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25篇)_第1页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25篇)_第2页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25篇)_第3页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25篇)_第4页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2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25篇)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精选25篇)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1

陶行知教育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按照

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

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

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

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

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

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

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

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

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

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

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

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教学做合一是

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

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

学都以做为中心。”这是陶行知在这本书中的一段话。对于一个问

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

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

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

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

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

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育。

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

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

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

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

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

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

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作为教师,我们不能

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活动,应该透过表面的活动,更有效的帮助孩

子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健全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品质。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当我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

不紊”地实施时,我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

出示课件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趣……我想究其原因是

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道德的楷模、

知识的源泉、正义的化身”,这美好的角色一直使我在孩子们面前

透着一脸的“霸气”,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

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

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2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汉唐

之间出现的十部古算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

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

根据考古研究,《九章算术》具体作者无法查证,一般认为它

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

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但是其基本内容

在西汉后期已经基本定型。现今流传的大多是在三国时期魏元帝景

元四年(263年),刘徽为《九章》所作的注本。

《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其中

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

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

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中学讲授

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注重实

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着特点。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

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

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九章算术》将书中的所有数学问题分为九大章。它们的主要

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方田”:主要讲述了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包括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圆形、扇形、弓

形、圆环这八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另外还系统地讲述了分数的

四则运算法则,以及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约数等方法。

第二章“粟米”:谷物粮食的按比例折换;提出比例算法,称

为今有术;衰分章提出比例分配法则,称为衰分术;

第三章“衰分”:比例分配问题。

第四章“少广”:已知面积、体积,反求其一边长和径长等;

介绍了开平方、开立方的方法。

第五章“商功”:土石工程、体积计算;除给出了各种立体体

积公式外,还有工程分配方法;

第六章“均输”:合理摊派赋税;用衰分术解决赋役的合理负

担问题。今有术、衰分术及其应用方法,构成了包括今天正、反比

例、比例分配、复比例、连锁比例在内的整套比例理论。西方直到

15世纪末以后才形成类似的全套方法。

第七章“盈不足”:即双设法问题;提出了盈不足、盈适足和

不足适足、两盈和两不足三种类型的盈亏问题,以及若干可以通过

两次假设化为盈不足问题的一般问题的解法。这也是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的成果,传到西方后,影响极大。

第八章“方程”:一次方程组问题;采用分离系数的方法表示

线性方程组,相当于现在的矩阵;解线性方程组时使用的直除法,

与矩阵的初等变换一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线性方程组的解

法。在西方,直到17世纪才由莱布尼兹提出完整的线性方程的解法

法则。这一章还引进和使用了负数,并提出了正负术一一正负数的

加减法则,与现今代数中法则完全相同;解线性方程组时实际还施

行了正负数的乘除法。这是世界数学史上一项重大的成就,第一次

突破了正数的范围,扩展了数系。外国则到7世纪印度的婆罗摩及

多才认识负数。

第九章“勾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的各种问题。其中的绝大

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提出了勾股数问题的通

解公式:若a、b、c分别是勾股形的勾、股、弦,则,mno在西方,

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等仅得到了这个公式的几种特殊情况,直到

3世纪的丢番图才取得相近的结果,这已比《九章算术》晚约3个

世纪了。勾股章还有些内容,在西方却还是近代的事。例如勾股章

最后一题给出的一组公式,在国外到19世纪末才由美国的数论学家

迪克森得出。

《九章算术》可以说确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框架,以计算为中

心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以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

目的的风格。其影响之深,以致以后中国数学着作大体采取两种形

式:或为之作注,或仿其体例着书;甚至西算传入中国之后,人们

着书立说时还常常把包括西算在内的数学知识纳入九章的框架。然

而,《九章算术》亦有其不容忽视的缺点:没有任何数学概念的定

义,也没有给出任何推导和证明。魏景元四年(263年),刘徽给

《九章算术》作注,才大大弥补了这个缺陷。

在《九章算术》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世界上记载最早的。该

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

例如,关于比例算法的问题,它和后来在16世纪西欧出现的三分律

的算法一样。关于双设法的问题,在阿拉伯曾称为契丹算法,13世

纪以后的欧洲数学著作中也有如此称呼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数学知

识向西方传播的一个证据。

《九章算术》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

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后世的数学家,大都是从《九章算术》开始

学习和研究数学知识的。唐宋两代都由国家明令规定为教科书。

1084年由当时的北宋朝廷进行刊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数学

书。可以说,《九章算术》是中国为数学发展做出的又一杰出贡献。

作为一部世界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早在隋唐时期即已传入

日本等相邻国家。它已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版本。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3

