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乡土中国》第1、2、3、4章内容详解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乡土中国》第1、2、3、4章内容详解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乡土中国》第1、2、3、4章内容详解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乡土中国》第1、2、3、4章内容详解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乡土中国》第1、2、3、4章内容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1第一章乡土本色

01阅读目标

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中的“乡土本色”。

02阅读方法

1.品词析句,咀嚼玩味

2.圈点、勾画、批注

3.对比分析法

4.撰写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5.辨道理论证逻辑,梳理实证分析思路

6.思维导图应用

03篇目精读

(1)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本篇核心论点句】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

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丕完全相同的

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印很特殊的社会。【可理解为"高

层社会"和"边缘社会",它们与传统基层社会不同】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

将来再说。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

层。【界定本章乃至整本书所讨论的对象,即基层的中国社会】

段意:开宗明义,概括性地提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这一观点。

【思考延伸】①作者为何将研究目标定位于基层社会?②作者为何称中国社会的基层是

乡土性的?

(2)我们说乡下人士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

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乡下人谋生离不开泥土】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

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

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

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流域皆孕育了

农业文明】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

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

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

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

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

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举例说明,用两个事例佐证远离家乡的乡下人

仍然依靠土地讨生活的观点】一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本

段的核心观点句】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

上天的样子。【评价中国乡土社会的两面性,土地哺育了农业文明,又将农民束缚在土

地上】

段意:本段分析了乡土的“土〃基本意义是指“泥土”,指出乡土社会“土性”的

第一个特点:人与土地不可分割。

(3)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在乡

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二地"

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

贵的泥土。【举例说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土地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我初次出国时,

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

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

±0【举例说明,水土不服时,可用家乡的泥土煮水喝】一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

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电影中,其他农业国家也有类似的风

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段意:木段举例论证泥土对于农业文明国家的重要性。

(4)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

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

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运用比喻,说明农民受缚于

土地,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保守封闭的性格特征】,士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段意:本段对比农业、游牧业和工业在土地对人的束缚上的力度,强调农

业不流动性的成因和特点。

(5)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抽着在土地上的【"粘"字形象地描写出人与土地之间

不可分割的关系】。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

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

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

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T弋一代地下去,

不太有变动。"一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

之一。【举例说明,从语言研究的角度证明人与土地的粘着关系】我们很可以相信,以

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

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段意:本段论述了乡土社会“土性”的第二个特点:农民粘着土地,不变动。

《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6)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

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

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运

用比喻,生动形象土也写出宣泄出外的人的状态】,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

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

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

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

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段意:本段说明虽然农民粘着土地,但个别时期有一些人会离开家乡,到

外面去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但这样的开辟仍以土地为中心。

(7)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

隔膜。【承上启下】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

的。【本段核心观点句】本来,从农业本身来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

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男耕女

织是中国传统社会最突出地特点之一】。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

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

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4不同

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

段意:本段为过渡段,由不流动的社会特性引出“村落〃的概念。

(8)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

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

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

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

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

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

国很少类似的情形。【指出美国乡村社会的情形与中国不同】

段意:本段指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特点。

(9)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渭小

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

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

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T弋的积起来,

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段意:本段从四个方面解释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

(io)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

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触对

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

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

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段意:作者提出“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的观点,并阐释了乡土社会“地

方性”这一概念的内混。

(11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相叁。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

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

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段意:本段进一步解释上文的“地方性”,并提出乡土社会“土性”的第三个特

点:熟人社会。

(12)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

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Tonnies【滕

尼斯,德国社会学家】的话说:前者是Gemeinschaft【译为:礼俗社会】,后者是

Gesellschaft【译为:法理社会】,用Durkheim【杜尔凯姆,法国首位社会学家、人

类学家】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引用不同学者的

概念,说明社会通常存在两种不同形态】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

法理社会。——我以后还要详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

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面与退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

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段意:本段指出社会的两种形态,并说明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种礼俗社会。

(13)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争次

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说文解字》:

习,数飞也。从文字学角度看,习的繁体字为"曾",指小鸟反复练习飞行。】"学"

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解释《论语》的第一句的含义,准确到位】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

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孔子追求的生存状态】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

