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靶向示范课件(部编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F/1E/wKhkGWdTj9GAQBiWAANeQnnZziQ452.jpg)
![专题04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靶向示范课件(部编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F/1E/wKhkGWdTj9GAQBiWAANeQnnZziQ4522.jpg)
![专题04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靶向示范课件(部编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F/1E/wKhkGWdTj9GAQBiWAANeQnnZziQ4523.jpg)
![专题04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靶向示范课件(部编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F/1E/wKhkGWdTj9GAQBiWAANeQnnZziQ4524.jpg)
![专题04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靶向示范课件(部编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3F/1E/wKhkGWdTj9GAQBiWAANeQnnZziQ45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九年级上册专题概述时间脉略内容概览考点精讲素养提升模块四世界古代史专题04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通过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帝国的崛起、日本大化改新,及其社会发展概况,初步了解中古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课程标准(2022版)01LOREMIPSUMDOLORC目录ONTENTS一、单元专题概述
本单元属于世界古代史这一学习板块。世界古代史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到文艺复兴的一段时期,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单元介绍了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介绍了亚洲的两个主要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东亚的日本和西亚的阿拉伯国家。这是世界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世界历史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为《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其中要抓住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亚洲国家,二是封建时代。考向定位素养导向1.结合图片等历史资料,考查阿拉伯帝国的文明成果。2.联系当前实际,从历史发展观角度考查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3.结合佛教和基督教,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1.历史解释: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初步形成历史概念。2.时空观念:借助单元时间轴,从时空观念上把握古代日本、阿拉伯帝国的发展历程,了解历史的时序。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探究阿拉伯文明的成果。4.家国情怀:明白日本通过改革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阿拉伯帝国重视知识,厚植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二、单元时间脉略世界中国大和政权基本统一日本伊斯兰教创立默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5世纪7世纪初630年646年8世纪中期12世纪晚期1258年阿拉伯帝国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阿拉伯帝国灭亡589年618年754年1206年隋统一全国日本大化改新开始唐朝建立鉴真东渡到达日本960年北宋建立1127年南宋建立蒙古政权建立考点归纳单元重点三、单元内容概览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阿拉伯文明成就考点1古代日本考点2阿拉伯帝国东亚的一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②国土狭小,资源匮乏;③四面环海且多火山地震。3.日本兴起1.地理位置:2.地理环境:根据文献记载,1世纪—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4.基本统一: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5.统治方式:①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③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②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等。梳理日本发展历程,回答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大和兴起的地方四、考点精讲1.16世纪前的日本考点一:古代日本谈谈大和政权是怎样统治全国的(社会结构)?生产组织形式—部土地私有制部民制部民地位近似奴隶性质:奴隶制国家1.16世纪前的日本考点一:古代日本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统治阶级的内讧下层民众的反抗政局动荡材料: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不断剥削奴隶和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皇室,政局十分混乱,地方上势力最大的是苏我氏。储备改革力量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主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同时派遣大量遣唐使出使中国,并向中国送去大量留学生等,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中臣镰足(藤原镰足)等人于朝中杀死苏我入鹿,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1、改革背景(2)皇室和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铲除了苏我氏势力(1)归国留学生积极推动改革1.2大化改新考点一:古代日本文字建筑钱币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开元通宝和同开珎
(始铸于621年)(始铸708年)
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服饰重点理解优雅美丽的和服是根据唐王朝的妇女服饰改良而来。1、背景:紧迫性、必要性、可行性646年2、大化改新:1)时间:2)天皇:3)年号:孝德天皇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孝德天皇
