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道路设计计算书_第1页
2024道路设计计算书_第2页
2024道路设计计算书_第3页
2024道路设计计算书_第4页
2024道路设计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章前言...................................................................................2

其次章马路平面线形设计...............................................................................2

第三章纵断面设计...................................................................................9

第四章横断面设计...........................................................................11

第五章路基路面设计..................................................................................15

第一部分路基设计..................................................................................15

其次部分路基排水设计..................................................................................16

第三部分挡土墙设计..................................................................................17

第四部分路面工程设计..................................................................................24

1.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24

2.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32

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36

第七章结论..................................................................................37

第八章谢辞.................................................................................42

参考文献.................................................................................44

附录

其次章:马路平面线形设计

2.1平面设计

道路为带状构造物,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途的

平面,路途平面的形态及特征为道路的平面线形,而道路的空间位置成为路途。路途受

到各种自然条件、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时,路途要变更方向和发生转折。

马路等级的确定

1.已知资料

路段初始年交通量(辆/日,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7.5%)

中客车大客车小货车中货车特大车口野

小客车拖挂车五十铃

SH130CA50BJ130CAD50KB222

140050011014009007080

2.查《标准》

由《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交通量换算采纳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换算系数

汽车代表车型车辆折算系数说明

小客车1.0W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W2t的货车

中型车1.5>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

大型车2.0载质量4t的货车

拖挂车3.0载质量>14t的货车

3.交通量计算

初始年交通量:

N=1400+500XI.5+110X2.0+1400+900X1.5+70X3.0+80X3.0=5570辆/月=185.67

辆/日

4.确定马路等级

假设该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20年,则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N:

N=185.67X(1+7.5%)20-1=733.67辆/日

依据规范:

高速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5000辆以上。

一级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1()000~25()00

辆。

二级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500〜7500辆。

由远景交通量可知本次设计道路等级为二级马路。

所以依据给定的条件,本次设计路途为山岭重丘区二级马路。

选线设计

1选线的基本原则:

(1)路途的走向基本走向必需与道路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2)在对多方案深化、细致的探讨、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途方案。

(3)路途设计应尽量做到工程量少、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

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纳较高的技术标准。

(4)选线应留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的协作,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

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

(5)要留意保持原有自然状态,并与四周环境相协调。

(6)选线时留意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化勘测调查,弄清其对道路的影响。

(7)选线应综合考虑路与桥的关系

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道路选线的目的就是依据道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标准,结合地质、地表、地物

及其沿线条件,结合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在纸上选定道路中线的位置,而道路选线

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道路的详细走向和总体布局,详细定出道路的交点位置和选定道路曲

线的要素,通过纸上选线把路途的平面布置下来。

a全面布局

全面布局是解决路途基本走向的全局性工作。就是在起终点以及中间必需通过的据

点间找寻可能通过的路途带。详细的在方案比选中体现。

路途的基本走向与道路的主观和客观条件相适应,限制和影响道路的走向的因素很

多,大门归纳起来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类。主观条件是指设计任务书或其他的文件规定

的路途总方向、等级及其在道路网中的任务和作用,我们的起终点就是由老师规定的。

而客观条件就是指道路所经过的地区原有交通的布局,城镇以及地形、地质,水文、气

象等自然条件。上述主观条件是道路选线的主要依据,而客观条件是道路选线必需考虑

的因素。

b逐段支配

在路途基本走向己经确定的基础上,依据地形平坦与困难程度不同,可分别实

行现场干脆插点定线和放坡定点的方法,插出一系列的限制点,然后从这些限制点

中穿出通过多数点(特殊是那些限制较严的点位)的直线段,延长相邻直线的交点,

即为路途的转角点。

c详细定线

在逐点支配的小限制点间,依据技术标准的结合,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平、纵、

横三方面的因素。随后拟定出曲线的半径,至此定线工作才算基本完成。

做好上述工作的关键在于摸清地形的状况,全面考虑前后线形连接与平、纵、

横综合关系,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技术指标,使整个线形得以连贯顺直协调。

3方案比选:

在两公里的路途设计中有很多路途走向可以选择,依据已确定的路途的也许走

向,综合考虑地形态况和技术经济指标后,选定了两套方案。此地形为山岭区,路

途的前一公里处就有一条河,依据此处的地形,布线应为跨河布置。方案一采纳自

然展线的方法,以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绕山咀侧沟来延长距离,跨越小河,

克服高差,土石方量比较小,建立经济。方案二虽与方案一走势大致相同,但跨越

山体,河流时造成较大的土石方填挖,同时桥涵布置尺寸大于方案一所设计的图形,

建立不够经济。

综合比较后最终选择第一套方案。

平曲线要素值的确定

1平面设计原则:

(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舒,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四周环境相协调。

(2)除满意汽车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满意驾驶员和乘客在视觉和心理上的

要求。

(3)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为使一条马路上的车辆尽量以匀称的速度行驶,应

留意使线形要素保持连续性而不出现技术指标的突变。

(4)应避开连续急弯的线形。这种线形给驾驶者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

影响。设计时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缓和曲线。

(5)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如平曲线太短,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间过短会使驾驶操

纵来不及调整,一般都应限制平曲线(包括圆曲线及其两端的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2平曲线要素值的确定:

平面线形主要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种线形组合而成的。当然三个也可以组

合成不同的线形。在做这次设计中主要用到的组合有以下几种:

A.基本形曲线几何元素及其公式:

按直线一一缓和曲线一一圆曲线一一缓和曲线一一直线的依次组合而成的曲线。这

种线形是常常采纳的。例如设计中的大多数点都是应用这个的。如下图一。缓和曲线是

道路平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

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更的曲线。《标准》规定,除四级路可以不设缓和曲线外,其

余各级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它的曲率连续变更,便于车辆遵循;旅客感觉舒适;行车更

加稳定;增加线形美观等功能。设计是要留意和圆曲线相协调、协作,在线形组合和线

形美观上产生良好的行车和视觉效果,宜将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之长度比设计成1:

1:lo这一点特别的重要,在刚起先做设计的时候就没有留意到这个问题,设计出来的

路途特别不协调,美观,比例严峻失调,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正了不足之处,经过改

正后,线形既美观又流畅,已经到达了要求。

在设计的时候还要留意一下缓和曲线长度确定除应满意最小,外还要考虑超高和加

宽的要求,所选择的缓和曲线长度还应大于或等于超高缓和段和加宽缓和段的长度要求。

10

(图一)

缓和曲线切线增值q二L/2—L:/240R2(m)

圆曲线的内移值p=U724R-U72384R3(m)

切线长T=(R+p)tga/2+q(m)

平曲线长度L=naR/180+L.(m)

外距E=(R+p)seca/2—R(m)

校正值J=2T-L(m)

a平曲线主要参数的规定

二级马路主要技术指标表

设计车速60km/h

一般最小半径200m

平曲线

极限最小半径125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50m

路拱02.0%1500m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2.0%1900m

最大纵坡6%

一般最小半径2000m

凸曲线

极限最小半径1400m

一般最小半径1500m

凹曲线

极限最小半径1000m

本设计马路平曲线半径分别为半径:420m、250m、350m、450m;缓和曲线长度分别为:35m、

35m、35m、35m;竖曲线半轻分别为:2500m、1500m、3500m,阅历证,均满意要求。

b设计的线形大致如下图所示:

1.由图计算出起点、交点、终点的坐标如下:

JD0:(400.0000,0.0000)JD1:(378.5581,263.2665)JD2:

(293.8099,550.9544)

JD3:(422.8487,893.1323)JD4:(246.7111.1468.0334)JD5:(194.4479,

1834.9957)

2.路途长、方位角计算

(1)0-1段

D0-l=7(263.2665-0.0000)2+(378.5581-400.0000)2=264.13827"

(263.2665-0.0000)

Ai=arcig=85°20'38〃

1378.5581-400.0000)

方位角%=180°-85'20'38”=94°39'22.

(2)1-2段

D1-2=J(550.9544-263.2665)2+(293.8099-378.558=299.9112/7?

(550.9544-263.2665)

Pn=arctg=7T3509

(293.8099—378.5581)

方位角%=1801-733509=1062451

(3)2-3段

D2-3=J(893.1323-550.9544)2+(422.8487-293.8。99尸=365.7004/,

(893.1323-550.9544)

%=arctg=110°3943"

(422.8487-293.8099)

方位角。23=须’-“03943”=69‘20’17

(4)3-4段

D3-4=J(246.7111-422.8487)2+(1468.0334-893.1323)2=405.7993/7?

