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四单元及古诗词诵读。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工智能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其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让计算机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语言和思维,从而更加准确、便利地与人类进行交互。而ChatGPT技术作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代表,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那么,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是否会让大量的从业者失去工作呢?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事实上,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一个取代人类工作的工具,而是一个帮助人类更好地完成工作的工具。ChatGPT等技术能够自动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让人类从一些烦琐的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创造力和提升专业水平。相较而言,人类仍然需要掌握一些高级技能,如创新力、判断力和领导力等,这些技能是目前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全部的人类工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ChatGPT等技术来替代人类做一些工作,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确会让一些人失业。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那些从事与数据相关工作的人。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大量的客户查询和投诉,从而减少人工客服的需求量;人工智能可以自动收集和整理数据,无须人工录入;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处理财务报表和账目,从而减少会计从业者进行人工处理的工作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查找和借阅图书,从而减少图书管理员的需求;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大量的银行交易和查询,从而减少银行职员的需求。同时,一些从事与流程相关工作的人,也会因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而失业。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处理法律文书和合同,从而减少律师的需求;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处理保险申请和理赔,从而减少保险代理人的需求;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规划旅游路线和行程,从而减少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处理订单和库存管理,从而减少零售店员的需求;人工智能可以自动驾驶,从而减少司机的需求。此外,人工智能还会与人类竞争一些具有创意性、挑战性的工作。比如,自动烹饪食物,从而减少厨师的需求;提供在线教育和自适应学习,从而减少教师的需求。人工智能甚至让演艺明星产生了“无力感”,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明星受到人们的欢迎。网络明星“初音未来”就是一个虚拟人物,她的形象和声音是由计算机程序合成的。“初音未来”由日本一家音乐公司开发,她被设计成一个拥有蓝色双马尾的少女,其服饰和造型非常可爱,深受年轻人,尤其是动漫爱好者的喜爱。当然,人工智能不一定会完全取代以上职业,但可能会造成这些职业的岗位需求减少,从而让部分人面临失业风险。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会催生新的工作岗位和创新的行业,这都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和适应。目前,人工智能已经给一些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例如制造、金融等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会让所有人失业。人工智能也会带来机遇,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制造业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产品质量。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产品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可以让工人从烦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更好地管控风险。人工智能可以对客户的信用评估进行分析,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同时也可以提高贷款的准确性和效率。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金融市场预测,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投资建议。这些应用,都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管控风险,提高效率,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随着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为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和商业机会,也会为相关行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人工智能也会催生一些新兴的职业。