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一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_第1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一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_第2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一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_第3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一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_第4页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一语文期中模拟测试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一语文期中典型卷2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有不少诗句,足以否定林庚先生的引申以至于他所得出来的结论。林庚先生在文章中强调“木”和“树”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云云,我看就不一定是这样。试读以下的诗句,就可以知道。珍木郁苍苍。(刘桢《公宴诗》)遥爱云木秀。(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乔木生夏凉。(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又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这说法,拿他所举的例子还勉强可通,若拿我在上面所举出的一些例子来看,就显得十分矛盾了。依照林庚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不错,“嘉树”的确不能改为“嘉木”,否则太不成话了。但我要转问林庚先生一下: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你一定也要改为“珍树郁苍苍”“遥爱云树秀”才好吗?如果不改,就不能和你的说法符合;如果要改,我看是不妥当的。尤其是韦应物的“乔木生夏凉”,若改为“乔树生夏凉”,那就要成为绝大的笑话了!因为“乔木”等词儿,早已约定俗成,不容许你擅自改动了。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字,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十分好的句子,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摘编陈友琴《温故集》)材料二: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门门、棍子、桅杆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其次,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林庚先生抓住《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的观点是片面的。B.材料一认为,用了“木”字的诗句也能描绘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而改用“树”字之后,便消减了那种“密密层层”的“绿化之美”。C.材料二认为,人们见到“木”一般想到的都是树,由“木”想到“木头”“材料”等,这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却并不如此。D.材料二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先引述林庚观点,先立后破,破立结合,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材料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井然有序。(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木”有时指夏季“枝繁叶茂”的树,因此,“木”与秋天并没有必然联系。B.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了充分论述林庚先生观点的片面性,主要使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C.材料一和材料二开头都谈到《说“木叶”》中引用了屈原《九歌》中的名句,但是二者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林庚先生的说法不恰当,这启发我们鉴赏诗歌时对相同意象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3)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的一项是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B.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C.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韦应物《夏景园庐》)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简述材料一的主要观点。(5)两则材料认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少安吆着牛走近田二身边时,老汉正在路边的水沟里弯腰寻找什么破烂,他怔了一会儿,大概才认出这是一个“熟人”。少安对他说:“二叔,快回去吃饭!”田二神秘对他微笑着,嘴里嘟囔说:“世事要变……”说完就又低头在水沟的碎柴烂草中翻搅起来。少安心里随意感叹地想:如果我活成他这个样子,早就上吊死了!随即他又笑了,想:问题是活成他这个样子,往往连死都不懂了……田二父子俩是他队里的社员。他同情这两个不省人事的人。每当路上看见顽皮的村童欺负他们时,他总要把孩子们撵跑。田二的憨小子他干脆打发到大队的基建队上——那里劳动的人比较集中,好照看他。现在,少安吆着牛已经进了村。他正准备把牛吆到田家圪崂的饲养室里,二队长金俊武担一担粪,从东拉河的列石上走过来,招呼他说:“少安,你等一下……金俊武四十来岁,腰圆膀粗。此人是金家族里的一条好汉,精明且强悍。金家三兄弟,老大金俊文,杀猪、泥窑、垒锅灶,匠工活里都能来两下;老三金俊斌老实得快成了傻瓜。但因为有金俊武,这个大家庭里的所有成员在村里谁也不受气。俊武对长辈很有礼貌,做事在大面子上很宽阔,私人交往中不计较一些小亏小损,而且像少安一样,从不欺负村里的弱者,因此在金、田两族一般人中都有些威望。在村里的强人中间,包括田福堂在内,俊武都有点不服气,但他比较尊重和佩服比自己小好多岁的少安。这后生和他一样,精明得谁也哄不了,而且一身男子气,小小年纪就能独当一面,把一队搞得比他二队还好。他尽管和少安关系不错,但两个人心里也常在撬劲:看谁把自己的生产队搞得好。一年下来,他往往都败在少安的手下……少安扯住牛缰绳站在公路边,等俊武从河道里上来。“怎的,俊武哥?有啥事要给我说?”少安问金俊武。“你不知道?”俊武看着他问。少安确实什么也不知道。“你姐夫让公社拉到咱村,在你家后面的工地上劳教着哩。昨天晚上,还拉在学校院子里批判了一通!”少安脑子里“嗡”一声。“为啥?”“听说是贩了几包老鼠……”俊武不好意思看少安的脸。他担起粪担说:“你快回家去看看!