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版职业教育智慧校园解决方案_第1页
2024年版职业教育智慧校园解决方案_第2页
2024年版职业教育智慧校园解决方案_第3页
2024年版职业教育智慧校园解决方案_第4页
2024年版职业教育智慧校园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智慧校园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5

1.1建设背景.........................................................................5

1.2项目概览...................................................................6

第2章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7

2.1指导思想.....................................................................7

2.2建设目标......................................................................8

第3章建设原则与意义....................................10

3.1建设原则.....................................................................10

3.2应用逻辑体系结构............................................................11

3.3物理部署体系结构............................................................12

3.4技术开发的体系结构..........................................................12

3.5云平台技术架构..............................................................14

第4章项目建设内容......................................15

4.1硬件建设.....................................................................15

4.1.1系统设计概述............................................................15

4.1.2校园网建设目标..........................................................15

4.1.3设计原则................................................................17

4.1.4校园基础建设规划逻辑图.................................................18

4.1.5校园网总体结构设计......................................................19

4.1.6中心机房建设............................................................22

4.1.7物联网平台建设..........................................................31

4.2基础软件支撑环境建设........................................................36

4.2.1统一门户网站............................................................36

4.2.2统一认证中心............................................................44

4.3教育办公管理平台............................................................46

4.3.1人事管理系统............................................................46

4.3.2办公管理系统............................................................48

43.3招生就业管理系统........................................................49

4.3.4学生工作管理系统........................................................51

4.3.5教务管理系统............................................................56

4.3.6总务管理系统............................................................60

4.3.7党务管理系统............................................................63

4.3.8学生个人空间............................................................63

4.4教学支撑平台................................................................64

4.4.1职播系统建设............................................................64

4.4.2资源库共建共享系统的建设...............................................67

4.4.3在线考试系统............................................................72

4.4.4网络学习平台............................................................78

4.5教学资源建设................................................................81

4.5.1虚拟仿真系统............................................................81

4.5.2交互式电子书............................................................82

4.5.3资源套件................................................................83

4.5.4微课建设................................................................83

4.5.5精品课平台..............................................................85

4.5.6立体化教材建设..........................................................95

4.6具体资源建设...............................................................102

4.6.1医药卫生类资源..........................................错误!未定义书签。

4.7师资培训...................................................................102

4.7.1培训目标...............................................................102

4.7.2培训内容...............................................................103

4.7.3培训形式...............................................................103

4.7.4时间安排...............................................................103

4.7.5培训考核与结业.........................................................103

4.7.6具体培训内容...........................................................104

第5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质量保障..........................106

5.1项目实施标准...............................................................106

5.2项目组织管理...............................................................106

5.3平台使用培训...............................................................108

5.4安全管理方案...............................................................109

5.4.1安全风验分析...........................................................110

5.4.2安全系统体系架构.......................................................110

5.43安全保障框架...........................................................111

第6章测试方案.........................................112

6.I任务概述...................................................................112

6.2方案设计...................................................................113

6.2.1系统压力估算方法.......................................................113

6.2.2测试环境...............................................................113

6.2.3测试结果...............................................................118

第7章培训方案.........................................119

7.1培训规划...................................................................119

7.2培训目的...................................................................119

7.3培训内容及对象.............................................................120

7.4培训计划...................................................................120

7.4.1培训讲师...............................................................120

7.4.2培训课程...............................................................120

7.5培训其他要求...............................................................120

第8章售后服务方案.....................................121

8.1服务目标....................................................................121

8.2服务原则与策略.............................................................121

8.3服务体系....................................................................121

8.4售后服务的承诺.............................................................122

第9章公司介绍.......................................123

9.1公司简介....................................................................123

9.2优势分析....................................................................125

9.2.1高水准的专业研发.......................................................126

9.2.2严格遵循行业标准.......................................................126

9.2.3充分了解学校需求.......................................................126

9.2.4提升用户使用价值.......................................................126

9.2.5政府认证、权威鉴定.....................................................126

9.3资质荣誉....................................................................126

9.4客户范围....................................................................127

第10章典型案例...................................128

10.1佳木斯职教集团.............................................................128

10.1.1数字校园建设背景.......................................................128

10.1.2建设内容...............................................................129

10.1.3建设效果...............................................................129

10.2长春机械工业学校...........................................................130

10.2.1校企合作背景介绍.......................................................130

10.2.2机电技术专业课程第一期建设............................................130

10.2.3机电技术专业课程第二期建设............................................136

第11章建设周期...................................140

第1章项目概述

1.1建设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

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

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要求:“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