举例来说,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机器学习工程师负责设计、实现和优化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数据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资源,数据科学家负责收集、清洗、分析和应用数据,以帮助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更好地工作。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的另一个核心技术,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负责设计和实现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和模型,从而使机器能够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人工智能伦理师也是一个新兴的职业,主要负责研究和解决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尽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已被普及,但是它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等问题。人工智能伦理师的职责是评估这些问题,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他们需要熟悉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了解伦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知识,以及政策和法律的要求。总之,人工智能技术潜力无穷,它的出现不仅不会让人类失去工作,相反,还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和提升创造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应当积极接纳和拥抱人工智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养,以应对未来工作的变化与挑战。(摘编自阿碧《人工智能会让我们失业吗》)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ChatGPT技术作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代表,可以让计算机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语言和思维,从而更加准确、便利地与人类进行交互,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B.日本一家音乐公司开发的网络明星“初音未来”,虽然是一个虚拟人物,但深受年轻人,尤其是动漫爱好者的喜爱,还让一些演艺明星产生了“无力感”。C.人工智能机器人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企业裁减更多的员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可以让工人从烦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D.人工智能在金融市场的普遍应用,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管控风险,提高效率,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和商业机会。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导致部分人失业、人工智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方面论述“人工智能会让我们失业吗”这一备受关注的问题。B.文章首先承认人工智能的确存在会降低就业率这一严重弊端,比如,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处理财务报表和账目,从而减少会计从业者进行人工处理的工作量。C.人工智能既会让部分人面临失业风险,也会催生新的工作岗位和创新的行业,因此需要人们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和适应,尽量规避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风险。D.机器学习工程师、数据科学家、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人工智能伦理师都是人工智能催生出的一些新兴的职业,他们各负其责,为社会的高效发展做出了贡献。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人类需要掌握一些高级技能,这些技能是目前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在不远的将来,AI机器人将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美国科学杂志则预测,到2045年,全球50%的工作岗位将被AI替代,这个数字对应到中国将是77%。B.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位鼓舞人心的领袖,谦逊、正直,有能力将人员和组织带到新的高度。不依赖于他的头衔或地位,而是依赖于他的影响力,赢得所有员工的忠诚和全力支持。C.事实上,技术进步并没有减少可用工作的数量——它们实际上带来了工作的净增加。尽管过去的某些工作已经绝迹,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获得以前不存在的广泛的新就业机会。D.想象一个机器人在法律事务中取代律师或法官——这有点可怕。并非所有冲突和道德问题都是非黑即白的,其中很多都受到人类与生俱来的是非意识的影响。4.请简要说明为什么“人工智能虽然已经给一些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会让所有人失业”。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人工智能不会让我们失业?请根据文本概括。【答案】1.C2.B3.D4.①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一个取代人类工作的工具,而是一个帮助人类更好地完成工作的工具。②人类还需要掌握一些高级技能,如创新力、判断力和领导力等,这些技能是目前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全部的人类工作。③人工智能技术潜力无穷,它的出现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5.