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 第2版 课件 第七章 要素分配理论_第1页
经济学基础 第2版 课件 第七章 要素分配理论_第2页
经济学基础 第2版 课件 第七章 要素分配理论_第3页
经济学基础 第2版 课件 第七章 要素分配理论_第4页
经济学基础 第2版 课件 第七章 要素分配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要素分配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分析第一节工资理论、地租理论、利息理论和利润理论第二节收入分配理论第三节第七章要素分配理论本章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2)掌握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3)了解工资、利率、地租的决定以及利润理论(4)理解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技能目标:(1)能够利用要素的价格决定原理,分析现实要素市场中的问题(2)能绘制出洛伦兹曲线并分析其经济学意义

在前面章节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分析的是产品市场,而在经济的循环图中,我们知道还存在一个要素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共同作用。在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要素市场为企业提供生产要素用于产品生产,为家庭提供收入用于产品消费。本章将对生产要素市场进行详细地分析。4家庭众企业产品的价格决定要素的价格决定产品市场要素市场消费者的产品需求生产者的产品供给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消费者的要素供给消费行为生产行为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微观经济学的市场循环流动模型$家庭企业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分析一、生产要素的需求分析二、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三、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引导案例

花农的工资在这个案例中所运用到的就是要素分配理论中的工资理论,接下来让我们系统学习什么是要素分配理论。你是如何理解要素分配理论的?

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投入,即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四种生产要素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在要素市场上,要素的需求者与供给者在家庭和厂商之间进行了换位: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厂商的需求,而产品的需求是消费者的需求。一、生产要素的需求分析

(1)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间接性,是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于消费者。消费者的目的是为了直接满足各种需要(直接效用),直接用于消费。在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厂商的目的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利益。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起了对生产要素的间接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的特点:

(2)生产要素市场上的需求具有共同性,或者联合性。对(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存的需求。这个特点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一种产品的生产必须是多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要素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

生产要素的需求的特点:

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价格。一般而言,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越大,该产品的价格越高,则生产这种产品所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就越大。2.生产要素密集类型,也可以称为是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生产的技术决定了对某种生产要素需求的大小。3.生产要素的价格及其可替代性。企业一般要用价格低的生产要素替代价格高的生产要素,从而生产要素的价格本身对其需求就有重要的影响。影响生产要素需求变动的因素

完全竞争厂商(所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假定:完全竞争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单一产品、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强调:利润最大化要求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必须相等。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产品市场(产品数量的决定),而且也适用于要素市场(要素使用量的决定)。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进而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1、要素的边际收益: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增加产量的收益,等于要素投入带来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我们把它叫做边际产品价值,用VMP表示。当产品都按统一的价格P销售时,要素的边际收益由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所决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边际产量存在递减的规律,所以要素的边际收益也存在递减规律。当只使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时,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L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VMP0L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2、要素的边际成本(MFC):是指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当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单个要素供给者和要素需求者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当只使用劳动一种生产要素时,要素的边际成本便是劳动市场上劳动的工资,用W表示。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L1L0L20W1W0W2BVMP=DACMC=P=W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边际要素成本(W)

厂商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如果VMP>W,即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大于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成本,厂家有利可图,就会增加该要素的需求量;反之,厂商就会减少该要素的需求量。而当一单位要素的所带来的收益恰好等于该要素的成本时,即VMP=W,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处于均衡状态。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

从要素的供给来看,它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产中间产品(中间要素)的厂商,一个是来自个人或家庭。由于中间产品的供给跟一般产品的供给一样,因此本章主要分析要素所有者为个人或家庭的情况。个人或家庭在消费理论中是消费者,在要素价格理论中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个人或家庭拥有并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供给是指在不同的报酬下生产要素市场上所提供的要素数量。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对提供一定数量生产要素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

在消费理论章节,我们已经讨论过消费者所采取的不同行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因此本部分我们要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中去建立其要素供给量和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消费者所拥有生产要素的供给特点:要素数量在一定时期内总是保持不变的。如一天只有24个小时,工作时间则不能超过24,剩下的时间则保留自用。实际上,对于消费者而言,便是在要素价格一定的前提下,将所拥有的要素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中进行分配以获得效用最大化。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

通过怎样的分配方式消费者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呢?作为要素供给的这部分要素的边际效用要等于作为保留自用的这部分要素的边际效用。如果作为要素供给的最后一单位要素带来的边际效用大于保留自用的最后一单位要素的边际效用,则可以通过增加要素供给,减少保留自用部分来增加总效用,直到二者相等实现总效用最大;反之则可以减少要素供给,增加保留自用部分以增加总效用。