听说你姐引着两个娃娃也到你家里来了……”少安脸上显出不在乎的样子。“算个屁事!多不了白受几天苦,还能定成个反革命?你先忙去吧。”金俊武点点头,担着粪走了。少安匆匆地把牛吆到饲养室,折转身就向家里赶去。孙少安不愿意在金俊武面前表示任何慌乱,叫这个强人笑话他。但他现在内心中充满了焦躁和不安。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一件小事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混乱,甚至使一切陷于瘫痪。而眼前发生的又并不是一件小事。姐夫不仅使一家人蒙受耻辱,而且他家的生活越烂包,他这里的家庭也就要烂包的更快些——因为他和父亲绝对不可能丢开姐姐和两个孩子不管。他更知道,家里出了这样的大事,一家人都指靠他来解决。他一路往家里走,脑子里已经开始飞快地判断各种情况。是的,这是公社出面搞的事;如果是本村,他就会立即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穿插,先找俊山叔,再找金俊武,然后找二爸,最后找田福堂……当然,还有许多人。而且他还不会都直接出面,各种交错制约的力量,就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在双水村,他还是有些能耐的。可姐夫是罐子村的,而这事又是公社搞的,和双水村没一点关系。他现在的能力看来无法解决这事。怎么办?他上自家院子的土坡时,脑子里还像乱麻一般没有头绪。只有一点已经清透了:要解决这事,非要通过石圪节公社不可。可公社里那些领导,他也没有什么交情啊……到了院子的时候,他把所有这些思绪暂时斩断。因为他首先要应付家里人的情绪。他在家门口站了一下,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尽量轻松一些地推开了门。他妈,他姐,他妹,他奶,老少四个女人一见他回家来,都又惊又喜,高兴得咧开嘴笑着,一个个泪流满面,就好像久盼的大救星突然从天而降。少安为这场面感动得忍不住鼻子一酸。是呀,这些至亲至爱的人们,都把他看作是全家人的靠山。家里出了任何不幸事,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他怎么能辜负亲人们的期望呢?刹那间,一种强悍的男性豪气在这个二十三岁青年的身上汹涌地鼓涨起来!他平静地问母亲:“我爸出山去了?”他妈“嗯”了一声,便撩起围裙揩干脸上的泪痕。他姐兰花头一下伏在大弟的肩上,又出声哭起来了。少安安慰她说:“姐姐,你不要急躁,事情总有我哩!你看你眼睛都肿了。千万不敢伤身子,你还要拉扯猫蛋和狗蛋……那两个娃娃哩?”“叫少平引到外面去……”兰香说道。这阵儿,少安他奶坐在后炕头上,张开没牙的嘴只顾笑着。少安从一个毛巾缝成的小布袋里,掏出一包从米家镇买来的蛋糕,拿出来放在奶奶的被子旁。他从里面捡了一块软点的,递到奶奶手里,说:“奶奶,你吃这!软的,能咬动哩!”老祖母接过这块蛋糕,指着旁边其余的,说:“叫猫蛋狗蛋吃……”少安看家里人的情绪缓和下来以后,就一个人从窑里出来,转到了院畔上。到现在,他对姐夫的事,心里还是没有一点主意。唉,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能有多少本事呢!他急躁地在院畔上走来走去。他看见,院子东头那棵碗口粗的杏树,已经绽开了一树白粉粉的花朵。这树是他们家搬到这里时栽下的。往年,收麦的时候,总能在这棵树上摘一两筐金黄的甜杏子。除过一家人大饱一顿口福外,好心的母亲还要给村里一些人家的娃娃分一点。但这两年不行了,他的两个馋嘴小外甥早早就侵害完了。少安十分疼爱两个活泼的外甥,因为姐夫无能,他对这两个孩子担当着责任。他想,就是为了这两个孩子,他也要把姐夫的事有个平和的解决……(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说姐夫出事,孙少安脸上仍旧显出不在乎的神情,这是因为他好强,但他内心还是感到耻辱的。“匆匆”“赶”等词语,表现出他内心的焦躁与不安。B.孙少安疼爱活泼可爱的外甥,所以才想着竭力把姐夫的事情平和地解决,但这件事情牵涉到公社,他现在的能力不足以解决这件事。C.选文最后一段有关院子里杏树开花的情景描写以及孙少安对于往事的回忆,虚实结合,既增加了画面感,又丰富了意蕴。D.选文语言朴实自然,很多词语和人物对话都富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典型的时代印记,如“撬劲”“公社”“烂包”“拉扯”“猫蛋狗蛋”等。(2)关于选文中的次要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田二神秘地微笑,嘴里嘟囔“世事要变了”,看似随意,实则别具匠心,暗示下文孙少安家中出了事。B.金俊武的出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有关他的插叙文字,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在对比衬托中丰满了孙少安的形象。C.孙少安的姐夫贩卖老鼠药而被劳教、批判,一家人因此感到耻辱,这反映了特殊时代人情冷漠的主题。D.女人们“高兴得咧开嘴笑着,一个个泪流满面”的神态描写,既写出了她们内心的惊喜和激动,又显示出孙少安在家里顶梁柱的地位。(3)结合选文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孙少安得知家中出事后心理变化过程。(4)有人评价《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是一个集“忍、韧、仁”于一身的人。请结合选文情节,谈谈这三个字在孙少安身上的具体表现。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2分,每小题22分)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试题。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入相,荐之朝。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十四年夏旱,万里应诏,言:“旱及两月,然后求言,不曰迟乎?上自待从,下止馆职,不曰隘乎?今所以旱者,上泽不下流,下情不上达,天地之气绝而滞。”因疏四事以献,言皆恳切。会高宗崩,未葬,翰林学士洪迈不俟集议,配飨独以吕颐浩等姓名上。万里上疏诋之,力言张浚当预,且谓迈无异指鹿为马。孝宗览疏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替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谥号文节。(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B.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C.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D.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谪,意为“被贬官、降职”,其与白居易《琵琶行》“谪居卧病浔阳城”中的“谪”意义相同。B.忧,意为“丧事”,其与曹操《短歌行》“忧思难忘”中的“忧”意义不同。C.属,通“嘱”,其与苏轼《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中的“属”意义不同。D.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们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扬的称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叛贼沈师进犯南粤时,杨万里亲自率军队前往平定叛乱。并向朝廷请求修筑城寨,在潮州修寨用来镇慑贼巢,在惠州修寨用来扼断贼路。B.东宫缺少讲官,杨万里被皇帝提拔为太子侍读。