反射
28.看书一个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眼,主要原因是()
A.使调节瞳孔中的神经得到休息B.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C.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D.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得到放松
29.垂体分泌的能促进人体生长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D.性激素
30.为研究茶叶中的茶多糖对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研究人员利用大鼠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
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处理及结果实验处理实验结果
组别胰岛素含量(mU/L)
甲健康大鼠灌胃生理盐水14.2
乙患糖尿病大鼠灌胃生理盐水11.7
丙患糖尿病大鼠灌胃含茶多糖12.4
的混合液
A.实验应选取多只大鼠重复实验
B.三组大鼠均应灌胃等量的溶液
C.茶多糖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D.结果表明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升高
31.(2分)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细胞长时间放在清水中会涨破
B.图中②是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C.图中④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
D.图甲是动物细胞,图乙是植物细胞
32.(2分)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B.线粒体和叶绿体
C.都是叶绿体D.都是线粒体
33.(2分)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去一部分枝叶,其目的是为了减少()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扩散作用
34.(2分)人体血液呈现红色的原因是()
A.血液中含有氧B.血液中含有二氧化碳
C.血液中含有养料D.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
35.(2分)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时要用湿纱布包裹小鱼B.观察尾鳍时要使用低倍镜
C.血管①是动脉,血流速度慢D.血管②是毛细血管,可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
36.(2分)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蔬菜大棚夜间适当降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
B.运用二氧化碳自动调控系统,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
C.将粮食晒干或烘干后进行贮藏,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
D.经常给农作物松土,目的是促进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37.(2分)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速率和吸收速率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中和即意味着停止工厂排放二氧化碳
B.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氧化碳
D.碳排放速率和鱼类、鸟类等其他生物无关
38.(2分)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都是间歇的
B.②④是输送和排出尿液的通道
C.通常情况下,③内只要有尿液就会产生尿意
D.尿液的形成场所依次是①②③④
39.(2分)下列病症与可能病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ABCD
病症甲几脚气病呆小症贫血
可能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缺乏维生素A幼年时期胰岛素缺乏维生素C
增多分泌不足
A.AB.BC.CD.D
40.(2分)学习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肺活量的增加
B.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时间
C.游泳时,耳道进水及时请专业人员清理
D.多喝水,多排尿会增加肾负担,因此憋尿不会影响健康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
41.(7分)正常成人的血量应占体重的8%。失血超过30%时可危及生命,导致血压下降,脏器供血不足,特别
是脑细胞供血不足出现功能降低至昏迷,必须立即输血。输血是挽救因失血而生命垂危病人的有效措施。请回
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图丙
(1)血液具有的作用,主要由和血细胞组成。
(2)图甲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图甲中细胞体积最大的是[J。根据治疗目的,可采取
不同种类的输血方式。例如严重贫血导致的急性缺氧症患者可输以图甲中浓缩的[]悬液;对某些出
血不凝的患者,可输入浓缩的②悬液以增加能力。
(3)血型鉴定可用图乙所示的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进行鉴定,结果判断如表所示。图丙是某受检者血液与
血型定型试剂发生反应的结果,推测此人血型为_____型。为了避免发生凝集反应,给此人输血时最好输
型血。
血型抗A试剂抗B试剂
A凝集无凝集
B无凝集凝集
O无凝集无凝集
F凝集凝集
42.(7分)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如图是心脏的外部形态模式图,请回答:
(1)心脏主要由组织构成,其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提供o
(2)心脏有a、b、c、d四个腔,其中腔壁最厚的是[a],<:与4两腔(填“相通”或“不通”)。
(3)生物兴趣小组用猪的心脏来辨认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观察发现血管②与c腔相连,用注射器从②向c内注
水,发现水从④流出,血管④的名称为;血管①与a腔相连,用注射器从①向a腔不断注水,由于a与b
之间有定向开启的,结果水并未从其他血管流出,而是从①直接溢出。
(4)在血管①的基部分支形成两条冠状动脉,贴在心脏的外面。这两条动脉逐渐分支,深入心肌中,形成毛细
血管网,再汇集成静脉,进入心脏的[]o
冠状动脉
43.(7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人传人的疾病,主要通过呼吸系统感染人类。请回答:
图1图2
(1)临床发现肺泡损伤是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困难的直接原因之一(如图1所示),当病毒侵入肺部后,会依次
破坏肺泡壁细胞和细胞,导致血液进入肺泡中。此时的肺泡就像一个渐渐充满水的气球,减少了肺部
的表面积,导致呼吸增快,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进一步发展为呼吸困难、呼吸深快。
(2)临床发现重症患者的心脏、肾、肝脏等多个器官中都能检测到新冠病毒,这是因为钻进肺部毛细血管的新
冠病毒经过(填血管名称)到达左心房,然后随着(填"体”或“肺”)循环到达其他器官。
