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B)(含答案)_第1页
七上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B)(含答案)_第2页
七上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B)(含答案)_第3页
七上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B)(含答案)_第4页
七上历史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单元测试卷(B)(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单元评价卷(B)一、选择题1.东晋以来,江南地区的劳动人民采用了低温控制蚕卵孵化技术,以增加蚕的饲养次数,甚至出现了一年“八熟”之蚕。这说明这一时期江南地区A.经济得到了明显进步B.经济水平超过北方地区C.手工业成为主要产业D.农业生产受到政府重视2.北魏孝文帝把迁到洛阳的鲜卑人的籍贯改为河南郡洛阳县,死后安葬洛阳,不得迁回北方。此举意在A.取代中原汉族势力B.加强对中原文化的学习C.放弃游牧民族习惯D.实现南北方疆域的统一3.魏晋南北朝时期,蓟城(今北京地区)是塞外各族人民从游牧生活过渡到农耕生活的良好场所,在这里,少数民族与当地汉人一起发展着蓟城的历史。这说明当时蓟城A.农业经济超过了南方B.成为北方地区贸易中心C.是北方军事防卫重镇D.是民族交融的重要地区4.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唇厚鼻隆,继承了印度佛像的风格;后期的龙门石窟佛像则眉目疏朗,其服饰风格开始接近当时中原地区。这种变化反映了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B.统治区域逐步扩大C.对外交流日渐频繁D.文明成果相互吸收5.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反映了公元383年苻坚以80万大军企图统一江南,却以失败告终的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A.前秦和东晋B.前秦和西晋C.北齐与东晋D.北周与西晋6.东晋和南朝的商品交易场所,除了大小城市中列肆贩卖的正规“市”之外,还有“草市”“军市”“夷市”“互市”等各类交易场所,星罗棋布,分布广泛。这说明当时A.丝路贸易兴盛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C.航海技术进步D.南方商品经济兴盛7.以下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实结

论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B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频发引发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C280年,西晋灭吴结束分裂,完成国家统一D东晋在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战胜前秦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A.AB.BC.C8.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两汉之后重新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是A.西晋建立B.西晋灭吴C.隋朝建立D.隋朝灭陈9.“汉帝国崩解后,中国陷入一段黯淡无望的长期动乱时期。豪强兼并所引起的社会不安仍未解决,甚至在一连串政治斗争激化下,导致战事连绵不断,胡人入侵,使社会秩序彻底瓦解。”这说明魏晋时期A.社会动荡不安B.国家统一无望C.胡汉矛盾缓和D.民族关系尖锐10.“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①北方人口南迁②战乱少社会安定③自然条件优越④北魏孝文帝改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孝文徙都洛阳”,向南方的齐借书抄写,充实北魏的国家图书。孝文帝此举旨在A.消除民族隔阂B.学习中原文化C.确立鲜卑正统D.统一黄河流域12.下面为《孝文帝改革后的民族融合与北朝文学研究》一书的部分目录。它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是目录第一章

孝文帝改革后的北魏文化转型与文学发展(上)……第二节

宗室贵族的文化渐变与文学创作①元魏宗室贵族文化转变的性质②元澄、元顺父子对汉文化的态度及其文学创作③元桢、元英、元熙祖孙三代的文化渐变与文学活动第三节

文化转型的余响及元魏贵族文学水平的质变……A.推行思想解放B.促进经济转型C.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进行政治变革13.如下图显示的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曹军失败的主观原因是A.孙刘联合,兵力众多B.曹操实行屯田措施,提高农业生产C.孙刘联军军事策略正确D.曹军远道奔走,战斗力降低14.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中华民族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图中科技文化成就与历史时期对应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15.魏晋南北朝时,在中原地区,原本少数民族的胡床(马扎)胡饼、乳制品被汉族人广泛使用,大量迁入的西北游牧民族却过上了汉族民众的农耕生活。这些现象体现了当时北方A.社会矛盾尖锐B.民族交融加速C.社会和平稳定D.商品经济繁荣16.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数量巨大,使中原地区出现了胡化趋势,少数民族物品、生活习俗、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等对中原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很大。同时,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文化和汉人习俗,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特点是A.双向互动、互相吸收B.不分彼此、共存发展C.汉胡平等、彼此尊重D.和平交往、永无战争17.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其中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取得的突出成就是A.大力兴修水利B.农业上实行屯田C.造船业发达D.加速西南地区开发18.南朝四个朝代的更替顺序是A.梁、齐、陈、宋B.陈、梁、齐、宋C.宋、齐、梁、陈D.齐、梁、宋、陈19.如图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中外交往B.休养生息C.民族交融D.经济交流20.成语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成语的来源与我国古代著名战争有密切的关系。下列成语与相关战争的搭配正确的是A.草船借箭——牧野之战B.退避三舍——长平之战C.破釜沉舟——官渡之战D.草木皆兵——淝水之战21.请将下图卡片信息补充完整姓名:_______________朝代:南北朝主要贡献: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A.贾思勰B.祖冲之C.顾恺之D.王羲之22.下图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朝代更替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的政权是A.①吴②东汉B.①商②南宋C.①吴②东晋D.①东魏②东晋23.《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24.近日,“文明丽迹——北魏平城与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深圳博物馆展出。展览中提到的第20窟的主佛(如图),鼻梁与前额平直,眼大而唇薄,具有明显的古希腊艺术的痕迹;而长长的眼睛,则是北魏鲜卑人种的特殊标志。这体现了该时期A.文明交流互鉴B.南北政权对峙C.人民笃信佛教D.分裂割据动荡二、综合题25.七年级学生小明在假期中进行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专题旅游。在旅游中小明对一些资料作了详细的记录,现在他想考考你,迎接挑战吧!(每空1分,共10分)(1)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___________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2)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战役是______。此后曹丕建立了___国,刘备以___为国号,孙权建立了吴国。(3)各族人民在长期相互交往中,民族汇聚成为时代的主流。北魏_____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加快了____的步伐。在改革中他以身作则,将皇族的姓氏拓跋改为____。(4)画家顾恺之主张画人物要“_____”,注重点睛传神,他的画现存有摹本《____》和《_____》。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南迁的浪潮。(1)依据材料一,请你指出“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见下图。(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三下图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面貌。图一汉人胡食图图二胡人牛耕图图三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3)从材料三中可以得出当时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1)根据材料一写出改革名称,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这次改革影响。材料二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旋律。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摘编自张践《儒家“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基础》(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思想文化的一统”“政治的一统”分别采取的措施。归纳汉武帝采取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材料三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它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3)依据材料三,归纳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所产生的影响。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