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

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

2012年发端于美国的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迅速崛起,在全球引起了一股

教改潮流,更是给网络教育添了一把火,很多专家大呼在线教育时代的到来,2012年也

被称为慕课元年。在这一年里,Edx、coursera>Udecity^Udemy、可汗学院等在线教育

平台迅速汇聚了一批名校的网络课程,并向全球的用户提供服务。全球掀起了一阵建设

网络课程,开展在线教学的狂潮。2013年3月清华大学宣布加入Edx项目,并制定了明

确的网络课程上线计划。清华大学校长明确表示,网络课程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技术的革

新,更是深层次教学改革形式、是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与此同时,网

络教育也得到了国家决策层和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推进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已经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实施优质数字教育

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

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

快捷服务。”的行动计划,并提出了“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不同需求,建设20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

其资源的具体目标。”很多学校也纷纷投入资金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在资源建设、平台

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为网络教学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存在着

精品课程资源匮乏、重建设轻应用、重软件轻资源、课程资源相对孤立等问题,严重阻

碍了网络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价值的发挥,不利于数字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于现代化人

才的培养。

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城市及部分其他城市先后启动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教育信

息化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深圳市每个区每年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投入均超过

7000万以上,所有学校均建设了高标准的数字化校园;北京市在过去五年里用于数字化

校园建设的经费已达157.5亿元,从去年开始又在后动新一轮的数字化校园规划和建设

项目;合肥市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计划每年投入1.6亿元以上,重点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90%以上的大中城市都在开展或计划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

1.2项目概览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是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为基础,建设一个能够有效

支撑教育教学创新、跃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的教育数字化环境,并能够在教育中

全面应用。该工程包括数字化环境建设、教师培训和应用推动三个方面的建设任务。其

中,数字化环境建设包括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支撑软件与资源等,建设内容的确定思

路是依据教学、学习、教师继续教育、教研、管理、等的需要,确定软件及资源的建设

方案,再根据软件与资源的运行要求确定终端及网络的建设方案;教师培训是针对如何

应用数字化校园有效支撑教学方法创新、有效引领学生学习等开展培训活动:应用推动

主要是确保数字化校园在教育上的有效应用。

数字化校园是在原有校园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教育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

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实现学校与管

理部门之间沟通的数字化,为院校提供全方位信息化应用服务。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这一工程的重点在于应用,硬件环

境建设只是基础,重点是数字化资源和软件、使用培训以及有针对性的应用指导。只有

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教研、信息沟通、教育管理、继续教育培训以及学

生自主学习等方法的创新,跃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建成一个先进、实用、

有效的数字教育服务体系。

第2章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2.1指导思想

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须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应用、整合资源、

共享数据〃的指导思想C

统一规划: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项m管理等多个方面,具有投资高、建设

难、周期长、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等特点,因此建设之前必须站在整个学校的层面,做好

项目分析和规划设计工作,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确保统一的信息标准、统一的技术路

线、统一的基础架构和统一的组织管理。

分步实施: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是一个建设周期比较长的项目,涉及到需求

调研、方案论证、系统选型、部署与集成、人员培训、推广应用、运行反馈、修改完善

等多个过程,因此整个建设过程必须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降

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加强应用: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应用〃,使各个职能部门实

现管理信息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简便快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

共享与交换,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员增效,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因此,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必须时刻坚

持以应用为主导、优先确保应用系统建设,加强应用、以〃应用起来〃为主要目的。

整合资源: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许多学校经过十多年的信息

化建设,购置、开发了不少应用系统,沉淀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平台建设必须考虑保护

原有的投资、充分利用己有的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囚此,数字校园综合管

理平台建设必须不断整合已有的信息资源、开发新的资源,建设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机

制。

共享数据:大部分学校原有的多个应用系统不能互联互通、不能共享数据,形成一

个个信息孤岛,导致重复建设、重复工作,严重影响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日常管理工

作。因此,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必须确保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实时交

换。

2.2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以及覆盖全校的数字教育专网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促进教育质量跃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教育运行与管理机制,整合资源,构建先进、

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校园及信息沟通网络。加快终端设施普及,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

网。具体目标如下:

1.数字化校园硬件及网络建设目标

构建数字化校园第一步将是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本项目将在学校现有设备基础上进

行建设、升级与完善,以先进性和实用性为指导思想,建成满足未来几年发展需要的高

带宽、高性能的数字化校园环境,既能满足当前的应用需要,也能适应学校长远的发展。

2.数字化校园支撑软件及资源建设目标

(1)基于统一的技术架构、标准与环境,构建符合学校需求的标准及平台,并对

学校数据资源进行整合。

(2)建立一个统一的能对全校数据信息实行集中管理、维护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平