(246.7111-422.8487)

c

B受=aelg-725800

(1468.0334-893.1323)

方位角也=180°-72°5800'=1070200

(5)4-5段

D4-5=#1834.9957-1468.0334)2+(194.4479-246.7111了=371.7142m

(1834.9957-1468.0334)

645=arctg=81°58,56

(194.4479-246.7111)

方位角%=180,一81"58'56'=980104

(6)转角计算

%=%一%=106°2450"-94°39,22"=1T4528"(右)

,o,

a2=0CD-19FC=69°2017'-1062450'=-37°0434(左)

a3=0DE-OCD=1070200"-69°20I7"=37°4143(右)

%=980104n-107°0200n=-9,0724(左)

B.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1.在简洁的圆曲线和直线连接的两端,分别插入一段回旋曲线,即构成带有缓和

曲线的平曲线。其要素计算公式如下:

P~24R~2384R3

240火

Ao=28.6479/

ct

T=(R+p)tg—+q

L=(a-2/?())R+2LS

E=(R+p)secy-

J=2T-L

LX=L-2LS

式中:T——总切线长,(m);

L---总曲线长,(w);

Es----外距,(山);

J——校正数,(〃?);

R----主曲线半径,(加);

a——路途转角,(°);

A,一一缓和曲线终点处的缓和曲线角,(°);

q一一缓和曲线切线增值,(〃?);

p——设缓和曲线后,主圆曲线的内移值,(〃?);

Ls一一缓和曲线长度,(〃?);

Ly----圆曲线长度,(〃?)。

2.主点桩号计算

ZH=JD-T

HY=ZH+Ls

YH=HY+LY

HZ=YH+LS

QZ=HZ-L/2

JD=QZ+J/2

1.4路途曲线要素计算

1.路途简介

该东-柘二级马路,依据路途选线原则,综合各方面因素,路途基本状况如下:

全长:1876.26m

交点:4个

交点桩号:K0+264.138、K0+563.722.K0+923.399、K1+515.912

半径:420m、250m、350m>450m

缓和曲线长度:35m.35m、35m、35m

2.曲线要素

JD,:KO+264.138

设R=420m,Ls=35m,a-%=114528则曲线要素计算如下:

4=35/2-357(240X4202)=17.5m

p=357(24X420)-357(2384X420')=0.1215m

(420+0.1215)tanIa,=11°45,28,/2)+17.5=60.767m

L二(乃X1F4528"X160/180)+70=121.121m

E=(160+0.1215)sec(U'45'2872)-160=2.7182m

J=2X60.767-121.121=0.327m

主点里程桩号计算:

JD1:KO+264.138

ZH=JD-T=KO+264.138-60.767=K0+203.371

HY=ZH+Ls=K0+203.371+35=KO+238.371

YH=HY+(L-2Ls)=KO+289.492

HZ=YH+L=KO+289.492+35=KO+324.492

QZ=HZ-L/2=KO+324.492-121.121/2=KO+263.975

校核:JD=QZ+J/2=KO+263.975+0.327/2=KO+264.138

交点校核无误。

其它3个交点的计算结果见“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1.5各点桩号的确定

在完全的设计过程中就主要用到了以上的三种线形,在五公里的路长中,充分

考虑了当地的地形,地物和地貌,相对各种相比较而得出的。

在地形平面图上初步确定出路途的轮廓,再依据地形的平坦与困难程度,详细

在纸上放坡定点,插出一系列限制点,然后从这些限制点中穿出通过多数点的直线

段,延长相邻直线的交点,既为路途的各个转角点(既桩号),并且测量出各个转角

点的度数,再依据《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24》的规定,初拟出曲线半径值

和缓和曲线长度,代入平曲线几何元素中试算,最终结合平、纵、横三者的协调制

约关系,确定出访整个线形连贯顺直协调且符合技术指标的各个桩号及几何元素。

各个桩号及几何元素的计算结果见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沿着道路中线竖直剖切然后绽开既为路途纵断面,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经

济性要求,路途纵断面总是一条有起伏的空间线,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

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探讨起伏空间

线的大小和长度,以便达到行车平安,快速,运输经济合理及乘客感觉舒适的目的。

3.1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1.纵面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线形设计应平顺、圆滑、视觉连续,保证行驶平安。

2.纵坡匀称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以及填挖平衡。

3.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应满意:

4.视觉上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5.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最好使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

和曲线内,即所谓的“平包照”

6.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

7.合成坡度组合要得当,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平安。

8.与四周环境相协调,以减轻驾驶员的疲惫和惊慌程度,并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

3.2纵坡设计的要求

1.设计必需满意《标准》的各项规范

2.纵坡应具有肯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尽量避开采纳极限纵坡

值,合理支配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纳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短坡。连续上