这也是边际平衡在生活当中的运用:任何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分摊平衡点一定是每种用途的最后一单位带来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时总效用达到最大。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

在实现边际平衡的过程中,消费者作为要素供给者,通过提供要素获得收入而增加效用。一般情况下,在要素市场上,当要素价格上升,则意味着消费者提供要素的收入会增加,则效用会增加,因此消费者会愿意增加要素的供给,反之要素价格下降会减少要素的供给,其供给价格和数量呈同方向变动。因此,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但不同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又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如土地,由于总量有限,所以其供给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劳动的供给也由于其本身的特点是向后背弯的。

二、生产要素的供给分析

要素价格同产品价格一样,是由其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均衡价格为要素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处代表的价格。21三、生产要素市场均衡1.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B.要素的边际效用递减C.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都不正确A2.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不包括()A.是一种直接需求B.是一种联合需求C.是一种间接需求D.是一种派生需求A3.生产要素使用的原则是()A.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B.产品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C.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D.要素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C4.在两部门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是由()决定A.厂商 B.家庭C.厂商和家庭共同决定 D.以上都不正确C第七章要素分配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分析第一节工资理论、地租理论、利息理论和利润理论第二节收入分配理论第三节第二节:工资理论、地租理论、利息理论和利润理论一、工资理论二、地租理论三、利息理论四、利润理论

工资是劳动力提供劳务之后所获得的报酬,即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劳动者提供了劳动,获得了作为收入的工资。

1、根据计算方式不同,可分为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2、根据支付的手段不同,可分为货币工资和实物工资。

3、根据购买力不同,可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一、工资理论对劳动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劳动的边际收益。随着劳动这一要素的使用量增加,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因此随着劳动数量的增加,厂商愿意为每一单位劳动支付的价格呈下降趋势,所以劳动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与前一小节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一致。(一)劳动的需求曲线劳动的供给实际上就是分析时间这种资源的分配问题,即如何安排闲暇和劳动。实际上,闲暇便是属于要素的保留自用,剩下的时间便是用于劳动这种要素的供给;闲暇可以带来身心的享受,获得效用,同样劳动的供给可以带来收入,获得效用。消费者需要在闲暇与收入之间做出选择,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二)劳动的供给曲线

1.替代效应: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用多劳动替代闲暇。由于闲暇与劳动之间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即当消费者增加闲暇时必须减少劳动时间,增加劳动时必须减少闲暇。我们可以把劳动的工资看成选择闲暇的机会成本,当工资提高时,选择闲暇放弃的代价增加,机会成本增加,所以往往消费者此时愿意以增加劳动来代替闲暇。

当工资率提高时,会给消费者带来两种效应:

2.收入效应:工资率越高,个人越有条件享受更多的娱乐,越不愿意增加劳动的供给。实际上,工资可以看成闲暇的价格,因为当你选择闲暇,意味着你损失了工资带来的收入,从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闲暇当做一种商品,是用这份工资购买了闲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闲暇价格上升,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此时消费者提供同样的劳动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会增加对闲暇商品的购买,相应地便是减少劳动的供给。当工资率提高时,会给消费者带来两种效应:

在工资率较低时,收入低,闲暇的效用较小,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收入大大提高,闲暇的效用增加,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劳动的供给曲线主要由收入和闲暇的效用两者决定:35向后背弯的劳动供给曲线aLWL3L2L1W3W2W1ObcS

将所有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加总,便可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但应该注意的是:虽然单个劳动者的供给曲线向后背弯,但是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并不一定会如此。当工资水平较高时,现有劳动者可能会减少劳动供给,但是由于高工资的吸引,会有新的劳动者加入进来,从而总的市场供给曲线还是会向右上方倾斜,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的增加而增加。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水平是由所有劳动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

劳动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水平。左图的纵横两轴分别代表工资率和劳动数量。劳动需求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劳动供给曲线S开始向右上方倾斜,过一定点后,转而向左上方弯曲。曲线D和曲线S的交点E,决定了劳动要素的均衡数量为L0,劳动的均衡价格为W0。工资的形成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工资差异是非常大的。实际上每一个岗位都有特定的需求与供给,所以由各自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形成的工资会有天然的差异。通过调查分析,我国的工资差异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一是补偿性工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工种之间的差异导致的,因为各工种吸引力不同,必须通过提高工资来吸引人们进去那些吸引力较小的工作岗位,此时的供给小于需求,所提供的补偿形成的工资率差异成为补偿性差异。比如高空作用工人的高工资。(三)工资差异的形成