台,从认证层面、信息的集中与个性化服务层面、数据层面上实现全校范围内数据的统

一集中和共享,实现各级部门以及应用系统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全方位满足学校内各类

用户对相关信息资源查询检索的要求。

(3)基于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满足现有多类应用系统的统一管理,实现各类

业务流程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为进一步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中其他管理及后续应

用系统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信息沟通环境建设目标

(1)通过建立全校统一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实现统一门户、统一认

证、统一数据管理与交换、分布式运行管理与调度的教育系统各种应用软件的有机结合。

(2)通过建立全校统一的教育资源中心,实现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通过信息化教学软件建设实现教师教学方法创新和学生学习

方法创新,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3)在各业务管理系统与门户网站的有机整合的基础上,通过机构管理、人员管

理、行政办公管理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能。

(4)通过构建基于网络技术的不依赖于地域、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网络课程平台,

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学习,随时与老师及同学交流互动。

4.数字化校园应用目标

应用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真正体现数字化校园的优势,我们就要

充分利用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环境,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的

管埋水平,否则数字化校园只能是一种奢华的摆设,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最

终淡出人们的视线。

(1)教师的应用目标

通过专业教学软件和全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实现日常教学的信息化,开展声

形并茂、视听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办公管理平台实现无纸化办公,

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实现信息沟通;

(2)教务人员的应用目标

教务人员可以应用数字化校园实现对教学计划、开课计划的安排;可以高效的管理

师生档案、校产信息以及一些日常文件,并通过教育办公管理平台实现无纸化办公。

(3)教育管理者的应用目标

教育管理者的应用以日常办公、信息传递为主,利用数字化校园将实现办公自动化,

全校的教师档案、学生学籍、考试成绩、教学资源等信息的统一管理。

(4)广大学生的应用目标

数字化校园将成为广大学生巩固知识、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利用虚拟仿

真实训室提供的轻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进行在线训练与学习,学会网上浏览、

查寻,获取有用的信息,学会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自主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自学能力;

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探究,建立合作型的学习模式,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第3章建设原则与意义

3.1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顶层设计。以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为导向,对

“数字校园”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制定统一建设标准,有计划、有步骤

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二是改革探索、创新应用。以应用为核心,有效支撑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教师

研训、学生生活等教育领域内关键性业务的深入整合,改革传统模式与方法、促进创新。

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关健性作用。

三是高度共享、优同创新。以共建共享、降低基础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切实提高

信息化设施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为出发点,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服务的绿色共享Q

四是分步推进、分类应用。坚持以应用促建设,边应用边建设,注重各级各类教育

之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分布推进。

同时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须坚持“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标准化、可

靠性、稳定性、可扩展性、易升级性、安全性、保密性、易维护性、可管理性”的设计

原则。

先进性: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采用先进的思想、成熟的技术与设计方法,符

合当前潮流与未来发展趋势,以便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具有长期

使用价值。

实用性: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应用”,须坚持实用的设计

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实际需求。在能够满足学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要求的前

提下,以尽可能以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标准化: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符合'IK界主流标准与规范,包括基础架构与各个应

用系统,包括系统集成与数据整合,均遵循标准化原则,不依赖特定的网络、系统软件

与硬件,能够部署并运行在各种主流的软硬件环境中。

可靠性: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支撑着整个学校的日常管理,必须具有高可靠性、

高容错性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用成熟的热备份技术和集群技术,以确保不间断运

行、确保局部出错不影响整体、确保快速响应。

稳定性: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证持续运行时间长、故

障间隔大、无故障时间长。

可扩展性: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对于管理模式的变化、

组织机构职能的调整、业务流程的改变等,能够通过规则引擎简便配置即可快速适应变

化、满足需求。

安全性: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涉及到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大量敏感数据,安全运

行至关重要。必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安全制度建设和安

全教育培训,在保证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基础上,保证数据安全。根据基础架构及各

个应用系统的设计要求,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与安全措施,保证系统安全。

数字校园的总体设计以教育教学应用为导向,采用多视图架构设计方法,对其建设

内容,从应用逻辑、物理部署、技术开发等三个方面进行多视图的体系结构设计,为各

类应用建设、应用集成提供顶层的技术实现方案C

3.2应用逻辑体系结构

“数字校园”服务对象包括学生(包括全日制在校生及校内外培训学员等)、教师、

教育管理者、社会公众四类群体。针对每类用户提供如下服务:

1)为学生提供的支撑服务

学习方面:各类学习资源的获取、存储、分享、评价;相关专业培训、虚拟仿真实

训;

信息管理方面:个人学习过程管理、教育资讯获取;

2)为教师提供的支撑服务

教学方面:各类教学资源的获取、存储、分享、评价;课堂讲授,组卷、测试、阅

卷、评价,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

信息管理方面:学生管理、教学过程管理;个人办公、个人空间、教育资讯获取;

3)为教育管理者泥供的支撑服务

4)协同办公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总务管理、招生管理、教务管理、就业

管理、党务管理、教师评价管理;个人办公、个人空间、教育资讯获取与发布;

5)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支撑服务

招生考试等教育资讯获取;家校沟通;教育监督与评价。

整合己有系统,为各类用户以服务形式提供教学、研训及管理等各类服务。数字校

园采用云计算架构进行设计,具有服务集成及按需分配的特点。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

方面提供职业教育信息化服务。

1)教学信息化方面:搭建资源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及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2)管理信息化方面:提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支撑职教管理关键业务以及招

生就业的决策支撑需要;

3)基础支撑方面:包括统一门户中心、统一认证中心、统一数据中心。

3.3物理部署体系结构

根据总体设计中的部署体系结构分析,采用集中结合分布的方式进行软件部署。根

据软件的运行需求,进行相应网络和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在校园中建设统一门户,统一

认证、统一数据等的基础支撑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远程培训公共服

务平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等应用提供职业教育各类应用服务

统一访问。

3.4技术开发的体系结构

数字校园主要包括:基础支撑平台、资源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远程培训公共服

务平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建设。系统总体设计要达到

统一性、标准化、高可用、高性能等技术目标,要体现出个性化服务及可扩展性、可管

理性的应用特点,采用面向服务的技术进行设计。总体技术架构图如下所示。

(虚拟实训中心服务支撑15源共建共享公共服务支撑)

服务

提供层(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支撑)(远程培训公共服务支撑)

品|统一认证中心||统一数据中心

应用支撑体系包括门户层、个性化服务层、服务提供层、服务支撑层、平台支撑层、

数据存储层、基础设施层、标准规范体系以及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

1)门户层:为教育系统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入口,并且提供门户信息

的统一发布及各类应用的统一接入。

2)个性化服务层:依据用户的具体身份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支持个性化内容及页

面风格等服务的定制。

3)服务提供层:包括资源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远程培训公共服务平台、虚拟仿

真实训中心、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各类应用服务。

4)平台支撑层:是由统一认证中心、统一数据中心等形成的一个应用支撑体系。

5)数据存储层:对于基础数据库存储及各类业务存储提供关系型数据库及文件等信

息存储。

6)基础设施层:包括校园网络系统、中心机房、数字化教室、安全基础设施等,为

各类应用系统提供基础网络、各类服务器、多媒体教学等基础设备支撑。

7)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总体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标准、接口标准、基础设施标

准、管理标准等。

8)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安全制度。

3.5云平台技术架构

数字校园是依托云计算来设计,其目标就是让用户像用水、电一样使用平台的各种

信息化服务。它提供的服务包括:

1)应用层服务(SoftwareasaService)

平台提供SAAS服务包含: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远程培训公共服务平台、

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等应用,以及可以被各类云终端设备访问的

各类信息服务

2)平台层服务(PlatformasaService)

平台层提供PAAS服务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接口、运行数据平台、统一消息、操

作系统及web中间件等各类服务。

3)基础设施层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

云计算中心IDC机房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虚拟硬件资源,如虚拟主机、存储、网络、

备份、容灾等各类资源,支撑教育信息化各类应用服务7x24小时高效、平噜运行。

软件即服务(SAAS)

资源共建共享][互动教研与培训I,育运行状态监测教育质量评价分析

敕物颁知*#i修学*理劫修学巴回:谢知.务云管理工具

服务平台:WLS.Coherence.TopLink.Tuxedo.Jrockit.JDK.apache

LJbo&s,Tomcal,WebSphere,US

数据库平台:Oracle数据庵,RAC.ASM,Partitioning,IMDBCache

ActiveDalaGuard.DatabaseSecurity

为数字校园提供HAS服务的教育云计算IDC,包含了运营所需的网络、服务器、存

储等设施。通过虚拟化、虚拟机动态迁移。与传统硬件平台规划相比,能提高各个服务

器的使用率,提升系统的并发量和响应速度,并能实现整体平台的容错性和高可用。并

充分参照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提供安全容灾设计方案,确保平台可以提供7x24小时不

