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961~199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呈减少趋势。其中Ⅰ区—青海、甘肃省,Ⅱ区—四川、贵州省,Ⅲ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下降趋势最明显。甲图示意30年间三个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平均日变化,乙图示意三个地区地面能见度年变化趋势(每日14时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乙图中a、b、c三条曲线最可能分别对应() A.I区、Ⅱ区、Ⅲ区 B.Ⅱ区、I区、Ⅲ区 C.Ⅲ区、I区、Ⅱ区 D.I区、Ⅲ区、Ⅱ区2.影响I区、Ⅲ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低 C.地表植被 D.积雪状况3.一天中,在14时统计地面能见度的原因是() A.大气层结稳定,能见度最低 B.太阳辐射最强,大气能见度最高 C.大气悬浮物大量扩散,能见度最高 D.太阳辐射最强,大气能见度最低【答案】1.A2.B3.C【解析】【1题详解】从I、II、III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状况可以大致判断其地面能见度的情况:青海、甘肃位于我国内陆地区且地势较高,多晴天且空气较稀薄;当地经济欠发达,工业污染小,空气洁净。因此,I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总辐射量大,地面能见度高且变化不大,应为a。三个地区比较,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大,工业最发达,大气污染较大,地面能见度最低,应为c,四川、贵州省地面能见度居中,对应b,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I区太阳总辐射较III区高,主要与海拔和天气有关。青海、甘肃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各大洋水汽很难到达,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青海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甘肃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与Ⅲ区相比,I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B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如果受纬度位置影响,Ⅲ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应该大于I区太阳总辐射量,A错误;地表植被、积雪状况不是造成两区域太阳辐射差异的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B。【3题详解】一天中14时前后气温最高,大气垂直运动显著,有利于大气中悬浮物的扩散,地面能见度最高,C正确;14时大气层结并不稳定,A错误;太阳辐射最强是处在当地正午时刻,B错误;太阳辐射最强,大气能见度较高,D错误。故选C。下图示为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 A.三叠纪至新近纪生物种类持续递增 B.二叠纪是爬行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白垩纪后期裸子植物种类大量消失 D.物种大灭绝与地表温度变化无关5.地质学者在皖南山区的上溪群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古生物化石。推测该地层可能抬升于() A.古生代后期 B.寒武纪时期 C.元古宙时期 D.太古宙时期【答案】4.C5.A【解析】【4题详解】读图可知,三叠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总体增加,但在白垩纪后期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A错误;二叠纪处于晚古生代,中生代是爬行类动物的繁盛时期,B错误;白垩纪后期出现物种大灭绝,中生代繁盛的裸子植物种类大量消失,C正确;读图可知,物种大灭绝与地表温度变化有明显相关性,D错误。故选C。【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后来有地质学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可知,上溪群地层区中有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说明其在寒武-奥陶纪为海洋环境,推测古生代中晚期板块碰撞隆升地层出露形成陆地,A正确;太古宙、元古宙、寒武纪时期均早于奥陶纪,演化为陆地环境不会有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BCD错误。故选A。图Ⅰ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Ⅱ为北京市2022年连续两天的天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Ⅰ中() A.①为太阳辐射 B.②为大气吸收 C.③为大气逆辐射 D.④为地面辐射7.图Ⅱ中10月25日比10月24日温差小,是因为图Ⅰ中的()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答案】6.A7.D【解析】【6题详解】阅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A正确;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层的过程,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②为大气中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B错误;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使地面升温,地面向外辐射出地面辐射,③为地面辐射,C错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升温,也会向外产生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指向地面的)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D错误。故选A。