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简括她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粮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中国人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来复、生长老死的绵延,感到宇宙是生生而具条理的。这“生生而条理”就是天地运行的大道,就是一切现象的体和用。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最深度的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贯注到社会实际生活里,使生活端庄流丽,从而成就了诗书礼乐的文化。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三代(夏商周)的各种玉器,是从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磬等,升华到圭璧等等的礼器乐器。三代的铜器,也是从铜器时代的烹调器及饮器等,升华到国家的至宝。而它们艺术上的形体之美、武样之美、花纹之美、色泽之美、铭文之美、集合了画家书家雕塑家的设计与模型,由冶铸家的技巧,而终于在圆满的器形上,表现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天地境界)、生命情调,以至政治的权威、社会的亲和力。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的大和谐、大节奏。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孔子是替中国社会奠定了“礼”的生活的。然而,孔子更进一步求“礼之本”,礼之本在于音乐的精神,理想的人格。应该是一个“音乐的灵魂”。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都根基于此。(摘编自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材料二: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己。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基础,“礼”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B.只有成就了诗书礼乐文化,才有可能领悟“生生而条理”的天地大道,才能最高度把握和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C.礼和法都是行为规范,但两者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靠有形的权力机构推行,礼则需要无形的传统来维持。D.乡土社会比现代社会更重视传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组成部分,而且礼之本在于音乐的精神,因此,乐比礼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地位更高。B.在中国的文化里,物质器皿,礼乐生活,天地境界,三者由实用性的低层境界升华到形而上的高层境界,界限清晰。C.法是从外限制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维持的,礼是人们从教化中自动形成的秩序,即使在无人的地方也会主动服膺。D.乡土社会中传统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但是变迁很快的时代无法出现礼治社会。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持材料二中观点的一项是(

)A.蔺相如为国家利益处处忍让廉颇,廉颇知道后感到羞愧,背上荆条主动向蔺相如请罪。B.过人行横道时,行人红灯停,绿灯行,行驶的机动车辆遇行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礼让。C.在公司年会上,小刚和一名女同事同时登台领奖,小刚觉得女士优先,就主动把发言的机会让给了女同事。D.《中庸》中提到“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守孝是人们表达哀思的重要方式。4.《礼记》中记载,天子可享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上士三鼎二簋,下士一鼎一簋(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九鼎八簋”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其体现的文化内涵。5.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礼,二者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B

