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作业1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干脆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D)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内外冲突的必定产物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该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因素有马克思主义、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历史土壤,由此可以看出革命爆发因素有内因也有外因。故选D。2.“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C)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D.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解析:“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说明“彼得格勒骚动”由反饥饿浪潮引发。二月革命即由沙俄参与一战导致广阔人民掀起反战、反饥饿、反沙皇专制的革命,最终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项错误。二月革命是彼得格勒人民发动的革命,B项错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二月革命后出现的政权,D项错误。3.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C)时间(俄历)机构(政府)3月2日第一届临时政府5月6日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7月24日其次届联合临时政府9月25日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常见的缘由B.布尔什维克主见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D.假如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解析:表中体现不出两个政权并存与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有关,故A项解除;此时布尔什维克主见和平夺权,故B项错误;表格中临时政府更换频繁说明当时政府执政不力,故C项正确;十月革命是在俄历十月,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4.米高扬在苏共二十大的发言中曾高度评价临时政府:“二月革命的结果,俄国劳动人民获得了民主自由,而这样的民主自由甚至在当时被称为最民主的美国也是不曾有过的。”对此,你的相识是(D)A.正确,二月革命后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B.错误,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C.正确,二月革命使俄国摆脱了帝国主义斗争D.错误,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驾驭实权解析:题干材料认为俄国劳动人民获得了民主自由,该观点是错误的,一是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驾驭实权,二是临时政府接着参与帝国主义斗争,劳动人民根本未获得真正的民主自由。5.沈志华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晰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须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详细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这反映了临时政府(D)A.因决策失误导致失去民心B.对国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推断C.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D.没有切实解决人民关切的问题解析:据材料“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须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可知,临时政府没有切实解决人民关切的问题,故D项正确。6.1917年,普列汉诺夫指出:“假如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号召工农推翻资本主义去夺取政权是荒谬的。”这说明他(B)A.坚持无产阶级参与二月革命B.反对列宁《四月提纲》的主见C.主见建立俄国民主联合政府D.充分认清了俄国当时革命形势解析:据材料“假如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号召工农推翻资本主义去夺取政权是荒谬的”可知普列汉诺夫认为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反对推翻资本主义,1917年4月列宁《四月提纲》主见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B项正确。7.列宁于1917年3月从瑞士发电报给俄国同仁:“完全不得信任新政府,一丝一毫也不支持……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的一党专政。”这说明列宁(C)A.主见必需推翻沙皇政府B.对民众的现实诉求清晰C.要求进行社会主义革命D.反思巴黎公社失败教训解析:二月革命后政权落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社会主义革命还没有完成,因此列宁主见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C项正确。8.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成功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实行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B)A.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B.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斗争D.提出歼灭封建土地制度解析: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不是“以暴力方式夺权”,故A项错误。《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是“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故B项正确。C、D两项不是《四月提纲》的内容,均解除。9.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当天,赤卫队轻而易举地占据了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攻打冬宫时,大门是冬宫防卫长官亲自打开的。这反映了(D)A.沙皇专制统治不堪一击B.工兵代表苏维埃已实际掌权C.《四月提纲》指明白革命方向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得人心解析: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是二月革命的成果,与十月革命无关,故A项错误;B项是十月革命的结果,故错误;《四月提纲》发生在十月革命前,而材料体现的是十月革命的进程,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十月革命遇到的反抗力气很微弱,反映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得人心,故D项正确。10.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长久的地位。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长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C)A.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B.领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D.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解析: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进程,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拓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11.有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文明并存、竞争的局面。这种观点是(A)A.文明史观 B.整体史观C.唯物史观 D.唯心史观解析: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文明并存、竞争”可知考查的是文明史观,故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观点不符。12.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庆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起先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雄宏大业。”上述材料最能体现(B)A.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B.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C.坚决退出斗争的正义性D.俄国工人阶级的壮举解析:材料中“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起先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雄宏大业”等信息最能体现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4~1917年,俄国有一千五百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斗争,四百万人伤残。材料二: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如同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材料三:立即废除地主土地全部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1)材料一指出俄国参与了什么斗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10分)(2)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俄国人民特殊关切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这又引发了什么革命?(14分)(3)依据材料三,十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歼灭私有制的?(6分)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在联系: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冲突,导致了二月革命的爆发。(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突出特点: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政府驾驭着实际的权力。俄国人民关切的最基本的问题——和平、土地、面包没有得到解决。十月革命。(3)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安排给劳动者运用。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西部的主要城市已经有了大工厂和相当浩大的工人阶级队伍,其中大约250万工人从事大规模的制造业和采矿业……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大多数的农夫生活困苦,对拥有土地的贵族,对沙皇政权,怨恨重重,因此,在反对旧政权的斗争中,有可能充当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大卫·科兹《来自上层的革命》材料二:(布尔什维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领路人。……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11月以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名义发动了一次夺权运动。随后不久,莫斯科的政权也被苏维埃夺取。……最终在20世纪20年头末限制了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