【7题详解】阴天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强,对近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结合图Ⅱ可知,25日比24日温差小,是因为25日是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即图Ⅰ中④大气逆辐射增强,D正确;阴天不会影响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即①不会减弱,A错误;阴天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②增强,B错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吸收的能量减少,地面辐射减弱,③减弱,C错误。故选D。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下面小题。气体成分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氮气78.0875.52氧气20.9423.15氩气0.931.28二氧化碳0.03(变动)0.058.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A.氩气 B.臭氧 C.氧气 D.氮气9.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会导致() A.二氧化碳增多 B.臭氧层破坏 C.氮气增加 D.水汽含量减少10.大气中含有少量的臭氧,臭氧能够保护地球生命,是因为能够大量吸收() A.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D.太阳辐射中的长波辐射【答案】8.D9.A10.B【解析】【8题详解】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中氮气约占78%,所以氮气所占比例最大。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9题详解】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会导致二氧化碳增多,A正确。臭氧层破坏是因为制冷剂的使用,B错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与氮气增加无关,C错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跟水汽含量无关,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增温,紫外线属于短波辐射,不属于可见光,所以B正确,CD错误。红外线是对流层大气吸收的,A错误。故选B。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序号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A.植物截留、陆面蒸发、河川储蓄、地下水储蓄 B.陆面蒸发、植物截留、河川储蓄、地下水储蓄 C.地下水储蓄、陆面蒸发、河川储蓄、植物截留 D.陆面蒸发、植物截留、地下水储蓄、河川储蓄12.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关联性最强的是() A.①环节 B.②环节 C.③环节 D.④环节【答案】11.D12.B【解析】【11题详解】陆面蒸发散发应包括植物蒸腾、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蒸发,为甲;乙接纳降水,一部分通过下渗到土壤层,一部分植物散发,故乙为植物截留;丙为地下水储蓄,一部分蒸发掉,一部分通过地下径流流走,另一部分汇入海洋;丁不透水面形成的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等汇集而成的河川储蓄,以径流的形式入海,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主要是植被覆盖率提高,增加下渗,土壤中水分储蓄增多,通过地表进入河流的水分减少,从而降低了洪峰,水土流失减弱,②环节为下渗,B正确;①环节为水汽输送,③环节是地下径流,④环节是地表径流,ACD错误,故选B。科学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图)的海冰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海冰的多少与厄尔尼诺现象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海冰的冻结与消融会影响海水盐度。与2~3月相比,每年8~9月威德尔海() A.温度较高、盐度较低 B.温度较低、盐度升高 C.温度、盐度均较低 D.温度、盐度均较高14.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大幅度减少的年份() A.赤道太平洋东侧沿岸地区干旱加剧 B.赤道太平洋东西两侧海区温差减小 C.赤道太平洋西侧沿岸地区降水偏多 D.南太平洋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增强【答案】13.B14.B【解析】【13题详解】海冰的冻结与消融会影响海水盐度。威德尔海位于南半球,与2~3月夏秋季节相比,每年8~9月冬春威德尔海水温更低,海水结冰,海冰盐度低接近于淡水,剩余海水盐度升高,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14题详解】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大幅度减少的年份,冰退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水位降低,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使秘鲁寒流变弱,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引发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太平洋西部水温异常降低,因此赤道太平洋东侧沿岸地区降水多,A错;赤道太平洋东西两侧海区温差变小,B正确;赤道太平洋西侧沿岸地区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偏少,C错;由于秘鲁寒流和东澳大利亚亚暖流减弱(东南信风减弱所致),南太平洋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也随之减弱,D错。故选B。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下图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潮水位变化过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5.下列关于图中潮、汐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时段属于潮,乙时段属于汐 B.甲时段属于潮,丙时段属于汐 C.乙时段属于潮,丁时段属于汐 D.丙时段属于汐,丁时段属于潮16.丙时段,适宜在当地开展的人类活动是() A.大型满载船舶进港 B.紫菜采集 C.