我有幸拜读了由美国加里&d&鲍里奇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感慨颇多,读教育理论书的读后感。本书

共有13章,每一章谈一个教学中的重大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或

统计数据作为根据,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

实例,娓娓道来。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主要阐述了如何

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本书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教学水平。它让我明白了一个

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很大。作为教师,

我们知道,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提高

课堂45分钟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是教师教和学

生学的时空场所,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舞台。课堂教学效果

的优劣关涉到教师生命价值的展现,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

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能够平等交往、高质互动的真实

的课堂,是师生能够充分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演绎生命价值并最

终实现共同发展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能够感受幸福,共享

智慧,充满诗意,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的课堂。

作者在书中阐述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我认为书中的精髓

就是要牢牢记住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

1、清晰授课: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

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没

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

2、多样化教学:是指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

3、任务导向: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

术性学科。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是指致力于增加学生学习学术性科

目的时间。

5、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本

书秉承课程改革目标要求为宗旨,紧紧围绕有效课堂教学这一主题,

充分体现课堂教学要优化课堂环节,活化教学资源,绽放师生智慧

的特点。书中渗透了教学实践、部分课型实施流程、实施的关键等

内容,对课堂教学中涉及的步骤和环节加乂详尽阐述,以求实现将

现代教育理念融于有效课堂教学中的旨意,解决课堂教学瓶颈。在

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动脑,找

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当

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

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记忆思考的结果,

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4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一书,面对我们的

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是一次没有

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

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

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

的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其中有关教学

媒体的一节,印象非常深刻。

教学媒体能使给学生生动形象,给他们以更大的思维空间。学

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可以从各个

渠道,,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

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从中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

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

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

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

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老师讲授的知识,刚开始会

忘记,而好的板书可以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对于有

些稍难一点的知识,不容易的理解的知识,我们教师工作中经常遇

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用较通俗的语言对教育新理念进行了较全面

的阐述,为我们教师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启示性、解惑性和可操

作性的学习用书。有关教与学的理念部分是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

性的教育理念,对指导我们教师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

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通过阅读本书,可以站在社会发

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

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这些教学理念由从抽象到具

体,在实际工作中实施这些新的理念:

一、终身学习

读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

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

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

的理念,充实自己妁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

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

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

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

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

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

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二、不断实践

没有获得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变成现

实,就要把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由实践来检验教育理

念的可行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适合教学的教育理念。

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的那样: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

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

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实践,

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

慢慢品味的,特别是对一些学习上有些困难的学生,特别需要

板书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在课后慢慢消化Q这就对老师的板书

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要事先设计好板书,不但简明扼要,更要

想好需要保留和无须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学习不再仅是学

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5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我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学生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

怀揣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提出了热爱学生、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一切为学生的主张。他一贯重视学生和青少

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

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体德智三育都能从小好好

学起。在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后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他

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

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在孩子品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有

幸拜读之后深受启发,现就此谈谈一点体会。

一、活动乃重中之重。

陈鹤琴先生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强调学生的做,做即活动。在

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

仅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同样重视学生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主

张凡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

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

为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好动是学生的一个显著的特

点。没有一个学生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自己做的,因为

学生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

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为教师,要去了解和研究学生好动

的特点,不但不因学生的正常活动,去责罚他,而且要给学生充分

的机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使学生身体、道德、智力

的增进。做,也是学生获得练习,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

陈鹤琴先生曾说:学生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

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

掉在桌上身上,但这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的确,不让学生做,学

生就得不到练习的机会,任何事情也就学不会了。学生做事,能够

锻炼他们的能力。另外,丰富学生直接感性经验成为学校教学的重

要任务,而学生的操作活动即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我

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学生去思想,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