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开反复设置反坡段。

3.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

4.应尽量做到添挖平衡,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削减借方和废方,降低造

价和节约用地。

5.纵坡除应满意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意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开产生突

变。

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2.3纵坡设计的步骤

1.打算工作:在厘米绘图纸上,按比例标注里程桩号和标高,点绘地面线。里程

桩包括:路途起点桩、终点桩、交点桩、公里桩、百米桩、整桩(50m加桩或20m

加桩)、平曲线限制桩(如直缓或直圆、缓圆、曲中、圆缓、缓直或圆直、公切点等),

桥涵或直线限制桩、断链桩等。

2.标注限制点:如路途起、终点,越岭娅口,重要桥涵,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

土高度,最大挖深,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铁路

道口,城镇规划限制标高以及受其他因素限制路途必需通过的标高限制点等。

3.试坡:在已标出“限制点”的纵断面图上,依据技术指标、选线意图,结合地

面起伏变更,以限制点为依据,穿插与取直,试定出若干直坡线。反复比较各种可

能的方案,最终定出既符合技术标准,又满意限制点要求,且土石方较省的设计线

作为初定试坡线,将坡度线延长交出变坡点的初步位置。

4.调整:比照技术标准检查设计的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等是否满意规

定,平、纵组合是否适当等,若有问题应进行调整。

5.核对:选择有限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如高填深挖,作横断面设计图,检查是

否出现填挖过大、坡脚落空或过远、挡土墙工程过大等状况,若有问题应调整。

6.定坡:经调整核疝无误后,逐段把直坡线的坡度值、变坡点桩号和标高确定下

来。坡度值要求取到0.1%,变坡点一般要调整到10m的整桩号上。

7.设置竖曲线:依据技术标准、平纵组合均衡等确定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

素。

8.计算各桩号处的填挖值:依据该桩号处地面标高和设计标高确定。

2.4竖曲线设计

竖曲线是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而设置的一段缓和曲线。设计

时充分结合纵断面设计原则和要求,并依据规范的规定合理的选择了半径。《标准》

规定:

设计车速(km/h)60

最大纵坡(%)3.86%

最小纵坡(%)0.70%

一般值2000

凸形竖曲线半径(m)

极限值1400

一般值1500

凹形竖曲线半径(m)

极限值1000

竖曲线最小长度(m)5()

A变坡点1:

(1)竖曲线要素计算:

里程和桩号K0+400.000

IF-0.433%i2=-3.563%取半径R=2500m

w=i2-i,=-3.563%-(-0.433%)=-3.130%(凸形)

曲线长L二Rw二2500X3.130「78.25m

切线长T=L/2=78.25/2=39.125m

外距E=T2/2R=39.12572X2500=0.306m

(2)设计高程计算:

竖曲线起点桩号=(K0+400.000)-39.125*0+360.875

竖曲线起点高程=245.2688-39.125X(-0.433%)=245.438m

竖曲线终点桩号=(K0+400.000)+39.125=K0+439.125

竖曲线终点高程=245.2688+39.125X(-3.563%)=243.875m

B变坡点2:

(1)竖曲线要素计算:

里程和桩号K0+746.099

L=3.562%i3=0.569%取半径R=1500

w=i3-i2=0.569%-(-3.562%)=4.131%(凹形)

曲线长L=Rw=1500X4.131%=61.965m

切线长T=L/2=61.965/2=30.983m

外距E=T2/2R=3O.98372X1500=0.320m

(2)设计高程计算:

竖曲线起点桩号二(K0+746.090)-30.983=K0+715.107

竖曲线起点高程二232.9387・30.983X(-3.562%)=234.042m

竖曲线终点桩号二(K0+746.090)+30.983=K777.073

竖曲线终点高程=232.9387-30.983X(0.569%)=232.762m

C变坡点3;

(1)竖曲线要素计算

里程和桩号K1+140

L=0.569%ia=-1.245%取半径R=3500

w=i3-i2=-l.245%-0.569%=-1.814%(凸形)

曲线长L=Rw=3500X1.814%=63.49m

切线长T=L/2=63.49/2=31.745m

外距E=T2/2R=31.74572X3500=0.144m

(2)设计高程计算:

竖曲线起点桩号=(K1+140)-31.745=K1+108.255

竖曲线起点高程=235.1828-31.745X0.569%=235.002m

竖曲线终点桩号=(K1+140)+31.745=K1+171.745

竖曲线终点高程=235.1828-30.983X(-1.245%)=273.757m

三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构成

的。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等设施构成的。

3.1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1.设计应依据马路等级、行车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并综合考虑施工、养护和运用