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休闲观潮【答案】15.C16.B【解析】【1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乙丙时段属于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甲丁时段属于汐,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读图可知,丙时段潮水退去,潮水位较低,紫菜出露,适宜紫菜采集,B项正确;大型满载船舶此时不宜进港,容易搁浅,A项错误;开采海底油气资源与潮汐无关,C项错误;观潮一般选择涨潮时,而不是落潮时,D项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7月初,安徽歙县遭遇-轮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境内多条河流水位上涨,河水倒灌入城造成多地积水严重。歙县地处皖南山区,植被覆盖率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477m。歙县水系发达,新安江穿城而过,曲折东南流,流入千岛湖,最终注入东海。下图为歙县水系示意图。(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此次歙县积水难以下渗的原因。.(2)从新安江水库水量的收支状况角度,列举属于“收入”的水循环环节。(3)说明植被盖率高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答案】(1)持续多日降雨致使地下径流已经饱和,积水难以下渗:此次暴雨强度大,地表径流水量大、流速快。(2)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3)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增加下渗,提升地下水含量:植被蒸腾作用增强,使空气中的水汽增多,空气湿度增大。【解析】【小问1详解】影响下渗的因素包括坡度大小、土壤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时间、植被覆盖等因素。从水循环角度主要分析降水与地表径流,从材料可知,此次强降水导致地表径流量大,流速快,下渗少;并且此次持续性的降水导致土壤过湿,地下径流已达饱和状态,积水难以下渗。【小问2详解】材料显示歙县位于新安江水库的上游地区,该地的众多河流最终注入新安江水库,所以新安江水库的水量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输入;新安江水库与库区周边比较,地势较低,雨季时库区周边的降水下渗以地下径流形式汇入水库,再加上水库上方的降水直接进入水库。【小问3详解】分析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从植被涵养水源与调节气候角度描述。植被覆盖率提高以后,降水时减弱了地表径流流速,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河流水位较低时,植被涵养的地下水可以以地下径流的方式补给河水,从而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变化;由于下渗增多,地下水含量增多;植被增多,蒸发、蒸腾量增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湿度增大。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爆发性浓雾是指在30分钟内大气能见度骤降到500米以下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某年4月16日厦门机场遭遇的一次爆发性浓雾,导致机场运行近乎瘫痪。下图示意当年4月16日17:00厦门岛及周边地区气温分布和该日厦门机场大气能见度、气温和云量(将天空分为十等份,天空被遮住几份,云量就是几)的变化。(1)指出该日厦门机场爆发性浓雾开始出现的时间,并说明判断依据。(2)分析该日18:00以后,厦门机场大气能见度迅速下降的原因。(3)推测厦门爆发性浓雾发生前的天气特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21:30前后。大气能见度下降较快,并且在21:30点前后下降至500米以下。(2)18点日落后,太阳辐射消失,地面吸收热量减少;18点后云量骤减,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近地面气温快速下降;午后(17:00)海风明显,带来冷空气(和水汽);降温促使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浓雾形成,大气能见度降低。(3)16日之前有明显的降水过程,16日8点后气温强烈上升。爆发性浓雾形成需要充足的水分;降水天气能够增加地表水分(湿度)和大气湿度;强烈升温又促使地表水分大量蒸发,为浓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爆发性浓雾是指在30分钟内大气能见度骤降到500米以下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判断机场大气能见度下降到500米以下的时间。读图发现21:30前后大气能见度下降比较快,并且在21:30点前后下降至500米以下,推测大雾出现时间大约在21:30前后。【小问2详解】能见度下降与雾有关,从气温下降和大气中水汽充足两个角度分析雾的形成原因。厦门机场18:00后大气能见度迅速下降与浓雾有关,浓雾形成的条件是气温下降和大气中有充足水汽。气温下降的原因是日落后,太阳辐射消失,地面吸收热量减少,云量快速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水汽来自海洋,与海风有关,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该日白天气温高,海风明显,带来了大量水汽。该日18:00以后受地面降温影响,促使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浓雾形成,所以大气能见度降低。【小问3详解】由16日云量和气温变化,结合浓雾形成需要充足水汽判断之前可能有强降水天气。结合云量图,16日18:00之前云量较大,白天8点后气温有明显上升,推测16日之前有明显的降水过程。爆发性浓雾形成需要充足的水分,降水天气能够增加地表水分和大气湿度,结合气温变化曲线可知,强烈升温又促使地表水分大量蒸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为浓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随着夜晚气温下降,爆发性浓雾产生。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广西位于我国西南部,日照充足,但由于广西地形复杂,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下图为广西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广西地形图。