日本孝德天皇参照起源于日本本土的政治经济制度又吸收了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于大化二年(公元646年)元旦,发布《改新之诏》,实施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日出之处的国家1.2大化改新考点一:古代日本材料一材料二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与中央派人治理。经济上:施行“班田收授法”,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攽给公民,六年一攽,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赋税。4)改革内容1.2大化改新考点一:古代日本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归纳大化改新的内容阶级关系变化剥削方式改变社会经济支柱变化国家统治形式变化废除奴隶主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土地成为“公地”,归国家所有。社会的主要生产者部民获得自由和土地,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民不再隶属奴隶主而属于天皇为首的国家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国家采取“租”“庸”“调”等租役形式进行剥削。农民在经济上有一定独立性,交纳租赋后有少量剩余产品部民的集体劳动班田农向国家交纳赋税,庄园经济成为社会主导经济国家通过奴隶主对地方间接控制在地方设置国、郡、里等行政机构对地方实行直接控制5)性质:6)作用:中央统治者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变革。7)意义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使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1.2大化改新考点一:古代日本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现在却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文化交流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8)大化改新的启示:材料1:日本仿照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国学。中国的唐诗和书法在日本深受欢迎。材料2:710年日本仿照长安的式样,建立了新都平城京。以新都为中心,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迅速繁荣。1.2大化改新考点一:古代日本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社会又出现了怎样的情况?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促进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封建庄园形成为保护庄园,出现武士和武士集团(一)庄园1.原因: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封建庄园形成2.特权: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集团意识”即集体主义,是日本最具代表的国民性格。日本人的集体意识特别强。他们认为集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个人只是集体内部的一个元素。在集体内部,他们能体会到人生意义找到安全感。武士崛起,幕府掌权1.3幕府统治考点一:古代日本(二)武士和武士集团1.目的:地方豪强为保护自己的庄园2.性质:武士集团是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3.集团代表:源氏武士集团、平氏武士集团源氏平氏击败幕府
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权力机构。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小的武士集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1.3幕府统治考点一:古代日本(三)武士和武士集团1.时间:12世纪晚期2.人物:源氏首领源赖朝(“征夷大将军”)3.地点:镰仓4.幕府统治:①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②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在日本历史上,幕府统治共历三朝1192年-1333年为源赖朝的镰仓幕府时期;1336年-1573年,为足利尊氏开始的室町幕府统治时代;1603年-1868年,为德川家康开始的江户幕府时代。③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实质:封建军事独裁统治5.幕府与天皇的关系:又名“武家政治”,表现为军人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进行统治。幕府的最高统治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1.3幕府统治考点一:古代日本(三)武士和武士集团5.武士效忠的对象:“当生与死逼迫你选择时,唯干脆利落地选择死。”“我讨厌考虑那些所谓的是非、正邪。不顾一切的尽心侍奉,无论什么事情都首先考虑主君就可以了。”——山本常朝《叶隐》思考: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6.武士道的实质: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武士道精神,既培养了日本民族大无畏、勇敢坚毅,奋不顾身的精神,也成为日本右翼的文化土壤,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1.3幕府统治考点一:古代日本1.(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指的是(
)A.幕府统治 B.倒幕运动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C【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大化改新,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C项正确;大化改新后,天皇大权旁落,日本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幕府统治,为推翻幕府统治,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发动了倒幕运动,天皇掌握实权,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向西方学习,史称“明治维新”,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真题演练2.(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中国经历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
)A.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C.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权利 D.促进了封建庄园制度形成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A项正确;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排除B项;大化改新与限制了天皇的权利、促进了封建庄园制度形成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真题演练3.(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下列史实与史论相符合的是(
)A.A B.B C.C D.D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646年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B项正确;伯里克利执政时期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与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排除A项;美国的《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排除C项;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真题演练材料三:大约570年,波斯侵占也门,另外开辟了一条从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达地中海的商路。商路的改变,对阿拉伯经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内外矛盾交织在一起,十分尖锐。材料二:早期阿拉伯人信仰多神教,每个氏族部落都有其崇拜的自然物和偶像,犹太教和基督教传入半岛以后…——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材料一:辽阔的沙漠和氏族社会的环境中,阿拉伯人过着一种动荡的生活。……各氏族、部落为争夺牧场、水源和牲畜等财物,经常发生战争。……社会分化,劫掠战争和无休止的血亲复仇战争,加剧了社会不安的气氛。——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①环境恶劣,争夺、战争不断②多神崇拜,不利于统一③商路不畅,加剧矛盾1、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四、考点精讲2.1伊斯兰教的创立考点二:阿拉伯帝国三洲五海之地热带沙漠气候绝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地经商为生商路受阻炎热干旱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各部落之间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社会矛盾十分激烈人们渴望统一