等方面的状况,进行细心设计,既要坚实稳定,又要经济合理。

2.路基设计除选择合适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等外,还应设置完善的排水设

施和必要的防护加固工程以及其他结构物,采纳经济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

3.还应结合路途和路面进行设计。选线时,应尽量绕避一些难以处理的地质不良地

段。对于地形陡峭、有高填深挖的边坡,应与移改路途位置及设置防护工程等进行

比较,以削减工程数量,保证路基稳定。

4.沿河及受水浸水淹路段,应留意路基不被洪水沉没或冲垮。

5.当路基设计标高受限制,路基处于潮湿、过湿状态和水温状况不良时,就应采纳

水稳性好的材料填筑路堤或进行换填并压实,使路面具有肯定防冻总厚度,设置隔

离层及其他排水设施等。

6.路基设计还应兼顾当地农田基本建设及环境爱护等的须要

马路是一带状结构物,垂直于路中心线方向上的剖面叫横断面,这个剖面的图形叫横断面。

3.2横断面设计综述

在竹塘马路的横断面设计中,为保证最小挖土高度,全线以挖方为主,最高挖土高度为23m。

3.2.1横坡的确定

1.路拱坡度

依据规范二级马路的应采纳双向路拱坡度,庄路中心向两侧倾斜,不小于1.5%。

2.路肩坡度

直线路段的硬路肩,应设置向外倾斜的横坡c

曲线外侧的路肩横坡方向及其坡度值:见(表4-1)

路肩横坡方向及其坡度表

行车道超高值(%)2、3、4、56、78、9、10

向外侧倾

曲线外侧路肩横坡方向向内侧倾斜向内侧倾斜

曲线外侧路肩坡度值

-2-1与行车道行坡相同

(%)

3.3弯道的超高和加宽

超高及超高缓和段

1、超高

《规范》规定:二级马路的最大超高值为8%。

2、超高缓和段

超高缓和段长度

为了行车的舒适性和排水的需求,对超高缓和段必需加以限制,超高缓和段长度按

下式进行计算:

Lc=^~(4-1)

P

式中:p一一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M一一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

p一一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

间相对升降的比率。

超高缓和段长度按上式计算结果,应取为5m的倍数,并不小于10m的长度.

3.4加宽

《规范》规定:平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应在曲线内侧加宽。

路途横断面设计综述:

1、路拱坡度2.0%

2、路肩坡度3.0%

3、超高度

超高度可由平曲线半径范围选取,由《规范》:

平原微丘区:平曲线半径300-390m,i尸5%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为:5500m

超高缓和段:

P=l/175(4-2)

,8.25x3%、

L=—L=-------------=61.87AM(4-3)

「cp1/250

取超高缓和段长度为:80mo

加宽:本设计平曲线半径均于250nb所以不设加宽。

3.5横断面的绘制

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及几何尺寸,应能满意交通'环境'用地经济'城市面貌等要求,并应

/呆证路基的稳定性.本次横断面设计选择了路途的一公里来绘制,其中包括了桩号JD5,

桩号JD。两个桩号.此段路的路基土石方数量见附表三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路基设计

的主要计算值见附表四路基设计表。

四、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

4.1.调配要求

1.土石方调配应按先横向后纵向的次序进行。

2.纵向调运的最远距离一般应小于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

的最大限度距离叫经济运距)。

3.土石方调运的方向应考虑桥涵位置和路途纵坡对施工运输的影响,一般

状况下,不跨越深沟而少做上坡调运。

4.借方、弃土方应与借土还田,整地建田相结合,尽量少占田地,削减对

农业的影响,对于取土和弃土地点应事先同地方商议。

5.不同性质的土石应分别调配。

回头加线路段的土石调运,要优先考虑上下线的竖向调运。

4.2.调配方法

土石方调配方法有多种,如累积曲线法、调配图法、表格调配法等,由

于表格调配法不需单独绘图,干脆在土石方表上调配,具有方法简洁,调配清

楚的优点,是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纳的方法。

表格调配法又可有逐桩调运和分段调运两种方式。一般采纳分段调用。

表格调配法的方法步骤如下:

1.打算T作

调配前先要对土石方计算惊醒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调配前应将可

能影响调配的桥涵位置、陡坡、深沟、借土位置、弃土位置等条件表于表旁,

借调配时考虑。

2.横向调运

即计算本桩利用、填缺、挖余,以石代土时填入土方栏,并用符号区分。

3.纵向调运

确定经济运距

依据填缺、挖余状况结合调运条件拟定调配方案,确定调运方向和调运起

讫点,并用箭头表不。

计算调运数量和运距

调配的运距是指计价运距,就是调运挖方中心到填方中心的距离见区免费

运距

4.计算借方数量、废方数量和总运量

借方数量=填缺纵向调入本桩的数量

废方数量二挖余一纵向调出本桩的数量

总运量二纵向调运量+废方调运量+借方调运量

5.复核

(1)横向调运复核

填方二本桩利用+填缺

挖方二本桩利用+挖余

(2)纵向调运第核

填缺二纵向调运方+借方

挖余+纵向调运方+废方

(3)总调运量复核

挖方+借方二填方+借方

以上复核一般是按逐页小计进行的,最终应按每公里合计复核。

6.计算计价土石方

计价土石方二挖方数量+借方数量

其次部分:路基设计

一、路基设计

1.路基横断面布置

由横断面设计,查《标准》可知,二级马路路基宽度为10m,其中路面跨度为7.00m,

无须设置中心分隔带,硬路肩宽度为0.75X2=1.5m,土路肩宽度为0.75X2=L5m。;路

面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3%

路肩1.5行车道3.5行车道15路肩L5

y---------------4"

土路肩0.75硬路肩0.75硬路肩0.75土路肩0.75

公路路基宽度示意图

2.路基边坡

由横断面设计查《马路路基设计规范》可知,当二级马路路基边坡小于8m时,采

纳1:1.5的坡度,当路基边坡大于8m时采纳1:1.75。路堑开挖有些路段大于15米,

由规范采纳1:0.5与1:0.75的边坡相结合。

3.路基压实标准

路基压实采纳重型压实标准,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路基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

填挖类别路面以下深度(m)

二级马路

0-0.30

零填即挖方295

0.30-0.80

0-0.30295

填方0.30-0.80295

0.80-1.50294

1.50以下292

4.路基填料

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

砾(角砾)类土,砂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基底部,

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采纳同类填料

细粒土做填料,当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时,应实行旗晒或掺

入石灰、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填料,应优先选用内摩榛角值较大的砾(知砾)类土,砂类

土填筑。

5.路床处理

①路床土质应匀称、密实、强度高,上路床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需实行晾晒,

掺石灰等技术措施。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坡度一样。

②挖方地段的路床为岩石或土基良好时,可干脆利用作为路床,并应整平,碾压密

实。地质条件不良或土质松散,渗水,湿软,强度低时,应实行防水,排水措施或掺石

灰处理或换填渗水性土等措施,处理深度可视详细状况确定。

③填方路基的基底,应视不同状况分别予以处理

基底土密实,地面横坡缓于1:2.5路基可干脆填筑在自然地面上,地表有树

根草皮或腐殖土土应予以处理深除。当陡于1:2.5时,地面须挖成阶梯式,梯宽2.0m,

并做2%的反坡。

路堤基底范围内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稔定时,应实行拦截,引排等措施,

或在路堤底部填筑不易风化的片石,块石或砂、砾等透水性材料。

水稻田,湖塘等地段的路基,应视详细状况实行排水、清淤、晾晒、换填、掺灰及

其它加固措施进行处理,当为软土地基说,应按特殊路基处理。

6.路基防护

⑴路基填土高度H<3m时,采纳草坪网布被防护,为防止雨水,对土路肩边缘及

护坡道的冲刷,草坪网布被在土路肩上铺入土路肩25cm,在护坡道上铺到边沟内侧为

止。而对于高等级道路,则采纳六角形空心混凝土预制块防护,本段马路采纳六角形空

心混凝土预制块。

⑵路基填土高度H>3m时,采纳浆砌片石衬砌拱防护,当3WHW4m时,设置单

层衬砌拱,当4VHW6m时,设置双层衬砌拱,拱内铺设草坪网布被为保证路面水或坡

面水不冲刷护坡道,相应于衬砌拱拱柱部分的护坡道也做铺砌,并设置20号混凝土预

制块至边沟内侧。20号混凝土预制块的规格分为两种,拱柱及护脚采纳5cmX3()cmX

50cm的长方体预制块,拱圈部分采纳5cmX30cmX65cm的弧形预制块(圆心角30度,

内径125cm,外径130cm),预制块间用7.5号砌浆灌注。

⑶路途经过河塘地段时,采纳浆砌片石满铺防尹,并设置勺形基础,浆砌片石护

坡厚30cm,下设10cm砂垫层,基础埋深60cm,底宽80cm,个别小的河塘全部填土。

⑷路堑路段边坡为1:0.5,按规范采纳浆砌片石防护。

二、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1.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地表排水可采纳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和急流槽,各类地段排水沟应高