间断服务。

第4章项目建设内容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首先提出总体解决方案,确定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制定数字

化校园评估的信息标准。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

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

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

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

4.1硬件建设

4.1.1系统设计概述

以云计算、新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

在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推动信息产业升级,改变信息化发展模式。《国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

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

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4.1.2校园网建设目标

新的校园网络建设,有两个核心建设要求贯穿建设始终,一是全面稳定高效的支持

数字化校园建设,即让东师大的各种软件能够高效稳定运行。一是具有支持网络信息运

营的能力,即学生宿舍上网收费、水电收费、洗理收费、一卡通等校园内部运营手段的

支撑。同时有两个稳定要求必须满足,一是教学网络建设优先,必须稳定可靠,二是原

有其它与原有网络非物理联通的功能性网络,这次建设要统一规划接入到新的网络中

来,例如数字广播联入,监控网络的联入等

4.1,2.1全校覆盖万兆网络

网络必须充分的覆盖学院校园的各个角落,这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先决条件,网络

物理地域上的缺失和网络功能性上的缺少,都有可能使得软件的部分功能无效或者整体

流程断裂,造成整体建设的失败。

4.1.2.2网络认证管理的改造

认证作为网络管理中最为主要的一层,现有网络的认证体系不够完善,不能很好保

障整体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次网络改造,对网络的认证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在全

网中实现有线无线一体化管理,整体网络建立扁平化网络,在校园内实现高效的实名制

认证,提升整体网络的可靠性、使用性和管理性。

4.1.2.3接入层设备升级改造

目前网络从接入层到汇聚层结构相对复杂。网络容易生成环路,引起广播风暴;当

产生ARP等网络攻击时,影响范围过大。传统校园网的接入层为百兆带宽,已经不能满

足现有网络应用的高速传输需求。通过对校园网中部分使用年限过长或者功能比较差不

符合网络演进技术的接入设备进行替换,确保校园网接入层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替换后的网络设备应当充分支持IPv6、支持扁平化网络的身份认证等能力。

4.1.2.4校园WLAN覆盖

园区使用WLAN覆盖以支持智能移动终端的接入是•个必然的技术趋势。此次校园

网络建设,要在校园的重要区域,包括办公室,图书馆,教学区,操场,食堂,学生宿

舍区等覆盖WLAN,实现无线的高速上网,并且能进行区域场景间的无缝漫游。

4.1.2.5网络维护管理体系改造

学校需要建设一个统一化的便捷网络管理平台。包括对有线、无线的集中管理,对

网络定位的快速定位,对网络质量的精准分析。网络维护管理系统需要可直观数据化、

图形化的分析呈现能力,并可以兼容市场多数常用的网络设备,并支持不同网络设备供

应商产品。

4.1,2.6网络行为审计和非法追溯

学校校园内网络使用用户众多,角色复杂,为了更好的管理网络,做好教学辅助的

工作,网络必须建设行为审计机制,具备高效的丰法追溯工具,维护网络的稳定和健康,

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1.3设计原则

我们本次设计考虑以下原则设计:

♦高速校园网

校园网络是所有应用的基础平台,为了支持数据、话音、视像多媒体的传输能力,

要求全网无带宽瓶颈,保证各种应用软件的苛宽需求。

♦高稳定可靠性

校园网是各种应用的统一通信平台,平均无故障时间以及故障恢复时间,要保持在

一个可容忍的许可范围之内。不但要考虑设备本身的冗余、容错能力,还要从网络

架构的合理设计上,保障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

♦高安全

制定统一的安全策略,整体考虑网络平台的安全性,构建全局安全网络。保证关键

数据不被非法窃取、篡改或泄漏,使数据具有极高的可信性。

♦易管理

对于网络的配置管理简单方便,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带宽

资源,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整网设备、端口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

以及提供故障的自动报警。

♦开放可扩充性

技术选择必须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及国内标准,避免个别厂家的私有标准或内部协议,

确保网络、服务器、存储的开放性和互连互通,满足信息准确、安全、可靠、优良交换

传送的需要;开放的接口,支持良好的维护、测量和管理手段,提供网络统一实时监控

的遥测、遥控的信息处理功能,实现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

♦经济性

二十五年的质量保证,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系统,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

最佳。能以较低的成本、较不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技术、设备的更新,不用重

新布线,达到高效能与高效益。

4.1.4校园基础建设规划逻辑图

网管中心

设备管理知识交流

资源调度资料浏览

安全保障网上答疑

多网合一多媒体教学系统信息资源库

——I

-

行政

视频

校园电子图书音像、课件

信信息港费料馆资源库

d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