①举例。通过具体例子说明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和金融领域的应用是如何提高效率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金融市场预测和信用评估中的应用。②比较。比较人工智能能够完成的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和人类需要掌握的高级技能(创新力、判断力、领导力等),强调这些高级技能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从而说明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全部的人类工作。【解析】【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作者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文中指出,尽管人工智能可能取代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但它也是一种辅助工具,可提高效率并催生新的岗位。文章特别强调人类需掌握高级技能,如创新力与判断力,这些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C.“人工智能机器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企业裁减更多的员工”错误,原文表述为“人工智能也会带来机遇,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没有说“人工智能机器人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帮助企业裁减更多的员工”,企业裁减员工只是可能的一个结果,不是其最大的好处。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文章首先承认人工智能的确存在会降低就业率这一严重弊端”错误,原文表述为“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确会让一些人失业”,原文并没有称失业是严重弊端,而是客观介绍人工智能会导致某些岗位减少的情况。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强调的是将来人工智能取代大多数工作岗位。B.强调的是领导者应具备的特点。C.强调的是技术进步会获得新的就业机会。D.强调的是在法律事务中,人工智能不能完全代替人类。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①根据文中“事实上,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一个取代人类工作工具,而是一个帮助人类更好地完成工作的工具。ChatGPT等技术能够自动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让人类从一些烦琐的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创造力和提升专业水平”可知,人工智能可用于自动化重复性、繁琐或危险的任务,让人们能专注于更高级、创造性和复杂的工作,并非完全取代人类劳动力,而是作为辅助增强人类的工作能力。②根据文中“相较而言,人类仍然需要掌握一些高级技能,如创新力、判断力和领导力等,这些技能是目前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可知,一些人类的高级技能,人工智能是无法代替的。③根据文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会催生新的工作岗位和创新的行业,这都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此外,人工智能也会催生一些新兴的职业”可知,技术进步通常会创造新的领域和就业岗位,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了人工智能伦理师等新职业。【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①举例论证观点。“制造业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产品质量……”“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更好地管控风险……”文章通过举例说明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制造业、金融市场、的应用,论证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和金融领域的应用是如何提高效率和创造就业机会的;②举例比较论证。“ChatGPT等技术能够自动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让人类从一些烦琐的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创造力和提升专业水平”“相较而言,人类仍然需要掌握一些高级技能,如创新力、判断力和领导力等,这些技能是目前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比较了人工智能能够完成的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和人类需要掌握的高级技能(创新力、判断力、领导力等),强调这些高级技能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从而说明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全部的人类工作。(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好怕的“模范村”【注】赵树理过了几天,地丈完了,他们果然给小户人家送了些小便宜,有三亩只估二亩,有二亩估作亩半。丈完了地这一晚上,得贵想在小户们面前给恒元卖个好,也给自己卖个好,因此在恒元家吃过晚饭,跟家祥攀谈了几句,就往老槐树底来。老槐树底人也都吃过了饭,在树下纳凉,谈闲话,说说笑笑,声音很高。他想听一听风头对不对,就远远在路口站住步侧耳细听,只听一个人道:“小旦!你不能劝劝你爹以后不要当恒元的尾巴?人家外边说多少闲话……”又听见小旦拦住那人的话抢着道:“哪天不劝他?可是他不听有什么法?为这事不知生过多少气!有时候他在老恒元那里拿一根葱、几头蒜,我娘也不吃他的,我也不吃他的,就那他也不改。”他听见是自己的孩子说自己,更不便走进场,可是也想再听听以下还说些什么,所以也舍不得走开。停了一会,听得有才问道:“地丈完了?老恒元的地丈了多少?”小旦道:“听说是一百一十多亩。”小元道:“哄鬼也哄不过!