是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

二、大量利用活教材,教学方法多样化。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实现活教育的

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

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多。学生生活在大自

然、大社会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活的环境,对学生具有重要

的教育作用。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源泉,环境对学前

学生的发展比其它年龄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学生最初是从环境中受

到自发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常带学生走出学生园,到工厂、街道、

田间、野外去学习,大自然、大社会为学生活动和学习提供了丰富

的材料。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

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民歌、民谣、

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待于教师们做有心人,发挥

想象力,随时发觉这种活教具、活教材。从尊重学生的愿望、兴趣、

要求等身心特点出发提出了替代教学法和暗示法。游戏是人生不可

缺少的游戏,那么学校的教学应该游戏化,并增加教师与学生、学

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三、突出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给学生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不要把现成的结

果灌输给学生。陈鹤琴先生指出:学生的世界是学生自己去探讨去

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

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学生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

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

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的学习,在学校的教学中要注意突

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强调学

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陈老提倡教师教教师、学生教学生。

我认为这样的相互学习,教者和被教者都会受益。同时可以看出这

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点。任何教师,任何学生随时都

可能成为教者,又随时都可以成为被教者、学者。民主性是陈老活

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正是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趋势。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精彩独到的思想是指引

我们在教育之路上前进的灯塔,让我对学校教育有了新的思路并从

中汲取了许多知识C我会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活教育

的教学原则》,逐渐完善,提升自我。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6

今年我认真学习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陶行知的

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

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

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实施

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

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

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

能力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

操作要求。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

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

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

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

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

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

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

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

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

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

的。

生活教育理论是是陶行知的基本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

心。它也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什么是生活教育理论?陶行

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

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

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

教育。说明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7

一、“活动”乃重中之重。

陈鹤琴先生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强调学生的“做”,“做”即

活动。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

自己做。”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司样重视学生积极思想品

质的培养,主张“凡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

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根据行

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好

动”是学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没有一个学生不好动,也没有一个

学生不喜欢自己做的,因为学生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他只要想

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为教师,

要去了解和研究学生好动的特点,不但不因学生的正常活动,去责

罚他,而且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

使学生身体、道德、智力的增进。“做”,也是学生获得练习,培

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陈鹤琴先生曾说:“学生若自己动手,

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

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这是一种练习的好

机会。”的确,不让学生“做”,学生就得不到练习的机会,任何

事情也就学不会了c学生做事,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另外,丰富

学生直接感性经验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的操作活动即

“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

代替学生去思想,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是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

二、大量利用活教材,教学方法多样化。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实现“活

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小孩子的知

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多。学生生

活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活的环境,对学生

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源泉,环

境对学前学生的发展比其它年龄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学生最初是从

环境中受到自发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常带学生走出学生园,到工

厂、街道、田间、野外去学习。大自然、大社会为学生活动和学习

提供了丰富的材料c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

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

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待于教师们做

有心人,发挥想象力,随时发觉这种活教具、活教材。从尊重学生

的愿望、兴趣、要求等身心特点出发提出了替代教学法和暗示法。

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游戏,那么学校的教学应该游戏化,并增加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机会。

三、突出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给学生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不要把现成的结

果灌输给学生。陈鹤琴先生指出:“学生的世界是学生自己去探讨

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

世界才是真的世界C”只有使学生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

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

否定。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的学习,在学校的教学中要

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陈老提倡“教师教教师”、

“学生教学生,,。我认为这样的相互学习,教者和被教者都会受益。

同时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点。任何教师,

任何学生随时都可能成为教者,又随时都可以成为被教者、学者。

民主性是陈老“活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正是当代教育理论的一

个趋势。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8

今年暑假我认真学习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

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

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

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

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

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

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一、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

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

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人在中学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

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以及家长的爱)犹如心理发展的

精神乳汁,哺育学生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

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

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

础。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在教学上,把爱生放在了首位。不仅学习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

“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

要爱”的敬业精神C

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

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

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

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禁绝粗话俗话,推行爱心用语,保护学生

的心灵不受伤害,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

对学习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

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

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在爱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