2.D

3.D4.①体现了礼的秩序条理,天子、诸侯、大夫在使用“鼎”和“簋”在种类、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种类和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体现的是礼的秩序条理;②表现出政治的权威,“天子可享用九鼎八簋”表现出政治的权威,是中央政权的象征;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爱,表现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体现出民族的宇宙意识/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鼎能表象天地人,体现天地人的和谐有序。5.①材料一从艺术/文化/社会生活的角度,讨论了“礼”的内涵(“礼”是构成社会生活的秩序)和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影响;②材料二从实践/社会学的角度,讨论了礼在乡土社会中的作用/行为规范/秩序管理,以及它与法律道德的区别。【解析】【导语】材料一主要探讨了礼乐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它们不仅构成了社会的秩序和和谐,还体现出天地间的哲学境界。材料通过阐述礼乐如何升华到更高层次,并融入日常生活,表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爱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材料二则关注于礼治社会,强调礼通过传统和教化维持社会秩序,并对现代社会中礼治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这两篇文章都关注“礼”的作用,但一个侧重于文化艺术层面,一个侧重于社会秩序的维持。【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B.“只有……才……”条件和结果关系倒置。材料中说的是“最高度的把握生命和体验生命的精神境界……从而成就了诗书礼乐文化。”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因此,乐比礼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地位更高”分析有误,文章说“礼之本在于音乐的精神”是说礼和“乐”二者的关系,但是全文并没有具体语句比较社会中二者的地位,因此“乐”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更高没有依据。B.“界限清晰”错误,原文“在中国文化里,从最低层的物质器皿,穿过礼乐生活,直达天地境界,是一片混然无间、灵肉不二的大和谐、大节奏”可知,界限并不清晰。C.“自动形成的秩序”错误,原文“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可知,自动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论述的观点是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A.廉颇负荆请罪,是出于内心的羞愧,体现了廉颇心中的道德意识,不属于“礼”。B.“过人行横道时,行人红灯停,绿灯行,行驶的机动车辆遇行人过斑马线时停车礼让”属于“法”。不属于“礼”,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观点。C.礼让女性即女士优先,是女士第一或女士先行的意思,是国际上公认的一条礼仪原则,发源于西方,不是中国的传统,不符合材料二中“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D.说的是守孝,守孝是古代社会的一种礼,对长辈的孝,体现的是尊老,是遵守礼治秩序的表现,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持材料二中观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由原文“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和题目中的“天子可享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上士三鼎二簋、下士一鼎一簋”可知,天子、诸侯、大夫在使用“鼎”和“簋”在种类、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种类和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体现的是礼的秩序条理。②由原文“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可知,礼乐使“鼎”和“簋”从烹调器和食器升华到艺术领域,升华到国家的至宝,“天子可享用九鼎八簋”表出政治的权威,是中央政权的象征。③由原文“中国人对他的用具(石器铜器),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显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九鼎八簋’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可知,鼎能表象天地人,能表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爱,能表现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由原文“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可知,材料一从艺术/文化/社会生活的角度,讨论了“礼”的内涵,论述的重心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乐与艺术的关系,“礼”构成社会生活的秩序,“乐”滋润群体内心的和谐,礼乐反射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都根基于此。由原文“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也就是所谓“法治”。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可知,材料二从实践/社会学的角度,讨论了礼在乡土社会中的作用/行为规范/秩序管理,以及它与法律道德的区别。论述的重心是乡土社会的秩序模式,辨析了“礼”和“法”的概念,维持礼的力量是传统,乡土社会如果变迁,传统没有效力,那么礼治就会往法治方向转变。(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孩子的讲演萧红这是一个欢迎会,出席的有五六百人,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被欢迎的宾客是一个战地服务团。第一个上来的是个花胡子,两只手扶着台子的边沿,好像山羊一样,他垂着头讲话。“告诉我!笑什么……笑什么……”孩子王根拉住了他旁边的女同志,摇着她的胳臂。