东宫官员因为太子得正直之人待读而感到高兴,杨万里也因为能尽职尽责而被太子敬重。C.在发生夏旱后,朝廷迟迟不开言路,杨万里被迫勇敢进谏。他上奏了四件事,言辞都非常恳切。D.洪迈没有经过讨论,就将吕颐浩列入配飨人选。杨万里对此上疏抨击了洪迈,并认为张浚当在配飨之列。他惹怒了孝宗,被贬为筠州知州。(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所以旱者,上泽不下流,下情不上达,天地之气绝而滞。②“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蚕妇杜荀鹤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蚕妇来鹄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如粉色与饥色对比、贫穷和荣华对比。B.来诗“晓夕”直述采桑时间之长,“多苦辛”表现出作者对蚕妇的同情。C.两首诗都以养蚕妇的口吻讲述了养蚕过程的艰辛与所得劳动报酬的微薄。D.杜诗和来诗都形象反映了封建时代劳动者难享其劳动成果的黑暗现实。(2)这两首诗结尾的写法有哪些不同?请简要分析。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5.(6分)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仰观宇宙之大,,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2)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3),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子无良媒,,秋以为期。(《氓》)(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短歌行》)(6),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7)。问苍茫大地,。(《沁园春•长沙》)(8)还顾望旧乡,。同心而离居,。(《涉江采芙蓉》)(9)羁鸟恋旧林,。(《归园田居》)六.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6.(10分)解释词义。游说:见机:施与:生杀予夺:呻吟:一听天命:七.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2.13国家公祭日是一个令无数人心痛的日子,它昭示着一段需要铭记的历史。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_____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横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满目疮痍的痛楚、生灵涂炭的悲剧,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让人_____,每一次重温之时总让人悲痛不已。时光荏苒,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能力的伟大国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_____,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设立国家公祭日以来,爱国情感的力量在_____,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坚定不移,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惨绝人寰肝肠寸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汇合B.惨无人道痛彻心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汇聚C.惨绝人寰痛彻心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汇聚D.惨无人道肝肠寸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汇合(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已经实现历史性转变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B.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C.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D.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守护和平、不忘屈辱的坚定信念B.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C.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D.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八.作文(共1小题,满分60分,每小题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①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③子曰:“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④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上述六个句子是《论语》中的名句,读了这六个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下学期南京高一语文期中典型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7分,每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有不少诗句,足以否定林庚先生的引申以至于他所得出来的结论。林庚先生在文章中强调“木”和“树”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云云,我看就不一定是这样。试读以下的诗句,就可以知道。珍木郁苍苍。(刘桢《公宴诗》)遥爱云木秀。(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乔木生夏凉。(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又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这说法,拿他所举的例子还勉强可通,若拿我在上面所举出的一些例子来看,就显得十分矛盾了。依照林庚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不错,“嘉树”的确不能改为“嘉木”,否则太不成话了。但我要转问林庚先生一下: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你一定也要改为“珍树郁苍苍”“遥爱云树秀”才好吗?如果不改,就不能和你的说法符合;如果要改,我看是不妥当的。尤其是韦应物的“乔木生夏凉”,若改为“乔树生夏凉”,那就要成为绝大的笑话了!因为“乔木”等词儿,早已约定俗成,不容许你擅自改动了。