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

家。

段意:本段进一步论述熟人社会。作者引用《论语》中的句子,解释说明

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由熟人组成的礼俗社会,社会成员学习约定俗成的社

会规范,以达到在社会中“从心所欲不逾规矩"的自由。

(14)"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一这类的话已经

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

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

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将现代社会

与乡土社会进行对比,说明乡土社会中的“信任"来源于"熟悉"]这信任并非没有根

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此处说明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受制于内化

于心的"规矩",而非外在的“条文法律"】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

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

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举例说明中国人的信用】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

索时的可靠性。

段意:本段深入论证熟人社会。在礼俗社会中,因为人与人之间互相熟悉,

所以人际间的交往规范就是社会约定俗称的“礼俗〃。

(15)这自是“士气"的一种特色。【在现代社会看来,依靠规矩熟悉的信用行为就是

"土气"】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

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

对于她的儿女t殳【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在乡土社会中熟悉的程度】。陌生人对于婴

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

思来。

段意:本段呼应了"士气",并描述了乡土社会中“熟悉”所达到的程度。

(16)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

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

则。【我国古代的许多成就都是一种经验,而非理论性的科学研究】在熟悉的环境里生

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

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

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

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拍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

学生。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两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

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列举"孔

子论孝”的例子,进一步论证我国古代不重视追求"万有的真理”,而是重视个体经验】

段意:本段论述熟人社会的内涵,指出经验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

(17)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

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现

代社会不像过去那样熟悉彼此,但又受到熟人社会的礼俗规范,所以出现了很多尴尬的

的场景】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士气"

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段意:本段阐述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复杂

的思想情感:一方面,眷恋者乡土社会;另一方面,又理性地明白乡土社

会终究要被现代社会代替。

04思维图谱

05巩固检测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乡土本色》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有俱,再熟悉不过的,于

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B.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

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

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

弊端,"士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答案]D

[解析]A项,”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错。原文说的是"乡土社会在地

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可见"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是地方性的

限制造成的。B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选项中"远胜于"

不正确,原文并没有将两种社会的“信用度”进行比较,原文只是指出,乡土社会的信

用不适用于法理社会。C项,"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黄里”

错。原文是"乡土社会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或个别的关联",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普

遍联系”。

2.费孝通《乡土本色》中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下列选项不能全部反映乡土文

化的一项是

①安土重迁②叶落归根③克己复礼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⑤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⑥

日新月异⑦兄友弟恭⑧眉目传情⑨人怕出名猪怕壮⑩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A.①③⑤⑨B.②⑤⑦⑧C.①④⑥⑨D.②⑤⑧⑩

[答案]C

[解析]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能反映乡土文化。⑥"日新月异"不能反映乡土

文化。

3.如何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

[答案]乡土本色是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而"乡土性”最直观的

体现就是乡下人身上的泥土气。在这里,中国传统基层社会土地与人的关系被作者准确

地揭示了出来。

4.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自古以来我们的民族无法和"泥土"分开;"土"

是靠种地谋生的人的命根,是在外思家的良药,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人粘在

土地上,代代相传,"老根"不动。

5."乡土性”是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答案]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是孤立和隔膜。人口的流动率少,社区间的往来必

然疏少。对外以聚居社区村落为单位的村与村之间是孤立和隔膜;而对内则是人人之间

皆共享的"熟悉"。

6.作者认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哪些?

[答案]①小农经营,住宅与农场距离近;②因水利产生合作的必要,聚居有利于合作;

③安全保卫;④土地平等继承,人口代代积累形成大的村落。

7.乡土社会的地方性指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

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终老

是乡,形成”熟悉〃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熟悉”的社会里,规矩不是法律,是陶炼

出来的“礼俗”。

8.作者眼中,乡下人的“士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乡下人的谋生方式一种地,与土地紧密联系;农业区占据着中国绝大地区;

即使远离农业区,人们也往往懂得如何种地;土地对乡下人意识上的束缚;"土地”是

最近于人性的神,最信奉的是土地神;"土"是消除水土不服,在外思家的良药;扎根

土中,粘在土上,流动甚微,"士气”因为不流动而产生。孤立和隔阂;熟悉;礼俗社

会而非法理社会。

02第二章文字下乡

01前章回顾

农业的基本特点

一F-

人与人的关系

(12-15)

、人与自然的关

系(16)