“笑他滑稽,笑他那样子。”那女同志一边用手按住嘴,一边告诉那孩子。那孩子起来看看,他是这大厅中最小的一个,大概也没看见什么,就把手里剥好的花生放在嘴里,一边嚼着一边拍着那又黑又厚的小手掌。接着又去吃落花生,吃别的果子,吃一些混着沙土的点心和芝麻。讲演者一个接着一个,由于开着窗子和门的关系,所有的讲演者的声音,都不十分响亮,平凡的,拖长的……因为那些所讲的悲惨的事情都没有变样,一个说日本帝国主义,另一个也说日本帝国主义。那些过于庄严的脸孔,在一个欢迎会上是不大相宜的。不知道是谁提议叫王根也走上讲台。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吃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不平凡地流动起来。他也并不是恐惧,因为这地方人多,又都是会讲演的,他想他特别要说得好一点。于是王根站上了自己的木凳。人们一看到他就喜欢他。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穿着短小的、好像小兵似的衣服,戴着灰色的小军帽。他一站上木凳,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他还没开口,人们就禁不住笑了起来。“你也会讲演吗?你这孩子……你这小东西……”人们都用这种眼光看着他,并且张着嘴,好像要吃了他。他全身都热起来了。王根刚一开始,就听到周围哄哄的笑声,他把自己检点了一下:“是不是说错啦?”因为他一直还没有开口,他证明自己没有说错,于是,接着说下去,他说他家在赵城……“我离开家的时候,我家还剩三个人,父亲、母亲和妹妹,现在赵城被敌人占了,家里还有几个,我就不知道了。我跑到服务团来,父亲还到服务团来找我回家。他说母亲让我回去,母亲想我。我不回去,我说日本鬼子来把我杀了,还想不想?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太小,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我当勤务,在宣传的时候,我也上台唱莲花落……”又当勤务,又唱莲花落,不但没有人笑,不知为什么反而平静下去,大厅中人们的呼吸如游丝般轻微。人们之中有的咬着嘴唇,有的咬着指甲,有的把眼睛掠过人头而投视着窗外。站在后边的那一堆人,就像木刻图上所刻的一样,笨重,粗糙。他们的眼光都像反映在海面上的天空那么深沉,那么无底。窗外则站着更冷静的月亮。那稀薄的白色的光,扫遍了这整个学校的校舍。它和每年的春天一样,但是今夜,它在一个孩子的面前做了一个伟大的听众。小讲演者虽然站在凳子上,并不比人高出多少。“父亲让我回家,我不回家,让我回家,我……我不回家……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就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他听到四边有猛烈的鼓掌的声音;向他湖水似的涌来,他就心慌起来,他想他的讲演还没有完,人们为什么鼓掌?或者是说错了!不是还有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加上吗?他特别用力镇定自己。“我当了勤务……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我……我……”人们接着掌声,就来了笑声,笑声又接着掌声。王根说不下去了。他想一定是自己出了笑话,想马上发现出自己的弱点以便即刻纠正。但是不成,他只能在讲完之后,才能检点出来,或者是衣服的不齐整,或者是自己的呆样子。他不能理解这笑是人们对他多大的爱悦。“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他就像喝过酒的孩子,从木凳上跌落下来一样。他的眼泪已经浸上了睫毛,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不知道他是站在什么地方,自己是在做什么。人们的笑声更不可制止,他哭了。王根想:这讲演是失败了,完了,光荣在他完全变成了懊悔,而且是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光荣。他没有勇气再作第三次的修正,他要从木凳上下来。他刚一开始弯曲他的膝盖,就听到人们向他呼喊:“讲得好,别哭啊……再讲再讲……”其余的别的安慰他的话,随就听不见了。他觉得这都是嘲笑。于是更感到自己的耻辱,更感到不可逃避,他便跌到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怀里大哭起来。这天晚上的欢迎会,一直继续到半夜。王根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他把头压在桌边上,就像小牛把头撞在栏栅上那么粗蛮,他手里握着一个红色上面带着黄点的山楂。那山楂就像用热水洗过的一样,当用手抹着眼泪的时候,那小果子就在手心里冒着气。这欢迎会开过了,就被人们忘记了,若不去想,就像没有这么回事存在过。可是在王根,一个礼拜之内,他常常从夜梦里边坐起来。他总是梦到讲演,并且每次讲到他当勤务的地方,就讲不下去了。于是他想逃走,可是总逃不了,于是他叫喊着醒来了。和他同屋睡觉的另外两个比他年纪大一点的小勤务的鼾声,证明了他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地在睡,而不是在讲演。但是那害怕的情绪,使他在小床上缩做了一个团子,就仿佛在家里的时候,为着夜梦所恐惧缩在母亲身边一样。“妈妈……”这是他往日做孩子时候的呼喊。现在王根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虽然他才九岁,因为他做了服务团的勤务,他就把自己也变作大人。1938年10月(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花胡子因为形象滑稽而被听众嘲笑,下仅表现了听众无聊麻木的心态,也为王根出场理下了伏笔。B.王根开口讲演之前,他圆圆的小脸、冷静的表现使人们禁不住笑起来,笑声中洋溢着对他的爱悦。C.讲演过程中,听众的情绪与王根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反差,正是听众的起哄造成了王根讲演的失败。D.王根在讲演之后持续做梦,表明他对这次的讲演耿耿于怀,紧张和懊悔等情绪始终萦绕在心头。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取材巧妙,作家通过体察入微的笔触,以欢迎会上孩子的讲演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生活。B.小说以儿童视角展开叙述,透过儿童对他人的细心观察,对自己的细腻反思,呈现出自然流淌的朴实情感。C.小说语言风格多样,叙事语言沉静冷峻,人物语言既有成人的戏谑,也有孩童的天真,具有高超的艺术性。D.小说和茹志娟的《百合花》一样,表现了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表达了团结人民群众一起奋战的主题。8.小说的主角王根虽然还只是一个九岁孩子,但战争让他“把自己也变作大人”。作为孩子和大人,他分别有什么不同的表现?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细节并分析。9.在热闹的讲演中,作者为何要叙述月亮的“冷静”?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D