(1)描述广西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的空间分布特征。(2)推断甲地的数值范围,并分析甲地年太阳辐射量与周围存在差异的原因。【答案】(1)等值线大致东西延伸;辐射总量南部地区多,北部地区少(空间分布不均);南部地区辐射量变化较大。(2)甲地的数值范围在4600~4800之间。原因:甲地处于河谷地区,两侧高山分布,且为西南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地表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解析】【小问1详解】由左图可以看出,等值线由南向北减少,等值线近似东西延伸;说明广西年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地区多,北部地区少;南部等值线更加密集,说明南部地区辐射量变化较大。【小问2详解】结合等值线数值递增方向的特点可以判断甲地的数值在4600-4800之间。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除纬度,还有天气和地形。对比右图可知,甲地处于河谷地区,两侧高山分布,为西南风(夏季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相对较少,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地表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961~199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呈减少趋势。其中Ⅰ区—青海、甘肃省,Ⅱ区—四川、贵州省,Ⅲ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下降趋势最明显。甲图示意30年间三个地区年太阳总辐射平均日变化,乙图示意三个地区地面能见度年变化趋势(每日14时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乙图中a、b、c三条曲线最可能分别对应() A.I区、Ⅱ区、Ⅲ区 B.Ⅱ区、I区、Ⅲ区 C.Ⅲ区、I区、Ⅱ区 D.I区、Ⅲ区、Ⅱ区2.影响I区、Ⅲ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低 C.地表植被 D.积雪状况3.一天中,在14时统计地面能见度的原因是() A.大气层结稳定,能见度最低 B.太阳辐射最强,大气能见度最高 C.大气悬浮物大量扩散,能见度最高 D.太阳辐射最强,大气能见度最低【答案】1.A2.B3.C【解析】【1题详解】从I、II、III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状况可以大致判断其地面能见度的情况:青海、甘肃位于我国内陆地区且地势较高,多晴天且空气较稀薄;当地经济欠发达,工业污染小,空气洁净。因此,I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总辐射量大,地面能见度高且变化不大,应为a。三个地区比较,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大,工业最发达,大气污染较大,地面能见度最低,应为c,四川、贵州省地面能见度居中,对应b,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I区太阳总辐射较III区高,主要与海拔和天气有关。青海、甘肃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各大洋水汽很难到达,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青海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甘肃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与Ⅲ区相比,I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B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如果受纬度位置影响,Ⅲ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应该大于I区太阳总辐射量,A错误;地表植被、积雪状况不是造成两区域太阳辐射差异的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B。【3题详解】一天中14时前后气温最高,大气垂直运动显著,有利于大气中悬浮物的扩散,地面能见度最高,C正确;14时大气层结并不稳定,A错误;太阳辐射最强是处在当地正午时刻,B错误;太阳辐射最强,大气能见度较高,D错误。故选C。下图示为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 A.三叠纪至新近纪生物种类持续递增 B.二叠纪是爬行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白垩纪后期裸子植物种类大量消失 D.物种大灭绝与地表温度变化无关5.地质学者在皖南山区的上溪群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古生物化石。推测该地层可能抬升于() A.古生代后期 B.寒武纪时期 C.元古宙时期 D.太古宙时期【答案】4.C5.A【解析】【4题详解】读图可知,三叠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总体增加,但在白垩纪后期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A错误;二叠纪处于晚古生代,中生代是爬行类动物的繁盛时期,B错误;白垩纪后期出现物种大灭绝,中生代繁盛的裸子植物种类大量消失,C正确;读图可知,物种大灭绝与地表温度变化有明显相关性,D错误。故选C。【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后来有地质学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可知,上溪群地层区中有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说明其在寒武-奥陶纪为海洋环境,推测古生代中晚期板块碰撞隆升地层出露形成陆地,A正确;太古宙、元古宙、寒武纪时期均早于奥陶纪,演化为陆地环境不会有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BCD错误。故选A。图Ⅰ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Ⅱ为北京市2022年连续两天的天气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Ⅰ中() A.①为太阳辐射 B.②为大气吸收 C.③为大气逆辐射 D.④为地面辐射7.