02阅读步骤

第一步,整体感知。即全面阅读选文,从全局上了解文本内容。

第二步,重点阅读。即抓住重点句段去阅读。重点阅读的方法:要抓能够回答对应习题

的句、段。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关键句",用笔标记下来,并在它旁边注上题

号,再写评语。

第三步,揣摩思路。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厘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四步,认识特点。自主发掘文本的主要特点。

03篇目精读

(1)乡下人在城里人睡青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

把愚和病贫联接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征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

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为什么城里人认为乡下人"愚"呢?这里用疑

问句引出下文对“愚”的解释,为本章“文字下乡”的论述主题埋下伏笔】乡下人在马

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

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碎了一口:"笨蛋!"一如果这是愚,

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

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碎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

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5气车,那是轴只问

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举例论证“愚”是

城乡认知差异和思维差异造成的,受到生活环境、知识水平、社会风俗、历史背景、经

济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非智力水平的高低】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

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

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愚"在什么地方呢?【乡下

人的"愚"既然不是智力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呢?这里再次提出疑问,引出下文的内

容】

段意:本段作者陈述乡下人被认为“愚”的事实,并举例论证乡下人之所以被

认为“愚”是城市人基于城市文化而下的定义,显然存在不合理性。

(2)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

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阐述另一部分人认为乡下人"愚”是因为他们不识字

的事实】这自然是事实。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

心里总难甘服。【作者反对将不识字的乡下人称作"愚〃,并非反对文字下乡】"愚"

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识字不识字却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愚"是思维能力

的低下或认知错误,因此识不识字并不是"愚"的评价尺度和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是不是说

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且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乡下人不识字只因没有机会学认字,

而并非智力差】

段意:本段对关于乡下人因不识字而被认为“愚”进行讨论,作者提出“识字

不识字却并非愚不愚的标准”的观点。

(3)说到这里我记起了疏散在乡下时的事来。同事中有些孩子被送进了乡间的小学,

在课程上这些孩子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教员们见面时总在家长面前夸奖这

些孩子们有种、聪明。这等于说教授们的孩子智力高。我对于这些恭维自然是私心窃喜。

穷教授别的已经全被剥夺,但是我们还有别种人所望尘莫及的遗传。但是有一天,我在

田野里看放学回来的小学生们捉蚱螭,那些"聪明”而有种的孩子,扑来扑去,厨卜屡

失,而那些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回到家来,刚来的一点骄傲似乎又没有了

着落。

段意:本段说明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各有所长。

(4)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蠕捉

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功课好是知识学习能力,捉蚱蠕是运动学习能力,

各有各的能力】我并不责备自己孩子蚱蠕捉得少,第一是我们无需用蚱螭来加菜,(云

南乡下蚱螭是下饭的,味道很近于苏州的虾干)第二是我的孩子并没有机会练习。教授

们的孩子穿了鞋袜,为了体面,不能不择地而下足,弄污了回家来会挨骂,于是在他们

捉蚱螭时不免要有些顾忌,动作不活灵了。这些也许还在其次,他们日常并不在田野里

跑惯,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蚱端的保护色因之易于生效。一我为自己孩了

所作的辩护是不是同样也可以用之于乡下孩子在认字上的"愚"么?【设问句】我想是

很适当的。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着字,这不是他们日常

所混熟的环境。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而

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以自己亲身经历举例,说明教授孩子蚱螭捉得少的

"愚"和乡下孩子认字的"愚",与自身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并非智力的高下】这样

说来,乡下人是否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至少还是个没有结论的题目。

段意:紧承上文,分析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各有所长的原因,不同的环境

造成孩子们平时练习内容的不同,由此来说明城里人和乡下人不存在智力

上的差别。

(5)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

他们知识不及人了。这一点,依我们上面所说的,还是不太能自圆其说。至多是说,乡

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说明城乡并没有智力和知识的真正

差异,只是乡下人对于新兴城市知识认识不及城里人,这和城里人对于乡村知识了解不

足是一样的道理】这是正确的c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

需文字眼睛呢?说到这里,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文字的用处了。

段意:过渡段,承上后下,由对乡下人是否“愚”的讨论引申到对乡土社会是

否需要文字的思考上,

(6)我在上一篇里说明了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

【用上一篇的观点,继续为本文论述作证】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

都是天天见面的。在社会学里我们称之作Facetofacegroup,直译起来是"面对面的

社群”。归有光的《项脊轩记》里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

脚步声来辨别来者是谁。【《项脊轩记》:"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

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举例论证,在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了解熟知,常常