不用说他原来的祖业,光近十年来的押地也差不多有那么多!”小保道:“押地可好算,老槐树底的人差不多都是把地押给他才来的!”说着大家就七嘴八舌,三亩二亩给他算起来,算的结果,连老槐树底带村里人,押给恒元的地,一共就有八十四亩。小元道:“他通年雇着三个长工,山上还有六七家窝铺,要是细量起来,丈不够三百亩我不姓陈!”小顺道:“你不说人家是怎样丈的?你就没听有才老叔编的歌?‘丈地的,真奇怪,七个人,不一块……’”接着把那一段歌念了一遍,念得大家哈哈大笑。老秦道:“我看人家丈得也公道,要宽都宽,像我那地明明是三亩,只算了二亩!”小元道:“那还不是哄小孩?只要把恒元的地丈公道了,咱们这些户,二亩也不出负担,三亩还不出负担;人家把三百亩丈成一百亩,轮到你名下,三亩也得出,二亩也得出!”得贵听到这里,知道大家已经猜透了恒元的心事,这个好已经卖不出去,就返回来想再到恒元这里把方才听到的话报告一下。他走到恒元家,恒元已经睡了,只有家祥点着灯造表,他便把方才听到的话和有才的歌报告给家祥,中间还加了一些骂恒元的话。家祥听了,沉不住气,两眼睐得飞快,骂了小元跟有才一顿,得贵很得意地回去睡了。第二天,不等恒元起床,家祥就去报告昨天晚上的事。恒元听了,倒不在乎骂不骂,只恨他们不该把自己的心事猜得那么透彻,想了一会道:“非重办他几个不行!”吃过了饭,叫来了广聚,数说了小元跟有才一顿罪状,末了吩咐道:“把小元选成什么武委会送到县里受训去,把有才撵走,永远不准他回阎家山来!”第三天,广聚领了命,即刻召开了个选人受训的会,仿照章工作员的办法推了三个候选人,把小元选在三人里边,然后投豆子,可是得贵跟家祥两个人,每人暗暗抓了一把豆子都投在小元的碗里,结果把小元选住了。第四天,村里人,连恒元、广聚都算上,都只说这是拔壮丁当兵。小元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又没有吃的,全仗小元养活,一见说把小元选住了,哭着去哀求广聚。广聚奉的是恒元的命令,哀求也没有效,得贵很得意,背地里卖俏说:“谁叫他评论丈地的事?”这话传到老槐树底,大家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小明见邻居们有点事,最能热心帮助。他见小元他娘哀求也无效,就去找小保、小顺等一干人来想办法,小保道:“我看人家既是有计划的,说好话也无用,依我说就真当了兵也不是坏事,大家在一处都不错,谁还不能帮一把忙?咱们大家可以招呼他老娘几天。”小明向小元道:“你放心吧!也没有多余的事!烧柴吃水,一个人能费多少,你那三亩地,到了忙时候一个人抽一晌工夫就给你捎带了!”小元的叔父老陈为人很痛快,他向大家谢道:“事到头上讲不起,既然不能不去,以后自然免不了麻烦大家照应,我先替小元谢谢!”小元也跟着说了许多道谢的话。在村公所这方面,减租跟丈地的两份表也造成了,受训的人也选定了,做了一份报告,吃过午饭,拨了个差,连小元一同送往区上。把这三件工作交代过,广聚打发人把李有才叫到村公所,歪着个头,拍着桌子大大发了一顿脾气,说他“造谣生事”,又说“简直像汉奸”,最后下命令道:“即刻给我滚蛋!永远不许回阎家山来!不听我的话我当汉奸送你!”有才无法,只好跟各牛东算了算账,搬到柿子洼编村去住。隔了两天,章工作员来了,带着县里来的一张公事,上写道:“据第六区公所报告,阎家山编村各干部工作积极细致,完成任务甚为迅速,堪称各村模范,特传令嘉奖以资鼓励……”自此以后,阎家山就被称为“模范村”了。(有删改)【注】本文节选自《李有才板话》。《李有才板话》讲述了抗战时期,地主阎恒元把持了敌后根据地阎家山的村政权,村干部贪污盗窃,营私舞弊,欺压群众,却居然骗取了“模范村”荣誉。李有才带领小字辈,以“快板诗”为武器,在章工作员的带领下,同他们进行智斗,并取得胜利。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阎恒元营私舞弊。在丈量土地时,为了自己的利益,给小户人家送小便宜,但被老槐树底下的人猜透了他的心思。B.老秦认为,尽管阎恒元在自己土地的数量上做了手脚,但大家也都跟着占了便宜。老秦的立场与小旦、小元并不一样。C.得贵本想直接向恒元报告自己听到的消息,但由于恒元已经睡下,只能添枝加叶地向家祥报告一番,还为此得意不已。D.得贵和家祥仿照章工作员的办法,提前偷偷抓了一把豆子都投在小元的碗里,顺利地让小元成了受训的人选。7.关于文中得贵偷听大家谈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偷听”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文小元受训和李有才被撵等情节做铺垫。B.巧妙地呈现出人物的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展现出有才他们对恒元这类人的立场。C.得贵的偷听本来是“无意”,后来是“有心”,这属于自私狭隘的小人做派。D.这段文字揭示了矛盾的双方,一方是阎恒元、得贵、家祥等,一方是老槐树底下的人。8.为什么标题中称“模范村”为“好怕的‘模范村’”?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9.茅盾曾说:“如果把他(赵树理)的作品的片段混在别人作品之中,细心的读者可以辨别出来。”请结合选文从选材、人物塑造、语言角度对此简要说明。【答案】6.D7.C8.①以地主阎恒元为代表的部分村干部营私舞弊,在丈量土地时弄虚作假,为了报复小元和李有才,利用手段让小元成为受训人选,将李有才撵出阎家山,说明以地主阎恒元为代表的人仍把持村政权,是令人害怕的。②县里认为阎家山村干部工作细致、完成任务迅速而称其为“模范村”,说明县里的工作作风不踏实,让人害怕。9.①从选材上看,赵树理小说多取材于农村生活,表现新旧交替时代中农民思想意识的变化和新旧思想的斗争。②从人物塑造看,赵树理小说擅长通过人物对话展现个性鲜明的形象。如老槐树下的议论将每个人的立场和性格都展示出来,如老秦的贪小便宜。③从语言角度看,节选部分的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如“卖个好”“撵走”“背地里卖俏”等词语,极具辨别性。【解析】【导语】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真实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农村的社会问题,通过小人物们的对话和行动,揭露了地主阎恒元的腐败和村干部的舞弊。这篇文章以细腻、生动的语言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群众与恶势力智斗的过程,揭示了所谓“模范村”背后的虚假与不公。赵树理一贯的简洁与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有很高的辨识度。【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D.“得贵和家祥仿照章工作员的办法,提前偷偷抓了一把豆子都投在小元的碗里”错误。章工作员的办法只是推选三个候选人,并不是提前抓好豆子。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C.“本来是‘无意’,后来是‘有心”错误。根据“想听一听风头对不对,就远远在路口站住步侧耳细听”可知,得贵一开始就是“有心”偷听。