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探界者”钟扬》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4.3《“探界者”钟扬》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4.3《“探界者”钟扬》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4.3《“探界者”钟扬》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4.3《“探界者”钟扬》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界者”钟扬----叶雨婷学习目标积累重要字词;把握人物通讯特点。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体会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和通过事例、言行表现人物特点的手法以及衬托的写作手法;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激情导入—走近钟扬他用一生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他有一个矢志不渝的目标,为每个少数民族至少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他留给父母、妻子以及双胞胎儿子的时间,远不及他留给学生和大山的时间长……他,就是植物学家钟扬。写作背景本文发表于2018年,此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钟扬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作报告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得知这一消息,记者叶雨婷搜集了有关资料,采访了钟扬的同事与亲友,写下了这篇报道。叶雨婷,《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优秀记者。在这文章的背后,这名90后的女记者在2018年1月赴上海、成都、拉萨进行实地采访多日,采访及写作历时两月,克服高原反应,采访了钟扬老师的家人、朋友、同事、学生。和叶雨婷同行的,是经验丰富的各大媒体的老牌记者,她不惊不畏,在轮番轰炸的激烈同题竞争中,她没有选择一味煽情,而是给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和与众不同的探索者,文风清新扑面。叶雨婷讲述“在采访前期,我与部门主任堵力老师策划沟通了一周多。在采访和写作中,我发现钟扬是一个很多面的人,他是少年天才、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在历时一周的实地采访中,我曾去过他的家和多处工作地点,见到并采访了60多位与他相关的人,收集到了几十万字的文字材料。在庞大的采访素材中,我筛选出这些‘小故事’,希望用它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钟扬。”走进作者题目解说“探界者”有多重含义:(1)探学习工作之界,(2)探植物学之界,(3)探科普之界,(4)探教书育人之界,(5)探生命之界。这些充分体现了钟扬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英雄”少年——介绍了钟扬的成长、求学经历。第二部分:种子达人——介绍了钟扬不畏艰险,坚持追求植物种子的研究与探索。第三部分:科学队长——介绍了钟扬在科学普及领域的奉献与成就。第四部分:“接盘”导师——介绍了钟扬对教学事业的认真负责、对学生的帮助与关爱。第五部分:生命延续——介绍了钟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表现了他对工作的尽心负责和高度热爱。这篇人物通讯主要报道了植物学家钟扬备尝艰辛,为国家收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的事迹,突出他心系科学、情系祖国、胸怀人类,在科研岗位上不懈追求的奉献精神。中心思想文本研读

默读课文,看看《“探界者”钟扬》这篇人物通讯共写了哪几件事?

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植物学家的钟扬哪些方面的品质?整体感知人物通讯的阅读思维导图内容图示“探界者”钟扬

简述钟扬的身份及生命历程总述分述事迹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生命延续献身于种子事业普及科学知识悉心培养学生探寻生命边界寻求生之所爱

课文探究1.开篇以对植物拟南芥的介绍来引出钟扬,有什么用意?结构上,从一种植物入手,从而引出人物钟扬;内容上,拟南芥是钟扬的研究对象,切合人物身份和职业特点;主题上,用拟南芥象征并赞扬钟扬的普通、质朴、顽强。

“不安分”,贬词褒用。这句话是对钟扬的评价,点明他不安于现状,勇于开拓进取,契合作者给予他的“探界者”的评价。2.“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应怎么理解这句话?

单纯、质朴、仁爱。他不因为这样可能招致其他导师不满而不这样做,他的世界里没有人际交往的油滑,他关注的只有学生和工作。这也是钟扬富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一种表现。3.负责接收“转导师学生”表明钟扬的什么性格特点??4.钟扬为什么要拿生命做赌注?赌什么?

钟扬的愿望很多,“他希望继续收集青藏高原的种子资料,希望帮助西藏大学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希望培养出更多扎根高原的植物学人才……”他感觉“自己的时间太短了”,在他心目中,工作、愿望比生命重要。他用生命赌的是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进步。内容小结这篇通讯报道在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方面有哪些特点?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合作探究善于用事实说话文章除了直接评价赞美,更多的是用事实说话,彰显理性与客观。比如用他的婚事表现他的雷厉风行,用他的小纸条上的工作安排表现他的忘我精神和忙碌劳累等。引用人物自己的话文章多处引用钟扬的演讲、文章、书籍中的文字,从不同层面表现他的品质。侧面烘托文章多处引用钟扬母亲、妻子、同事、学生的话,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人物描写人物通讯写法小结

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岗位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却体现着许多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一下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点拨】