7.B

8.作为孩子:①王根一边看讲演一边吃东西,演讲结束时他“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但埋头哭泣时仍紧握山楂,表现出孩子贪吃的天性/天真可爱的特点。②在讲演过程中,他误以为听众的笑声“都是嘲笑”,于是大哭起来,表现出孩子的幼稚/思想不成熟。③讲演结束后,他那害怕的情绪,使他在小床上缩做了一个团子,就仿佛在家里的时候,为着夜梦所恐惧缩在母亲身边一样,表现出孩子的脆弱无依。作为大人:①讲演还没开始,他用敬军礼这一形式强化自己身为服务团军人的大人身份。②讲演中他说“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父亲让他回家他不回家,这样超越儿童年纪的话语表现出他对抗日战争认识的像大人一样深刻和成熟,具有责任担当和家国意识。③噩梦中惊醒,却一改过去对妈妈的求助,“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表现出他在行为上向大人靠拢,变得像大人一样越发坚强。9.①环境上:叙述月亮的“冷静”,是为了表现周围环境的静寂,烘托出讲演现场的庄严肃穆的氛围。②人物上/内容上:叙述月亮的“冷静”与前文演讲时人们的吵闹形成对比,突出王根虽然是个孩子,可是讲演却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表达对王根真诚实在的演讲的敬意。③主旨上:月亮的“冷静”,表达了作者对战时演讲的反思,模式化、口号化的宣传不能打动人心,而真正体现百姓日常生活及真实情感的演讲能够给人带来震撼和投入。④情节上:叙述月亮的“冷静”是承接上文人们听到演讲的投入和平静,也为下文王根听到人们鼓掌和笑感到不知所措作铺垫。【解析】【导语】这篇小说通过孩子王根的视角,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严峻生活场景及民众的情感状态。以孩童的天真与敬业巧妙反衬成年人面对战争的麻木与困境。通过王根讲演中自信与挫败的交织,生动表现了战争对孩子心灵的逼迫与成长,同时也流露出作家对孩童纯真精神和人性勇气的期待和赞美。月亮的“冷静”作为对比,体现出个人情感在大时代背景中的微小与复杂,富有艺术感染力。【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听众无聊麻木的心态”错误,文中只说“笑他滑稽,笑他那样子”,没涉及听众状态。B.“他圆圆的小脸、冷静的表现使人们禁不住笑起来”错误,原文有“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吃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不平凡地流动起来……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他还没开口,人们就禁不住笑了起来”,可知王根开口讲演之前的表现并不“冷静”,观众禁不住笑起来源于他行军礼的小大人模样。C.“正是听众的起哄造成了王根讲演的失败”错误,王根讲演并不失败,反而很成功,打动了听众,是他自己不理解听众的反应,觉得失败。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小说以儿童视角展开叙述”错误,小说的叙述视角是多角度的,既有儿童视角也有成人视角。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情节的能力。作为孩子的表现:①文中提到在欢迎会开始时,王根一边看别人讲演,一边不停地吃东西,“吃落花生,吃别的果子,吃一些混着沙土的点心和芝麻”,这一系列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孩子对食物的兴趣,符合孩子在贪吃的特点,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而讲演结束后,他“再也不吃摆在他面前的糖果了”,这里的对比更凸显出讲演对他情绪的影响,但即便如此,当他埋头哭泣时,手里还“握着一个红色上面带着黄点的山楂”,说明他内心深处还是保留着孩子对食物的那种下意识的关注,进一步突出了他作为孩子贪吃天性未完全褪去的特点。②在讲演过程中,王根听到听众的笑声后,完全误解了这些笑声的含义,认为“都是嘲笑”,于是就大哭起来。这表明他还不能像成年人那样正确理解他人,仅仅凭借自己单纯的想法去解读周围人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孩子思想的幼稚和不成熟。③讲演结束后,王根回到住处,夜里因为讲演的噩梦而惊醒,“那害怕的情绪,使他在小床上缩做了一个团子,就仿佛在家里的时候,为着夜梦所恐惧缩在母亲身边一样”。这里通过将他在服务团宿舍的表现与在家时依赖母亲的情形相类比,生动地写出了他的脆弱无依,本能地渴望得到母亲的庇护,突出了他此时内心的孩子气。作为大人的表现:①当王根站上木凳准备讲演时,“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敬礼”。这个举动表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作为服务团一员的身份,并且通过敬军礼来强化自己在众人面前的大人形象,体现了他向大人角色转变的意识。②在讲演内容方面,王根说“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以及面对父亲让他回家的要求,他坚决表示“不回家”,要留在服务团当勤务。这些话语远远超出了九岁孩子的认知范畴,反映出他对抗日战争的认识,明白肩负责任不分年龄,展现出他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像大人一样的成熟度。③王根在噩梦中惊醒后,虽然内心充满恐惧,但“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与之前作为孩子在家时遇到噩梦会呼喊“妈妈”求助不同,这次他选择了默默承受,这一行为变化体现了他在行为上逐渐向大人靠拢,开始学会像大人一样独自面对恐惧和困难,变得更加坚强。【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①作者描述月亮“那稀薄的白色的光,扫遍了这整个学校的校舍”,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画面。在热闹的讲演场景中插入对月亮“冷静”的叙述,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与讲演现场热烈氛围相对比的静寂氛围,烘托出讲演现场的庄严肃穆。②前文描绘了演讲时人们的各种反应,有哄笑、有嘈杂的声音等,而此时叙述月亮的“冷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月亮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旁观者,它的冷静与人们之前的吵闹形成反差,这一对比突出了王根虽然只是个孩子,但他的演讲却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够让原本喧闹的人群安静下来,表达了对王根真诚实在演讲的敬意。③月亮的“冷静”暗示了作者对战时演讲的反思。在当时的背景下,可能存在很多模式化、口号化的宣传演讲,这些演讲往往难以真正打动人心。而王根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和真实经历所做的演讲,却能让听众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这表明真正能够触动人们内心的是百姓日常生活及真实情感。④上文提到人们在听王根演讲时逐渐平静下来,月亮冷静承接了人们投入和平静的状态。同时,它也为下文王根听到人们鼓掌和笑感到不知所措作铺垫。王根在演讲过程中,面对人们突然的鼓掌和笑声,完全不理解其含义,而之前营造的那种冷静且带有庄重感的氛围,使得他的这种不知所措更加凸显出来,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春,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