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文本开篇提到地丈完后,虽给小户人家送了些小便宜,但实际上这是掩盖其背后的猫腻。从村民们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恒元家的地实际数量远不止丈出的一百一十多亩,老槐树底及村里押给恒元的地就有八十四亩,且若细量可能有三百亩之多,而他却通过不正当手段让丈地结果对自己有利,这明显是在丈量土地过程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损害了村民的利益。当恒元得知小元、李有才等人看穿了他的心思并有所议论后,心生恨意,便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报复。他先是吩咐广聚把小元选成武委会送到县里受训,通过操纵选举过程,让得贵和家祥暗中操作投豆子,确保小元当选。对于李有才,则直接下令将其撵走,永远不准回阎家山。这种利用职权随意打压、报复村民的行为,充分显示出以阎恒元为代表的部分村干部的专横跋扈,他们把持着村政权,村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自然会感到害怕,因为随时可能因为说了真话、触怒了他们而遭受不公正的对待。②县里却依据第六区公所的报告,仅仅因为阎家山编村各干部工作“积极细致,完成任务甚为迅速”就传令嘉奖,称其为“模范村”。这说明县里在评判一个村的工作情况时,并没有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只是看表面的报告就做出结论,这种不踏实的工作作风,使得真正的问题被掩盖,村民们的冤屈无法得到伸张,这让人感到害怕。【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①选文围绕阎家山这个农村的一系列事件展开,如土地丈量、村民对村干部行为的议论、村里选派人去受训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农村生活场景。涉及到土地这一农村最为关键的生产资料的处理情况,以及村民们在这些事件中的遭遇和反应,完全扎根于农村的日常事务和生活环境,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像阎恒元、家祥、得贵等代表着旧的封建地主或其爪牙的势力,他们利用职权营私舞弊、打压村民,维护自身的利益,其行为和思想是旧时代封建地主作威作福思想的延续。另一方面,小元、李有才、小明等村民则有着对公平、正义的朴素追求,他们对恒元等人的不正当行为有所察觉并敢于议论,小元的叔父老陈在小元面临被送去受训的困境时,虽无奈但也表示感谢大家的照应,这体现了村民之间互帮互助的新思想,尽管这种新思想在旧势力的压迫下显得有些无力,但依然能看出新旧思想在这个农村环境中的斗争,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农村的社会状况。②文本中大量运用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比如在老槐树下众人的议论场景中,通过这些人物在老槐树下的对话,每个人的立场、性格都跃然纸上,充分体现了赵树理擅长通过对话塑造个性鲜明人物形象的特点。如老秦说“我看人家丈得也公道,要宽都宽,像我那地明明是三亩,只算了二亩!”在大家都清楚恒元丈地有猫腻的情况下,他还觉得恒元丈地公道,仅仅因为自己的地被少算了一亩,就忽视了整体的不公平,充分体现出他贪小便宜的特点,人物形象鲜明。③文中使用了大量具有农村生活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卖个好”,形象地表达了得贵想要在小户们面前讨好恒元同时也为自己赚取好名声的心理,这种表述很接地气,是农村常见的那种想要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获取好处的通俗说法。“撵走”一词直白、质朴,就是农村里驱赶某人离开的常用说法;“背地里卖俏”则生动地描绘了得贵那种暗自得意、炫耀的神态,这些词语都是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日常用语,不是那种书面化、规范化的词汇,而是源于农村生活实际,经过长期使用沉淀下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读起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农村的生活场景之中,具有很强的辨别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轼,字子瞻。元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遗寸草。且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收其利以备修湖,取救荒余钱万缗、粮万石,及请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七年,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轼请复旧,从之。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定州军政坏驰,诸卫卒骄惰不教,军校蚕食其廪赐,前守不敢谁何。轼取贪污者配隶远恶,缮修营房,禁止饮博,军中衣食稍足,乃部勒战法,众皆畏伏。然诸校业业不安,有卒吏以赃诉其长,轼曰:“此事吾自治则可,听汝告,军中乱矣。”立决配之,众乃定。(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又减价A粜常平米B多C作饘粥D药剂E遣使F挟医G分坊治病H活者甚众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复发橐中黄金”与《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姿英发”中的“发”意思不同。B.以,连词,表目的,与《短歌行》“何以解忧”中的“以”用法相同。C.度牒,指我国封建社会由朝廷发给合法出家人的证明文书,又称祠部牒。D.生祠,旧时指为还活着的人修建的祠堂,用来表示内心的感激和钦敬之意。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代理主持礼部举行的贡举考试时,发现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还抓住士人的个别言辞进行诬陷,他就奏请驱逐这些宦官。B.苏轼对杭州的百姓很关爱,赢得了杭州百姓的喜爱与纪念,百姓不仅将其所筑的堤称为“苏公堤”,还家家有其画像,连饮食时都要祝福他。C.苏轼任职扬州时,发现以前发运司允许驾船人把官船当作自己家的,私自载运货物,于是就上奏皇上要求改变这种情况,得到了皇上同意。D.定州军政废弛,苏轼于是加强军队建设,将贪污的人发配到远恶之地,缮修营房,禁止饮酒赌博,强化军队训练作战,众人都畏惧服从。