图Ⅱ中10月25日比10月24日温差小,是因为图Ⅰ中的()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答案】6.A7.D【解析】【6题详解】阅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可知,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A正确;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层的过程,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②为大气中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B错误;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使地面升温,地面向外辐射出地面辐射,③为地面辐射,C错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升温,也会向外产生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指向地面的)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D错误。故选A。【7题详解】阴天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强,对近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结合图Ⅱ可知,25日比24日温差小,是因为25日是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即图Ⅰ中④大气逆辐射增强,D正确;阴天不会影响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即①不会减弱,A错误;阴天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②增强,B错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吸收的能量减少,地面辐射减弱,③减弱,C错误。故选D。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表,完成下面小题。气体成分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氮气78.0875.52氧气20.9423.15氩气0.931.28二氧化碳0.03(变动)0.058.干洁空气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成分是() A.氩气 B.臭氧 C.氧气 D.氮气9.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会导致() A.二氧化碳增多 B.臭氧层破坏 C.氮气增加 D.水汽含量减少10.大气中含有少量的臭氧,臭氧能够保护地球生命,是因为能够大量吸收() A.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D.太阳辐射中的长波辐射【答案】8.D9.A10.B【解析】【8题详解】干洁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中氮气约占78%,所以氮气所占比例最大。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9题详解】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会导致二氧化碳增多,A正确。臭氧层破坏是因为制冷剂的使用,B错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与氮气增加无关,C错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跟水汽含量无关,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增温,紫外线属于短波辐射,不属于可见光,所以B正确,CD错误。红外线是对流层大气吸收的,A错误。故选B。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序号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A.植物截留、陆面蒸发、河川储蓄、地下水储蓄 B.陆面蒸发、植物截留、河川储蓄、地下水储蓄 C.地下水储蓄、陆面蒸发、河川储蓄、植物截留 D.陆面蒸发、植物截留、地下水储蓄、河川储蓄12.与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关联性最强的是() A.①环节 B.②环节 C.③环节 D.④环节【答案】11.D12.B【解析】【11题详解】陆面蒸发散发应包括植物蒸腾、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蒸发,为甲;乙接纳降水,一部分通过下渗到土壤层,一部分植物散发,故乙为植物截留;丙为地下水储蓄,一部分蒸发掉,一部分通过地下径流流走,另一部分汇入海洋;丁不透水面形成的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等汇集而成的河川储蓄,以径流的形式入海,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主要是植被覆盖率提高,增加下渗,土壤中水分储蓄增多,通过地表进入河流的水分减少,从而降低了洪峰,水土流失减弱,②环节为下渗,B正确;①环节为水汽输送,③环节是地下径流,④环节是地表径流,ACD错误,故选B。科学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图)的海冰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海冰的多少与厄尔尼诺现象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海冰的冻结与消融会影响海水盐度。与2~3月相比,每年8~9月威德尔海() A.温度较高、盐度较低 B.温度较低、盐度升高 C.温度、盐度均较低 D.温度、盐度均较高14.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大幅度减少的年份() A.赤道太平洋东侧沿岸地区干旱加剧 B.赤道太平洋东西两侧海区温差减小 C.赤道太平洋西侧沿岸地区降水偏多 D.南太平洋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增强【答案】13.B14.B【解析】【13题详解】海冰的冻结与消融会影响海水盐度。