2、六、七世纪之交的阿拉伯半岛: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游牧生活多神崇拜阻碍创立伊斯兰教2.1伊斯兰教的创立考点二:阿拉伯帝国
(1)创立者:(2)创立时间:(3)信奉:(4)经典:(5)传播:(6)影响:穆罕默德(约570-632)出生于麦加城,幼年丧失父母,12岁随叔父的商队来往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见多识广,25岁与麦加富孀结婚。此后,他潜心思考社会与人生问题,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意为“顺从”,即顺从和信仰真主安拉;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穆罕默德。7世纪。安拉。《古兰经》最初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630年占领麦加;632年各部落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3、伊斯兰教的创立2.1伊斯兰教的创立考点二: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4、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2.2阿拉伯帝国考点二:阿拉伯帝国1.创立宗教2.建立统一国家(政教合一)政教合一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国家权力与宗教的宗教权力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任者称为“哈里发”继续扩张,南征北战疆域不断扩大5、穆罕默德完成了双重历史使命2.2阿拉伯帝国考点二:阿拉伯帝国耶路撒冷麦地那麦加麦加:穆罕默德的出生地。麦加大清真寺内有克尔白神庙。麦地那:穆罕默德安葬的地方。先知寺是世界上第一座清真寺。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朝圣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城”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一同学习。“麦加朝圣”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重点理解
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古代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公元前6世纪8世纪中期公元前4世纪2世纪6世纪?阿拉伯帝国谁将是第5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重点理解叙利亚波斯阿富汗,印度西北部唐朝埃及西班牙北非阿拉伯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格达“大食国”,唯一与中国大唐相提并论的国家,人类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重点理解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有何关系?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加速了阿拉伯半岛思想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振兴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进一步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相互促进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伊斯兰教适应阿拉伯半岛统一需要而诞生,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并建立起统一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同时,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使伊斯兰教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世界性的宗教。重点理解
“哈里发”,阿拉伯语意思为“继承者”或“代理者”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哈里发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既是帝国最高元首,又是全体穆斯林的宗教领袖。阿拉伯骑士哈里发的军队在战场上6、阿拉伯帝国的灭亡: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2.2阿拉伯帝国考点二:阿拉伯帝国7、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有何影响?①伊斯兰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后产生的,也是最为特殊的一个,它在当今世界尤其是整个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中(西亚、北非)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②伊斯兰教的产生以后,阿拉伯半岛迅速统一,通过不断的“圣战”,阿拉伯帝国最终形成。阿拉伯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的又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它的出现对于人类历史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2.2阿拉伯帝国考点二: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繁荣原因数学天文医学文学贡献作用①国家重视:830年,哈里发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②借鉴吸收: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现在的“阿拉伯数字”,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阿拉伯天文学奠基人白塔尼写成《恒星表》,成为几百年来欧洲天文学的基础《医学集成》和《医典》两本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阿拉伯人保存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典籍,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特点:东西融合、兼收并蓄。《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2.3阿拉伯文化考点二:阿拉伯帝国①吸收被征服地区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②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阿拉伯文化的成就:文学:《一千零一夜》:又译《天方夜谭》,以波斯民间故事为蓝本,后又吸收印度、希腊、埃及等童话寓言以及大量阿拉伯故事而成科学:花刺子密: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曾对本初子午线一度之长进行测量,据此推算地球的圆周和体积;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表”。著有《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建筑艺术: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圆顶、尖塔、内部装饰以植物和几何图案为主医学:拉齐斯: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是外科串线法的发明者,著有《天花与麻疹》《医学集成》等重要著作,被誉为“阿拉伯的盖伦”,对西方医学产生很大影响。《医典》作者伊本.西被誉为“医学之王”阿拉伯数字:古代印度人首创,因为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故得名为阿拉伯数字,创造完整的代数学。阿拉伯文化的意义:我们要重视世界各地之间的友好交流,重视对世界文化的学习和创新;我们要坚持开放意识、国际意识和交流意识。启示: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帝国政治的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而通行全国的阿拉伯语和占统治地位的伊斯兰教意识形态,则为它提供了必要前提。