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2)诸卫卒骄惰不教,军校蚕食其廪赐,前守不敢谁何。14.苏轼做了哪些事让杭州百姓受益?请简要说明。【答案】10.BEH11.B12.C13.(1)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着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够尽量发挥技能。(2)各卫戍士兵骄横懒惰缺乏训练,军官们一点点吞并他们的军饷和赏赐,以前的太守不敢查问谁。14.①拿出自己的粮食与钱财救济饥饿和生病的人,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救活了很多人。②疏通茅山和盐桥的河流,通航运,造坝堰闸门,用来积蓄和排泄湖水,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③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种上木芙蓉、杨柳,美如图画。【解析】【导语】本文记载了苏轼在不同职务上所做的政绩,展现了其卓越的治政才能和民本思想。在杭州,他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了旱灾导致的饥荒和疫病问题,改善了市政建设。在扬州和定州,他恢复和强化地方行政和军政管理,表现出创新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文中描述的苏轼不仅体现了其文学造诣,更突显其作为地方官员爱民如子的形象。【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郎中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减价”修饰“粜”,不断开;“常平米”是“粜”的宾语,故在B处断开;“饘粥药剂”是“作”宾语,故在E处断开;“活者”名词性“者”字结构是“甚众”的主语,故在H处断开;故选BE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及识记古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发:拿出/显现、显出。句意:又拿出自己囊中的黄金。/显出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的姿态。B.错误。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拿。句意:来建造治病场所。/用什么来排解忧闷?C.正确。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于是就上奏皇上要求改变这种情况,得到了皇上同意”错,根据文中“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轼请复旧,从之”的信息可知,苏轼要改变的是“近岁一切禁而不许”的现象,要求恢复“以前发运司允许驾船人把官船当作自己家的,私自载运货物”的状态。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会”,正逢;“噤”,颤抖;“尽技”,尽量发挥技能。(2)“不教”,缺乏训练;“蚕食”,一点点吞并;“谁何”,宾语前置,何谁,“何”通“呵”,查问是谁。【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根据“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可知,苏轼在杭州时免除米粮负担,提供赈济物资,派医生防疫治病,故可以概括为“拿出自己的粮食与钱财救济饥饿和生病的人,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医生救活了很多人”。②根据“遂浚二河以通漕。……收其利以备修湖,取救荒余钱万缗、粮万石,及请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可知,苏轼在杭州时改善交通和水利环境,故可以概括为“疏通茅山和盐桥的河流,通航运,造坝堰闸门,用来积蓄和排泄湖水,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③根据“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可知,苏轼在杭州时种植植物美化环境,故可以概括为“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种上木芙蓉、杨柳,美如图画”。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元祐三年,代理主持礼部贡举考试。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着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够尽量发挥技能。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言辞,诬陷为罪状,苏轼奏请驱逐这些宦官。元祐四年,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人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仓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药剂,派人带着郎中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囊中的黄金五十两,来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贮钱粮来防备疫病。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接受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接受湖水,就疏通二河来通航运。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了六口井,又把茭白根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用以通行的长堤。吴地人种菱,到春天常加拔除,不留寸草。苏轼还招募人在湖中种菱,使茭白根不再生长。收取的钱准备用来修湖时使用,取来救荒剩余的钱一万缗、粮一万石,和请求得到的剃度僧人文牒一百份来招募工役。堤筑成后,又种了木芙蓉、杨柳在堤上,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又造了生祠来报答他。元祐七年,移扬州。以前发运司主管东南漕运法,允许驾船的人私自载运货物,征收商税不许刁难。所以驾船的人就富裕了,把官船当作自己的家,修治船只,还救济船夫们的困乏,所以所载货物都很快到达而且没有事故。近年一切私载都被禁止,所以船只破旧人员贫困,多数人偷盗所运货物来救饥寒,公家私人都受害。