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字,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十分好的句子,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摘编陈友琴《温故集》)材料二: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门门、棍子、桅杆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其次,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材料一认为,林庚先生抓住《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的观点是片面的。B.材料一认为,用了“木”字的诗句也能描绘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而改用“树”字之后,便消减了那种“密密层层”的“绿化之美”。C.材料二认为,人们见到“木”一般想到的都是树,由“木”想到“木头”“材料”等,这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却并不如此。D.材料二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先引述林庚观点,先立后破,破立结合,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材料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井然有序。(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木”有时指夏季“枝繁叶茂”的树,因此,“木”与秋天并没有必然联系。B.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了充分论述林庚先生观点的片面性,主要使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C.材料一和材料二开头都谈到《说“木叶”》中引用了屈原《九歌》中的名句,但是二者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林庚先生的说法不恰当,这启发我们鉴赏诗歌时对相同意象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3)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的一项是B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B.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C.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韦应物《夏景园庐》)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简述材料一的主要观点。(5)两则材料认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考点】非连续性文本;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答案】(1)A(2)C(3)B(4)①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对“木”这个意象的解析有很大的片面性,“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而已。②艺术形象应该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5)①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②和音节的谐否有关。(或“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③与字面的生熟有关。(或“木叶”在语体上比“树叶”庄重些。)④“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可以使诗歌古雅,具有文化内涵。【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要在理解选项所涉及的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进行判断。(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把握作者观点态度。(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1)B.“便消减了那种‘密密层层’的‘绿化之美’”错误。由原文“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可知,原文没有说“改用‘树’字之后,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C.“人们见到‘木’一般想到的都是树,……古代诗人写诗时却并不如此”错误。由原文“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可知,原文说的是“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而不是“都是树”,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表猜测,而非肯定。D.“先立后破”错误,应是“先破后立”。故选:A。(2)C.“但是二者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错误。作用都是相同,都是为了引出错误观点,然后进行否定。故选:C。(3)A.“夏木”枝叶繁茂。B.“木落雁南度”写秋天树叶飘落,大雁南飞,天气转冷,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C.“夏景”指夏天的群木,应是枝叶繁茂。D.“万木春”指春天的树木,应是枝叶繁茂。故选:B。(4)结合材料一关键句“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字,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可知,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对“木”这个意象的解析有很大的片面性,“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而已。结合材料一“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可知,艺术形象应该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5)结合“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可知,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结合“和音节的谐否”“首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可知,和音节的谐否有关,“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结合“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其次,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可知,与字面的生熟有关,“木叶”在语体上比“树叶”庄重些。