威德尔海位于南半球,与2~3月夏秋季节相比,每年8~9月冬春威德尔海水温更低,海水结冰,海冰盐度低接近于淡水,剩余海水盐度升高,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14题详解】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大幅度减少的年份,冰退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水位降低,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使秘鲁寒流变弱,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引发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太平洋西部水温异常降低,因此赤道太平洋东侧沿岸地区降水多,A错;赤道太平洋东西两侧海区温差变小,B正确;赤道太平洋西侧沿岸地区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偏少,C错;由于秘鲁寒流和东澳大利亚亚暖流减弱(东南信风减弱所致),南太平洋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也随之减弱,D错。故选B。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下图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潮水位变化过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5.下列关于图中潮、汐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时段属于潮,乙时段属于汐 B.甲时段属于潮,丙时段属于汐 C.乙时段属于潮,丁时段属于汐 D.丙时段属于汐,丁时段属于潮16.丙时段,适宜在当地开展的人类活动是() A.大型满载船舶进港 B.紫菜采集 C.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休闲观潮【答案】15.C16.B【解析】【1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乙丙时段属于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甲丁时段属于汐,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读图可知,丙时段潮水退去,潮水位较低,紫菜出露,适宜紫菜采集,B项正确;大型满载船舶此时不宜进港,容易搁浅,A项错误;开采海底油气资源与潮汐无关,C项错误;观潮一般选择涨潮时,而不是落潮时,D项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7月初,安徽歙县遭遇-轮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境内多条河流水位上涨,河水倒灌入城造成多地积水严重。歙县地处皖南山区,植被覆盖率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477m。歙县水系发达,新安江穿城而过,曲折东南流,流入千岛湖,最终注入东海。下图为歙县水系示意图。(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此次歙县积水难以下渗的原因。.(2)从新安江水库水量的收支状况角度,列举属于“收入”的水循环环节。(3)说明植被盖率高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答案】(1)持续多日降雨致使地下径流已经饱和,积水难以下渗:此次暴雨强度大,地表径流水量大、流速快。(2)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3)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增加下渗,提升地下水含量:植被蒸腾作用增强,使空气中的水汽增多,空气湿度增大。【解析】【小问1详解】影响下渗的因素包括坡度大小、土壤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时间、植被覆盖等因素。从水循环角度主要分析降水与地表径流,从材料可知,此次强降水导致地表径流量大,流速快,下渗少;并且此次持续性的降水导致土壤过湿,地下径流已达饱和状态,积水难以下渗。【小问2详解】材料显示歙县位于新安江水库的上游地区,该地的众多河流最终注入新安江水库,所以新安江水库的水量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输入;新安江水库与库区周边比较,地势较低,雨季时库区周边的降水下渗以地下径流形式汇入水库,再加上水库上方的降水直接进入水库。【小问3详解】分析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从植被涵养水源与调节气候角度描述。植被覆盖率提高以后,降水时减弱了地表径流流速,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河流水位较低时,植被涵养的地下水可以以地下径流的方式补给河水,从而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变化;由于下渗增多,地下水含量增多;植被增多,蒸发、蒸腾量增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湿度增大。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爆发性浓雾是指在30分钟内大气能见度骤降到500米以下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某年4月16日厦门机场遭遇的一次爆发性浓雾,导致机场运行近乎瘫痪。下图示意当年4月16日17:00厦门岛及周边地区气温分布和该日厦门机场大气能见度、气温和云量(将天空分为十等份,天空被遮住几份,云量就是几)的变化。(1)指出该日厦门机场爆发性浓雾开始出现的时间,并说明判断依据。(2)分析该日18:00以后,厦门机场大气能见度迅速下降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跨境融资合同模板(含汇率风险)3篇
- 2025年度金融服务合同(含贷款)
- 2025年人教A新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自住型商品房预售合同书3篇
- 2025年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英语上册月考试卷
- 2024建筑外架抗风压性能检测合同
- 2025年人教版必修1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个人购房销售协议电子版2024版B版
- 二零二五年涂料原材料采购与供应合同2篇
-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社会研究方法》全套课件(完整版)
- 3D打印行业研究报告
-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教材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5运动图像(专题练习)原卷版+解析
- (2024年)Maya三维建模教案
- 国开电大本科《理工英语4》机考真题(第六套)
- 公共资源交易培训课件
- 护理实习针灸科出科小结
- 信息系统集成方案
- 2024年二级造价师题库(巩固)
- 推广智慧小程序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