适应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帝国的统治者日益认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因此,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到阿拔斯王朝时期,……他们不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8世纪中叶,中国的造纸术和罗盘针传入阿拉伯帝国,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①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②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③统治者重视知识、人才④地处亚非欧交界,地理位置优越⑤兼收并蓄,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2.3阿拉伯文化考点二:阿拉伯帝国考点串讲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比较异同点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不同点疆域特征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围绕地中海,地中海成为其“内湖”核心为阿拉伯半岛,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将罗马文化传播至其统治地区,推动了文化交流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相同点(1)都是世界古代历史上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2)都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宗教产生时间诞生地创始人经典教义节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点BC6世纪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大藏经》众生平等忍耐顺从浴佛节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圣经》原罪观救赎论圣诞节复活节7世纪阿拉伯半岛(麦加)穆罕默德《古兰经》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开斋节1.都是在社会矛盾丛生,人们渴望平等、自由和幸福的情况下产生的;2.都产生于亚洲;都宣扬忍耐、顺从、修行等主张;3.都被统治者利用,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4.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考点串讲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与传播4.(2022·湖南岳阳·中考真题)《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它构思奇妙,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还有(
)①创立了“儒略历”
②改造了0-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③沟通了东西方文化
④编订了《查士丁尼法典》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人改造了0-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同时沟通了东西方文化,②③正确,B项正确;儒略历和《查士丁尼法典》是由罗马贡献的,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真题演练5.(2022·湖北荆州·中考真题)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A.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创造灿烂的文学成就C.创造辉煌的医学成就 D.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D【详解】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可知,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沟通了东西方文化,D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阿拉伯人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并没有体现阿拉伯人自身的数学、文学或医学成就,排除ABC项。故选D项。真题演练6.(2022·重庆·中考真题)下图为阿拉伯帝国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阿拉伯国家兴起于两河流域B.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扼守红海交通要冲C.8世纪中期,地中海已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内湖D.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便于沟通东西方文化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D项正确;两河流域产生古巴比伦王国,排除A项;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底格里斯河的码头,沟通世界贸易起重要作用,排除B项;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横跨亚非欧,地中海已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排除C项。故选D项。真题演练7.(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A.发明与创新 B.冒险与挑战 C.贸易与交流 D.统一与扩张C【详解】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材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贸易与交流,C项正确;发明与创新、冒险与挑战和统一与扩张不符合材料中阿拉伯人传播与交流的特点,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真题演练8.(2022·重庆·中考真题)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D【详解】【考查点】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文明成就【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都进行了侵略扩张、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D项正确;阿拉伯人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排除A项;《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就实行封建专制,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排除C项。故选D项。真题演练9.(2022·山东临沂·中考真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何题。材料一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眉山货运资格证模拟考试新题库
- 电梯加件协议书(2篇)
- 电力需求预测合同(2篇)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桥12桥之思备课教案北师大版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2.2《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听评课记录
- 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总结
- 第三季度财务工作总结
- 采购计划年终工作总结
- 听评课记录二年级语文
- 领导给员工的评语与希望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要点(附图表)
- 广西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1
- 202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
- 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 组织生活个人发言稿
- (高清版)JTST 273-2024 水运工程测量定额
- 电网工程劳务分包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
- 口腔疾病药物临床应用规范
- 第22课《陈涉世家》课件(共71张)
- 《字体设计》课件-企业标准字字体设计的原则
- 2024金融数据安全数据安全评估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