结合“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可知,“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可以使诗歌古雅,具有文化内涵。答案:(1)A(2)C(3)B(4)①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对“木”这个意象的解析有很大的片面性,“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而已。②艺术形象应该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5)①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②和音节的谐否有关。(或“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③与字面的生熟有关。(或“木叶”在语体上比“树叶”庄重些。)④“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可以使诗歌古雅,具有文化内涵。【点评】选择题干扰项设置常见错误类型:1.扩大范围。2.偷换概念。3.无中生有。4.已然未然混为一谈。5.强加因果。6.答非所问。7.相互矛盾。8.张冠李戴。9.过于绝对。10.断章取义。二.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少安吆着牛走近田二身边时,老汉正在路边的水沟里弯腰寻找什么破烂,他怔了一会儿,大概才认出这是一个“熟人”。少安对他说:“二叔,快回去吃饭!”田二神秘对他微笑着,嘴里嘟囔说:“世事要变……”说完就又低头在水沟的碎柴烂草中翻搅起来。少安心里随意感叹地想:如果我活成他这个样子,早就上吊死了!随即他又笑了,想:问题是活成他这个样子,往往连死都不懂了……田二父子俩是他队里的社员。他同情这两个不省人事的人。每当路上看见顽皮的村童欺负他们时,他总要把孩子们撵跑。田二的憨小子他干脆打发到大队的基建队上——那里劳动的人比较集中,好照看他。现在,少安吆着牛已经进了村。他正准备把牛吆到田家圪崂的饲养室里,二队长金俊武担一担粪,从东拉河的列石上走过来,招呼他说:“少安,你等一下……金俊武四十来岁,腰圆膀粗。此人是金家族里的一条好汉,精明且强悍。金家三兄弟,老大金俊文,杀猪、泥窑、垒锅灶,匠工活里都能来两下;老三金俊斌老实得快成了傻瓜。但因为有金俊武,这个大家庭里的所有成员在村里谁也不受气。俊武对长辈很有礼貌,做事在大面子上很宽阔,私人交往中不计较一些小亏小损,而且像少安一样,从不欺负村里的弱者,因此在金、田两族一般人中都有些威望。在村里的强人中间,包括田福堂在内,俊武都有点不服气,但他比较尊重和佩服比自己小好多岁的少安。这后生和他一样,精明得谁也哄不了,而且一身男子气,小小年纪就能独当一面,把一队搞得比他二队还好。他尽管和少安关系不错,但两个人心里也常在撬劲:看谁把自己的生产队搞得好。一年下来,他往往都败在少安的手下……少安扯住牛缰绳站在公路边,等俊武从河道里上来。“怎的,俊武哥?有啥事要给我说?”少安问金俊武。“你不知道?”俊武看着他问。少安确实什么也不知道。“你姐夫让公社拉到咱村,在你家后面的工地上劳教着哩。昨天晚上,还拉在学校院子里批判了一通!”少安脑子里“嗡”一声。“为啥?”“听说是贩了几包老鼠……”俊武不好意思看少安的脸。他担起粪担说:“你快回家去看看!听说你姐引着两个娃娃也到你家里来了……”少安脸上显出不在乎的样子。“算个屁事!多不了白受几天苦,还能定成个反革命?你先忙去吧。”金俊武点点头,担着粪走了。少安匆匆地把牛吆到饲养室,折转身就向家里赶去。孙少安不愿意在金俊武面前表示任何慌乱,叫这个强人笑话他。但他现在内心中充满了焦躁和不安。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一件小事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混乱,甚至使一切陷于瘫痪。而眼前发生的又并不是一件小事。姐夫不仅使一家人蒙受耻辱,而且他家的生活越烂包,他这里的家庭也就要烂包的更快些——因为他和父亲绝对不可能丢开姐姐和两个孩子不管。他更知道,家里出了这样的大事,一家人都指靠他来解决。他一路往家里走,脑子里已经开始飞快地判断各种情况。是的,这是公社出面搞的事;如果是本村,他就会立即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穿插,先找俊山叔,再找金俊武,然后找二爸,最后找田福堂……当然,还有许多人。而且他还不会都直接出面,各种交错制约的力量,就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在双水村,他还是有些能耐的。可姐夫是罐子村的,而这事又是公社搞的,和双水村没一点关系。他现在的能力看来无法解决这事。怎么办?他上自家院子的土坡时,脑子里还像乱麻一般没有头绪。只有一点已经清透了:要解决这事,非要通过石圪节公社不可。可公社里那些领导,他也没有什么交情啊……到了院子的时候,他把所有这些思绪暂时斩断。因为他首先要应付家里人的情绪。他在家门口站了一下,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尽量轻松一些地推开了门。他妈,他姐,他妹,他奶,老少四个女人一见他回家来,都又惊又喜,高兴得咧开嘴笑着,一个个泪流满面,就好像久盼的大救星突然从天而降。少安为这场面感动得忍不住鼻子一酸。是呀,这些至亲至爱的人们,都把他看作是全家人的靠山。家里出了任何不幸事,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他怎么能辜负亲人们的期望呢?刹那间,一种强悍的男性豪气在这个二十三岁青年的身上汹涌地鼓涨起来!他平静地问母亲:“我爸出山去了?”他妈“嗯”了一声,便撩起围裙揩干脸上的泪痕。他姐兰花头一下伏在大弟的肩上,又出声哭起来了。少安安慰她说:“姐姐,你不要急躁,事情总有我哩!你看你眼睛都肿了。千万不敢伤身子,你还要拉扯猫蛋和狗蛋……那两个娃娃哩?”“叫少平引到外面去……”兰香说道。这阵儿,少安他奶坐在后炕头上,张开没牙的嘴只顾笑着。少安从一个毛巾缝成的小布袋里,掏出一包从米家镇买来的蛋糕,拿出来放在奶奶的被子旁。他从里面捡了一块软点的,递到奶奶手里,说:“奶奶,你吃这!软的,能咬动哩!”老祖母接过这块蛋糕,指着旁边其余的,说:“叫猫蛋狗蛋吃……”少安看家里人的情绪缓和下来以后,就一个人从窑里出来,转到了院畔上。到现在,他对姐夫的事,心里还是没有一点主意。唉,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人,能有多少本事呢!他急躁地在院畔上走来走去。他看见,院子东头那棵碗口粗的杏树,已经绽开了一树白粉粉的花朵。这树是他们家搬到这里时栽下的。往年,收麦的时候,总能在这棵树上摘一两筐金黄的甜杏子。除过一家人大饱一顿口福外,好心的母亲还要给村里一些人家的娃娃分一点。但这两年不行了,他的两个馋嘴小外甥早早就侵害完了。少安十分疼爱两个活泼的外甥,因为姐夫无能,他对这两个孩子担当着责任。他想,就是为了这两个孩子,他也要把姐夫的事有个平和的解决……(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听说姐夫出事,孙少安脸上仍旧显出不在乎的神情,这是因为他好强,但他内心还是感到耻辱的。“匆匆”“赶”等词语,表现出他内心的焦躁与不安。B.孙少安疼爱活泼可爱的外甥,所以才想着竭力把姐夫的事情平和地解决,但这件事情牵涉到公社,他现在的能力不足以解决这件事。C.选文最后一段有关院子里杏树开花的情景描写以及孙少安对于往事的回忆,虚实结合,既增加了画面感,又丰富了意蕴。D.选文语言朴实自然,很多词语和人物对话都富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典型的时代印记,如“撬劲”“公社”“烂包”“拉扯”“猫蛋狗蛋”等。(2)关于选文中的次要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开篇写田二神秘地微笑,嘴里嘟囔“世事要变了”,看似随意,实则别具匠心,暗示下文孙少安家中出了事。B.