出设计水位0.2m以上。

边沟横断面采纳梯形,梯形边沟内侧边坡坡度为1:1,边沟的深度为0.6m,边沟纵

坡宜与路途纵坡一样,边沟采纳浆砌片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截水沟横断面采纳

梯形,边坡采纳1:1,深度及宽度为0.6m。水流通过院坡地段时可设置跌水等或急流槽,

应采纳浆砌片石或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砌筑,边墙应高出设计水位0.2m以上,其横断面

形式为矩形,槽底应做成粗糙面,厚度为0.2〜0.4m,混凝土为0.1〜0.3m,跌水的台阶高

度可采纳0.3~0.6m,台面坡度应为2%~3%,急流槽纵坡不宜陡于1:1.5,急流槽过长时

应分段修筑,每段长度不宜超过10m。

2.路面排水设计

本马路的路面排水主要是采纳路肩排水措施,主要由拦水带、急流槽和路肩排水沟

组成以及中心分隔带排水设施组成。

路肩排水设施的纵坡应与路面的纵坡一样,当路面纵坡小于0.3%时,可采纳横向

分散排水方式将路面水排出路基,但路基填方边坡应进行防护。

路堤边坡较高,采纳横向分散排水不经济时,应采纳纵向集中排水方式,在硬路肩

边缘设置排水带,并通过急流槽将水排出路基。

拦水带可采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沥青混凝土筑成,拦水带高出路肩12cm,顶宽

8〜10cm。急流槽的设置距按路肩排水的容许容量计算确定以20m〜50m为宜,急流槽可

设置在凹形曲线底部及构造物旁边,并考虑到地形、边坡状态及其它排水设施的联接。

急流槽-------消力池--------边沟--------,纵坡--------排水沟

行车道超局段一中央分隔带--------排水盲沟--------雨水井一

横向排水管

集水井-------.边沟-------・纵坡--------排水沟

三、挡土墙设计

1.挡土墙是用来支撑自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依据墙

的设置位置,挡土墙可分为路肩墙、路堤墙和山坡墙等类型。

(1)挡土墙的布置

路堑挡土墙大多设在边沟旁。山坡挡土墙应设在基础牢靠处,墙的高度应保证墙后

墙顶以上边坡的稳定。

当路肩墙与路堤墙的墙高或截面坛工数量相近,基础状况相像时,应优先选用路肩

墙,按路基宽布置挡十墙位置,因为路肩挡十墙可充分收缩坡脚,大量削减填方和占地C

若路堤墙的高度或烤工数量比路肩墙显著降低,而且基础牢靠时,宜选用路堤墙,并作

经济比较后确定墙的位置C

沿河堤设置挡土墙时,应结合河流状况来布置,留意设墙后仍保持水流顺畅,不致

挤压河道而引起局部冲刷C

(2)挡土墙的纵向布置

挡土墙纵向布置在墙趾纵断面图上进行,布置后绘成挡土墙正面图。

布置的内容有:

I.确定挡土墙的起讫点和墙长,选择挡土墙与路基或其它结构物的连接方式。路

肩挡土墙端部可嵌入石质路堑中,或采纳锥坡与路堤连接,与桥台连接时,为了防止墙

后填土从桥台尾端与挡土墙连接处的空隙中溜出,需在台尾与挡土墙之间设置隔墙及接

头墙。

路堑挡土墙在隧道洞口应结合隧道洞门,翼墙的设置做到平顺连接;与路堑边坡连

接时,一般将墙高渐渐降低至2m以下,使边坡坡脚不致伸入边沟内,有时也可以横向

端墙连接。

II.按地基及地形态况进行分段,确定伸缩缝与沉降缝的位置。

III.布置各段挡土墙的基础。墙趾地面有纵坡时,挡土墙的基底宜做成不大于5%的

纵坡。但地基为岩石时,为削减开挖,可沿纵向做成台阶,台阶尺寸视纵坡大小而定,

但其高宽比不宜大于1:2。

IV.布置泻水孔的位置,包括数量、间隔和尺寸等。

(3)挡土墙的横向布置

横向布置,选择在墙高最人处,墙身断面或基础形式有变异处以及其它必需桩号处

的横断面图上进行。依据墙型、墙高及地基与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等设计资料•,进行挡

