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01Specificationformanagementofcentralizedcontrolwarehouseforinform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建军、李冬祥、陈涛、曹永林、谢川、李保生、王冕1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满足新冠疫情防控需求设立的南京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的管理工GB/T22576.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第1部分:通用GB/T27476.1检测实验室安全第1部分GB3160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卫GB/T32146.1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centralized4组织管理4.2应制定闭环管理实施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4.3应设立卫生防疫监督员和消毒专员,指导落实个人防护、规范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4.4应明确附近设置发热门诊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作为联系定点医院。25布局及设施管理5.1.3应设置单独区域,避免对其他食品可能造成的污染。5.1.4不应选择有害废弃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能有效清除的地5.1.5选址周围不应有虫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难以避5.1.6不宜选择易发生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地区,难以避开时应设计必要的防范措施。5.2布局5.2.1监管仓布局应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5.2.2监管仓内各场所应有明显标识,分区管理。5.2.3监管仓的人员和货物进出口应分别设置,货物运输和人员行5.3设施设备5.3.1检测5.3.1.2应配备检验和计量器具,并定期校检。5.3.2信息化5.3.2.1应配备信息化基础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5.3.2.2应搭建监管仓所需的信息化软件系统。5.3.3消毒杀虫5.3.3.2消毒剂配备应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5.3.3.4应配备防霉、防鼠、防蚊蝇设施。5.3.4冷库5.3.4.2冷库应分区管理,分批存放,设置明显标识。冷库宜采取分隔措施。3监管仓工作人员中,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人员即识别为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应按6.4实施闭环管——接触上述人员的服务保障人员,如闭环管理场所的服务工作人员、转运闭环管理人员的驾驶6.2.1监管仓工作人员应经过常规操作、个人防护、消毒、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培训,经培训考核合6.2.3负责消毒的人员应为消毒机构工作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6.3.1监管仓工作人员应完成新冠病毒疫6.3.2普通岗位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性质在规定工作区域活动,避免与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及货物接6.3.3外来人员(含车辆驾乘人员)非必要不得进入监管仓作业区域,确需进入,应询问并登记所在6.3.4车辆进出时,门卫值班员、工作人员和司机三者间应避免不必要的6.4.1.1应建立岗前健康监测登记台账,记录身份信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既往病史等,新上6.4.2.1应实行人员闭环管理集中住宿制度。人员单人单间居住,不同批次人员分区域居住;非工作6.4.2.4进出仓应按规定程序穿脱防护服。进仓前应在指定场所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出仓后应先6.4.2.5身体任何部位不应直接裸露接触货物,一旦接触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消毒。46.4.4.2出现阳性货品时,应及时排查接触阳性货品人员和密切接触人员,按规定实施集中隔离医学7.1.1应识别消杀场所及对象,消毒剂使用应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文7.1.2每一批进出仓货物处置结束后,应对其接触环境(冷库地7.1.3监管仓每日运行结束后,应7.1.4应建立消杀管理台账,记录消杀时间、消杀对象、操作人员7.2.3应建立核酸检测台账,记录核酸检测时间、采样位置、操作人员7.3.1应配备医疗废弃物专用周转箱,周转箱和专用垃圾袋应遵循《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7.3.2放置废弃物的场所应远离冷库和人员生活区,加锁、放鼠,符合环境卫生学要求。