金俊武的出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有关他的插叙文字,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在对比衬托中丰满了孙少安的形象。C.孙少安的姐夫贩卖老鼠药而被劳教、批判,一家人因此感到耻辱,这反映了特殊时代人情冷漠的主题。D.女人们“高兴得咧开嘴笑着,一个个泪流满面”的神态描写,既写出了她们内心的惊喜和激动,又显示出孙少安在家里顶梁柱的地位。(3)结合选文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孙少安得知家中出事后心理变化过程。(4)有人评价《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是一个集“忍、韧、仁”于一身的人。请结合选文情节,谈谈这三个字在孙少安身上的具体表现。【考点】小说;内容理解与概括;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鉴赏作品文学形象.【答案】(1)B(2)C(3)①得知姐夫被劳改,内心焦躁不安却不愿被人察觉。②心乱如麻,飞快判断各种情况,思考解决对策。③平复内心面对家人,被家人感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豪情。④尽管因没有主意而焦躁,但想到外甥,内心又无比坚定。(4)①忍,尽管为姐夫的事内心焦躁不安,但努力克制,在外人和家人面前表现平静。②韧,面对烂包的家庭、突发的不幸,不抱怨,甘作家人的靠山;尽管解决姐夫的事情困难重重,但他内心坚定,积极思考对策,解决问题。③仁,孝敬长辈,疼爱外甥,深爱家人;从不欺负村里的弱者。【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次要人物作用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小说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相关内容,找到人物不同情形下的不同反应,结合语境分析心理变化。(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对人物的相关描写进行分析。【解答】(1)B.“孙少安疼爱活泼可爱的外甥,所以……”分析片面;根据文章“姐夫不仅使一家人蒙受耻辱,而且他家的生活越烂包,他这里的家庭也就要烂包的更快些——因为他和父亲绝对不可能丢开姐姐和两个孩子不管”可知,孙少安竭尽全力解决这件事最根本的原因是姐姐一家牵涉这自己的整个家庭,一荣俱荣,一毁俱毁。故选:B。(2)C.“反映了特殊时代人情冷漠的主题”分析错误。孙少安的姐夫贩卖老鼠药而被劳教、批判,一家人之所以感到耻辱,是因为全家除了姐姐意外,对姐夫的评价不高,认为他是一个不成器的人。根据文中“还能定成个反革命?”可知,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如果被打上“走资派”的政治标签,就有可能成了反革命,这可能会毁了整个家庭。而且结合后文孙少安准备营救姐夫的做法,也可以看出人情冷漠的说法是错的。故选:C。(3)根据“孙少安不愿意在金俊武面前表示任何慌乱,叫这个强人笑话他。但他现在内心中充满了焦躁和不安”可知①得知姐夫被劳改,内心焦躁不安却不愿被人察觉;根据“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一件小事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混乱,甚至使一切陷于瘫痪。而眼前发生的又并不是一件小事。姐夫不仅使一家人蒙受耻辱,而且他家的生活越烂包,他这里的家庭也就要烂包的更快些——因为他和父亲绝对不可能丢开姐姐和两个孩子不管。他更知道,家里出了这样的大事,一家人都指靠他来解决。他一路往家里走,脑子里已经开始飞快地判断各种情况”可知②心乱如麻,飞快判断各种情况,思考解决对策;根据“到了院子的时候,他把所有这些思绪暂时斩断。因为他首先要应付家里人的情绪”“少安为这场面感动得忍不住鼻子一酸。是呀,这些至亲至爱的人们,都把他看作是全家人的靠山。家里出了任何不幸事,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他怎么能辜负亲人们的期望呢?”“刹那间,一种强悍的男性豪气在这个二十三岁青年的身上汹涌地鼓涨起来!”可知③平复内心面对家人,被家人感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豪情;根据“到现在,他对姐夫的事,心里还是没有一点主意”“他急躁地在院畔上走来走去”“他想,就是为了这两个孩子,他也要把姐夫的事有个平和的解决”可知④尽管因没有主意而焦躁,但想到外甥,内心又无比坚定。(4)忍:即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根据“少安脸上显出不在乎的样子”“孙少安不愿意在金俊武面前表示任何慌乱,叫这个强人笑话他。但他现在内心中充满了焦躁和不安”可知,尽管为姐夫的事内心焦躁不安,但努力克制,在外人和家人面前表现平静,可见其“忍”的一面;韧:即韧性。受外力作用时,虽然变形而不易折断。根据“少安脑子里‘嗡’一声”可知,当得知姐夫闯祸之后,孙少安就已经预感到可能会给家庭带来的灾难。根据“他一路往家里走,脑子里已经开始飞快地判断各种情况”“姐姐,你不要急躁,事情总有我哩”“就是为了这两个孩子,他也要把姐夫的事有个平和的解决”可知,孙少安经过一番考量,虽然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但他内心坚定,始终没有放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烂包的家庭、突发的不幸,不抱怨,甘作家人的靠山;尽管解决姐夫的事情困难重重,但他内心坚定,积极思考对策,解决问题。可见其“韧”的一面;仁:即对人友善、相亲。根据“他同情这两个不省人事的人。每当路上看见顽皮的村童欺负他们时,他总要把孩子们撵跑。田二的憨小子他干脆打发到大队的基建队上——那里劳动的人比较集中,好照看他”可知,孙少安同情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弱者;根据“姐姐,你不要急躁,事情总有我哩”可知,其深爱家人;根据“少安从一个毛巾缝成的小布袋里,掏出一包从米家镇买来的蛋糕,拿出来放在奶奶的被子旁。他从里面捡了一块软点的,递到奶奶手里”可知,其孝敬长辈;根据“指着旁边其余的,说:‘叫猫蛋狗蛋吃……’”“就是为了这两个孩子,他也要把姐夫的事有个平和的解决”可知,其疼爱外甥。总结可知,孙少安“孝敬长辈”“疼爱外甥”“深爱家人”“从不欺负村里的弱者”,可见其“仁”的一面。答案:(1)B(2)C(3)①得知姐夫被劳改,内心焦躁不安却不愿被人察觉。②心乱如麻,飞快判断各种情况,思考解决对策。③平复内心面对家人,被家人感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豪情。④尽管因没有主意而焦躁,但想到外甥,内心又无比坚定。(4)①忍,尽管为姐夫的事内心焦躁不安,但努力克制,在外人和家人面前表现平静。②韧,面对烂包的家庭、突发的不幸,不抱怨,甘作家人的靠山;尽管解决姐夫的事情困难重重,但他内心坚定,积极思考对策,解决问题。③仁,孝敬长辈,疼爱外甥,深爱家人;从不欺负村里的弱者。【点评】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三入手”:一是从情节入手,二是从细节入手,三是从环境描写入手。梳理人物的心理变化“三注意”:①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细读所给文字,分清是哪类描写(语言、动作、肖像等),理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关键词语。②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一片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摩出人物的内心活动。