会省略语言上的交流】在"面对面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我们

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一不留心,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

惯还是支配着我们。你不妨试一试,如果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

门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这是说,你得用声气辨人。在“面对面的

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不必通名报姓的。【举例论证,用敲门时的交流方式形象地说

明了熟人社会中,人们之间存在普遍的语言省略现象】很少太太会在门外用姓名来回答

丈夫的发问。但是我们因为久习于这种"我呀!""我呀!"的回答,也很有时候用到

了门内人无法辨别你声音的场合。我有一次,久别家乡回来,在电话里听到了一个无法

辨别的“我呀"时,的确闹了一个笑话。

段意:将乡土社会定义为“面对面的社群“,举例论证由熟人所组成的乡土社

会中的语言习惯。

(7)"贵姓大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声、声气,

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我们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们原本

是在熟人中生活的,是个乡土社会。

段意: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周围基本没有不认识的人,社交基本连姓名

都用不上。

(8)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中人不队的

接触发生了阻碍。【追述文字起源,为后文论述文字的作用做铺垫】我们不能当面讲话,

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在广西的瑶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了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

落里去,对方接到了这记号,立刻派人来救。这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

义的记号。【文字的功能是突破时间和空间来进行信息交流】如果是面对面可以醯说

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

的。在十多年前青年们讲恋爱,受着直接社交的限制,通行着写情书,很多悲剧是因情

书的误会而发生的。有这种经验的人必然能痛悉文字的限制。

段意:论述文字的起源,当人和人的交流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阻碍时,文

字便成了人们交流的媒介。但与面对面交流相比,文字具有表情达意上的

限制性。

(9)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总结前后文的观点】这不完全是出于"间

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

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

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

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便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文法和艺术一定程度弥补文字"言不尽意"的缺陷】

段意:文字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具有局限性,因此需要规范文法和艺术,

以更加准确地表情达意。

(10)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且因为我们有着很

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

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地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了。不合文法的字

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

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

段意:承接前段内容.进一步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说话时表情、动

作、环境都可以辅助语言进行交流,但书写的文字需要更加完整才可准确

表意。

(11)文宣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

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

问题的。

段意:论述文字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收到影响,文字作为沟通交流工具的地

位可能会逐渐下降。

(12)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

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段意:收束前文,指出在面对面往来的乡土社会,基于语言表达的高效性,

人们没有使用文字的需求。

(13)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

go【进一步指出,不仅文字是一种辅助工具,语言同样也是辅助工具】语言本是用声

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

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

联系,他们之间的联系是由人来建立的,同一事物在相同或者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名

称】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

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

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

只能有社会的语言。【人们通过语言进行彼此间意义的表达和交流,如果只有一个人,

语言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

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音义关系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

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如:汉语中的外来语-

克力、麦克风、咖啡、维他命等】

段意:从人类学的角度解拜“语言〃,指出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

特点:首先用声音表达,其次具有意义,最后意义关系是社会约定的。

(14)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

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语言

适用范围的扩大必然会’求同存异,化繁为简〃,甚至选取主要代表性的主流语言作为

通用的语言】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

段意:承接上段,指出语言是在•个社群中所有相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人为地给声音加入附着意义的一种象征体系,使用同一语言的群体人数

越多,语言越简单。

(15)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

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即所谓的"行话"。【如古玩行业,一名古玩商人从

另一名古玩商人手里拿走T牛商品,当时没付钱,就叫作"活拿";判断有误,买了假

货叫"打眼〃;而为了不在鉴定物品时出现闪失,请高明的人替自己掌握一下尺度,叫

"掌眼"】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的。在每个学校里,

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最普遍的特殊语言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

段意:进一步补充论述了一个社群里还存在特殊语言。

(16)“特殊语言"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TB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

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

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

【亲密社群中,"声音"只是交流的方式之一,传情达意还可以用表情、动作等多种方

式】譬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

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

"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段意:对前段提出的“特殊语言”做补充性的解释,指出在亲密社群中,“特

