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1/01/wKhkGWdPrDqAdZFnAAMwEmdNV1k139.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1/01/wKhkGWdPrDqAdZFnAAMwEmdNV1k1392.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1/01/wKhkGWdPrDqAdZFnAAMwEmdNV1k1393.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1/01/wKhkGWdPrDqAdZFnAAMwEmdNV1k1394.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2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11/01/wKhkGWdPrDqAdZFnAAMwEmdNV1k13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课时作业12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一、选择题1.陕甘宁边区在1941年到1944年之间先后建立了蒙、回民族自治区,起先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这表明我国(B)A.抗战时期已经建立省级民族自治机构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有阅历可循C.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依据是《共同纲领》D.民族区域自治已是当时的基本政治制度解析:材料表明抗日斗争时期就已实践民族区域自治,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有阅历可循,故B项正确。陕甘宁边区在抗战时期的地位类似于地方省级机构,其建立的自治区应当是其下级机构,故A项错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时间为1947年,《共同纲领》制定的时间是1949年,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是在1954年宪法中规定,故D项错误。2.1957年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假如实行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隔阂,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B)A.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确定的C.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人民的要求解析:据“中国假如实行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隔阂,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确定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B正确;A、C表述太确定,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少数民族人民的要求”,解除D。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C)A.贯彻“一国两制”B.发挥经济特区作用C.保证民族同等团结D.保障民族高度自治解析:依据所学学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民族同等团结,选项C正确;“一国两制”不属于民族政策,选项A解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经济特区无关,选项B解除;民族区域自治不等于高度自治,选项D解除。4.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宪法》修改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A)A.有充分的法律保障B.和谐了民族关系C.促进了法制化建设D.发展了民族经济解析:依据材料“1949年……明确……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明确载入宪法……实行这一制度”及“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信息,说明白民族区域自治有充分的法律保障,故A项正确;和谐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法制化建设和发展了民族经济等,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B、C、D三项错误。5.1959年以来,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西藏自治区人大已制定了150多个具有显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这一事实表明(C)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同等的表现C.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解析:依据材料“西藏自治区人大已制定了150多个具有显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可知,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C选项符合题意。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的说法错误,A选项解除。材料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同等的表现,B选项解除。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解除。6.依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反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此基础上依据地方实际实行特殊政策和敏捷措施。这表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A)A.是中心领导下的地方自治B.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C.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力解析:由材料可知,依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权应以不违反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而实行,可见现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心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自治制度,故选A。B、C所述均不符合题意,故解除;民族区域自治不同于香港、澳门特殊行政区,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力,故D错误。7.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外交上“不学他们”突出表现在(A)A.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实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C.实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解析:旧中国的外交是对外屈膝倒戈的屈辱外交,所以新中国不学他们的表现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故A项正确。8.胡锦涛在2008年新年贺词中将中国外交方针概括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表明我国的外交方针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诸多外交原则与方针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是(D)A.实行“一边倒”方针,与苏联建交B.新中国的外交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求同存异”方针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我国于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国家,至今仍在国际关系处理中发挥重大作用,具有深远的世界影响,故D符合题意;“一边倒”方针侧重于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外交活动,但不利于与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外交活动,A不符合题意;“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基本前提,但对世界的影响不是最大,故B不符合题意;“求同存异”原则主要是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胜利,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9.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D)A.它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一项基本外交方针B.它使我国丢失了同苏联的同等关系C.它使我国断绝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D.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一边倒”的方针,是党和政府依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情和当时的世界形势作出的决策,是独立自主的表现,故D项正确;A中“改革开放前”错误;B中“丢失”和C中“断绝”说法确定,解除。10.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大国是重点,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方针。此外交方针的提出说明(C)A.实行敏捷外交策略B.推行全方位对外开放C.实行多边外交战略D.实施独立自主不结盟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中国政府既重点发展与大国的关系,又注意发展与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这是新时期多边外交方针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体现新时期中国实行多边外交战略,而不是实行敏捷外交策略,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外交方针,不是对外开放,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独立自主,但没有体现不结盟,D项错误。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我国的外交史上有很多饶好玩味的外交故事,如“瓷盘外交”“兰花外交”“围棋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和“舞剧外交”等。这体现了新中国(B)A.“求同存异”思想的广泛实践B.敏捷、务实的外交策略C.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及其实践D.外交基本格局的奠定解析:如“瓷盘外交”“兰花外交”“围棋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和“舞剧外交”说明新中国外交始终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须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进,体现出敏捷、务实的外交策略,B正确;A是万隆会议;C属于始终奉行的外交原则;D项“奠定”说法与题意不符。12.依据新的联合国维和实力待命机制要求,中国军队于2018年9月22日完成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注册工作。这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材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C)A.始终坚持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方针B.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主动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解析:依据材料中“中国军队于2018年9月22日完成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注册工作。这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行动的重要举措”可知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答案为C项。A项,中国新时期坚持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方针,“不结盟”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解除;B项,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独立自主”在题干中无法体现,解除;D项,中国新时期主动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主要表现是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与材料中“完成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注册工作”无关,解除。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依据民族聚居的人口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相互同化,相互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斗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情,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旺盛。——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2)依据所学学问推断,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是在何时,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3)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答案:(1)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相互杂居、相互同化、相互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斗争中结成深厚友情。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解析:(1)从材料一的来源上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有所体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可以从材料中得出,概括起来就是在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的事务少数民族自己来管理。(2)结合所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是在1954年。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指出要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从材料中“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可以得出我国各民族的居住状况是制度确立的一个重要缘由,此外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斗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情,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学问,可以得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有利于民族同等、民族团结。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心人民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具有决心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亟愿依据联合国组织的目标和原则,巩固远东和世界的长久和平与普遍平安;并深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亲善邦交与友情的巩固是与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救济、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阅历,产生了很多弊端,走了很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游明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部分条款:第十一条缔约双方主见严格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主动努力。缔约双方反对可能对国际稳定、平安与和平造成威逼的行为,将在预防国际冲突及其政治解决方面相互协作。第十六条缔约双方将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军技、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及其他双方共同感爱好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边疆和地方间经贸合作的发展,并依据本国法律为此创建必要的良好条件……(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说明中国与苏联结盟的缘由。(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请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作者观点的相识并说明理由。(3)结合材料一、三指出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依据材料指出保持中俄良好关系的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调整的相识。答案:(1)立足点:国家利益。缘由:两大阵营形成并走向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2)看法:基本否定或弊大于利。谈谈:确定——“一边倒”是当时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结果,使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无援。或者否定——“一边倒”使中国过多依靠苏联;照搬苏联阅历,产生了很多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3)改变:由盟友到战略伙伴关系。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双方经济的沟通与发展。(4)从国家利益动身制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依据形势改变刚好调整。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即可以看到我国外交政策的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代保管档案协议(2篇)
- 2025年企业单位雇佣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买卖合作廉洁协议经典版(2篇)
- 2025年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三篇)
- 2025年个人汽车贷款担保合同简单版(2篇)
- 地铁项目居间合同协议书
- 八年级大考数学试卷
- 幼儿园全包装修合同条款
- 沙石运输诚信体系建设合同
- 乐器运输协调协议
- 2024年微生物检测试剂行业商业计划书
- 河南开封介绍课件
- 通信设备售后服务方案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单词表
- 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纲要
- 物业公司介绍
- 卖花生混声合唱简谱
- 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 【永辉超市公司员工招聘问题及优化(12000字论文)】
- 心肺复苏指南
- 《智能物联网导论》AIoT导论-第2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