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开展“我与父母通信”活动,使

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情感

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

心理基础。

二、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只教人读书。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

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摧残人才。过去的教育在“应试教育”

的影响下,更是强化了“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

心),教师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使学

生远离社会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

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

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

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

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Q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

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

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

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

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

活动,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

大成就;学生们自编小报,自己写稿,自己设计版面,幼稚的作品中

体现着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每组织一次活动,都有明确的目

的、具体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尽可能好的实效。

同时,让学生在文明宣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及社会服务中

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

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会学习才能创造。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动获取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学习是

人主观的精神活动,要获取知识,人必须积极地使用并协调自己的

感官,发动自己的大脑,并做出主观的意志努力。可是在我们的传

统教学中,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处于被动的

地位。教师灌输花时多,效果差,学生听、记、背学得苦,求知欲

没有了,创造力抑制了。这样的教学状况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能力呢?因此,在教学操作上,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

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

我认为教师学习并实践陶行知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责任不在

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

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

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了

新的教学思想,才能提高教学能力。教学固然要发挥教师积极指导

的作用,但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

愿意学、认真学、乐意学,才算是教学效果好。

四、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的操作要求。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须有活力,但我国的传统教

育恰恰就有扼杀人的活力之弊端。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与肢体的活动

连在一起的,它犹如活泼稚嫩的触角,敏感而脆弱,需要教育者珍

爱、保护,并给以广阔的空间和自由。但传统教育往往以“塑造灵

魂”“培养人才”的急切情绪,加以不适当的干预,或限制时空自

由,或束缚手脚行为,或恶语直伤心灵,使其压抑、萎缩、扭曲。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需要在我们的文化、教育观念中,

在我们的教育操作中,去检索并革除压抑、束缚学生个性的一切旧

观念和旧做法。

陶行知先生曾对我国当时的旧教育进行过全面、猛烈的批评,

他晚年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

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可以说是他找准了旧教育操作中的问题,

从而提出教育革新的操作措施。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

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一一使他们从书

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

的双手一一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

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一一使他们从“只斤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

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一一给他们说的自由,特

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一一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

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一

一不用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间十

分钟和午饭后的时间还给他们。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

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

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

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

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

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

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

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

力工作。

(二)我的收获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

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

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

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

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

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

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

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

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

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

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

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备着各种礼、

乐、射、御、书、数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着经营管理政治的理念,

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他成

为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

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

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

每一句话都发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生活教育理论是是陶行知的基本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

心。它也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什么是生活教育理论?陶行

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

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

的教育。”说明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

生活,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9

一、终身学习

读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

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

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

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

老”。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

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

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

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

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为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

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

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二、不断实践

没有获得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变成现

实,就要把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由实践来检验教育理

念的可行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适合教学的教育理念。

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的那样:“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

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

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实

践,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

慢慢品味的,特别是对一些学习上有些困难的学生,特别需要

板书来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在课后慢慢消化。这就对老师的板书

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要事先设计好板书,不但简明扼要,更要

想好需要保留和无须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学习不再仅是学

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10

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它

对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培养一代又一代社

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工作,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C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现代教育的急速发展。

有时还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想想我刚从师范毕业、踏进小学大门

时,学校采用的还是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

整堂课中,教师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长期以往,学生的创造、

好奇、探究的内在动力就减退了。近年来,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学习。我也阅读了大量有关的文章,

利用暑期我认真地阅读了《现代教育理论》一书感触颇深:作为21

世纪的教师,应做一名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组织者、共同学习者;

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过去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

有一桶水,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那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

过去,一名教师只要他工作踏踏实实,具有奉献精神。人们便会给

予他优秀教师的称号。而新型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必备

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现在,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

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的进行反思、不断的超越自己、在

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给学生营造一

种和谐、宽松的课堂。

过去,我总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考试成绩是检验学生是

否掌握的唯一渠道,现在想想:我完全错了。其实,课堂是学生的。

教师只是诱发者、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教师的教是服务学生

的学。我们时常埋怨学生怎么了?想象力哪去了?创造力哪去了?其实,

这完全是被我们的传统教学一步步的抹杀了。正是因为教师的一味

包办,学生成了旁听者。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评价、

学会争论、学会学习。课堂上的问题应让学生自己设计,与同学合

作解决,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21世纪是信息社会,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渐广泛深入的被应用到

