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讲义第18课完全燃烧、爆炸和安全常识(学生版+解析)_第1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讲义第18课完全燃烧、爆炸和安全常识(学生版+解析)_第2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讲义第18课完全燃烧、爆炸和安全常识(学生版+解析)_第3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讲义第18课完全燃烧、爆炸和安全常识(学生版+解析)_第4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讲义第18课完全燃烧、爆炸和安全常识(学生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九年化学上册预学精品课程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8课完全燃烧、爆炸和安全常识【学习目标】1.了解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条件和产物,认识物质完全燃烧的重要意义。2.了解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3.学会一些火灾自救和逃生的方法。【重点】能用化学知识解释爆炸现象和原因【难点】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一、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1.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燃烧较快、放热多、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碳完全燃烧的符号表达式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燃烧较慢、放热少、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微小的炭黑颗粒等物质污染环境。碳不完全燃烧的符号表达式C+O2点燃CO2.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因素(1)可燃物的性质(2)氧气的浓度(3)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一氧化碳的性质=1\*GB3①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2\*GB3②化学性质=1\*romani可燃性:燃烧的符号表达式CO+O2CO2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2\*romanii毒性:一氧化碳易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功能,人体就因缺氧而死亡二、爆炸定义: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氧气(或空气)混合,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很大,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矿井等处要严禁烟火。

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体积分数会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使用前,务必检验纯度(常用的方法是:收集一试管该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移近酒精灯火焰,放开拇指,如果仅听到很小的声音,说明该气体是纯净的;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2.易燃物和易爆物①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②可燃性液体:酒精、汽油、柴油等。③可燃性固体:白磷、红磷、棉花纤维粉尘、金属粉末等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4.火场自救方法(1)火势如果较小,根据起火原因,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和方法扑灭;火势较大,有蔓延的可能,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2)着火时,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3)如果房间内着火,不能随便打开门窗,以防空气流通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4)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体内。(5)由于空气的流动,上层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1.(2023·云南·模拟预测)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发现CO中毒者,迅速将其转移到室外通风处B.煤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2.(2023·江苏盐城·校考二模)下列图标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

B.

C.

D.

3.(2023·辽宁阜新·统考二模)当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变大,燃烧更旺。其原理是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4.(2023春·云南昆明·九年级昆明八中校考学业考试)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要接触氧气就能燃烧B.用扇子能把蜡烛火焰扇灭的主要原理是隔绝氧气C.室内起火,要立即打开门窗D.将煤磨成煤粉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5.(2023·江苏南京·统考二模)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C.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用完酒精灯后,既可用嘴吹灭,又可用灯帽盖灭6.(2023·广西南宁·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火灾自救和灭火的知识,错误的是A.扑灭森林火灾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D.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7.(2023·江苏无锡·模拟预测)某同学用有关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下列四个成语所包含的化学原理,不合理的是A.“釜底抽薪”一清除可燃物,使燃着的火熄灭B.“钻木取火”一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之燃烧C.“煽风点火”一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D.“杯水车薪”—可燃物的量少,导致火焰熄灭8.(2023·辽宁辽阳·校联考三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B.划着的火柴,火柴头冲上更容易持续燃烧C.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着火D.吹灭蜡烛的主要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9.(2023·江苏盐城·校考二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B.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的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D.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CO2,从而导致酸雨10.(2023·江苏淮安·统考模拟预测)“安全重于泰山”。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不点燃杨絮柳絮,以免发生危险 B.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乘电梯逃生C.电动车用充电桩充电,以免引发火灾 D.燃着烟头不能扔进下水道,以免爆炸11.(2023·辽宁沈阳·统考三模)沈阳稻梦空间举办篝火晚会,将木柴架空后发现燃烧更旺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12.(2023·山西太原·山西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生活中的小实验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下列四个实验都用到了蜡烛,其中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B.面粉在密闭容器内爆炸C.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13.(2022·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A. B. C. D.14.(2023·贵州·模拟预测)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不科学的是A.发现火势较大的火情,立即拨打“119” B.图书馆着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C.通电的电线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D.当煤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5.(2023·山东泰安·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16.(2023·重庆·模拟预测)中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是“碳中和”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和天然气等。目前我们家中燃气灶的燃料是天然气,使用中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2)生物固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3)化学固碳:加压水洗法可固定CO2,固定CO2后的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物理固碳: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将气态CO2压入地下变为液态CO2,实现CO2的封存。此过程中CO2分子间隔_____。1.(2023年云南省中考)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2.(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3.(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4.(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油锅着火,迅速用水浇灭B.室内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5.(2023年天津市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采用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灭火B.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水浇灭C.氢气是清洁、高能燃料,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调小灶具进风口6.(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7.(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有关安全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到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B.家中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腌制食品D.为预防森林火灾,常在进山路口处张贴含右图所示的图标8.(2023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吸姻有害健康,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禁止吸烟”的图标是A.B.C.D.9.(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因森林覆盖而积广,怀化市被誉为“会呼吸的城市”。林区内禁止吸烟,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吸烟”标志的是A.

