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28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新高考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28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新高考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28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新高考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28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新高考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28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第1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改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4·湖北高三开学考试)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A.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跳蝻、蚜虫的密度C.调查某山坡上樟树的种群密度,样方面积应当取1mD.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解析]单子叶植物经常是丛生或蔓生,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不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来计算种群密度,A正确;跳蝻、蚜虫的密度调查用样方法,B错误;因樟树植株较大,选择的样方面积应适当增大,C错误;在对样方计数时除样方内的个体外,还包括顶点和相邻两边边线上的个体,D错误。故选A。2.(2024·广西南宁三中高三月考)下图表示山羊种群诞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改变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诞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c~d时间内,山羊种群的种群数量始终在削减C.图中a点和b点的山羊的种群数量肯定相等D.b~c时间段内,该山羊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诞生率/死亡率>1,表示种群数量增加,诞生率<死亡率,表示种群数量削减,故c~d时间内,山羊种群的种群数量始终在削减,B正确;a~b时间段内,由于诞生率/死亡率大于1,此时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C错误;b~c时间段内,该种群经验了诞生率/死亡率大于1、等于1和小于1三个时间段,即年龄组成经验了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D错误。3.(2024·湖北高考模拟)在分析某野生生物种群年龄结构时,将种群分为生殖前期(甲)、生殖期(乙)及生殖后期(丙)三个年龄层,统计各年龄层成员数量所占比例。当年龄结构处于下列哪项时,预示该种群须要加强爱护(B)A.甲>乙>丙 B.丙>乙>甲C.乙>甲>丙 D.甲=乙=丙[解析]当甲>乙>丙时,幼年个体较多,种群为增长型,该种群不须要加强爱护,A错误;当丙>乙>甲时,老龄个体较多,种群为衰退型,该种群须要加强爱护,B正确;当乙>甲>丙时,成年个体较多,种群为增长型,该种群不须要加强爱护,C错误;当甲=乙=丙时,各年龄个体数量相当,种群为稳定型,该种群不须要加强爱护,D错误;故选B。4.(2024·新疆高考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A.调查某地布氏田鼠数量的增长方式属于种群水平的探讨B.种群的特征与个体的特征相同C.调查各种植物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都是样方法D.年龄组成、诞生率和死亡率都可预料种群将来的发展趋势[解析]调查某地布氏田鼠数量的增长方式属于种群数量改变,则属于种群水平的探讨,A正确;诞生、性别、年龄、死亡则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诞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是种群具有的特征,B错误;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校内草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对某些簇生植物不易区分植株数,不适用样方法调查,C错误;年龄组成可预料种群将来的发展趋势,诞生率和死亡率确定种群数量改变,D错误。故选A。5.(2024·广东高考模拟)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中描述错误的是(A)A.某丛生植株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B.标记重捕法适用于个体体积大,活动实力强的生物C.某趋光性小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D.有些生物的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解析]丛生植株难于辨别个体数目,所以不宜选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标记重捕法适用于个体体积大,活动实力强的生物,B正确;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C正确;季节的改变会影响某些种群的数量,所以有些生物的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A。6.(2024·广东深圳中学高考模拟)数学方法在生态学探讨中广泛应用,而每个数学模型的应用都具有肯定的限度和范围。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C)A.在一块稻田中选取稗草较多的地方取样,所取样本的平均数可估算稻田中稗草的种群密度B.标记重捕法利用了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概率不同的特点C.利用灯光诱捕昆虫的方法,依据多年数据可绘制出某种群数量动态模型D.采纳标记重捕法,可精确统计某海洋鱼类的种群密度并制定捕捞安排[解析]样方法要求做到随机取样,A错误;标记重捕法正是利用了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概率相同的特点,来估算某种活动实力强、运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B错误;利用灯光诱捕昆虫的方法,可获得肯定量的昆虫,假如长期观测、多年积累,可以获得某种昆虫的数量值。在生产实践中,假如结合田间昆虫的数量和气象因子等环境条件,可绘制出某种群数量动态模型,对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进行预料,C正确;标记重捕法只能大致估算种群密度,不能精确统计,D错误。故选C。7.(2024·辽宁高三期末)样方法是估算植物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若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C)A.抽样时所选的样本在群体中要有代表性B.若调查的植物个体数目较少,可适当扩大样方面积C.处在样方内部和样方四个边界上的个体都须要统计D.要保证每一个个体被抽选与其他个体无干脆牵连[解析]采纳样方法估算植物种群密度时,抽样时所选的样本在群体中要有代表性,A正确;假如调查的植物种群个体数目较少,则可适当扩大样方面积,B正确;计数时,应统计处在样方内部的个体和样方相邻两个边界及其顶角上的个体,C错误;要保证每一个个体被抽选与其他个体无干脆牵连,D正确。8.(2024·辽宁省凌源市其次高级中学高三期末)下列是种群空间特征的叙述是(D)A.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B.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D.草场上蒲公英的随机分布[解析]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是种群的数量特征,A错误;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草场上蒲公英的随机分布是种群的空间分布型,D正确。9.(2024·广西高考模拟)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肯定量的符合酵母菌生长的养分液,接种少量的酵母菌,每隔一段时间测定酵母菌的个体数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试验初期酵母菌增长缓慢是由于种内斗争强B.该试验中常用抽样检测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改变与养分条件有关D.该试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会发生改变[解析]试验初期酵母菌增长缓慢是由于起始种群数量少,A错误;对酵母菌种群数量检测的方法是抽样检测的方法,B正确;养分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改变的因素之一,C正确;在最大值之前,酵母菌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稳定在K值时酵母菌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正确。