土墙设计或套用标准图,确定墙身断面、基础形式和埋置深度,布置排水设施等,并绘

制挡土墙横断面图。

(4)平面布置

对于个别困难的挡土墙,如高、长的沿河曲线挡土墙,应作平面布置,绘制平面图,

标明挡土墙还应绘出河道及水流方向,防护与加固工程等。

2.挡土墙的埋置深度

(1)当冻结深度小于或等于1m时,基底应在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尹应符合

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m的要求。

(2)当冻结深度超过1m时,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25m,还应将基底至冻结

线以下0.25m深度范围的地基土换填为弱冻胀材料。

(3)受水流冲刷时,应按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计算冲刷深度,基底应置于局部冲刷线

以下不小于1me

(4)路堑式挡土墙基础顶面应低于路堑边沟底面不小于0.5m。

(5)在风化层不厚的硬质岩石地基上,基底一般应置于基岩表面风化层以下;在软

质岩石地基上,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Imo

基础位于横向斜坡地面上时,前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满意规范

的要求,如下表:

土层类别最小埋置深度h(m)距地表水平距离L(m)

较完整的硬质岩石0.250.25-0.50

一般硬质岩石0.600.60-1.50

软质岩石1.001.00-2.00

土质21.001.50-2.50

3.排水设施

挡土墙应设置排水措施,以疏干墙后土体和防止地面水下渗,防止墙后积水形成静

水压力,削减寒冷地区回填土的冻胀压力,消退粘性土填料浸水后的膨胀压力,

排水措施主要包括:设置地面排水沟,引排地面水;夯实回填土顶面和地面松土,

防止雨水及地面水下渗,穴要时可加设铺砌;对路堑挡土墙墙趾前的边沟应予以铺砌加

固,以防止边沟水渗入基础;设置墙身泄水孔,解除墙后水。

浆砌片石墙身应在墙前地面以上设一排泄水孔。墙高时,可在墙上部加设一排泄水

孔。排水孔的出口应高出墙前地面().3m;若为路堑墙,应高出边沟水位0.3m;若为浸

水挡土墙,应高出常水位0.3m。为防止水分渗入地基,下排泄水孔进水口的底部应铺

设30cm厚的粘土隔水层。泄水孔的进水口部分应设置粗粒料及滤层,以免孔道堵塞。

4.沉降逢与伸缩缝

为避开因地基不匀称沉降而引起墙身开裂,需依据地质条件的变异和墙高,墙身断

面的变更状况设置沉降缝「为了防止后工砌体因收缩硬化和温度变更而产生裂缝,依状

况设置伸缩缝。设计时,一般将沉降缝与伸缩缝合并设置,沿路途方向每隔1035m设

置一道,兼有两者的作用,缝宽2〜3m,缝内一般可用胶泥填塞,但在渗水量大,填料

简洁流失或冻害严峻地区,则宜用沥青麻筋或涂以沥青的木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沿内、

外、顶三方填塞,填深不宜小于().15m。

第三部分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身自重支撑土压力来维持其稳定。一般多用片(块)石砌筑,

在缺乏石料的地区有时也用混凝土修建。重力式挡土墙与工量大,但其型式简洁,施工

便利,可就地取材,适应性强,故被广泛采纳。

一.设计需设挡墙路段

依据设计要求,高填土路段上须设置挡土墙,故在K0+540〜K0+660路段设置路堤

式衡重式挡土墙,在K0+720〜K0+780路段设置路堤式重力式挡土墙。i

二.设计资料

拟采纳浆砌块石,墙高12m,填土高a=3m,墙背仰斜1:0.25,墙身分段长度15m。

车辆荷载计算荷载:马路n级

土壤地质状况:马路地处IV3区,填背填土容重7二18KN"/,计算内摩擦角夕=35°,

墙背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6=2=\7.5。,容许承载力匕1=80()KPao

2

墙身材料:25号砂浆2.5号砂浆砌片石,砌体容重r=23KN/m3,容许压应力=

600KPa,容许剪应力上】=100KPa,容许拉应力EM=8()KPa。

-…B3

_紧"F

十〜1:5

B4

墙顶以上填土土压力的计算

(一)裂开角

假设第一裂开面交于路堤边坡上

J=arcsin%叨=arcsin,血33@°=75.26°

sin。sin35°

p.=-(90°-^)+—(]-6)=48.29。

22

生」(90。--夕)=6.72。

验证假定条件是否成立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