改元天造,定都洺州。庚寅,东盐州治中王才艺杀刺史田华,以城应刘黑闼。秦王世民军至获嘉,刘黑闼弃相州,退保洺州。丙申,世民复取相州,进军肥乡,列营洺水之上以逼之。刘黑闼攻洺水甚急。城四旁皆有水,广五十余步,黑闼于城东北筑二甬道以攻之;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闼拒之,不得进。世民恐王君廓不能守,召诸将谋之,李世勣曰:“若甬道达城下,城必不守。”黑闼昼夜急攻,会大雪,救兵不得往,凡八日,丁丑,城陷。秦王世民拔洺水。三月,世民与李艺营于洺水之南,分兵屯水北。黑闼数挑战,世民坚壁不应,别遣奇兵绝其粮道。壬辰,李世勣引兵逼其营。甲午,诸将复往逼其营,潘毛为王小胡所擒。黑闼运粮于冀、贝、沧、瀛诸州,水陆俱进。程名振以千余人殿之,沈其舟,焚其车。秦王世民与刘黑闼相持六十余日。黑闼潜师袭李世勣营,世民引兵掩其后以救之,为黑闼所围,尉迟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世民与略阳公道宗乘之得出。世民度黑闼粮尽,必来决战,乃使人堰洺水上流。谓守吏曰:“待我与贼战,乃决之。”丁未,黑闼率步骑二万南渡洺水,压唐营而陈,世民自将精骑击其骑兵,破之,乘胜蹂其步兵。黑闼率众殊死战自午至昏战数合黑闼势不能支。王小胡谓黑闼曰:“智力尽矣,宜早亡去。”遂与黑闼先通,余众不知,犹格战。守吏决堰,洺水大至,深丈余,黑闼众大渍,斩首万余级,溺死数千人,黑闼与范愿等二百骑奔突厥,山东悉平。(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六》,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黑闼率众A殊B死战C自午至昏D战E数合F黑闼G势不能支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改元,古代新君即位或在位时,以其当年或次年更新为新纪元元年,称为改元。B.拔,文中意为“攻取,攻下”,与“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含义相同。C.山东,秦汉时期以崤山为界,称崤山以东为“山东”,一般指黄河中下游地区。D.乘,文中意为“趁着”,与《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的“乘”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黑闼自称汉东王,改元定都。不久,唐东盐州治中王才艺杀死刺史田华,以城池响应刘黑闼。B.刘黑闼攻打洺水十分迅猛,他修建两条甬道用来攻城,李世民多次带军救援都受了到阻拦。C.刘黑闼昼夜猛攻洺水,恰逢天下大雪,唐军无法增援,双方经过八天的作战,洺水最终陷落。D.李世民攻下洺水后,刘黑闼多次来挑战,李世民积极迎战,并派兵切断了刘黑闼的粮食运输。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程名振以千余人邀之,沈其舟,焚其车。(2)世民度黑闼粮尽,必来决战,乃使人堰洺水上流14.刘黑闼与李世民相持六十多天,最终被李世民击败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0.CDF