(3)图2表示新冠肺炎患者在呼吸过程中肺容量的变化曲线,当肋间外肌和膈肌,使肺容量发生
(填“A-B”或“B-C”)的变化,病毒会随着气体离开人体。
(4)目前我国已研发出10多款治疗新冠肺炎的口服药物。这些药物主要在处被吸收,通过血液运输到
达感染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44.(9分)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近年来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高速增长,基于滤膜的人工肾为肾病
患者带来了福音。
(
5oJo
(45
次.s25
4oIO
M)O2o
35q15
然z
.«)ui5o
那25/w
懒2()UMO
底15I)
i5o珊
o金
宣=
星
己
(1)图甲表示的是,是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图乙是种植了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滤膜,血液流经滤膜
的过程如图丙所示,血液中的和不能穿过滤膜,因此滤膜的功能和图甲中[J的作用相
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如图丁所示,滤膜上种植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以使其具有图甲中③的作用。
(2)肾小管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存在差异,研究人员选择将图戊中的a细胞种植在滤膜上,推测原
因。
(3)研究人员用不同材料分别对两层滤膜和六层滤膜的装置进行了功能评估对比,结果如图己所示。
①据图分析,材料比较适合做人工肾的滤膜;六层滤膜的尿素清除率和钠离子重吸收量都高于两层,可能
是因为。
②此项研究在人工肾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不包括o
a.人工肾的结构
b.人工肾的功能
c.人工肾的材质
d.人工肾的造型
45.(6分)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授课”精彩不断,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
情。请回答:
(1)当看到航天员展示有趣的现象时,同学们纷纷鼓掌,表现出惊呼,这属于反射,图中[]
是该反射的感受器,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2)传回空间站的掌声传导到宇航员的内耳,引起6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
[IIIJ,产生听觉。
(3)健康的眼和耳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探索宇宙,请提出爱护眼或耳的具体措施:。
46.(8分)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各装置的枝条大小
及叶片数量相同且来自同种植物,初始重量均为300克。各装置的放置处通风状况相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请回答:
无光照
甲乙丙丁
5
3
月
加
擀
网
螂
姗
〈
汁
)
(1)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2)如果将甲、乙两组进行对照,可以探究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瓶中清水表面滴植物油可以防止水
分蒸发,这么做的目的是
(3)①如果乙、丁能形成一组对照,图1中的“?”处应填。
②图2中乙组5小时后装置重量_____丁组,说明光照可以植物的蒸腾作用。
(4)兴趣小组同学认为,该实验容易出现偶然性,得出的结果说服力还不够,想要更具有说服力,还应进
行。
47.(6分)晚上睡觉不关灯会对人体造成许多不良影响,人在睡眠期间,光线是如何影响人体的呢?原来人体内
有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支配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活动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副交感神经活动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一般内脏器官、汗腺、内分泌腺的
活动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这两种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起到相互制约,平衡的效
果。例如白天暴露在阳光下,人体会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来提高心率,这会让心脏加速运转,提高警觉性,
以应对一天的挑战。晚上睡觉后副交感神经逐渐兴奋,心跳会减慢减弱,这种调节是符合人体的需要的。又比
如正常情况下,血糖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刺激胰岛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血糖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抑
制胰岛分泌胰岛素,升高血糖。
然而研究结果表明,当夜间睡眠时暴露在光线下,即使人睡着了,身体也无法正常休息。这是因为交感神经会
被光线激活,心率也会被提高,血糖调节机制受到影响,引起胰岛素抵抗。所谓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
器官对其敏感性降低,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胰岛素在体内不起作用了。因此睡觉不关灯会损害血糖和心血管调
节功能,而这些都是心脏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素。
如何判断自己的房间是不是太亮了?研究人员说:“如果你能看得很清楚,那房间可能就是太亮了。”对于人们来
说,避免或尽量减少睡眠中的光线暴露量是很重要的。睡前请合上百叶窗,拉上窗帘,再关掉所有的灯。如果
不能控制室外光源,可以选择戴遮光罩或眼罩或者移动床的位置以避免光照。
请回答:
(1)夜晚睡觉期间,受光线影响的系统可能有:(请至少写出两个)。
(2)据文中信息可知,控制内脏器官、汗腺、内分泌腺的活动的低级中枢位于,夜间睡眠时的光线可以
激活来提高心率。
(3)人体血液里的葡萄糖浓度总是保持在适当的水平,这主要与调节有关,也有神经调节的参与。在神
经调节方式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为将神经中枢发出的兴奋传递给的效应器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李时珍重修《本草纲目》——观察法
B.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实验法
C.各地方进行的地区环境污染状况调查一调查法
D.我国每5年进行一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文献法
【分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文献、观察、实验等方法。
【解答】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
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医学家李时珍就是在自然状态下来研究药物的,
属于观察法,正确。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
论。实验法的运用,使得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的过
程中主要运用了实验法,正确。
C、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