故选A。10.(2024·南昌市八一中学高考模拟)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C)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B.种群数量大于K/2后诞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减小C.培育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D.鱼类养殖过程中,在种群数量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解析]种群数量达到K值,会在K值处上下波动,A错误;种群数量大于K/2,小于K时,诞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培育瓶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C正确;若要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在种群数量大于K/2时捕捞,使种群数量保持在K/2,D错误。故选C。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11.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改变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BD)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靠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物种进入该生态系统后,起先都表现出了增长的现象,一段时间后,a种群的数量改变表现为“S”型增长,其缘由是受自身密度的制约,b种群增长到肯定数量后,渐渐削减,最终全部死亡。所以两个种群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但竞争强度是由弱到强再到弱。12.(2024·湖南长沙一中高考模拟)田鼠是主要生活在农田中的植食性鼠类,当田鼠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起先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D)A.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诞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环境容纳量快速降低C.田鼠种群数量增长到K值时,其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D.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解析]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诞生率和死亡率均不为零,但是两者的差值为0,A错误;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种群数量快速降低,但是环境容纳量不变,B错误;在种群数量增长到K值时,其在K值上下波动,C正确;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因为黄鼬的种群数量还受其天敌影响,D正确。13.下图是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关系的改变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A.该曲线揭示了种群数量改变只与时间有关而与其他变量无关B.该曲线CD段种群数量在持续下降C.该曲线可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培育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改变D.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则捕捞该鱼的最佳时间在E时期[解析]分析图示可知:该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能够揭示种群数量改变与时间有关,但不能表明种群数量改变与其他变量无关,A错误;该曲线CD段呈下降趋势,说明种群增长速率渐渐减小,但此时段种群增长速率大于零,种群数量仍旧在缓慢增加,B错误;在密闭容器中培育的酵母菌,随着培育时间的递增,培育液中的养分物质不断被消耗、有害代谢产物不断积累、溶氧不断削减,导致酵母菌的种内斗争不断加剧,当其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酵母菌种群的死亡率大于诞生率,种群数量会不断下降,所以该曲线可表示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但不能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培育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改变,C错误;E时期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诞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在C时期,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最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更新,若该种群为海洋经济鱼类,则捕捞该鱼的最佳时间应在大于C时期,但不是在E时期,而是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时期对应的水平,D错误。三、非选择题14.(2024·陕西高考模拟)朱鹮有“东方宝石”之称,曾一度面临灭亡。为了挽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国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24年的2200多只。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志向条件下,朱鹮种群的增长曲线呈“J”型。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削减的缘由有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对朱鹮最有效的爱护措施是就地爱护(或建立自然爱护区)。(2)某同学为了调查该区域内朱鹮和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表:捕获总鸟数朱鹮红腹锦鸡第一次捕获10046(捕获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其次次捕获102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该区域朱鹮大约有322只,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会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某种细菌寄生在朱鹮体内,科研工作者发觉该种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若该细菌初始数量为N0个,则3小时后该细菌数量用数学模型可表示为N9=N0×29个。[解析](1)在没有天敌、资源无限的志向条件下,朱鹮种群的增长速率始终不变,种群呈J型增长;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削减的缘由有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对其进行爱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爱护,即建立自然爱护区。(2)调查朱鹮和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须要运用标记重捕法。种群总数=(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所以该区域朱鹮大约有(46×42)÷6=322只,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会偏大。(3)已知该种细菌20分钟繁殖一代,且该细菌初始数量为N0个,则三个小时一共繁殖了60÷20×3=9次,因此3小时后该细菌数量用数学模型可表示为N9=N0×29个。15.(2024·湖南长沙一中高考模拟)“种群存活力”分析用于探讨一些因素如何影响到种群灭亡的可能性,其探讨结果之一是得出“最小存活种群”(即种群以肯定概率存活肯定时间的最小种群规模)这种探讨方法目前已被用来评价秦岭大熊猫现有种群的存活实力,并借此探讨相应的爱护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探讨秦岭大熊猫种群动态,常须要调查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2)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对秦岭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得到下表数据。初始种群规模/只1020252830405070种群在200年内的灭亡概率0.4120.1320.0760.0650.0410.0100.0020由表可知,不同初始规模的种群灭亡概率不同。若以“小于5%的灭亡概率种群存活200年”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初始种群规模的最小范围是28~30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