11.B12.D

13.(1)程名振带领一千多人拦截刘黑闼,弄沉了他的船,烧毁了他的车。(2)李世民猜测刘黑闼没有粮食,必定前来决战,就派人筑坝堵住洺水的上游。14.①刘黑闼让李世民成功从包围中逃脱,留下了隐患。②刘黑闼的粮草在之前被烧毁,缺粮的情况下只能前来决战。③刘黑闼的骑兵和步兵被李世民的精骑击败。④刘黑闼力不能支后,作战意志不坚,自行逃跑,群龙无首。⑤刘黑闼没能提前察觉对方的水淹计策。【解析】【导语】本文记述了唐朝与反叛势力刘黑闼之间的激烈战斗过程。刘黑闼自称汉东王,发起叛乱,攻陷洺水,然而却在李世民的巧妙指挥和持久坚守下,逐渐失去优势。李世民通过兵力调动、断敌粮道、煽动水势等策略,最终在极为复杂和紧张的战斗中击败刘黑闼,使山东平定。文章展现了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干与勇气,印证了谋略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性。【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刘黑闼带领部队殊死战斗,从中午到黄昏,几度交锋,刘黑闼的兵力无法再坚持下去。“黑闼率众殊死战”中,“众”既是“率”的宾语,又是“殊死战”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其后C处断开;“自午至昏”是时间状语,单独断开;“战数合”为主谓结构,主语“战”前停顿,故D处断开;“黑闼势”是下句主语,主语前停顿,故F处断开。故选C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错误。含义不同。攻取,攻下/超出。句意:秦王李世民攻下洺水城。/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C.正确。D.正确。趁着/冒着。句意:李世民与略阳公李道宗趁势脱险。/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李世民积极应战”错误,原文是“世民坚壁不应”,即李世民坚守阵地不应战。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率领;“邀”,拦截、堵截;“沈”,通“沉”,使下沉;“焚”,烧毁。(2)“度”,推测;“使”,派遣,让;“堰”,名词作动词,筑坝挡水。【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根据文本“黑闼潜师袭李世勣营,世民引兵掩其后以救之,为黑闯所围,尉迟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世民与略阳公道宗乘之得出”可知,李世民成功从刘黑闼的包围中逃脱,得以继续指挥作战,后续才能运用各种策略来应对刘黑闼,这确实为最终击败刘黑闼保留了关键的指挥力量。②根据文本“黑闼数挑战,世民坚壁不应,别遣奇兵绝其粮道……世民度黑闼粮尽,必来决战”可知,李世民采取派兵截断刘黑闼粮道的策略,使得刘黑闼面临粮草短缺的困境,在缺粮的情况下,刘黑闼大概率只能选择前来与李世民决战,而这种被迫决战往往会让军队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很容易被对方找到破绽进而战败。③根据文本“丁未,黑阎率步骑二万南渡洺水,压唐营而陈,世民自将精骑击其骑兵,破之,乘胜蹂其步兵”可知,在双方正式交战时,李世民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冲击刘黑闼的骑兵并取得胜利,而后又趁势冲击其步兵,在战场上对刘黑闼的军队造成了实质性的打击,极大地削弱了刘黑闼军队的战斗力。④根据文本“黑闼率众殊死战,自午至昏,战数合,黑闼势不能支。王小胡谓黑闼曰:‘智力尽矣,宜早亡去。’遂与黑闼先通,余众不知,犹格战”可知,刘黑闼在战斗到难以支撑的情况下,听从王小胡的建议先行逃跑,主帅的逃离让剩下的士兵失去了核心指挥,陷入混乱,尽管其余士兵还在继续战斗,但群龙无首的军队很难再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最终导致整个军队溃败。⑤根据文本“世民度黑闼粮尽,必来决战,乃使人堰洺水上流。谓守吏曰:‘待我与贼战,乃决之。’……守吏决堰,洺水大至,深丈余,黑闼众大渍”可知,李世民提前派人在洺水上流筑堰拦水,并安排好守吏等待时机放水,而刘黑闼对此毫无察觉,以至于水淹到来时,军队大乱,遭受重创。参考译文:春季,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改年号为天造,都城设在洺州。庚寅(初八),唐东盐州治中王才艺杀死刺史田华,以城池响应刘黑闼。秦王李世民的大军到获嘉,刘黑闼放弃相州,撤退保卫洛州。丙申(十四日),李世民收复相州,进军肥乡,在洛水边布营进逼刘黑闼。刘黑闼攻打洺水城十分迅猛。水城四周都是水,水宽五十多步,刘黑闼在城东北修建两条甬道用来攻城;秦王李世民多次带军救援水城,都受到刘黑闼的阻拦,无法前进。李世民怕王君廓守不住城池,召集众将领商议救援之事,李世勣说:“如果甬道修到城下,城池必定失守。”刘黑闼昼夜猛攻洺水城,恰逢天下大雪,唐军无法增援,双方经过八天的作战,丁丑(二十五日),洺水城陷落。秦王李世民攻下洺水城。三月,李世民和李艺在洺水以南扎营,分兵驻扎在洺水以北。刘黑闼多次来挑战,李世民坚守阵地不应战,却另派奇兵切断了刘黑闼的粮食运输线。壬辰(十一日),李世勣带兵逼近刘黑闼军营。甲午(十三日),唐军诸将领再次前进逼近刘黑闼的营地,潘毛被王小胡抓获。刘黑闼从冀、贝、沧、瀛各州运粮,水陆并进。程名振用一千多人拦截刘黑闼,弄沉了他的运粮船,烧毁了他的运粮车。秦王李世民和刘黑闼对峙了六十多天。刘黑闼暗中派军队袭击李世勣的营地,李世民带兵从后面突袭以便救援李世勣,却被刘黑闼包围了,尉迟敬德率领壮士冲破包围进入里面,李世民和略阳公李道宗趁机跟着冲了出来。李世民推测刘黑闼的粮草快要耗尽了,他必定会前来与唐军决战,于是派人在洺水的上游筑堰拦水。李世民对看守堤坝的官吏说:“等我和敌军交战的时候,你就把水放出来。”丁未日,刘黑闼率领两万步兵、骑兵向南渡过洺水,逼近唐营摆开阵势,李世民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冲击刘黑闼的骑兵,打败了他们,又乘胜冲击践踏刘黑闼的步兵。刘黑闼率领众人拼死作战,从中午一直打到傍晚,交战了好几个回合,刘黑闼的势力渐渐支撑不住了。王小胡对刘黑闼说:“我们的智谋和力量都用尽了,应该尽早逃走。”于是王小胡就和刘黑闼率先逃走了,其余的将士还不知道这个情况,仍然继续战斗。看守堤坝的官吏决开堤坝,洺水汹涌而至,水深一丈多,刘黑闼的部众大败,被斩首的有一万多首级,淹死的有几千人,刘黑闼和范愿等二百名骑兵逃奔到突厥,崤山以东地区全部平定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龙潭夜坐王守仁①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②轻。临流欱写猗兰③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注】①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曾因反对宦官刘瑾专权,遭谪边多年。刘瑾败后,王守仁官至兵部尚书,但真定国安邦友志终不得伸展。②葛衣:泛指夏季穿的衣服。③猗兰:即《猗兰曲》,古琴曲名,相传为孔子所作。多抒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开篇点题,花香、溪声激发诗人的游兴,先从嗅觉、听觉写起,扣夜坐龙潭落笔。B.颔联诗人自称“幽人”,表明自己的孤独寂寞,鸟儿的一声鸣叫更强化了这种孤独感。C.颈联诗人踏“草露”,迎“松风”,表现了不怕草鞋打湿,任凭风吹衣飘的旷达洒脱。D.尾联化用典故,既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又蕴含着他对广阔天地的深厚情感。16.这首诗作于诗人失意之时,但读来并不觉消沉忧郁。请结合全诗简析诗人是如何排遣内心的苦闷失意的?【答案】15.B

