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史查体课件_第1页
儿科病史查体课件_第2页
儿科病史查体课件_第3页
儿科病史查体课件_第4页
儿科病史查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儿科病史查体

儿科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记录在内容、程序、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与成人有一定差别。

熟练掌握与此有关的方法和技巧,是开展儿科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儿科病史查体

医学的进展、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对医生运用系统医学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及正确的临床系统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练而规范地采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并正规书写病历,对培养临床综合能力和确立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儿科病史查体

临床实验室的发展和医疗诊断设备的更新,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多、更精确的手段,但准确的病史资料采集和体格检查永远是正确诊断疾病的重要基础。病历记录则是最重要的医疗证据。儿科病史查体病史采集和记录

病史采集要准确要点:认真听,重点问关键:从家长或监护人提供的信息中发现对病情诊有用的线索。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要通俗易懂,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医护人员对孩子的关爱,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隐私,不用暗示得语言;不用诱导的语气;

儿科病史查体病史采集内容

1.一般内容正确记录:

姓名性别年龄(采用实际年龄):新生儿记录小时、天数,婴儿记录月数,1岁以上记录几岁几个月种族父母或抚养人的姓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如电话)病史叙述者与病儿的关系病史的可靠程度。

儿科病史查体2.主诉

病史提供者的语言概括:

(1)症状、体征(2)时间

例如:“间歇腹痛3天”

“持续发热5天”

“发现黄疸两周余”儿科病史查体3.现病史

现病史病历的主要部分详细描述此次患病的情况,包括:围绕主诉,对主要症状描述;轻重程度;病情发展;诊治经过;起病后全身情况的改变等

儿科病史查体

①起病的原因或诱因;②主要症状:紧扣主诉,仔细询问,问出症状的特征;

咳嗽:持续性、间断性剧烈还是轻咳、单声或连续性、阵发性咳嗽、鸡鸣样吼声、有无痰及其性状,有无伴随症状等;儿科病史查体

③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

大便稀,无脓血;

呕吐,非喷射性;

④已经做过的检查和结果;血球分析、肝脏

儿科病史查体⑤治疗效果(已经进行治疗的病人)询问用药的情况: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方法时间治疗的效果有无不良反应等。儿科病史查体⑥

病后小儿的一般情况:精神状态;吃奶或食欲情况;大小便;睡眠其他系统的症状;儿科病史查体儿科应注意以下特点

(1)起病时间往往不易问准确,尤为缓慢起病、症状不明显者,低热、苍白、黄疸、轻微疼痛、腹内肿物等,不易及时发现,而难以肯定起病日期,故家长陈述的起病时间可能和实际情况出入很大,需加以注意。

儿科病史查体

(2)婴幼儿不会诉说自觉症状,须问家长患儿有无相应的客观表现。如要了解有无头痛,可问“是否用手打头或摇头”;如要了解有无剧烈腹痛,可问“有无喜俯卧位、阵发性屈腿哭闹打滚”等表现。

儿科病史查体(3)小儿常见的症状往往成组出现,一个系统的疾病常表现有几个系统的症状。询问时要善于分清主次,

把主要症状问清,把伴随症状问全。一般根据主诉先问清一个系统的症状,再问其他有关系统的症状。儿科病史查体

如呼吸道感染,常先后出现发热、流涕、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症状,同时也常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症状,重症病例还可出现昏迷、抽风等神经系症状。询问内容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凡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资料也要询问和记录。儿科病史查体(4)小儿各系统疾病都能影响全身情况(食欲、睡眠、精神状况、体力活动等),而全身情况的改变常能反映病情的轻重。对任何疾病都应详细询问并记录这些情况。

儿科病史查体

(5)小儿常同时患有几种疾病,且互相影响,需同时或先后加以治疗。如患感染性疾病(肺炎)的婴幼儿可同时伴有营养缺乏症(佝偻病、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等),而这些慢性疾病常被家长忽视,因此在发现有这些疾病的症状或体征时,还应追问有关病史。

儿科病史查体(6)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应注意询问。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问出发病前1~3周有前驱病毒性感染史,则有助于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如对癫痫患儿问出过去有颅脑损伤、脑炎或脑膜炎等病史,则有助于病因诊断。

儿科病史查体

(7)小儿时期易患各种急性传染病,应问清近期内何时、何地接触过何种传染病人,以及接触的密切程度。这有助于及时诊断处于潜伏期和发病早期的急性传染病患儿,以便早期做好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儿科病史查体4.个人史