①热爱本职工作,致力于做好本职工作;②有责任,有担当,有着崇高、远大的理想;③面对困难、挑战,不屈不挠,不懈奋斗;④主动探索,勇于实践;⑤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三篇人物通讯写法比较这三篇文章在结构和刻画人物方面各有哪些异同?文章结构刻画人物《喜看稻菽千重浪》倒叙手法小标题以正面描写人物为主细节描写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正侧面结合的手法细节描写既有人物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探界者”钟扬》小标题正侧面结合的手法概述事迹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容感知为什么要使用小标题?【好处】:便于将繁多的材料进行逐一分类介绍,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行文条理清楚;还能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本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和文本重点,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小标题侧重于围绕钟扬的职业来表现其在各个领域的努力与贡献。拓展:

学了钟扬的优秀事迹,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你的收获。提示:钟扬教授曾说:“坚持梦想,无畏艰险。”“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做!”他执着追求梦想的精神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不渝,一心为公。脚踏实地奋斗,力求不凡作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对工作一丝不苟,乐于助人。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甘为人梯,无怨无争地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补充阅读还记得钟扬留给上海的红树林吗?复旦团队正重启引种之路来到上海临港新城,在南汇嘴观海公园西面一大片芦苇荡的湿地之中,可以看到50亩的钟扬红树林临港基地,目前已经重新引种了各类红树种苗近20亩。穿过田垄和泥地,就能看到一垄垄整整齐齐的小树苗。和其他“野蛮生长”的各色植物不同,它们被小心呵护着,像是保育箱中刚出生的婴儿。桐花树、秋茄、无瓣海桑……它们有个共同的名称“红树”,原本生在热带,如今在这里生长繁衍,绿油油一片。补充阅读这些红树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生前所引种的。2007年,他和团队就开始引种红树。如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浩明、副教授南蓬和钟扬生前助手经佐琴也从未停止过努力,让红树北移的希望被接续。十年培育,红树的第三代幼苗已基本适应上海冬天的低温,正茁壮成长,并将亮相2018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钟扬曾这样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团队也正这样做。补充阅读送给未来,许上海一个美丽海滨“别看剩下的不多,其实很不容易。”面对着曾经保留下来的两垄小树苗,经佐琴说。如果砍开树干,其中含有丰富的单宁很快就被氧化,变成火红色,红树因此而得名。钟扬曾说,繁盛的红树林是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可以造福200年后的人。上海位于东海之滨,为何鲜被称为海滨城市?“可能因为海边没有美丽的沙滩,也没有茂密的红树林,光秃秃的。现在的上海滩涂,长满了茂盛的互花米草,别的物种根本没有生存的领地。”南蓬说,自2000年到上海执教,钟扬就一直思考,“红树林在深圳福田、香港米埔、台湾淡水、日本冲绳都有,为什么上海不能有呢?”补充阅读“海岸卫士”“海上森林”……红树林并非浪得虚名。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在印度尼西亚海啸时,红树就在保护堤岸中立下大功,大大降低了沿岸的受灾损失。它们扎根的滩涂,能够形成特殊的生态系统,养活各色底栖动物。在深圳、海南沿海,长成红树林之处,虾蟹产量大大提高。吸附氮磷钾,净化海水和空气,只要有红树林在,近海的富营养化污染也能得到大大缓解。钟扬决定做第一个捅窗户纸的人。可是,目前中国人工栽种红树林,花了大力气才北移到了浙江温州,在更高纬度的上海“逆境”造林,行得通吗?“当时很多专家都劝他,不能瞎搞,搞不活的!”起初,南蓬和经佐琴对这个想法也不看好,但钟扬也有自己的道理。他发现上海曾有过红树林,二十几万年前的化石就是证据,更何况气候正在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植物对环境也有很强的适应性。没想到,这个“奇思妙想”的课题申报了三年,最后成功了。补充阅读2007年,课题组用卡车从广东珠海运回了包括秋茄、桐花树、白骨壤、无瓣海桑、老鼠簕、木榄、拉关木7种真红树,黄槿、海杧果、银叶树3种半红树,总共10种红树实生苗12000株,采用地栽方式在上海临港新城(30°53'N)种下,这是上海的最南端,但还是比原有红树分布界限北移了近3°。