③充分析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如某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22分,每小题22分)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试题。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入相,荐之朝。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十四年夏旱,万里应诏,言:“旱及两月,然后求言,不曰迟乎?上自待从,下止馆职,不曰隘乎?今所以旱者,上泽不下流,下情不上达,天地之气绝而滞。”因疏四事以献,言皆恳切。会高宗崩,未葬,翰林学士洪迈不俟集议,配飨独以吕颐浩等姓名上。万里上疏诋之,力言张浚当预,且谓迈无异指鹿为马。孝宗览疏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替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谥号文节。(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B.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C.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D.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谪,意为“被贬官、降职”,其与白居易《琵琶行》“谪居卧病浔阳城”中的“谪”意义相同。B.忧,意为“丧事”,其与曹操《短歌行》“忧思难忘”中的“忧”意义不同。C.属,通“嘱”,其与苏轼《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中的“属”意义不同。D.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们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扬的称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叛贼沈师进犯南粤时,杨万里亲自率军队前往平定叛乱。并向朝廷请求修筑城寨,在潮州修寨用来镇慑贼巢,在惠州修寨用来扼断贼路。B.东宫缺少讲官,杨万里被皇帝提拔为太子侍读。东宫官员因为太子得正直之人待读而感到高兴,杨万里也因为能尽职尽责而被太子敬重。C.在发生夏旱后,朝廷迟迟不开言路,杨万里被迫勇敢进谏。他上奏了四件事,言辞都非常恳切。D.洪迈没有经过讨论,就将吕颐浩列入配飨人选。杨万里对此上疏抨击了洪迈,并认为张浚当在配飨之列。他惹怒了孝宗,被贬为筠州知州。(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今所以旱者,上泽不下流,下情不上达,天地之气绝而滞。②“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考点】人物传记;一词多义;文言断句;文言翻译;内容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答案】(1)D(2)D(3)C(4)①今天之所以发生旱灾的原因,是由于上面皇上的恩泽不能施及下面,下面老百姓的苦情不能上达朝廷,天地之间的气隔绝而不能畅通。②“杨万里把朕看成了什么样的皇帝!”因此杨万里以直秘阁的馆职调出任筠州知州。【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有时也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判断。(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1)句意:翰林侍讲学士张栻因论说唐朝宰相张说被贬出守袁州,杨万里上疏抗争,要求留张栻在朝,又致书虞允文,用和同之说劝说他,张栻虽然没有留住,但大家公认杨万里人格高尚。“侍讲”是“张栻”的官职,二者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AC;“之”是“规”的宾语,“栻”是“不果留”的主语,故应在“栻虽不果留”前断开,排除B。故选D。(2)A.正确。句意:当时张浚被贬到永州。/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B.正确。忧:丧事。/忧愁。句意:但不久杨万里以居丧去官。/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C.正确。属:通“嘱”,嘱托。/通“嘱,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的意思。句意:嘱托杨万里给他做记。/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D.“给予褒扬的称号”理解错误,应是“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故选D。(3)C.“被迫勇敢进谏”错,由原文“十四年夏旱,万里应诏,言”可知,杨万里是奉召进谏。故选C。(4)①“所以”,……的原因;“泽”,恩泽;“下”,老百姓;“情”,苦情;“绝而滞”,隔绝而不能畅通。译文:今天之所以发生旱灾的原因,是由于上面皇上的恩泽不能施及下面,下面老百姓的苦情不能上达朝廷,天地之间的气隔绝而不能畅通。②“何如主”,什么样的皇帝;“由是”,因此;“出”,京官调出京城去外地做官。译文:“杨万里把朕看成了什么样的皇帝!”因此杨万里以直秘阁的馆职调出任筠州知州。答案:(1)D(2)D(3)C(4)①今天之所以发生旱灾的原因,是由于上面皇上的恩泽不能施及下面,下面老百姓的苦情不能上达朝廷,天地之间的气隔绝而不能畅通。②“杨万里把朕看成了什么样的皇帝!”因此杨万里以直秘阁的馆职调出任筠州知州。参考译文: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考取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当时张浚被贬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张浚入相,将杨万里荐于朝廷。翰林侍讲学士张栻因论说唐朝宰相张说被贬出守袁州,杨万里上疏抗争,要求留张栻在朝,又致书虞允文,用和同之说劝说他,张栻虽然没有留住,但大家公认杨万里人格高尚。到地方出任漳州知州,后改知常州,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平叛。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在潮州修筑寨堡用来镇慑盗贼的巢穴,在惠州修筑寨堡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以居丧去官。服丧期满,被征召为尚左郎官。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东宫官僚都以得到一个正直的人相庆贺。他日陪读《陆宣公奏议》等书,杨万里都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很是敬重他。十四年夏天发生旱灾,杨万里应皇帝诏令上书,说:“旱灾已经两个月,然后才让大家进言,这难道不太迟了吗?进言的范围,又只上自侍从官,下止馆职官吏,这难道不太狭隘了吗?今天之所以发生旱灾的原因,是由于上面皇上的恩泽不能施及下面,下面老百姓的苦情不能上达朝廷,天地之间的气隔绝而不能畅通。”于是疏列四件事情上奏,言词都很恳切。遇到高宗驾崩,还没有安葬,翰林学士洪迈不等集体商议,就独自把配享高宗的已逝大臣吕颐浩等的姓名奏上。杨万里上疏抨击他,极力说张浚应当配享,并且说洪迈这样做无异于指鹿为马。孝宗看了他的奏疏很不高兴,说:“杨万里把朕看成了什么样的皇帝!”