二是劳动质量本身造成的差异。由于劳动力之间在接受教育、培训的程度不同,往往造成了不同劳动者之间工作能力的差异,对不同劳动者的需求不一致,这也就造成了对不同能力支付的报酬不同。如一般保洁人员的工资和企业经理的工资。三是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工资差异。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市场之间的分割,同样的劳动对自己愿意接受的工资水平会存在差异,因此同样的劳动在不同市场上所获得的报酬不一致。如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工资的差异。(三)工资差异的形成

案例:为什么在高档餐厅,侍者的工资比助理厨师要高?在高档餐厅,一名侍者一个晚上光小费都可以挣好几百块,而同一餐厅的助理厨师却只能挣到几十块。对于餐厅而言,两份工作都同样重要,但大多数人相比都认同,成为一名优秀的助理厨师所需要的经验、天赋和训练,比做好一名侍者要多得多,但是为什么反而侍者的工资要高的多呢?(三)工资差异的形成1.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B.劳动的边际效用递减C.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都不正确A2.单个劳动的供给曲线()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向后背弯D.向左上方倾斜C3.当闲暇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是()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B.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C.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后弯曲D.以上都不正确A4.最低工资标准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失业 B.贫富差距C.危及一部分企业生存 D.以上都是D

二、地租理论

土地与地租

在经济学中,土地泛指地面、矿山、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数量固定并可以反复多次使用的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由于土地这种自然资源并非人类劳动的产物,也不能通过人类劳动增加,其具有数量有限、位置不变和不可再生等特点。

地租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即土地所有者提供了土地后得到的报酬。地租的高低也由土地的供求决定。地租高低的决定具有与劳动的工资和资本的利息不完全相同的特点。二、地租理论

土地的需求

租地人对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土地的边际产量仍然存在递减的规律,因此随着土地使用量的增加,土地的边际收益递减,土地使用者愿意为租用土地支付的租金就会随之下降。因此,土地的需求曲线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向右下方倾斜。(一)地租的决定

土地的供给

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既不能流动,也不能再生,其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不管地租怎么变化,土地的供给都始终保持不变。(一)地租的决定RR0ON0SEN

地租的决定

土地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两条线的交点决定地租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不能增加,这样,地租就有不断上升趋势。(一)地租的决定

与其它资产一样,土地也有市场价格。地租是使用土地的报酬,租用者只有使用权。

地价则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购买者具有所有权。一般来说,地价与地租成正比,与利率成反比,即地价=地租/利率如假定利率为5%,每亩地的年地租为2000元,则土地价格为40000元。(一)地租的决定

房价上涨是因为地价贵吗?降低地价是否就一定可以使房价下降?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房价是怎么形成的。房子作为一种商品,它的价格仍然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对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源于对住房的需求,是间接的引致需求,属于房地产商成本的一部分。在价格理论里面,是价格决定成本,而不是成本决定价格。

(一)地租的决定实际上,土地的价格也并不是政府想卖多贵就能卖多贵,这也是源于对土地的需求和供给。往往价格过高都是由于出现了供需之间的矛盾,恰恰是购房者的过度需求抬高了房价,从而抬高了地价。无论如何,只有通过不断增加土地供给,放宽土地用途转换的限制,允许其他供给源进入市场,才能有效缓解供需之间的矛盾,减慢实际房价的增长。因此,对于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我们应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出发,不能单纯从一个角度去分析理解。(一)地租的决定准租金有些要素,如一些设施,其数量在短期内也是固定不变,租用这些设施而支付的报酬也类似于地租,被称为准租金。所谓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准租金只在短期内存在。(二)准租金和经济租金QPOP1SMCQ2AVCE2P2F1Q1BPQOSACSMCAVCACP0DE可变总成本为OECQ0,准租金为P0ECAQ0(二)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经济租金是提供一定数量的要素,要素所有者实际得到的报酬与愿意接受的最低报酬之差,类似于生产者剩余。经济租金在长期中也存在。