各科教学中,现在我们学校已经拥有两间电脑房,建成了校园教学

网络,教师的控制电脑不仅可以控制学生使用的电脑,还可以解除

对学生的控制,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根据

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的不同层次问题或CAT教学软件放

入网上,让学生共同研讨。在理论学习的司时,我将充分利用学校

给予我们的硬件设备,不断创新、创造出崭新的教学模式。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新型教师的要求鞭策自己,不断进取,

不断反思,争取做一名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11

拿到《现代教育理论研读》这本书,便觉得是自己渴望已久的

书,翻开目录,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李镇西这些现当

代教育家的名字赫然入目,这些名家都是我急切想深入了解的教育

名家,有了这本书,我可以仔仔细细的阅续学习了!在我的读书笔

记本上,我做笔记最多的就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感触也是最深的。

陶行知的一生是在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中度过的。他的一生

是奉献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创造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

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怀着“教育为

公”、“甘当骆驼”的精神,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人民教育事

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做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c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勇于实践,善于从中

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教育工作,百折不挠的为中国的教育

寻觅曙光,在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方面,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和

宝贵的遗产。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

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

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先生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

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

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

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爱的教育是

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

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每一

个学生都应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

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

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

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

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

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

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

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生活

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

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

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教学做合一”,是陶行

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

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

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

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

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

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

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

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

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

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

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

“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

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

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

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

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

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

“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

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12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一书中有关教学媒体的一节,印象非常

深刻。

教学媒体能使给学生生动形象,给他们以更大的思维空间。学

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可以从各个

渠道,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

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从中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

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

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

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很清楚的呈现给

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会。老师讲授的知识,刚开始会

忘记,而好的板书可以让教学内容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对于有

些稍难一点的知识,不容易的理解的知识,我们教师工作中经常遇

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用较通俗的语言对教育新理念进行了较全面

的阐述,为我们教师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启示性、解惑性和可操

作性的学习用书。有关教与学的理念部分是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

性的教育理念,对指导我们教师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

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通过阅读本书,可以站在社会发

展的高度,以时代的特点为背景,以现有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

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13

今年寒假我认真学习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

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力的

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

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

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

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一、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说:“小孩

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

度的创造力。”师爱(以及家长的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

哺育学生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

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

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在教学上,把爱生放在了首位。不仅学习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

“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

要爱”的敬业精神c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

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禁绝粗话

俗话,推行爱心用语,保护学生的心灵不受伤害,多给学生关照和

温暖。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

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学生

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二、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只教人读书。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

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摧残人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

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

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

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

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

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

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

彩的社会文化生活c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

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外,指

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学生们自编小报,自己写稿,自己设计版

面,幼稚的作品中体现着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每组织一次活

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尽可

能好的实效。同时,让学生在文明宣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及社

会服务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汲取有益的思想和

知识。

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是人主观的精神活动,要获取知识,人必须积极地使用并

协调自己的感官,发动自己的大脑,并做出主观的意志努力。可是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

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灌输花时多,效果差,学生听、记、背学得

苦,求知欲没有了,创造力抑制了。这样的教学状况怎能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因此,在教学操作上,必须改变“老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我认为教师学习并

实践陶行知的教学思想,”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

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

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

一”的过程。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新的教学思想,才能提

高教学能力。教学固然要发挥教师积极指导的作用,但决定教学效

果的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愿意学、认真学、乐意

学,才算是教学效果好。

四、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的操作要求。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与肢体的活动连在一起的,它犹如活泼稚嫩

的触角,敏感而脆弱,需要教育者珍爱、保护,并给以广阔的空间

和自由。陶行知先生曾对我国当时的旧教育进行过全面、猛烈的批

评,他晚年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

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可以说是他找准了旧教育操作中的

问题,从而提出教育革新的操作措施。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

“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一一使

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

解放学生的双手一一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

“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一一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

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一一给他们

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一一除了课堂学习,

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

解放学生的时间一一不用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

的自由,把课间十分钟和午假后的时间还洽他们。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

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

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

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

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

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

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

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

力工作。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14

《薛瑞萍读教育理论》

囱囹吞枣般读了半本了(想先浏览一遍全书,再作细读),觉得

看云真不愧为一位有意思的老师。原想从比书中了解同行是如何读

教育理论,如何写读书后感的,可看了半本,越看越对封面上那句

话感到有意思了&&个性化解读教育经典!

