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姓名班级制作人:审核:高一历史组【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学习目标】【时空观念】能够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北齐北周陈对峙形势图来概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历史解释】【史料实证】通过学思之窗等史料阅读,分析南方经济的开发,认识北方人民南下在江南开发的作用;通过教材史料阅读的资料,学生多角度评价孝文帝的改革。【唯物史观】运用历史发展观点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与社会经济、民族关系的发展,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认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为以后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教学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民族交融、江南开发【教学难点】多角度评价孝文帝改革【知识梳理】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你知道《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三个国家?建立者分别是谁,定都在哪?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指出三国与西晋是如何更替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p26、27地图内容,概括东汉以来西、北边陲哪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思考东晋与南朝的政权是如何更替的?东晋政权的支柱是什么?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及影响?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并思考:十六国的政权更迭状况如何?它们有何特征?7、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曾经由哪两个政权完成统一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北魏之后北方的政权有哪些?这种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如何结束的?【合作探究】结合教材史料阅读和学习拓展,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概念解读】士族制度的形成与特点形成: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萌生于东汉形成于魏晋。曹丕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后来逐渐成为世家官僚垄断选举的工具。西晋建立后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特点:门阀士族拥有特权并与庶族保持着严格界限。政治上他们累世做职闲望重的高官;经济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人口不向国家纳租服役;社会地位高人一等排斥庶族寒门。【达标检测】1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其诗作《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此可推知,该时期()A中央政府与地方军阀间的矛盾激化B战乱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C分裂割据客观上推动统一D大一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2.东晋政府起初登记北方"侨人"户籍为"白籍",以区别于南方土著居民的"黄籍",享有免调和免役的优待。后来,东晋王朝对他们实施"土断"政策,就地编入"黄籍",取消优待。东晋"侨人"政策变化()A,满足了东晋王朝的兵源需要B,解决了东晋王朝的社会矛盾C,加速了南北人民的交往融合D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3某同学在学习3~6世纪的历史时,发现教材的题目编排是"三国与西晋""东晋与南朝""北民南迁与边疆民族内迁""十六国与北朝"。可见他学习的主题是()A.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游牧民族的不断汉化D,统一国家建立与巩固4.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诸葛亮"七擒孟获",采取攻心战策略,达到了孟获投降、南中平定、蛮族归心的结果。这一事件反映了蜀汉(A.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B.采取了和平友善的民族政策C.完成了江南地区的统一D.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5.公元351年,氏族首领符坚自称"天王",建立前秦,利用汉族士人治国参政,甚至任用少数汉人为其决策。符坚此举()A.利于提高前秦政治统治能力B.保障了前秦政权长治久安C打破了门阀世族的政治垄断D.消弭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6.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统一的西晋政权短命而亡,原因不包括A.少数民族反抗剥削压迫的斗争B八王之乱削弱了统治C内的匈奴贵族灭亡了西晋政权D.内迁的鲜卑贵族灭亡了西晋政权7.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自迁都洛邑后,便立即下令加紧修建孔庙祭孔。又给予孔子后裔土地与银钱,让他们可以继续祭祀这位祖先。这说明孝文帝()A.认同汉族文化B.注重发展经济C.锐意改革旧俗D.潜心文学创作8.北魏孝文帝模仿汉制"立孔子庙于京师(平城)",并亲赴鲁城(曲阜)孔庙祭祀,曾下诏:严令取消民间"求财求子消灾去病"的孔庙祭祀活动,重续了国家对孔庙的管理制度。孝文帝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