(二)准租金和经济租金56

如图所示,提供要素的边际线描述的是每多提供1单位要素的成本,即要素所有者要求的最低报酬。假如要素价格为p,那么,经济租金是图中阴影区域的面积。0数量价格SpDEA(二)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1.土地的使用价格是()A.地价B.地租C.准租金D.经济租金B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土地的边际生产力()A.递减B.递增C.不变D.不确定A3.土地的供给曲线()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垂直于横轴D.垂直于纵轴C4.准租金是()A.在长期中存在的B.是对于可变投入的支付C.是对总投入的支付D.是对固定投入的支付D

三、利息理论

(一)资本与利率

资本是指由于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商品和劳务的物品,如机器设备、住房等。主要特点有:

1、数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经济活动生产出来;

2、生产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3、它是作为投入要素,通过用于生产过程来获得更多的产品和劳务。

当资本作为投入要素,服务于生产时,也有一个价格,即使用资本的价格,这个价格通常称为利息,用利息率或利率(r)来表示。

注意:资本本身既有一个市场价格,可以在市场上进行出售,也有一个使用价格,在市场上被租借出去提供服务获得的收益。

例如,一台市场价格为2000元的机器被使用一年得到的收入是200,则机器提供服务的价格或利率是200/2000=10%。

资本服务的价格或利率=资本服务的收益/资本的市场价格。(一)资本与利率

实际上,我们在分析资本的价格时,是从以往的分析中加入了时间维度,是分析资本所有者在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问题。对于任何人来说,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现期与未来之间始终更偏好现期消费带来的满足感,因此如果要人们放弃现期消费让渡资本所有权,则必须要有相应的补偿,这个补偿就是利息。只有当利息收入带来的满足感大于了资本现期消费带来的满足感,人们才愿意让渡资本的所有权。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认为,利息起源于时间,起源于人的耐心,只要与时间有关的现象,都涉及利息。(一)资本与利率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能够把握的都是现在,未来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因此推迟消费面临的风险就越大,补偿就越高,补偿就是利率的基础。未来越是不确定,利息就越高;消费推迟的越久,利息也越高。对于资本而言,由于既能通过现期消费获得效用,也能投资于未来获得收入,增加效用,因此在面临现期与未来之间的选择时同样应该满足边际平衡的原则,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一)资本与利率

在实现边际平衡的过程中,每一单位资本能够获得的边际效用跟它的价格有关,即利息影响单位资本的边际效用。

资本跟一般商品一样,它的价格仍然由市场资本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一)资本与利率

由于资本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给企业增加收入,从而增加利润,所以便产生了对资本的需求,资本的需求可以用投资来代表。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区别,现在的投资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消费。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追求的是终身每一个时间点上的总效用最大化,而不是单独的今天或明天的效用最大化。所以我们会为了更好的未来享受放弃现在暂时的消费满足感,把现在的消费通过投资转移到未来消费。资本的需求

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资本所带来的的收益增量是递减的,所以随着资本投入量的增加,企业愿意为单位资本支付的价格是下降的,资本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资本的需求

资本的供给主是指在各种可能的利率水平下人们愿意提供的资本数量。资本的供给,依存于人们愿意提供的资本,即人们的收入用于个人消费以后的余额,称为储蓄。人们进行储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因此利率越高,人们越愿意储蓄,反之利率越低,储蓄越少。0Kr资本的需求曲线orK资本的供给曲线资本的供给69iDSKK0i0O(二)利率的决定E两条曲线(D和S)的交点为E,均衡利率为I0,它表示利率为I0时,投资者对资本的需求恰好等于储蓄者愿意提供的资本,两者均为K0。1.资本的价格称为()A.利息B.工资C.租金D.利润A2.资本使用权的让渡实际上是在平衡()A.储蓄与投资B.工作与享受C.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D.以上都不正确C3.利率的形成是由于()A.市场对资本的需求与供给B.政府制定C.中央银行制定D.对投资的偏好A4.利率管制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资金短缺 B.生产下降C.物价上涨 D.黑市交易ABCD

(一)正常利润

企业家才能的价格或报酬,其包括在企业的成本(隐成本)中,其性质与工资类似,由企业家才能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由于每个人的天赋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且培养企业家的成本巨大,因此企业家的供给往往很少;而企业家才能是企业生产活动组织好坏和生产能力大小的关键性因素,其需求是比较大的。企业家才能的供需特点,决定了企业家才能的价格必然是很高的。四、利润理论(二)超额利润(经济利润)——

创新产生的超额利润。引入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料来源;采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承担风险的超额利润——垄断的超额利润75四、利润理论