呵呵。个性化解读似乎成了20_年读书界的一个有趣现象了。

于丹教授读《论语》,个性化地读出了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心灵

之道、天地人之道,几篇演讲稿组合成一本书,卖二十元人民币,

还高居博库图书排行榜前几名;如今,看云也来个性化读《民主主义

与教育》、《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读后感写得

文采飞扬,行云如水。不可否认,看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小

学语文老师,读完《童年的秘密》,就一口气写了二万多字的读后

感&&《回归之路》,实在让人钦佩!

读到一半,也突然笑出声来,脑子里不知怎地浮现出了女人入

厨房时的身影。听于丹的演讲、看看云的书,突然觉得这两个女人

都是在为我们煲汤&&用孔子思想、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杜威教

育思想作主料,然后加入两位女子对人生、对教育的感悟,为我们

捧上了一锅精神美味汤!

于丹教授作为一名学者、一名传媒学教授,她的言语显然比看

云更具学术味,表情也更显理性化。而一直闲适地看文学书籍的看

云,写起读后感来,也是信手拈来,不求正统,散得开却也收得回。

这不,每隔几段都会出现几行用楷体字记录的教育理论原文,然后,

便是作者天马行空地谈感想,这些感想会说到自己的儿子,当然更

多地说到自己的学生、自己的教育教学片段。于是,我的脑子里又

浮现出了我那中师时的小学语文教学论老师,也是一个女的,也是

从小学语文教学讲坛上走出来的,她也会讲理论,但一会儿,她就

会引发开去,讲她的儿子,讲她的教学生涯。女性的思维是不是都

有这样的特点?呵呵,这不是质疑,而是同为女性对自身性别所产生

的思维特点的好奇,很有意思。

不过,在一向来以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学术界,突然有几个小女

子斗胆出来发表自己对艰涩枯燥的学术论著的见解,实在是一道美

丽的风景线。女性的煲汤艺术绝对强于男性:没有文化的村妇无事

时会家长里短地跟你聊上一天,看到一个人能从眼前这个人拉扯到

他(她)的四亲六眷;有点文化的女性知识分子能把男性学者创造的理

论研究作为盐,再加入花椒、葱、姜、味精,给你做出一锅百味汤。

但谁敢肯定,女性的话语就逊色于男性的理性思考?这不,《教育漫

话》、《给教师的建议》、《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里也有

家长里短式的语言,作者讲教育问题犹如在和亲朋好友话家常,道

理简单明了,意义却十分深刻,因其深入浅出,不也给学术界增添

了一抹鲜活亮丽的绿色?

书读了一半,也突然觉得,女性的思维也不仅仅是感性,女性

之美里还蕴含着一种宁静之美。在读着这些学术著作的时候,她们

的脑子里除了理性的思考,往往也会联想到婴儿酣然入睡的宁静,

联想到小溪潺潺的宁静,联想到星光点点的宁静。而宁静,正是当

前学术界所稀缺的一种精神追求。《薛瑞萍读教育理论》封底最后

一句话:真正的成长需要宁静,静悄悄的成长的快乐,无以言表。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15

这个暑期我阅读了《现代教育理论》这本书,通过这次阅读,

让我受益匪浅,也有了一些自已的心得体会,我认为教师应该转变

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

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

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

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

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作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教学做合一是

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

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

学都以做为中心。”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

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过程,组织好,

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

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个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

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

假教者。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

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

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另外,通过认真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陶

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

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

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

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

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

打开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体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

新能力的学习;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

力的操作要求。

反思我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曾经有过那么多无奈:当我把自己

精心设计的教案有条不紊地实施,以期达到云行流水的效果时,我

的孩子偏偏喜欢节外生枝;当我给孩子们出了我费尽心机做出来的

课件,欲赢得孩子们惊奇和喝彩时,却见孩子们一脸漠然,没有兴

趣……我虽然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心良苦,然我却

失望地发现,我的“投入”,我的“痴迷”,我的“煞费苦心”,

从来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和孤芳自赏,孩子们并不领情。

于是我也曾委屈,也曾困惑,也曾百思不解;我的工作怎么了?

