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鉴赏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1页
杜甫诗歌鉴赏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2页
杜甫诗歌鉴赏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3页
杜甫诗歌鉴赏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4页
杜甫诗歌鉴赏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圣的眼泪

—杜甫诗歌鉴赏

呜咽、泣涕、人哭、鬼哭、山河哭、花鸟哭……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构建动场

杜甫

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国都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756年8月,杜甫也被叛军抓到长安,因他官职卑微才免于囚禁。他远离亲人,孤身一人在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他用他的笔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活动一:在朗读中品味“泪”之情感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最悲伤)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最无奈)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最思念)

活动一:在朗读中品味“泪”之情感

这三句都是含泪的诗句。请同学们思考,这几句诗情感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每一句中的“泪”应该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阐述原因。活动二:在诗句间感悟显性之“泪”

在这三首诗中,杜甫的眼泪到底为谁而流?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这三首诗体会“泪”中深刻的情感,做好批注,先小组合作交流,再班级交流。(提示:可以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炼字、意境、情感等方面赏析。)活动三:在情境中体会隐性之“泪”

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百姓遭受的苦难担忧,为亲人的平安担忧。他被叛军抓住滞留长安大半年,终于在757年4月逃出长安投奔唐肃宗,并被唐肃宗授为左拾遗。但不久就因受房琯案牵连被贬。759年秋天,杜甫弃官辗转到了巴陵。761年春,他求亲告友,在成都的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多年漂泊的杜甫终于有了一个安身之所。可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wéi)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ɡ)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ɡ)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é)顷(qǐnɡ)/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ānɡ)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活动三:在情境中体会隐性之“泪”

题目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难道“破”的只有茅屋吗?请自由朗读诗歌,梳理并描写全诗中直接或者隐含提到“破”的事物。

秋风破屋

群童破茅

娇儿破被

丧乱破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生活极其穷困潦倒的杜甫又发出了怎样的呼告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秋风破屋

群童破茅

娇儿破被

丧乱破屋活动三:在情境中体会隐性之“泪”

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句句含“泪”

杜甫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影响很深。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他7岁作诗,15岁便名扬天下,从小就心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25岁,登泰山立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35岁时,他来到长安应试,却遭到小人的谗言,没有得到重用。45岁,安史之乱爆发,看到人们当时困苦的生活情景,他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9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依然用热辣的泪写道“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灾难为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江汉》)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俯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任何一个诗人都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俄·别林斯基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44岁的杜甫写下了: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公元761年,50岁的杜甫流落四川,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公元770年冬天,寒风刺骨,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59岁的杜甫病倒了,但他还是用残臂写下了: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

综合建模

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注释】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辗转多地,历经磨难,,北归无望。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江汉”’点题,“思归客”意指诗人思归而不能归,包含着无限辛酸。B.领联对仗工整,情景相融,通过描写眼前自然景物,营造凄凉冷清的意境。C.尾联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与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异曲同工。D.整首诗格调低沉,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孤独飘零、苦无亲朋的烦闷之情。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一句的妙处。

当堂检测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首联“江汉”’点题,“思归客”意指诗人思归而不能归,包含着无限辛酸。B.领联对仗工整,情景相融,通过描写眼前自然景物,营造凄凉冷清的意境。C.尾联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与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异曲同工。D.整首诗格调低沉,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孤独飘零、苦无亲朋的烦闷之情。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一句的妙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日”比喻诗人“暮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以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当堂检测A层:请以《杜甫,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随笔。B层:1、请以《杜甫,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随笔。

2、根据学案助读资料,仿照示例,梳理杜甫的思想,完成下列表格。

作业设计时期风格特点代表作代表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