(三)利润在经济中的作用

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润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利润可以:(1)鼓励厂商更好地管理企业,提高效益;(2)鼓励厂商创新,有利于社会进步;(3)鼓励厂商承担风险;(4)驱使厂商降低成本,有效利用资源;(5)引导投资,合理配置社会资源。76四、利润理论

1.正常利润是()A.机会成本B.隐成本C.属于会计利润D.以上都正确D2.一般情况下,经济利润()A.等于会计利润B.大于会计利润C.小于会计利润D.不确定C3.经济利润的来源()A.创新B.承担风险C.垄断的超额利润D.以上都是D第七章要素分配理论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分析第一节工资理论、地租理论、利息理论和利润理论第二节收入分配理论第三节第三节:收入分配理论一、洛伦兹曲线二、基尼系数三、效率与公平

一、洛伦兹曲线

含义: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所形成的收入累计百分比列为纵座标,将一国总人口累计百分比列为横座标,然后将这样得到的总人口累计百分比与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绘制在一张图形上,即为洛伦兹曲线。作用:主要用于分析一国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在洛伦兹曲线中,弯曲程度越大,分配程度越不平均;弯曲程度越小,分配越平均。83一、洛伦兹曲线84BAOYA绝对平等曲线绝对不平等曲线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人口累计百分比(%)收入累计百分比(%)

OP100%100%YB一、洛伦兹曲线

OY线为45°线,在这条线上,每20%的人口得到2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绝对平等,称为绝对平等线。

OPY表示收入绝对不平等,是绝对不平等线。一般情况下,洛伦斯曲线介于OY与OPY之间。洛伦斯曲线与OY越接近,收入分配愈平等。洛伦斯曲线与OPY越接近,收入分配愈不平等。一、洛伦兹曲线

根据瑞士信贷“2017年全球财富报告”(CreditSuisse:GlobalWealthReport2017)的统计,占全球人口0.7%的百万富豪握有46%的全球财富;百万富豪中43%的人居住在美国,其次是英国(7%)、日本(6%)、法国(5%)、德国(5%)、中国(5%)、意大利(4%)、加拿大(3%)、澳大利亚(3%)、瑞典(2%)及韩国(2%)。随着财富向富裕阶层集中,贫富分化也在扩大:占全球人口70.1%、家庭财产不到1万美元的底层家庭控制的财富只占全球财富的2.7%;财产在1万美元至10万美元、占人口21.3%的家庭控制的财富占全球财富的11.6%;财产在1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占人口7.9%的家庭控制的财富占全球财富的39.7%。一、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A/A+B

基尼系数:在洛伦兹曲线中,面积A部分称为“不平等面积”;面积A+B部分称为“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l,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l之间。二、基尼系数二、基尼系数

0.4是国际警戒线。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应该说,是对许多国家实践经验的一种抽象与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各国国情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数量界限只能用作各国宏观调控的参照系,而不能成为禁锢和教条。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一些国家的基尼系数超过0.4却并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比如,据1999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报告书介绍,1994年南非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9,美国达到了0.40,菲律宾达到了0.43,1995年巴西达到了0.60,墨西哥达到了0.54,委内瑞拉达到了0.47,1996年俄罗斯达到了0.48。二、基尼系数

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收入中位数创历史新高,同年美国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基尼系数创50年来新高。2018年美国基尼系数上升至0.485。2017年该系数为0.482。美国人口普查局表示,尽管两年之间数字变化看似不明显,却具有统计意义。基尼系数是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系数介于0和1之间,数值越大,反映住户收入差距越大。二、基尼系数

影响基尼系数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要低于资本主义国家,这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统一的按劳分配,而劳动能力的差别所引起的收入差异一般只能相差3-5倍;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收入差距扩大。

2、经济体制。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基尼系数较低,改革开放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基尼系数有所上升。

3、法律制度。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国家,劳动者的利益往往受到侵害,收入水平受到影响,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

4、教育因素。随着教育资源的普及,有助于减小收入分配差距。二、基尼系数

在理解基尼系数的时候应注意的点:基尼系数代表的是统计点这个时间的瞬时收入情况。实际上某一个时间点的收入并不能代表某一个人的终身收入,对于社会的收入差距更合理可能是用终身收入进行衡量。不同的职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收入变化是由差别的,如公务员相对来说任何年龄其收入都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大的波动;而创业者可能开始收入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很低甚至为负,到一定的年龄后才会稳步增加;而还有些可能是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