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23文化创新含解析_第1页
山东专用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23文化创新含解析_第2页
山东专用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23文化创新含解析_第3页
山东专用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23文化创新含解析_第4页
山东专用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练23文化创新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课时练(二十三)文化创新一、选择题1.(2024·江苏卷·20)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民族的吼声》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它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呈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唤醒了人们尘封已久的抗战记忆。材料表明()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建的主体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D.文化创新促进传统文化的旺盛C[C对:材料强调的是纪录片以8首抗战歌曲的创作历程为线索,这说明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A解除: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群众在文化创建中的主体作用。B、D解除:材料强调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强调文化创新的作用。]2.京剧演“技”,还是演“戏”?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特别仔细地描摹生活。“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一旦“技”成了最高志向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材料说明()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技”与“戏”可单独存在②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戏”确定着“技”的发展③“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丰富“戏”的内涵④要主动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既重“戏”又重“技”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D[题干材料强调正确处理技与戏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因而③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由材料中“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可知①不符合题意;②与题干强调内容不符。]3.电影《归来》是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参展华语影片中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该剧开创了国内4K影片的先河,用“科技+文化”的方式打造观影品质的做法进一步拓宽了文艺片的呈现路径,为今后国内电影发展指明白道路。这说明()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基础②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旺盛③创新是文化富有朝气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④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B[由材料中“开创了国内4K影片的先河,用‘科技+文化’的方式”可知题干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因而②③表述正确,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动力,①④表述错误。]4.“微妙堂”是郑德采医生开展社区义诊的好帮手。三年前,每次有活动,他便一个个打电话。现在有了微信,约定时间进行社区义诊已经连续搞了30场。惠及群众近3000人。郑德采纳爱心、热忱与业务书写精彩故事。从郑德采的精彩故事中,我们感悟到()①文化素养只有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才能培育出来②文化创新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③主动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②B[郑德采利用微信开展社区义诊活动,是通过文化创新服务社会实践的表现,②符合题意;社会发展出现微信,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自身素养,人们又利用微信服务社会,说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④符合题意;①说法过于肯定,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5.如图为北京申办2024年冬奥会标记。该标记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奇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2024,生动自然。北京冬奥会标记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C.文化创新要面对世界博采众长D.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D[冬奥会标记以汉字书法为主体实现创新,表明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因而D符合题意;A、C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B表述错误。]6.中华文化的奇妙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前来学习、探讨。中国每年也有大量留学生到世界各地求学,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管理阅历等。这说明()A.文化是无国界的、无阶级性的B.在文化面前应毫无保留地进行沟通,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C.在文化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必需以世界优秀文化为养分,充分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D.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C[A项错误,文化无国界是正确的,但文化是有阶级性的;文化平安是国家平安的重要组成部分,B项认为毫无保留地进行文化沟通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题意。]7.可口可乐总被人们当作美国文化符号,但闻名作家王蒙却说,中国的可口可乐绝非美国的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在美国就是饮料,但在中国,我们依据自己的生活习惯给它扩张了许多中国化的用法。比如感冒了,用可乐煮个姜丝,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中药用,这个在美国没有吧!”这说明学习借鉴外来文化()A.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是文化发展的动力C.会给民族文化带来冲击D.改造了中国落后文化A[中国人对传入中国的美国可乐进行本土化的运用,体现了对外来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项正确;B项错误,文化发展的动力是实践;C项不是材料要说明的问题;D项说法错误。]8.一位美国评论家在对中西绘画艺术结合进行评判时曾这样说,当一个在本土文化和传统风格熏陶中成长的艺术家尝试将传统与异域文化嫁接在一起时,只有极少数是可行并取得胜利的,更多的是不仅没有产生新的品种,反而退化变质而引发刻意的矫情之作,或离奇的怪诞画风。这说明胜利的文化创新必需()①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②以世界优秀文化为养分,博采众长③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④坚持正确的方向,采纳正确的方法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D[材料说明的是中西绘画艺术结合中存在的问题,①④强调了如何正确进行文化创新和文化借鉴,故D正确;②③没有针对中西文化结合产生的问题,不符合题意。]9.(2024·海南卷·1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①人民群众的聪慧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②只要深化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①错误,不选;②的说法过于肯定,不选;“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表明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③正确;“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说明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④正确。]10.一首《梁祝》历经50年不衰。曲作者之一何占毫说,这首曲子是浙江农夫原创的,因为里面有很大部分运用了越剧和昆曲的表演因素;它也是小提琴民族化、用西方乐器演绎民族旋律的经典之作。可见()①文化创新的须要来自社会实践②文化创新必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③文化创新必需面对世界、博采众长④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和交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材料说明白文化创新必需继承传统、必需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故选②③;①不符合题意;文化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④错误。]11.(2024·陕西西安检测)音乐家赵季平在乐坛耕耘五十多年,创作出交响乐《和平颂》、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和影视剧歌曲《红高粱》《大宅门》等经典之作,他认为一部好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的就是生活。这表明()①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音乐创作的源泉②音乐的发展取决于音乐创作方法的创新③人们在实践中创建并享用文化④创新是音乐创作富有朝气与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B[文化创新离不开生活,体现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①③正确;②说法错误,因为方法的创新是主观的,音乐的发展应取决于实践,故解除;④强调创新的作用,与材料强调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不一样,故解除。]12.国家领导人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坚守文艺志向、坚持文艺品位,秉持人民情怀、植根生活沃土,使文艺创作获得旺盛的生命力。这一要求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文化创新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②创新是文化富有朝气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③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④文艺创作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要坚守文艺志向、坚持文艺品位,秉持人民情怀、植根生活沃土”,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文艺创作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③④正确;材料强调文化创新要植根于生活沃土,而非说明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①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的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而非说明文化创新的作用,②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从网络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到网络作品进入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视线,网络文学的崛起已势不行挡。网络文学凭借其大众性、互动性、即时性、消遣性等特征吸引了浩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材料二对于网络文学的崛起,传统作家表现出了不同的看法:有恐惊者,有不屑者,也有包涵者。而某权威媒体表示,当下重要的不是纠缠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PK中哪方取胜,重要的是中国作家应当努力创作,拿出过硬的作品打动读者。因为,读者不会亏待他们喜爱的作家。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看,你认为中国作家应当如何努力拿出过硬的作品打动读者?解析解答本题,要留意全面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和做法,既要回答出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和根本途径,也要从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①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为自身创作找寻才智的源泉和动力。②要关注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宏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养分。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另一方面要使作品体现时代精神。④要面对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沟通、借鉴的基础上,实现作品创新。⑤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主动创新,为人民群众供应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作品。14.材料一一座城市的发展假如只有现代建筑,没有文化底蕴,那肯定是特别枯燥的,没有竞争力的。事实上,在城市的扩建与文化遗产的爱护上往往发生冲突。有人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文化遗产的爱护应当为经济建设让路,而不应成为经济建设的“包袱”。材料二旧城改造中爱护传统建筑是一项现实课题,许多地方实行“修旧如旧”的策略,通过改建翻新,有历史意义的旧建筑外貌被保留下来,内部装修则体现现代理念,满意群众生活和现代文明的须要。(1)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学问评析材料一中的观点。(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角度说明旧城改造中如何在爱护传统的同时加以创新。解析本题第(1)问实质考查文化作用及文化遗产地位作用,第(2)问考查怎样进行文化创新。答案(1)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气,可以转化为物质力气,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会产生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它不仅对于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