B.

C.

D.

10.(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正确的操作是安全有效进行实验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或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用水扑灭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先进行灯火实验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先检验其纯度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1.(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在实验室及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正确的处理措施能减少事故对人体的伤害。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D.煤气中毒时,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12.(2023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学校一模)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提醒人们,燃烧固体燃料时需要将其架空,燃烧才能更旺。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判断,“火要虚”的原因是A.加快散热的速度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3.(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有关重庆缙云山山火扑救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A.湿毛巾捂口鼻可减少浓烟的吸入B.挖掘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C.直升机洒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CO2灭火利用其密度大于空气,不助燃不可燃14.(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室内着火,打开门窗 B.燃气泄漏,开灯检查C.火灾逃生,匍匐前进 D.加油站内,接打电话15.(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B.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C.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16.(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与跨学科实践活动。活动一:(1)探究水的组成如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该实验表明,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结合教材粉尘爆炸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A.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必须严禁烟火B.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C.实验中燃着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D.火药在有限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易燃易爆物与周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3)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粒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①上述实验中发生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现有、、、等4种溶液,可与实验中溶液起相似作用的一种是_________。活动二:(4)借助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如图是反应装置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传感器显示,若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当溶液颜色由_________变为无色时,也可表明酸碱基本反应完全。(5)工业上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分子筛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6)某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家用简易供氧器中的固体药剂是A和B,A是过碳酸钠(),它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分解出,B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催化剂。该同学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简易供氧器,如上图所示:①B可能是_________。②氧气通过乙塑料瓶中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17.(2023年山西省中考)科技缔造生活,创新筑梦未来。我国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在让青少年深成骄傲和自豪的同时,对培养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下面是我国科技领域中引起世界关注的三个典型实例。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题的相关问题。(1)图1:十年砺剑跨越发展,大国重器挺进深蓝。航母作为大型军舰,航行过程需要较强动力,提供这些动力的资源为常规燃油和核能。当使用燃油工作时,能量转化是________,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当使用核能工作时,对其安全问题提出的要求是_________。(2)图2:我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4.9%,与燃油相比,其优点是______。”和谐号列车车体内用到了许多环保材料,其中的塑料属于________材料。乘坐高铁时,限制携带的物品中包括火柴和打火机,其原因是________。(3)图3:我国空间站的问天舱中,通过无土栽培种植了螺旋生长的水稻,其栽培过程用到的营养液中,需要量较大的一种营养元素为_________(用符号表示)。值得赞誉的是,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翼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一的砷化镓太阳能技术。砷化镓中,砷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其中x=_____,二者相比,原子结构不同之处为__________。(4)在航母、高铁和空间站建设中,钛和钛合金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得到普遍应用。钛是用铝粉与二氧化钛(TiO2)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九年化学上册预学精品课程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8课完全燃烧、爆炸和安全常识【学习目标】1.了解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条件和产物,认识物质完全燃烧的重要意义。2.了解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3.学会一些火灾自救和逃生的方法。【重点】能用化学知识解释爆炸现象和原因【难点】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一、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1.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燃烧较快、放热多、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碳完全燃烧的符号表达式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燃烧较慢、放热少、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和微小的炭黑颗粒等物质污染环境。碳不完全燃烧的符号表达式C+O2点燃CO2.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因素(1)可燃物的性质(2)氧气的浓度(3)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3.促进燃烧的方法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一氧化碳的性质=1\*GB3①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2\*GB3②化学性质=1\*romani可燃性:燃烧的符号表达式CO+O2点燃CO2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2\*romanii毒性:一氧化碳易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功能,人体就因缺氧而死亡二、爆炸定义: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氧气(或空气)混合,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很大,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矿井等处要严禁烟火。