(1)出生史(2)喂养史(3)生长发育史

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疾病在询问时各有侧重详略。

儿科病史查体4.个人史

(1)出生史

胎次、产次、是否足月顺产、初生体重、生后情况(如有无窒息、青紫)等。新生儿可记录在现病史中。必要时应详细询问母亲妊娠、分娩时的情况。

儿科病史查体(1)出生史新生儿或小婴儿应重点询问。母孕期的情况:病毒感染等;孕产史:G1P1出生体重:低体重、极低体重等;孕周足月、早产或过期产;生产方式:阴道产、剖宫产;出生时情况:窒息、产伤;Apgar评分情况等。如颅内出血常有产伤或窒息史;新生儿破伤风则有不消毒结扎脐带等情况。新生儿和小婴儿疑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或智能发育迟缓等患儿,更应详细了解围生期有关情况。

儿科病史查体(2)喂养史

了解喂养情况对患有营养性或消化系统疾病小儿尤为重要。母乳喂养:喂哺次数及量;人工喂养:乳品、配制方法;混合喂养:断奶时间,添加辅食的时间、品种及数量;进食及大、小便情况;年长儿:挑食、偏食及贪吃零食的习惯;儿科病史查体(3)生长发育史

生长发育史重点询问有关体格及精神神经发育的几项重要指标,常用的生长发育指标有:

会笑、抬头、认人、独坐、爬、站、走、说话、控制大小便等体重身高前囟乳牙萌出体格发育:抬头、会笑、独坐、站立和走路;精神神经发育:叫爸爸、妈妈学龄儿童还应询问在校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等。儿科病史查体5.既往史

(1)既往患病史

(2)预防接种史

儿科病史查体(1)既往患病史

详细询问:既往患过的疾病;患病时间;治疗结果;

应着重了解传染病史,发热、高热惊厥史皮疹,考虑出疹性疾病;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并详细记录,以供治疗时参考。年长儿或病程较长的疑难病例,应对各系统进行系统回顾。

儿科病史查体(2)预防接种史

对常规接种的疫苗均应逐一询问。

何时接受过何种预防接种,具体次数,有无反应。接种非常规的疫苗也应记录。儿科病史查体6.家族史

家族中有无遗传性、过敏性或急、慢性传染病患者;如有,则应详细了解与患儿接触的情况。父母是否近亲结婚、母亲分娩情况、同胞的健康情况(死亡者应了解原因和死亡年龄)。必要时要询问家庭成员及亲戚的健康状况、父母的职业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和条件,密切接触者、父母对患儿的关爱程度和对患儿所患疾病的认识等。、儿科病史查体7.传染病接触史

疑为传染性疾病者,应详细了解可疑的接触史,包括患儿与疑诊或确诊传染病者的关系、该患者的治疗经过和转归、患儿与该患者的接触方式和时间等。了解父母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基本知识也有助于诊断。儿科病史查体二、体格检查

(一)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1、询问病史建立良好的关系;微笑、呼患儿的名字或小名、乳名,用表扬语言鼓励患儿;消除紧张心理;消除或减少恐惧,取得患儿的信任和合作;

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对外界的反应及智能情况。

儿科病史查体

2、增加患儿的安全感

检查时应尽量让患儿与亲人在一起,婴幼儿可坐或躺在家长的怀里检查,检查者顺应患儿的体位。儿科病史查体3.检查的顺序

灵活掌握要点:(1)容易观察的部位随时查:四肢、躯干、骨骼、全身浅表淋巴结等;(2)安静时:检查心、肺听诊、心率、呼吸次数(3)腹部触诊等易受哭闹影响的项目,一般在患儿开始接受检查时进行;(4)对患儿有刺激而患儿不易接受的部位最后检查,口腔、咽部等,(5)疼痛的部位也应放在最后检查。

儿科病史查体(二)检查方法

1、一般状况:小儿的营养发育情况神志表情对周围事物的反应皮肤颜色体位行走姿势语言能力等,

儿科病史查体2.一般测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身长体重头围胸围儿科病史查体(1)体温