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
进行统计。各地方进行的地区环境污染状况调查主要运用的是调查法,正确。
D、我国每5年进行一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D错误。
故选:D。
【点评】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
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2.下列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是()
A.大肠杆菌、青霉菌B.灵芝、酵母菌
C.新冠病毒、猴头菇D.木耳、乳酸菌
【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细菌只有有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A、大肠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青霉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
B、灵芝、酵母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
C、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属于病毒,猴头菇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
D、木耳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菌;乳酸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
故选:Bo
【点评】熟练掌握真菌、细菌的结构特点,即可解答本题。
3.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组织时看到的物像,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图1是具有保护功能的表皮组织
B.图2组织的结构特点是细胞排列疏松
C.人体中有三种图3组织
D.图4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解答即可。
【解答】解:A、图1是具有保护功能的上皮组织,A错误。
B、图2是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细胞间质发达,细胞排列疏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保
护、营养等功能,B正确。
C、图3是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可以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种,C正确。
D、图4是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长有突起,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D正确。
故选:Ao
【点评】人体的主要组织以及功能是重点,要好好掌握,识记时最好结合图形,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4.大熊猫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维生素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
所必需的。
【解答】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
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生物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
糖类提供的;蛋白质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
供能量。故大熊猫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故选:Co
【点评】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5.在①②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土壤浸出液和蒸储水,将两株健壮程度相近的玉米幼苗放入其中,两周后现象如
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②①②
A.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而蒸镭水中不含无机盐
B.选取健壮程度相近的玉米幼苗,是为了避免偶然性
C.培养过程中应保持温度、阳光等其他条件一致
D.实验结果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
钾、钙、镁、硫、硼、镒、锌、铝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
士rm卜.o
【解答】解:A、根据信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①号试管)和蒸储水
(②号试管)中培养,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的有无,即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而蒸储水中不含
无机盐。A正确。
B、选取健壮程度相近的玉米幼苗,是控制单一变量,B错误。
C、为了保证变量的唯一性,培养过程中应保持温度、阳光等其他条件一致,C正确。
D、两周后,放在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的玉米幼苗生长良好,而蒸馆水中的玉米幼苗瘦弱矮小,说明植物生活需
要无机盐,D正确。
故选:Bo
【点评】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关键是熟记植物的生长所需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以及无机
盐对植物的作用。
6.下列消化液不能消化蛋白质的是()
A.胃液B.肠液C.胰液D.胆汁
【分析】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
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
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解答】解:蛋白质在消化道被消化的过程是: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
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
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唾液中只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对蛋白质没有消化作用。因此
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胆汁能促进脂肪的乳化,与食物中蛋白质消化无直接关系。
故选:Do
【点评】口腔中的唾液只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对淀粉起初步的消化作用,对蛋白质和脂肪没有消化作用。
7.下列关于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韧皮部内有导管,木质部内有筛管
B.导管运输有机养料,筛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C.导管和筛管把营养物质运输到各部位的细胞
D.导管和筛管只存在于植物体的茎中
【分析】(1)、导管主要分布在木质部;
(2)、导管在木质部,筛管在韧皮部.