从此,漫长的“驯化”开始了。一波三折,这“孩子”不好养科研之路鲜有一帆风顺,改变植物千万年来养成的习性谈何容易。引种初期,上海遭遇罕见的低温大雪,给了课题组移植的第一批红树“当头一棒”。附近出没的野兔也时常啃食这批红树。课题组使用电导率测定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越冬的红树植物抗寒力变化,他们决定,在温室中通过温度控制,逐步提高红树的抗寒能力。补充阅读他们种下了一批新苗,还架起拦兔子的网。让他们惊喜的是,春天再来时,第一年“死去”的红树竟“复活”了。“当时只剩下光秃秃的杆子,叶子都掉光了,没想到它们的根仍在生长。”南蓬回忆,当时钟扬还给大家打气,“这是一个很好的寓意,人和它们都要坚持下去!”2016年冬,一场突如其来的-5℃低温又一次击垮了不耐寒的红树。红树原本种在南汇嘴公园,试验种植基地占地十亩,有17个大棚,那年因为要修建停车场,只能搬迁。这么一折腾,红树的成活率就更低了。由于新场地有限,最终只留下了两个大棚的秋茄和桐花树,几十棵长到两米多高的无瓣海桑,也被落下了。钟扬和团队十分痛心。但很快转机来了。补充阅读“我们11月30号全部搬离完成,第二年2月28号再回去看,发现了奇迹。”经佐琴说,没来得及移植的桐花树竟然在自然环境下安然越冬。它们的种子跟着水体流到了外面的沟渠里,在沟渠的庇护下,等到大地回暖,小苗纷纷冒出了“脑袋”。要知道,在大棚里被照顾的无微不至的红树苗活过冬天也得“看运气”。“没有任何管理措施,没做任何防护,连水都没浇过。”他们相信,这说明红树搬来上海六年后,已渐渐有了适应性。花上二三十年,也要把树种活2017年,钟扬意外离世。红树项目也因为资金和土地的缺乏,面临中断危险。几番思量,南蓬和经佐琴决定把这项目继续下去。“钟老师做了快十年,我们舍不得把项目丢下。‘坚持’就是他的精神,他不在乎一朝一夕。”南蓬说。补充阅读2018年夏天,浦东新区临港新城镇政府、临港港城集团主动提出为红树林育苗基地提供土地和资金支持,钟扬红树基金也募捐了不少钱,这为后续筛选并保存更加适应上海气候的红树植物进行引种试验和种苗培育提供保障。合作单位上海虹升农业公司也为项目提供了持续而坚实的支持。“驯化”本就漫长,种红树得用时间来说话。浙江温州移植红树就用了18年。植物对环境的强适应性和全球变暖的趋势,从内因和外因上都在为红树北移的可行性作注脚。大大小小的惊喜和成果也说明,红树正在上海努力扎根生长。补充阅读南蓬和经佐琴信心满满,花上二十年三十年,也要把树种活。她们说,迟早有一天,红树能长到温室外面去,长到自然的滩涂上,长成一片自我更新的红树林。到时候,除了表观遗传学的变化,其与抗寒抗冻相关的基因上发生的改变,也将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点滴情份积累下来,红树早就成了她们的孩子。“又开了花,又长了叶子,又结了那么多种子,我们就特别开心。”南蓬说,树苗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种树人的心,“这比自己家的孩子难养多了。”“安比”“云雀”“摩羯”“温比亚”……2018年夏天,一连串的台风来袭,种在沿海的红树又危险了。补充阅读自然生长的红树在潮起潮落间自主呼吸,同时自由地吸收和排除适量的盐分。为了模拟这一过程,也为了让红树习惯上海的海水盐分,课题组不断抽水、灌水。但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让人工挖出来的这片地,一下子就被清淡的雨水淹了。“台风一周一次,降雨量太大,水都来不及抽。”南蓬说,红树虽然扎根在水里,但长期被泡着,根部得不到呼吸,盐分没办法调节,性命堪忧。南蓬和经佐琴希望,等她们都退休了,干不动了,还能有年轻的团队把种活红树的希望延续下去,代代相传,直到把希望变成现实。到时,上海的海滩也能长成一片片茂密的红树林,再提起上海,人们会毫不吝啬地称赞其为“美丽的海滨城市”。当堂检测1.在《“探界者”钟扬》一文中,为何要以“拟南芥”这种植物开篇?当堂检测答案:拟南芥,这种细弱的草本植物,因为生长快、体型小、分布广、基因组小,常被植物学家比作“小白鼠”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全世界几乎有一半的植物学家都在研究它。可是,钟扬在植物学家很少涉足的青藏高原发现了它,并把拟南芥栽种在自己位于西藏大学安置房的后院中,还把它做成标本带回了复旦大学。这段介绍充分地写出了钟扬作为植物学家的执着、专业。同时,钟扬本人也像拟南芥,虽然弱小但是充满生命的力量,留给后人巨大的精神财富。当堂检测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而他双肩背包里的很多张小纸条显示出,他的工作依然很满——9月26曰,他将回到复旦大学上党课,带大家学习科学家黄大年的先进事迹;9月28日,他将来到拉萨,参加29日的西藏大学生态学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会;之后,他将完成西藏植物学期刊的创刊文章,完成关于“生物样本库的伦理问题和管理政策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招标,继续英文科普著作《不凡的物种》的翻译工作未来,他还希望在成都或上海建立青藏高原研究院,让上海的红树林实现自由生长,让更多的中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提高科学思维水平,让更多的学生致力于青藏高原的种子事业……“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