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体积分数会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使用前,务必检验纯度(常用的方法是:收集一试管该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移近酒精灯火焰,放开拇指,如果仅听到很小的声音,说明该气体是纯净的;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气体不纯)。

2.易燃物和易爆物①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②可燃性液体:酒精、汽油、柴油等。③可燃性固体:白磷、红磷、棉花纤维粉尘、金属粉末等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4.火场自救方法(1)火势如果较小,根据起火原因,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和方法扑灭;火势较大,有蔓延的可能,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2)着火时,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3)如果房间内着火,不能随便打开门窗,以防空气流通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4)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体内。(5)由于空气的流动,上层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低下身子沿墙壁或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1.(2023·云南·模拟预测)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发现CO中毒者,迅速将其转移到室外通风处B.煤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答案】B【详解】A、CO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故发现CO中毒者,迅速将其转移到室外通风处,使其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煤气中含有大量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很容易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可能会出现电火花,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利用了隔绝氧气灭火的原理,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利用了移除可燃物的原理灭火,可以控制火灾,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3·江苏盐城·校考二模)下列图标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

B.

C.

D.

【答案】C【详解】C是腐蚀品标志,属于危险化学品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故选C。3.(2023·辽宁阜新·统考二模)当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变大,燃烧更旺。其原理是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A【详解】酒精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将灯芯拨得松散些不能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以增大酒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剧烈。故选A。4.(2023春·云南昆明·九年级昆明八中校考学业考试)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要接触氧气就能燃烧B.用扇子能把蜡烛火焰扇灭的主要原理是隔绝氧气C.室内起火,要立即打开门窗D.将煤磨成煤粉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答案】D【详解】A、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不一定就能燃烧,温度还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说法错误;B、用扇子扇灭蜡烛的火焰,扇风吹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降低了蜡烛的温度,导致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其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说法错误;C、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故C说法错误;D、将煤磨成煤粉,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煤的充分燃烧,故D说法正确;故选D。5.(2023·江苏南京·统考二模)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C.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用完酒精灯后,既可用嘴吹灭,又可用灯帽盖灭【答案】C【详解】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会增大氧气的浓度,燃烧会更剧烈。故A错误;B、电器类着火不可用水浇灭。故B错误;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图书、精密仪器等着火。故C正确;D、用完酒精灯后不可用嘴吹灭。故D错误;故选C。6.(2023·广西南宁·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火灾自救和灭火的知识,错误的是A.扑灭森林火灾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D.图书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答案】C【详解】A、扑灭森林火灾时,砍伐出隔离带可以移出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说法正确;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通过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说法正确;C、当室内发生火灾时,不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否则增大空气流动速度,燃烧更激烈,说法错误;D、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且不对图书造成损害,说法正确;答案:C。7.(2023·江苏无锡·模拟预测)某同学用有关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下列四个成语所包含的化学原理,不合理的是A.“釜底抽薪”一清除可燃物,使燃着的火熄灭B.“钻木取火”一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之燃烧C.“煽风点火”一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D.“杯水车薪”—可燃物的量少,导致火焰熄灭【答案】D【详解】A、“釜底抽薪”,是指清除了可燃物,控制的物质的燃烧,使燃着的火熄灭,故选项A正确;B、“钻木取火”,可以实现摩擦生热,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之燃烧,故选项B正确;C、“煽风点火”,可以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故选项C正确;D、“杯水车薪”指虽然是水火不容,但用量太少而无济于事,既不能覆盖柴火使其隔绝空气,也不能使温度迅速下降到着火点以下,也就不能灭火了,故选项D错误;故选:D。8.(2023·辽宁辽阳·校联考三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B.划着的火柴,火柴头冲上更容易持续燃烧C.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着火D.