【解答】解:A、韧皮部内有筛管,木质部内有导管,错误。
B、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养料,错误。
C、导管和筛管把营养物质运输到各部位的细胞,正确。
D、根茎叶里都有导管和筛管,错误。
故选:Co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导管、筛管的位置、水分的利用等基本知识,考查的
知识点较多,需要细心分析解答。
8.生物小组取一定量新鲜的猪血注入加有抗凝剂的试管中,并轻轻摇动几次,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情况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3
A.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
B.1为淡黄色,主要成分是水
C.2为白色薄层,全部是白细胞
D.3为深红色,是红细胞
【分析】血液加入抗凝剂静置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
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偃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
板。如图所示:
加入抗凝剂的血洒
(血浆
「红细胞
细<白细胞
、血小板
图中1是血浆,2是白细胞和血小板,3是红细胞。
【解答】解:A、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会阻止血液的凝固,经过震荡或者离心后会出现分层现象,A正确。
B、1是血浆,为淡黄色,主要成分是水,B正确。
C、2为白色一薄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C错误。
D、3是红细胞,为深红色,D正确。
故选:Co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9.血液从全身各部分流回心脏所经过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大血管
【分析】血管的类型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解答】解:在人体内,血管和心脏构成了物质运输的管道系统。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
血液流经的管道。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如下表:
血管类型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
动脉把心脏中的血大多分布在身较厚、弹性大较小快
液输送到全身体较深的部位
各处
静脉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非常薄,只有非常小,只允最慢
广一层上皮细胞许红细胞单行
构成通过
毛细血管把血液从全身有的分布较较薄,弹性小较大慢
各处送回心脏深,有的分布
较浅
故选:Bo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的特点。
10.在肺循环中,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A.含养料少的血液变为含养料多的血
B.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C.含二氧化碳少的血转变为含二氧化碳多的血
D.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
【分析】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
士、下腔静时1
肺静脉
二气优碳等物质
「氧气右心房左心房
全身后细
肺部毛细二肺泡♦组织细胞:
血管网二虱化碳右心室左心定氧、营养物
肺动肽♦主动脉
肺循环体循环
【解答】解: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T肺动脉T肺部毛细血管一肺静脉一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
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中的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
故选:Bo
【点评】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1.下列有关植物呼吸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体只在白天进行呼吸
B,植物体的任何器官都进行呼吸
C.呼吸作用的强弱受温度的影响
D.呼吸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分析】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
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反应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一二氧化碳+水+能
量。
【解答】解:A、呼吸作用在白天和晚上均能进行,A错误。
B、组成植物的一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这能量必须由呼吸作用来提供,所以,所有的活细胞都能
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各种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自然都能进行呼吸作用。B正确。
C、呼吸作用的强弱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反之亦然。C正确。
D、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D正确。
故选:Ao
【点评】理解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2.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于()
A.肺泡B.组织细胞C.血液D.血浆
【分析】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
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意义是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解答】解: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
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
外
界
呼
吸
气
体
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
故选:B»
【点评】熟知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来源于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
13.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的是()
A.血浆、红细胞B.红细胞、血浆
C.血浆、血浆D.红细胞、红细胞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
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
血。
【解答】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
输养料和二氧化碳等废物;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还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
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
故选:Bo
【点评】红细胞的功能不仅运输氧气还运输一小部分二氧化碳。
14.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
B.人的呼吸就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C.呼吸道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D.与吸入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
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解答即可。
【解答】解: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A正确。
B、人的呼吸就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
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正确。
C、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C错误。
D、与吸入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正确。
故选:Co
【点评】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5.下列特点与保证呼吸时气流通畅无关的是()
A.胸骨和肋骨对胸廓的支撑
B.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气管有软骨的支撑
D.鼻腔有骨和软骨的支撑
【分析】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这可
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又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
【解答】解:A、胸骨和肋骨对胸廓的支撑保证胸廓的扩张和回缩,保证呼吸时气流通畅,A不符合题意。
B、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B符合题意。
C、气管有软骨的支撑,保证呼吸道的气流通畅,C不符合题意。
D、鼻腔有骨和软骨的支撑保证呼吸道的气流通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点评】要明确呼吸道的作用,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而且具有保证气体畅通的作用。
16.不同的生物类群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的呼吸方式也各种各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的伸缩泡是专门的呼吸结构