殊语言"不仅可以用声音,还可以使用一切能够富有象征意义的行为。

(17)“特殊语言"常是特别有效,因为它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语言像是个社会

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比喻论证,形

象生动地指出语言和情意表达之间的关系]我想大家必然有过"无言胜似有言”的经验。

其实这个筛子虽则有助于人和人间的了解,但同时却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

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

语言的束缚。【语言因为有固定的意义,使得人和人之间的情意模式化,原本真正的情

意就产生了变形】李长吉要在这束缚中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尽心血了。【李

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为,寺鬼",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

《李凭箜篌引》等】

段意:继续就语言工具性的特点做出说明,指出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存在局

限性。

(18)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

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

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段意:本段总结上述观点,即乡土社会中文字乃至语言都不是交流的必要

工具。

(19)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

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

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乡土社会的熟人社会群体和口语交流语言环境导致文字使

用频率较低,这并不能归因于乡下人的"愚"】而且我还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笛口语

言的角度中去批判一个七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

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性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

意是有限的。【提醒人们要认识到语言文字作为交流的工具性】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

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

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段意:照应开篇,再次重申观点,明确乡土社会中存在文盲和乡下人的智

力没有关系,而与乡土社会中没有文字的环境有关;同时作者表明自己认

同文字下乡,但强调推行文字下乡要考虑乡土社会的文字和语言基础,深

入了解和调查乡村现实,全面提升乡下人的综合素质,不能僵化行之,简

单理解为教乡下人识字。

04思维图谱

05内容概述

本文是《乡土中国》的第二章。作者从乡下人被看作"愚"的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反驳

各种对"愚〃的错误解释,辨别乡下人的"愚"其实是指乡下人在某种城市知识上不及

城里人。继而就乡下人多文盲不认识文字这一现象,论述文字的作用,指出文字只是一

种辅助的交流工具,故在乡土社会中乡下人自然无需这样的工具来交流。然后再进一步

由文字推广到语言,指明语言也只是一种辅助交流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还可以用其

他工具和方式来交流。最后回应前文和标题,辨明乡下人"愚”的本质,阐发对文字下

乡的看法,也就是认同文字下乡,但是要考虑到文字和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基础,不能

僵化地推行文字下乡。

06巩固检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作时,讲究文法可以避免引起误解,但无法使又字传情达意更准确、完整。

B.语言是一种象征体系,本身就具有社会上所有人认同的“意义",因而才会在社会

中运用。

C.语言的发生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层面,经验繁杂,发生语言的层面必然有

限。

D.语言是筛子,能帮助人们互相了解,但未必能够保证人们表达的情意原汁原味。

2.下列关于文字的分析,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因为空间和时间的阻隔,人与人之间不能面对面交流,因此就促进了文字的产生。

B.文字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因为讲究文法和艺术,所以它所传之情、所答之意会走样。

C.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并且人与人之间能面对面交流,所以文字的使用频率较低。

D.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是不太完善的工具,所以当新媒体出现时,文字会受到冲击。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类比推理,由电话、广播的使用大大影响书信的使用,推导出传真技术将

取代文字。

B.作者运用举例论证手法,列举学校、寝室、母子间等例,表明"特殊语言"具有普

遍性。

C.文章以李贺运用语言的例子论证语言的束缚,表明语言并不能时刻准确地表达人与

人之间的情意。

D.文章的论述对象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语言,批判了认为乡土社会不用文字是"愚"

的表现的错误观点,在论证逻辑上主要是逐层递进的.

4.下面关于语言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语言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每个特殊的群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

B.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也并不是传情达意的惟一象征体系,

C.在熟人社会中,在面对面的具体交际中,有时表情动作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

D.说话时可以不太注意文法,并不是不需要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很多辅助表情。

5.根据《文字下乡》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等到传真技术发达后,人可以超越时空利用表情辅助语言来传情达意,文字就用不

到了。

B.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不是"愚"的表现,所以只教会乡下人识字并不能根治他们

的"愚"。

C.在熟人中我们的话少,是因为大家彼此熟悉了解,心有灵犀一点通,不需要借助语

言表达。

D.虽然我们在现代社会里住久了,但是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会支配我们,让

我们会用声气辨认熟人。

6.作者为什么认为乡下人不识字并不能判断他们的‘愚"?

