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O监测技术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容量管理的应用观察_第1页
PiCCO监测技术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容量管理的应用观察_第2页
PiCCO监测技术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容量管理的应用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iCCO监测技术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容量管理的应用观察目的探讨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PiCCO监测技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进行PiCCO监测技术和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液体复苏48h后,观察组CI升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EVLW、GEDV、SVRI、PCWP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技术能有效监测患者的心脏前后负荷、心功能等指标,指导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可防止对于负荷过重或液体不足为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有显著的预防作用。标签:PiCCO监测技术;重症肺炎;心力衰竭;容量管理肺炎患者由于严重感染,摄取量不足等原因,往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进行液体复苏,这类患者往往与心力衰竭相关,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增加。PiCC0监测技术以微创方法获得心脏前后负荷、心功能等指标,据此精确地进行指导补液及正确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为了研究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PiCC0监测技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本文特对30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为30例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在15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例,女性5例;根据心功能分级:6例3级,9例4级;年龄最小50岁,年龄最大86岁,平均(68.0±3.5)岁;在15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区间在45~84岁,平均(63_5±3.1)岁;根据心功能分级:3级8例,4级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入选标准(1)临床表现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且已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患者;(2)除本病外无其他严重威胁生命的组织或器官器质性疾病,了解两种监测方法,并自愿选择其中一种,且能耐受所选方式的患者;(3)精神正常,有意识,能够完成和顺利的回答研究人员提出的与疾病患者相关的问题;(4)患者了解本研究并自愿加入,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5)本研究及分组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1.3监测方法全部患者的疾病治疗方法相同,护理措施相同,对照组患者实施多功能监护仪监测,主要监测患者基础生命体征中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指标,呋塞米为常规治疗药物,使用剂量和输入速度根据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观察组患者通过德国PULSION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容量监测仪实施PiCCO监测,穿刺患者左侧颈内静脉,放置双腔深静脉导管对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测,再通过左侧股动脉放置PICCO导管连接PICCO仪,深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端并连接PICCO温度传感器,对心脏排血量通过锚泊曲线和动脉热稀释法进行持续性监测,对有创动脉压通过压力换能器进行监测,分别对胸腔内平均动脉压,心脏功能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进行监测,液体复苏及选择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依据为监测结果。1.4观察项目和指标观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具体为心脏功能指数(cI)、血管外肺水(EVLW)、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肺动脉楔压(PCWP)。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壤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经过观察發现,复苏48h后,观察组CI升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EVLW、GEDV、SVRI、PCWP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常合并呼吸衰竭及其他器官受累表现,其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是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时需加强液体管理,预防患者出现肺水肿,在此基础上加用血管活性药物,以减少单纯为维持血压而使用大量的液体复苏,对于心功能失代偿所致的患者死亡可起到有效的预防效果。传统的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对于心脏功能变化难以提供一个完整的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反映,但是PiCCO监测对于参数可以进行准确、纤细的测定,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变化调整,能同时观察心功能多方位指标并纠正心力衰竭,从而尽最大可能保证体循环正常运作,改善心力衰竭,促进病情的恢复和好转。该监测有如下的优点:只需一条中心静脉导管和一条动脉通路进行整个监测,无需使用右心导管,对患者的实质性伤害更低;临床可直观应用各类参数结果,监测每次心博指标,及时治疗,对仅凭x线胸片争论是否存在肺水肿的问题可进行有效解决;可以更简单的使用该操作。监测结果不受操作的影响;PiCCO导管留置一般留置时间为10d;有备用电池保证监测的连续性。PiCCO技术结合经肺温度稀释法与动脉搏动曲线分析技术两种原理对患者的外周阻力、心功能、容量状态、肺血管通透性、组织代谢等指标时进行测量,保证监测的全面、及时、深入。心输出量变化可通过PiCCO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对强心药物的作用能及时进行有效评估。通过监测SVRI指标,在区分休克的类型的同时,还可以及时调整并有效评估去甲肾上腺素等缩血管药物的应用情况。PiCCO技术在监测心脏前负荷时,不受循环容量、儿茶酚胺、机械通气等各项因素的影响,特别对于大多需要机械通气的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