苏轼请求恢复旧制,朝廷允准。不满一年,被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定州军政废弛,各卫戍士兵骄横懒惰缺乏训练,军官们一点点吞并他们的军饷和赏赐,以前的太守不敢查问谁。苏轼把贪污的人发配到远恶之地,修缮营房,禁止饮酒赌博,军中衣食稍见充足,于是约束军队训练作战方法,众人都畏惧服从。但各军校紧张不安,有个军中小吏来告发长官贪赃,苏轼说:“这事由我来处理是可以的,听你告发,军中就要乱了。”立即把他发配远处,众人由此安定。(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半山亭招仲梁饮元好问孤城郁郁山四周,外人到此如累囚。半山亭前淅江水,只可与君消百忧。江山百年有此客,云树六月生凉秋。世上红尘争白日,一丘一壑去来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头从大处着眼,写诗人所处城池的自然环境,一座孤零零的城池被四周繁茂的青山包围。B.面对所处城池的独特地理环境,诗人认为别人来到这个地方,会觉得如同成为囚犯,进了牢笼。C.淅江水从半山亭前流过,亭子周围满是树木,山林中云雾缭绕,时值六月,正是酷热难耐的时节。D.诗歌第四句中的“君”指诗人好友仲梁,“只可”二字,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16.诗的最后两句,用对比的方式,表明诗人心境,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世上之人在尘世中追逐功名利禄,争斗于白日之下,而“我”则在这一丘一壑之间,去留随意。②诗人将自己与世人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尘世争夺功名利禄的厌倦。③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追求闲适自在生活的超脱心境。【解析】【导语】《半山亭招仲梁饮》通过描绘孤城与周围群山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沉静于山水的心境。诗中提及朋友仲梁,体现友情深厚。而“世上红尘争白日”与“一丘一壑去来休”的对比,进一步突显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冷淡和对山水生活的向往,表现了隐逸超然的心境。【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正是酷热难耐的时节”错误,从原诗第六句“云树六月生凉秋”可见当时天气凉爽,并不是酷热难耐。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世上”是世间之人,“红尘”指代繁华的世间,也象征着世俗的功名利禄。“争白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尘世中,为了名利一刻不停,表现出世人积极投身于功名利禄追逐的忙碌与狂热状态。“一丘一壑”指自然景色,也是诗人远离尘世喧嚣、亲近自然的所在。“去来休”表达了诗人在山水之间,行动不受拘束,按照自己的心意自由地停留或离开,展现出一种对山水生活的从容享受。②通过将“世上红尘争白日”所描绘的世人追逐功名利禄的忙碌、争斗场景,与“一丘一壑去来休”所呈现的自己在山水间来去自如、闲适自在的状态进行鲜明对比,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与世俗众人在生活追求和心境上的巨大差异。世人热衷于在尘世中争名逐利,而诗人却选择置身于山水之间,享受着宁静与自在,表达了诗人对尘世争夺功名利禄的厌倦。③诗人自身选择在山水间“去来休”,体现了他不看重世俗的功名利禄,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他更愿意将情感寄托于山水自然,在山水的怀抱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纷争的豁达、闲适的心境。“一丘一壑去来休”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的描述,更体现了诗人对这种寄情山水、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他认为在山水之间能够消解尘世带来的种种烦恼,获得真正的心灵慰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写出了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些人才犹豫彷徨,不知何去何从的状况。(3)秦观《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过人间无数次相聚的词句是“______,______”。【答案】①.羁鸟恋旧林②.池鱼思故渊③.绕树三匝④.何枝可依⑤.金风玉露一相逢⑥.便胜却人间无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羁”“渊”“匝”。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睡得好吗?”正取代“吃了吗?”成为不少朋友间见面的开场白。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料想到,再日常不过的睡觉在今天会成为一个问题。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之前发布的一份关于国人睡眠状况的报告显示,2012年至2022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2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间由8.5小时缩小到7.06小时。一个更广为人知的“热知识”是,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而且有媒体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存在睡眠障碍人群日益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当然,睡眠也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不少人不得不晚睡、被迫睡不好,不仅是个人自制力或情绪处理等自身的管理问题,也有公共性影响的因素。比如,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让孩子背负沉重的课业负担,因此导致的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持续恶化;而模糊了工作时间和私人时间的工作机制也让职场人不得已持续保持“在线”状态。睡眠对我们是如此重要,人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躺在床上。