吹灭蜡烛的主要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答案】B【详解】A、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选项A说法正确;B、划着的火柴,火柴头冲下更容易让未燃烧的火柴梗达到着火点,有利于持续燃烧,故选项B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着火,故选项C说法正确;D、吹灭蜡烛的主要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故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B。9.(2023·江苏盐城·校考二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B.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的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D.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CO2,从而导致酸雨【答案】A【详解】A、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碳不完全燃烧,可得到炭黑,符合题意;B、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等元素,不符合题意;C、油罐着火时用水喷淋的目的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不符合题意;D、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CO2,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23·江苏淮安·统考模拟预测)“安全重于泰山”。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不点燃杨絮柳絮,以免发生危险 B.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乘电梯逃生C.电动车用充电桩充电,以免引发火灾 D.燃着烟头不能扔进下水道,以免爆炸【答案】B【详解】A、杨柳絮极其易燃,燃烧速度快,危险性大,所以不点燃杨絮柳絮,以免发生危险,故A做法正确;B、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所以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逃生,故B做法错误;C、电动车应利用充电桩充电,不能在室内等充电,以免引发火灾,故C做法正确;D、下水道中存在沼气,沼气具有易燃性,避免将燃着的烟头等物品扔进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炸,故D做法正确;故选B。11.(2023·辽宁沈阳·统考三模)沈阳稻梦空间举办篝火晚会,将木柴架空后发现燃烧更旺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答案】A【详解】将木柴架空后燃烧,增加了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会更加的旺盛;该操作不会增加木柴的温度、不能改变木柴的着火点,也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材;故选A。12.(2023·山西太原·山西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生活中的小实验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下列四个实验都用到了蜡烛,其中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B.面粉在密闭容器内爆炸C.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答案】D【详解】A、蜡烛燃烧后蜡烛的质量减少了,可以通过称量蜡烛反应前后的质量得出结论,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B、有限空间内,鼓入的面粉和空气充分混合,燃着的蜡烛点燃面粉,有限空间里急速燃烧发生爆炸,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C、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氧气消耗,产生二氧化碳,蜡烛熄灭,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瓶中气压减小,溶液进入集气瓶中,可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D、长导管在烧杯底部,通入气体,气体先接触下层的蜡烛,则下层的蜡烛先熄灭,气体后接触上层的蜡烛,则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说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13.(2022·四川攀枝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A. B. C. D.【答案】C【详解】A、图标为当心爆炸标识,与燃烧和爆炸有关,选项错误;B、图标为禁带火种,与燃烧和爆炸有关,选项错误;C、图标为节水标识,与燃烧和爆炸无关,选项正确;D、图标为易燃物质,与燃烧和爆炸有关,选项错误。故选C。14.(2023·贵州·模拟预测)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不科学的是A.发现火势较大的火情,立即拨打“119” B.图书馆着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C.通电的电线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D.当煤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答案】C【详解】A、发现火势较大的火情,自身难以控制时,要立即拨打“119”求救,故处理方法正确;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为二氧化碳灭火后不会留下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损坏,故处理方法正确;C、通电的电线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不能用水浇灭,故处理方法错误;D、当煤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一能降温,防止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二能稀释混合气体中的煤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故处理方法正确。故选:C。15.(2023·山东泰安·统考二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答案】B【详解】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正确;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燃烧属于氧化反应,错误;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充分燃烧也能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污染,正确;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正确。故选:B。16.(2023·重庆·模拟预测)中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如图是“碳中和”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和天然气等。目前我们家中燃气灶的燃料是天然气,使用中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2)生物固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3)化学固碳:加压水洗法可固定CO2,固定CO2后的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物理固碳:重庆合川实验基地通过将气态CO2压入地下变为液态CO2,实现CO2的封存。此过程中CO2分子间隔_____。