①腋下测温法:常用,安全、方便,保持5~10分钟,36~37℃为正常。②口腔测温法:准确、方便,保持3分钟,37℃为正常,用于神志清楚且配合的6岁以上小儿。③肛门内测温法:测温时间短,准确。36.5~37.5℃为正常,1岁以内小儿、不合作的儿童以及昏迷、休克患儿可采用此方法。儿科病史查体小儿安静时进行。小儿呼吸:频率可通过听诊或观察腹部起伏,观察呼吸的节律和深浅。小儿脉搏:年长儿选择较浅的动脉,如桡动脉来检查,婴幼儿检查股动脉或通过心脏听诊来对比检测。要注意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弱及紧张度。儿科病史查体(2)呼吸、脉搏

年龄呼吸脉搏呼吸:脉搏

新生儿40~45120~1401:3<1岁30~40110~1301:3~1:41~3岁25~30100~1201:3~1:44~7岁20~2580~1001:48~14岁18~2070~901:4儿科病史查体(3)血压不同年龄小儿血压的正常值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mmHg)一80十(年龄×2);舒张压应该为收缩压的2/3。mmHg与kPa的换算为:mmHg测定值÷7.5=kPa值。儿科病史查体3.皮肤和皮下组织

自然光线、保暖皮肤的颜色,有无苍白、黄染、发绀、潮红、皮疹、瘀点(斑)、脱屑、色素沉着,毛发有无异常,触摸皮肤的弹性、皮下组织及脂肪的厚度,有无水肿及水肿的性质。

儿科病史查体4.淋巴结

淋巴结

大小数目活动质地有无粘连压痛颈部、耳后、枕部、腹股沟等部位尤其要认真检查,正常情况下在这些部位可触及单个质软的黄豆大小的淋巴结,活动,无压痛。儿科病史查体5.头部

(1)头颅:大小、形状,头围;前囟大小及紧张度、有无凹陷或隆起;枕秃和颅骨软化、血肿或颅骨缺损等。

(2)面部:有无特殊面容,眼距宽窄,鼻梁高低,注意双耳位置和形状等。

儿科病史查体

眼有无眼睑浮肿、下垂、眼球突出、斜视、结膜充血、眼分泌物、角膜混浊、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射。耳双外耳道有无分泌物、局部红肿及外耳牵拉痛;耳镜检查鼓膜情况。

鼻观察鼻形,注意有无鼻翼扇动、鼻腔分泌物及通气情况。(3)眼、耳、鼻儿科病史查体(4)口腔

口唇色泽有无苍白、发绀、干燥、口角糜烂、疱疹。口腔内颊黏膜、牙龈、硬腭有无充血、溃疡、黏膜斑、鹅口疮,腮腺开口处有无红肿及分泌物,牙齿数目及龋齿数,舌质、舌苔颜色。儿科病史查体咽部扁桃体

双侧扁桃体:是否肿大,有无充血、分泌物、脓点、伪膜咽部:有无溃疡、充血、滤泡增生、咽后壁脓肿等情况。儿科病史查体6.颈部

颈部:是否抵抗,有无斜颈、短颈或颈蹼等畸形;颈椎活动情况;甲状腺有无肿大,气管位置;颈静脉充盈及搏动情况,有无颈肌张力增高或弛缓等。

儿科病史查体7.胸部

(1)胸廓:佝偻病体征:

鸡胸漏斗胸、肋骨串珠、肋膈沟、肋缘外翻等佝偻病的体征;胸廓两侧是否对称,心前区有无隆起,有无桶状胸,肋间隙饱满、凹陷、增宽或变窄等。

儿科病史查体(2)肺视诊:呼吸频率和节律呼吸困难呼吸深浅改变;

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即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在吸气时向内凹陷;

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儿科病史查体触诊:在年幼儿可利用啼哭或说话时进行。听诊:正常小儿呼吸音较成人响,呈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应注意听腋下、肩胛间区及肩胛下区有无异常,因肺炎时这些部位较易听到湿性啰音。听诊时尽量保持小儿安静,小儿啼哭后深吸气时容易闻及细湿啰音。儿科病史查体(3)心视诊: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强弱和搏动范围,正常小儿心尖搏动范围在2~3cm2之内,触诊:主要检查心尖搏动的位置及有无震颤,并应注意出现的部位和性质(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性)。叩诊:叩诊心界可估计心脏大小、形状及其在胸腔的位置,听诊:小儿心脏听诊应在安静环境中进行,

小儿时期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比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响

(P2>A2),

儿科病史查体8.腹部

视诊:肠型或肠蠕动波,新生儿应注意脐部有无分泌物、出血、炎症,脐疝大小。触诊:检查有无压痛时主要观察小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