我究其原因是我自我感觉太好,太夸大自己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我在孩子面前一直处于主宰课堂的地位。我们不是“上帝”,”上

帝”也不是“救世主”,我只不过是儿童主动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

正像萧伯纳说过:“我不是你的老师,只是一个伴侣而已。你

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方向”。

2024教育理论读书心得篇16

《魏书生教育思想专著》

魏书生思想席卷中国教育界,但始终也没能真正去读一些关于

他的教育理念这方面的著作。前段时间去书店看到了魏书生写的专

著,顺便买了本,这几天也一直在翻阅,从中我发现书中他写到的

并不是纯理论的东西,而更多的是那些特别实实在在的,在他从事

教师这个职业时的一些具体教育方法。粗略拜读了以后,我从书上

真实体会到了魏书生的人格魅力。在这教育改革的年代中,魏书生

的教育理论无疑就是一盏启明灯,为教育大潮中的师者们指明了航

向!同时也为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教育思路。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一昧的盲目付出并

不能得到预想中的回报,照本宣科换来的只是下面学生晕晕欲睡的

结果。如何让学生重视这门学科?如何让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这门学

科?可能比备课教学更为重要。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精辟地归纳为:一句话;两本书;三个魅力;四

字精髓;五点启示;六步教学法;七个一分钟。全面且简洁明了地涵概

了魏书生的基本教育思想。其中的三个魅力让我的内心蓦然升腾起

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魏书生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成就魅力使

他在恶劣的环境中催化自己发奋图强而更加卓越,他以自己的经历

勉励着取经者要做到天人合一,解放自我,正是这种解放才使魏书

生有能力有勇气去创造一般人难以创造出来的奇迹。做为一个师者,

不能用狭隘的人与人之间权与利争夺禁锢自己的聪明才智,歪曲自

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要努力管理好自己的内心世界,作自己的心灵

主人,胸怀坦荡,淡泊名利,发扬光大自己内心的大智慧,真正的

将生命付于教育事业,真正地做到燃烧的蜡烛,在发光发热中不断

思考、学习与进步,自强不息,真正做到博学为师,厚德为范。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课堂艺术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而是体

现在课前、课后和课外;不仅仅是体现在教书上,而是体现在育人上;

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师的如何教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如何学上;不仅

仅是看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学,而是看学生在课前学的怎么样。所以,

魏书生的课堂艺术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积极性的

调动、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效果的检测上。因

此,纵观魏书生的教学全过程,魏书生的教学,不仅仅是师生之间

简单的教与学的互存关系,而存在着一种普普实实的教学组织环节

和组织形式。

魏书生教育思思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和自我

教育能力,学会学习是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在他的教育理念中,

使学生会学,促使差生转化一直是他努力的方向。要使学生会学,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魏书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总

是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这样学生

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变成满足心理需要的一种极大乐趣。培

养学习兴趣,还应注意既要有广泛的兴趣,又要有中心兴趣。学习

兴趣与老师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

有的教师则视为乐园。魏书生上课,学生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

忽而屏息凝神,觉得是一种享受。

综观魏书生的教学,方法灵活是他的特点。魏书生常说,良好

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传

授知识的程序,要研究教学方法,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改进教学,

教师的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

课堂上创造精神的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

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对兴趣培养都有极大的意义。并

对一堂课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一堂课应当激发出真正的

激动心情。魏书生教学,就是要通过各种教法找到兴趣的源泉,他

认为,教师讲课,寡淡无味,平铺直叙是教学的大忌他总是力图

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