7.文中指出了文字产生的原因,也提到了文字传情达意的弊端。你是否赞同?谈谈你

的看法。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根据原文"文

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可知,在写作时,不管怎样讲究文法,艺术,我们

也不可能更完整地传情达意。B项,"所有人认同"有误,应该是"多数人认同"。C

项,根据原文"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

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量化"

可知,理解为语言的发生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检层面,如果经验繁杂,发生语言

的层面必然有限。D项,根据原文"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

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可知,这里说的是语言只是像筛子而已,并非能保

证情意原汁原味。选项说"未必能够保证”,表达严谨准确。

2.B【解析】B项因果倒置,文字讲究文法和艺术,正是为了减少传情达意时的“走栏"。

3.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作者运用类比推理,

由电话、广播的使用大大影响书信的使用,推导出传真技术也可能影响文字运用。选项

中"将取代〃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

是很成问题的"。

4.C【解析】C项分析错误,强调的应是表情动作的作用,而并非语言。

5.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提取并理解分析重点句子的能力。C项,”是因为大家彼此

熟悉了解,心有灵犀一点通,不需要借助语言表达"错误。原文说的是"在熟人中,我

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

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可见原因是有表情、动作等更为直接的象征性材料可以会意。

选项原因分析错误。

6.①乡土社会的人生活在熟人环境中,他们可以面对面地用语言交流。②乡下人生活

中用文字的机会少,所以不识字也不太会影响他们相互间的交流c③文字在乡下不太重

要,乡下人识字的机会不多,不能说他们没有识字的能力。所以不能因乡下人不识字而

判断他们的"愚"。

7.示例1:赞同。我们日常的交流过程中,会用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

辅助手段来帮助我们传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文字,往往舍掉了这些辅助的信息,不能

够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我们的内心想法。

示例2:不赞同。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文字,能给我们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虽然寥寥几语,道不尽所有,但却可以调动我们的向往和憧憬。也就有了别样的美感,

而这是日常口语所难以完成的。就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不需要面对面的为

你一点一点地描述他所向往的那个世界,通过这简单的八个字,足以描绘一个温断口煦

的世界。

03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01前章回顾

02阅读步骤

1.理解"时间上的阻隔""记忆""文化"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乡下人无文字需要的原因。

3.分析第二、三章和第一章之间的联系。

03阅读方法

批注阅读:指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

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04篇目精读

(1)在上一篇“论文字下乡”里,我说起了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

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可是我在那一篇里只就空间阻隔的一点说了些话。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乡土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

文字。这一层意思容易明白,但是关于时间阻隔上怎样说法呢?【这里回答了标题中“再

论”的原因,上一章作者只就"空间阻隔”进行了论述,本章中还要继续论述"时间阻

隔"】在本文中,我想申引这一层意思了。

段意:本段承上启下.解释写作本章的缘由,并概括性地指出本章所论述

的主要内容。

(2)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

隔。让我先从前一方面说起。

段意:总述文章的论述角度,将时间上的阻隔分为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

的世代之隔。

(3)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

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

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需要将自己的本能根据一种社会规

范加以改造,因此有的时候是痛苦的】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

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学习"这个词包含两个动作行为,先改造,

后形成惯性】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

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记忆”使人类拥有了独特的"学习"能力】在动物的

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

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

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

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将人的习惯

和小白鼠走迷宫的方式进行对比,论述人依靠象征体系来帮助学习】所谓象征体系中最

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

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

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

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

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

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人将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

应用的概念,并用"词"表现出来,使回忆过去成为可能】

段意: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写出人和动物的区别,指出人具有记忆能力,

且通过记忆能力实现学习过程。

(4)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

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比喻论证,形象生动网苗述

了对于动物来说,时间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

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

了。

段意:承接上一段,进一步分析记忆对于人的重要性。

(5)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指出人的记

忆能力不是出于生理原因】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

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

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

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历史社会是由社会中所有人共同创造的,生活在社会中的

每个人都会受到历史社会的规范和制约】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

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i吴"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

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的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还可

以累积别人的经验。【指出动物没有与人同等的经验积累能力,而人既可以在生活中获

取直接经验,也可以从别处获得间接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

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从本质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历史的遗

留规范】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

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

【指出一个人的身份即他所代表的文化】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

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

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指出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不但要在个人

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

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引出社会的世代之间的话题,为后文叙述社会世代之

隔做铺垫】

段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