存放时间不7.3.3废弃物应集中转运处理,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弃物专用垃圾袋盛装,采用鹅颈式封口,封口严7.4.1仓内地面应耐腐蚀、耐磨、防7.4.2排水系统应完善通畅,道路应有防积7.4.3废弃物和垃圾应使用加盖、不漏水且防腐蚀的容器盛放和运输,放置废弃物和垃圾的场所应密58.2.1应实行网上预约,预约时应填报联系人及企业基本信息、车辆信息、海关信息、食品信息,预8.2.3预约成功后,货物需在预约时间段内到达监管仓。如8.2.4应对来自高风险厂商的冷链食品进行风险预8.3.1取得预约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运输8.3.2入场车辆驾驶员应登记车牌号、姓名、联系电话、现场体温、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情况等信8.3.3监管仓工作人员应对车辆外观、驾驶舱及舱内方向盘、地面等进行消毒,填写消毒记录和消毒8.4.1.2如同一入场车辆装载货物为同一批次,则采样后按照8.8.4.1.3应在采集的标本外部标记清晰、明确、唯一的样品编号,并在相应的采样记录表内填写对应8.4.1.6采样过程中,采样拭子应只接触既定采样位置的表面,避免触碰到其他物体。——如未配置实验室:6检测机构宜在收到样本当日内出具检验报告,最长不应超过8.4.2.1应将产品品名、包装规格、生产企业产品批次、生产日期等均相同的产品确定为同一批次冷链8.4.2.2样品种类包括冷链食品和环境样品,每件冷链食品样品包括外包装、内包装、产品表面共38.4.2.3样品采集的数量应以冷链食品的最小包装单位为计量单位(件),根据同一批次冷链食品的——101-500件的部分按照2%的比例抽取;——>1000件的部分按照0.5%的比例抽取。8.4.3.1.3外包装、内包装和食品采样方法如面涂抹面积不少于10cm×10cm,5件外包装分别用5个棉签涂抹,涂抹完成后放入同一个采件食品分别用5个棉签涂抹,涂抹完成后放入同冷链食品采样结束后应立即进行车辆采样,每辆车辆采集环境样本1例,用同一个拭子采集车厢内壁4个点(底面、左面、右面和后门内部),每个点涂擦物体表面不小于18.4.4.2消毒操作及消毒剂使用应符合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8.4.4.3如发现有货物外箱破损严重的,应立即提报,经承运人同意后,对货物外观进行二次包装后78.4.4.4卸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及废弃物应消毒后再置于指定位置。8.4.4.5现场监督人员应及时纠正现场操作不规范行为,做好问题记录。8.5.2承运人和监管仓工作人员核对入库信息,应8.6.2承运人应提供出库信息,包括货柜号、8.6.3驾驶员应提供行驶证、联系方式便于8.6.5承运人应在出库单上签字,领取《南京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出库证明》后提货离场。提9档案管理9.1监管仓留存的档案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管理:消杀管理台账、核酸检测台账;——作业管理:预约确认信息、入场车辆及驾驶员信息、入场车辆消毒记录、货物采9.2档案资料留存时间不应少于半年。810.2.1.4与阳性货物同仓的货物进行10.2.1进行应急处置,处置结束后应立即封闭阳性货物所在仓区,对地面、运输工具、通风系统等进10.2.2.2出现体温≥37.3℃或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人员时,应对该人员作业和出现9网上预约网上预约审核通过?是准备入仓按时到仓?否否审核通过?是准备入仓按时到仓?否否采样消毒暂存是结果合格?外包装内包装或货体阳性再采再检应急处置是结果合格?否是采样消毒暂存是结果合格?外包装内包装或货体阳性再采再检应急处置是结果合格?否卸货检测提货出库A.2预约入场A.2.1实行网络预约方式,登陆“我的南京”应用程序,填报信息,预约入库时间。A.2.3预约成功后,在预约时间段内到达监管仓。如未按约定时间到达,则重新预约入场。A.3入场消毒A.3.1取得预约信息的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车辆凭预约确认信息排队进入停车场,由停车场工作人员核A.4采样和卸货A.5入仓暂存A.5.1货物由监管仓工作人员确认数量,由专用通道运往监管仓,分区暂A.5.2承运人和监管仓工作人员核对入库信息,承运人携入库通知单返回至开票处,开票处系统完成A.6.1.1监管仓凭结果为合格的检A.6.1.2承运人提供出库信息,驾驶员到达开票处后提供核对信息。A.6.1.3开票处制作出库单,将驾驶员行驶证复印件和出库单装A.6.1.4仓库主管打印出库单,核对驾驶员行驶证、出库单信息,安排出货。A.6.1.5承运人在出库单上签字,领取《南京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出库证明》后离场。等工作的紧急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20号.监测技术规范.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21号.指南和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45号.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55号.炎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