关于长期睡眠不足对健康的侵害,每个人都能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这些侵害的发生,损害的不仅是个体的健康,也是国民的健康,单从人力资本折损的角度,睡眠问题都足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拯救睡眠,不应只是一个人的战争。而显然,这场“战争”才刚刚打响,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8.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B.家长们要提醒孩子,不要相信网络上的陌生人。C.我们需要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坚信一切皆有可能。D.看到这样的成绩,相信大家都会满意。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答案】18.D19.中国睡眠研究会之前发布的一份关于国人睡眠状况的报告显示,2012年至2022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2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间由8.5小时缩减到7.06小时。2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拯救睡眠”比作“战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拯救睡眠的难度之大,就像打一场仗一样。【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文中的“相信”是用于推测、认为某件事会实现或成为现实的意思。A.指相互信任、信赖。B.表示对人或事物的真实性、可靠性予以确认。C.指对某人做某事的能力、意愿等持有信心。D.指用于推测、认为某件事会实现或成为现实。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句式杂糅,原句“根据……报告显示”错误,将“根据……报告”和“……报告显示”两种句式杂糅在了一起,应删去“根据”或者“显示”其中一处,这里选择删去“根据”进行修改。第二处,原句中“时间”与“缩小”搭配不当,应改为“缩短”。【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先明确修辞手法,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表达手法。将改善睡眠问题比作一场战争,形象地突出了睡眠问题的严峻性与复杂性,仿佛人们在与无形的睡眠困扰进行艰难对抗。能够引发读者对睡眠问题多主体协同解决思路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与启发性。(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少喜欢零食的小伙伴常选择“非油炸焙烤型”膨化食品,因为无论是这些产品的外包装宣传,还是超市销售人员的热心推荐,都在反复强调“非油炸更健康”“非油炸,吃了不长胖,也不上火”。那么,①?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薛勇指出,首先,油炸食品不一定就不健康,很多油炸食品中所含的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都是人体膳食(a)的元素。其次,非油炸食品的油脂含量确实相对较少,水分含量明显高于油炸,脂肪含量和热量相对低一些,再加上烹调温度相对较低,对营养素的破坏也相对较小。从这个角度来说,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非油炸食品所谓的健康只是一个概念,③。比如,不少非油炸膨化食品为了使口感酥脆,往往要加入高饱和的油脂,它们往往含有大量的棕榈酸或硬脂酸。虽然不需要油炸,但脂肪含量都在1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此外,有的企业还使用氢化植物油,这种油虽然稳定性较高,但是含有饱和脂肪酸,长期大量摄入易引发心血管等疾病。因此,选购食品时不必(b)地在包装袋上找“油炸”或“非油炸”的字样,而应多看配料和成分表,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热量低、钠含量低的产品;尽量挑选不含氢化油成分的食品,以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尽量挑选那些加工温度低、加工过程简单的食品。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案】21.①事实果真如此吗②非油炸食品的确更健康③远没有想象中那样好22.a.不可或缺b.煞费苦心【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根据文段引出的主题是“非油炸焙烤型”膨化食品是否更健康,结合后续薛勇指出的油炸食品不一定就不健康的观点,及横线后的问号可知,此处是用反问的形式对膨化食品销售人员强调此类食品健康现象的否定,故可填“事实果真如此吗”。②根据“从这个角度来说”可知,此处是结合前文分析非油炸食品“油脂含量确实相对较少”“脂肪含量和热量相对低一些”“营养素的破坏也相对较小”特点后得出的论断,应该是正面评价非油炸食品的健康优势,故可填“非油炸食品的确更健康”。③根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非油炸食品所谓的健康只是一个概念”和下文的“比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隔水防爆课程设计
- 河海大学船闸课程设计
- 粘土作画创意课程设计
- 电视设备智能生物药品产业国际发展趋势与展望技术考核试卷
- 特殊动物护理课程设计
- 2024年挖掘机租赁与租赁期限延长协议3篇
- 2024年演员参演网络电影合作协议3篇
- 电工课程设计体会
- 2024年机关单位养老缴费合同3篇
- 直流稳态电源课程设计
- 超越指标:存量时代降本增效的利器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无纸笔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 形式逻辑期末考试含答案
- 自媒体账号运营的用户画像分析技巧
- 医院门窗工程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
- 短视频实习运营助理
- 2024年中化石油福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及思考
-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 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