因此杨万里以直秘阁的馆职调出任筠州知州。韩侂胄当政,想网罗四方知名人士为他的羽翼,曾经修筑南园,嘱托杨万里给他做记,许以中书、门下省的高位。杨万里说:“官可以抛弃,记却不可写。”韩侂胄非常生气,便改命他人做记。韩侂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非常忧愤,郁郁成疾。家里人知道他是忧国,因此凡是邸吏通报当时的政治形势的都不告诉杨万里。有一天忽然他的族子从外面来,就告诉他韩侂胄对金用兵的事。杨万里听了失声痛哭,马上叫拿纸来写道:“韩侂胄奸臣,专权跋扈目无皇上,轻易动兵残害人民,阴谋危害国家。我的头在此,却落得个报国无路,惟有一个人孤独忧愤!”又写了十四言留别妻子,写完后就逝世了。被朝廷赐谥号“文节”。【点评】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四.诗歌阅读(共1小题,满分9分,每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蚕妇杜荀鹤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蚕妇来鹄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杜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如粉色与饥色对比、贫穷和荣华对比。B.来诗“晓夕”直述采桑时间之长,“多苦辛”表现出作者对蚕妇的同情。C.两首诗都以养蚕妇的口吻讲述了养蚕过程的艰辛与所得劳动报酬的微薄。D.杜诗和来诗都形象反映了封建时代劳动者难享其劳动成果的黑暗现实。(2)这两首诗结尾的写法有哪些不同?请简要分析。【考点】理解诗词词句;理解诗词内容;分析诗词主旨;鉴赏诗词技巧.【答案】(1)C(2)①杜诗结尾以反问手法,借蚕妇之口进行控诉:都说我年年养蚕辛苦,为什么穿不上漂亮的丝绸衣服,浑身只穿粗糙的苎麻之衣?鞭挞了封建社会统治者的不劳而获;②来诗大胆想象,提出假设:如果蚕妇也像那些贵族妇女喜爱繁华热闹,只怕哪些住在“黄金屋里”的人只好冻死,不平之中表达了对不劳而获者的轻蔑和嘲笑。【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解答】(1)C.“两首诗都以养蚕妇的口吻讲述”错误。杜诗模拟蚕妇的口吻来诉说养蚕之苦与回报之微,充满了怨愤不平之气;来诗则以作者的口吻假设没有蚕妇的劳作,富人将无衣可穿,语调冷峻而尖锐。故选C。(2)杜诗尾联的意思是:年年都说我养蚕辛苦,为什么身上穿的是苎麻做的衣服?来诗尾联的意思是:若教村姑了解赏花之类事,便会冻死富家太太小姐们。①表述口吻上,杜诗模拟蚕妇的口吻来诉说养蚕之苦与回报之微,充满了怨愤不平之气;来诗则以作者的口吻假设没有蚕妇的劳作,富人将无衣可穿,语调冷峻而尖锐。②句式运用上,杜诗用反问句,揭示了蚕妇劳而无获的悲惨境遇,将质问的矛头指向了不劳而获的统治者;来诗用感叹句,揭露了富人生活以穷人劳作的痛苦为代价的事实,表达了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愤慨之情。③修辞手法上,杜诗以蚕妇自身付出与收获的反差作比,形象地展现了蚕妇遭遇之不公;来诗运用假设或夸张的手法,揭露了权贵者靠剥削劳动人民而生活的事实。答案:(1)C(2)①杜诗结尾以反问手法,借蚕妇之口进行控诉:都说我年年养蚕辛苦,为什么穿不上漂亮的丝绸衣服,浑身只穿粗糙的苎麻之衣?鞭挞了封建社会统治者的不劳而获;②来诗大胆想象,提出假设:如果蚕妇也像那些贵族妇女喜爱繁华热闹,只怕哪些住在“黄金屋里”的人只好冻死,不平之中表达了对不劳而获者的轻蔑和嘲笑。译文(一)我的脸蜡黄,没有一点光泽,哪知道人世间的什么荣华富贵。年年都说我养蚕辛苦,为什么身上穿的是苎麻做的衣服?(二)从早到晚整天采桑多苦辛,百花盛开季节养蚕忙煞人。若教村姑了解赏花之类事,便会冻死富家太太小妞们。赏析:(一)这是一首描写养蚕妇女生活的诗。起句写生活的折磨,使养蚕妇女脸上失去了一般妇女应有的脂粉和光泽。这里,诗人一开始就以“粉色“为衬托,用特写手法,抓住养蚕妇憔悴、饥饿的面部特征突出地表现出来,使读者对养蚕妇穷困处境建立起第一印象,从她的面部颜色去想见其生活的窘迫和痛苦。第二句与上句意脉相承,和于濆的《里中女》“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等句意近,是说由于统治者横征暴敛,养蚕妇挣扎在死亡线上,终岁劳苦,尚不得温饱,囿于自己的贫苦生活,她们不理解在人世间还有一种与此截然不同的荣华富贵生活。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结穴之处。在写了养蚕妇的贫穷之后,诗人以养蚕妇口吻突然一问:“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一下子就把封建社会中一种普遍而令人触目惊心的矛盾摆到了读者面前,这就是《淮南子•说林训》中所说的“屠者藿羹,车者步行,陶者缺盆,匠者狭庐,为者不得用,用者不肯为”的不合理现象。而对于养蚕妇终年辛苦养蚕的劳动果实到哪里去了,是谁剥夺了她们享受美好生活的权利,诗人虽未直接说出,然而,唯其如此,才使诗歌含而不露,更能启发读者去探索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根源,把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这首诗歌,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粉色和饥色对比,养蚕和着麻对比,贫穷和繁华对比,情理应得和实际状况对比。这样,既使诗歌感情色彩十分鲜明强烈,更使那种人吃人的社会本质昭然若揭,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二)人们谈起写蚕妇的诗,自然会提到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而晚唐诗人来鹄的《蚕妇》与张俞的《蚕妇》题目相同,内容相似,而写法与格调迥异。来鹄的《蚕妇》不像张俞的《蚕妇》那样,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而是先从蚕妇整日采桑养蚕的辛苦谈起。“晓夕采桑多苦辛”一句紧扣诗题,“晓夕”二字直述采桑叶时问之长,突出劳动的艰苦。从这一句诗中,表现了采桑人的倦容,“多苦辛”三字又表现了作者同情蚕妇的思想感情。接下去诗人明确告诉人们,这些整天采桑叶的蚕妇并不是不爱盛开的百花,而只是在养蚕的大忙季节不得“闲身”而已。这首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假设及由这一假设推论出来的结果清楚地说明封建社会谁养活谁这一根本问题。富贵人家的小姐太太们所以能在“好花时节”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百花,正是由于这些蚕妇在此时“晓夕采桑”的结果。如果这些蚕妇此时也去做这些“繁华事”,那么,那些“黄金屋里人”只能被‘冻杀’”。原来,这些“黄金屋里人”是由这些蚕妇养活的。此两句陡转笔锋,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完全是依靠剥削劳动人民而生活的这一事实。全诗笔致冷隽,构思深曲,耐人寻味,在对当时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揭示中,流露出了诗人的愤慨不平之情。运用通俗又略带诙谐的语言,通过叙述与假设的形式,通过暗含的对比,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点评】理解诗歌的方法:(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五.默写(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5.(6分)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