16.①以自然美景的意趣排遣。诗人赏花香听溪声,感受到自然界生命的意趣。②以独自出游的雅致遣怀。诗人月夜独自出游,听着“鸟鸣”,踏着“草露”,迎着“松风”,享受孤独,感受到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意/心情坦荡豁达。③以心怀天下的家国担当遣怀。诗人面对大江,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心怀天下、心胸豁达、不因失意而消沉的情怀。【解析】【导语】王守仁的《龙潭夜坐》通过描绘夜晚独坐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于孤寂中感受自然之美的心境。花香、溪声与松风烘托出宁静氛围,使人心旷神怡。诗中虽有不遇之感,然诗人以旷达态度化解内心苦闷,体现对自然和人生的豁达与深沉情感。【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鸟儿的一声鸣叫更强化了这种孤独感”错。颔联中诗人写“幽人”“独往”,带有淡淡的失意和孤独。但空谷中偶尔的一声鸟叫并不是为了强化这种孤独感,而是以动衬静,营造出空阔幽静的氛围,彰显自然生命的意趣,给予作者心灵慰藉。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①首联写“花香”“溪声”引动诗人游兴。夜深人静,“花香”“溪声”自然格外清晰,但又都笼罩在夜色朦胧之中,让人感知得到,而捉摸不着,充满神奇的力量,令人向往,激发了诗人的游兴。“栖鸟山空时一鸣”,四周一片幽静,唯有山中栖息的鸟儿不时发出鸣叫。诗人特意写了声响,以反衬周围环境的空旷幽邃,达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使自然界充满生命的意趣。可见,以自然美景的意趣排遣苦闷失意。②颈联写诗人夜晚独自出游,徜徉在大自然中的轻松快慰的心境,颇似陶渊明的田园归隐情调。诗人踏着“草露”,迎着“松风”,不怕草鞋打湿,任凭风吹衣飘,虽有露冷风凉之感,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这份孤独,诗人向往归隐生活,一派隐逸风情跃然纸上。可见,诗人用以独自出游的雅致遣怀。③孔子在《古琴操》中有《猗兰操》,哀伤生不逢时。王守仁在平定宁王朱宸濠之乱后,因小人陷害,以功成罪。作此诗时,正是他伤不逢时的时候,所以借《猗兰操》琴曲名来抒发心中的烦忧。但正当他面对大江,想要发泄不满时,大江南北的壮丽山河,又使他抑郁的心情豁然开朗,足见诗人的胸怀是坦荡豁达的。可见,以心怀天下的家国之情排遣个人内心的苦闷失意。(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统治者妄想追求霍去病那样的功业,结果却吃了败仗,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忽魂悸以魄动

②.恍惊起而长嗟

③.封狼居胥

④.赢得仓皇北顾

⑤.谈笑间

⑥.樯橹灰飞烟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悸、恍、嗟、胥、仓、樯。三、语言文字运用(共8小题,20分)(一)课内文言文知识检测(本题共4小题,8分)18.下列加粗字词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枉用相存

问候、探望B.天姥连天向天横

遮蔽C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D.崖限当道者

界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屈驾来探望我。B.正确。句意: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蔽了天空。C.正确。句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有。D.错误。名词用作状语,像门槛一样。句意:像门槛一样挡在路上的山崖。故选D。1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一尊还酹江月C.青冥浩荡不见底D.多平方,少圜【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冯,同“凭”。句意: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而行。B.尊,同“樽”。句意:(我)举起酒杯,洒酒祭奠这江上的明月。C.无通假字。句意:天空湛蓝幽深,广阔无边,看不到尽头。D.圜,同“圆”。句意: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故选C。20.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词类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是(

)①

舞幽壑之潜蛟

②对此欲倒东南倾

③栗深林兮惊层巅④明烛天南

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⑥汶水西流A.①④/②⑥/③⑤B.①③/②⑥/④⑤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⑤/②⑥/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①舞:使动用法,使……起舞。句意: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②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句意: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向它的东南面拜倒一样。③惊:使动用法,使……震惊。句意: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④烛:名词作动词,照亮。句意: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⑤饭:名词作动词,吃饭。句意:廉颇老了,还能吃饭吗?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句意:汶水向西流。①③使动用法/②⑥名词作状语/④⑤名词作动词。故选B。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的一种方式,该纪年法每六十年一个循环,称为一甲子。B.“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指君主或美好的事物,与屈原所写的“香草美人”的意象表达有相似之处。C.“戊申晦,五鼓”中“五鼓”即指五更,是古代的计时法。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五更大约为早上4-6时。D.“人道寄奴曾住”中“寄奴”指南朝宋武帝刘裕,作者借此典故赞扬他英勇善战,激励南宋统治者积极北伐。【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五更大约为早上4-6时”错误。五更指早上3-5时。故选C。(二)语言运用(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人类历史上,是夜空跨越时间与空间把人类紧密联系在一起。“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类文明曾因暗夜与星空孕育出最精彩的故事。然而在现代化城市,灯光驱逐了暗夜,月亮和星星也黯淡了光芒。人们对夜幕降临的感知不再是仰望天上的明月繁星,而是灯火璀璨的摩天大楼和