【答案】(1)石油调大(2)O2(3)(4)变小【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目前我们家中燃气灶的燃料是天然气,使用中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此时应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故填:石油,调大;(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中,反应前有6个C原子,18个O原子和12个H原子,反应后有6个C原子,12个H原子和6个O原子,故6X中有12个O原子,一个X中含有2个O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O2;(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反应方程式为;(4)等质量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隔会变小,故将气态CO2压入地下变为液态CO2的过程中CO2分子间隔变小。1.(2023年云南省中考)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答案】D【详解】A、因为天然气是可燃物,所以会燃烧,故选项A说法正确;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故选项B说法正确;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故选项C说法正确;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清除了可燃物,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D。2.(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答案】B【详解】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不符合题意;B、酒精具有可燃性,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容易引发火灾,符合题意;C、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应严禁烟火,不符合题意;D、煤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3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答案】C【详解】A、加压液化时,气体变成液体,则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正确;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正确;C、灭火时,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不是降低着火点,同时二氧化碳能隔绝空气,错误;D、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痕迹,也不会使物体损坏,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正确;故选:C。4.(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油锅着火,迅速用水浇灭B.室内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答案】A【详解】A、油锅着火,用水浇会使油滴飞溅,引发事故,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符合题意;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有毒、有害气体受热膨胀在室内上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吸入,做法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题意;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都含有易燃物,需要严禁烟火,做法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题意;D、电线着火,先断电再灭火,能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做法符合安全要求,不符合题意。故选A。5.(2023年天津市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采用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灭火B.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水浇灭C.氢气是清洁、高能燃料,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调小灶具进风口【答案】C【详解】A、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方法灭火。A不正确;B、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倒在桌面上,用来灭火,会使燃烧的面积增大。B不正确;C、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目前,作为高能燃料,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如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等。C正确;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燃烧不充分,需调大灶具进风口。D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C。6.(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D.木柴架空有利于促进燃烧,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B【详解】A、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清除或隔离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升高温度至煤炭的着火点,使其燃烧,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降低,符合题意;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D、木柴架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使火燃烧的更旺,不符合题意。故选B。7.(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有关安全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到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B.家中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腌制食品D.为预防森林火灾,常在进山路口处张贴含右图所示的图标【答案】D【详解】A、室内起火,不能立即开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A说法不正确;B、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天然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以防产生的电火花将天然气引爆,故B说法不正确;C、亚硝酸钠具有毒性,所以不可以代替食盐腌制食品,故C说法不正确;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携带火种标志,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所以进入森林要严禁携带火种,故D说法正确;故选D。8.(2023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吸姻有害健康,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禁止吸烟”的图标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A.是禁止吸烟图标,此选项符合题意;B.是禁止燃放鞭炮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禁止带火种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禁止放易燃物图标,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9.(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因森林覆盖而积广,怀化市被誉为“会呼吸的城市”。林区内禁止吸烟,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吸烟”标志的是A.