B.②的幼体依靠肺进行呼吸
C.③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鳏
D.④具有双重呼吸,是因为气体交换的场所有两个
【分析】不同的生物类群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们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千差万别,呼吸方式也存在差
异,图示①表示草履虫,②表示青蛙,③表示鱼,④表示家鸽。
【解答】解:A、草履虫的表膜氧能够控制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进出,即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呼吸,但是伸缩泡收
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并排出体外,A错误。
B、②青蛙的幼体蝌蚪,依靠鳗进行呼吸,B错误。
C、③鱼与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鳏,水流经鲤时,水中气体与鳗内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完成交换,C正
确。
D、④家鸽在飞行时特有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即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囊具有储存空气的作用,不能进行
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Co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与其生活环境适应的生物学规律。
17.如图表示人体的部分器官或结构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的血液来自肺动脉,血液中含氧较①低
B.③中的血液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C.⑥内的血液经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
D.⑦将脑产生的二氧化碳不经心脏直接输送至肺
【分析】图中①肺静脉、②肺动脉、③小肠静脉、④小肠动脉、⑤肾动脉、⑥肾静脉、⑦脑静脉、⑧脑动脉。
【解答】解:A、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
血液有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图中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②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②血液中含氧较①低,A正
确。
B、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③小肠静脉中,其血液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B正确。
C、⑥是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经下腔静脉流回心脏的右心房,C正确。
D、⑦是从脑流出的静脉血,经上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然后加入右心室,经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完成气体
交换,一部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的知识点较多,认真审题,有扎实的基本功是解题的关键。
18.尿毒症患者需要定期去医院做肾透析,主要目的是为了排出()
A.尿素B.水C.无机盐D.二氧化碳
【分析】患尿毒症的人肾脏的功能受损,肾脏不能产生尿液,血液中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不能排出,
使人体生命受到严重的危害。如图:
1\
用过的
"透析液
血液透析图
血液透析是把人体的血液从动脉引出,和透析液在透析器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
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营养物质向血液中移动,然后将透析过的血液再通过静
脉流回血管。通过透析,达到了排出代谢废物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肾小球的
滤过作用。
【解答】解:A、尿素属于代谢废物,大部分的尿素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A符合题意。
B、水属于营养物质,可以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只是多余的水才是代谢废物,B不符合题意。
C、无机盐属于营养物质,可以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只是多余的无机盐才是代谢废物,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评】关于排尿的意义,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较小。
19.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B.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C.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排出
D.汗液通过皮肤排出
【分析】排泄有三条途径:
(1)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2)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3)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解答】解: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人体内食物
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C符合题意。
故选:Co
【点评】掌握排泄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0.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叶片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时不遮光部位变为蓝色
B.图乙所示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C.丙装置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氧气
D.图丁装置能够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时释放热量
【分析】1、碘液遇碘变蓝色。
2、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牺牲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氧气助燃。
4、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解答】解:A、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惊醒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有机物,滴加碘液时遮光部位变不为蓝色,不遮
光部位变为蓝色,A正确。
B、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气,瓶中没有氧气蜡烛熄灭,而不是因为产生了二氧化碳,B错误。
C、金鱼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丙装置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氧气,C正确。
D、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温度计温度上升,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时释放热量,D正确。
故选:Bo
【点评】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解答时可以从呼吸作用的条件、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方面
来切入
21.如图是肾脏的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肾小体主要分布在①,肾小管主要分布在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继承人财产分割协议书(2篇)
- 物品申请书 范文
- 7.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 生产流程中的数据驱动决策与创新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1 Period6课件
- 车间班长申请书
- Module10练习(单元测试)-英语三年级下册-外研版(一起)(含答案)
- Module9练习(单元测试)-英语三年级下册-外研版(一起)(含答案)
- 2022年11月软考网络工程师上午真题
- 2025年中国排气制动蝶阀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GB/T 43824-202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 复旦中华传统体育课程讲义05木兰拳基本技术
- 五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专项训练课件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5课时 人民币兑换
- 工程回访记录单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外研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全部试题
- 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京颐得移动门诊产品输液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 ISO9001-14001-2015内部审核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