的霓虹广告。人们往往对废气、废水和噪声等显性污染比较敏感,而对光污染危害却

。事实上,亮如白昼的夜晚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了负面影响,危害

。因此,在现代化城市中,有必要

地划定“暗夜保护区”,该亮则亮、该暗则暗、合理分区、光暗平衡。通过减少光污染的危害,对于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长远和现实的积极意义。只有让静谧的归静谧、喧嚣的归喧嚣,才有望让人们欣赏皎洁月色、

淡淡树影与闪烁星光。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流光溢彩浑然不觉

不可小觑

因势利导B.光彩夺目熟视无睹

不可胜道

因地制宜C.光彩夺目熟视无睹

不可胜道

因势利导D.流光溢彩浑然不觉

不可小觑

因地制宜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减少光污染的危害,在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现实和长远的积极意义。B.减少光污染的危害,对于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等,具有长远和现实的积极意义。C.通过减少光污染的危害,有利于维护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有着现实和长远的积极意义。D.通过减少光污染的危害,使生态的平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具有长远和现实的积极意义。【答案】22.D

23.A【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流光溢彩”常用来形容光彩流动闪烁,更侧重那种光彩变幻、灵动的感觉,常与灯光、夜景等搭配,很贴合文中形容霓虹广告的语境;“光彩夺目”侧重于光彩耀眼、吸引人的目光,强调光彩本身的明亮程度,语境形容霓虹的灯光变幻多彩,应选“流光溢彩”。“浑然不觉”意思是完全没有察觉,强调一种毫无知觉的状态;“熟视无睹”侧重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指对事物不关心、不重视。文中说人们对光污染危害缺乏感知,用“浑然不觉”更能体现出人们是没有意识到光污染危害的存在,所以此处选“浑然不觉”合适。“不可小觑”指不可小看,强调重要性、影响力等不容轻视;“不可胜道”是指无法尽说,极言其多。这里说光污染的危害,是强调其危害不能被轻视,而不是说危害多得说不完,所以应选“不可小觑”。“因势利导”顺着趋势加以引导,侧重于顺着事物发展的形势加以引导推动;“因地制宜”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文中说要根据现代化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划定“暗夜保护区”,用“因地制宜”符合语境要求。故选D。【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成分残缺,“通过……,对于……,具有……”缺少主语,可删掉“通过”。二、结构混乱,“对于……等方面”是“对于……”和“在……等方面”的杂糅,应去掉“等方面”或改为“在……等方面”。三、“长远和现实”语序不当。对于“积极意义”的修饰限定,“现实的”和“长远的”在语意逻辑上有递进关系,顺序应为“具有现实和长远的积极意义”。故选A。(三)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24.下列对《乡土中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下的孩子比教授的孩子善于捉蚂蚱,教授的孩子比乡下的孩子善于认字,这并不能说明谁更聪明或谁更愚笨,只能说明孩子们日常所熟悉的环境不同。B.面对面社群进行沟通时,固然能凭借彼此的熟悉,通过足声、声气等来分辨人,然而语言和文字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语言文字的表意更准确,更完善。C.《再论文字下乡》中指出,中国的文字是产生于中国社会的上层,即庙堂性社会的,若要推行文字下乡,就需要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结构先发生变化。D.《乡土本色》一章中,作者指出中国农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一是每家农耕面积小,二是合作的需要,三是为了安全,四是有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然而语言和文字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语言文字的表意更准确,更完善”错,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文字”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因词不达意而引起误会,所以文字并非必不可少,也不能说“表意更准确,更完善”。故选B。25.简答题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鲁迅《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无论是鲁迅,还是王维,都对故乡怀有深厚情感。不仅是他们,对于中国人来说,“回乡、“思乡”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请你根据阅读《乡土中国》1-3章所获得的认识来解释这一文化现象的原因。【答案】(1)中国传统社会是乡土社会,故乡是人精神上的归宿,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渴望回到故乡。(2)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故乡不仅仅是地域上的一个点,故乡还有亲人,有朋友,人们回故乡,更多的是回到一种生活状态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1)所给鲁迅和王维的材料,体现了人们都想要回到故乡这一心理。在《乡土中国》1-3章中,费孝通对乡土的有关论述有:“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故乡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种文化与心理归属。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乡土社会是以地缘为基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密且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和交往都受这些关系影响,形成了一种以故乡为核心的生活网络。故乡承载了个人的文化认同、家庭记忆和情感归属,因此在人们心中占有特殊位置,人们总是渴望回到故乡。(2)费孝通在《乡土中国》1-3章中提到,“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