B.

C.

D.

【答案】D【详解】A、该标志是当心火灾,不符合题意;B、该标志是禁止火种,不符合题意;C、该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不符合题意;D、该标志是禁止吸烟,符合题意。故选D。10.(2023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正确的操作是安全有效进行实验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或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用水扑灭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先进行灯火实验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先检验其纯度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答案】A【详解】A、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因为油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能够扩大着火面积,使火势更大;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利用隔绝氧气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处理方法错误;B、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直接进入,会有窒息的危险,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应先做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不能直接进入,故B处理方法正确;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故C处理方法正确;D、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D处理方法正确;故选A。11.(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在实验室及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正确的处理措施能减少事故对人体的伤害。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D.煤气中毒时,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答案】C【详解】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直接用水浇灭,防止触电,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不能涂抹氢氧化钠溶液,符合题意;D、煤气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接触,故轻度的,应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不符合题意。故选C。12.(2023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学校一模)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提醒人们,燃烧固体燃料时需要将其架空,燃烧才能更旺。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判断,“火要虚”的原因是A.加快散热的速度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D【详解】A、“火要虚”是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是加快散热的速度,故A不正确;B、“火要虚”是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是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B不正确;C、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属性,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C不正确;D、“火要虚”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故D正确;故选D。13.(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有关重庆缙云山山火扑救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A.湿毛巾捂口鼻可减少浓烟的吸入B.挖掘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C.直升机洒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CO2灭火利用其密度大于空气,不助燃不可燃【答案】C【详解】A.湿毛巾捂口鼻可减少浓烟的吸入,此选项正确;B.挖掘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防止火势蔓延,此选项正确;C.直升机洒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此选项错误;D.CO2灭火利用其密度大于空气、不助燃、不可燃的性质,此选项正确。故选C。14.(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室内着火,打开门窗 B.燃气泄漏,开灯检查C.火灾逃生,匍匐前进 D.加油站内,接打电话【答案】C【详解】A、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反而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故室内起火时,不能急于打开门窗,故错误;B、燃气具有可燃性,泄露起火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不能立即开灯,不然可能会引起电火花,引发爆炸,故错误;C、火灾发生时,浓烟中含有很多有害成分,并受热膨胀上升。浓烟首先充满屋顶,后渐渐从上往下扩散。故低处浓烟较少,空气相对较好,视野清晰,易于呼吸与逃生,所以火灾逃生时最好匍匐前进,故正确;D、在加油站附近含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不能在加油站接打电话,故错误。故选C。15.(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火灾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B.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离着火区域C.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答案】A【详解】A、遇到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可能增加室内氧气浓度,加剧火势,错误;B、遭遇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对吸入气体过滤,可减少有毒有害气体与烟尘的吸入,跑离着火区域以尽快脱离危险,正确;C、扑灭电器失火不可用水基型灭火器,以免水导电,发生触电危险,正确;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出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利用移除可燃物的方法灭火,正确;故选A。16.(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与跨学科实践活动。活动一:(1)探究水的组成如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该实验表明,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2)结合教材粉尘爆炸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A.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的矿井内必须严禁烟火B.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C.实验中燃着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D.火药在有限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易燃易爆物与周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3)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粒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①上述实验中发生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现有、、、等4种溶液,可与实验中溶液起相似作用的一种是_________。活动二:(4)借助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如图是反应装置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当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传感器显示,若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当溶液颜色由_________变为无色时,也可表明酸碱基本反应完全。(5)工业上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分子筛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6)某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家用简易供氧器中的固体药剂是A和B,A是过碳酸钠(),它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分解出,B是一种黑色粉末状催化剂。该同学利用塑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简易供氧器,如上图所示:①B可能是_________。②氧气通过乙塑料瓶中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答案】(1)2:1(2)C(3)①.Zn+H2SO4=ZnSO4+H2↑②.Zn+CuSO4=Cu+ZnSO4③.Ag2SO4溶液或硫酸银溶液(4)①.酚酞(或酚酞试剂、酚酞溶液)②.红色(或浅红色、粉红色)(5)物理变化(6)①.MnO2(或二氧化锰、CuO、氧化铜等,合理即可)②.湿润氧气(或加湿、潮化等,合理即可)【解析】(1)电解水实验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a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